宣化上人慈悲開示:

這供養呢,以前講過很多,現在把它再講多一點。這供養,有十種的供養。十種供養都是什麼呢?
第一就是香。我們供佛的那個香,要買最好的那個香、最值錢的那個香,不要買那一種香,是幾乎,人家要把它丟到垃圾籮裡,丟到那個 garbage ,你把它撿來,來供佛,這是不夠誠心的。要用最好的那個香,在佛教裡講這個牛頭栴檀。這個牛頭栴檀香,燒上可以香四十裡。講《楞嚴經》我講過,那個四十裡。一點著,就四十裡地以內都香。那種的香,那一铢──一铢就是很少的分量──就價值連城。所以那種香是最夠誠心的。
你看那個婆羅門女,講《地藏經》,她為什麼把她的家宅都賣了,把她的房子都賣了?就去廣求供養,廣求供具,去供養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她為什麼賣房子呢?就因為,她要拿出她真正的誠心來,所以把自己的房子都賣了;寧可沒有地方住,去到外邊去露營,也要來供佛。所以這是一種真心。
第二種,用什麼來供佛呢?要用這個花。花,就是種種的那個花。好花好香。總而言之,你用多一點錢買花來供養佛,你的功德就多一點;你不要說是,我歡喜吃好東西,我就捨得錢去買,買,盡量來吃。然後供佛,一個仙(cent,一分錢),我也不捨得了。在那個 garbage 撿一點人家丟到垃圾裡頭那個花來供佛,這是不夠誠心的。這第二種是花。
那麼供香有什麼好處呢?供香,你那個身體等到來世,就放香,有一種香氣在你身上。你看!釋迦牟尼佛口裡也放香,身上毛孔也都放香。他身上沒有臭氣。你為什麼身上有一股臭狐氣?臭得不得了!離得三五 mile(英裡)都可以聞得到你這一股臭氣。為什麼呢?你說?我說這個話,你笑,真的!你看警察那個狼狗!你離多少 mile(英裡),它一聞你這個味,它就知道了,這個人在這個地方,它就會找去。你不要以為三五 mile(英裡),這是遠了,這不遠的。那個警犬,都可以找得到的,都可以找得見。
那麼身上會放香氣,你用香來供佛。這也不是說,哦!我用點香來供佛,我求著來生我有香氣,不是的。你也不要求,不要希望,自然就有的。你的功德到了,你身上就會放香;你功德不到,你就求香,也只有臭氣。你看天人,他為什麼身上放香呢?天上的人都有香氣的。他就因為,在前生用香來供佛。
那麼花呢?用花來供佛,那更好了。有什麼好處呢?你來生那個相貌,美滿、圓滿,那個相貌,非常的美麗、非常的好看,所謂人見人愛,誰看見你誰就喜愛。你要是男人呢,就招得一大幫女人歡喜你;你要是女人哪,就引起一大幫男人來跟著你。說,那更麻煩了!我不希望有這麼多麻煩。你要不希望,那更好!你看!釋迦牟尼佛相貌那麼圓滿,也就是因為宿生他用香、花,來供佛,所以相貌圓滿。那麼你要不願意相貌圓滿,怕這個麻煩,那你可以變成那個菩提達摩。你看,菩提達摩,胡子邋遢的,那個相貌很丑陋的,也可以的。不過那隨你的心意,你歡喜怎麼樣就怎麼樣。第二就是花。
第三呢,是什麼呢?是燈。你在佛前點燈,來生的眼目就明。眼目就明亮,人家看不見的東西,你也可以看得見;人家不知道的事情,你也可以知道。你就會得到天眼通。得到佛眼、法眼、慧眼,得到這個智慧眼、肉眼、天眼,得到這個五眼。
為什麼你會有這五眼?
就因為你佛前點燈來著。佛前點燈,你這個肉眼也明亮,五眼也會能開的,會開五眼。所以你這個人,說:他有佛眼,我怎麼沒有呢?哈!你佛前連一滴油也不捨,一對蠟燭你都不買,也不供養佛,那當然你是沒有五眼了嘛!你要想有五眼,就趕快地買那個最好的香油,來在佛前點燈供佛,這就會得到這個五眼六通。你看這功德多妙啊!這第三,用這個燈來供佛。
第四是什麼呢?第四,就是璎珞。這璎珞,以前講那個璎珞珠啊,這個璎珞就是美麗的珠就是了,最值錢的這個珠寶。拿到佛前來供養,供養佛,用這個珠寶,這叫璎珞。這第四,用璎珞珠來供佛。
第五呢,用寶蓋。寶蓋,有那個幢幡、寶蓋。寶蓋在空中,像中國那紅羅傘,古來做官的頂上不打一把好像傘似的?這個叫寶蓋,這寶蓋來供佛。這第五。
第六是什麼呢?用這個幢幡。幢幡,就好像這木頭對聯,這都屬於幡之類的;屬於幡,這叫幢幡。幢,就是大梵天王那個網羅幢,是一個圓筒形做的,那麼一個用珠寶鑲上的,也在懸掛到佛前來供養佛,這叫幢幡、寶蓋,第七。
第八是什麼呢?第八......(弟子:幢幡是兩個東西?)是兩個東西。第八是什麼呢?你不要擔心,我沒有忘。我現在不是問你;我是告訴你。第八是衣服,是你所有的衣服,最好的那個衣服,做好了,你不要先穿,你要先拿來供供佛。供佛?佛穿你的衣服嗎?佛不穿你的衣服,但是這一種表示敬意。這衣服。
我現在算一算還有多少:第一是香,第二是花,第三是燈,第四璎珞,第五是這個寶蓋,第六是幢幡,第七是衣服。我覺得這個什麼,第七是衣服。
第八呢,是果食。這種水果,飲食,你吃的東西,都應該供供佛,不應該沒有供佛,自己就先吃了。這第八,這果食都要先供佛的。所以我們在以後,所有的居士都記得,在佛堂,或者廟上吃東西,在出家人沒有吃的時候,自己不可以先吃的。因為必須要僧人先吃,一起吃,才可以吃的。因為過去我看見,有幾個居士到這兒,也不管三七二十一,連佛也沒有供呢,拿起來東西就吃。在廟上,不可以這樣子的!必須要先供過佛。
我們因為是信佛的,信佛就要恭敬佛;恭敬佛就要恭敬法;恭敬法就要恭敬僧。所以在出家人沒有吃東西的時候,這自己不要吃。除非有特別情形,這個出家人或者沒有時間,或者說,你們可以先吃吧!這樣子呢,就可以先吃。那麼這一切一切佛法,都有一個法在裡邊的,不可以太隨便了。這是第八,用這個果食來供佛。
第九是什麼呢?用音樂。有人說,是不是 piano(鋼琴)?也差不多。不過我們這個音樂就是,敲木魚,敲鼓,敲鐘,或者敲引磬,唱贊,這就叫音樂。以音樂來供養佛。
第十是什麼?第十是最簡單,什麼也不必費,就這麼合掌;這合掌供養。第十是合掌供養。
你們記得這個供養有這十種。第一是香。第二是花。第三是燈。第四璎珞。第五寶蓋。第六幢幡。第七衣服。第八果食。第九音樂。第十合掌作禮。這十種的供養。
恭錄自《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淺釋

【礼本来是指祭祀鬼神之事,随着社会的发展,礼的范围越来越大,由祭祀含义扩大到各种规范,甚至包括治国平天下的典章制度——依然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周礼】  春节的脚步近了,在各式各样的活动中,隐藏着一定的礼仪。礼仪是什么?我们常说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华文化是礼乐文明。那礼仪之邦的特征是什么?礼乐文明,有哪些优秀的成分?今天我们面对如此的文明,应该如何看待哪些东西可用、哪些东西不可用?如果要用,该怎么用?这些问题都需要思考。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锷在做客齐鲁大讲坛时,以《周礼与现代社会》为专题,对上述问题作了解读。
“把俗加以规范就变成了礼”
  王锷教授从孔子教子“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的故事入手,引入了礼和周礼的问题。“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说,‘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针对许慎的《说文解字》,清代的学者段玉裁有个注,说‘履,是足所依也。引申之,凡所依皆曰履。’换句话说,人在社会上生存,所要依赖的有关规则,这些都能叫‘礼’。”王锷分析,从本意来说,礼本来是指祭祀鬼神之事,随着社会的发展,礼的范围越来越大,由祭祀含义扩大到各种规范,甚至包括治国平天下的各种典章制度,都应该算到礼的范畴。
  王锷认为,礼是俗的规范化。“我们经常说礼俗,各地的风俗不一样,但当这个俗被大多数人所遵守、信从的时候就可能变成礼。礼的范围要比俗的范围大,当礼被某一个地方接受、大家都遵循,也可能会变成俗,礼俗之间是互动的。所以说礼是俗的规范化,把俗加以规范就变成了礼,且是现实生活的粉饰化。我用了粉饰这个词,粉饰是‘梳妆打扮’的意思。”
  在另一个层面上看,礼是人们行动的准则。“如果人离开了礼,那你做事就不知道该怎么做。礼还是治国理政的典章制度。我们回顾中国历史,从周代以来,所谓周公制礼作乐以来,一直到现在,任何一个朝代、任何一个时期,都会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制定各种各样的法规制度等一些条文。这些条文是干什么的?放大来说就是礼。”王锷说。
  王锷指出,礼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来说,礼不仅包括风俗信仰、礼仪制度、法律法规,还包括家规乡约。“这几年大家热谈一个话题,叫家风家训,家训也是属于礼的范畴。”
  从狭义来说,礼有两部分,包括礼物、礼仪。“拿礼物送人,要考虑这个礼物以什么样的形式送给对方,对方如何接受,这样一个过程就是礼仪。礼,简单来说包含礼物和礼仪两个部分,是人际交往的准则。”
  如果再细分,礼有很多要素,就是行礼包含很多要素,这些要素包含什么?包括礼法、礼容、礼器、辞令、礼义等要素。在中国谈到礼,必然会包含乐,乐是礼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中华文明也是礼乐文明。
  而周礼是指哪些内容呢?王锷分析,周礼有五礼,叫吉、凶、宾、军、嘉礼。吉礼是指有关祭祀之礼,凡是与祭祀有关的礼仪都是吉礼;凶礼是与忧伤有关的礼仪,比如人去世了,要下葬,有葬礼;宾礼是周天子款待来朝会的四方诸侯以及诸侯派遣使臣向周天子问安的礼节仪式;军礼是协同天下各国之礼;嘉礼,是使万民相亲相爱之礼,具体来说包括饮食之礼、婚冠之礼、宾射之礼、飨燕之礼、贺庆之礼等。
与现代社会相关的饮食礼、冠礼
  我们现在能看到哪些周礼的影子?哪些和我们现代社会还密切相关?王锷教授接着分析了《三礼》与周礼的关系。周礼为什么如此受周人重视?周礼关乎国家民俗民风、国家盛衰。通过《坊记》的记载即可见一斑:“君子之道,辟则坊与?坊民之所不足者也。大为之坊,民犹逾之,故君子礼以坊德,刑以坊淫,命以坊欲。”
  这样的一些礼制,在哪些书中有体现?王锷说,要了解周代礼制,必然要读《周礼》《仪礼》《礼记》。
  《周礼》又叫《周官》,本来有6篇,可《冬官》丢掉了,现在能看到5篇。第五篇是《考工记》,里边记载了很多制作车子、制作弓箭等方面的一些资料。
  《仪礼》在汉代的时候据说有50多篇,而今看到的《仪礼》只有17篇,而且有两篇是分上下的,其实只有15篇。这部书中讲什么内容?大概讲就是男子、女子到一定年龄如何加冠、如何结婚。还有射礼、朝礼、聘礼,包括人去世之后如何举行丧葬礼、祭礼等。
  “《仪礼》这部书对中国人的生活影响非常深远。比如到一定年龄要结婚、家里有人去世要举行丧葬礼、祭祀祖先这些礼仪完全能追溯到《仪礼》。”王锷说。
  《礼记》有49篇。“《仪礼》是大量讲事情该怎么做,但为什么要这样做,有些没有讲。比如结婚,为什么新郎要迎接新娘子?《仪礼》没有讲,《礼记》中有《婚仪》阐释了为什么要迎接。因为男方家里迎接的是能传宗接代的女性。”王锷分析。
  古人讲的礼制特别多,概括起来,与现代社会密切相关的,大概有饮食礼、冠礼、丧葬礼。王锷以饮食礼、冠礼、丧葬礼和祭礼为代表,讲述了记载周代礼制的情形。
  以饮食礼为例,饮食文化中有一个关键词叫“酒肉”。“我们经常说‘酒肉朋友’,酒和肉很重要。吃饭没有酒、没有肉,那就是随便吃。对酒肉,中国文化特别重视。所以《礼记·坊记》中说,‘因其酒肉,聚其宗族,以教民和睦也。’就是用酒肉聚集宗族,教老百姓和睦相处。《礼记·丧服四制》中说‘老病不止酒肉’,就是年长一点的人不能禁止酒肉,当然不要喝多。这是古人对酒肉的理解。”王锷说。
  根据考古发掘的材料,大概6000年前的大汶口文化时期就有酒了。关于饮酒,古人制定了很多的礼节。主人招待客人,主人敬的酒叫“献”,客人得回敬叫作“酢”,然后主人再献酒叫作“酬”。根据不同的级别,最低是一献之礼,最多是九献之礼。
  在先秦时期,招待客人吃饭大概有三种礼仪:飨礼、食礼、燕礼。《左传》记载:“飨以训恭俭,燕以示慈惠。”飨礼规格最高,有酒有肉。食礼有牲牢、无酒,以吃饭为主。
  “食礼和飨礼是有规定的,要坐端正,吃完就走;燕礼没有规定,燕礼是明君臣义,前两种礼是象征性的、有级别的招待,燕礼是招待的时候有酒有肉,而且后面不限制你喝多少、不限乐,音乐伴奏一直在。但也有规定,孔子说过,‘惟酒无量,不及乱’,而且最好是‘饮酒不至变貌’。这样的一些规定,是把饮酒礼引导到一个可控的范围之内,大家又高兴,又不至于喝醉耍酒疯。”王锷说。
  通过分析饮食礼、冠礼、丧葬礼的内涵,王锷指出,周代的这些规定对今天的社会是有一些影响的。从汉代开始,一直到清代,历朝历代都根据《周礼》《仪礼》《礼记》的相关记载,制定适合他们那个时代的相关礼制。
礼是为了节制
  《礼记·乐记》中讲到人出生后在成长过程中,会受到外物的触动。人对外物的触动越来越多,对有些东西喜欢,对有些东西不喜欢。如果人对外物触动的欲望不加以节制,就是人完全被外物带着走,那人就会胡作非为。如果形成这样一个局面,力量大的就会欺负力量小的,人多的就会欺负人少的,聪明的就会欺负愚蠢的,胆子大的就会欺负胆子小的,生病没有人管,鳏寡孤独老人小孩没有人管,这是大乱之道。
  “所以孔子说,正因为这样,先王治理国家的时候,要制定各种各样的礼制,目的就是要把人的性情引导在一个正常的范围之内,不要让他做违法乱纪的事情,不要让他做有害于他人且有害于自己的事情。”王锷分析。
  王锷认为周礼的现代价值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修身养性,二是诚实守信,三是尊敬他人,四是以礼治国。
  就修身养性来说,儒家特别强调人性和人情的关系。《礼记·大学》里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是一个人修身的结果。“换句话说,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自身做起,修养好自己的性情,让自己的性情符合当代礼的范围,这样的话,一个人才能正常发展。”王锷说。
  周礼中特别强调做事要守信。《礼器》中讲到“先王之立礼也,有本有文,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无本不立,无文不行”,就是要讲诚信。如果不讲诚信,规章制度是为部分人服务的,那肯定不行。
  修身养性和诚信,是针对一个人在发展中自我修养要注意的,但人是群居动物,不可能一个人生存。父子之间、师生之间、上下级之间、夫妻之间,都有一个礼仪在。中国文化讲的五伦关系,把夫妇关系摆在最中间,说一个家庭夫妇关系搞不好,必然会影响父子关系、朋友关系、君臣关系等。所以夫妇关系特别重要。夫妇之间应该怎么相处?应该相亲相爱。
  “当你跟别人相处的时候,你要尊敬他人。那怎么尊敬?大家心里都很清楚。在礼书中讲到很多要尊敬他人的做法,和他人交往,自己内心诚信、修身养性做得好,才有可能尊敬他人。只有你尊敬他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敬。所以《礼记》中有一句话叫作‘自卑而尊人’,就是每个人要把自己放低一点,而把别人抬高一点。”王锷分析。
  “以礼治国是儒家倡导的,也是孔子等人所倡导的。怎样以礼治国?各个时代不太一样,但是孔子对以礼治国在《礼记·礼运篇》也有详尽的论述。如果从广义来说,现代社会有各种各样的法律法规,但也应该认识到,在各个地方、各个部门和有关单位,应该说大量存在着有法不依、有禁不止和违法乱纪的事情,现行的规章制度还是有纰漏之处的。所以从礼的广义角度来说,我们应该按照现代社会的实际情况,借古鉴今,制定适合现代的完善的礼制,崇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的话我想我们这个社会会更好,人民会更幸福,社会会更安定。”王锷说。

游西方极乐世界恭聴阿弥陀佛说法<一>

济公活佛降民国六九年九月五日(岁次庚申年七月初廿六日)

诗曰:无尘落得一身轻。净土勤培方寸耕。

果满功德归极乐。天边海角任游行。
济佛曰:处处可闻学佛修道者,到底学佛修道是怎么一回事呢?依老衲看来并没有什么,“问心!问心!”而已,心如能“无愧”,我看接近佛不远了。离心即无佛可寻,如一寺中空无一物,自不能称为寺;人身中若无心,焉能成为人?所以愿众生是一个“有心人”。心可变化多端,一个制衣师傅可以制成千奇百怪的衣服,人心即“师傅”可以将自己面貌身形变化不同,要变“佛”变“魔”都是随心所欲,每一个人都是“魔术师”,你要什么花样,走什么脚步,变什么把戏,任你变了。老衲希你变好人、变神仙、变圣佛,切莫将自己变成魔鬼,让人畏惧讨厌,那么你就太傻了。变好坏由己一手造成,到时候若把自己变成地狱鬼怪,或变鸡鸭牛犬,一照镜子,吓了一跳,怎么变成这副“模样”,那时只怪你手法不高明变错了!听老衲的话吧!本来面目若走样,请赶快变回来,否则,一旦变为“成品”,后悔就来不及了。今日我将带贤徒杨生游西方极乐世界,拜会阿弥陀佛。
杨生曰:我已坐穏莲台,请恩师起程吧!
济佛曰:……已到了,杨生速下莲台。
杨生曰:喔!来到此地,满地金银、琉璃所铺,还排列着一重重整齐栏杆、树林、罗纲,均非凡品,各闪出亮光,是人间所未见的绝境!
济佛曰:西方极乐世界,为阿弥陀佛所居之处,这就是“极乐国土,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周匝围绕。”我们前去拜会佛尊,聴其说法。
杨生曰:前面有一大殿,是否为佛尊居处?
济佛曰:是也!前面为“弥陀殿”,我们前去参礼。
杨生曰:遵命!这里有许多修成正果的高僧及居士模样之人,他们面貌慈祥,口中似在念佛,声音悠扬、寂静,令人闻之心中舒畅。
济佛曰:他们都是在世修学佛道之人,因功德圆满,故能到极乐世界。……已到圣殿,我们进去参礼佛驾。
杨生曰:遵命!进入殿内,中央坐着一位法相庄严的佛尊,满身毫光,令人起敬。弟子杨生参礼佛尊,今日有缘随恩师来到极乐圣境,参礼阿弥陀佛,请佛尊指示佛法。
阿弥陀佛曰:善哉!人念“阿弥陀佛”,我却念“众生是佛”,众生轮廻六道,身受苦痛,故我发四十八宏愿,造就极乐世界,于此化一净土,教人一心念佛修道,念念不忘我佛,我当接引来此。但若凡业未净,念佛不能专心,佛自散形,纵有慈悲之手,力弱无法相渡。故希众学修佛法,首必净业了尘,自造净土,否则难以有成。今日喜见凡界杨善生入我弥陀净土法门,特示数语,资作参悟,你有何疑问,尽可说之,我自相答。
杨生曰:感谢佛尊赐我机会。叩问佛尊,刚才您说:“世人皆念阿弥陀佛,我却一心念众生是佛。”我觉得真有意思,请佛尊解释其意如何?
佛尊曰:善哉!你果然有智慧,众生日夜念阿弥陀佛,望我度他上极乐世界;我日夜念众生是佛,希望众生与我不二,若能体会我意,将尘世化为净土,婆娑世界即成极乐国,我亦想到人间净土逍遥自在一番!
杨生曰:佛尊所言有妙意,若人间化为极乐,您想投胎下凡吗?
佛尊曰:只要人间与此地相同,我愿意下凡。
杨生曰:众生都想超升极乐世界,是否为颠倒之想法呢?
佛尊曰:因世人业障深重,痛苦烦恼不绝,故苦业牵绊,极想脱苦得乐,祈望我佛加渡,以求解脱诸苦,如此叫“觉悟、回头”,苦认苦作乐,执幻为真,才是“颠倒”。
杨生曰:既是如此,要如何才能仗佛引度出苦?
佛尊曰:唯有“念佛、学佛”一途!
杨生曰:这么简单吗?
佛尊曰:“一声阿弥陀,便到极乐国。”“学佛学得像,与佛无两样。”
杨生曰:佛尊说得甚妙,愿再开示明白些!
佛尊曰:念佛初由“念念不忘”,终至“念过即忘”。由念“阿弥陀佛”,念至“自性真佛”,自(久)念成佛,先自念为佛,久念(炼)成真,日后世人自然念你为佛。一心不乱,一言不差,与阿弥陀佛心心相映,故云:“一声阿弥陀,便到极乐国。”既认自身是佛,了悟心性,一念佛则佛现于前,一举足则脚踏净土,众生业重,烦恼多端,出声念佛,吐出苦气,减轻苦业,是为念佛妙处。佛有戒律、规范、行仪,若能一一学成,并无二样,自证涅盘,成正等正觉。
杨生曰:念佛如吐“苦气”,用以减轻苦业,是一帖心灵治疗妙药,未知众生念佛时,您的感觉如何?
佛尊曰:众生拜祷皈依念佛,以解脱俗念忧心,不起妄念,露现佛心,此时我心可与念我者相通,三世业主,闻佛名号,恭敬礼拜,我佛即予度化。故虔诚念佛可以消灾解业,净化心性,众生念佛时,空谷传音,我耳如响,佛心感动,定来相助。
杨生曰:曾闻念佛可以带业往生极乐世界,是否有此事呢?
佛尊曰:带业往生,非指免去一切罪业。凡一心念佛,任何环境之下,不退道心,可以上进极乐世界,再加修炼,以待业净,化生净土。业障不去,如幔遮门,不见光明,我以佛光普照,令其身洁心明,一切恶业顿消,以入佛地。此地还有许多修道院(七宝池)│消业所,专为带业者提供修炼之用。带业往生者,系指未念佛前所造之业,皈依佛门之后,一心念佛忏悔前业,我感其诚,自会相渡。若仅念佛,再造诸恶业,不知忏悔,所念佛号如云山阻隔,丧失其真,故无法带业往生净土。所以修净土法门者,一是口净、心净、身净,则净土近,还要积善修德,切勿口佛心无佛,须心服(佛)口服(佛)│没话讲。我因观末法众生,沉迷五蕴,轮廻六道,加之天运变迁,时代日新,物质兴盛,奢华无忌,四十八宏愿不能了。为普度众生,特开方便法门,劝人一心念佛,简易佛法,修行捷径,众生若还不知修持,恐一失人身,万劫不复。佛本至公,虽开方便之门,若口念弥陀,心如蛇蝎,佛亦不敢近前引渡,非佛不慈,实因自己远佛。但愿世人从今起踏上净土(法门),则尘业自有落尽一日,万勿自弃,毁灭灵根。
杨生曰:佛尊慈悲开方便法门,不少老弱妇孺手提念珠,声声念佛,虔诚之情,令人崇敬,据弟子感觉,念佛可以往生极乐世界,应当有更微妙意义,祈佛尊再予开示?
佛尊曰:佛无妄言,念佛可以超升。何以能超升极乐?盖念佛可以摒去杂念,让心灵安静,所行不背道违规,人在造恶作孽时,口中已忘“阿弥陀佛”,所以如能日夜“阿弥陀佛”念在口中,口念心想,久之,心口如一,佛性显灵,断恶根,萌道芽,净土长出菩提树。念佛可令心神忘记痛苦烦恼,产生禅定作用,故“净”即“定”,定能生慧见佛,精神欢喜,心灵有所寄托。念佛时心中产生宁静安和之气,可以调和暴戾不正行为、消弭阴暗念头,还可让阴灵得到解救。念佛正如世间人播放轻松音乐,可令听者心旷神怡,忘记一切烦恼挂罣,痛苦与不安。故勤修道者、病患者、心神不安者,当勤念佛号,定有妙验,助其离苦得乐。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如果我们认为我们的“努力”可以影响仲裁结果,那我们就是默认在任何事上一切人为的干预都是可以影响一个公认的组织,按程序所得出的结论的。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一个
  • 听说像素低会把人变更漂亮 我试图用滤镜变低像素 实践结果……嗯……告辞 记一次完美的早餐 周末终于可以悠闲做面包 今天知道了一个没什么用的小知识 日本的洋食店并
  • 但,如果他能让你笑魇如花,使你欲罢不能,而且他承认你是一个独立的人,并容许你犯错,那就抱紧他,并给他几乎你能给予的一切。但,如果他能让你笑魇如花,使你欲罢不能,
  • 虔诚的个愿吧 四年后 希望我已经通过自己的努力 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 能够过的闲适自在 有时间研究自己的兴趣爱好 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依旧对未来充满期待 希望遇见对
  • 但大家在向前抢冲的时候完全会无视任何粉风险,作为一个过来人,是必须要小心谨慎的步步为营的【每日汇总】《庆余年》不出意外就是原班人马了,李沁之前出演的角色本来是有
  • 除此之外,在憋尿过程之中,孕妈也会有一定的心理活动,这就导致胎儿的各项指标随之变化,对于他们的身体状况并不好。现在很多女性也是孕期上班,为了避免别人对自己产生异
  • 搞超之后 每天都好欢乐不是真香就在真香的路上滤镜是越来越厚了 扯 骨折舞都爱国超文集一些精华已经深深刻在脑海了时不时释放出来的国超让我笑到头掉嘉人们也超可爱
  • 当年未能东归留在中原的完颜后裔,经过初步统计,全国留在中原的完颜女真后裔11594人,其中河南省6601人,占全国总数的57%,鹿邑县有5836人,占全国总数的
  • 人的一生,需求的东西太多,有物质层面的也有精神层面的,但不可能事事都能称心如意,于是乎就有一个成语横空出世,它叫难得糊涂。如果你不让太多的需求欲望占据你的心里,
  • ”预告罢工也就算了,他们罢工不是全天,而是精确到一天中的某个时间段不开电车…(是你,怪盗基德!但转念一想,这也是算是他们可爱的一面吧[跪了]这么罢工仿佛就像在说
  • #王俊凯[超话]#|#阳澄湖考古大赛# |#饭圈创意挑战大赛# 我永远都记得第一次快本那个认真算数的男孩他会可爱调皮的说“她作弊”笑起来虎牙尤其明显 软软的像个
  • 林徽因给徐志摩的悼词中这么一段(极其喜欢)“但是他们每人手里拿的都不像纯文艺的天秤;有的喜欢你的为人;有的疑问你私人的道德;有的单单尊崇你诗中所表现的思想哲学,
  • #mesue娱乐博主#娱乐综艺节目[Mnet《韩国好声音》将于2020今年上半年播出,时隔7年回归]21日,据多家娱乐媒体报道,Mnet时隔7年的选秀节目《韩国
  • 【置顶避雷❗】想发啥就发啥的追星日常号✨颜控晚期 娱乐圈八百墙头 本命李易峰.守护我的赞比和啵崽沉迷男色粉正主不粉饭圈 ☘️佛系追星很多年 暴躁怼黑永不变b站
  • 【10.4版本PBE改动 盖伦加强猴子被动重做】 英雄改动 殇之木乃伊 阿木木 木乃伊之咒(R) 冷却时间由150/130/110秒降低至130/120/11
  • “我不好看的。”“我不好的,我没有……我没有被人喜欢过。
  • 择偶标准:希望你是一个上进、乐观~厨艺棒的~不会忽冷忽热~主动的~三观正的男生,身高170+cm,年龄25-32,定居深圳,最好家里也是在深圳有房的,不喜欢异地
  • (。•ˇ‸ˇ•。)哼!都怪你们 (`ȏ´) 也不哄哄人家(〃′o`)人家超想哭的,捶你胸口,大坏蛋!!!( ̄^ ̄)ゞ咩QAQ 捶你胸口 你好讨厌!(=゚ω゚)ノ
  • 未曾想过有一天我会如此相信未来相信所有的相遇都不曾辜负也有可能之前所有遇到的重重困难是给我考验只为了让我与你更好的面对以后的未知To my 毕12为什么要写这么
  • #四年后的2月29# 希望我最爱的男孩能够:少抽烟少喝酒,身体才是第一位,这样你就能陪我一辈子 , 一定要珍惜我,我气你和闹你的时候,是因为那个时候我最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