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MC 李靖筠 Will 不一樣的自愛方式 吃泡芙、紋身、耍廢】剛剛好31歲的《瑪利嘉兒》正由少女踏入另一階段,跟這6位新世代new face(李靖筠•王嘉儀•張蔓莎•柯煒林•張天賦•林家熙)一同站在新的起跑線。這次大家在後台浴室聚頭,回歸最自我的一刻,用真性情分享追夢途中的苦與樂,還有愛自己的方法。這次先聽聽李靖筠、張天賦和林家熙的分享,接著還有王嘉儀、Locker和張蔓莎的聲音!

MC張天賦核心的倒影

On MC:

在2020年最後一天,華納唱片宣布張天賦成為旗下歌手,2021年3月正式出道,入行前他是駐唱歌手,入行後,又有甚麼樣的改變呢?「是心態吧!面對的環境完全不同!」他坦誠壓力是自給的,畢竟他原是過五關斬六將的可在樂壇取一席位置,因一年的遲疑令他錯失不少機會。「會把自己跟其他歌手作比較,檢討自己有甚麼進步空間,希望假以時日可做出成績。」大概這幾年,張天賦學會「把壓力轉化成推動力」,同樣,他從不把對手設定為假想敵,何況大家都是同期新人,總帶點一起成長的同學或星途上並肩作戰的隊友,「每一位都是我的倒影和鏡子!在我跑著的時候、他們在做甚麼呢?大部分在參加節目當晚已認識,每一位都有獨當一面,所以經常警惕自己,他們都很勤力,自己不能懶了呀!」沒錯,世上最遠的距離,不相伯仲的對手,比自己更勤力更用功。然而,歌手最大的挑戰,卻是如何突破自己,同時也是為報答歌迷一直以來的支持 ,又豈會是為爭朝夕的獎項?「入這行的核心目標是做好音樂,獎項是其次!現在我只想做好一首好的歌已心滿意足。」以往只翻唱別人的歌,跟現在一手一腳自製只此一家的音樂,性質不同了,「每一次都希望surprise大家!現在仍處於建立自己的風格,不想有一個好定型的感覺。希望日後大家提起MC,聯想到每一方面或範疇都拿捏得恰到好處就夠。」 他與唱片公司的音樂企劃也早有共識,未來推出的每首主打歌均屬不同風格。除了想作多方面嘗試,從中找尋最適合他的形象而發展,跟以往歌手出道時走A&R的既定路線不同,此舉無疑增添可塑性,也讓歌手不只定性一種風格,「看看自己能在哪方面進步,未必一定是R&B(節奏怨曲),只要是我喜愛,不同音樂種類配搭,不會限定一個範疇。」

肚腩是自愛的表現

誠然,22歲之齡一夜成名,同時要面對一夜長大的時刻:患病父親在他比賽期間離世,和當初離開大台作獨立發展,音樂事業方向茫無頭緒。去年終得唱片公司羅致,工作隨即接踵而來:跟傳媒做訪問、拍攝造型照、音樂錄影帶等,MC坦言非常享受,讓他可展現更多不同面向給觀眾的機會,何樂而不為呢?「我很enjoy!更希望再全面一點展現自己的才能。(那開始有偶像的包袱嗎?)我是怎樣就是怎樣,喜歡把最真實的一面呈現給觀眾。就算所謂的chok,也是MC其中的一面,我自己也喜歡chok 呢!」 在對談中,筆者喜見眼前的MC開始懂得表達自己,與接受外界對自己的負面評語,也算是沉澱過後自愛的一種體現吧!問他可會是待自己好的人嗎?他鬆鬆肩拍拍肚皮,靦腆笑著說:「絕對是!我對自己很好的,你看到我這個肚腩,就知道我是從不會虧待自己的人吧,想吃甚麼便會吃甚麼!」當然,跟生性喜歡自由自在不無關係,但在心情最壞時候,放肆吃多一兩口又何妨?是以,普遍新一代慣常「晚睡」的作息,他定必是其中一分子,甚至更高舉「睡覺是浪費時間」這冠冕堂皇作為最大理由,不過,他也不得不承認,最後換來「睡眠質素」直線下降的問題,「其實每次玩完電子遊戲機都會好後悔,但沉迷於打機又有種做自己喜愛事情的感覺……」人生總要面對「對著幹」的矛盾,從中領略哪種適合的自愛,是一種個人才會懂得的享受,與人無尤,於MC他仍然最愛夜闌人靜的時分讓他沉澱的個人時刻,聊勝於無?他這樣回答:「即使我在家,都不愛開著燈,鍾情幽暗的環境,有時我更會把浴室的燈關上,然後去洗澡,享受那種黑暗裡帶著寧靜與和平的氛圍……」 大抵,沉澱自己,是最好的昇華方法吧?

Gladys李靖筠探索未知的我

李靖筠從來是個興趣多多的人,模特兒、唱歌、演戲、主持,每方面都躍躍欲試。但說到最愛還是音樂和戲劇,「因為我的主導權最大,我也從中感受到強大的生命力。」最近Gladys忙於偷情,指的是她的三部曲音樂企劃。三首情歌以一段三角關係串連,分為上、中、下集,下筆時已經公開了頭兩首歌〈像極了愛情〉和〈差一些什麼?〉。Gladys自然是MV女主角,她更找來今期另一位封面人物Locker,還有獲影帝提名的朱栢康,分別飾演她兩位男友。3個MV加起來十多分鐘,十足一部微電影,因為一首歌的篇幅已經不能滿足Gladys。「3、4分鐘的MV往往只能傳達表面的情感。今次難得有這個篇幅,不如講些深入一點的話題。出軌這個題材我一直很感興趣,在我看來是一種選擇,當然這樣會傷害到他人,我也不鼓勵,但覺得是人之常情。剛好我也私心想試做這類角色,就構思了這個故事。」看MV的時候大家無需多加思索,裡面沒有甚麼大道理,Gladys純粹希望帶出愛情寫實又殘酷的一面:有時愛你的人未必是你愛的人,你愛上的又偏偏不是個帥哥,十分貼地。 過去Gladys從未有過這種規模的創作,這下她的音樂又走到一個新階段。「以往的歌曲創作類型性較重,今年特意想試試做K歌,繼續摸索甚麼最適合自己。」那麼K歌會是Gladys的新方向嗎?她搖搖頭。一做之下,才發現這不是她要的東西。「這是一個過程,不試過不會知道這不是我最喜歡的東西,但我覺得還是要做的。如果我一直只做自己喜歡的音樂類型,也會容易迷失。今年的作品一定不是最能代表我的作品,但我還是會一樣擁抱它們。」

其實我沒有那樣酷

很多人對Gladys的第一印象都是「好cool」,看似從不在意旁人的眼光,活得自我,原來這個並不是真實的Gladys。「因為對自己有高要求,所以常常會有質疑自己的時候,覺得自己總是不夠好。」外表高冷,可惜自信不足,個性和外型對不上,讓她腦內洐生出更多問號。「究竟大家喜歡的我,真的是我嗎?如果我讓大家看到真實的自己,大家還會繼續喜歡我嗎?前幾年事業比較平順,近年碰上瓶頸,常常思考要怎樣處理這些想法。不過人就是有很多缺憾,我在學會擁抱它們。」不過Gladys的情緒來得快、走得快,只要做做自己喜歡的事,就能調整過來。想要獎勵自己的時候,Gladys會盡情霸佔家裡的沙發。「我會躺在沙發20個小時,不停煲劇和看電影,將飲品零食放在手邊,完全不用動身!」除了在家耍廢,其實Gladys也是好動派。「說來好老土,但我真的覺得負能量會隨著汗水流走。跑步、游水、攀石我都喜歡,只要有體力勞動我就會很開心!」看著在影棚的Gladys時而認真,時而逗玩,在鏡頭前收放自如,這樣多變又帶點反差的個性,反而讓人想了解她更多,發現她更多有趣的一面。

Will柯煒林愛吃泡芙的大男孩

On Will:

在充斥著笑聲的影棚裡,第一次看到了柯煒林。人人說他靚仔無不心心眼,但其實短短的面談中,其活力與對演戲的拼搏才最吸引。演過《點五步》、《濁水漂流》,Will出道至今直言對演戲的熱誠從沒減退,即使他不時遇到「kick住」的時候,又試過不知道怎樣去演,但他仍然笑笑口說很enjoy演戲的過程。「我不是科班出身,但總相信每個角色都有演活他的方法,即使要我演十次喊戲,我都會想出十種不同的演繹方式。」因為熱愛,所以介意自己是否已盡全力,Will經常抱持一種想法,是不希望以表面的演技去欺騙觀眾,而是當觀眾享受及認同自己演技的同時,也渴望深層的自己有著同樣感受,做一個無悔的演員。 當你驀然回首,也能感激自己為每個角色做到最好,這個目標既近亦遠,始終談的是努力、經驗,甚至天賦,Will也埋首向這方面進發,但當問到如何達到,Will笑了笑的若有所思。回想起第一次演戲,作品為《如霧起時》,Will飾演一位試圖挑逗失婚女教師的男學生,這角色難倒了他。究竟應該投放怎樣的情感?如何才可以展現出最傳神的模樣?幸得當時可以和導演及副導演鑽研,結果一埋位即角色上身,不獨是演好了這位男學生,也鐵定了自己有多愛演。到接下《濁水漂流》木仔一角,他特地到深水埗觀察露宿者的生活,又看了不同參考,演的日子幾乎天天木仔上身,拿掐與投入角色的程度似乎顯得自在、上手許多。「木仔可算是我暫時最喜歡的角色,他與其他角色不同,可以盛載的比較多,有種很自由的想像滲透其中,從穿上街友服飾一刻,我已經很投入,演得很enjoy。」對Will而言,但凡劇本適合,演戲便沒有底線,有機會的話,希望可以演一次姊弟戀、單親爸爸或「爛仔」打鬥戲,作為新演員,搏到盡是大前提,但不挑剔、願意放開接觸不同角色也是重點。

自愛是一種警號

來到今年《瑪利嘉兒》的主題焦點self love,這位情緒豐富的大男孩又有甚麼想法?「雖然有時我比較任性,但都算是一個愛自己的人,何謂愛自己?就是對自己好一點呀,例如吃一口泡芙!」你說這位大男孩是否很得人愛?認真時不失孩子氣的一刻,直接了當的想法更是讓人感到不可多得。「我記得有一次自己好『忟憎』,心裡浮現了『是時候食puff』的想法,就快速衝去買了一個放入口,食完即刻開心返,有種痛楚時吃必理痛的感覺。」有趣的是,他同時反問為何我們要有self love的意識。人天生下來以自己為首,愛自己本應理所當然,卻不知道從何時開始我們要不時把自愛掛在嘴邊,彷彿生活令我們忘卻了愛。「你不覺得self love一詞其實很矛盾嗎?我們會想到自愛,可能因為感到自己『唔對路』吧,所以我覺得這是一個警號。當然,self love也可以是一種純粹,就是人不用委屈求全去尋愛,學會寵自己人生已很美好。」這樣的答案,呼應了Will絕非一個平凡男生,又所以他認為其中一個自愛的舉動是紋身,彷彿紋上了圖案的一片皮膚不再屬於自己,有自我療癒的作用。「很古怪吧?」他又露出了陽光般的笑容。談到me time時光,會否同樣「估你唔到」?「哈哈,就只是享受一片寧靜吧!如最近覺得自己太頻繁地乘的士,故夜晚乘車回家時選擇了提早幾個站落車步行回去,期間開一下直播、聽著歌。看戲也是很好的me time,上半年幸運地有很多工作,今個星期難得可以抽空看戲,很開心,看畢沿著油麻地果欄走到彌敦道,當時街上行人不多,感覺舒服極了,加上因為看了一齣好戲而內心愉悅,彷彿成了生活的止痛藥一樣……」Simplicity is the best,再璀璨的日子也不及靜下來的一刻教人細味,這話從來都是不無道理。

#如何带孩子正确地参观博物馆#
参观前
前往博物馆之前,在出发地到博物馆的大巴车上,我就会开始给孩子们讲解我们即将参观的博物馆的文化背景。(以下以良渚博物院为例)
良渚博物院石碑
我们今天要去参观良渚博物院,良渚博物院里馆藏的都是良渚文化时期考古发掘出来的文物。大家知道什么是考古吗?什么是文化吗?知道人类的历史发展吗?
抛出几个问题之后,就要根据孩子们的认知,讲解一下人类学的发展史,什么叫猿人、什么是旧石器、什么是新石器,除了良渚文化,我们中国还有什么文化?
现在小孩子的知识面可比我们当年要广博得多,只要你讲的生动有趣,他们也会饶有兴致地听着。当然啦,如果是低幼龄的儿童,那这一段可以简单讲,我也不太建议家长带低幼龄儿童参加这类人文的文博之旅,不妨等孩子大一点再说。把人类的发展史说一遍之后,就要回到良渚文化。
良渚文化距我们现在有5400年到4400年的时间。你们知道5000多年前的人类,吃什么吗?穿什么吗?用什么交通工具?那时候的人类住什么样的房子?那时候有没有钱啊?人类怎么打造城池的呢?
一系列一问一答,即可以拓展孩子们的思维能力,也可以让他们知道真实的人类发展史。接下来,我就给孩子们讲解一些良渚博物馆内最著名的文物。良渚文化,最有名的就是它的玉器。距今5000年多年前的人类就已经拥有高超的技艺,其中良渚玉器中最有代表的就是玉琮和钺。
单看文物其实是很单薄的,但其实每一件文物背后,都蕴藏了内在的知识背景。比如说,玉琮是一种礼器,良渚人用以和人神沟通。钺是良渚时期的一种兵器,成年男性都会有一把自己的钺随身佩戴,等到死了之后,会将钺一同陪葬。所以男性墓中多以陪葬玉琮和越。而女性墓则多陪葬以玉琮和玉璜,玉璜是女性的重要配饰。
玉璜
比起天真好学的孩子们,他们对于古人的知识是纯粹的,相反是一些家长,反而对一些古墓、陪葬、出土之类的内容比较忌讳。可毕竟是家长才是真金主,如果有人提出反感,那我就会少说一些。
巴拉巴拉,把博物馆的大致内容介绍一通之后,我就会问:
小朋友们,我们在博物馆参观的时候,是不是要遵守博物馆的规则?那大家知道博物馆有哪些规则吗?可以不奔跑?可不可以吃东西?可不可以大声喧哗?可以不可以摸文物呢?如果有问题应该怎么做?这是博物馆礼仪,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在介绍博物馆之后,一定要告诉孩子们正确的参观方式。
参观中
这里和大家说明一点,博物馆的参观,我们都是请官方的讲解员,一是很多博物馆不允许馆外人员进行讲解,二是专业的事情留给专业的人,三是提高客户体验感,四是导游可以从旁观察,照顾每位游客。
因此,在参观浏览的过程,我们的工作主要是让大部队跟上队伍,解答部分小朋友没有听懂的问题,观察孩子们的行为,避免他们的危险行为,阻止喧闹、奔跑等行为。
参观后
在回程的路上,可以问一下,今天的参观体验:
有没有记住哪件特别的文物?对良渚人有什么理解?你还知道哪些文化吗?
这部分会以孩子们的分享为主,如果有冷场的情况,也不用慌。我就会给他们介绍其他的博物馆,例如:
良渚曾经出土过一件国宝级的文物“玉琮王”,它是中国首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之一。它高8.9厘米,重6500克。我们刚刚是不是在博物馆里看到很多图腾?这就是取自于这件玉琮王上的图案。
不过,它现在被收藏在浙江省博物馆,我们下次再去浙江省博物馆看看这件文物好嘛?
玉琮王
基本上讲解到这里,就是一次完整的解说。不过有时候,时间多或者孩子们对考古和历史都有兴趣,那我还会多说一些,和大家说一说考古学、人类学的知识。
写到这儿,不知道家长们是否看出来,如果你没有专业的知识,仅仅凭借博物馆里的文物和铭牌上的介绍,很难让孩子们生动的理解,这其中的文化。但青铜器的演变,多是来源于陶器,而陶器的变化则很有逻辑内涵。
为什么是三足?为什么有的是连裆?有的分足?为什么有的是窄口?有的是广口?其实古人在创造这些文物的时候,都有其实际意义,这些变化也随着人类的发展而演变,这也是器物类型学的内容之一。
陶器
博物馆的铭牌,哪会给你讲这些?讲解员也不可能盯着某一件文物,把整个历史背景都说一遍。(讲解员主要以讲解文物实体为主。)但我在大巴车上,就能过车上讲解把这些抽象的、系统地、富有逻辑的文化背景给大家介绍一番。
有了这些知识背景,在博物馆参观的时候,是不是就能够明白历史、了解古人、看懂文物?同样的方法,也可以推荐给家长,如果想让孩子明白博物馆,需要家长们出发前也做足功课啊。如果不想做功课怎么办?那就报团吧。
最后再补充一点,我们带孩子参观博物馆,和家长带孩子参观的目的性是不同的。家长是希望通过对博物馆的游览,能够提高孩子历史、文物、科学、审美等等知识,多少是带有一些功利性的。
我们也有功利性,我们希望家长和孩子都能有一次美好的亲子体验,下次还能继续参加我们的其他线路,成为忠实用户。至于孩子们能够学到多少知识,不是我们的考核目标。
说实话,孩子们睡一觉,还能记得多少我说过的话,但是他能记得她昨天在博物馆和家长度过了愉快的一天,就是一件有收获的事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哪怕你们带着孩子“走马观花”,但只要在她心中种下了一颗热爱博物馆的种子,将来也会有所收获。
所以,家长的陪伴和参观博物馆的美好体验才是最重要的,凡事目的性太强,反而会过犹不及。

文创山西:后起直追犹未晚

  出土于山西晋侯墓地的鸟尊是山西博物院的镇馆之宝。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夏天,山西博物院精心开发推出的文创产品——鸟尊雪糕备受热捧。神秘而文化底蕴丰富的鸟尊化作雪糕被人们轻轻捧起,变成舌尖上的一点甜蜜。这种借味蕾串联古今的文创产品,深受人们喜爱,购买者络绎不绝、争相在朋友圈晒图,甚至令山西博物院也成为热门文旅打卡地之一。

  一种普通的食物加入了文化创意,就变得与众不同,那么,拥有众多文化资源的山西,又该如何把抽象的文化,变成具象文化元素的符号,依托文创,彰显文化大省的魅力,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呢?

  让文化IP转化成为市场价值

  穿越千年,鸟尊从最初的祭祀器皿变成现在山西文物的形象大使,剥去历史的尘埃,重新绽放出属于三晋大地的文化光辉,再到变成红火一夏的文创雪糕。

  鸟尊雪糕为什么能一炮而红?

  “简单来说,就是好吃、好看、好分享,有料、有趣、有意义,通过简单的购买,让更多的人用更直接的方式,感受到山西几千年的历史文化,让文化IP转化成为市场价值。”山西博物院文创运营负责人张磊解释道,“其实文创雪糕的爆红,它里面潜在一个文创产品知识性的特点,文创雪糕推出的时候,为什么它是金色的?是芒果口味的?因为青铜器在几千年前,它本身刚铸造出来的时候,就是金色的,同时由于埋藏环境和地理位置的影响,它变成了青绿色的,就是抹茶味的,我们通过一款雪糕的两个口味、两个颜色,想告诉大家的就是青铜器的前世和今生。”

  文创雪糕的出现绝对不是偶然,张磊说:“我们一直讲小文创、大文化,小产品、大宣传,小资源、大市场,我们希望能通过一件小小的文创产品,讲述背后的历史文化价值。”

  网络传播助推文创产品爆火

  鸟尊雪糕一经推出备受追捧,离不开网络传播的力量。

  “大鸟回眸,小鸟偎依,真是栩栩如生。你有没有吃过芒果味鸟尊雪糕?”记者在微信朋友圈里看到,一有朋友晒出在山西博物院跟鸟尊雪糕的合影和评论,就有不少点赞和询问。

  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师安微娜说:“与以往传播途径相比,网络传播是更双向沟通的一种方式,就是通过网络传播,一方面可以把文化、文创产品传达给受众,另一方面,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去获得受众对于文创产品的一种需求,或者是一种偏好。”

  网络传播方式让更多文化和文创产品迅速地曝光在普通受众面前,让文创产品更容易被看得见、想得到。安微娜说:“我们在购买文创产品时,脑海里首先就会联想到曾经在网络上看到过的某个网红的或者是爆款的文创产品,所以现在很多游客,他们到了景区或者是到了博物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要打卡网上认识到的这些文创产品,他们觉得这是非常有仪式感的活动。”

  文创雪糕成为现象级文创产品,为文创产业开启了一条新的赛道。安微娜认为文创雪糕的成功经验是非常值得其他文创产品借鉴的。她认为,文创雪糕可以很容易地进入消费者的视野,利用文创雪糕或者是利用爆款产品带来的热度,可以去发展其他一些产品,或者是去宣传新的文创品牌。

  开发文创产品作为山西礼品

  不可否认的是,文创雪糕存在着销售季节性强、非常依赖场景消费等诸多先天不足,我们要开发更多的文创产品作为一种具有山西特色的礼品来推广和销售。那么山西文创产品作为礼品的现状如何呢?

  经记者街访发现,大部分太原市民倾向于选择平遥牛肉、老陈醋、山西小米等农副产品,选择文创类山西礼品的人少之又少。

  让文创产品从厅堂之上走到街头巷尾,走到大众的内心,依然任重而道远。对这一点,山西传媒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高鹏深有体会:“我是2008年考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视觉传达系的研究生,就像很多山西人一样,想把山西的这些好东西,作为礼物带给我的老师,从研一到研三,每次开学我都会带山西的特产给我老师,然后老师说,你从研一到研三,小米、核桃、红枣、牛肉、老陈醋、汾酒,给我拿了很多这样的礼物,但是说实话,我们对山西更大的兴趣在于山西的文化、历史,以及山西的底蕴,我更希望你回到山西,用你所学为山西做点事。”

  回到山西的高鹏就开始琢磨,怎么能把山西符号、民间元素、历史文化经典,通过设计转化成山西文化礼物,在2014年的时候,他拿了第一件作品去给老师看,是个靠枕,很有意思,就是山西永安禅寺壁画,他的老师特别开心,说这才是你应该做的事。

  山西作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早在100多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劳动、生息和繁衍,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和华夏文明。

  9月3日,就在参加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的中外嘉宾各抒己见的同时,参会的外国使团的大使夫人们带着孩子和随行人员来到了素有山西“潘家园”之称的小井峪文化产业园,对着山西的众多工艺美术作品、非遗文创产品开启了“夸夸”模式。

  冈比亚大使夫人尼玛·贾梅说:“我真的非常热爱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在山西,我看到有很多吸引年轻一代的元素,它们个性鲜明,在这些文创产品上,体现了山西杰出的历史和传统文化。”斯洛伐克大使夫人尤金尼亚·贝洛娃表示:“今天我们体验了山西民间文化,我们探索了三种不同样式的漆器,这是非常美丽的器物和创造,色彩绚烂、美不胜收,这种体验非常美妙。”

  从刻瓷到澄泥砚,从漆器到手工剪纸、青铜制品,大使夫人们半是惊讶、半是赞叹,不住地拿起手机进行记录,不停地向我们山西的匠人们竖起大拇指。

  山西发展文创产业是有先天优势的,比如说我们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有丰富的民俗文化,那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怎样才能把这种优势转化为发展文创产业的胜势。

  安微娜说:“在进行文创产品设计的时候,我们经常会提到一个词,叫文化元素的提取,其实就是把抽象的文化,变成具象的文化元素符号,然后把这些符号运用到文创产品设计当中去,比如说,山西有很多有特色的刺绣、剪纸,以往我们买回来的旅游商品,往往都是这些刺绣和剪纸工艺品,而现在我们可以把这些刺绣和剪纸的文化元素提取出来,把它的这种艺术形式,转化到其他文创产品的设计当中去,比如说可以把这个元素用到瓷器的设计上,或者是用到一些家居装饰的设计上,这样我们就实现了文化元素的转移。”

  在高鹏看来,礼跟物是不同阶段的两个被赠送物品,物就是满足最基本的实用价值,然后礼是注入美好的期冀、美好的祝福在里面,它们俩结合在一起才能称之为一个完美的礼物,比如说戴虎头帽、穿虎头鞋,然后让这个孩子虎头虎脑、虎虎生风、驱邪避祸,让他健康成长。“我想看看能不能通过设计把古老的东西转换成当下可以流行起来的,所以我就做了几顶虎头帽元素的帽子,我戴这个帽子以后,会感觉非常年轻。就好比说,我们到海边一定要买一件花衬衫一样,那么来到山西的人,他想让自己年轻一点、轻松一点,他可以不戴那些只有一个品牌价值的商品,而是戴一些具有山西文化价值的产品,这样他会非常轻松地融入我们山西的地方文化。”(图片来源:山西博物院官网)

  来源:山西新闻网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6名高考考生被困电梯错过考试 各方最新回应来了!
  • 【关注】全国260城将实现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
  • 【提醒】日本网红眼药水被他国禁售,专家:对心血管造成压力
  • 超郎平?昨晚这一幕,央视解说赞她为中国女排历史第一人!
  • 两大一线城市,宣布增加汽车摇号指标!车市迎硬核利好,你离喜提新车又近了一步
  • 明天起,这些新规将影响你的生活
  • 震惊国外!联邦快递“劫持华为包裹”,中国学者:应暂停其业务
  • 深圳个税减免15%吸引人才,能否复制到全国|新京报快评
  • 初夏40度!多地“最热天”正常吗?
  • 华为禁令的另一面:特朗普与硅谷的相爱相杀|京酿馆
  • 一球千金!武磊一脚将保级队踢进欧联杯,激动的除了球迷还有这些股东
  • 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实现梦想的步伐
  • 老师怒扔学生论文被约谈,网友却说:不怪他
  • 用手机的人注意了!好消息:每个月你又能省一笔钱!
  • 【关注】速看!你的户口、土地、收入将发生这些变化
  • 最新最全!一图读懂8省市新高考改革方案
  • 哈佛的学生都在看这种视频,每天 15 分钟,英语水平暴增
  • 重磅!中注协公布2018注会考试合格率!审计通过率已超31%!2019注会考试趋势同曝光!
  • 一大波老师被实名举报!
  • 这张请假条居然能让语文老师“集体传阅”,我真是气不打一处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