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河南 读懂中国丨考古知今·透过文物看河南之二 车驾里的河南
引子:从一车一马到通达天下
  在安阳殷墟博物苑车马坑展厅内,六辆商代“马车”完整有序地排列着,这是截至目前中国发现的最早的车马坑遗迹。
  车马坑的最南边,是一条8.35米宽、两边设有1.8米宽辅路的大道,其上,4条车辙痕迹清晰可见。仿佛带我们回到3000多年前商王朝的王公贵族驾着“香车宝马”,浩浩荡荡出行的场景。
  3000多年后,2022年6月20日,一个载入史册的日子。河南“米”字形高速铁路网在全国率先成形,“横”贯东西、“竖”连南北、“点”通晋鲁、“撇”向川府、“捺”指江南,进一步厚植和巩固河南的全国交通重要枢纽地位。
  联八方,通九州。目前,河南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7216公里,位列全国第一方阵;郑州机场国际(地区)通航城市增至42个,全货机航线增至48条,形成横跨欧美亚三大经济区、覆盖全球主要经济体、多点支撑的国际货运航线网络;“钢铁驼队”来往奔忙,中欧班列畅行欧亚。河南,一个内畅外联、协同高效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正加速成形。
  从前车马很慢,路途遥远。而今车轮滚滚,一日千里。
  奚仲制舆
  任重材惟美,多工制不僭。七香参鹤驾,五色间鸾轩。
  ——宋·丁谓《车》
  《史记·夏本纪》记载,大禹治水“陆行乘车,水行乘舟,泥行乘橇,山行乘辇”,可见夏代已出现了适应不同用途的交通工具。
  古代文献中,记载有黄帝、伏羲氏、奚仲等造车传说,也记述夏启曾动用战车征伐有扈氏,商汤伐夏桀时曾动用不少战车,说明夏代造车及用车制度已相当发达。
  关于“奚仲造车”,《左传》《荀子》《墨子》《说文解字》等均有记载。管仲《管子·形势解》一文中,盛赞奚仲的造车水平,“奚仲之为车器也,方圆曲直皆中规矩钩绳,故机旋相得。用之牢利,成器坚固。”中国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学勤认为,奚仲所造的“车”应该是具有一定技术标准、具有重大创新的马车。
  有史料记述奚仲因造车有功,被夏王禹封为“车正”封地为薛国,在今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
  奚仲造车之地在今驻马店平舆县。平舆历史悠久,夏商时期为挚国。
  平舆县有个流传甚广的故事。相传挚国国君奚仲看到族人拖曳重物靠肩扛手抬,很吃力。他观察后发现,把东西放滚木上移动会省力很多。他选择当地盛产的质地坚硬的槐木,做出圆木轮子,轮子中间掏孔,两轮孔中间穿一根横木,世界上第一辆靠两个轮子转动的木制车辆就这样诞生了,他命名为“舆”。他的这一发明创造,是人类解决交通问题向前迈进的一大步。奚仲,堪称“大国工匠”。
  因车称“舆”,又因当地地势平坦,后人以“平”字冠名,这也成为“平舆”地名之由来。平舆成为“中国车辆发源地”,名传古今。2008年1月,平舆县被中国民协公布为“中国车舆文化之乡”。
  车舆无语,历史有痕。
  穿行平舆县城,车舆文化元素满满。奚仲公园内,由著名画家、雕塑家娄家本设计的巨大雕塑“车舆创世”,令人印象深刻。
  挚都民俗文化博物馆里,数十辆古老太平车引人注目。太平车由车厢、轸木、车轱辘、车轴等组成,古朴实用又足见巧思匠心。
  “奚仲在平舆发明的车辆,经两千多年改进,宋代演变为太平车,一直沿用到近代。”我省多年来致力于研究车舆文化的专家张振立说,太平车是中国古代造车工艺成熟的标志,因其保留夏代“车辀”雏形,有“中国车辆活化石”之誉。
  太平车,中原一带称“轱辘头车”,亦称“牛车”,坚固耐用、行驶平稳,故曰“太平”。这是我国特别是中原地区古代最重要的农业生产、生活交通工具,农耕、播种、收获时,处处可见其身影。它减轻了劳动人民的负担,堪称我国古代造车史上的瑰宝。
  随着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太平车逐渐被胶轮马车、架子车、拖拉机、汽车等交通工具取代。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其造车技艺被保留了下来。2006年,平舆县“太平车手工制作工艺”,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年来,平舆地方政府加大经费投入,运用文字、录音、录像等方式,组建工匠队伍复制太平车,对太平车制作技艺抢救和保护。当地还规划了车舆文化园、奚仲宫、舆侯祠、古车舆博物馆等项目,全力打造“车舆文化”品牌。平舆,正成为游客争相奔赴的“诗和远方”。
  车辙重现
  有车邻邻,有马白颠,未见君子,寺人之令。
  ——先秦·《车邻》
  史料记载夏代发明了车辆,却至今未发现夏代车的遗存。截至目前,中国最早的马车见于商代晚期的安阳殷墟遗址,其结构牢固,工艺复杂,距发明时间很久远了。但中国车辆到底起源于何时何处?具体什么模样?至今仍有许多不解之谜。
  真相也在一点点揭开。
  周口淮阳平粮台遗址,继20世纪80年代发现中国最早的排水管道后,2019年又有了重要发现。考古人员在遗址南城门附近早期道路路面上,发现有车辙痕迹。其中一段车辙双条并进,间距0.8米,被专家推测为“双轮车”车辙印迹。
  “经碳14测年,其绝对年代距今4200年。这是我国到目前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双轮车车辙痕迹,对研究中国车轮的发明、车的起源具有重要学术价值。”这一发现,让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淮阳平粮台遗址项目负责人曹艳朋兴奋不已。
  这表明,中原先民4000多年前就有了使用双轮车的传统,这为商代车马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此前,2003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曾发现二里头文化时期的车辙,将中国用车历史上推至距今3700年左右。淮阳平粮台遗址车辙的发现,将中国用车的起源至少提前了500年。
  走在二里头遗址宫殿区南侧大路上,两道大体平行的车辙痕清晰可见。二里头考古工作队队长赵海涛说,最近又新发掘出超过5米的车辙,两辙间的轨距为1米左右。目前的车辙主要在宫殿区附近,可见双轮车只有最高贵族才能使用。
  相较于安阳殷墟遗址发现的马车轨距为2.2米至2.4米,无论是平粮台遗址还是二里头遗址,发现的车辙轨距显然窄得多。考古专家许宏认为,这基本上可以肯定它不是马车,而是有某种特殊功用的车子,至于它是用人力还是畜力拉动,目前不得而知。
  值得一提的是,洛阳皂角树遗址出土了二里头文化陶盆残片上的“车”字形契刻符号——两个类似车轮的圆圈,中间由“十”字交叉直线串联,上方连接一个椭圆,从上往下看,类似车厢、两只车轮的样子。
  这个刻符与甲骨文、金文中的“车”字颇相似,同样也有两个类似车轮的圆圈,以及类似车轴和车辀的交叉直线。有学者认为,考虑到二里头遗址已发现了双轮车留下的车辙痕,刻符出现应非偶然,它应当是二里头时代的“车”字。
  车辚辚马萧萧
  天子乃驾雕轸,六骏驳。戴翠帽,倚金较。——东汉·张衡《西京赋》
  殷墟车马坑、洛阳天子六驾车马坑、三门峡虢国车马坑、郑韩故城车马坑、徐阳墓地车马坑、南阳夏庄墓地车马坑……河南考古屡屡发现不同年代的陪葬车马坑,令我们得以窥见当时社会等级分化、礼仪制度,更为世人揭开一段由畜力车开启的漫长交通史。
  自1928年殷墟发掘以来,曾多次发现过商代车马坑。这是华夏考古发现的畜力车最早的实物标本。
  很早以来,我们的先祖们就开始驯化动物为人类交通效劳了。古文献中多有商人先祖“乘马”、“服牛”的记载。《管子·轻重戊》曰:“殷人之王,立帛牢,服牛马,以为民利,而天下化之。”据专家考证,帛是喂牛马的槽,牢是养牛羊用的圈,服是驯服。善迁徙和经商的商人,很早驯服牛、马等牲畜驾车。这一创举,对商人大规模迁徙和频繁的经商活动如虎添翼。
  从考古发掘情况看,在商朝,马车主要是贵族出行代步工具。到了周朝,马车是王公贵族权力的象征。到春秋战国时期,马车成为战争中最重要的武器。当时国力计算以“乘”为单位,有了“千乘之国”“万乘之国”的区分。
  这一切,在河南皆“有迹可循”。
  虢国车马坑遗址博物馆展厅内,原地陈列虢国国君虢季墓、虢季夫人墓和虢国太子墓三座陪葬车马坑,这是目前中国最大、最早的地下车马军阵,规模庞大、气势恢宏。这让前来参观的游客们惊叹,如置身军阵,仿佛能听到战马嘶鸣。
  随着车之结构形式逐渐固定,古人开始发挥“创新创造力”,比如加装伞盖、帷幔、防雨防晒等装置,不断提升体验感、舒适感。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历经战争洗礼后,车辆结构和性能日臻成熟。有的车,可立、可坐、可卧,乘用舒适,装饰奢华……
  2017年7月,2400年前春秋时期郑国国君出行的“豪华房车”,呈现在新郑市郑国车马坑景区3号车马坑内。新发掘出的1号车,车长2.56米、宽1.66米,车舆顶部有防雨防晒设施,顶部周边装饰管状铜器、骨器,车篷上有彩席遗痕,车轮辐条多达26根,足见墓主人身份的尊贵。
  主持发掘工作的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马俊才说:“这是迄今为止郑韩故城内所见形制最大、装饰最奢华的马车,为郑国国君出行的‘一号公车’”。
  “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周时礼制森严,出门坐马车要讲究礼仪规矩的。天子到底有没有“驾六”?天子如何“驾六”?自汉代以来,因缺乏实物佐证,夏商周三代天子是“驾六”还是“驾四”,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
  2002年,洛阳“天子驾六”车马坑的发现,解开了这一历史谜团。
  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馆长贾中宝说,当年考古工作者在洛阳周王城广场,发现397座东周墓葬和18个车马坑,震惊世界。这支“豪华车队”由北向南摆放,其中一辆马车车辕两旁成排对称摆放6匹马尸骨,正是天子之乘。
  汉朝时,“贵者乘车,贱者徒行”,在南阳汉画馆,展厅有一幅极为壮观的车骑出行图像:图中心位置为两驾装饰华贵的马车,车前有七人骑马先导,车后又有八人骑马随行,再现了汉代贵族出则连车列骑的气派场景。
  蒲轮辟四门,双縠似雷奔。唐宋明清的漫长历史时期中,马车成了出行、货运的主要交通工具。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就有多处太平车身影。
  车辚辚,马萧萧。“马车”驰骋中原数千年,催生了璀璨的文明,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印记。它见证了交通方式重大变革,为现代交通大发展大繁荣埋下了重要伏笔。
  通九州联天下
  大道南北出,车轮无停日。
  ——南宋·陆游《路傍曲》
  晚清以后,随着火车、汽车等现代交通工具的出现,马车功能进一步弱化。
  清朝末年,一条贯穿南北的铁路——京汉铁路应运而生,为中原腹地增添了便捷大通道。据《郑县志》记载:“郑州为古东里,自铁路开通后,粉华靡丽,不亚金陵六朝。”此后,随着陇海铁路通车,郑州成为全国铁路枢纽,商业日渐繁荣,快速发展成大城市。
  “奚仲造车”数千年后,随着新中国成立,河南交通运输事业迎来历史性变革。1959年,第一台“东方红”拖拉机在洛阳诞生,至今它仍是中国农田耕作的主力军。
  进入21世纪,河南的交通运输业更是走入蓬勃发展新时代。河南顶尖“王牌”宇通客车,全国市场占有率30%,是全球最大的商用客车生产基地。今年4月,在海南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上,宇通客车再次担纲重任,连续17年向世界展示中国制造实力与民族品牌魅力。
  无独有偶,上汽集团郑州发动机分公司一期项目4月份在郑投产。该项目年产能60万台,年产值超过50亿元,郑州成为上汽集团全国最大的发动机制造基地。
  郑州日产主销车型皮卡,多年稳居国内皮卡市场前三位;比亚迪去年落户郑州,主要生产新能源整车和零部件。
  目前,河南有整车生产企业17家,产能145万辆左右。对于汽车产业发展前景,河南“志存高远”。到“十四五”末,河南乘用车产量达到300万辆,新能源汽车占比30%以上,产业规模达到5000亿元。
  人享其行,物畅其流。今年我省计划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800公里以上,通车总里程将突破8000公里。
  6月16日,郑州东站迎来了“复兴号”家族中技术最前沿的新成员——复兴号智能动车组。它们已伴随全国铁路新列车运行图的实施,投入到京广高铁京武段常态化时速350公里高标运营中。
  6月20日,随着济郑高铁濮郑段的开通,河南“米”字形高铁最后一画终于完成,河南也率先在全国将“米”字画成。
  车行天下,路通八方。构筑立体交通大格局,河南,将为交通强国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
  策划:魏剑
  统筹:陈茁孙勇
  (成员:温小娟张体义张冬云刘春香胡春娜)
  图①郑州航空港站。王玮 摄
  图②2003年,二里头遗址发现的双轮车辙印。本报资料图
  图③游客在河南安阳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内的车马坑参观(2018年10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来源:河南日报

《楞严经》如金刚王常住不坏
(九十六段)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因地觉心,欲求常住,要与果位,名目相应。世尊!如果位中,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如来藏、大圆镜智,是七种名。称谓虽别,清净圆满,体性坚凝,如金刚王,常住不坏。若此见听,离于明、暗、动、静、通、塞,毕竟无体,犹如念心,离于前尘,本无所有。云何将此毕竟断灭,以为修因,欲获如来七常住果?世尊!若离明、暗,见毕竟空;如无前尘,念自性灭。进退循环,微细推求,本无我心,及我心所,将谁立因,求无上觉?如来先说:湛精圆常,违越诚言,终成戏论!云何如来,真实语者?唯垂大慈,开我蒙悕!】
这篇讲因地和究竟果位,二者必得相应,才合符中道第一义谛。但如果从因地起修,因地本来空,这本来空是离语言文字的,如果离了语言文字,什么叫如来真实语呢?又如何从本来空的因地修行呢?就这些问题,阿难对佛说:世尊!如佛所说,在因地发起修行的初觉心,要想证入常住不变的本觉心,需要有与果位相应的名称和境界。阿难对佛说:世尊!一切法于究竟“果位”中说有“菩提”,并安立了七个果位名称,即:
1、菩提:菩提意译“觉、智、知、道。”是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的智慧,即“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的觉智,即:声闻菩提、缘觉菩提、佛菩提。这三种菩提中,以佛菩提为最上究竟,故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作无上正真道、无上菩提。
2、涅槃:涅槃就是成佛了。意为清凉寂静、恼烦不现、众苦永寂;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远离“同、异、生、灭、常、断、俱不俱”等。佛教认为:轮回是一切未证得圣果的众生所必然要经历的过程,人死后,“阿赖耶识”会离开人体,经过一些过程以后进入另一个刚刚出生的新生命体内,该新生命体可以是人类,也可以是“动物、鬼、神”等等。只有到达涅槃的境界方可摆脱轮回,摆脱轮回称为涅槃。
3、真如:真如是指最高真理或本体。“真”指真实:真实可“以真显妄”,就是以真实之心,显虚妄的十方世界,无量众生。“真如”就是永恒不变的如来藏。诸经论列有许多异名,称:真如、法界、法性、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平等性、离生性、法定、法住、实际、虚空界、不思议界、空性、无相、实际、胜义、法界、实相、妙有、真善妙色、实际、毕竟空、如如、涅槃、虚空、佛性、如来藏、中实理心、非有非无中道、第一义谛、微妙寂灭”等。
佛教各派对“真如”的解释也不尽相同,中观派以性空为“真如”:又名诸法实相。瑜伽行派主要以“法无我”:“圣智行”为真如。唯识家以“唯识实性”为真如;地论学派立第八阿赖耶识为真如;摄论学派更立第九阿摩罗识为真如。这些都是名异义同,均以自性清净心为真如。
4、佛性:佛性有两种含义,即:一、成佛的可能性:是指一切有情本具的真如“佛性”。二、眼见佛性:是明心之后的第二步“见性”。见性就是见道:小乘见道是证须陀洹果、大乘见道是证初地菩萨位。
5、庵摩罗识:又名阿摩罗识、阿末罗识;译名清净识、无垢识、真如识等。为《摄论九识》中的第九识。旧译家以阿赖耶识之外别有此识,而建立九识;新译家称此是阿赖耶识果上之名,不别立此识。
6、空如来藏:空如来藏之“空”,不是什么都没有,“空”只是一种状态,这种状态犹如虚空一样不生不灭。“如来藏”就是真心,就是佛法第一义谛,是佛教重点解说的内容。
如来藏是能出生万法的精神存在,是世界上唯一真实存在的法,其余的法都是由如来藏的种子现行时出生的生灭法,是因缘所生法、是虚幻之法!一切不实之法、从缘而生;一切真实之法、不从缘起。不从缘起之真实法就是如来藏、就是真心,其体空寂,故而说空。但“空”不是没有,如来藏中含藏能生万法的种子,具足无边的智慧与神通,这个“空”实质是“有”。但千万不要作“空”、“有”理解,真正的如来藏是非空非有、空有不二的实际理体。
7、大圆镜智:大圆镜智指可如实映现一切法的佛智、由转第八识“阿赖耶识”而得。此智能明察三世一切诸法,万德圆满,无所欠缺,犹如大圆镜能显现一切色像,故称为大圆镜智。
以上七种名,名称虽然有别,但清净圆满的体性却是一个,都是坚固凝结所成:犹如“金刚王”。“金刚”义为金中最刚,经论中常以金刚比喻武器及宝石。以金刚比喻武器:是因其坚固、锐利,能摧毁一切,而不被万物所破坏。如帝释天及密迹力士所持的武器,称为金刚杵,不为任何物所破坏,而能摧破一切。
又以金刚比喻宝石:是取其最胜之义。因金刚石透明无色,且光耀璀璨,一经日光照射,即显现出各种光耀的色彩,于夜中也能放出荧光,而为诸宝中最胜者。经论中常以金刚宝石来比喻菩萨所证得的金刚三昧,就是取其最胜之义。这里说的“金刚王”指的是佛的法身,犹如金刚一般,永远不坏。
阿难说:以上说的七个果号,就是圆满的真如自性,犹如金刚王,是常住不坏的。这犹如金刚王常住不坏之心,能生能见所见、能听所听,但这能所二见及能听所听,一旦离开“光明、黑暗、动态、静态、通达、阻塞”这些外缘尘境,毕竟没有自己的体性,犹如妄念之心,离开“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是本无所有的。
也就是说离开自性的“六根、六尘、六识”都没有自己单独的体性,都是一些幻相,六根在自性中是本来就没有的,那为什么还要将这毕竟断灭的六根用来修因呢?还想获得以上所说的,如来的“七常住果”?
“常住”意为无灭无生、不迁不变;“果”在修为因、在证为果。这里所说七常住果即诸佛所证法身之果德,以其清净圆满,体性坚凝,是名常住果。七常住果就是以上说的“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如来藏、大圆镜智。
阿难又对佛说:世尊!如果离开光明与黑暗,这能见和所见就没有作用了,因“能、所二见”毕竟是空无所有的;如没有“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境相,心念意识无缘可攀,也就等同于什么都没有了。我由此进思退想,循环思维,从微细法里去推理,认为如果本来就没有我的心,也就没有我的心所了,这心与心所都没有了,那么用什么来作为因地心修行,而求证如来的无上正觉呢?
阿难对佛说:正如世尊所说“湛然精明的圆满常住心,是违越一切包括诚实的语言,如果但有言说,终是戏论。”那么,什么才是如来的真实语呢?唯愿世尊再垂大慈悲,开示真理,为我们除去这些蒙昧无知。

《孔子》孝是人生之始 • 也是贯穿人生之道

 

一、

孝是人生之始,#国学知识# 也是贯穿于人生始终之道,为孝者方可显其道矣,守其礼仪,扬其德行,成其功业。
子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孔子说:“人的躯体四肢、须发皮肤,都是父母赐予的,不敢损毁伤害,这是孝的起始。人生在世修养自身,遵循道义,扬名于后世,从而彰显父母的名声,这是孝的最终目标。”
我们总是忽略一些人生看似粗浅,但实则深邃的道理,比如说孝顺。
对于很多人来说,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中成长,而且总是以未开心智的粗浅状态去活着,所以我们不太能够在主观意识上具有清醒正确的尽孝之心。
比如对很多人来说,#传统文化# 他们对父母的印象通常是父母给予自己的压力,父母的唠叨让自己心烦,所以有一些人就自然而然的忽略了人生的孝道。
他们所行使的状态也不是在主观层面的忘记孝道,而是有意无意之间忽略孝心对人生产生的作用,表现出来的状态就是会在年少轻狂的时候可以对父母随意发脾气,成年之后也可以为了陪朋友喝酒聊天,然后将父母丢在一个除夕的夜晚,并且也感受不到这种对父母的轻薄是违背孝道的,更察觉不到这样的问题在生命中存在着多么大的错误。
但是其实从生命实相上来说,孝道首先是我们对父母最起码应该保持的尊敬。

如孔子所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我们虽说是独立的个体,有着自由的灵魂,但是我们的身体发肤还是借父母之身存在于这世间的,所以对于这样一个能给予我们肉体的角色来说,#国学实录# 我们该给予十足的尊敬和厚爱。哪怕父母是有缺点的,哪怕我们和父母之间存在着年龄上的代沟和某些方面的隔阂,但是这并不能成为我们忽略和轻贱他们的理由。
这是其中一个原因,其二也是更深层次的,一个人对父母保持尊敬的时候,他才能把对父母的敬转换为向他人的敬,能敬人者才能敬天,敬天者才能成事,这样的人生才是守礼,在守礼的同时也是奉行了天地之道,并在此基础上成就自身功业。
只有让自己的仁德之心符合天命之规律,从而才能在这世间创造出人生所祈求的状态。
在这一点上,很多人在生活中常犯的一个错误是这样的,就是他们从来不能够清醒地去看到自己需要做什么,在他们的世界里,他能看到的就是自己所期望的名位以及想要追求的生活重心和状态。
比如说总把父母抛在脑后,总把父母对自己的爱淡忘一旁,然后去追寻一些自己以为的狂欢和关于生活浅薄乐趣,也缺少了最起码的敬畏之心,这样浅薄愚痴的状态,其实也是缺乏德行的一种态度,以这样态度去面对人生,那么他就不太可能会创造一个好的结果。
哪怕这样的人在某方面取得一些成绩,获得了一些小小的名利,但是这个小小的名利是非常有局限性的,而且是非常短暂的,因为所有盛大的东西都需要深厚的德行来支撑,缺乏了这个德行就不可能有所成就。

二、
曾子说过一句话:“孝慈者,百行之先莫过于孝。孝至于天,则风雨顺时;孝至于地,则万物化盛;孝至于人,则众福来臻。”
意思就是说:“孝敬父母,慈爱幼小,各种行为中没有比孝敬更重要的了。孝敬的行为达到了上天,就会风调雨顺;孝敬的行为达到了大地,万物就会繁荣兴盛;孝敬的行为达到了人的身上,各种福泽都会到来。”
说孝是一种行为,不如说孝是一种德行的代表,它代表的是一个人内心的虔敬之心。
敬畏的是天地,敬畏的是人性,能奉行此种德行的人,必然能体现出孝,所以孝达上天的时候就会风调雨顺,孝达大地,万物会发新,而孝达人自身的时候,自身的福泽都会到来,就是因为能通达真孝状态之后,他自身的德行必然是丰盈通透的。
所以说孝道看似是一个很容易实行且浅显的道理,但其实是我们应该融化在内心,并谨守奉行的人生重要准则。
所以我们在文章开篇的时候就说孝之道是“显其道矣,守其礼仪,扬其德行,成其功业”的人生法则,这不是一种夸张,这是真实阐述孝存在于人生的作用。
最后我们要强调的,是一些人在生命中关于孝所呈现的错误理解及状态。
孝顺永远不能是存在于表象的形式,它一定是深藏于内心的德行,因为德行融化于内心,有内心深处的赤诚力量,才能感化天地,所以孝道一定是深藏于内心,不刻意显山露水的一种心念状态。
在此基础上,那些拿孝顺当工具的伪善之人就可以稍加收敛了,因为这样的行为不仅不孝,反而在不孝的基础上加了虚伪的罪过,这不是其心可诛吗?
其次,伪孝不可取,愚孝更不可取。
有人自以为行孝,但是无论父母对错与否,皆是过度顺从与偏向父母,甚至不分青红皂白,没有是非公理,这样的孝顺自然也是一种心念的偏颇,人生需要德行去支撑,但是没有智慧的德行反而是一种愚蠢。
所以人生需要有孝心德行,但更要有智慧承载其德行,只有存在这样的德行,才能为人生发挥出更重要的功效,若是糊涂为孝,那么孝之心才有几分重量呢?

所以说带着清静智慧的心去通达天地至理之德行,依此德行去尽孝心,行孝事,人生于此孝道,便是一生安身立命之本也。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国学实录

知乎搜索国学实录

收听语音文字视频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在感情中,爱的最认真、爱的最深刻的一方,被另一方分手了,多半都会先把负面情绪指向自己,不断的自责、遗憾,怪自己没把握住前任,恨自己过去对他不够好。可明明是前任先
  • #鄂电新闻#【零点服务工作忙,降低影响不用慌】“大家抓紧时间,马上就天亮了,不要影响居民用电!”11月11日凌晨零时零分,国网云梦县供电公司枫梓岗供电所开展零点
  • 病毒来袭,当然要预防为先!三步口诀要记好:日常勤洗手、出门戴口罩、喝健能JCAN酸奶!光明健能JCAN清润高手,富含HOWARU®乳双歧杆菌BL-04,并经由枇
  • 今天穿什么明星教你怎么穿潮流风格穿搭 当大家在选择服饰的时候,经常会把注意力放在单品的款式、版型和色彩上,确实这些从大方向上讲会奠定整体造型的风格基调,但是想要
  • 【停水公告】因磁湖路湖北理工学院安装DN400阀门,我公司定于 对该处进行停水施工。届时,影响桂林北路(青龙山加压站至磁湖路口)、磁湖路(仁智山水至大泉路口)沿
  • 袁立早前做公益,穿黑色T恤配西装裤,蓬头垢面,打扮低调又接地气,和民工搂肩行走,关系亲密,好有爱! 袁立,是一位低调,善良,不故作,有责任,有爱心,又充满正能
  • #天天读案例# D47-55 《庄子.外篇·知北游 》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
  • 为什么新疆女孩头发那么好? 原来奥秘是它....... 新疆有一种草叫“乌斯玛草” 它被称作“毛发生长的粮食” 千百年来,民间一直用这种草汁促进眉毛、头发的生长
  • 生活中的善意总让我猝不及防地想泪目 这手写信是真太让人感动了 还偷偷准备了玫瑰花布置桌面还有蛋糕 以绅士淑女的态度服务绅士淑女 把丽思的服务宗旨贯彻落实到行动中
  • #每日一善[超话]# [心]#阳光信用# ​善心是做人的根本,是人的内在本质。善心是真正的善,是大善,是善行的前提,是善行的原驱动力。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
  • #每日一善[超话]##每日一善##阳光信用# 翻开古代诗词,你能够一一品味诗人们深切的思想感情,继而有所思,有所悟。读王维孟浩然,你懂得了什么是钟情山水;读杜甫
  • 董喜春 ,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擅长水彩画。1963年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1987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装潢系,毕业后在辽宁省工艺美术学
  • 关于大学排名 大学声誉排名参考价值有多大? 一项全球大学声誉(Reputation)排行榜,见诸英国各大媒体的教育版头条。虽然此项调查从2011年才首次开始,历
  • 终于知道为何当时小S问汪小菲:“如果你妈和我姐同时掉水里你救谁?”,他当着大S的面都要坚定回答:“救我妈”了! 大S和汪小菲刚结婚时的确非常恩爱,可是近段时间
  • 【安监局特种工】独家源头项目,提供资料简单,国网查询! 低压、高压电工证、电气试验,继电保护,电力电缆,焊接与热切割,高处作业,制冷与空调作业,特殊工种:金属
  • 我爸爸真的酷爱带我去外婆家 做完事情 我爸爸“走吧 去外婆家” 然后我就去外婆家告状 说我妈妈骂我 拿我的钱(假的)哈哈哈哈哈哈然后让外婆骂我妈妈 然后我就用我
  • 娱乐圈中说起旗袍女神,都会第一时间想到李小冉,尽管圈内有不少著名的旗袍美人也有不少,像宋轶、王琳等等,但是李小冉反而更加让人印象深刻。 李小冉一路走来不容易,凭
  • 《披荆斩棘的哥哥》自从开播以来热度就没有停止过。 每一次的公演结束之后必然会登上很多的热搜。 说实话,哥哥们的舞台真的是太炸了。 现在哥哥们的“五公”已经落下帷
  • 这。。 【有点无语。今天对象给我说,给他充100元话费,我马上给他充了。我们公司发饭补是发到一个软件上,我一般都用那个软件充话费,因为钱转不出来,提现不了,半
  • 不管世道怎么变 我会一直信奉真诚 真诚永远最宝贵 任何感情里都是 倘若范围再大一点 不论平日里有多么贪玩 在人际关系中有多么迟钝和不善表达 那些眼泪不会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