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窝,很古老。

据考证,燕窝在唐朝从北婆罗洲( 现马拉西亚沙巴洲) 传入中国,其中文叙述首载于元代贾铭的《饮食须知》: “燕窝,味 甘,性 平,黄黑霉烂者,有毒,勿食”。

关于燕窝的药性,“平”
首载于《饮食须知》,其认为燕窝的药为“平”,其后医家医书均以此为宗。
但《南越笔记》提出燕窝性“暖”的观点,其言: “海粉性寒而为燕所吞则暖”。药性“暖”与药性“温”意思相近,均为温和之意,而药性“平”则不寒、不热、不温、不凉之意,结合燕窝功效以润燥、滋阴为主,故燕窝性“暖”的观点不确切。

关于燕窝的药味,“淡附于甘”
亦首载于《饮食须知》,其提出燕窝的药味为“甘”,其后医家多遵循该观点。
其中《药性切用》、《本草从新》、《医略》、《本草害利》、《食物与治病》和《云南中药资源名录》提出燕窝的药味“甘、淡”的观点。
药味“淡”为淡而无味之意,多有渗湿、利尿作用,其常与“甘”味并列,称“淡附于甘”。
然而医书中无记载燕窝具有渗湿、利尿的作用,为何《药性切用》等医书将燕窝的药味归纳为“甘、淡”?
《药性切用》等医书是从味觉器官辨别味道与临床功效两个角度归纳了燕窝的药味,燕窝味“甘”是从临床功效的角度概括其“滋补、和中”的作用,味“淡”则是从味觉器官辨别味道的角度概括其味道没有特殊的滋味。
另外,《本草求真》和《本草再新》提出燕窝味“甘、咸”的观点。医书提出味“咸”的观点是从临床功效的角度概括,主要强调燕窝具有滋养肾水的功效,如《本草求真》言: “燕窝,入肾滋水,咸入肾”。因此笔者认为燕窝的药味为“甘、淡、咸”。

关于燕窝的归经
首载于《本草求真》,其言:“燕窝专入肺、脾、肾,海粉本属寒咸,得鸟咀于风高之处,而为甘平,洵可入肺生气,肺处至高之处。入肾滋水,咸入肾。入胃补中,甘入脾胃”。
之后,众多医书多认同燕窝归经为“肺”、“肾”的观点。
然而,《本草求真》认为燕窝亦归“脾”经,《本草再新》认为其亦归“心”经,而《中药大辞典》等现代医书认为其亦归“胃”经。其中,脾、胃二经的经络互相联络而构成脏腑表里配合关系,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在水谷的收纳、消化、吸收和输布的生理过程中起主要作用,因燕窝具有开胃、益气、补中等作用,被认为是调补虚劳之圣药。
另外,医书暂无记载燕窝治疗心脏相关的疾病,故燕窝是否归心经仍需进一步临床验证。

自明朝开始,燕窝的功效逐渐被人们所认知,如《露书》言: “燕窝,或曰能化痰”。至清朝,燕窝才开始被本草类书籍收录,其首载于《本经逢原》。
之后众多书籍亦有阐述燕窝的功效,但各有发挥而不尽一致。将燕窝的主要功效归纳为: 益气化痰,滋肾养肺,补脾和胃以及调补虚劳。

益气化痰
益气主要是指益肺气,肺主宣发肃降,肺气虚则宣发肃降失司,诱发咳嗽、气喘,且众多书籍强调燕窝可治咳嗽、久咳和一切肺虚不能肃降之症,故益(肺)气是燕窝的主要功效之一。
另外,肺气虚,则气机不畅,津液输布失司,痰湿乃成,且书籍多记载燕窝具有化痰的功效,可治痰疾、膈痰和痰喘等疾病,燕窝的主要功效应包括益气化痰,该功效亦符合“补而能清”的说法。
因此,燕窝益气化痰的功效主要针对病机是肺气虚兼痰湿的相关疾病。

滋肾养肺
《本经逢原》言: “燕窝,甘,平,无毒。鸟衔海粉作窝,得风日阳和之气,化咸寒为甘平,能使金水相生,肾气上滋于肺”;
《本草求真》曰: “入肾滋水,咸入肾”。由此可见,燕窝是通过滋补肾水而养肺阴、润肺燥,从而治疗水亏精气不足、阴虚咯血和秋燥咳嗽等疾病。
因此,滋肾养肺可确切地反映燕窝在滋阴方面的功效,故其亦针对病机是肾阴虚为本,肺阴虚为标的相关疾病。

补脾和胃
《本经逢原》言: “胃气亦得以安”;
《本草求真》曰: “入胃补中”以及《医略》言: “开胃气”,因此燕窝具有和胃的功效可治疗反胃久呕、吐血和噎膈等疾病的观点得到众多医家的认可。
然而为何不是补中和胃或健脾和胃,而是补脾和胃? 原因可能有三,
其一,燕窝味甘,入脾、胃二经,补脾和胃更能体现燕窝的归经;
其二,脾主运化、统血、升清,若脾气虚弱,或不能运化水谷、水湿,则易生痰、久痢、久疟,或不能统摄血液,血溢脉外而咯血、呕血,或不能升清,则脾气不升,胃气不降,而噎膈;;
其三,培土生金,脾属土,肺属金,补脾气,使脾气健运升清,可上输水谷精微于肺,以养肺气。
因此,补脾和胃亦是燕窝主要功效之一,主要针对病机是脾气虚,胃气不和的相关疾病。

调补虚劳
自《药性切用》提出燕窝是虚劳滋补良药的观点后,众多书籍将燕窝誉为调理虚损痨瘵之圣药,多用于治疗年老体虚相关疾病。
并且现代研究发现燕窝具有提高免疫功能、延缓脑组织衰老和消除氧自由基的功效。因此基于临床经验的积累和现代药理学的研究,虽调补虚劳与前三者有重复之处,但仍需单独列出,以显其功。
故燕窝调补虚劳主要用于体虚年老者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治疗。

虽有文献提出燕窝至少在唐朝已传入中国,但明清之前鲜有记载燕窝药用价值的书籍,原因可能有三:
一者,燕窝产量低,航海技术落后,价格昂贵,接触的群体少,唐、宋、元朝仅仅被君王将相所享用,至明、清朝方被官贵所享用。如《海语》言: “海燕,大如鸠,春回巢于古岩危壁葺垒,乃白海菜也。岛夷伺其秋去,以修竿接铲,取而鬻之。海燕窝随舶至广,贵家宴品珍之,其价翔矣。”;
二者,要深入认识燕窝的药用价值需要漫长的过程;
三者,草药专著始于明而盛于清,明清以前的草药专著较少。所幸,贾铭作为元末明初的养生家,曾任万户,被明太祖朱元璋召问顾养之法,并进呈《饮食须知》一书,因此《饮食须知》得以流传至今,为最早记载燕窝药用信息的书籍。

燕窝的药用认识于元朝已形成雏形,标志性著作为《饮食须知》。
于明朝,人们对燕窝的认识逐渐从一种食物过渡为一种药食同源的珍品,其功效亦被逐步发现与拓展,标志性著作为《重订本草微要》,其是目前最先收录燕窝的本草书籍,纠正了部分论著以《本经逢原》为最早记载燕窝的本草书籍的说法。
在清朝,燕窝被广泛运用于疾病的治疗,如《临证指南医案》、《吴鞠通医案》和《笔花医镜》均有记载使用燕窝的医案。

燕窝性平,味甘、淡、咸,归肺、脾、胃、肾经,主要功效为益气化痰,滋肾养肺,补脾和胃以及调补虚劳,主要运用于病机为肺气虚兼痰湿,或肾阴虚为本,肺阴虚为标,或脾气虚,胃气不和,或体虚年老者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相关疾病治疗。

目前,通过现代科技,燕窝的有效成分及各种提取物的功效、作用机理、有效路径或靶点被进一步挖掘,如最新研究发现燕窝酸可抗急性脑缺血,燕窝提取物可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道免疫损伤、预防胰岛素抵抗、抗氧化、抗H5N1禽流感病毒、可提高记忆力、降血压、促进子宫修复等。

--摘自《燕窝功效考》,樊耀华等,广州中医药大学,2020年。

累累青子缀枝丫 一味含酸软齿牙
累累青子缀枝丫,一味含酸软齿牙。不独曹军资止渴,也曾调鼎佐商家。——宋•杨公远《梅实》
诗词赏析
梅实,未熟时为青梅,熟时为黄梅。黄梅加工,即成乌梅。远远望去,青色的梅子缀满枝丫,甚是好看,但一入口能“软齿牙”,可知其酸。以前大人会叮嘱孩子:“桃饱人,杏伤人,梅子树下埋死人。”意思是说梅子吃多了伤人。不说吃多伤人,但就其酸,也惶惶不敢多吃吧。话说曹操行军渴了,对士兵们说:“前有梅林,梅子甘酸,可解渴。”士兵听了这番话,口水都流出来了,曹操就利用这个办法使军队保存士气,坚持行进,得以赶到前面的水源。“望梅止渴”的故事离我们生活太远,然商家将梅子制成的各种小吃就随处可见了。
养生解读
乌梅又名桔梅肉、熏梅、梅实等,为梅树未成熟的果实,夏至前后采收,经烟火熏制而成,《本草纲目》中记载:“梅实采半黄者,以烟熏之为乌梅。”乌梅仍保留了青梅的那股子酸劲,《尚书》里有“若作和羹,尔唯盐梅”,在醋未被发明之前,乌梅就是厨房里的醋了。真乌梅外表显乌黑色,果皮皱缩,以肉厚味酸为佳。炎炎夏日,挥汗如雨,此时若能喝上一杯酸甜可口的酸梅汤,定是清爽止渴,心旷神怡。
乌梅能食药兼用,不仅为制作“酸梅汤”的主要原材料,更是一味有诸多功效的中药。《神农本草经》载:“梅实,味酸,平。主下气,除热烦满,安心,肢体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痣,恶疾。”《本草纲目》中说:“乌梅,敛肺涩肠,治久嗽,泻痢,反胃噎膈,蛔厥吐利,消肿,消痰,解鱼毒、马汗毒、硫磺毒。”中医学认为,乌梅性平、味酸涩,无毒,具敛肺生津、涩肠安蛔之功,主治久咳、久泄、虚热烦渴、久疟、痢疾、呕吐等症。孕妇食之还能减轻妊娠呕恶,《随息居饮食谱》便记载:“梅,酸温,温胆生津,孕妇多嗜之。”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乌梅中含有单糖、双糖、多糖等多种糖类;富含24种氨基酸,以天门氨酸含量为最高;其有机酸的含量亦较为丰富,以枸橼酸为最;还含有黄酮类、生物碱类、脂类、挥发油、萜类及其他多种成分。乌梅具有抑菌、镇咳、抗肿瘤、抗氧化等作用。乌梅有利胆的功效,能增加胆汁的分泌。乌梅有抗过敏的功效。乌梅还能够保护肠胃,消除便秘,增进食欲,预防机体老化,解酒,增强人体新陈代谢等。
膳饮品鉴
乌梅作饮,历史颇为悠久,唐朝《大业杂记》有载:“先有筹禅师,仁寿间常在内供养,造五色饮,以扶芳叶为青饮,楥禊根为赤饮,酪浆为白饮,乌梅浆为玄饮,江桂为黄饮。”指出乌梅汤为玄饮,盖因其颜色为黑色。
时间回到一千多年前的唐朝,那时没有电风扇、空调等消暑降温的工具,人们是怎样度过炎炎夏日的呢?乌梅汤就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古人将乌梅、山楂、甘草、陈皮、洛神花、桂花、冰糖放在一起煮汤。盛夏之时,饮用一碗乌梅汤,酸甜可口,清香怡人,既能消暑解渴,又可愉悦心情。除了做酸梅汤,乌梅还可以泡酒、煮粥、做蜜饯等。下面介绍几则乌梅制作的膳饮,供大家品鉴。
乌梅生津饮
材料:乌梅3枚,冰糖适量。
做法:将乌梅、冰糖一起放入杯中,以开水冲泡,待冰糖融化后,水温合适,即可品饮。
功用:本药茶具有生津止渴、敛肺止咳的功效。适合于虚热口渴、肺虚久咳、口干咽燥、久泻便溏的人群饮用。
乌梅陈皮茶
材料:乌梅3枚,陈皮丝3克,红枣3枚,冰糖适量。
做法:将红枣去核切丝,与乌梅、陈皮和冰糖一起放入杯中,冲入开水,静待5分钟,即可品饮。
功用:本药茶具有理气化痰、养胃生津的功效。适合于久咳、久泻、嗳气恶心、咽干口渴、虚热烦渴的人群饮用。
乌梅绿豆饮
材料:乌梅9枚,绿豆30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乌梅、绿豆分别洗净,一起放入砂锅内,加清水适量,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煮至绿豆软烂,加入冰糖调味。
功用:本汤具有消暑除烦、生津止渴的功效。适合于暑夏季节口干舌红、小便发黄、心情烦躁的人群食用。
乌梅排骨汤
材料:排骨240克,乌梅6枚,大枣6枚,生姜3片,大葱1根,料酒、醋、食盐适量。
做法:将各食材洗净,大葱切段;砂锅内放入排骨和适量清水,将水烧开,撇去浮沫;炒锅内放油,烧热,加入料酒、醋,爆炒一下排骨,然后加入热水,放入乌梅、大枣、生姜和葱段,小火炖约1小时,加入食盐调味。
功用:本汤具有健脾止泻、滋补收敛的功效。适合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大便不成型的人群食用。
乌梅葛根粥
材料:乌梅12个,葛根12克,粳米120克,冰糖30克。
做法:葛根洗净,放入锅中煎汤,去渣取汁,粳米淘洗干净,放入水中浸泡2小时,锅中倒入葛根汁,加入粳米、适量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加入乌梅、冰糖熬煮成粥即可。
功用:本药粥具有生津止泻的功效。适合于阴津不足、大便溏软、口干咽燥的人群食用。
乌梅蜜饯枣
材料:乌梅3枚,细红糖30克,桂花3克,蜂蜜60克,红枣30枚。
做法:乌梅洗净,加入1升水,倒入锅内煮半小时,再小火收汁,弃去乌梅留下乌梅汁;红枣洗净,去核,放入锅内蒸熟备用;乌梅汁加蜂蜜、红糖、桂花,搅拌均匀;再将红枣倒入乌梅汁内,封瓶保存即可。
功用:本药膳具有生津止咳、敛肺涩肠的功效。适用于血虚兼有口干的人群食用。
乌梅杏枣饼
材料:乌梅6枚,杏仁3枚,红枣3枚,面粉90克,红糖15克。
做法:①将乌梅、红枣洗净去核,杏仁洗净去皮,先剁碎,再细细碾碎;②面粉加入红糖、乌梅、红枣、杏仁,再加水,搅拌揉捏,做成小圆饼状,尽量薄;③将小圆饼放进锅内,烙至两面焦黄色即可。
功用:本点心具有生津、润肺、止咳的功效。适用于肺阴不足之干咳、口干、大便不畅的人群食用。
乌梅温中酒
材料:乌梅30克,炒当归9克,花椒6克,党参15克,干姜9克,白酒600毫升。
做法:将除乌梅外的材料加工成粗粒,与乌梅一起装入纱布袋内,浸入白酒中,1周后取出药袋,压榨取液,将压榨液与浸出液均匀混合,过滤,弃药渣。
功用:本药酒具有温中止痛、补气健脾的功效。适合于脾胃虚寒、胃脘冷痛、腹冷泄泻、神疲乏力的人群适量饮用。

春天好发的眼睛问题,可以试试这些小方子[微风][微风][微风][微风][微风][微风][微风][微风]春天,除了各种小感冒,也是眼睛问题的高发季。
眼睛除了晚上睡觉时在休息,也算得上是全年无休。我们每天依靠眼睛明察秋毫,认人、看路、工作、玩手机,无一不需要眼睛。眼部一点小毛病,就足以让人抓狂了~
眼睛干涩和麦粒肿~
眼睛干涩,是肝肾阴虚了
相信大家的办公室都有这么一种人:桌上、身上总是备着一瓶眼药水,每隔一两个小时,甚者半个小时,就得拿起来往眼里滴两滴,说是不滴眼睛干得很,看东西都模糊了。
这类人,大多数是得了干眼症。中医里与之相应的,叫做“白涩症”。
《中医眼科学》就讲到:白涩证是指白睛不红不肿,但是自觉眼内干涩不适,甚至视物模糊的眼病。
在现在,干眼症的发病率算是非常高的。其典型表现,就是眼睛发干,再严重的时候,还会觉得看东西模糊、眼睛疼、特别畏光。
从中医的角度讲,要想眼睛能正常视物、保持滋润,有三大条件:一是靠肝血的充盈,二是靠津液的濡润,三是靠肾阳的气化,这三者缺一不可。
只要一环出了问题,都可能导致干眼症的发生。具体我们一一来解释:
肝血不足,津液亏虚,不能荣养双目
《素问·五脏生成论篇》讲到:“故人卧,血归于肝,目受血而能视......”
肝为血海,由它来调动血液到人体各个部位,濡养全身。
人的眼睛之所以能看东西、辨颜色,维持功能正常,也全依赖肝血的荣养。
如果肝血不足,分配给眼睛的血液少了,眼睛就像没喝饱水,就会觉得干干涩涩。
津液亏虚,目失濡养了
《诸病源候论·目涩候》中所云:“其液竭者,则目涩。”
肝开窍于目,在液为泪。眼睛想要湿润,最直观的,就是要让包裹着眼球的泪液足够。
泪液其实也为人体津液的一部分,当人体的津液亏虚,无法转化成足够的泪液来濡养眼睛,也会导致眼睛干涩。
尤其春分之后,阳气由地面上升于天,升之气为风。风为阳邪,容易化火、化热,耗损人体的津液。
阴虚则热,肝之气升得更旺,肝火上炎,眼睛就像一口锅里快没水了,底下还点着一把火,越烧越干,干涩疼痛不已。
肾阳不足,无力蒸腾气化
人体小天地在于气血之周流,气血不到便是病。气血津液之流通正常与否,在于人体的气化功能正常与否,即水升火降。
人的眼睛在上,阴液在下。若是肾阳不足,无力蒸腾气化,阴液不能上达濡养上窍,即使下焦的阴液库存再满,不能上承,眼睛也是干涩无泪。
这次就像在锅里装满了水,但底下没开火,没有水蒸气向上冒,锅盖也是干干的。
肾中阳气足,水气随之上升,肝木得水则生发茂盛,肝血得充。眼睛也得水气濡润,保持湿润有度,视物清晰。
以上讲到的三个影响因素之间,是相辅相成的,缺少哪一个都不行。治疗上,要全方位去进行考虑。
张教授在这里,给出了治疗的基本原则:滋阴养血、清肝明目、温补肾阳。
阴液亏虚,眼睛又为肝经之所在—要予以滋阴,养肝阴;
肝藏血,血为阴,阴液也为阴—既要滋阴,还要养肝血;
阴虚则热—要泻肝经之热;
肾阳不足,津液不能气化上承—温肾阳,补命门之火,以复气化,使津能承目。
以下是张教授的临床常用处方,供大家参考:
滋阴:生白芍12-18g,女贞子15-30g,元参10-15g,养肝血:熟地10-15g,当归12-18g,清肝明目:菊花6-10g、枸杞子10-15g,温补肾阳:制附片3-6g(开水先煎1小时)
枸杞子+菊花:专走眼部之药
枸杞子和菊花的搭配,就是现在养生党的保温杯里,排名前列的养生茶了。
这两味药看似简单,在这个方中,却起到三重功效:一来清泻阴虚导致的肝经虚热,二来补益肝肾,三来作为药引子,引药入肝经,直达病所。
中成药“杞菊地黄丸”,也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了枸杞子和菊花,来对付肝肾阴虚引起的视物模糊,眼睛干涩,迎风流泪等诸多眼部不适。
六味地黄丸为滋阴补肾之方,肝肾同源,精血也同源,把肾精补足了,肝血也会得到补充,自然能够分配足够的血液滋养眼睛。
再加入专门针对眼睛的枸杞子和菊花,枸杞子是种子,药性往下走,专补肝肾;菊花是花,质轻而上,药性往上走,清泻肝火,还能引药入目。
整个方子有补有泻,对于肝肾阴虚、有虚有热的眼睛干涩,不妨也可以试一试这个中成药哦~
麦粒肿,是热邪上扰了
麦粒肿,在老百姓口中,常常叫做“针眼”,就是上下眼睑附近生出那种小疖子,形如麦粒,红肿痒痛,容易溃脓的一种眼病。
相信很多人小时候都听家长说,针眼是偷看了不该看的东西才会长的。学中医了才知道,家长也说了个大谎言。
《诸病源候论-目病诸侯-针眼侯》讲到:“此由热气客在眦间,热博于津液所成”。
麦粒肿一般情况下,具有红、肿、热、痛的典型急性炎症表现,是由热邪发于眼部引起的。
在《中医眼科学》中就清晰地把原因归纳为三种:
感受了风热之邪;
风胜则痒,热胜则肿,会表现为眼睑微痒不适,周围皮肤微红,微肿,有压痛;
或血为热壅,气因血滞可以见麦粒状硬节隆起,疼痛明显,全身可无症状,或出现头微痛。
过食辛辣,或脾胃积滞,郁而化热,热毒上攻上下眼皮;
脾胃积热,热毒上攻于眼睑,可见眼睑局部红赤肿痛;火毒蕴结,蓄腐成脓,则有黄白色脓点;脾胃蕴热,里实积滞,伴随口渴便秘等症。
余邪未尽,热毒蕴伏;或是脾胃虚弱,卫外不固,易感风邪者,常常反复发作。
有的人会反复出现针眼,这是由于脾胃虚弱或素体虚弱,卫外不固,余邪未清除干净,屡次发于眼睑部。
与前面两种情况比较,这种情况红肿不甚,但时间久,难以消除,常伴随纳呆、便秘等脾胃积滞化热的症状。
简单讲,导致麦粒肿的原因,要么就是感受了风热之邪,要么就是内伤脾胃、里实积热。如果说干眼症是虚证,那么麦粒肿就是实证了。
“虚则补之,实则泻之”,麦粒肿无疑则要疏风热,清脾胃。这里教大家一个简单的小方子:蒲公英汤。
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就记载:“(蒲公英汤)治眼疾肿疼,或胬(nǔ)肉遮睛,或赤脉络目,或目睛胀疼,或目疼连脑,或羞明多泪,一切虚火实热之证。”
做法:鲜蒲公英120克,根茎叶花皆用,无新鲜者可用干品30克代替。煎汤两大碗,温服一碗,余一碗乘热熏洗眼部。
〔 蒲公英 〕
蒲公英性味甘、寒,入肝、胃两经,具有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散结、通乳散肿的功效。
而肝开窍于目,用入肝经的蒲公英来泻眼睛的风热之邪,也算是相当对证了。对于肝火旺引起的目赤肿痛,也可以用哦~
另外,《本草新编》讲到:"蒲公英亦泻胃火之药,但其气甚平,既能泻火,又不损土,可以长服久服而无碍。"
因此,蒲公英不仅能泻风热之邪,还能泻胃火,同时兼顾补脾和胃,对食滞化热、胃火炽盛等所致的诸证皆可应用。配合养脾胃之品,又可奏消积食、泻胃火、健脾胃之效。
脾胃积热者,则宜用蒲公英60g,陈皮15g一同煎煮。陈皮性温,可减轻蒲公英之寒性,又可帮助健脾消食,泻火之余,不损脾土。
体质虚寒者,若没有医生指导,这里还是建议熏蒸就好了。用其熬汁热敷,也可起到消肿散结的作用。
如果针眼反复发作,除了在针眼发作期间服用汤方治疗,未发作期间,还应注意扶正祛邪,调理脾胃功能。可选用参苓白术散,以健脾益气,增强体质。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美国彩民中37亿元大奖 中奖几率为2.9亿分之一
  • 这下闹大了!被指煽动骚乱 伊朗前总统被捕
  • 劳斯莱斯被弃街头成破铁,可惜啊!
  • “起死回生”的杜鹃花刷爆朋友圈,真辣么神奇?
  • 震撼,刚刚特朗普大厦着火了...
  • 小伙相亲因鞋被拒 阿里:心疼我司程序猿!
  • 天宫一号离轨重返地球,会“击中”我们吗?
  • 主播职业报告发布 关于主播的真相都在这了!
  • 人人网遭监管约谈 转型再次失败
  • 黄奕前夫喊话马苏:如果不想被封杀 自觉出来道歉
  • 安徽破获特大考试作弊案:橡皮擦内嵌电子设备
  • 极寒天气又袭美东,冻死8人,明天将下暴雪
  • Gai求婚成功:虽然我脾气暴,但我只对王斯然好
  • 广电总局又放大招!停播节目不得复播,网络播出也不行
  • 广州明天最低气温降至5度;儿科神药遭专家扒皮;广电总局明确停播节目一律不得复播;谢杏芳谈林丹出轨:这是一种成长
  • 赵薇工作室辟谣“赵薇离婚”
  • 奇闻丨被盗伏特加找回是什么情况 谁盗走了伏特加
  • 1月8日 格里芬脑震荡继续缺阵,雷霆三局开心的像个胖子
  • 谢杏芳谈林丹出轨:这是一种成长,给做爸爸的他打99分
  • 高速光伏路面被偷 临时修补存安全隐患警方介入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