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陈洪捷:#学术研讨会为何会沦为“表演”#】

今年5月,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陈洪捷在@中国科学报 发文《学术研讨会为何会沦为“表演”》,以下为原文:

在当前的学术界,学术研讨会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词汇。学者们好像不是在出席学术会议,就是在去学术会议的路上。学术会议数量之多令人应接不暇。特别是到了“会议季”,常常是会连会、会叠会,甚至会中套会,学者们常常苦于分身乏术,疲于奔会。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学术研讨会?谁这么喜欢举办学术会议?谁这么喜欢参加学术会议?以下根据个人的有限观察,略作讨论。

究其本意,学术研讨会无非是学者们进行学术研讨的活动,是一种重要而常见的学术交流形式。但曾几何时,学术研讨会开始肩负越来越多的功能,远不限于学术研讨的范围。

其原因何在?我们不妨探究一下学术研讨会各参与方的动机。

我们先来追究一下主办者的办会动机。

首先,对于一个学院或大学来说,举办一次学术会议就意味着一个政绩点。

在现有的评价体系中,是否举办过学术会议、举办过多少次都将被换算成单位的“工分”。

因此,举办学术会议就成为了学科建设或科研业绩计算的“内需”。

而且,学术会议还要具体细分为国际性会议或全国性会议,会议的层次越高,其“积分”就越多。

其次,有的会议举办者是出于学术的动机举办学术会议,比如想通过一次会议推出某个研究议题,引起广泛的关注,或是试图在某领域中打造举办者的“霸主”地位,引领研究的趋势,或是想“秀肌肉”,把自己的研究成果通过会议推而广之,昭告天下。

第三,不少研讨会基本上是一种花钱的手段。

由于财务管理方面的种种规定,不少到账经费难以支出,而到了年底,剩余经费又必须上缴,所以必须突击开会,以便把账上的钱花光。

反正举办一次学术会议就算没有什么收获,也没有什么坏处,至少也算得上一份业绩。

基于以上几种动机,各单位或早或迟都会成为办会的积极分子。

有人愿意办会,当然也有人愿意参会,参加者的动机也值得深究。

不少学者参加会议当然是为了发表其新的学术成果和观点,这属于学术的表达需求。

但有的学者即便没有新的观点和成果,也愿意参加专业学术会议,觉得自己必须到场,这是一种“刷存在感”的需求。

还有的学者则是出于“义务感”或“责任感”而参会。

这些学者通常有一定的地位和声誉,或在本专业学会中担任职位,或看在邀请朋友或师兄、师弟的“面子”上,为“从命”而参会。

还有不少学者乐于参会,是因为开会可以与朋友们见面叙旧,或许还能顺便光顾一下当地的自然或人文景观。

在这四种参会者中,只有第一种学者完全是为了学术而参会。

对于年轻学者和研究生来讲,参加学术研讨会则另有一种含义。不少青年学者往往是带着“开眼界”或“朝圣”的心态参会的,想在会上一睹著名学者的风采,听听他们的高见;也有一些青年学者则是抱着“混个脸熟”的心态而来,他们愿意在会议上发言,以便引起大家的关注,并借此机会在圈内建立一些人脉关系;还有不少青年学者和研究生主要是想来感受一下会议所在城市和大学的风貌,对会议的内容本身并不上心,其中不少人仅仅是随导师一起来听会的,其实更像参加了一次师门集体活动。

以上的观察如果基本靠谱,我们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目前学术研讨会已经承载了很多其他功能,学术研讨已不再是学术研讨会的核心事项——从举办者的动机来看,学术研讨只是三种动机之一。

从参会的学者来看,在四种参会者中,只有第一种主要为了学术交流而来。

从参会的青年学者和研究生来看,也只有一部分是为了学术交流而来。

无论是从学术会议的举办者,还是参会者来看,学术会议的学术交流功能都似乎仅占三分之一。

学术研讨会以学术研讨为名,却“偷梁换柱”,做了许多学术研讨之外的事情。

在目前的学术研讨会中,发言日程通常都排得满满的,报告一个接一个,报告之后一般都没有留出讨论和对话的时间。

所以研讨会干脆变成了宣读、展示、表演、听讲、围观会。

不少学者特别是重量级的学者往往都是卡着时间点到达会场,匆匆发言20分钟,然后就离会,既不听他人的报告,也不回答别人的问题。

这些现象也清楚地表明,学术研讨会不是用来研讨的,而是用来宣读、展示和表演的。

所谓“表演”(performance),意味着绩效、活动和演示。

随着学术研讨会学术研讨功能的减退,学术研讨会的“表演”功能在不断增强。

所以衡量一次学术会议的标准也渐渐采用了衡量一场表演的标准。

学术研讨会之后,很少有人关心学术研讨的具体情况,比如取得了哪些共识、厘清了多少问题、有哪些争而未决的问题,而是更关心一些可以显示出来的效果,要看有哪些重量级的人物出席了会议,甚至还要看有什么级别的领导在会上致辞、会议场地是否够档次、台上显示屏是否够大、有多少家媒体的记者到了会场、会议的“收视率”如何、会议报道在微信圈里转发的数量……总之,学术研讨会与学术研讨渐行渐远,很大程度上成为一种学术演出活动。

#鲁迅诞辰140周年# 先生的一生,渡东洋,上北京,下广州,落脚上海。弃医从文,以笔耕耘,想说的,想做的,养家的,全在推敲的字里行间。纵在千里之外,记忆里仍是满耳的乡音,书写的又是满纸的乡愁。

纵然多年后家乡的一纸书涵,仍急匆匆奔越出席乡贤会。

会址选于古城之南,曰名贤馆。馆外置亭台廊池,曰名人广场。

先生的位置在长廊的转角处,会签置于右旁,寥寥数语,概括一生。邻坐乃乡邻北大校长。坐北朝南,前瞻会稽,后倚故里,静谧悠暗,宜思宜书,姑且意如。

汇聚上下千年之先贤,济济一堂。治水功臣,卧薪尝胆,治水太守,书圣佑军,躁狂画家,翩翩女侠,教育总长,竺氏气象,鞠躬尽瘁……一一俱位。天上一日,人间千年。一眨眼,已是七年有过。

闰兄孙儿,名谓土儿,瞬时,甲一逝也,在即致事。忽悉先生返乡,下榻于此,遂奔走相望。每每夜晚时分,侧坐于先生对面沿廊,敬烟燃之,与先生聊世间之万事,辑录十题如下。

01关 于 孤 独

土儿:现在孤独的范围已经变的很广,孤独的人数正在逐年增加,造成孤独的原因有多种因素,孤独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影响健康和生活了。而且先生您又静静地坐在这转角处,您孤独吗?

先生: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土儿手记:假如你是孤独的,你就把这种孤独用作你的安慰和你的力量。只有把孤独当成是一种修行,享受孤独的时光,放下过去,执着未来,让心一点一点变得强大,把在尘世中迷失的自我找回来。

02关 于 时 间

土儿:先生您每天这样观察着人们的一举一动,您感觉时间过得快吗?

先生:时间,天天得到的都是二十四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聪明和气力,给懒散的人只留下一片悔恨。

土儿手记:时间,在我们的生命里有了色彩。时间就在那里,你又在哪里?问问自己,不要辜负自己,不要在多年以后嫌自己不做自己。

03关于命运

土儿:先生您弃医从文,本来可以成为一个大夫,救好多人的性命,挣好多的钱,这是命运的安排吗?

先生:感谢命运,感谢人民,感谢思想,感谢一切我要感谢的人。

土儿手记:人生短暂,命运难测,更难改变,心存善念,积极勇敢,笑对人生,才是我们应该拥有的人生态度。

04关于爱情

土儿:先生您反抗封建婚姻,追求自己的爱情,当然,您又是一个有责任的人,这可以从您对朱安太太的生活负责中看出。您对爱情与婚姻怎么看?

先生:帮助不等于爱情,但是爱情不能不包括帮助。

土儿手记:爱情总是苦中带着甜,婚姻是一种责任,更是对爱的巩固。世界那么大,有人肯陪你,是多大的情分!对于“爱”,最美的解释就是:有个人,直到最后也没走。

05关于幸福

土儿:《幸福的家庭》是先生您所著的短篇小说,当下,国人生活条件好了,可还是有有些人找不到幸福。先生您对幸福是怎么理解的?

先生:我向来的意见,是以为倘有慈母,或是幸福,然若生而失母,却也并非完全的不幸,他也许倒成为更加勇猛更无挂碍的男儿了。

土儿手记:哪里有爱,哪里就有幸福。一碗热汤也是幸福,一张一元也是幸福,一双期待的目光也是幸福,一滴眼泪也是幸福,一个表情也是幸福,一行文字也是幸福。

06关于人格

土儿:有人说,先生您保持了人格独立、真实的自我和强烈的使命感。那么先生您对人格一词怎么解释?

先生:伟大人格的素质,重要的是一个诚字。

土儿手记:人格是一个人的根本,几乎人格是生命。当然人格最重要的是道德品质,也就是人的内在东西。有什么样的人格就有什么样的人生,善的人格可以为命运加分,恶的人格为命运减分,所以要慢慢减少恶的成分,增加善的成分,这样命运就改变了。

07关于诚信

土儿:时下社会,信誉度越来越备受人们关注,诚信受到了严峻的考验,先生您怎么看诚信问题?

先生:守信的人是最快乐的,诚实是最天真的。

土儿手记:诚信是一个人道德思想与道德行为的体现,是人和人之间相互交往相互理解的亲和力。一个人赢得诚信,就会赢得尊重,赢得生命的价值。相反,一个人失去了诚信,他便失去了起码的人格,失去了生命的意义。诚实的美德、守信的言语,最终体现在诚信的行动上。

08关于朋友

土儿:现在是一个网络社会,朋友之间的见面越来越少,感觉到很难寻觅到真正的朋友。对此,先生您怎么看?

先生:和朋友谈心,不必留心,但和敌人对面,却必须时刻防备。

土儿手记:真正的朋友应该是能够在你伤心的时候安慰你,在你快乐的时候能够和你一起分享快乐,朋友并不需要天天在一起,也不需要常常见面,因为朋友是在心里。当然,现在所谓的朋友有很多,但是真正的朋友却很少,如果你能找到这样的朋友,那真的是需要珍惜的,因为朋友可以是一辈子的朋友。

09关于文学

土儿:我喜欢看先生您下作品,也尝试着写一些东西,但总是找不到北,希望得到先生您的指点。

先生:好的文艺作品,向来多是不受别人命令,不顾利害自然而然地从心中流露的东西。如果先挂起一个题目,做起文章来,那又何异于八股。

土儿手记:有了文学,就不必感叹“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有了文学,你就不必在乎人生的种种失意。有了文学,人生的路上你将永远也不会寂寞。有了文学,你就不会因为某个人对你的好恶、偏见,对你的否定而被挤于世界的某个角落。我想这就是文学的魅力所在吧!

10关于疫情

土儿:近两年来世界人们受尽了疫情的肆虐,举国上下都在抗疫,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

先生:然而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终竟不过是苍蝇。

土儿手记:有位网友写了首诗《七律. 中国战疫凯歌》,也代表了我的心声:新冠瘟疫喑南北,华夏无声亦有声。封城宅家断毒路,送医建院聚人心。牺牲奉献英雄在,全民战疫举世惊。奋力攀登谋崛起,凯歌行进中国人。
注:原刊本博微信公众号“孙氏流年”。

我们应该怎样看待“算命”这件事

八字算命,这是千百年来让人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直到科学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又经过中国式的文化大革命的洗礼,算命之风不仅没有灭绝,反而更加兴盛起来。那么算命到底能算出些什么东西?真的很神吗?真的能算准人事吗?真的能解灾去病吗?我今天从一个比较客观的角度,来谈谈这个问题。

首先我要告诉大家的是,八字可预测的事项有:一个人的思想性格特点,身体健康情况,父母兄弟等六亲的情况,自己的恋爱婚姻情况,学历、官运、财运、事业职业状况(即通常所说的富贵贫贱状况),有无灾难凶祸,以及人一生的基本发展运势、某些年份的具体吉凶、凶灾恶运的化解方法等。

接着我要回答大家的是两句话:八字算命,确实有较高的准确率,对人生确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但算命,绝不可能百分之百准确。

可以打这么一个比喻:

比如,八字相同的两个人从大致相同的地方出发,都要到北京去,那么他们前进的方向是一致的(就是命局和大运的信息大致相同,比如都是富命或富运)。

但俗话说条条大路通北京,你可以走你的路,我可以走我的路,所以行进的过程和方式就不同了,而到达北京的时间也许会有先后的差异(就是流年的信息和具体的事象出现差异,比如同样是富命或富运,但发财的流年时间、方式和程度可能不一样)。

那么再细下去,中间从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点的时间,就会有更多的差异,而且在路上所经历的事情也会有更多的不同(就是流月、流日以及具体的事象和数据出现更大的差异,很难有绝对统一的规律)。

这就是算命准确率的大致情况,一句话,算命确实有较高的准确率,但绝不可能百分之百准确。可是现在,却出现了一种怪现象。去算命的人,尤其是那些对命理知识毫无了解的人,希望命师能百分之百算准自己的事情,甚至连芝麻蒜皮的小事也要算准。

而那些命师,为了迎合顾客的心理,就宣称自己是神算、大师,能铁口直断,算什么都准,“诸葛亮掐指一算,已知你身前身后事”,呵呵。去算命的人心想:我花了钱,我就要你算准,否则我就吃了亏,你就是骗子。

而命师心里盘算:我先钓你上钩再说,然后我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呵呵,大家看看,这双方不都是功利心在作怪吗?为了那么一点小小的卦金,双方都在动脑筋怎么让自己不吃亏,然后吹牛撒谎什么的都来了。还有些品行不端的命师,为了钱,对顾客故意恐吓勒索,这种情况就更恶劣了。

事实上,正因为算命这门技艺,没有百分之百地准,但又有很大的准确性,人们才敢去试试。否则,说你明年撞车,你就一定撞车,说你明年破财,你就一定破财,说你明年死,你就一定死,那么,这天下还有谁敢去算命?

所以,顾客要求命师百分之百把命算准,这种要求本来就是脱离现实的,而命师吹牛说大话,甚至恐吓敲诈顾客,这种行为则是不道德的。

这里,接着第二个问题就来了:既然算命有很大的准确性,那如果我的后运不好,甚至有凶灾,又该怎样改运,怎样破解?总不能眼睁睁看着自己去死吧?这就是所谓改命改运的问题。是啊,能算命而不能改命,算出喜事来是笑哈哈,算出凶事来岂不是泪涟涟了?这个问题啊,实在很纠结,也是命师很难处理的一个问题。

我的观点是,命是天造的,人如果想改命,那就是与天争。那么与天争合理吗,能争得赢吗?事实上,我们人类千万年来,一直在与天争,我们人类算是成功的,那说明与天争赢了,但我们人类也经常遭到大自然的惩罚,更无法准确揣测、把握未来的命运,那就是争不过天了。

那么具体到个人也是一样的,我们可以与天争,想办法自己把握命运,但成与不成,最后还得听天命,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嘛。

但如果用周易命理的观点来看,问题远没这么简单,不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一句话就能解决得了的。古人有所谓趋吉避凶的观点,认为周易命理的功能不仅仅在于预测,更在于改运化灾。

这个观点到现在就更流行了,现在的人似乎比古人更想不开:如果算出我是凶命,却不能解灾,那我何必去算命,这不是自己找罪受吗?

于是,命师们为了迎合顾客的心理,又想出了种种改运化灾的办法,什么开光饰品、某个方位摆放物品、求神拜佛、扎纸人等等,名目繁多,不胜枚举。但这些东西,如果都按命师说的去做了,就真的能改变命运吗?

但以我的观点,这些东西,如果是你力所能及的,愿意去做的,那么去试试也无妨,但切不可做伤风败德之事。但我认为,像一些正大光明的改运方法,如善意的求神拜佛、取名改名、请符画符、选择喜用五行的方位、季节、颜色、行业等等,还是值得去做。

看命其实就像找医生看病一样,小病或许可医,大病定然难治,你如果是穷人的命,那么不管你怎么改运,你也不可能变成个富翁,但是通过你的主观努力,你一年到底能挣两万,还是挣三万,这是没有定数的,这是可以通过努力去改变的,但是要改,也只能在两万或三万之间的幅度改,而不可能让你从一个每年只能挣两万三万的穷命,变成每年能挣二十万或三十万的富命。其他任何事情都一样。

那么,算命到底还有何意义呢?难道就是为了让人担惊受怕吗?当然不,我认为,算命的真正意义,在于让人们正确地认识命运,理解命运,从而规避一些错误的决策或者陷阱,让自己更加理性而平和地面对生活和接受生活。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对于顾客和命师双方来说,才是真正成功的。

有人说,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有七灾八难的,这话虽然有点夸张,但也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就算是鸿运当头的富人和贵人,也有许多人喜欢算命,为什么?其实就是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对命运还是有一种恐惧感和不确定感。富贵之人尚且如此,那么那些贫贱之人呢?更不用说了。

但我们又看到,有许多看似贫贱而平常的人,却活得潇洒自在,快快乐乐,这又说明,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害怕命运的,以苦为乐的人还是很多的。

我们的古贤哲也常说“乐天知命”,那么,如果要说谁是这个世界上真正能把握命运的人,那只有这些“乐天知命”的人,才是真正能把握命运和征服命运的人!

所以我想,一个真正成功的命师,并不仅仅在于他有多么高深的预测本领(当然有一定水准的预测技术是一个命师成功的最基本条件),也不仅仅在于他真的能够帮人解灾化煞,更在于他能成为人们在命运认识上的心理咨询师和指导师!

所以今天我写这篇文章,主要是为了给大家打破对周易命理的迷信,而打破了迷信,我们反而能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周易命理的精华(可惜现在有些人不懂,以为把周易命理搞得越神秘、越绝对,越能吸引人)。

从本质上来说,周易命理其实是玄学和模糊学,而不是什么科学或数学,周易命理是对人生命运和客观事物的抽象概括,它只撷取、总结了人生命运和客观事物的一些共性特征,但不能精确表现不同个体的差异性特征,

也就是说,它只能体现抽象,却不能精确表现具象和具体。

其实,在古人那里,算命最初不叫算命,而叫谈命,谈人生,谈理想,谈哲学,谈如何处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命是用来谈的,不是用来算的!可惜今人不悟,把活理认成死理了。

一个真正成功的和有责任感的命师,既要给人正确预测将来的命运,并教给人改运的方法,又要传递给人以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既要做高水平的预测师,更要做有责任的命运心理咨询师和指导师,让悲伤的人变得快乐,让颓废的人变得积极,让极端的人变得平和,这才是一个命师的真正责任。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教练过年前回香港,因为肺炎延迟回来,回来后又自我隔离了十四天。我差不多两个月没有上过私教课了,今天是鼠年后的第一次训练。大概教练本人也很激动亢奋,打鸡血般的操练
  • #财经时间[超话]##财经时间[超话]##财经时间[超话]#我是TIMES人我自豪 ❝ 积极互动打造影响力 ❞ ❥—✨TIMES✨—❥ ‍┭❤️─❤️─❤
  • 我今天截图那四条也正好是因为他们说的话也是我很在意的当然你去控评点赞你觉得说得好也可以啊但是,任何伤害过他利益的行为我绝不原谅互联网有记忆我也有。后来真的是遭遇
  • ✨法術「創造機會」讓雙方有能夠溝通或見面的一個機會,你得看準時機去「把握機會」!法術為「輔助」雙方感情的一個契機,自身為「主要」關鍵人物去重新經營!
  • 现在再看下谢霆锋为王菲私家定制十二道锋味,一起做家务……男人是啥样子完全取决于你在他心中的位置#霍顿汽车停产#【职场价值成长曲线】朋友的恭维就象香水,可以闻闻,
  • 表达自己的想法没有问题,重点是伊能静又拉出没有结婚的梅艳芳做反面案例,说她虽然事业很成功,但一辈子都在寻找爱,连她最后已经瘦成那样,在台上都要穿着白纱,如果是这
  • ?!
  • [鼓掌][鼓掌][鼓掌]由于身体原因,以后不能熬夜10点就必须睡觉了,我会在9点半以前做完任务,回评完,希望各位虫友也早点休息,要爱惜自己的身体,早睡早起[呲牙
  • 这是广铁今年既T179脱线事故第二次出动救援列车[可怜]在罕见目睹救援列车的情况下同时也希望永远不要再出动[失望]PS:本务是一年多未拍到的2249,SS8-0
  • 【#德容vs埃尔切全场数据:对抗9次成功8次,多项数据全场第一#】2022/23赛季西甲联赛第6轮,巴塞罗那3-0埃尔切,德容全场数据如下:触球124次,传球成
  • 重要的是,你有没有想过,作为人,你在鬼心中是什么样子的?#何炅[超话]# 生日快乐,何崽崽是你的朋友请听好主题曲把我从那无尽的黑暗里面拽出来记得那个晚上,我一遍
  • 金牛女非常重物质,注定她们就不是一个毫无存在感的人,你所看到她们低调、呆萌的一面,可以说她们有很大的“装傻”成分在里面。相信大多数人眼中的双子女都是表现欲很强的
  • 我在困难的时候选择了你,即使你不会对我说。我选择了你,我永远都会选择你。
  • 是小女孩的祈求与呵护拯救了这只小猪的生命;第二次邂逅也是全剧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就是遇见了一群动物,遇见了其中的好朋友——蜘蛛夏洛特,威伯是个欢快的小猪,因为把夏
  • 第2天奥莫奥莫,好像欲望挣脱了理智[费解]今天依旧是那小口的薯饼,对酸酸甜甜的酱渍萝卜,对蔬菜包的内馅下手了,对豆沙包的每日一小口下手了。去同学那里溜了一圈吃了
  • 我看等你孙子出生了 你莲爹都不会塌房没办法giegie塌房了 而且全方面被张艺兴碾压 心里不快 于是逮着个机会就得拉大明星下水是吧 你们脑子里Z开头的就一位是
  • 企业老板投资,农民自愿流转土地或以土地入股参与景区建设、发展,让各个景区在定位、设计阶段便告别了雷同,建成之后必然也是错位竞争,不会出现乡村旅游千村一面的现象。
  • 今天给自己做了【枸杞菜猪腰酒蛋汤】是朋友妈妈自种的无农药蔬菜,还贴心到帮我摘好了菜,于是今天一定不要减肥,吃了它!还要喝鸡汤,补补身子~推荐吃「手打年糕」以前没
  •  在国外,洗牙是众所周知的高性价比口腔医疗项目,牙医戏言“洗牙洗掉了我们自己的生意”原因是洗牙能够显著增进牙龈的健康,能够去除牙石菌斑这些龋齿、牙周病的“大本营
  • #鲁东大学图书馆[超话]##鲁大图书馆读书打卡# 林清玄《心有欢喜过生活》就如他的名字一样,清新自然中,蕴含了无数的禅机,他从“忙”与“盲”开始,解读现代人的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