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国际科技成果应用场景峰会召开

2020-09-07 16:53:45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代小佩

9月6日,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北科院)、京津冀科研院所联盟以“国际技术转移赋能京津冀应用场景合作共建”为主题举办“智联全球·慧创未来”京津冀国际科技成果应用场景大会-京津冀国际科技成果应用场景峰会,会议线上线下同期举行。来自中国、日本、德国、新加坡、挪威等国的10多位嘉宾围绕国际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进行交流。80余名国内外科技人员、专家学者、政府官员、企业代表和媒体记者到会参与,共324位嘉宾线上参加会议。

北科院院长郑焕敏在致辞中指出,新冠疫情给世界发展带来严重冲击,也让我们认识到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未来世界产业复苏、结构转型和经济升级更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力量支撑。在后疫情时代,各国的经济增长都面临极大压力,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是连接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产业化的重要桥梁,也是推动创新要素跨国流动、促进创新成果全球共享的重要渠道。

北科院作为北京市政府直属的大型科研机构,坚持开放办院战略,积极拓展国际合作网络,已与全球40多个国家地区300多个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一起探索构建国际国内多方协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的新格局。

会上,北科院副院长邵锦文代表北科院与博格施尔德控股公司(Burgschild Holding )、斯图加特大学

技术转移中心GTC高科技公司、挪威环北冰洋能源有限公司、日中科学技术文化中心和新加坡区块链协会、德国阿卡迪亚研究院、韩中文化协会和加中科技文化交流中心等8家国际机构,以及APEC技术转移中心、香港知识产权交易所、中国技术交易所等12家国内机构签署共建北科院北京国际技术转移平台合作备忘录,共同致力于打造战略合作平台,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和高端人才交流。

会议还邀请中国国际科技交流中心主任罗晖、日中经济协会专务理事杉田定大、国家科技评估中心副总评估师韩军、英国埃塞克斯大学创业商学院教授李俊四位国内外技术转移领域专家,围绕发展融合、联动、创新的国际技术贸易,中日创新合作,国内外科技成果转化的经验与实践,英国技术转移的政策与实践等主题做主旨报告。河北省科学院、天津市科技创新发展中心代表分享本单位服务京津冀创新发展的做法。

来自中国技术交易所、APEC技术转移中心、德国阿卡迪亚研究院、首都医科大学等机构的8名技术转移领域专业人士围绕国际科技成果转促经验与应用场景案例分享展开圆桌研讨。

本次会议是“智联全球·慧创未来”京津冀国际科技成果应用场景大会的启动会议。除此之外,还有3场京津冀国际科技成果推介专场活动,专场活动围绕绿色技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前沿科技领域开展。

北科院副院长刘清珺主持会议(图一)

北科院院长郑焕敏致辞(图二)

北科院副院长邵锦文进行签约仪式(图三)

会场全景(图四)

#沈阳身边事##沈阳生活##沈阳新鲜事##沈阳新闻##沈阳分享##沈阳事儿#​​#沈阳同城#
沈阳·中关村建设加速 “一基地”规划出炉
铁西区“副中心” 将建 创新城

京沈合作,“飞地”落地。

7月31日,铁西区传来重磅消息:在“京沈协同 筑梦未来——沈阳·中关村建设情况暨中关村新技术、新产品走进沈阳发布会”上,作为沈阳·中关村的“核心组件”之一,沈阳中关村科技创新基地规划方案正式揭面。

10年之内,这片占地14.2平方公里、连接铁西新老城区的重要腹地,或将成为沈阳创新密度最高的新兴产业区,也是遍布网红打卡地和隐藏黑科技的都市新生带。

与此同时,沈阳·中关村科技园的建设加速起跑,也从“一中心、一基地、一园区”的合作框架协议,走向有物理空间承载的京沈“飞地”,把未来筑进现实。

分功能、分区域

推进建设

一个智能制造创新中心

一个创新基地

一个科技园区

2019年,铁西区迅速接引北京中关村信息谷,叠加中关村的科技优势和铁西区的产业优势,共同建设沈阳·中关村科技园,并签署“一中心、一基地、一园区”合作框架协议。

截至目前,以北京农信互联、军研科工为代表的15家企业入驻“一中心”,累计签约项目28个;光控特斯联、中关村创新大厦等一批优质项目入驻“一基地”,储备项目14个,域外企业占比30%;中南高科、亿达·智慧科技城等项目选址“一园区”。

沈阳中关村科技创新基地规划面积14.2平方公里,核心区5平方公里。沈辽路、中央大街、三环路三面环抱,南临浑河西岸,地铁3号线贯穿核心区。

“一中心”揭牌运营 “一基地”规划出炉

沈阳·中关村建设 “倍速快进”

加快实现东北振兴,深度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构建创新驱动发展格局,顺应和畅通“国内大循环”……

面对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一系列国家战略命题,如何破题闯关、开新局育新机?沈阳·中关村科技园,正是京沈两地协同作答的一个重要实践和标志性项目。

2019年,在京沈两地政府推动下,铁西区迅速接引北京中关村信息谷,叠加中关村的科技优势和铁西区的产业优势,共同建设沈阳·中关村科技园,并签署“一中心、一基地、一园区”合作框架协议,分功能、分区域推进建设一个智能制造创新中心、一个创新基地、一个科技园区。

按照合作协议,沈阳·中关村科技园将接入中关村创新资源,构建东北“最中关村”创新生态体系,将前沿科技创新成果拿到沈阳进行成果转化和场景应用,打造京沈合作创新成果的集中承载地。同时,借助“北京研发,沈阳转化”的工作思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沈阳承接产业转移,实现京沈协同发展、产业链条互补。

未来,依托沈阳·中关村科技园的价值外溢效应,还将把资源辐射嫁接到沈阳其他园区和经济区其他城市,培育跨区域的产业集群,构造有竞争力的产业链条,共建共享类中关村公共服务体系,促进京沈间和沈阳经济区间的产业、要素、服务一体化协同发展。

这样的功能定位,赋予沈阳·中关村的发展意义,可谓重大。它不仅是铁西·中关村、沈阳·中关村,更是辽宁·中关村。

“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按照‘立足区域优势、着眼国际视野、强化资源对接、形成示范引领’的发展思路,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推进沈阳·中关村项目建设!”在专题推进会上,铁西区委书记刘克武表示。

在省市高度关注下,今年1月17日,沈阳中关村智能制造创新中心正式揭牌运营,成为辽宁省2020年“重实干、强执行、抓落实”双百攻坚任务、推进50个重大招商项目签约落地的首发项目。

7月11日,光大控股特斯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投资200亿元入驻沈阳·中关村科技园;7月31日,距离“一中心”投入运营仅半年时间,“一基地”即沈阳中关村科技创新基地的规划方案揭面,一个高度产城融合的“创新小镇”逐渐走进现实。同日,沈阳神链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旗智咨询有限公司、辽宁祥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集中签约入驻“一中心”,京沈创新资源交流合作日益活跃。

据悉,京沈双方将沈阳·中关村项目纳入京沈合作框架,市区两级分别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北京市委市政府派驻干部挂职沈阳经开区、中德园管委会副主任,专职负责推动项目建设。沈阳·中关村的建设进度条正“倍速快进”,全面进入提质增速的新阶段。

构建新生态 培育新动能

半年28个项目 签约入驻沈阳中关村

沈阳·中关村项目启动半年以来,外联内引、横向互动,“一中心、一基地、一园区”分区域、分功能同步推进,推动产业加速集聚。

截至目前,以北京农信互联、军研科工为代表的16家企业入驻“一中心”,累计签约项目28个;光控特斯联、中关村创新大厦等一批优质项目入驻“一基地”,储备项目14个,域外企业占比30%;中南高科、中钛装备等项目选址“一园区”。

作为中国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中关村聚集高新技术企业25000家,布局28个城市和区域,科技资源最为密集、科技产出最为活跃;而铁西区有雄厚的先进制造业基础,拥有占全市三分之一的规上工业企业和以宝马为首的57家世界500强企业。双方合作聚焦“工业互联网+先进装备制造”,推动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据悉,沈阳中关村智能制造创新中心是中关村落子域外、唯一围绕智能制造创新领域打造类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高地,将打造成为中国智能制造创新发展的新标杆。

“我们为企业做的,归结起来就是‘七个找’,找空间,找政府,找伙伴,找资金,找市场,找技术,找人才。”北京中关村信息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扈德辉介绍。“可以说,入驻沈阳·中关村,就等于接入了中关村海量的创新生态资源库,同步享受到另外31个园区的政府资源、产业资源。”

在新动能培育上,沈阳·中关村有成熟的运作模式。“企业有门槛”,聚焦园区产业定位,筛选出在模式、产品、技术等方面具备领先性的企业;“创新有渠道”,直接对接京沈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域内外优秀双创团队;“培育有路径”,把中关村的新技术、新产品带到沈阳,依托环境和口碑有效吸纳优质项目。

为促进人才和思想、创意和资本、创新和产业的对接与合作,沈阳·中关村举办“中关村硅谷科技创新项目沈阳行路演”“创新中国行·走进沈阳产业转型创新论坛”“京沈协同创新汇”等线上、线下活动26次,邀请近600家来自中关村、京津地区和海外企业来沈考察,营造创新主体互动、创新链条互补、创新生态互鉴的浓厚氛围,充分释放中关村品牌效应。

铁西区人民政府区长郭忠孝表示,沈阳·中关村科技园接下来将按“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发展”的工作目标,加速集聚创新要素、构建创新平台、营造创新环境,力争用三年时间引进300家创新型企业,用五年时间引进500家创新主体,为沈阳加速迈向全面振兴注入新动力。

伴随沈阳·中关村的建设步伐,京沈两地也将在体制机制、政策支撑、产业发展、服务配套、空间规划和金融服务等方面探索全面协同、共进共享,打通“内循环”动脉,释放增长新动力和发展新机遇,实现内涵集约发展。

总投资500亿元 规划14.2平方公里

沈阳中关村 “一基地”规划出炉

未来的沈阳·中关村长什么样?随着沈阳中关村科技创新基地规划方案出炉,铁西区区域建设再成瞩目焦点。

沈阳中关村科技创新基地规划面积14.2平方公里,核心区5平方公里。沈辽路、中央大街、三环路三面环抱,南临浑河西岸,地铁3号线贯穿核心区。这块区域,连接起铁西老城区与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区位优势堪为铁西区“副中心”,在城市功能和发展格局中占据重要的战略位置。不仅拥有完善的交通体系,还兼备公园、水系等优美的生态基底。

科学发展,规划先行。“坚持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实现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的发展目标。”沈阳经开区、中德园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宁兴华介绍,沈阳·中关村特别聘请新加坡裕廊咨询,担纲“一基地”项目的产业策划、概念性规划和城市设计工作。经过七个月反复打磨,规划方案终于正式出炉,并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认可。

据悉,“一基地”计划总投资金额500亿元,包含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创新服务和创业孵化载体等,同时制定滚动开发计划,其中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计划周期7年,创新服务和创业孵化载体建设计划周期10年。

中德园开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刘巍介绍,经过反复论证,“一基地”项目建设将采取市场化托管模式,实行“授权+建设+运营”的片区综合开发模式,政府“淡出”行政干预和财政投入,转向以市场化手段加速资源聚集、资本融通,推动项目融资、建设、运营等各个环节的高效实施。这种开发模式在东北地区首开先河。

今年8月中旬,“一基地”规划建设方案将启动招标工作;9月底,确定社会资本合作方,并开工建设。

“一基地”的产业定位十分清晰:以数字经济为特色和统领,重点发展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三大硬科技,建构沈阳中关村科技创新基地的筋骨;塑造文化创意休闲、创新科技服务、科技人居服务三种软实力,填充沈阳中关村科技创新基地的血肉。通过构筑刚柔并济的3+3产业生态体系,为沈阳中关村科技创新基地当前和长远发展奠定健康的产业和空间架构,促进产城融合发展,实现集约精明增长。

园区内规划建设科创研发风貌区、总部科创风貌区、青和活力风貌区、青创配套风貌区、滨水居住风貌区、生态宜居风貌区六个板块。

未来,这里不仅是一个“创新基地”,更是一座集成创新策源力、中心链接力、生态滋养力、时尚推动力、定居吸引力的“创新小镇”。

【江西省景德镇市珠山区:“机制活”上做文章 夯实基层治理基础】
近年来,江西省景德镇市珠山区以建设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市为契机,坚守全省城市基层党建“三化”试点区的责任担当,深入实施市委“三基三化三起来”工作模式,着力提升党建质量、服务水平和治理能力,努力实现城市基层党建与擦亮国际瓷都对话世界的窗口同向发力、同频共振、相得益彰。
  坚持改革驱动
  在创新街居管理体制上破局
  珠山区委认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前提是要理顺体制机制,在强化街道社区“统”的功能上下功夫。
  在区级层面抓科学谋划。近年来,根据《2018-2022年江西省基层党建工作规划纲要》和市委有关要求,区委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实施方案》,将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作为“一号书记工程”,形成“书记抓、抓书记”机制;今年以来,区委在多次深入调研基础上,正着手研究出台《关于推进社区扩权赋能改革试点工作方案》,进一步提升党建质量和治理效能。
  在街道层面抓扩权赋能。珠山区按“四办一中心”优化街道内设机构,推行辖区设施建设和验收参与权、单位重大事项建议权等“五权”下放,强化街道“龙头”带动作用和统筹协调功能,逐步取消街道承担的招商引资、协税护税等工作任务,推动街道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上来。
  在社区层面抓减负增效。珠山区按照管理上收、服务下沉的原则,探索社区扩权赋能试点改革,社区实行“一委一站一居”工作模式,重点从管理体制、服务平台、动员体系、工作保障等方面,进一步做实社区,推动为民办事高效、常态、精细,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树牢短板意识
  在筑牢基层基础上发力
  我们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坚持真金白银投放基层,精兵强将派往基层,政策项目倾斜基层,确保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心气干事。
  在阵地建设上,秉持“党群服务阵地+民生共享”的建设理念,在全省率先标准化新建和改建了一批开放性、综合性党群服务中心,形成了“15分钟区域化党建服务圈”;同时,结合社区人口、群众需求,建设了尚东国际、景城名郡长者之家,幸福食堂、城市文化会客厅等多种类型的养老服务场所和民生服务阵地,并探索与专业社会组织合作运营模式,进一步拓展服务阵地,延伸服务手臂。
  在队伍建设上,我们把社区党委书记纳入区委干部队伍建设总体规划,由区委直接管理,同时,先后公开选聘社区工作者397名,充实各社区工作力量;常态化面向社区定向考录公务员、事业编制人员和街道班子成员, 近年来,累计选拔7人为乡镇(街道)机关领导干部,选聘4人为乡镇(街道)事业编制人员。
  在经费保障上,社区建设经费每年1000万元,每个社区工作经费增加至25万元/年,全部纳入财政预算;持续提高社区工作者报酬待遇,2020年人均年均增资1万元,增资后最高工资4030元,最低工资3430元,并形成动态调整和正常增长机制。
  强化融合理念
  在增强基层党建效应上用心
  在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中,我们注重在“机制活”上做文章,发挥组织优势,让各级党组织联动起来,各领域党建工作融合起来,努力做到“上级给力、基层用力、各领域发力”。
  推进共建共治共享。珠山区组织驻区单位参与街道、社区共驻共建,建立街道与驻区单位需求、资源与项目“三个清单”,明确街道、社区党组织牵头,每季度至少召开1次联席会议,协商辖区治理及民生事项。今年以来,珠山区各级共召开联席会议96次,商议问题186个、解决171个,落实率达91.93%。
  推动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我们充分借鉴疫情防控的成功经验,以“红色驿站”为平台,开展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推动各级各类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到一线解决问题、到基层服务群众。目前,156个市、区两级单位党组织和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396个机关企事业单位的6459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打响以来,我们充分发挥城市基层党建的聚合作用,组织市、区机关企事业单位113个,派出党员干部15886人次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全方位、立体化地织密了“硬核”防控网,打赢了城乡疫情防控阻击战。
  推进城市党建共同体建设。去年以来,我们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将辖区内各类组织、企事业单位、楼宇、商圈、景区、重点工程项目等纳入共同体,首批重点实施了涵盖党建、文化、民生等要素的梨树园城市记忆、陶溪川文旅、三宝文创等党建共同体项目,共同推进项目建设、双创双修、社会治理等重点工作,打造城市基层党建2.0版。
  突出底线思维
  在提升服务群众水平上用情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长期以来,区委坚持以提升服务群众质量作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导向,让发展指标有更多的幸福指数、发展成果有更多的民生含量。
  搭建民主议事平台。针对城市治理中存在的物业、基础设施等突出问题,我们探索实施了“百姓说事”平台,搭建“有事好商量”基层民主议事机制,“把话筒交给群众”,把问题消除在萌芽,让矛盾解决在基层。仅去年以来,全区参与说事的群众就达3000多人次,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780多件,大量矛盾隐患和信访问题及时就地化解。
  积极孵化社会组织。2019年,珠山区投入600万元建设面积约1600平方米社会组织发展中心,建立“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会工作人才为支撑”的“三社联动”机制,在社区开展公益慈善、健康养老等公益性、服务性的活动。目前,“青年创客”“妈妈防火团”“蓝天救援队”等一大批社会组织在党组织的引导下,积极参与社区服务管理各项工作,成为党和政府加强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
  推进智慧社区建设。珠山区注重用信息化手段把治理和服务连接起来,借助智能手机APP和综合指挥平台,实现网格一呼、服务即到。去年以来,我们在新厂街道等3个街道、五龙山社区等3个社区进行了试点,努力实现“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走路”。
  在深入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以来,全区广大党员干部围绕中心、走进社区、贴近群众,实现基层党建“有温度、有质感、可触摸”。16个临时党组织、2000多名党员奋战在城市“双创双修”、棚户区改造等中心工作一线,改造背街小巷670条,完成棚户区改造1.3万户,老旧小区改造4.3万户,新建扩建改建城市道路16条,实施学校、农贸市场、停车场、公共厕所等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项目70个。https://t.cn/A6U7w4M1
https://t.cn/A6U7w4M3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黑线]塌馍,徐州特色美食,百姓餐桌上不可缺的美味,有点像其他地方的菜煎饼,刚刚烙好的塌馍,要立着,放凉再吃,有一个藏在居民楼里的苍蝇馆子,专门做塌馍,每天都有
  • 37.听闻青春,十言九妄。——苏轼11.万物更新,旧疾当愈。
  • 因为疫情情况又变得扑朔迷离了起来;因为还没开业,黄牛代购200元一杯茶颜悦色的热搜就被挂在了榜上;以及昨天10几个热搜连环出现,因为一杯小小的奶茶,引起了大家太
  • 这是我的24岁它同18岁和30岁一样近它没有18岁极佳的新陈代谢和过剩的胶原蛋白18岁是一切青春的开始 我也不例外24岁我能看到的世界也愈发广阔18岁的一切都值
  • [允悲][允悲]以下有这四条的男命,可以参加讨论,我可回复在不同的八字命局里结合大运帮你分析判断,女士也可以拿朋友的八字讨论男人身弱财重要承担的后果1,财重身弱
  • #刘宇宁女士的法则情感主题曲mv# |#刘宇宁开始推理吧# |#摩登兄弟[超话]# 这个封面 粉粉嫩嫩的[哈哈] 喜获奶宁一枚[喵喵] @摩登兄弟刘宇宁
  • 再有小S的社交媒体定位也有问题,其他台湾省艺人都定位在“中国台湾”而小S定位是在“台湾”两个字差距太大了,不得不持怀疑态度,为何就你特殊。再加上以小S在台湾
  • #生日快乐# 虽然已经过时间啦但还是想好好记录一下祝我自己生日快乐啦[举手][举手][举手]对✓就是我嘿嘿[羞嗒嗒]㊗️我的家人朋友都要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开开心心
  • 2月6日,安顺中院执行法官张健通过分案系统收到一件申请财产保全的案件,案件标的额800余万元,但是财产所在地远在四川泸州,无法通过线上完成续冻。数字庭审不打烊—
  • ) #第五人格[超话]#这篇帖子是我对古董商技能使用优化的建议,欢迎大家一起来讨论,拒绝引战抬杠我画的是一个抽象的草图,实际情况需要看你们想象力了hhh 如图
  • 其实7月7日是我跟尘哥家的oc 爱丽丝酱的生日(><)但是当时完全不记得了,所以匆匆忙忙贺图直到今天才赶出来 斯密马赛…!*​因为原世界观设定是日英风格结合的小
  • 作为两个组织之间正在进行的公私合作的一部分,Transit Wireless 将建设必要的基础设施,并支付由此产生的 6 亿美元账单。作为两个组织之间正在进行的
  • (16)形圆:一说,指阵势部署得四面八方都能应付自如;另一说,指变为圆阵即环形防御的意思。声不过五,五声(8)之变,不可胜听也。
  • #爱优牙[超话]# 内容来自: 李文星简介:英国爱丁堡皇 家外科学院正畸院士,同济大学正畸博士,美国执业两年,隐适美认证高阶讲师,多个病例入选隐适美全 美丽的
  • ..今天被这张图刷屏了,做为女人我也转下,因为我也这样抱着孩子做过饭,下辈子一定要做个男人,因为当今社会做女人太苦了,不能太胖,不能太瘦,不能长斑,不能长痘,不
  • ②沙果:凡是修到此果位的圣人,未来当生于色界无色界,不再来欲界受生死,所以叫做“不还”。’那时定光仙人,知道他们心中的念头,害怕他们因为诽谤而堕于地狱,就飞升到
  • 做人别太恶毒,没人和你共舞;处处不想让步,早晚断了后路。只是为了以后不想碌碌无为中周而复始,不愿在柴米油盐的计较中磨掉希望,当你因为感觉自己懂得的太少而焦虑时,
  • 如果说我最像青春片段的那些日子,那么几乎都是与你一起发生的。云南怎么玩,云南旅行攻略or云南旅记or丽江旅游攻略,大理攻略和丽江攻略16岁的时候一起上学,印象里
  • 你却,以你人心的情感,人性的愚昧,在破坏这个纯洁的标准,你认为,我收取钱财是你的荣幸,所以你倾尽家财也心甘情愿供养我。可是,我最担心的,是有人从修行群体内部,来
  • 我只希望女儿这辈子过的单纯一些,轻松自在快乐,不要吃苦,不要太拼,简简单单人生。所以不想教女儿做任何家务事,只希望她一生轻轻松松,简简单单,平安喜乐,幸福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