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00点的A股,我们为什么会恐高

上证指数这一波上涨确实打脸很多人, 这其中当然也包括我。今天我再次回顾自己过去2-个月对于股市的分析,幸运的是有些关键点把握得不错,比如在4月8号、4月14号的预测下跌,再比如4月28预测阶段性低点的判断,以及5月6号预测二次反弹的判断等等。从5月19号我开始谨慎,接下来在6月2号的分析中修正了偏谨慎的观点,直到6月19号再次看空,股市好像也很配合连着调了三天,6月22号明确认为反弹结束,结果大家也看到了,这几个交易日又涨了100来个点。

为什么后面的几次看空,都出现了失误?其根本的原因就是受到历史经验的影响太深,从始至终我都把2863当成是阶段性低点,把2863以来上涨,当成是反弹,并且事先就给了反弹的目标点位,即300个左右的空间,所以当指数到了3100以上,自然就开始变得谨慎。其次,就是技术分析的局限性,比如6月19号,6月22号的判断,即便是回个头来看,我也认为这两天的技术分析没有任何问题,是符合当时的情境(高位放量长上影线的K线加三连阴组合)。所以,股市想要精确的预测拐点是件非常难的事情。

股市中的书读太多也并不全是好事。6月23号阳包阴,明显是由弱转强,依理应该及时转变观点,由空看多。但由于精读《庄家意图》这本书,我就莫名地开始怀疑是不是主力有什么意图。这其实是怪我自己,并不是庄家意图这本书不好,而是我理解得不透彻,理论上即便是主力有心想影响股市走势,也只能影响个股,很难影响大盘。如果说某个主力能影响大盘的走势,那这个主力的实力就非同小可,一般只能是国家意志(国家重大政策),在这样的大势力面前,个人当然只能顺势而为,不可逆势看空。

说一千道一万,后面几次的判断失误,主要仍然是恐高情结。因为内心深处的波段思维根深蒂固,总认为2863至3300,波段上涨幅度较大,害怕回撤。

人的心理是非常奇怪的,要是在去年这7-8月,上证指数在3400点附近,我相信没几个人会恐高。但今年指数在3400,很多老股民都或多或少都有些恐高情结。这是为什么呢?从心理学讲就是锚定效应,因为今天的最低点2863,到如今3400,上涨了600点左右,很多个股都大涨50%,甚至有翻倍的表现。

3400点的A股,要不要恐高?

1、从波段的角度,即便是不需要恐高,至少也不能过分追高。这么多年以来,没有只涨不跌的,涨多了肯定要调,这是长久不变的规律。所以,不是不调,只是时间问题。

2、从长久来看,这一轮的上涨,已经扭转了原来熊市的走势,那么回撤之后,未来肯定还有上涨空间。

从不同级别来看当前的A股,并做分析:

首先是日级别,如上图所示,上升通道保持良好。因此可以判断,从日级别而言还会继续向上拓展空间。需要注意的是上升通道上轨的压力,还有就是上方均线(年线)的压力。

再看周级别,这一波次的反弹,有那么点深V的意思了。从3700点下跌,历时19周,然后反弹了9周,观察的重点是本次反弹已经超过了下跌幅度的0.618分割点。从黄金分割线来分析,我们把反弹超过0.618视为趋势的反转。所以,从周级别的角度,我认为熊市的趋势得到了扭转,2863可以视为今年的底部了。

再看月线级别,就比较明显了,最近二年,基本上都是在3000-3700之间横盘震荡,大多数时间是在3500点附近反复。3500点附近至少震荡了有一年时间。想要一次性突破这个长期震荡的区间,恐怕未必那么容易。

再看创业板指数,我对创业板指数的表现就没有那么放心了。主要因为之前创业板指数大涨了2倍,虽然今年跌得也多,所以这一波的反弹力度是偏弱的,目前还没有回到0.618以上。言下之意,就是创业板指数仍然存在走大C浪杀跌的可能性。从周级图来看,之前的五浪上涨,接下来依波浪理论大概率是三浪下跌,现在不过是处于B浪反弹。我知道,现在反弹这么给力,再谈大C浪下跌,很多人不敢谈,或者说下意识的视而不见。但我从技术上看到这种可能性仍然存在并且比较大。至于对与不对,只能留给时间去验证了。我也希望,创业板指数不要再来个什么大C浪。毕竟,对于我们普遍投资者来说,股市上涨才是赚钱的唯一途征。

写在最后,股市变化多端,想要精确预测,实非人力所为。股市的涨跌受到太多太多的因素影响,无论如何努力,也不可能把所有的因素都考虑进去。所以股市的涨跌某种程度是不可测的,唯一可控的是自己的内心。

股市投资者,唯有坚守初心,建立体系,见招拆招,才是上策。

所谓的见招拆招,就比如当前的股市,日级别画好线,碰到上升通道的上轨减仓,突破加仓,回到上升通道的下轨附近加仓,跌破清仓。大盘如此,个股也如此,买入之前就设好止盈线,止损线,并且及时地修正,然后满足条件就无情执行即可。大道即简,虽然是几句话的事,但要做起来,没有几年的功夫是入不了门的

理解物,诞生美

所有人,都被“物”所包裹。我们会经常思考“物”存在的价值吗?还是利用“物”有用的成分,用完之后又将之抛弃?我们与“物”之间的关系,是良性互动,还是一个相互牵制或被牵制的过程?这其中有各种复杂的关系,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不被在意。

我们早上起床会把床铺好,握着牙刷刷牙,抄起锅、碗、瓢、盆做饭,用勺子、盘子吃饭,穿上衣服出门,乘坐公交车,抓住把手,上班之后打开电脑,拿起纸张……大家想过这些物与自己的关系吗?

即便并未思考过这些问题,但你的动作,却从来正确无误。这说明,每天都在固定地接触这些物,我们对使用多大的力道与其发生关联,异常清晰。我们被固定在物所营造的氛围里,衣、食、住、行,所有的发力特征,都因物的存在固定在一个范围内,并且几乎不会超过这个范围。

要是故宫博物院的《清明上河图》,各位有机会亲手接触它,从头看到尾,又如何拿起,如何展开?它是被万人景仰的国宝,但在成为公共财产之前,它也是私人物品,被一代代人用手传递下来,重新题跋,拆散,再多次装裱。它是与人反反复复交流之后,才成为今天这样。这些物品在古代,作为代表生活秩序的重要物品,也一定会被具体的人、具体的行为所对待。

换作今天,则是另外一种情形。我曾经乘火车从杭州至上海,途经某站,进入车厢的,全是身着汉服的年轻人。我感到丝丝怪异,那些物品并不属于这个时空。它们虽好,可不经过转换,无法与今天的环境自然融合。今天,我们能用几十万元唐代的钵作为日常用品吗?当然不可以,它是文物;当然也可以——为什么我们的生活不能丰富到,让文物成为其中的一部分?问题不在于能否使用,而在于生活、行为、个人与物之间,能否建立起良性的关系。否则,人、物关系变得扭曲、紧张、不自然,随时可能出现崩溃。

我也会建议,一定要抓紧机会,体验与日常生活不一样的触感。看不到更美好的艺术作品,我们的眼睛就得不到进化;吃不到让灵魂都觉得升华的食品,我们生命的维度就十分有限。触碰文物当然很难,但如果有机会,那就保持好心态,遵循正确的行为,平静地去触碰美好之物。人与物的关系,远远丰富于三点一线式的简单、狭隘。生命的维度,是可以被拉伸的。

如果家里塞满了东西,你会扔掉什么?你会先判断它们有用无用,最先扔掉没用的东西。但什么是有用、无用?

判断有用、无用的本质,在于为什么要创造物。物分两种,自然物、人造物。自然物是空气、阳光、山川、河流,我们主要讲的是人造物。它是人欲望的物化。人造物是为了满足人的欲望而存在。

人可以只生活在纯粹的人造物环境中,完全脱离自然物。当我们离自然越来越远的时候,某种在物中的体现,即我们的行为准则,已越来越多、越来越明确地被人造物所拘禁。当物成为人类欲望的物化时,就会区分为有用和无用。

人、物之间,有一种更先进的方法,就是减少拥有物,也会随之减少垃圾的产生。但是如果减少拥有物,会降低生活品质,又不可行。因此,物的现代性,有一个标志,就是你尽可能减少拥有,但生活品质并不降低。它与现代艺术类似,极端乃“什么都没画,什么都没缺”。地球无法承受这么多人的欲望。只有当人类觉悟物的价值何在,它们的现代化,人、物关系才能不断良性互动。我是一个爱捡垃圾的人。就我的经验看,带孩子去捡垃圾,没有哪个孩子不乐意。捡垃圾不一定非得是在垃圾桶,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太过迅猛,可以去野外的工厂或废弃的城市。那里有大量的被抛弃物。

实际上,垃圾是你生活的痕迹。现在有垃圾考古学,收集垃圾,可以复原一个人的生活。我捡垃圾,并非好奇他人的生活方式,而是关注到物品一旦失去使用价值,被当作垃圾扔掉时,这个物就成了它自己。它脱离了与制造者、购买者的关系。它是它自己的时候,就拥有了特别的美感。你正视它的美感,人与物的关系,就会发生转变。物还是同样的物,但物有用、无用的概念已变。这样讲,捡垃圾会让你看到有用、无用背后,物的价值。我挺爱站在垃圾堆里,浮想联翩。

人和物,谁是谁的主人?

大多数人会想,我是物的主人。但我们的生命,是被极少的物所包裹。我们消费的物,看似多样,实则有限。从出生到死亡,我们使用物,与物产生关系,物背后所有成为物的逻辑,控制了我们的行为。我们正使用的电子屏幕,以屏幕的方式,展示了这段时间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我们研究屏幕,就等于研究当下中国社会的一个切片。

人和物谁更重要?毋庸置疑,是人重要,但人已经被物牢牢控制,怎么变得更重要?人才是这个关系的重心。我们可以理出一个主要的线索:制造物,创造物的人,或创造物的逻辑,实际上是通过人使用物,来规范人的社会地位与生活行为。

前阵子去看一个官窑瓷器的拍卖会,物品确实精美,但我看不到人,读取不到物背后的、人的信息。一本书的背后,是作者、译者,是所有让它变成美好之物的人付出的情感、心血、时间、空间。物,是我与物背后的人之间的中转站。如果能通过物,读懂物背后的人,这才是我觉得物最美、最有价值的时候。尤其是一个艺术品,即便物的制作者已离开人世,但是他的灵魂,对技术的理解,对未来即将触碰此物的人的心思,如果还能停留在物中,被我所读取,那真是美妙无比。

比如,中国书画装裱,从宋代开始,讲究的就是“天比地大”,很像排版,上面是天,下面是地,上面比下面要大,即是规矩。大家遵循这个规矩就好了。但有一天,我在网上突然发现有个作品的版心,居然“地比天大”。它的版心特别靠上,严重不讲规矩。我立刻明白了这名装裱匠人的心思。因为作品画的是月兔,天上的东西,匠人便把版心上挪。这说明什么?第一,他懂这个规矩;第二,他敢打破这个规矩。一个文化人、知识分子敢打破规矩,不算奇怪,但一个装裱匠人敢打破规矩,而且在一两百年之后,被我读取到。我觉得他就是茫茫人海中,闪光的那个人。

理解物,美即诞生。我特别喜爱触碰古老的东西。一件陶瓷作品,从一团泥土慢慢成型,你触碰它时,可以感受到工匠在制作过程中的决心、失败、懊恼,最后他克服自己的犹豫,让它成为一件伟大的艺术品。你闭上眼睛感受它,会发现一股无比真挚的暖流,从内心涌出。美不仅仅是视觉的,更是全身心的。谷 泉

你知道好的婚姻是什么样子吗?

我好像没法回答你。

结婚有无数种样子,因为喜欢,因为年龄大了,因为孤单,因为合适,总之,婚姻的选择有太多太多的始料未及,当然,有的人,不会结婚。

这恰恰说明,婚姻,不过就是钻进一个冰箱里,挑一个冰激凌,有的人喜欢蓝莓口味,有的人喜欢巧克力口味,有的人喜欢香草口味,唯独,你有点特殊,拿了一个碎碎冰。

觉得吃亏吗?

你看,人家一出手就是哈根达斯,脆皮甜筒,绿豆沙。你,碎碎冰。可是,还有人,手伸进去,转了一圈又一圈,冻的打怵,最后空空如也。感情这种事儿,哪好谈公平啊。你爱了,就得做好覆水难收的准备,你和他深爱三年又五年,下一秒可能就会走散,关系的深浅,时间说了不算,倒不如爱的时候不留遗憾,在一起你稳赚,分开了也圆满,问心无愧。

所以,碎碎冰,也挺好,能解渴,能解暑。

你一定会遇见一个愿意跟你结婚的人,可能跟你当初想要的那种人不一样,明明奔着巧克力口味去的,后来却拿了一个棒棒冰,这就是恋爱的奇妙之处,某个人成了你一生的例外。

所以,你很奇怪,当初怎么会看上他?

其实就是合适的时间遇见对的人,炎热碰见冰激凌,瞌睡遇见枕头,你遇见他。条条框框都在那一刻变成了虚线,有些事儿,因为是他,你没那么介意了,好像,跟他在一起,感觉也不错呢。

然后你们一起走啊,走着走着,有一个人提议,不如,我们结婚吧。

你一愣,咱们在一起不是很舒服吗,为什么一定要结婚呢?

你突然觉得结婚是一件压力很大的事儿,仿佛以后活的没那么自在了,跟他亲近的那些人会一下子闯进你们的生活里指指点点,你碍于情面,不得已遵守他们的生活规则,你们会焦虑买什么房,搭多少彩礼的问题,你们会焦虑被催生孩子的问题,你应付不了那些突如其来的变化。

以前看过一句话:

我从来都无法得知,人们是究竟为什么会爱上另一个人,我猜也许我们的心上都有一个缺口,它是个空洞,呼呼的往灵魂里灌着刺骨的寒风,所以我们急切的需要一个正好形状的心来填上它,就算你是太阳一样完美的正圆形,可是我心里的缺口,或许恰恰是个歪歪扭扭的锯齿形,所以你填不了。

所以结婚呢,就是我知道,可能很久很久以后,我还会碰到一个歪歪扭扭的锯齿形,又或者我的心那个时候变成需要像是太阳一样完美的正圆形,但是此时此刻,我碰见了刚好的你,就没必要花时间继续去寻找了。

因为你,我愿意放弃后来的无数可能。

没有人不适合结婚,遗憾的是,不是所有人都够幸运碰见、并知道那个懂自己的人,甚至你都没有疯过,狂过,伤过,痛过,你压根就不知道,谁会在一个傍晚的凉风里给你带来一个好消息。

你爱他吗?
失去他,你会心疼吗?
失去他,你不愿意继续活下去了吗?
你知道什么是痛失吾爱的感觉吗?

你曾是多可爱的姑娘,后来呢,撩的技术娴熟套路满满,可是,再后来呢,你还是会遇见一个人,多想为他再穿一次小白裙跳个圈圈舞。

想结婚,还得自己亲自去结。

在“婚姻”里,有一种可爱的力量叫做“用心获知”,可是现在的年轻人被互联网坑惨了,有一天,他不小心碰了一篇“婚姻有多糟糕”的社会新闻,被困在一个又一个信息流算法里,他逃不出来,以至于他开始相信婚姻有多糟糕。

了解婚姻,你去喜欢一个人啊,去牵手拥抱接吻,去聊天陪伴吵架,温柔的,激烈的,眼睛看到的和心里获知的,那是两个世界,你去触摸婚姻,你才知道,婚姻多美妙,你去爱,你才知道,被一个人深深爱着那种感觉有多棒,想念一个人的感觉有多甜蜜。

可惜的是,互联网让你误以为你很了解“婚姻”,其实,你不过被一个算法圈起来驯养,不再相信爱情。

你渴望的,你喜欢的,你向往的,要亲自去感受,有人说婚姻不好,到底哪里不好,有人说婚姻很美,到底哪里美,这个时代所有人都是评论家,有一个键盘就可以创造自以为的世界,其实,我们压根跟所有人都没有生活在同一个世界。

路上没有路,所以有了桥。
水里没有路,所以有了船。
黑夜的路是黎明,黎明的路是朝阳,朝阳的路是日落西山。

你说你走投无路,是嫌弃鞋不合脚还是鞋不够好看,尘土里走一遭,泥沙里滚一趟,全是路,只是,这世上没有一条舒服的路,也没有两个人走一模一样的路。

结婚只是一件小事儿,你可以替自己做主。疯过,狂过,伤过,痛过,你才知道,这辈子你要不要结婚。

没有人可以定义婚姻,唯有在婚姻里好好活着,你才知道,婚姻有无数种可能。所以,抛开所有的偏见,重新去接纳一次约会,不一定是你不适合结婚,而是,你没给自己机会先去遇见爱情。#青春恋一夏#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 婚姻不是游戏,且行且珍惜吧!值得一看! 1、有时候失望也是一种幸福,不要把事情看的太严重 2、成功的婚姻的秘诀在于:把大灾难看成小事故,而不要把小事故看
  • 和小徐在一起半年啦(巧克力蛋糕胚➕奥利奥奶油真的太可了!我真是搭配小天才!) 我的睫毛也终于卷翘一整天了开心! 豆豉香辣湄公鱼也很可(不过对小徐来说吃的是故事和
  • 就在2010年12月22号我与母亲随团去三亚旅游,玩了八天不是那么开心!因为那个三亚导游不是个东西,他一直催我们消费而母亲不情愿,因此对我们的态度及其不好,这八
  • 【第46天,读《毛选》第一卷】这里重要的是烟、纸、钨砂、樟脑、农具和肥料(石灰等)。而且自己织布,自己制药和自己制糖,也是目前环境中不可忽视的。在闽浙赣边区 方
  • #连续加班1个月崩溃大哭# 加班不可怕,可怕的是一直加。 连续加班一个月,成年人也会崩溃痛哭。 湖北武汉,一女子坐在地铁站过道内一言不发,突然崩溃大哭。经了解
  • #德育行[超话]#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越来越关注教育,然而好的教育是什么,是我们需要回答的第一个问题,否则用了再大力气,走错了方向也是一种得不偿失。今天分享给大
  • 傅首尔的文章简直奠基了我整个青春 2015年的时候我刚读这篇文章的时候哭的稀里哗啦…… 因为我特别能理解在上海工作的孤独痛苦和必须全力以赴 也特别能理解在上海想
  • #清水麻璃亚[超话]##team8[超话]# 2019年11月20日 18:12:02 JST 翻译:樱栞 标题:啊啦啦   正准备发邮件 外面已经完全黑了……
  • 精致的都市丽人从长沙回来当糙女大学生了 每日夜晚,和ss阿臀都是ydxjl‍♀️ \\之后看演出,我宁可站在前面的坑里 也绝对不到后面去当气氛组成员了,后面太不
  • 无论快乐还是痛苦,时间并不在乎,时间就像一趟不停止的火车,你要知道自己的方向和目标,清醒的人才有行动的能力。 对于行动,我现在越来越认真,只前观修精进,希望自
  • [威武]父亲是一座山,用有力的双手为你撑起一片晴空:当你跌倒时,会鼓励你自己站起来,虽然舍不得看到你受伤;当你叛逆时,会包容你用固执与骄傲与他死磕到底;当你离家
  • ✨单身粮 椰子脆曲奇 ✨推荐指数: @单身粮JUSTFREE : 转评赞➕关注我,11月5日揪1⃣️个宝宝送同款!@微博抽奖平台 单身粮联名黄小厨@黄
  • 致敬!台风中逆向而行英勇无畏的他们! 灾情就是命令,坚守就是担当。受第9号台风“利奇马”和西风槽的共同影响,从8月10日开始,我市迎来一场暴雨,局部特大暴雨,
  • #文谈[超话]#【诗词趣读[挤眼]】——最焦虑的年龄 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①。 塞上长城
  • DIP零基础专业化妆师班 课堂作品分享 素人改造 / 田园风造型 化妆最重要的是突出每个人的特色和美感,虚化缺点,优化强点,矫正平衡 !散发独特性的吸引力之美
  • 欢笑声 欢呼声 炒热气氛 心却很冷 聚光灯 是种蒙恩 我却不能 喊等一等 就无人晓得 我内心挫折 活像个孤独患者 自我拉扯 外向的孤独患者 有何不可 笑越大
  • 补: 步入十八岁的第五年了 要坚持只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要保持对生活的热爱(真是明知山有虎) 要敢于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 要珍惜我美丽的小姐妹 要感恩包容照顾我的宝
  • #厉害了,我的珠海海泉湾# 2019年11月19日,在第四届中国金汤奖颁奖典礼上,珠海海泉湾不负众望,一举拿下 “十佳温泉旅游目的地” 、“优秀温泉节庆”以及“
  • #李清娥[超话]#愿你天黑有灯 下雨有伞 余生有良人作伴 愿你恋人待你如初爱你入骨 从此深情不被辜负 愿你所有的情深意重都能换来岁月温柔 愿你受过的所有苦痛 最
  • #翟潇闻游泳慢成这样不容易# #翟潇闻 破50米最慢记录# 净化啦啦啦 翟潇闻鹅丢了翟潇闻 水泥丢了翟潇闻 女装翟潇闻 诚信可靠翟潇闻 破50米最慢记录翟潇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