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解析思索

来书云:“师云:‘《系》言“何思何虑”,是言所思所虑只是天理,更无别思别虑耳,非谓无思无虑也。心之本体即是天理,有何可思虑得!学者用功,虽千思万虑,只是要复他本体,不是以私意去安排思索出来。若安排思索,便是自私用智矣①。’学者之敝,大率非沉空守寂,则安排思索。德辛壬②之岁着前一病,近又着后一病。但思索亦是良知发用,其与私意安排者何所取别?恐认贼作子,惑而不知也。

① 见于《启问道通书》“上蔡尝问‘天下何思何虑’”篇。

② 辛壬:辛巳年(1521年)与壬午年(1522年)。

欧阳崇一来信说,我读了老师您写的《启问道通书》,您说《易经·系辞》中的“何思何虑”,指所思虑的只是天理,此外再没有别的思虑,并不是说空空荡荡的什么都不想。心的本体即是天理,还有什么可思虑的?学者下功夫,千思万虑应该是从一个根上发出来的,这根就是天理落到心之本体上,也就是从良知发出来的。所有努力只是要恢复良知本体,若去安排思索,也就是师心自用了。

“安排思索”的“安排”在这里的意思是“谓施以心思人力。与纯任自然、不加干预相对而言。”陆澄修心学,“求圣心切”,把成圣这事儿看得太功利了,结果欲速而不达,这就是一种安排思索。

明朝刘元卿《贤奕编·应谐》有一则寓言,说的就是“安排思索”:

有盲子道涸溪,桥上失坠,两手攀楯,兢兢握固,自分失手,必堕深渊矣。过者告曰:“毋怖,第放下即实地也。”盲人不信,握楯长号。久之,力惫,失手坠地。乃自哂曰:“嘻!早知即实地,何久自苦耶!”(译文:有盲人经过一条干涸的小溪。在桥上失足坠落,两手攀住桥栏杆,战战兢兢抓紧,自认为一旦失手必定堕入深渊的。经过的人告诉他说:“不要怕,尽管放手下来,下面是实地。”盲人不信,抓着栏杆不听地哭号,时间久了,盲人筋疲力尽,失手掉到地面上。便自嘲道:“呵!早知道是实地,何必这么久苦自己呢?”)

“师心自用”这句出自《颜氏家训·勉学》,意思是“自以为是,固执己见,不肯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

现在的学者有两个弊病,要么“沉空守寂”,要么“安排思索”。

“沉空守寂”是佛家用语,和“沉空滞寂”意思相同,此病属南宋禅宗高僧宗杲禅师所批判的“默病”中最典型的一种,又称之为“枯木禅”。《六祖坛经》中提到的大通禅师,犯的就是此病。该禅病的特征就是,沉溺于空心静坐,闭目塞听,一切不管,以不见一法、不知一法的虚无之境为究竟。禅宗是最贴近我们文化的佛家宗派,是中国化后的佛教,其他的宗派相对要远一些。

欧阳崇一信最后说,这两个弊病,我也经历过,在辛已到壬午期间犯有前一种毛病,最近又犯有后一种毛病。

思索只要是从良知发用的,应该就算是符合天理的,那么和安排思索有什么区别呢?我担心自己认贼作子,被迷惑了还不知道,特意请教一下先生您。

“思曰睿,睿作圣①。”“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②。”思其可少乎?沉空守寂与安排思索,正是“自私用智”,其为丧失良知,一也。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是天理,思是良知之发用。若是良知发用之思,则所思莫非天理矣。良知发用之思,自然明白简易,良知亦自能知得;若是私意安排之思,自是纷纭劳扰,良知亦自会分别得。盖思之是非邪正,良知无有不自知者。所以认贼作子,正为致知之学不明,不知在良知上体认之耳。

① 《尚书·洪范》:“貌曰恭,言曰从,视曰明,听曰聪,思曰睿。恭作肃,从作义,明作哲,聪作谋,睿作圣。”

② 语出《孟子·告子上》原文“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思曰睿,睿作圣”出自《尚书·洪范》,按照伊川先生的解释“思虑久后,睿自然生”,“思曰睿”是说人要勤于思考、善于思考,久了,明睿自然就出来了,人是以思而灵,但不要忘记,人也以思而妄,所以一定要善于思考,不要胡思乱想,要勤于思考,而且方法要好、要对;“睿作圣”,“作”的本意是ト人用刀刮削、钻刻龟甲,引申为创造、创作的意思,也就是明睿久了,就自然而然成为圣人了。

“思”的重点是要心有敬畏,不要抱定一个“我以为”,而是要去查证检验一下这个“我以为”对不对。同时一定要随时去观察,随时去思考,随时去验证,而不要只是停留在思考上。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出自《孟子·告子上》,意思是心有思考的功能,思考就会有所得到。

伊川先生说:“致思如掘井”,意思是说我们致力于思考的时候,就好像在挖井一样。挖井,刚开始的时候,水一定都是非常地浑浊,随着工作时间的延伸,挖得越来越深了,慢慢,清水就引出来了。开始思考的时候,一定会很浑浊,很乱,但是,思考久了,自然而然就明快了,这就像挖井一样,挖得还不够深的时候,当然都是浊水,挖到泉眼的时候,清水一出来,就明快了。

阳明先生说,思考是不能没有的。“沉空守寂”与“安排思索”都是“自私用智”的结果,也就是基于私欲的“师心自用”。这两点在丧失良知之用方面的效果是相同的。

良知是天理落在心之本体上的昭明灵觉,因此,良知就是天理,思就是良知的作用。

如果“思”是从良知上生发出来的,也不过是天理,必然是明白简易的;如果是私意安排的“思”,自然是纷纭劳扰,良知也是能够分辨出来的。

究竟“思”是出自良知,还是出自私欲,自己都是知道的。会出现“认贼作子”的事情,根本原因是对致良知不真的明白,更不知道从良知上体认。

阳明心学的核心要素之一就是“致良知”,将合于道的“良知”通过人践行,践行包括心的一涌动直到落实出来,就是一个“致”的过程,“致”的本意是“送,到”,既要“送”,也要“到”,才算是“致”。“良知”人人具有,但能时时保证“良知”能被“送到”才是“致良知”的功夫。

品老子之道,献初修者,愿初修之人能得明悟!
1
熟读万遍道德经,其中意味自可得。吾观初修者不楷道之本义,吾才疏学浅,愿借老子之道给汝等指出一条路,愿初修之人能得明悟。
老子强调“道”不可言,“天下一切生命都有自己的源头,这个源头就是一切生命的根基。一旦掌握了万物的根基--母,就能认识世间的万事万物--子。即使已经认识了万事万物,已经把握了一切生命,还必须坚守生命的根基--道。”老子虽然把道描绘得恍兮惚兮,但它并不是不可捉摸。道既然创造了万事万物,万事万物就会呈现出道的本性,那何为道之本性呢?“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中有四大,而人是四大之一,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纯任自然。”
所以自然就是道的根本特性,那什么是自然呢?其实自然本很易理解但经许多所谓的哲学家多次解释后到现在越来越难懂了。其实自然就是自然而然,它是一种没有人为的天然状态。
落实到人自己身上,自然就是指人的天然本性,也即人的真性情真思想,在老子那真与自然是同一个意思--真的也就是自然,自然的也就是真。老子开的药方是:要自然就必须无为,不以主观的欲望来破坏天然,不用矫揉造作代替自己的天性,只有无为才有自然,同时无为的本身也是自然,因而人们把它们合称自然无为。
说自己不知道道的是深邃之士,称自己知道道的是浮浅之徒,前者属于内行,后者则冒充内行,唉,其实说到底不知便是知,知反而为不知,不知道就是知。吾观世人把道说得如何如何!其实道不可以听,听到的就不是道;道不可以见,见得到的就不是道;道不可以言说,能用语言说出来的就不是道。
一有人问道便出口回答的人就是不知道道,问道的人也是不能听见道,道不可问,也不可回答。本来不可问的却要强去问,这是空洞无聊的问,本来不可回答的却强来回答,这种答也必定空洞无聊。以空洞的答去回应空洞的问,对外便不能观察宇宙,对内便不能知道和体验自身的本源。

2
但并不是让汝等不去追问和言说,只是要把握它就得体悟下老子的话了:“有个浑然一体的东西,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存在,听不见它的声音,看不见它的形状,它独立生长而永不衰竭,循环运行而生生不息,可以为天地万物的根源。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勉强把它称为道,再勉强给它取个名字叫大。它广大无边而周流不息,周流不息而伸展辽远,伸展辽远而返回本源。道是那样的空旷开阔啊,像深山的幽谷;是那样浑朴纯厚啊,像混沌的水一样;是那样沉静恬淡啊,像深邃的大海;是那样飘然无踪啊,好像没有止境。
老子虽说道不能用言说谈论,但他却说起道来:“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的道;可以用语言说出来的名,路不是那永恒不变的名。无,是天地的本始;有,是万物的根源。所以常从无中去认识道的奥妙,常从有中去观察道的端倪。无和有同一来源而名称各异,它们都可说是很幽深,幽深而又幽深,是一切变化的总门。”
这段话使我们体悟老子之道但却又使我们产生偏见之举,更何况把道弄得玄之又玄,望世人能明之。但相对的他却为我们指出他所体悟之道,所以其价值还是值得的。老子所说之道不仅在天地形成之前就存在,而且还是天地万物的创造者。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因为一是道所生的,所以我们又把道称为太一。一是宇宙没有分裂时的混沌统一体,由这个统一体分裂为两个对立面,再由两个对立面产生出一个新的第三者,然后又产生出了世界上的万事万物。
既然老子都说了天地万事万物来于道,那么道就是天地的开端,是万物的根源。老子有时把道说成无,同时又把道称为有,说无是天地之始,有为万物之母,那么道究竟是无还是有呢?其实有和无都是一个东西,老子自己也说了这二者名称虽有异但来源相同。有是一个最慨括的名词,世界上各种不同的事物都有一个共同的性质,即:有,也就是存在。但是,世界上没有一样事物只有空洞洞的有,而不具备其它性质,如果只是孤零零空洞洞的有而没有其它性质那就是无可见,极其空洞抽象的有就成了无了。

3
我们再回到道。我们到底应该怎么称道才好呢?说道是无吧,万物又由它生长出来;说道是有吧,它又没有任何性质和特点,叫人看不见和摸不着。因而按老子说它是无,这就是道没有特点、性质和形状而言;有时说它是有,这就是道产生万物而言的。说道是无,行;说道是有,也行。
所以老子的道虚无缥缈,不可捉摸,九重天也不能形容它的高,九层地下也不能喻及它的深,它比天地还要久远,比宇宙还要辽阔,它创造了万事万物,而万物万事又无不显现道的特性,如一切事物总是向相反方向转化,生死相依,福祸相因,高下相形,动静相对……
老子说:“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纯任自然。”我们再来探究下这个问题。既然自然是老子所谓道的基本特性,因为他说道是纯任自然的,道以自然为法则,那么自然指的是什么东西呢?什么样的状态才能称为自然呢?
自然应该就是一个人性情真诚的极至。那么我们怎么样才能返朴归真?找回久已失去的自然天性?遵循自然之道的人不以生为喜,也不以死为恶,出生时不知道欢天喜地,要死时也不知道恐惧痛苦,无拘无束地来,潇洒从容地离去,把人生最重大的生和死也看成自然的事情,他完全忘记自己的来源,也不去追求自己的归宿。任何事情来了就欣然接受,把死亡也看成不过是重新回到自然中去,不用心智去损害自然之道,不用人为努力去改变天然,这才是真正的修练之人,即是真人。
真人的内心无忧无虑,他的样子安祥平静,额头宽大恢宏。严厉起来就像秋天一样肃杀,温和起来又像春天的来临,喜和怒就像春夏秋冬运转一样自然,顺应万物变化随遇而安,没有人知道他的胸襟有多么宽广。真人的内心充实而又面色可亲,为人宽厚而使人乐于归附,精神像宇宙一样高远,潇洒脱俗不拘礼俗,沉默不语时好像失去知觉,说话时又毫不用心机。
自然境界是老子所推崇的最高境界,而要达到自然之境就必须无为,无为既反对违反自然规律的妄为。无为和有为的分界线是看是否顺应自然的发展规律。遵循、顺应自然规律的是无为,把个人主观意志加于自然的就是有为。
要想自然必须要学会入静,俗话说心平似镜,人的心镜如果平静了,也能鉴照天地的精微,甚至可以明察万物的奥妙。老子认为虚静是万物的本性,因而恬静的生活是符合本性的也是自然的,而自然就是最高的境界。自然的规律的运行无休无息,万事万物因此而生成;成圣成仙的即已明白上下古今四方变化,而遵循各自的天性,那样的人心境和行为也早已归于平静。平静也是天地的水平仪,心神宁静便是空明,空明便能充实,充实便是完备。心神空明既象征宁静,由宁静后再行动就无往而不得,无往而不宜。

4
“静是动的主宰,重是轻的根基。精神与身体合一,能不相离失吗?专精守气,致力柔和,能无欲到像婴儿吗?清除杂念,深入静观,能没有污暇吗?”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污乎?专气致柔也是道家静功的内丹修练法,将个人精气集在腹中,然后循环升降,使身体变得像婴儿那样柔软,心灵集中在精神的某一点,心灵安静内守而抗拒外面物质的刺激,达到成仙目的。(修练只是指出点滴重点罢了,不是详细之言)涤除玄鉴,既是指用精神洁剂来洗其心,使心灵深处明净如镜,不沾染世俗的一丝污垢。
老子说:“灾祸里边未必不藏着幸福,幸福里边未必不潜伏着祸根,这种祸福得失循环变化并没有一个定准,谁能知道它的究竟呢?”吾认为既然是规律循环变化那么福与祸是相对的吧。天地有大美却不言说,四周有明显规律却不讨论,万物有生长的道理却不表白,有德行的人推原天地的大美而懂得了万物的道理,因而纯任自然而不人为造作,这就是为什么法取天地的缘故。天地为什么是美之极致呢,究其底是因为它是纯任自然,一派天然而无丝毫人工的痕迹,天地本就是规律调合之物,吾认为修真者莫去追求,要保持自己的本然形态。美的不仅是外表的样子,更重要的还有内心修持的顺应自然的涵养。
最后我只想借用老子之语告诉初修者一句,道者自然,化育万物是永不留痕迹,日迁月移死生交替,生有所始,死有所归,修道并不是一定在这一世能有成就,但循环往复,终有成就时!
吾不忍初修者苦苦徘徊或因听别人妄言而走入误区,所以吾不才借用老子之道来表述一番,希望初修者能体悟点滴东西,常说道无法用言语表达,但吾还用如此之多。因时间匆忙有所疏漏在所难免,所以希望各位修道之人多加完善修改。此篇虽无功法之说但对于初修者还是有点滴引导作用,待有多些时间吾再来废话吧!
#崂山太清宫# #道教知识[超话]# #道教[超话]# #道教# #修行[超话]# #道家养生# #闻道行道# #道家# #崂山#

小儿夜啼,有肠胃不适导致者,有受生人或者环境惊吓所致,还有的就是婴幼儿,它的天眼很多时候,是半开的,可以看到很多常人看不到的景象,容易受惊吓。过去古书上面说到,晚上不要抱孩子出去,容易受惊吓,就是因为晚上不净的东西特别多,所以晚上尽量不要出去。

凡眉根或者印堂发青者,多是受惊吓所致,可以用下面的方法治疗:婴幼儿夜啼(主要是6个月以下的)用灯芯草21根(沾朱砂末),蝉蜕7个,煮水喝就可以了。

道人按:这个方子,以灯芯草和朱砂,入心而安神,灯芯草和朱砂这两个东西,可以点燃心中阳火,驱其阴邪,心火起而神明自强。辟邪而安神,故为主药;蝉蜕,昼鸣而夜静,以物取类,专门治疗夜啼之病,非常妙的道理在里面。“大道至简至易”,古人诚不欺哉!

还有人用仲景的“甘麦大枣汤”来治疗小儿夜啼,这个原理和上面的类似。因为甘麦大枣汤,治疗的适应症里面,就有不干净的东西干扰人精神所致病,和这个病机有些类似。所以可以治之而已。

也有用二丑敷脐而治疗小儿夜啼,这个方法,主要是治疗腹胀导致的,也就是消化不良导致的小儿夜啼为主。因为二丑有很强的化积滞的作用,特别对于小儿消化不良、异食症、疳积等疾病,有非常好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下面来说说一岁以上小儿,夜卧不安的治疗方法:

14年4月中旬,吾儿慧泽,4周岁零2月。忽然夜间失眠,每天夜里一点作用醒,然后辗转不眠,问之,无不适,就是说自己睡不着。大概到三点多点,方能困倦睡去,睡亦不沉,似乎辗转不适,蹬被努力,极不安宁。连续3天,天天如此。余处方一剂调理如下: 生半夏10 炒薏仁10 醋玄胡5,煎水,放蜂蜜适量调整口味,晚上服一次,夜卧不再醒,蹬被努力明显减少。第二天再服二煎,服完愈,至今未发。

道人按:此方,余创立以来,用之治疗小儿夜间卧不宁的疾病,基本一剂即可大效。很少有不效的时候。方中生半夏,只要煎煮到半小时以上,绝对没有任何毒性和副作用,不但无毒,而且养胃。余坚信:尽信书不如无书。所以凡毒药,皆自己反复尝试,自认绝对安全了才敢放之临床。生半夏,余初用时,读书不多,尚未见前人用过,自己从10克慢慢尝其,然后30克,50克,100克,煮透以后,喝汤嚼肉,如食魔芋和土豆。后来慢慢开始用生半夏,现在读书繁多,见识前人也有用生半夏者,胆更大,心更明,凡痰湿重者,脾胃不和者,用生半夏,效比制半夏更胜。余于孕妇体偏胖者,亦用生半夏。古人言半夏于孕妇不宜,余用至今不知凡几,未见不良反应者。但是辩证不合用者,不要乱用。“有是病,用是药,则病受之”,用之则无妨!

方子是取半夏秫米汤之意,用炒薏仁替换秫米,加玄胡一味。半夏者,色白而圆,为乾卦主头脑,能安神镇静、调和阴阳,祛湿化痰和胃,炒薏仁祛湿缓急,健脾止痛。玄胡安神止痛,色黄味苦其气下降,故可定肝胆惊气。三药配合,治疗小儿夜间不和的疾病,效如桴鼓。凡夜间不眠或者难眠者,加虫蜕(去头足)3--6克,效更佳,请大家验证。

上面的灯芯朱砂蝉蜕方,主要适用于一岁以内的孩子,我自己给孩子用的那个半夏、薏米的方子,用的范围要广一些,主要适用于5岁以下的孩子,特别是4岁以内的更好。稍微再大一点点的孩子,就会很容易有轻度疳积了,这个就要适当加减了。顽固的可以加五谷虫、胡黄连或者三棱、莪术等等。如果有虫积于腹内的,又当另论。 https://t.cn/RBS4O7q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plog[超话]##我的美食日记##好好吃饭##不可辜负的美食##一人食##校园生活# 这周也很累累的心情也一般般 还陆续在朋友圈看到很多以前的同学都要回家了
  • 此人的zz平台上有另外一笔同是一天交易的环保盒子的订单,如果那个姐妹也被骗了,能看到这篇帖子的话还请与我联系。#时代少年团周边中转站[超话]#现在据那个被骗的妹
  • 又又又又又又又想去fish market了 要是哪天離開Sydney 我可能會最想念fish market 生蠔跟三文魚真的都是那種好吃到哭泣的程度啊啊啊啊啊
  • 然后是我今日份的快乐:吃吃喝喝不知道是小郡肝越来越辣了,还是我太久没吃辣变得不太行了半杯咖啡根本不够我解辣的,于是就有了饮料和椰奶。现在他在追他的美剧 我在旁边
  • 更何况放出来的会场物料里,羽生站在那里微笑,那些乌七八糟的ZZ因素、国仇家恨、GJ关系,都无他无关了,他只是感受到了爱,然后来表示感谢。因为2015年碰瓷案女肇
  • ”我可爱(๑•.•๑)的姥姥给我打了电话[可爱][可爱][可爱]在此之前,我刚到家时,爷爷就告诉我了,王一博在第几个节目初一早上早早的就被妹妹叫起来了,换新衣服
  • 東京のサクラの開花の発表は、平年より4日早く、最も早い開花の発表となった去年よりは6日遅くなっています。最も早い開花の発表となった去年より6日遅いものの、平年よ
  • 过了三十岁,就不必非得去装年轻了,到了五十岁,也就不必去感慨岁月沧桑了,一切都合时宜,才是最好的人生。”我也觉得,什么年龄做什么事,与自己的年轮相称,这是自然的
  • 两年前的今天,你为我们编织了一场盛大而美丽的梦,那是你的第一场个人演唱会,也是你专门为我们准备的告别演唱会,演唱会上的每一幕都仿佛还在眼前,还有你没有当面说出口
  • 【#官方通报网传3名老师打14岁学生#:公安机关介入调查,涉事教师已停课】汉阴县教育体育和科技局通报,2022年11月16日,网传“汉阴县蒲溪初级中学老师打学生
  • 越长大越明白,人生有时真的需要等,该来的让它来,该走得让它走,不强求,也不强留,看不开的总有一天会看开,得不到的总有一天会以另一种方式给你,不着急,也不抱怨,我
  • 要不是反应快,明星们这些口无遮拦的场子可就救不过来了[捂脸]黄子韬吐槽自己好兄弟:“看这个bi说话”话音刚落,突然反应过来是在镜头前,慌忙转了话头:“看这笔直的
  • 无视无视”或者“拿来吧,全部纳入我的世界中”因为他相当懂让孤独消失的方法嘛,世上只有他一人的时候反而会起舞得更加快活更不知疲倦吧,那副意气风发的样子又变得有点讽
  • 但如果是土星跟火星的负面相位,当事人一定不会默默放在心里,一定会表现出来让人看到。太阳火星成正面相位时,当事人一定不会是很没有精神、很懒惰或无法表达能量的人。
  • 救命我:对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嗝,还有朱正廷朋友:不会吧不会吧我:还有王子异朋友:救命……我:然后就是小鬼朋友:这我知道我:还有长靖,尤长靖朋友:啊我知道他
  • 2应该是我们第一次晚上出来散步找吃的,那时候心情很好,有种很自由又很安心的感觉~1 2都是我们搬家的那一天~3我带yy去了王家凉皮尝尝很独特的味道,真的很好吃啊
  • 不管你工作在何处,无论你是务工、还是经商,多年以来,你们带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带着对未来事业的憧憬,远离亲人,外出打拼,凭借着扶风人民淳朴善良的品格、吃苦耐劳的
  • 李嘉欣可能很少关注外界,因为有老公和孩子,还有很多狗狗要照顾,她的爱无法分给别人,也成不了林青霞式的作家,现在生活很幸福已经足够。 可能有人会看不惯李嘉欣
  • 但我相信我喜欢的人有一颗坚强纯粹的心,再多的苦难也不会畏惧,勇敢走自己的路! ❤️ PS.看到了熟悉的队长~有时间一定要去补全集~ 女主邱樱是我很喜欢的一位女
  • #每日一善[超话]# [心]#阳光信用# [心]#每日一善# 乐善好施、扶贫帮困, 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相互帮忙、患难扶持, 是社会倡导的时代新风, 月有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