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看蚌埠# 围绕主导产业,五河县突出以商招商、精准招商、全员招商,持续擦亮营商环境“金字招牌”,推动“双招双引”工作“动起来”“跑起来”——

项目活水源源来

无论是纺织产业园火热的施工现场,还是自行车产业园内忙碌的生产场面,抑或是一个个为“双招双引”忙碌的身影……初冬时节的五河,时刻保持着发展“热度”和“速度”,处处涌动着时不我待、奋勇争先的澎湃热潮。

今年以来,五河县以大动作开展大招商,以大招商促进大发展,“双招双引”交出喜人答卷:截至10月底,全县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8个,协议总投资295.1亿元;新入省库亿元以上项目32个,总投资134亿元,完成省外亿元以上项目到位资金127亿元,同比增长25.61%。

11月29日,华芳五河纺织有限公司员工正在查看设备运转情况。
01
爱拼才会赢
把好项目“抢”过来

走进安徽华莱士食品项目建设现场,工人师傅正在进行洁净厂房装修,这家总投资4.9亿元的绿色休闲食品类项目于今年8月开工建设,计划明年1月份试生产。项目建成后,预计能实现年销售收入7.2亿元,年入库税收1120万元。

“这家企业是我们硬生生从别人手里‘抢’来的。”陪同采访的五河县招商和园区发展中心主任朱儒林说。

原来,今年5月的一天,企业负责人庄和累陪朋友到五河考察食品项目,在接触的过程中,朱儒林说,要不你们一起过来吧。“五河的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不错,但是我已经有意向投资地了。”庄和累的拒绝却让朱儒林感觉有了“可乘之机”——这么优质的客户,一定要拿下来。

通过打听,朱儒林得知华莱士食品项目计划落户苏北某地,无论是拼政策、拼实力,五河都不占优势。想要说服对方在五河立项,真不是容易的事情。

“好项目是稀缺资源,坐在家里是等不来的。必须‘再早一点、再快一点’。”朱儒林和同事“豁出去”了。

一边整理各种优惠政策和营商环境介绍,一边制作市场调研报告,一周后,县政府主要负责人带着朱儒林找到了庄和累。

“我们正计划和对方签订投资协议,下次如果有机会我一定去五河投资。”朱儒林吃了闭门羹。

“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非但没有打退堂鼓,朱儒林和同事们反而变得更拼了。随后的一段时间,朱儒林又去企业拜访了几次,最终庄和累被五河县招商干部的诚意打动,答应专门来五河考察。

“特别是听了先期入驻企业的介绍之后,更加坚定了落户五河的决心。”庄和累对五河各种政策和营商环境颇为满意。最终双方达成了落户协议。

只有干出的精彩,没有等出的辉煌。采访中,“拼”这个词反复出现在朱儒林的口中,“不拼项目不会来。”

不止招商干部,还有更多的新“五河人”跟着一起拼。

“这些企业大部分都是我招过来的。”蚌埠东陵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冬木颇为自豪地领着记者参观五河自行车产业园二期项目。除了企业家之外,陈冬木还有另外一个身份:“招商大使”。

今年,五河县进一步创新以商招商思路,围绕主导产业,设立了四名“招商大使”,为引进产业链、创新链上下游企业、机构牵线搭桥,为重大产业项目谋划建言献策,协助做好产业布局和发展规划,同心同向使招商引资工作落实落地。

02
变中开新局
硬招实招层出不穷

“十四五”开局之年,在你追我赶的区域发展中,如何实现大发展、快发展?“在虎口夺食、竞争激烈的形势面前,就看谁‘双招双引’的招数新、招数硬、招数实。”五河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张允武说。

今年该县针对主导产业开展靶向招商,组建13个“链长制”招商工作组,由县级领导领衔,突出顺藤摸瓜“找”头部企业,形成产业头部企业、重点项目清单目录,按图索骥、逐个研究、寻求合作。

“把招引成效作为衡量干部责任意识、领导水平、执行能力和工作作风的重要标尺,以项目看实绩、以项目比高下、以项目论英雄。”张允武说。

今年五河县进一步整合力量,抽调精兵强将,组建了24个驻外招商分局,每个驻外招商分局由3个人组成,每人每月开展招商不少于20天,组成人员全员脱岗2年,专职招商。截至目前,全县24个驻外招商分局累计提供县领导考察项目104个,县领导已考察60个,来五河考察企业158家(次),目前列入重点在谈项目29个。

一切围绕项目转,围绕项目一切转。当前在五河,从县领导开始,到各乡镇、县直单位的“一把手”,都是“招商队长”,既挂帅又出征,研究重点招商工作、接待重要客商、拜访重点企业、组织重要招商活动、调度重大招商项目。目前,有浙江盛发纺织、江苏海特服饰、苏州赛伍技术等125个重点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对接中。

“现在抓招商,已经从原来的拼政策转变为拼产业链上来。”朱儒林告诉记者,今年五河还进一步夯实产业配套,提升发展能级。

“由于缺少印染设备,纺织企业在本地织布,必须到外地进行染整,成本高,我们常联系的一些大企业过去对来五河投资有顾虑。”当地的一家纺织企业负
面对短板,五河县积极作为,从去年到今年,有关部门多次跑到省市相关部门协调争取,最终规划面积556亩的印染产业园获批,目前项目可研报告评审已完成。“纺织服装产业日前还入选了2021年度安徽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有了完备的产业链条,我们出去招商更有底气了。”朱儒林笑着说。

03
“保姆式”服务
打造营商环境五河样本

11月29日,五河县长欣纺织产业园项目施工现场挖机、混凝土罐车不停地在工地之间来回穿梭,项目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开展。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10亿元,建成后将年产1亿米纺织面料以及5000万套家纺用品,助推五河纺织服装产业迈向更高端。

“一期项目今年3月开工建设,年底前投入试生产。这个速度是出乎我们预料的。”长欣纺织产业园项目负责人夏长顺说。

做好“双招双引”后半篇文章,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长欣项目的快速推进就是五河推行“保姆式”全方位服务的一个缩影。

前不久,由于国内建筑行业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国际贸易行业低迷,使得企业建设资金周转出现困难,即将影响项目建设进度。夏长顺找到了项目首席服务官、园区管委会副主任桑莹莹。

桑莹莹对资金缺口、解决方法、是否对接银行等情况通过走访进行了详细掌握,随后多次奔波在项目、金融机构、政府部门之间协调,并积极陪同县农商银行到浙江省长兴县实地查看浙江天嘉纺织有限公司实际经营情况,最终县农商行同意以项目名义为企业办理贷款,通过审批贷款金额共计3000万元,目前已到账贷款300万元。

“对重点项目建立‘7个1’推进机制,自项目协议签订起即成立由县级领导、招商引资单位、经济开发区等组成的项目建设帮扶小组,集中力量和资源保障项目落地。”朱儒林说,今年园区还将有203家投产企业和在建项目纳入“网格化”服务范围,建立了以管委会副主任为首席服务官、工作人员为网格员的帮办服务制度,在企业入园协议签订之时即靠前对接,帮助企业办理工商、税务、土地、规划、备案等各项审批,以及水、电、网、汽等入户手续,积极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建设、经营中的各类问题,助力企业早建设、早投产、早达效。

把企业家当自己人,为自己人办事就是办自己的事。在五河,全程帮办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帮助企业纾困解难。今年以来,该县为工业企业供地1260亩,盘活低效闲置企业9家703亩,实现新入库工业项目固定资产投资22.4亿元,续建项目固定资产投资7.3亿元,办理各项审批969项。

“我们将全力以赴抓好‘双招双引’,倾心倾力抓要素保障,用心用情为企业解决困难,奋力冲刺全年目标任务,为打造‘三地一区’两中心努力建设幸福蚌埠作出五河贡献。”五河县委主要负责人说。
蚌埠日报全媒体记者 年福烨

图片\刘晨

阳新老旧小区改造:54个“忧居”变“优居” 居民又回住
11月8日清晨,在香樟翠绿、茶树花开的黄石市阳新县兴国城区税务小区,居民不是打球、散步,就是跳舞、拍照打卡,健身器材齐全的区域,更有居民在健身锻炼。

其实在阳新县,像这样的小区不止兴国城区税务小区一个,自去年8月以来,阳新县城区共有54个老旧小区都发生了华丽蝶变。阳新县城东新区新杨社区老一中小区王忠新说:“以前这里是‘无人管、无钱管、无法管’小区,到处破败不堪,不要说文体活动场所,就是花花草草都没几根。如今,小区不仅有别致美丽的小花园、平坦宽阔的柏油路,还有整齐有序的停车场。这样的生活真舒坦!”

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为了让居民满意舒心,阳新县“旧改”指挥部与社区工作人员坚持走家入户,收集居民对老旧小区改造的建议和意见,发动每个“旧改”小区居民当“主角”,协助监督改造质量。

对于老旧小区改造,阳新县实施差异化、个性化“旧改工程”,并先后投入21335.72万元,完成了兴国镇桃源新村等54个小区违法建筑物、亭棚、凸出式防盗网的拆除,坡屋顶修建,外墙增饰漆,单元门安装,火烧板铺砌,下水管网重建,道路刷黑等旧改工程,从而让4317户、201楼栋华丽蝶变,变“忧居”为“优居”。

“小区环境好了,一些原先搬出去的居民现在又主动搬回来住了。”阳新县兴国镇党委书记吴坤介绍,兴国镇奏响居民同频共振“幸福曲”,创建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样本”,引得居民连连点赞,仅兴国镇五马坊社区政府小区,便有19户居民回流。

中秋节重新搬回兴国镇五马坊社区政府小区居住的陈慧芳告诉笔者,她从小就居住在这里,但由于多年无人打理,房屋渗漏,垃圾成堆,所以几年前就搬走了。如今改造后,小区真的大变样,不仅环境好,居住舒服,而且还安全。

“经过几场大雨,家里再也没有漏水了,心中的大石头总算落地了!”11月7日,阳新县桃园新村小区程丽满脸笑容地说,该小区于1989年构建,历经几十年风霜后,有些楼栋出现了漏水现象,渗入顶楼住户家里,导致墙体发霉,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不少困扰。如今小区6栋楼不仅全部完成了防水整改、小区外墙砖立面修补,小区绿化更得到提质改造,放眼望去,小区宛如新楼。

“既改‘面子’,也改‘里子’,老旧小区改造面积44.22万㎡。”阳新县常委、副县长柯友国介绍,去年秋以来,阳新县全面落细落实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完善了水、电、路、通信等配套基础设施,极大地改善了老旧小区居民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在阳新县山川台社区老火车站小区,不仅实施拆除违法建筑、增补绿植等“手术”,还新划了停车位。在山川台社区疾控小区,王丽红则热情地邀请笔者到她家里看看。她说:“以前小区环境差,家里没装修,从不敢往家里带朋友。小区改造后,我花5万元将家装修一新。前两天,终于敢请9个同学来家聚了聚。”

走出王丽红家,看见几位居民聊得正欢。说起小区变化,居民李名花同样高兴地说:“以前家门口的路很窄,车子开不进来。现在巷子宽得能开得进消防车,而且家门口就有车位。”

另据阳新县五马坊社区党支部书记李清华介绍,五马坊社区地处老城区商业中心,住着2200多户居民,房屋大多修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破败不堪,没有消防通道,临时违建较多。如今,经过老旧小区改造后,整个商业中心各处美食、小商品市场、步行街都显得更加热闹繁华。

“我们打破小区空间分割,联片改造54个无物业小区、修通拓宽11条道路、新建14个广场、16个停车场,重点解决了居民较关注的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等问题,老旧小区面貌焕然一新。”阳新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刘会武说,群众利益无小事,自去年以来,阳新县创新老旧小区改造,综合治理“黑臭水体”,打造出了众多宜居街区和亮点小院。

“楼道亮了、屋顶不漏了、下水道不堵了”“违章建筑拆了,停车位多了”“楼下就是小花园,住在这很惬意”…… 畅谈如今的幸福生活,阳新县五马坊社区的老人们脸上堆满了笑容。

旧城改造,环境变美,高效治理,安全保障。如今,小区楼栋安装了单元门口、门禁系统,楼梯公共区域安装了监控摄像头,小区居民出入更加安全。

以前,小区道路很窄,没有固定停车位,外来车辆随意停放,道路经常堵塞。如今,老旧小区拆违建、增空间、建停车场、安装道闸,不仅规范了车辆停放,更美化了小区。

阳新县“旧改”指挥部明白,提升老旧小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三分在建设,七分靠管理,所以,在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中,阳新县多措并举,实施隐患大排查、停车秩序大整顿、设施设备大检修、环境卫生大提质等一系列专项整治“组合拳”,确保小区整洁、舒适和安全。

为确保改造后的小区卫生不反弹、设施有维护,阳新县按照“共建共治共享”原则,坚持党建引领,推行“党建+物业”管理模式,解决了城东新区新杨社区老一中小区等201栋老旧住宅管理维护问题,实现了全域老旧社区物业管理全覆盖。

“每家每月交20元钱,专门建立了监督机构,我们非常满意。”69岁居民李林说,有了严格的监督,居民缴费相当积极。

同时,阳新县物管办采取“联单成体”“联体成片”方式,将桃花泉社区桃源新村小区老旧单体楼“抱团”成小区;实施改造“手术”后的桃山川台社区电线厂小区、三医院小区,同样引入“党建+物业”管理模式,让居民享受到高品质的物业服务,实现居民受益、企业获利,多方共赢新局面。

坚持因地制宜、精准发力,阳新县持续实施人居环境和城区品质双提升,让更多居民感受从“住有所居”到“居有所乐”的新变化。据了解,阳新县“从天到地、从里到外”进行全面老旧小区改造,共惠及居民4317户,切切实实让居民感受了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阳新县委书记万鼎表示:“我们将推进城市更新,让居民住得舒心;同时,将举全县之力提高群众生活品质,让百万阳新人不仅能感受到生活舒适方便,也能感受到城区温度和文化厚度。

推行基层便民服务“三个三模式”,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为切实解决办事企业群众“办事难、难办事”“到处问、到处跑”等问题,淄博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立足完善镇村便民服务体系,通过明确事项清单、规范办事流程、创新服务模式等举措,大力提升镇村便民服务水平,全力实现政务服务就近能办、多点可办,把更高质量、更高效率、更加便捷的政务服务延伸到基层,真正打通便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相关经验做法得到了人民网的转载刊发。
淄博市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提升基层政务服务规范化、便利化水平,探索形成了基层便民服务“三个三模式”。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全面实行“三个一”,即“人员一口管理,事项一窗通办,审批一枚印章”;村(社区)便民服务站全面实行“三个办”,即一般事项“就近办”,高频事项“自助办”,复杂事项“帮办代办”;基层便民服务机制推行“三项创新”,即建立镇级行政审批服务所,成立镇级政务服务局,实行“政务+金融(邮、商)”服务。目前,全市88个镇(街道)、2927个村居全部建有满足企业群众办事基本需求的便民服务中心、便民服务站。镇级办理事项135项,街道办理事项118项,村级办理(代办)事项79项,社区办理(代办)事项60项,85%以上镇级事项可网上办理,进一步优化了基层政务服务资源配置,有效化解了政务服务供需矛盾,打通了服务企业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一、背景
(一)管理机制未理顺,“人”难管。改革之前,尽管全市所有镇(街道)都设立了便民服务中心,有固定人员编制,而且大部分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主任为副科级干部。但存在未按照编制落实人员、人岗不对应、工作人员普遍兼职等问题。由于各镇(街道)工作人员紧张,大多还负责包村、扶贫、抗旱等工作,导致有个别窗口经常空岗,有的因为经常换人,群众办事要么找不上人,要么工作人员业务不熟不会办,严重影响了基层群众办事的获得感和满意度。究其原因,就是镇级便民服务中心人员管理机制未理顺,中心管的是“别人”的人,既管不住,又管不好。更有甚者,个别镇(街道)把便民服务中心作为解决干部级别的地方,只任职,不干事,影响了政务服务质效提升。
(二)事项进驻不规范,“事”难办。部分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事项进驻不到位,进驻事项有的授权不到位,事项办理权限理不清、落不实,存在事项办理“体外循环”,群众办事跑多次的问题。比如,有的镇(街道)卫健、民政以及村级“五代管”等业务虽然在便民服务中心设有受理窗口,但办理权还在原来的委办,导致群众办事“两头跑”和“体外循环”。按照原有办事盖章模式,窗口工作人员办完业务后还要跑到镇政府、各委办盖章,如果一次找不到人还要跑两次,甚至多次,既费时又费力。
(三)窗口设置不科学,多头跑。“一窗受理”,人是关键,“窗”是基础。镇级便民服务中心办事模式是各委办站所派驻窗口,有多少个入驻单位,就设多少个窗口,有多少个窗口,就安排多少个工作人员。并且各窗口之间,工作人员之间,业务互不相通,每个人只能办理自己的业务。这种以单位为主而非以事项为主设置的窗口,致使各窗口各自为政、忙闲不均,群众办事要么找不到人,要么找到人又不会办,找到了会办的还要排队,既浪费人力资源,群众办事还极不方便。
二、主要做法
围绕基层便民服务存在的问题和短板,淄博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从体制机制、人员管理、事项办理等角度入手,探索形成了基层便民服务“三个三模式”,有效破解了基层群众办事来回跑、多头跑的难题,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一)镇级便民服务中心实行“三个一”,实现政务服务“进一门、到一窗、盖一章、办所有事”
人员一口管理。创新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管理体制,打破原来委办站所派人进驻模式,采取人员择优划转、购买服务等方式配齐配强窗口工作人员,理顺人员隶属关系,打造一支真正属于便民服务中心“自己”的队伍,将镇(街道)的便民服务由“虚”变“实”,解决了原先进驻窗口工作人员管不住、管不好等问题。通过改革,淄博市镇级便民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进一步精简,压减率达57%以上,平均年龄由47岁左右下降到35岁,行政运行成本压减68%以上,人员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内部管理和对外服务有了质的提升。
事项一窗通办。通过事项划转,统一集中管理、统一分配业务,重新梳理办理流程135项,专门制定综合服务指南,实现事项办理“一窗进、一窗出、一窗通办”的综合服务模式。采取集中业务培训、综合服务能力培训等措施,推行“零基础手册+实战演练+轮岗培训”的全科人员培训模式,全方位提升人员综合素质。建立窗口“好差评”评议、考核末位淘汰等机制,保障工作有序规范开展。通过“一窗通办”,统一调配人员、事项,将窗口业务平均分配,实现企业群众来大厅办事“找谁都一样”,将人力资源的优势发挥到最大。
审批一枚印章。镇级各类便民事项结果材料,需要各职能站所加盖印章才有效,无形中增加了手续办理环节。实施印章管理改革,变事项办结后分头盖镇政府或委办站所印章为只盖便民服务中心的印章。梳理便民中心划转的135项职责权利,规范化编制权责清单和事项清单,完善镇级政务服务平台信息,提升网办能力,确保镇级便民服务事项由便民服务中心“说了算”。统一刻制镇级“便民服务中心”印章,凡是便民服务中心办理的服务事项,均加盖“便民服务中心”一枚印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简政放权,梳理个体工商户涉及的部分行政许可事项,通过授权委托的方法,赋予便民服务中心实质性审批权力,进一步扩充镇级可办事项。通过推行镇级“一枚印章管审批服务”,企业群众办事由找多个部门变为找一个窗口,135项镇级事项实现“一次办好”,业务平均办理时限缩减到1.2天,群众办事跑腿次数平均压减到0.7次,大大提高了基层服务效率和质量。
(二)村级便民服务站实行“三个办”,实现政务服务“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一般事项“就近办”。以“六有一能”为标准,推进村级便民服务站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在全省率先将电子政务外网延伸至村(社区)便民服务站,实现民政、社保、计生等65项业务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大厅“一窗受理”,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登记、新生儿参保、求职登记等15项业务在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大厅直接办理,为企业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
高频事项“自助办”。将政务服务自助终端设备延伸布设到村(社区)便民服务点,实现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办好事。目前,已在村(社区)便民服务点布设政务服务自助设备75台,可查询办理商事登记、人社、交通、不动产、税务等108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着力打造“10分钟便民服务圈”。
复杂事项“帮办代办”。将村一级作为帮办代办服务的基础落脚点,重点围绕农村群众关心的民生事项,开展村级帮办代办服务。全面制定帮办代办服务标准,明确帮办代办服务人员工作职责,建立“咨询告知、授权委托、开展帮办代办、协调办理、跟踪反馈、评价归档”“六步法”帮办代办流程,实现帮办代办规范化。建立帮办代办队伍,以党建为引领,成立村级便民服务“红色代办”服务队,发挥村(社区)党员干部带头作用,按照“就近就熟”的原则,每名党员干部联系一定数量的企业和群众,为本村(社区)企业群众代理代办政务服务事项。
(三)基层便民服务机制推行“三项创新”,实现政务服务“多点融合、区域通办
建立镇级行政审批服务所。在周村区试点设立镇级行政审批服务所,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工作人员下沉到镇级行政审批服务所办公,与区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具有同等权限,将区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市场准入、投资建设等领域123项政务服务事项下放至行政审批服务所受(办)理,实现区级事项全部在镇级办理,事项审批时限压缩40%以上,切实解决了企业群众办事路途远、基层便民服务业务“不全”、人员“不专”等问题。
成立镇级政务服务局。在临淄区金山镇、桓台县马桥镇设立镇级政务服务局,与镇便民服务中心合署办公,赋予至少45项行政审批事项和110项公共服务事项的直接审批办理权,镇域内企业群众办理相关事项不用再到区(县)政务服务中心跑腿,省时又省力。

实施“政务+金融(邮、商)”服务。充分发挥银行、邮政、超市等覆盖城乡的网点优势,携手金融(邮、商)机构建设“政务+金融(邮、商)便民微服务厅”项目,推动部分高频事项许可证办理向镇(街道)、村居(社区)延伸。截至目前,已有177家银行网点可办理企业注册登记、社保费缴纳、车购税缴纳、食品经营许可等20项政务服务业务。
三、启示与思考
(一)优化完善镇村便民服务体系,实现“一张清单办到底”是前提。镇、村规范的事项标准、完善的服务指南是解决群众“来回跑”的重点,是实现“一次办好”的基础。市行政审批服务局通过制定镇村便民服务中心审批服务事项目录清单,明确每项审批服务事项的受理标准和审查标准,实现了统一事项、统一标准、统一编码,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告诉群众在镇(街道)、村(社区)能办哪些事、不能办哪些事,哪些事可以帮办、哪些事可以代办。下一步,重点是加快推进事项进驻规范化,将尽可能多的公共服务事项延伸到镇村办理,做到“能放必放、应放尽放、应进全进”,确保企业群众只进“一扇门”,办成所有事。以基层群众群众视角同步完善服务指南,做到简洁、明了、接地气,让群众一看就明白、一来就会办。
(二)优化完善镇村便民服务体系,实现“一个窗口全通办”是基础。“一窗通办”可以有效解决办事无序、忙闲不均、服务质量不好、办事效率不高等问题,对于解决镇村便民服务中心人手紧张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打破各委办站所的界限,改变各自受理、独立办理、业务分散的现状,整合重构镇村便民服务中心窗口,实现“一窗进、一窗出、一窗通办”,全面提升了群众办事便捷度和满意率。下一步,主要根据运行情况进行动态调整,不断优化“综合受理窗口”设置,着力增强办理事项分类和综合窗口布局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协调性。
(三)优化完善镇村便民服务体系,实现“一支队伍帮代办”是关键。事业发展,关键在人。镇(街道)、村(社区)便民服务标准化建设要真正取得实效,首要任务是理顺对机构和人员的管理,核心是打造一支业务过硬、作风优良的审批队伍。市行政审批服务局通过指导镇(街道)落实人员编制、购买服务、人员划转等方式,打造了一支完全属于便民服务中心“自己”的队伍,用“自己”的人干好“自己”的事,既优化了人力资源配置,又提高了政务服务质效。下一步,要将重点放在对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上,提升“综合受理”窗口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将其培养成“一岗多能”的“全科型”人才。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ATK# 220325 @段宜恩 Twi更新 38 #1’s... thanks for always crushing it and being supp
  • ちーちゃん「後半戦は私たちの感情を表現しました。アンダーメンバーとしての苦しみや、悔しい、という後ろ向きな気持ちもあれば、もっと上に行きたいという前向きな気持ち
  • 辖区内银海酒店、锦江之星等3家酒店第一时间响应商圈党委招募令,不讲条件不计代价,全力劝离住客准备隔离房间;滨东物业党支部主动请缨,派出35名保洁员协助酒店清洁消
  • #夏天的直播反馈# ​周一我在B站做了一场直播,小伙伴说自己关注了500多位博主,没时间去看每一位博主的视频,但是看了我的直播之后,“来看了我的视频,又翻出自己
  • 另外,喜欢佛教、佛教知识比较丰富的玩家可以在这里面吃到震撼到令人头皮发麻的情感冲击,毫不夸张地说,我当时看到那段字,眼泪就立马下来了,太震撼了,难以想象这种情感
  • 在接种新冠疫苗后,高度活化的T细胞在肝炎患者的不同肝脏区域积聚并均匀分布,同时可以观察到对新冠病毒有反应的T细胞富集。通过每日口服布地奈德 ,患者的肝酶水平在几
  • 为了努力实现二季度逆周期跨越发展,4月24日,市委、市政府出台《大干快上二季度奋力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超半”八项措施》以前瞻性谋划、全过程管理,科学施策,精准发力
  • 看小说是很多很多年前的事了,现在也每年保证读一些小说,给自己一些放松的时间。总之 对于东野这个人,我这辈子是搜不全他的书了,不知道他本人是不是也这样想的,也这样
  • 第三名:摩羯,天秤,水瓶,射手安全感指数45%有些一意孤行,不爱报备,不喜欢被管,他需要你时才会主动出现,你需要他时他还会觉得你比较烦,而且他们不喜欢粘人的伴侣
  • 真●肉疼●香水,沉浸式芬芳,身心俱疼体的验,你值得拥有[吃瓜]开心一笑,大家做好防护哈,么么哒?那天的圆日我再也未曾见过,未曾喜过雨淋,但想回到四十亿年前的冥古
  • 说实话大我六岁的我父母已经不会同意了,外面的人为啥总觉得小丫头不介意年龄。说实话大我六岁的我父母已经不会同意了,外面的人为啥总觉得小丫头不介意年龄。
  • 三毛在《秋恋》中写道:“一切都会过去,明天各人又将各奔前程。一切都要过去,像那些花,那些流水……”无论我们经历了多大的伤痛,只要不想停留在过去,选择往前走,一切
  • 我又来发疯,昨天一个晚上一口气看完春日青太太太太好看了[单身狗][单身狗]真的很治愈甜而不腻,真的好贴高中生活啊。还有他们俩的感情呜呜呜怎么那么美好啊[单身狗]
  • 尽管不是小孩子了,可是爱吃肯德基的口味没有变过[允悲]对面的小郭老师比我还爱KFC,她简直是满脸幸福[笑cry]两个每天嘴里都说着要减肥的人,吃东西的时候比谁都
  • 之所以在这个季节交替的夜里记录下这样的情绪,只是为 了见证对感情的虔诚,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一辈子…… #柔情似水#秋夜微凉,走在人烟稀少的街道,轻叹人生悲凉
  •  爱你就像炽热的玫瑰落在掌心穿越人潮人海寻找你爱你就像勾过手指的约定相隔万里也会心有灵犀那片泛着波澜的蓝色海洋里涌起无数温暖与心意(ps:各位宝宝们要在家好好宅
  • 但凡在艺术上有所成就的人无一不是既能做学问,又会做人,洞明世事,还肯于在艺术上下苦功的人。但凡在艺术上有所成就的人无一不是既能做学问,又会做人,洞明世事,还肯于
  • 所以你们年轻的将来讲中国文化,像我这样说,别人不会信你,你尽管东拉西扯,把西方人的名字扯上去,然后加一些科学的花样,他就信了。所以人是很可怜的,朝三暮四与朝四暮
  • ++ 揪1⃣️bb️图❶羽绒服 揪3⃣️bb️③⓪无门槛就这么悄咪咪来了都没提前和你们说一声1⃣️轻薄型羽绒服 性价比绝绝子江浙沪这忽高忽低不能入冬的天气 想要
  • #我的娃快要把我逼成漫画家的节奏#我从小就喜欢看漫画,也爱画漫画,虽然画了好几本,但根本拿不出手,最多就是自娱自乐,安慰自己曾经青春年少那么狂热的爱过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