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物质的社会,很多人不再相信爱情,很多女生宁可坐在宝马里哭也不肯坐在自行车上笑,尤其是在纷繁复杂的娱乐圈,明星们的感情更是错综复杂,各种出轨,离婚的负面新闻不断,让大家不再相信爱情。可是娱乐圈却还真的有这么一对恩爱情侣存在,他们12岁相识,17岁相恋,如今已经恩爱36年,他们就是张宇和十一郎。
张宇大家都不陌生,尤其对于很多80后来说非常的熟悉。张宇1967年出生于台湾省台北市,从小就擅长钢琴和吉他,在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就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第一架钢琴,上高中的时候就开始创作歌曲,还曾经和其他三位同学成立了一个组合,名字叫“稻草人合唱团”。
大学毕业后,张宇开始正式踏入乐坛,先后创作了《用心良苦》《一言难尽》《月亮惹的祸》《雨一直下》等众多经典的歌曲,因为张宇的声音非常的沧桑低沉,再加上歌词大都非常的伤感,深入人心,还因此被称为“苦情歌王”。不过很少有人知道,这些歌词伤感的背后都是一个个真实故事的写照,而这些故事的主人公不是别人,就是张宇和妻子十一郎,而创作这些歌词的人就是十一郎。
张宇和十一郎两人从12岁就相识,当时两人都是学生,第一次见面时,十一郎对张宇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好感,甚至还觉得张宇的样子有些丑。因为当时热爱音乐的张宇,总是把自己打扮得非常“另类”,各种奇装异服还有一个吉他,给人的感觉就是非常的叛逆,而作为一个才女,喜欢安静的十一郎来说,觉得张宇非常的讨厌。
而张宇却不同,他第一次见到十一郎时就深深的爱上了她,或许是天公作美,有一天,张宇和朋友一起去十一郎家玩,可是朋友却突然有事没去,张宇只能硬着头皮自己去了。到了是十一郎家,张宇一点都不客气,主动为十一郎弹唱了《小妹》《家》《穿过你的黑发我的手》等歌曲,对流行音乐不怎么了解的十一郎,还以为这些歌词都是张宇自己写的,瞬间觉得他没那么讨厌了,甚至还觉得他非常有才华。17岁时,他们就这样不知不觉的恋爱了。
不过和很多情侣一样,恋爱长跑当中也免不了各种矛盾,而张宇和十一郎之间的矛盾似乎更严重一些,高中毕业以后,十一郎留在了台北,而张宇则去了台中的逢甲大学。由于两地分居,十一郎对张宇非常思念,可是张宇却相反,在美女如云的大学校园里,他移情别恋,爱上了别人,甚至还不顾和十一郎多年的恋情,提出了分手。十一郎非常的伤心,于是就写下了一首歌,将自己的心酸和无奈写在了里面:“你爱着他,也许也带着恨吧青春耗了一大半,原来只是陪他玩耍就是爱到深处才怨他,舍不舍得都断了吧……”,没错,这首歌就是《雨一直下》。
写完这首歌之后,十一郎便和张宇断了联系。此时的张宇虽然和别的女孩在一起,可是没有十一郎的日子里,他还是感觉有些不安,于是专门回到台北找到十一郎,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久未见面的十一郎因为伤心过度,暴瘦了20斤。张宇这才明白,原来自己一直是在意十一郎的,而外面的那些花花草草,也只不过是一时新鲜罢了。他知道,自己离不开十一郎。
就这样,两人分分合合了四次,每次和好之后,张宇又被外界的花花草草所迷惑,当张宇第四次跟十一郎提出分手的时候,十一郎再也无法忍受,她对张宇说到:“如果这一次我们再分手,就不要和好了,我怕我活不下去!”而张宇对十一郎承诺:“以后打死都不分手”。或许已经过了玩的年纪,这次,张宇说到做到了。
十一郎对于张宇来说,不只是情感上的依托,就连事业上也是离不开她。当初大学毕业的时候,正是因为十一郎建议张宇回台北发展,所以才有幸被袁惟仁发掘,并被音乐公司签约,从此才正式踏入歌坛。
不止于此,刚开始的时候,张宇在音乐上并没有什么太大的突破,虽然发布了一张专辑《走路有风》,但是反响平平。心情不好的张宇回到家后,向十一郎诉说了这一切,说着说着竟疲惫的睡着了。
看着疲惫不堪的张宇,她甚至比张宇还要难过,看着张宇憔悴的脸庞,她写下了这样一首歌:“你的脸有几分憔悴,你的眼有残留的泪,你的唇美丽中有疲惫,我宁愿看着你,睡得如此沉静。”而这首歌就是《用心良苦》,张宇凭借这首歌曲一炮而红,并获得了多项大奖。
从张宇出道以来,十一郎一共为他写了近150首歌,让张宇在歌坛越来越火。而感情上,他们也有了进一步的升华,1997年,张宇和十一郎结束了14年的爱情长跑,突然宣布结婚。而当有人问到,为何两人没有任何征兆的突然宣布结婚?他们的回答是:“那天的月亮特别圆,彼此特别温柔,或许都是月亮惹的祸吧。”
“都是月亮惹的祸”,真的是一个非常温柔的“借口”,其实两人之所以在一起,离不开对彼此的依赖,尤其是十一郎对张宇的付出。其实十一郎对张宇可以说是付出了全部,当年张宇的父亲欠下一笔巨债,当时十一郎还没有和张宇结婚,可是她却毫不犹豫地拿出了自己所有的积蓄,为了不影响张宇的事业,她一个人去和债主沟通,最终将债务全部还清。
有人说,没有十一郎,就没有今天的张宇。确实,张宇的好,也只有十一郎知道,而十一郎的心思,也只有张宇能懂。如今每次张宇出现在公众面前,大家少不了的一个话题,一定是十一郎,就连张宇都笑称:“我出唱片这么多年来,就是一个傀儡,我从第一张专辑开始,就开始讲十一郎,一直讲到现在还在讲十一郎。”
婚后的十一郎为张宇生了两个儿子,生活依旧非常的低调。
有句话说得特别好:“最懂女人李宗盛,最懂男人十一郎。”可李宗盛的生活里不只有林忆莲,而十一郎的心中却只有张宇!

【田在绿屏成一景!撂荒地上,稻浪千重…… 】
https://t.cn/A6xEc66s
今年夏天开始,津南八里台的居民发现,穿行在白万公路,只见路旁绿草如茵,鲜花争艳,碧绿的稻田一望无际,更有河湖廊台交相掩映。自己生活的地方,何时变成了一幅诗意画卷?原来,这里是新近落成的天津绿色生态屏障又一力作“绿屏·八里湾”。

“宜林则林、宜田则田、宜水则水、宜果则果”,大绿成就大美,整个绿屏的建设,有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那就是农田景观。津南区是小站稻的故乡,绿色生态屏障里,有这样一批种稻人,他们悉心耕作,春种秋收。在粮食生产者之外,他们也增加了一重身份,那就是绿屏的建设者。

种粮大户李树增,就是其中的一位。他耕种的2000多亩稻田,助力绿屏·八里湾成了一张天津生态的新名片。

爱土地 爱种稻
见到李树增时,他正忙得不可开交。在津南区的安平顺达农业合作社里,他一会开着皮卡送工人去晒场干活,一会接电话和粮食收购商谈业务。

李树增今年59岁,是土生土长的津南人,原来家住巨葛庄,村庄拆迁后,他就几乎以合作社为家。

“17岁从学校下来后,就没离开过农活儿!”李树增笑着告诉记者,他是一个爱土地如命的人。

早年间务农,种的是水稻,但后来随着农业用水的缺乏,李树增发现,家乡这边的小站稻越来越种不成了,只能改种棉花。

随着机械化时代的来临,李树增有了自己的拖拉机,还置办了一辆东方红,农机越来越多。后来,他就告别种地,专职从事农机服务,给种地的人提供春种秋收的服务。静海、大港、津南、西青……他和农机手的足迹,遍布了天津的南部区域。

但李树增心念念的,还是种地。十几年前,津南农业部门有一次组织在宁河开会,会上,他受到启发,觉得在家乡种植水稻仍是可行的。振奋之余,他连中午饭都没顾上吃,就跑回家里。

跟家里说起种水稻的想法,瞬间被爱人一顿数落,“你看你又来劲,没水你种什么水稻?”老李不甘心,一边往外走,一边说着“你看着吧,我现在就去……看看水能不能够上,够上我就开始干。”

经过考察水网情况,他认为可行,于是果断开工,自己修渠、建泵站……付出了大量艰辛,种植的200亩小站稻品种获得丰收。小站稻重现家乡,他实现了多年的夙愿!随后,他的种植规模不断扩大,600亩,1000亩,到现在成了种植万亩粮田的种植大户。

绿屏里种地?不好干咱也得干!
李树增酷爱种地,种粮食,他有一个朴素而单一的愿望,就是发挥土地价值,让更多的人吃上安全、好吃的稻米。一直到去年底,绿色生态屏障的建设,改变了他多年的认知。

当时,绿屏·八里湾项目正着手规划设计,本着生态屏障“宜林则林、宜田则田……”的原则,片区里2000多亩的撂荒地,经规划论证,比较适宜开发为稻田,和周边的河湖林草互相搭配,共同构成生态景观的主体。

“老李,这块地你种上吧!”有关部门一位领导这样给李树增做工作。

四十多年的务农生涯,老李可称得上是个“津南通”,八里台、双港、中义、大孙庄……远近的地,哪块能种,哪块不能种,哪块收的多,哪块收的少,他都门儿清。位于八里湾片区的那2000多亩地,地势低洼,盐碱大,前几年李树增在这里种过旱田,但收成不好,后来放弃了,因此一直撂荒着。

“有领导找到我,我也挠头啊!”李树增回忆去年接到种地“任务”时的想法。

但是,李树增并没有过多犹豫。他明白,这块地不好种,也就是说,从经济角度,这块地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但从生态屏障建设的大局来看,那还是得种。他没有含糊,特别会种地的老李相信,只要来年插秧的时候天气正常,秧苗缓过来,就能长好。

今年一开春,老李带着工人们开始忙碌起来。一下地,他们还是有些惊讶。这样大一片撂荒数年的地,整理起来实在是太难了。首先是土地不平,需要平整的地方太多了!而且,由于头一年种,土壤比较松软,插秧时没法用插秧机,只能用半机械化的机器。

干活工人的疑问和抱怨一个接着一个:

“这能种的出来吗?”

“只要把工夫用在这里,咱就能种出来!”老李回答。

“刚开的地,这也太难干了!”有的抱怨道。

“难干也得干,小站稻要振兴,绿屏要建设,还必须得干好了!”李树增的回答坚定有力。

他告诉记者,当时自己就想,这块地种水稻肯定是能种出来,但利润薄,不如熟地利润高,不过,为了市里生态建设,也不会考虑太多经济方面的因素。

就这样,2000多亩撂荒地,在老李和工人们的手中旧貌焕新颜,半年之后,在航拍画面里,呈现出“稻浪千重”的美景。

装点此绿屏 来年更好看
津南区农业农村委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津南区在八里湾区域打造了6200亩高标准农田,发展小站稻等作物种植。同时绿屏建设遵循着“宜林则林、宜田则田、宜水则水、宜果则果”的原则,部分农田本身就处在绿屏规划范围之内,稻田也就成了整个绿屏景观的一部分。

2000多亩绿屏内的地,多年后首次种植,经常有区里和镇上的工作人员过来找李树增询问情况,查看水稻长势,“看了之后都觉得满意,说好看”,老李说。

今年初冬的大雪来得早,李树增到绿屏内还未收割的稻田里查看了一圈,看到大雪并没有对稻子造成大的影响,他对今后的信心更足了。

“这撂荒的地啊,种上了,就是一年比一年好。”老李说,明年开春,他还要对绿屏里的这片地进一步平整、开发,按照绿屏的设计规划,搞好小站稻的种植,实现更佳的景观效果,“到时候你去看吧,肯定比今年更漂亮!”

实际上,对于李树增这样的农户,市区镇各方面都给予了大力扶持。以绿屏内的2000多亩稻田为例,为了给农户“减负”,稻田的水渠和泵站等设施,都由财政资金负担。这样,李树增在耕种时,只需要做好整理土地和耕作,无需在基础设施上再次投入。

目前,李树增种着8000多亩小站稻,3000多亩小麦和玉米等粮食作物,仅稻米一项每年就能生产1000多万斤。

李树增的女儿,80后的李晶,目前也和父母一起干。在她眼里,父亲是个闲不住的人,也是个爱种地的人,“好多都是复垦的地,哪怕收拾一年、投入再多,他也要种!”李晶表示。父亲还不到60岁,走路已有些蹒跚,就是因为常年早起下地干活,腿部受损,让她非常心疼。

李晶表示,从去年起,父亲在种地的同时,还多了共同营造绿屏景观、保护生态的任务。对此,能参与天津的生态建设和保护,为城市“绿肺”贡献一份力量,他们很自豪。

……

冬日,李树增的绿屏稻田里,“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的大字矗立在收割完毕的田畴间。田边的园林工作者在抓紧平土、划线、种树、补绿。不远处,是坐落在一座小岛上的绿屏·八里湾观景台。阳光下,几只野鸭湖中水面上,悠然地凫水、觅食。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绿屏建设是一项政府和全社会参与的大工程,而像李树增这样的种稻人,也在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来源:津云

【田在绿屏成一景!撂荒地上,稻浪千重……】今年夏天开始,津南八里台的居民发现,穿行在白万公路,只见路旁绿草如茵,鲜花争艳,碧绿的稻田一望无际,更有河湖廊台交相掩映。自己生活的地方,何时变成了一幅诗意画卷?原来,这里是新近落成的天津绿色生态屏障又一力作“绿屏·八里湾”。

“宜林则林、宜田则田、宜水则水、宜果则果”,大绿成就大美,整个绿屏的建设,有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那就是农田景观。津南区是小站稻的故乡,绿色生态屏障里,有这样一批种稻人,他们悉心耕作,春种秋收。在粮食生产者之外,他们也增加了一重身份,那就是绿屏的建设者。

种粮大户李树增,就是其中的一位。他耕种的2000多亩稻田,助力绿屏·八里湾成了一张天津生态的新名片。

爱土地 爱种稻
见到李树增时,他正忙得不可开交。在津南区的安平顺达农业合作社里,他一会开着皮卡送工人去晒场干活,一会接电话和粮食收购商谈业务。

李树增今年59岁,是土生土长的津南人,原来家住巨葛庄,村庄拆迁后,他就几乎以合作社为家。

“17岁从学校下来后,就没离开过农活儿!”李树增笑着告诉记者,他是一个爱土地如命的人。

早年间务农,种的是水稻,但后来随着农业用水的缺乏,李树增发现,家乡这边的小站稻越来越种不成了,只能改种棉花。

随着机械化时代的来临,李树增有了自己的拖拉机,还置办了一辆东方红,农机越来越多。后来,他就告别种地,专职从事农机服务,给种地的人提供春种秋收的服务。静海、大港、津南、西青……他和农机手的足迹,遍布了天津的南部区域。

但李树增心念念的,还是种地。十几年前,津南农业部门有一次组织在宁河开会,会上,他受到启发,觉得在家乡种植水稻仍是可行的。振奋之余,他连中午饭都没顾上吃,就跑回家里。

跟家里说起种水稻的想法,瞬间被爱人一顿数落,“你看你又来劲,没水你种什么水稻?”老李不甘心,一边往外走,一边说着“你看着吧,我现在就去……看看水能不能够上,够上我就开始干。”

经过考察水网情况,他认为可行,于是果断开工,自己修渠、建泵站……付出了大量艰辛,种植的200亩小站稻品种获得丰收。小站稻重现家乡,他实现了多年的夙愿!随后,他的种植规模不断扩大,600亩,1000亩,到现在成了种植万亩粮田的种植大户。

绿屏里种地?不好干咱也得干!
李树增酷爱种地,种粮食,他有一个朴素而单一的愿望,就是发挥土地价值,让更多的人吃上安全、好吃的稻米。一直到去年底,绿色生态屏障的建设,改变了他多年的认知。

当时,绿屏·八里湾项目正着手规划设计,本着生态屏障“宜林则林、宜田则田……”的原则,片区里2000多亩的撂荒地,经规划论证,比较适宜开发为稻田,和周边的河湖林草互相搭配,共同构成生态景观的主体。

“老李,这块地你种上吧!”有关部门一位领导这样给李树增做工作。

四十多年的务农生涯,老李可称得上是个“津南通”,八里台、双港、中义、大孙庄……远近的地,哪块能种,哪块不能种,哪块收的多,哪块收的少,他都门儿清。位于八里湾片区的那2000多亩地,地势低洼,盐碱大,前几年李树增在这里种过旱田,但收成不好,后来放弃了,因此一直撂荒着。

“有领导找到我,我也挠头啊!”李树增回忆去年接到种地“任务”时的想法。

但是,李树增并没有过多犹豫。他明白,这块地不好种,也就是说,从经济角度,这块地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但从生态屏障建设的大局来看,那还是得种。他没有含糊,特别会种地的老李相信,只要来年插秧的时候天气正常,秧苗缓过来,就能长好。

今年一开春,老李带着工人们开始忙碌起来。一下地,他们还是有些惊讶。这样大一片撂荒数年的地,整理起来实在是太难了。首先是土地不平,需要平整的地方太多了!而且,由于头一年种,土壤比较松软,插秧时没法用插秧机,只能用半机械化的机器。

干活工人的疑问和抱怨一个接着一个:

“这能种的出来吗?”

“只要把工夫用在这里,咱就能种出来!”老李回答。

“刚开的地,这也太难干了!”有的抱怨道。

“难干也得干,小站稻要振兴,绿屏要建设,还必须得干好了!”李树增的回答坚定有力。

他告诉记者,当时自己就想,这块地种水稻肯定是能种出来,但利润薄,不如熟地利润高,不过,为了市里生态建设,也不会考虑太多经济方面的因素。

就这样,2000多亩撂荒地,在老李和工人们的手中旧貌焕新颜,半年之后,在航拍画面里,呈现出“稻浪千重”的美景。

装点此绿屏 来年更好看
津南区农业农村委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津南区在八里湾区域打造了6200亩高标准农田,发展小站稻等作物种植。同时绿屏建设遵循着“宜林则林、宜田则田、宜水则水、宜果则果”的原则,部分农田本身就处在绿屏规划范围之内,稻田也就成了整个绿屏景观的一部分。

2000多亩绿屏内的地,多年后首次种植,经常有区里和镇上的工作人员过来找李树增询问情况,查看水稻长势,“看了之后都觉得满意,说好看”,老李说。

今年初冬的大雪来得早,李树增到绿屏内还未收割的稻田里查看了一圈,看到大雪并没有对稻子造成大的影响,他对今后的信心更足了。

“这撂荒的地啊,种上了,就是一年比一年好。”老李说,明年开春,他还要对绿屏里的这片地进一步平整、开发,按照绿屏的设计规划,搞好小站稻的种植,实现更佳的景观效果,“到时候你去看吧,肯定比今年更漂亮!”

实际上,对于李树增这样的农户,市区镇各方面都给予了大力扶持。以绿屏内的2000多亩稻田为例,为了给农户“减负”,稻田的水渠和泵站等设施,都由财政资金负担。这样,李树增在耕种时,只需要做好整理土地和耕作,无需在基础设施上再次投入。

目前,李树增种着8000多亩小站稻,3000多亩小麦和玉米等粮食作物,仅稻米一项每年就能生产1000多万斤。

李树增的女儿,80后的李晶,目前也和父母一起干。在她眼里,父亲是个闲不住的人,也是个爱种地的人,“好多都是复垦的地,哪怕收拾一年、投入再多,他也要种!”李晶表示。父亲还不到60岁,走路已有些蹒跚,就是因为常年早起下地干活,腿部受损,让她非常心疼。

李晶表示,从去年起,父亲在种地的同时,还多了共同营造绿屏景观、保护生态的任务。对此,能参与天津的生态建设和保护,为城市“绿肺”贡献一份力量,他们很自豪。

冬日,李树增的绿屏稻田里,“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的大字矗立在收割完毕的田畴间。田边的园林工作者在抓紧平土、划线、种树、补绿。不远处,是坐落在一座小岛上的绿屏·八里湾观景台。阳光下,几只野鸭湖中水面上,悠然地凫水、觅食。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绿屏建设是一项政府和全社会参与的大工程,而像李树增这样的种稻人,也在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投稿】“想问一下为什么很多淘宝店家喜欢清空评价? 经常发现一个宝贝原来有几百条的评价 过一段时间再看就就只剩最新的几条评价了 不知道是店家换了链接还是清空
  • 曾国藩:人败皆因懒,事败皆因傲,家败皆因奢。没有实力,那就努力。无论面对什么,勤劳和努力都会是自己永远最大的靠山。谦虚与宽容,是一个人最根本的修养。学会了谦虚,
  • 家庭繁育的日本柴犬幼崽,绝对健康! 我家的宝贝生小崽崽了,二公一母,家庭繁育日本柴犬!保纯种健康~开始接受预定 非犬舍所以从小跟人互动、性格超好!粘人…爸妈证书
  • 日子# MAY.2 时间都去哪了 掉进了一遍遍的对话里 #Unheard#DLC比本体精彩 买了两天,游戏时长已经快赶上奇异人生 所以钱花得值。 夏天#
  • 明天,我的,两大,本命,就要同台了啊啊啊 (虽然这不是第一次[允悲]) 然鹅,我还是很鸡冻[害羞] 一份激动变成两份[色] SM家族粉的胜利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 #刘海宽[超话]##刘海宽新年好运鼠于你# 无所事事的下午跟群里的姐妹开了一局剧本杀[思考] 一颗抽到凶手牌的桃子一度以为自己隐藏的挺好,直到最后都以为自己转
  • #死线提醒# 为了让小仙女们不要错过wei款的截止日期,咱汇总了一下近期会截止的wei款[喵喵]都来康一康有哪些你忘记补啦~(在LO店哦)趁着兜里还有钱,可以把
  • 流水账第六天。 这两天睡眠真的超好,还是不得不感慨一下,睡醒那一刻灵台清明的感觉太爽了。[笑cry] 今天下午画画的时候,手腕突然不舒服,整个手不受控制开始
  • 在格桑花盛开的地方 中和湿地公园,格桑花盛开,单枝成景,远望如花。格桑花或单独成片,或与其它鲜花绿草相拥,在这春日的暖阳下,在这和煦的春风中盛开、摇曳。骑行,
  • #读史知天下[超话]##读史知天下# 汪曾祺曾经在《岁朝清供》一文中颇有雅趣的描写了“清供”: “岁朝清供”是中国画家爱画的画题。明清以后画这个题目的尤
  • 今天晚上参加了一个甲方爸爸举行的小型工作交流会,实际上就是甲方爸爸自我吹捧自己有多牛叉[笑cry],我看着他们做的企业宣传片内心的OS是:“像我们这种小公司你都
  • #避风堂领养# #关爱残障猫咪# 龙猫,男,橘猫,单眼,麒麟尾 年龄:2019年9月出生 性格:不怕人,非常粘人,爱咕噜,睡觉喜欢贴着人一起,对其他猫很友好 健
  • 花钱‮买买‬买真的是生‮良活‬药,你很闲‮时的‬候,‮钱花‬能让你不那么空虚‮你,‬很忙的时‮花候‬钱是对‮己自‬好一点‮手的‬段,你开心时候‮钱花‬会更开心,
  • #情感美文[超话]#这个五月,我在光阴里种下深情,只为,可以与温暖低眉同行。仿若,我们在桃花的深处,微笑着相见。 心里常常会有一种感动,为阳光,为月色,为海棠
  • 和朋友吐槽消化好后 1️⃣喜欢的鞋到了 2️⃣朋友逛街给我买了喜欢的奶茶和面包送到我家楼下[泪] 3️⃣被sb逗笑了 4⃣️表姐趁着我放假特意来我家看我,再次邀
  •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桐间露落,柳下风来;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人不是生来被打败的; 人可生如蚁,美如神、你再不来,我要下雪了; 相逢的人会再相逢、睡在哪里都
  • 200501 #利特[超话]# 料理书翻译 PART 6 感到有点饿时 利特牌零食 P168-171 在学校前边面食店吃过的记忆之味 炒年糕 炒年
  • 今天送个大家三千万: 1.千万不要把思维导图当成绘画课。 2.千万不要误认为看到的都是思维导图。 3.千万不要为画导图而画。 思维导图的核心:化繁为简,以简驭繁
  • #成都身边事#【#成都新晋网红桥人山人海# 管理部门回应】近日,在各大社交媒体上,成都一座造型独特的桥梁——五岔子大桥快速走红,甚至被称为新晋网红打卡地。昨日适
  • 【1935年的3月8号,阮玲玉离去】78年前的今天,绝世名伶阮玲玉香消玉殒。她是中国默片时代最具号召力的默片女王,端丽脱俗,为爱而生,却终不堪舆论诽谤而服毒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