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信希有分第六】3
【以见性成佛。直指妙心。】【外应虚缘不落窠臼。】“窠臼”就是陷阱,假相,落入假相。当我们大彻大悟的时候,我们还是要有礼貌,怎么生活、怎么过日子,都跟正常人一样;可是,内心有大智慧。对外,我们一样应付得非常得体。外应虚缘,但是,不落假相,不落入无明。【办一片长久。】就是坚持,这一个心,长久的清净心。【守着寂淡身心。】寂淡身心,就是看破这个身心,非常自在,【於尘劳中透脱去。】你只要接触一切境界,都告诉自己:那个统统是假的,没有一样是真的,只有我们无所住的这一颗清净心是真的。【此乃善之又善也。】

【何以故。】为什么呢?

【是诸众生。若心取相。】注意看这一段,非常重要,修行的根本。只要你心执着一个相,种种的相,马上落入执着、痛苦。【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马上掉入陷阱,凡所有相,都是陷阱;凡所有相,都是众生的牢狱。记住!见到一切相,都知道那个是假相,千万不要掉进陷阱。凡所有相,都是假相;但是,凡所有相,都是陷阱,千万不要掉进去。

【若取法相。】法相就是心外有万法,叫作法相。若取法相,万法之相,缘起的万法,种种的假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还是落入巢窟,落入陷阱。

【何以故。】为什么?【若取非法相。】非法就是空相。你也不可以取一个空相,认为:有不可着,我着一个空,也糟糕!【即着我人众生寿者。】还是离不开这四相,只要执着,不但有不可执着,空也不可执着,着一个空,还是落入我、人、众生、寿者相。

【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取法就是取心外之法,就是有,心外无法,法外也无心,所以,不应当取有法,取法就是有,不应取非法,就是空。 这一句话有几个角度说:不应当执着世尊讲的正法;也不应当取这个世间善恶、凡圣、非佛法的东西。连世尊所讲的正法都不可执着,何况这一些不是正法的东西,所以,这个都可以解释。是故不应取法,不着有,不应取非法,不着空,这样解释也通。非法就是空,非法就是对立之法,善恶、凡圣对立之法,叫作非法。连佛所讲的正法都不应取,何况这些善恶、凡圣,对立的世间生灭法。

【心若取相。即取妄念】执着一个妄念,【故着我人众生寿者相也。佛与众生。唯止一心。】同一个心,同一个清净自性。【更无差别。此心无始以来无形无相。不曾生。不曾灭。当下便是。动念则乖。】“乖”就是违背本性,你只要动一个执着的念头,坏了!本性受到伤害;动一个念头分别,本性也受到伤害;动一个念头,无明,本性也受到伤害;动一个颠倒见,本性也受到伤害。【犹如虚空。无有边际。惟此一心。即便是佛。佛与众生。更无别异。但是众生着相外求。求之转失。】执著这个相,求什么东西,所以世尊说:全世界的人,都在追求快乐,但是,没有一个人,真正了解快乐是什么。哎呀!我看到这一句话,五体投地的佩服。世尊说:全世界的人,都在追求快乐,但是,没有一个人,真正了解快乐是什么,拼命的追求,唱唱歌,看看电视,跳跳舞、办办酒席,就搞这个东西而已,这是生灭无常的东西。所以,求之转失,【使佛觅佛。将心提心。】拿这个心要找那个心,找不到,不晓得回归当下,没有妄念就是本心,拼命找。【穷劫尽形。终无所得。】怎么找,都是生灭无常;怎么找,统统是空,体悟到空,我马上怎么样?息虑亡缘,马上放下。【不知息念亡虑。】放下呀!再放下。有一个年纪大的老太婆就问:哎呀!师父!你讲这么多,我听不懂啦!您能不能讲一个比较直截了当的。什么是佛?很简单!彻底放下就是佛,就这么样,这样听懂了吗?很简单,就这样,直截了当,要讲佛是什么东西?彻底放下,你就是佛,没什么好讨论的,就是这样子。【佛自现前。】这个“佛”是指佛性。有一个人念佛,念阿弥陀佛,就这样,很高兴,他说:哎呀!师父啊!我看到阿弥陀佛了,很高兴啊!我说:你念几年了?十几年了,我说:这个没什么了不起,我现在是念念统统见佛,我每一念都见到自性佛啊!每一个念头统统是清净自性,我每一个念头都见佛,所以不必羡慕人家。我们也认真念阿弥陀佛,我们也见自性佛。【此心即是佛。】佛不离众生,【佛即是众生。为众生时。此心不减。为诸佛时。此心不添。】也没有加。【遇缘则施。】“施”就是运作。碰到种种的缘,我们就拿这个清净心,拿出来运用。【缘散则寂。】缘坏了,没有因缘了,就寂静。【不假修证。】有修就会坏啊,墙壁坏了修一修,修一修还是坏啊,世间有会修的东西,统统坏,(本性)不假修证,【本自具足。】佛法是靠悟。【若不决定。】如果你不下定决心,当下这颗心,【信此是佛。】你当下这颗清净心就是佛。【纵使屡劫修行终不成道。】永远不能成道。

【取法相者。谓言心外有法。故着诸相也。黄蘗云。造恶造善。皆是着相。着相造恶枉受轮回。着相造善】执着我在造桥、我在铺路、我在行善,执着一个这样的念头,一样六道轮回,【枉受劳苦。都总不如便自认取本心。】认识这个心性,清净的自性。【心外无法。此心即法。法外无心。将心无心。】刻意的拿心,说:我要把它放入一个无心,变成观念。“将心无心”的意思就是:刻意的把他心进入一个无心,妄心,讲这个你听不懂。我现在再告诉你,就举个例子:如果你造桥铺路,听起来很善良,人家就问他说:你执不执著?我不执著,还有一个不执著的念头,你知道吗?我不执著。什么是个大彻大悟的人?哎呀!慧律法师啊,你真了不起,说法、讲经度众生,无量无边的善,了不起的圣者,我只跟他回答一句:我做我该做的工作,我是个比丘嘛!不弘法利生做什么呢?我也没觉得说我在讲经说法,也没有说我在度无量无边众生,也实无众生可度,我观念就是:做我一个比丘、世尊的弟子,应该做的工作,这是我的责任嘛!我也不觉得自己很伟大,也不觉得我在讲经说法,来无来相,去无去相,说法者无法可说,听法者无法可听。就这样子,赤裸裸的清净自性就这样。世间人:我在做善事,要不然就是你赞叹他,他就说:哎呀!没有啦,没有啦!其实还是很执著,你我们悟到心性,就不是这样子了。哎呀!慧律法师啊,您多么了不起啊…我就跟他讲:做我该做的工作,会吧,就是这么一回事,赤裸裸的清净自性就展现了。你是佛弟子,出家,好好的修行,转大法 轮,弘法利生,有能力的弘扬正法,没有能力的好好自修,佛弟子好好的护持正法。这是什么?本分事嘛,你应该做的工作嘛!没有什么好骄傲的,没有什么好欺诳的。是不是?好!“将心无心”就是这个意思:刻意的把他心放入一个无心的观念。【心却成有。】还是执着。【一切在我默契而已。】“默契”就是相应。

【若取非法相者。】如果你执着一个空相,还是一样。【谓有取舍善恶凡圣等相也。】还是落入四相。

【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者。】不应取有法,也不应取空法。【此谓有无俱遣。语默双亡。若取法相。即有法执。若取非法相。即有空执。有执则烦恼炽然。无执则信心清净。】你看,所有的世尊的说法,就是除掉一个“执”,有执就坏。

【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世尊真了不起啊!因为万法皆空不可得,因为这个道理,不可以取法相,也不可以取非法相;因为这个道理,如来常常教诫大家,常常这样说法:你们这一些比丘啊!知道我在讲的法是空法,毕竟空啊。筏比喻般若。般若就是让生死的此岸渡过,生死烦恼此岸渡到涅槃的彼岸,过了彼岸以后,般就往下了,就象我们要渡河,从这边渡到那边,这个船到那边,到那边以后,你不能说,我上岸以后,把这个船也背在背后走。如筏喻者:就像这个竹筏,我从这个此岸到彼岸,就放下了,般若智慧也是这样子,能够让你度生死,但是,你也不能著一个我有般若之相。

法尚应舍,连佛陀所讲的正法,统统不能动一个念头去执著。何况非法?非法,这里指外道法,或者世间法,跟前面的意义不同,前面讲的“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是说:不应执著有法,也不应执著空法,这里不一样,释迦牟尼佛所讲的大般若、大涅槃、了生死的正法,统统不可以动一个念头执著,说:我在学正法,我拥有正法,何况那一些不能了生死的外道法?何况那一些不能了生死的世间法?

【执有说空。因何用筏。】意思就是:众生执有,执着一个有,世尊才讲空。为什么要用这个船呢?就是有生死。【有执既丧。】这个执着有,统统放下了。【空说奚存。】讲这个空,哪里存在呢?有是对空讲的,空是对有讲的,有,它已经放下了,没有讲空,没有空这个东西。【既是渡河。那更存筏。】哪里还要把那一只船、竹筏背在背后走路呢?上岸了,渡到彼岸了,就放下了这一些般若法。

【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者。经云。若人欲识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注意!虚空,表法的,就是无相。你想要认识佛吗?很简单,修无相行,不要跟人家计较, 不要跟人家比较,佛弟子无论出家、在家,一定要记住一个观念:感谢上苍,我所拥有的; 感谢上苍,我所没有的,统统感恩。我们今天做一个佛弟子,有一碗饭吃,有一张床铺睡觉,不错了,有一句阿弥陀佛可以念,可以了!【外无一法而建立。】外面也没有一法可以建立。【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乎。】
《金刚经》讲解  慧律法师(连载)

【三十一祖道信大师.
(东土四祖)】

三十一祖道信大师,在中国他是第四代祖师,在印度算来是第三十一代。

祖,生蕲州广济,司马氏:这位四祖,出生在蕲州广济那个地方,姓司马。

年十四,礼璨祖:这年十四岁,礼僧璨大师作师父。曰:乞和尚解脱法门。道信大师说:“我请和尚您教给我一个解脱的法门。”

曰:谁缚汝?三祖问他:“谁把你绑上了?”

祖曰:无人缚。道信说:“没有人绑着我。”曰:何更求解脱乎?三祖说:“你现在来找这个解脱法门,既然没有人把你绑上,你又何必要找解脱呢?”

祖于言下大悟:道信大师在这个时候一听,果然没有人绑住我;谁绑住我呢?我是自由的啊!

服勤九载,璨屡试玄微:他服侍三祖僧璨大师有九年,僧璨大师常常就用种种的方法来试验他,看他智慧怎么样。知其缘熟,乃付衣法:知道他是一个载道之器,这个机缘成熟了,把衣钵就传给他。偈曰:给他说一说偈颂。

华种虽因地,从地种花生:这花种下去,虽然是因为地;可是要从地上种这个花,才能生出来。

若无人下种,花地尽无生:若没有一个人给它下种,那花它也不自生,地也不自生;必须要中间有一个人来把这个种子种到地下,它才能成熟了。这是说这花种下,虽因为是有地才种上;可是这花是花,地是地,你花不种在地,花也不花,地也不地──就是说地还是地,花还是花,但是它没有作用了,没有用了。因为地,你才可以种这个花,它再生长,才开花结果;若没有人种到地下去,这个花自己也不能到地那儿去,地也不能接受到那个花的种子。这就是什么呢?就是你这个人虽然能成佛,可是你要有一个自性来支配它。你这个自性就好像那个人,这个身体就像地;那么成佛,就像开花结果。所以你一定要人会修行,会下这个种子,才有花;那么地也有用了,花也有用了,也能生了。

祖既得法,住破头山;胁不至席,仅六十年:道信大师得这个法以后,在破头山那儿住着;他这个胁骨什么时候也不躺下睡到床上,六十年都是那么胁不着席在那儿打坐(注1)。

后得弘祖,以传其法:后得到弘忍大师,道信大师就把法传给弘忍大师了。

太宗向其道,经三诏不起:唐太宗向往其道,给他下了三次诏书,他都不去。

第一次请他到宫廷里头去供养,他不去;第二次又下诏书,请他到皇宫里头供养,他还不去;那么第三次又叫使臣去──有的说是去三次,有的说四次;总而言之,最后这一次,唐太宗就告诉使臣说:“你到那儿,说请他到宫里来供养。他如果来,当然你就请他来了;要不来嘛,你就说我说的,要把他的脑袋给请回来到宫里供养。看他还来不来!”这就是硬逼他,以死相逼,以死相迫,看他倒是来不来,就这样子。

那么这使臣就去了,到那儿,先宣布这个诏书,诏他到皇宫里去供养;道信大师还不去,说:“我年纪也老了,也很多病痛了,我不到皇宫里去受供养啦!”那么这使臣就对他说了:“这回皇帝告诉我,如果大师您不去,他叫我把大师您的头请回去到宫里供养。”

道信大师一听见这话,就把眼睛闭上,把脖子伸得长长的,就等着使臣来斩他的头。等了很久的时间,也没有人砍他头;他又睁开眼睛看,说:“你怎么不斩呢?”这个使臣就说:“皇帝告诉我,只是说说而已,不是真把您头给斩了。只是看看您,这么样一说,您就会去了。皇帝对您是一种好意,不是真想要斩您头。”他说:“喔,现在你知道,你回去告诉那皇帝老子,他应该知道世界上还有不怕死的人!”使臣就回去了。

帝弥加隆赐:那么皇帝听他这样的品节、这样的清高、这样的有骨头,就给他更多一点的供养。

永徽中,忽垂诫门人,安坐而逝:在唐高宗年号叫永徽的时候,他忽然对门人就训示了,就给大家说法;说法之后,坐那儿就圆寂了。

越明年,塔户自开,仪相如生:等第二年,那个塔的门户自己就开了;他死后那个相貌,还像生的时候一样的。代宗谥大医禅师,慈云之塔:代宗皇帝的时候,赐他一个谥号,叫大医禅师,他那个塔叫慈云塔。

赞曰

是谁缚汝,桶底脱落:说:“是谁把你绑上了?”那个黑漆桶的底就掉了;掉了,就无挂碍了。

万里长空,翱翔一鹤:这时候好像在万里长空中飞的那一只白鹤,那么自由自在。

破头山前,雷轰霆作:在这破头山前,好像打雷似的那么大的声音,像雷霆那么响、那么大的力量,这是震惊群迷。

黄梅牛头,误中毒药:黄梅、牛头,这是两个祖师的名字。这黄梅弘忍、牛头法融都被他给毒了,误中他的毒药,就是被他给度了;这一般人看了好像中毒似的,不能解脱了,所以说“误中毒药”。

或说偈曰

是谁缚汝不自由:三祖僧璨对四祖说:“谁绑着你,你才不自由呢?”那么他听见这话,觉得没人绑着;是自己把自己弄得不自由了,自己生出这么多执着,这个也觉得不自由,那个也不自由;根本什么也没有,没有人在那儿绑着他。因此他言下大悟,明白了。

无端执着打破头:三祖说他,你无缘无故就生出这么个执着来,自己把自己头好像打破了似的。

测验智力堪付法:那么三祖测验他的智慧,觉得他每一次的智慧都不错││不是一次答覆得恰到好处,是每一次都答覆得很对的、很恰当的,所以可以传法给他了。

选择贤才济度舟:三祖也就是在那儿选择这个最好、最有德行的人,来传给他衣钵,所以叫“济度舟”,就好像把船给他似的。

传佛心印当大任:因为都选择好了,就传佛心印给他,叫他担当这个大任──这是最重大的一个责任。

续祖命脉演玄猷:续佛和祖师的命脉。“玄猷”,就是智慧的这种表现、圣人的这种作风。

花地虽发须人种:所以传给他偈颂,就说虽然有花有地,若没有人种,它不会生的,也就没有花了,因此要有个人来种。

因缘配合道永流:因缘配合好了,佛道才永远流传到世界上来。

──宣公上人.一九八三年十一月二十三日讲解

https://t.cn/z8v2zSy

文钞净土法要|至诚恭敬篇

诫敬三宝

印光大师

居士无我,乐受磋磨。但有误会光意之失,故首称师尊,不用印光法师四字。未免于光于己,皆所未安。夫印光一粥饭僧耳。称为法师,已经过分之极。然通途泛称,亦不能不如是。至于不名,且称为师尊,实失正名交友之道。下次切勿用此故套。至于署名之下,古今通用,凡平交皆当如是,非于尊者前方用和南顶礼等也。今礼教陵迟,凡研究佛学者与知识信札,多皆用合十合掌谨启等,而不肯稍屈。夫禹拜昌言。子夏丧明怨天,曾子责之,尚投杖而拜。是同侪有一言启迪于我者,皆以屈礼谢之。今行于歧路,有所不决,拟欲问人尚须合掌。况欲资之以了生死大事,而以行路之仪奉之,是轻法也。轻法则不能实得法益。昔古灵赞禅师大悟后,欲报剃度师恩,多方启迪。其师异之,令其为伊宣说。彼谓当设法座,令其师迎己升座礼拜,然后可说。其师依之,遂于言下大悟。使古灵不如此重法,其师不如此重得法之人。莫道不说,说亦只得文字知见而已。决不能一言之下,明白本心。语云,下人不深,不得其真。夫如来灭度,所存者唯经与像。若以土木金彩等像视作真佛,即能灭业障而破烦惑,证三昧而出生死。若以土木金彩视之,则亦土木金彩而已。又土木金彩,亵之则无过。若以亵土木金彩之佛像,则其过弥天矣。读诵佛经祖语,直当作现前佛祖为我亲宣,不敢稍萌怠忽。能如是者,我说其人必能即生高登九品,彻证一真。否则是游戏法门,其利益不过多知多见,说得了了,一丝不得真实受用,乃道听途说之能事也。古人于三宝分中,皆存实敬。不徒泛泛然口谈已也。今人口尚不肯谈一屈字,况实行乎。昔清世祖章皇帝,拜玉琳通琇禅师为师。尚欲取一法名,琇师谓帝王何须用此。彼不肯,祈取一丑字眼名之。玉琳乃书十余丑字,令其自选。乃取一痴字。其派在行字辈,故名行痴。凡与玉琳之法徒书,其署名则云法弟行痴和南。开国之皇帝尚如此自屈,若以今人推之,当先加以刑,然后问法,方合其式。否则平人失其为平人,皇帝失其为皇帝矣。光于佛学,一无所得。如盲对五色,聋对五声。了不知其如何为声,如何为色。然于主敬存诚之表面,颇愿竭我愚诚,以尽他山石之小益。既属心交,当不以琐屑弃之。

——复无锡尤惜阴居士书
《印光大师全集净土法要》

参考注释:
【禹拜昌言】禹听到善言即拜。典出《书经大禹谟》。昌言:即盛德之言、善言。
【五色】青、赤、白、黑、黄五种颜色。
【五声】指宫、商、角、征、羽五音。

如诚法师译:

居士没有我相,乐于接受切磋琢磨。但是有误会我的意思的过失,你在开头就称“师尊”,不用“印光法师”四个字。未免对于我,对于你自己,都有所不妥。我是一个只会吃饭的僧人罢了。称为“法师”,已经是很过分了。然而现在通常都是这样称呼,也不能不如此。至于不直接称名,而称为“师尊”,实在是有失辨正名份,接交朋友之道。下次千万不要用这些俗套。至于在自己的署名之下,古今通用,凡是平辈之交,都应当如此,不是在尊者前面用“和南”“顶礼”等等。现今礼仪之教逐渐衰败,凡是研究佛学的人与善知识来往的信件,大多都是用“合十”“合掌”“谨启”等等,而不肯稍稍委屈。大禹一听到善言就磕拜。子夏失明而埋怨上天,曾子责备他,他听后尚且丢下拐杖而磕拜。这是同辈有一句话启迪了我,都以屈身礼拜加以答谢啊!

现在行走在歧路之上,有一些不能决定的问题,打算想要寻问路人,尚且须要合掌请问。何况是想要借助它了生死大事,而以走路问人的礼节来对待,这是轻慢佛法啊!轻法就不能实际得到佛法的利益。过去古灵神赞禅师大开悟之后,想要报答剃度师的恩德,多方的开导启发(他的师父)。他的师父惊异,令他为自己宣说。神赞禅师说:应当施设法座,令他的师父迎请自己升座礼拜,然后才可以说法。他的师父依照而行,于是在他的教言之下大悟。假使古灵禅师不如此重法,他的师父不如此尊重得法之人。不要说不说法,就是说法,也只是得到文字知见而已。决定不能够在一句话之下,就明悟本心。俗话说:谦卑礼下他人不够深,就不能得到他的真本领。

如来灭度了,所留存下来的,只有经书与佛像。如果将土木金彩等佛像看作是真的佛,就能灭业障而破烦惑,证三昧而出生死。如果当作土木金彩来看的话,那也只是土木金彩而已。又者土木金彩,亵慢的话没有罪过。如果亵慢土木金彩之做成的佛像,那这个罪过就是弥天大罪了!读诵佛经祖语,应该当作现前佛陀祖师,为我亲自宣说,不敢稍稍萌生怠慢轻忽之心。能够如此的话,我说这个人,必定能够在这一生,高登九品莲,彻证一真法。否则,只是游戏法门,这个利益不过是有许多知识见解,说得明白清楚,一丝毫得不到真实受用,这是道听途说所能之事。

古人对于三宝分中,都存有真实的恭敬。不只是泛泛然口里谈论而已。现在的人,口里尚且不肯说一个委屈的字眼,何况实行呢?过去,清世祖顺治皇帝,拜玉琳通琇禅师为师父。还想要取一个法名,通琇禅师说:帝王何必须要如此。他不肯,祈望取一个丑的字眼来作为法名。玉琳国师就写了十多个丑字,让他自己选。于是就选了一个“痴”字。他的派系在行字辈,所以名为行痴。凡是与玉琳国师的法子徒弟写信,他的署名就为:法弟行痴和南。开国的皇帝尚且如此自我屈尊降纡,如果以现在的人来例推,应当先加以刑具,然后问法,才合他的样式。否则就百姓失其为百姓,皇帝失其为皇帝了。

我对于佛学,一无所得。如同盲人对五色,聋子对五声。一点不知道,什么才是宫商角征羽五种声音,什么才是青赤白黑黄五种颜色。然而对于主敬存诚的表面行为,很愿意竭尽我的愚诚,来尽他山之石的小小利益。既然大家是以心相交,应当不会因为我的细小琐屑而嫌弃。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同时,对那些不遵守市场规则、背离契约精神、出于非商业目的对中国企业实施封锁或断供、严重损害中国企业正当权益的外国企业、组织或个人,将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但今天,
  • 并且该程序在GUP上使用Kubernetes,因此开发人员可以通过拓展计算来满足需求。借助NVIDIA Clara,开发者们可以加速他们的医疗影像学应用程序开发
  • 】近日,南通如东的李先生向江苏交通广播网《交广双声道》节目反映,他叔叔去年11月9日参加当地 袁庄镇卫生院 组织的新农合健康体检,但一直没拿到体检报告。如东县
  • 不过,这才仅仅是李嫣炫富的首秀,在李嫣的社交账号被李亚鹏关闭之后,小姑娘又偷偷地建立了一个小号,原因很简单,平日时与她出行的小伙伴们回来之后,总是在不断的炫富晒
  • 永远不要因为喜欢一个人而丢失了自己。怎样沟通,能够唤起你们之前美好的记忆,让他认定最爱的还是你?
  • 真挚地邀请广大企业家朋友加入进来、参与进来,投资福州滨海新城的数字经济、海洋经济、平台经济建设,在生态的东海之滨,在魅力的东湖之畔,共同见证奇迹,成就新的梦想,
  • #风水[超话]# 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也有不断的追求,然而很业主都会淡化阳台的使用功能,将此处装修成独特风格的景观花园。易安居风水网建议将假山鱼
  •  画第三张的时候,我没有第一张那么烦躁了,虽然还有小事情会蹦出来,但是我感受到自己内心慢慢变平静的舒服,然后,我看到的是自己一直的那份恐惧,好多都是因为外求,求
  • .以前我从来不相信星座这一类的东西,后来开始去了解,我发现我真的是个典型的天秤座女生没错了。天秤女具有严重的选择恐惧症;在感情里很敏感的并且太清楚自己不要什么;
  • 又和嘎嘎逛了超市 水果五颜六色真的好看 也买了好多好吃的 在家是没有时间吃的 明天带到学校!!
  • #金泰妍[超话]# produce309 season II — 20进10半决赛,截止到7/12 21:05 排名更新❗️ 竞争越来越激烈,存活的选手越来
  • 人生就是一次随性的旅程,身体是灵魂借住的客栈;对于浩瀚无垠的时间而言,你我就是这世间的过客,这个旅途中你路过我,我路过你,若不是你我之间有很深的缘分绝对不会在一
  • 所以这个疾病跟年龄层没有明显关系,现在年轻患者的比例远高于中老年患者。(4)下午3:00有群众来问一个政策需要一个人解答。
  • 当王君站在讲演台上,动情地告诉听众:“我是个有故事的人”的时候,也许有些朋友会以为这无非是句饰词,而我却深深为之感动。因为与她的母亲熟识,也和她曾经是同事,
  • 2.金里《你神经病啊》*都市小甜饼,霸总配软妹,*拒绝吃药的弃疗男主×根正苗红的软妹女主3.陈惜《向着明亮那方》*都市甜文*心灵手巧做手工X老天爷赏饭吃玩摄影#
  • 一直觉得我还是个长不大的小孩,到哪别人都觉得我幼稚不成熟,但直到初中挚友从结婚到现在孩子的出世,另一位挚友七月底马上结婚,突然觉得只有自己还是初中的心态,还想继
  • 我们多夸夸不好吗 他的五条评论里也都有你的“要求” 他已经很认真很认真看我们的评论 很用心很用心满足Cookies了 有的人也是跟风 见别人说什么就说什么 可能
  • 闺蜜这种东西无所谓金钱可唐晶失去贺涵我并不觉得是损失 她说了很多遍 十年在他们之间的阻碍很大原因是不够爱 不够爱在一起也不是完美 充其量为合适 很真
  • 周周太好康了,我哭了,这是什么绝世美颜!所以我放弃了最爱的小白——鞋子,夏天我除了小白还是小白,就是各种小白都爱,感觉穿着舒服方便,于是捡起两年前买的一双自认很
  • 孩子哄完爸爸出来马不停蹄打游戏我洗完澡出来看到他霸占了我的笔记本“又在打游戏”“就打一把,娃都哄好了”对呀,现在三个小的都睡了,时间终于属于我了我不舍得进房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