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十四五 | 黑龙江:北国仓廪端稳“中国饭碗” 共和国工业摇篮拥抱数字浪潮】编者按:开局关系全局,起步决定后势。回望2021年,走进2022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十四五”开局的首考,中国各地交出怎样的答卷?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保障有何亮点?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有哪些结构性、局部性的问题需要关注?各地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有哪些新招硬招实招?央广网特推出“开局十四五”系列报道,观路径,看成效,多角度聚焦开局之年新气象、新思考。

央广网哈尔滨1月9日消息 这里,是北国仓廪,关乎天下乐安;这里,是共和国工业的摇篮,书写着新一轮振兴的光荣与梦想。

“十四五”开局之年,黑龙江贯彻新发展理念,抢抓机遇开好局起好步,走创新路,闯改革关,在疫情“大考”下书写东北振兴新答卷。

环境就是民生 蓝天也是幸福

2021年,全省优良天数比率达到94.7%,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26微克/立方米,同比降低2微克/立方米;重污染天数比率0.6%,重污染天数同比降幅为58.3%。

这是自黑龙江省开展空气质量自动监测以来空气质量最好的一年,也是老百姓看得到的民生答卷。

提到黑龙江,很多本地人会骄傲地向外地游客介绍“大”——大森林、大湿地、大界江、大湖泊。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更关心天蓝、水碧、土净。

眼下,北国风光白雪皑皑,冰天雪地美如国画。一进入春天,黑土地的画风变了——水墨黑白的色彩渐渐消失,山林江河涂抹出浓淡相宜的花样色彩。

“这里四季分明,每个季节都有惊喜!”在齐齐哈尔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吴先生总喜欢向他的朋友这样介绍自己的家乡,“四季景色不同,你们一定要常来。”

吴先生的邀约底气来自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这是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的共识。

来自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的消息,“十三五”以来,该省统筹推动蓝天、碧水、净土、美丽乡村、原生态五大保卫战,全省62个国考断面劣V类水体全部消除,125个县(市、区)全部完成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自然保护区“四类重点”问题整改完成率98.5%,退耕还湿面积2.3万公顷。

一项项久久为功的举措,让更多人关注生态黑龙江,也让更多的本地人幸福感满满。

“以前一到供暖季就能闻到呛鼻子的味道,家里老人孩子都要戴口罩出门。这几年不一样了,明显能感受到雾霾天每年都在减少,生活环境也越来越好了。”越来越多的市民发现,小锅炉“下岗”了,蓝天变多了,雾霾减少了,游客增多了。

美丽生态释放出巨大吸引力,以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示范区等生态旅游为载体,黑龙江旅游正在向生态体验和生态度假旅游转型,吸引越来越多游客到黑龙江探寻“夏季凉爽”“冬季冰爽”“四季清爽”的秘密。

好生态来自天赐,好环境来自守护。日前印发的《黑龙江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在肯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同时,也清晰地指出当前面临的问题——作为老工业基地,生态环境问题的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总体没有得到缓解,污染排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严峻形势没有根本改变,生态环境质量从量变到质变的拐点尚未到来。

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十四五”开局亮出暖心成绩单后,2022年,黑龙江将聚焦群众所急、所盼,打响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治理群众反映突出问题三场战役,全力减少污染天气,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增强人民群众的蓝天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为黑土加“油” 端牢“中国饭碗”

在黑龙江佳木斯市郊区长发镇正合村,村民崔巍在院子里的一张大案板上整整齐齐摆着切好的猪肉。“丰收了,大伙都高兴,杀头猪挨家送肉吃个喜儿。”岁末年初,谈起收成,崔巍合不拢嘴。

正合村是佳木斯市郊区第一个实现整村流转的村,有一定规模化经营基础。村里推荐崔巍作为带头人,成立了佳木斯兴家粮食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将村里的规模经营引上更科学、更高效的道路。

“说白了,土地托管就是村民拿钱,我们伺候地。”崔巍说,2021年合作社托管了村里25户农民的4500亩土地,今年还会扩大,预计托管面积将达到全村的90%。

土地“入托”,“明白人”种地,直接效益是增产。

“我们合作社通过土地托管规模经营土地1.04万亩。玉米亩产达到1500斤左右,实现了大丰收!”齐齐哈尔市拜泉县福顺现代农机合作社理事长、新生村党支部书记赵福德介绍,“这比农户自己种每亩增产200斤左右。我们粗略算了一下,光玉米就增收500吨。”

在桦川县玉成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赵德山也正盘算着今年的收益。2021年,合作社种植绿色水稻16000亩、有机水稻2000亩,让合作社进账了400余万元。

“现在种地可比过去轻松多了,我们合作社68台高速插秧机全部安装了北斗导航无人驾驶系统,比起传统插秧机,不仅节省了人工费还抢了农时,稻苗株距、行距更均匀,苗量更精准,让稻苗更粗壮、根系更发达。”赵德山用3年的时间把合作社的插秧机全部安装了北斗导航系统。尝到甜头的他说,下一步我们会将大马力拖拉机、收割机全部安装北斗导航系统。

如今,农民对现代化农业生产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农业生产也变得越来越高产高效。田间地头“新玩意儿”“黑科技”大展身手。

“我种的这500亩地,只要不是十分严重的自然灾害,都能做到高产、稳产、丰收!”大兴农场科技示范户胡春光侃侃而谈。春天插秧,他用的卫星辅助直行的变量侧深施肥插秧机;夏天水肥管理,他应用的是“浅、湿、干”循环交替灌溉法,施肥应用的是前氮后移技术和无人植保飞机喷施生物肥。

目前,黑龙江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已达98%,建成40余个省级和国家级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十四五”期间,黑龙江将打造千公里高标准科技示范带,推行全程“机械化”。

农业提质增效,少不了科技赋能。目前,农民种植优质水稻和大豆的积极性不断提高。

在农民增产增收的同时,黑龙江还不忘为黑土加“油”。

“捏把黑土冒油花,插双筷子也发芽”是黑龙江得天独厚的黑土资源的写照,但由于高强度利用、重用轻养、土壤侵蚀等原因,黑土地变得又“瘦”又“薄”,如何为黑土加“油”成为了黑龙江近年来亟待解决的问题。

佳木斯市桦川县玉成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自2015年起承担了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项目。合作社负责人赵德山介绍,自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项目开始,农民通过秸秆翻埋,秸秆堆沤腐熟、测深施肥,有机肥施用,测土配方,黄腐酸等多种方法不断增加土壤有机质,修复黑土地。

“黑土层变厚了,地就有劲了,粮食质量上去了,收入就高了。”赵德山看着脚下的黑土地感叹说,我做过对比,参与黑土保护的地块和没参与的,产量和品质都明显不一样。

近年来,黑龙江省出台了保护黑土地的一系列政策,通过各项补贴,将“真金白银”发到了农户手里。

2021年富裕县作为黑龙江省黑土地保护利用项目试点县,春季落实玉米免耕播种40余万亩,按照每亩补贴30元计算,就发放补贴资金1200余万元。

补贴到位了,老百姓保护黑土地的积极性更高了。但是在农业专家看来,土壤“病了”,就得治疗。“不能耽误也不能误诊,关键是要对症下药,还不能产生副作用。”黑龙江省农科院黑土保护团队负责人说。

来自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的数据,目前,全省平均耕地质量等级3.46等;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36.2克/千克。旱田耕层厚度均24厘米,其中,秸秆翻埋和深松整地均达到30厘米以上。

为确保“中国饭碗”装上更多绿色粮、优质粮,黑龙江深入实施“藏粮于地”战略,加强保护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全省累计落实黑土地保护示范区面积1000多万亩。

2021年,黑龙江粮食生产喜获“十八连丰”。数据显示,2021年黑龙江省粮食播种面积21826.95万亩,比2020年增加169.35万亩;粮食产量1573.54亿斤,比2020年增加65.34亿斤,占全国总产量的11.5%,连续十一年位居全国第一,国人每9碗饭就有1碗来自黑龙江。“中华大粮仓”黑龙江再次交上一份丰收的答卷,稳稳地扛起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

经过多年的努力,黑龙江农业发展已经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

下一步,黑龙江省将向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要效益,坚持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推广大马力高端智能农业机械,集成组装技术模式,不断提高单产,增加总产。同时,为优化种植结构,增强重要农产品供应保障能力,2022年将增加大豆种植面积1000万亩。

拥抱数字浪潮 激发振兴新动能

2021年12月6日,我国最东端高铁牡佳高铁正式“开跑”。线路全长372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网友直呼这才是“嗖嗖嗖”的高铁速度。

“能看得到我吧?看看这速度有多快!”牡佳高铁首批旅客黄雪松一边与女朋友视频,一边感慨着高铁速度。结束视频后,他又对车厢和窗外拍个不停,给家人发送了几条微信视频,分享此刻的心情。

牡佳高铁网络连接顺畅,让旅客彻底摆脱靠甩手机“摇信号”。与“不卡顿”的上网速度相匹配的是黑龙江5G建设的速度。截至2021年10月末,新建5G基站1.22万个,累计建成3.1万个。

2021年,“十四五”开新局,数字经济火了:出台《推动“数字龙江”建设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数字经济20条”),切实拿出真金白银推动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智慧矿山、数据金融、远程医疗、政务“一朵云”蓬勃兴起。

“发展数字经济,我省大有可为、必有可为、必须为之。”黑龙江省工信厅厅长张显丰说,黑龙江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拥有大量的数据资源、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广阔的市场空间需求。

发展数字经济是黑龙江产业结构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张显丰介绍,黑龙江先后成立以省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数字龙江建设领导小组和大数据产业领导小组。相继出台“数字龙江”建设指导意见、发展规划以及“数字经济20条”政策措施。这20条体现了省委、省政府推动发展数字经济的决心和力度,旨在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真金白银、条条干货!”业内人士用这两个词来点评20条政策。“数字经济20条”提出的目标更让人对黑龙江未来充满希冀:力争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关键业务环节全面数字化的大型制造企业比例达到60%左右、规模以上企业比例达到40%左右,数字经济发展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黑龙江数字经济规模约3831亿元,全国排名24位,占GDP比重28%。

如何实现新目标?张显丰在黑龙江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新闻发布会如此表述:要以打造“质量龙江”为引领,以打造“数字龙江”为先导,聚焦做好“三篇大文章”、抓好“五头五尾”,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培育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新引擎。

面对这数字经济新蓝海,下一步黑龙江将在思想思路破题上发力、在科学规划引领上发力、在配套政策跟进上发力、在聚焦优势扬长上发力、在激发活力补短上发力,全面推动“数字龙江”建设,让龙江的产业拥抱数字浪潮,全面智能升级。

昔日北大荒,今日中华大粮仓。走进新时代的黑龙江,不仅牢牢端稳“中国饭碗”,让中国人的饭碗更多装上“中国粮”,更用心、用情、用力保护脚下的黑土地、头顶的那片蓝天,以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

稳步开局“十四五”,龙江未来可期!

总策划:张军 于锋

总监制:伍刚 夏凌云

统筹:陶玉德

记者:杨海全 马俊玮 庞淼

编审:张伟 王文伟

视频:马俊玮

【开局十四五】黑龙江:北国仓廪端稳“中国饭碗” 共和国工业摇篮拥抱数字浪潮

编者按:开局关系全局,起步决定后势。回望2021年,走进2022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十四五”开局的首考,中国各地交出怎样的答卷?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保障有何亮点?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有哪些结构性、局部性的问题需要关注?各地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有哪些新招硬招实招?央广网特推出“开局十四五”系列报道,观路径,看成效,多角度聚焦开局之年新气象、新思考。

央广网哈尔滨1月9日消息 这里,是北国仓廪,关乎天下乐安;这里,是共和国工业的摇篮,书写着新一轮振兴的光荣与梦想。

“十四五”开局之年,黑龙江贯彻新发展理念,抢抓机遇开好局起好步,走创新路,闯改革关,在疫情“大考”下书写东北振兴新答卷。

环境就是民生 蓝天也是幸福

2021年,全省优良天数比率达到94.7%,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26微克/立方米,同比降低2微克/立方米;重污染天数比率0.6%,重污染天数同比降幅为58.3%。

黑龙江以大森林、大湿地、大界江、大湖泊著称(央广网发 于国军 摄)

这是自黑龙江省开展空气质量自动监测以来空气质量最好的一年,也是老百姓看得到的民生答卷。

提到黑龙江,很多本地人会骄傲地向外地游客介绍“大”——大森林、大湿地、大界江、大湖泊。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更关心天蓝、水碧、土净。

眼下,北国风光白雪皑皑,冰天雪地美如国画。一进入春天,黑土地的画风变了——水墨黑白的色彩渐渐消失,山林江河涂抹出浓淡相宜的花样色彩。

“这里四季分明,每个季节都有惊喜!”在齐齐哈尔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吴先生总喜欢向他的朋友这样介绍自己的家乡,“四季景色不同,你们一定要常来。”

吴先生的邀约底气来自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这是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的共识。

来自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的消息,“十三五”以来,该省统筹推动蓝天、碧水、净土、美丽乡村、原生态五大保卫战,全省62个国考断面劣V类水体全部消除,125个县(市、区)全部完成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自然保护区“四类重点”问题整改完成率98.5%,退耕还湿面积2.3万公顷。

一项项久久为功的举措,让更多人关注生态黑龙江,也让更多的本地人幸福感满满。

“以前一到供暖季就能闻到呛鼻子的味道,家里老人孩子都要戴口罩出门。这几年不一样了,明显能感受到雾霾天每年都在减少,生活环境也越来越好了。”越来越多的市民发现,小锅炉“下岗”了,蓝天变多了,雾霾减少了,游客增多了。

丹顶鹤恣意翱翔,引得游客纷纷拍照留念(央广网发 杨海全 摄)

美丽生态释放出巨大吸引力,以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示范区等生态旅游为载体,黑龙江旅游正在向生态体验和生态度假旅游转型,吸引越来越多游客到黑龙江探寻“夏季凉爽”“冬季冰爽”“四季清爽”的秘密。

好生态来自天赐,好环境来自守护。日前印发的《黑龙江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在肯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同时,也清晰地指出当前面临的问题——作为老工业基地,生态环境问题的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总体没有得到缓解,污染排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严峻形势没有根本改变,生态环境质量从量变到质变的拐点尚未到来。

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十四五”开局亮出暖心成绩单后,2022年,黑龙江将聚焦群众所急、所盼,打响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治理群众反映突出问题三场战役,全力减少污染天气,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增强人民群众的蓝天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为黑土加“油” 端牢“中国饭碗”

在黑龙江佳木斯市郊区长发镇正合村,村民崔巍在院子里的一张大案板上整整齐齐摆着切好的猪肉。“丰收了,大伙都高兴,杀头猪挨家送肉吃个喜儿。”岁末年初,谈起收成,崔巍合不拢嘴。

正合村是佳木斯市郊区第一个实现整村流转的村,有一定规模化经营基础。村里推荐崔巍作为带头人,成立了佳木斯兴家粮食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将村里的规模经营引上更科学、更高效的道路。

“说白了,土地托管就是村民拿钱,我们伺候地。”崔巍说,2021年合作社托管了村里25户农民的4500亩土地,今年还会扩大,预计托管面积将达到全村的90%。

近年来,黑龙江现代农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整体水平显著提高(央广网发 邵国良 摄)

土地“入托”,“明白人”种地,直接效益是增产。

“我们合作社通过土地托管规模经营土地1.04万亩。玉米亩产达到1500斤左右,实现了大丰收!”齐齐哈尔市拜泉县福顺现代农机合作社理事长、新生村党支部书记赵福德介绍,“这比农户自己种每亩增产200斤左右。我们粗略算了一下,光玉米就增收500吨。”

在桦川县玉成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赵德山也正盘算着今年的收益。2021年,合作社种植绿色水稻16000亩、有机水稻2000亩,让合作社进账了400余万元。

“现在种地可比过去轻松多了,我们合作社68台高速插秧机全部安装了北斗导航无人驾驶系统,比起传统插秧机,不仅节省了人工费还抢了农时,稻苗株距、行距更均匀,苗量更精准,让稻苗更粗壮、根系更发达。”赵德山用3年的时间把合作社的插秧机全部安装了北斗导航系统。尝到甜头的他说,下一步我们会将大马力拖拉机、收割机全部安装北斗导航系统。

如今,农民对现代化农业生产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农业生产也变得越来越高产高效。田间地头“新玩意儿”“黑科技”大展身手。

田间“黑科技”越来越多,农民种地越来越省力(央广网发 邵国良 摄)

“我种的这500亩地,只要不是十分严重的自然灾害,都能做到高产、稳产、丰收!”大兴农场科技示范户胡春光侃侃而谈。春天插秧,他用的卫星辅助直行的变量侧深施肥插秧机;夏天水肥管理,他应用的是“浅、湿、干”循环交替灌溉法,施肥应用的是前氮后移技术和无人植保飞机喷施生物肥。

目前,黑龙江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已达98%,建成40余个省级和国家级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十四五”期间,黑龙江将打造千公里高标准科技示范带,推行全程“机械化”。

农业提质增效,少不了科技赋能。目前,农民种植优质水稻和大豆的积极性不断提高。

在农民增产增收的同时,黑龙江还不忘为黑土加“油”。

“捏把黑土冒油花,插双筷子也发芽”是黑龙江得天独厚的黑土资源的写照,但由于高强度利用、重用轻养、土壤侵蚀等原因,黑土地变得又“瘦”又“薄”,如何为黑土加“油”成为了黑龙江近年来亟待解决的问题。

喜迎丰收(央广网发 崔伦震 摄)

佳木斯市桦川县玉成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自2015年起承担了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项目。合作社负责人赵德山介绍,自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项目开始,农民通过秸秆翻埋,秸秆堆沤腐熟、测深施肥,有机肥施用,测土配方,黄腐酸等多种方法不断增加土壤有机质,修复黑土地。

“黑土层变厚了,地就有劲了,粮食质量上去了,收入就高了。”赵德山看着脚下的黑土地感叹说,我做过对比,参与黑土保护的地块和没参与的,产量和品质都明显不一样。

近年来,黑龙江省出台了保护黑土地的一系列政策,通过各项补贴,将“真金白银”发到了农户手里。

2021年富裕县作为黑龙江省黑土地保护利用项目试点县,春季落实玉米免耕播种40余万亩,按照每亩补贴30元计算,就发放补贴资金1200余万元。

补贴到位了,老百姓保护黑土地的积极性更高了。但是在农业专家看来,土壤“病了”,就得治疗。“不能耽误也不能误诊,关键是要对症下药,还不能产生副作用。”黑龙江省农科院黑土保护团队负责人说。

来自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的数据,目前,全省平均耕地质量等级3.46等;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36.2克/千克。旱田耕层厚度均24厘米,其中,秸秆翻埋和深松整地均达到30厘米以上。

为确保“中国饭碗”装上更多绿色粮、优质粮,黑龙江深入实施“藏粮于地”战略,加强保护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全省累计落实黑土地保护示范区面积1000多万亩。

2021年,黑龙江粮食生产喜获“十八连丰”。数据显示,2021年黑龙江省粮食播种面积21826.95万亩,比2020年增加169.35万亩;粮食产量1573.54亿斤,比2020年增加65.34亿斤,占全国总产量的11.5%,连续十一年位居全国第一,国人每9碗饭就有1碗来自黑龙江。“中华大粮仓”黑龙江再次交上一份丰收的答卷,稳稳地扛起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

经过多年的努力,黑龙江农业发展已经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

下一步,黑龙江省将向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要效益,坚持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推广大马力高端智能农业机械,集成组装技术模式,不断提高单产,增加总产。同时,为优化种植结构,增强重要农产品供应保障能力,2022年将增加大豆种植面积1000万亩。

拥抱数字浪潮 激发振兴新动能

2021年12月6日,我国最东端高铁牡佳高铁正式“开跑”。线路全长372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网友直呼这才是“嗖嗖嗖”的高铁速度。

牡佳高铁开通运营,首批乘客用手机记录下难忘瞬间(央广网发 原勇 摄)

“能看得到我吧?看看这速度有多快!”牡佳高铁首批旅客黄雪松一边与女朋友视频,一边感慨着高铁速度。结束视频后,他又对车厢和窗外拍个不停,给家人发送了几条微信视频,分享此刻的心情。

牡佳高铁网络连接顺畅,让旅客彻底摆脱靠甩手机“摇信号”。与“不卡顿”的上网速度相匹配的是黑龙江5G建设的速度。截至2021年10月末,新建5G基站1.22万个,累计建成3.1万个。

2021年,“十四五”开新局,数字经济火了:出台《推动“数字龙江”建设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数字经济20条”),切实拿出真金白银推动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智慧矿山、数据金融、远程医疗、政务“一朵云”蓬勃兴起。

“发展数字经济,我省大有可为、必有可为、必须为之。”黑龙江省工信厅厅长张显丰说,黑龙江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拥有大量的数据资源、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广阔的市场空间需求。

发展数字经济是黑龙江产业结构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张显丰介绍,黑龙江先后成立以省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数字龙江建设领导小组和大数据产业领导小组。相继出台“数字龙江”建设指导意见、发展规划以及“数字经济20条”政策措施。这20条体现了省委、省政府推动发展数字经济的决心和力度,旨在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哈尔滨新区智慧城市大数据中心(央广网发 资料图)

“真金白银、条条干货!”业内人士用这两个词来点评20条政策。“数字经济20条”提出的目标更让人对黑龙江未来充满希冀:力争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关键业务环节全面数字化的大型制造企业比例达到60%左右、规模以上企业比例达到40%左右,数字经济发展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黑龙江数字经济规模约3831亿元,全国排名24位,占GDP比重28%。

如何实现新目标?张显丰在黑龙江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新闻发布会如此表述:要以打造“质量龙江”为引领,以打造“数字龙江”为先导,聚焦做好“三篇大文章”、抓好“五头五尾”,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培育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新引擎。

面对这数字经济新蓝海,下一步黑龙江将在思想思路破题上发力、在科学规划引领上发力、在配套政策跟进上发力、在聚焦优势扬长上发力、在激发活力补短上发力,全面推动“数字龙江”建设,让龙江的产业拥抱数字浪潮,全面智能升级。

昔日北大荒,今日中华大粮仓。走进新时代的黑龙江,不仅牢牢端稳“中国饭碗”,让中国人的饭碗更多装上“中国粮”,更用心、用情、用力保护脚下的黑土地、头顶的那片蓝天,以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

稳步开局“十四五”,龙江未来可期!
https://t.cn/A6JUDTUQ

All in电动!All in大众!上汽大众豹变
今年的广州车展让我们再次深刻体会到:电动化就是未来!

各大厂家无不在此发布或者上市自家最新的纯电动车型,而传统车企的反攻战更是全面打响。

就拿传统车企中的标杆大众汽车来说吧,从广州车展上汽大众展台看到,ID.3、ID.4 X、ID.6 X三款纯电车型亮相,而这也是上汽大众一年内连发的三款产品。

“我们明年目标要尽快月销破万,月销破万以后,基本上有一个年销13万-15万的销售规模。”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大众品牌ID.营销高级总监傅强表示。此外,上汽大众在本次广州车展推出了“All in大众”和 “All for大众”的品牌理念,表明了大众All in电动化的决心和态度!

为什么要All in电动化?

在广州车展当天的专访活动上,傅强向媒体详细的分享了什么是“All in大众”。

傅强表示,所谓的All in大众,是指上汽大众大众品牌在整个电动新赛道投入的决心和姿态。

一直以来,上汽大众品牌在传统燃油车市场,都是领先的存在。然而,仅限于燃油车赛道。在新兴的电动化市场,上汽大众不仅面对特斯拉、“蔚小理”等当红新势力,还有来自中国品牌弯道超车的竞争压力。

然而,即使如此,在新能源的赛道上,上汽大众依然保持着成为NO.1的决心和态度。对此,傅强也详细的和我们介绍了上汽大众All in电动化的具体表现。

全新MEB的工厂赋能

“第一,我们花170亿元在安亭建造的MEB的工厂,号称“关灯工厂”。傅强表示,支撑上汽大众向电动化转型,并All in电动化的便是其强大的生产水平,而这也是大众品牌立足全球的“传统优势”。

据傅强介绍,该工厂仅总装车间就拥有1444个机器人。“关灯工厂”顾名思义就是把灯全部关掉,没有灯光的情况下,车子还是能够生产出来,形容的是它高度自动化、智能化,每一个节点的检测都是由机器人来完成的,大大减少了由于人为造成的一些质量方面的不稳定性。

用料扎实,且整个生产工艺又有了170亿的工厂作为背后的支撑,使这款产品真正具有大众DNA,好开、好用、可靠、安全、真实续航,所有这些卖点才帮助整个ID.家族一步步腾飞。

强大的产品优势

“第二,我们一整年内连发三款ID.产品,这在大众品牌的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可能也是后无来者的”。傅强说到。

傅强表示,上汽大众深刻感受到汽车行业的变化。过去,上汽大众品牌在燃油车的赛道上“始终被追随从未被超越”,但在新能源的赛道上,却是一个后进者。但是,上汽大众依然保持着努力成为NO.1的决心和态度。

傅强详细介绍了目前上汽大众在新能源市场取得成绩。ID.系列上市以来,爬坡比较“艰难”。南北大众ID.车型从3月份上市,4月份才首先实现了1000辆的突破,到5月份1500,到6月份3000,到7月份7000,最后到刚刚过去的10月份实现了12000辆的销量,而上汽大众ID.家族也突破了7000辆。

傅强认为,这个销量的爬坡速度与大众品牌燃油车动不动就是上3万、5万的销量相比可能差了很多。但从另一方面看来,与所有的新势力品牌相比,上汽大众突破千辆用时更短,实现突破万辆也用时最短。而且,这还是在全球缺芯片短缺影响了ID.家族的销售和生产的情况下。

傅强表示,目前ID.家族销量仍在快速增长中。明年如果芯片的产能问题得到充分的释放和解决,ID.家族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应该会更好。

对于ID.家族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傅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靠谱的德系品质

首先,靠谱的德系品质正帮助着大众品牌越来越多地获得消费者的青睐。

傅强介绍,上汽大众采用了338项电池包的安全检测,电池的抗衰减能力估计是这个行业里做得最好的。500次的衰减,500次的反复充电,电池只会衰减2.8%。傅强以ID.4 X来举例,该车550公里的续航,乘以500次,就是超过25万公里,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可能就是开5年,但其电池衰减仅仅只有2.8%。而这就是上汽大众安全可靠的品质。

除此之外,在今年中保研的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的四大指标中,ID.4 X更是获得了All Good的成绩,这个表现创造了自中保研成立以来的历史记录。从一定意义上来,这款车是目前整个中国市场上最安全的电动车型,没有之一。

“世界年度车,又是最安全的车型,背后又有着大众品牌的加持,现在销量又能破万,可以说,ID.家族正成为中国消费者心目中的安心之选,这也是大众品牌三个核心价值观之一。”傅强如是说到。

2、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用车需求

傅强表示,今年上汽大众一共发布了3款新车,满足了中国广大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从产品定义来说,ID.4 X无论是城市路况也好,还是远郊旅游也好,都能够满足成熟家庭的多样化移动出行需求。

在今年6月份,上汽大众又全球首发了ID.6 X。ID.6 X是为中国成熟家庭多人出行,提供了三排七座的解决方案。明年ID.6 X即将出口欧洲。傅强表示,这也是大众历史上第一次专门为中国市场定制的一款车反哺到欧洲,这也为上汽大众大众品牌在欧洲打开了一定的市场。

另外,今年10月份,上汽大众又推出了欧洲销冠ID.3,并由上汽大众单独引入到中国市场。

图片

对于为什么只有上汽大众引进了ID.3,但一汽-大众没有引进?傅强回答,其实他也不知道一汽-大众为什么没有引进,但上汽大众非常坚定地引进了,这是因为上汽大众非常看好这款车型

三人成众,三辆车就成众了,就是一个ID.家族了。傅强表示,ID.3是欧洲的销冠,一进入中国市场就得到了消费者的热切关注和追捧。据悉,1000余辆的首发版车型,上市2周就已售罄。因为芯片短缺的原因,现在消费者如果要定这款车的话需要等上4-6周的时间。

这款产品为什么好卖?傅强认为有以下几点:

第一,它有着非常棒的具有潮趣的颜值。ID.3的车身长度是A级的尺寸,但是得益于纯电平台,所以其达到了与有ID.4 X一样的2765mm的轴距,媲美B级车的空间;

第二,ID.3采用了包豪斯的设计语言,使它的设计第一眼就能吸引消费者,并且耐看。傅强认为,包豪斯设计语言有两个特点,第一是简洁,没有一根多余的线条,在ID.3上完全体现了出来。而除了包豪斯设计语言之外,ID.3也大胆利用了撞色的设计,这同样也是第一次运用在大众品牌的车上。

傅强介绍,正因为潮酷的设计语言,使这款车吸引了年轻消费者。据悉,ID.4 X和ID.6 X女性的选购比例在40%-50%之间,而ID.3女性消费者占到60%,就是被新车非常亮眼的外观所吸引。

第三,ID.3还非常智能。包括IQ.Light、ID.Light灯光系统;语音交互、L2级自动驾驶辅助功能,以及同级独有的AR-HUD增强抬头显示系统。

第四,这款产品还有着非常吸引我们直男的一些装备。比如20寸的大轮毂,20万以内唯一一款搭载独立五联杆悬挂系统的纯电车型。50:50的重量配比使得这辆车拥有更好的驾控感受。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这款车是20万以内唯一一款后置后驱的纯电车,最小转弯半径仅仅5米。

傅强总结表示:这就是我们的ID.3,集潮趣、智趣和驾趣于一身,提供给消费者慢慢的乐趣,这才是这辆车真正热卖的主要原因。

另外,关于网上车主抱怨的ID.3经常发生黑屏、断网的情况,傅强也做出了正面回应。首先,傅强承认目前在这些方面上汽大众确实还有提升的地方。而导致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是软件的问题,而不是硬件的问题,上汽正在逐步进行改善。傅强表示,经过三次软件升级,这些故障率都在大大下降。

创新的营销模式

“我们不仅仅在产品上做了很大的努力,我们在营销方式上也做了很大的革新”。傅强表示。

这几年,由特斯拉引领的直营模式掀起了汽车行业销售模式的新变革。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虽然线下渠道也会带来“价格不透明、服务不标准”等消费者诟病的顽疾,但是直营模式的售后服务不完善等问题也是很多消费者诟病且质疑的地方。

对此,傅强表示,上汽大众不仅成立了直销运营的服务中心,同时整个ID.系列采用了创新的“代理制”的营销模式,从而做到“师夷长技以制夷”!

傅强解释,代理制的本质就是厂家和消费者一对一的直接接触。所以当消费者在互联网的超级APP下大定以后,上汽大众马上会直接跟踪每一个销售顾问,确保提供最好的服务。同时,依托于上汽大众庞大的经销网络,让用户用车无忧。

此外,为了进一步完善线上购车体验,上汽大众推出了超级APP,并成立了一个100人的专属的团队,集市场、销售、管理、售后于一体,目前所有的人都在超级APP进行了注册,服务超级APP上的每一个消费者。

傅强表示,上汽大众营销的改变就是坚决实现2C的转变,从以前2B的业务变成2C的业务,直面每个用户。

傅强还向大家介绍了目前上汽大众整个渠道的新形式。根据傅强介绍,上汽大众已经在全国开了46家商超店,未来将会开120家商超店,在明年年终的时候,商超店将会进入一线、二线、三线甚至是四线城市,方便消费者体验、购买。

除此之外,在ID.3上市期间,上汽大众还创新地做了一个叫ID.豆的营销方案。傅强团队将其称为“我的ID.豆我做主”。所有新能源车几乎都会送各种各样的权益,包括充电、终身免费保养、充电桩、充电权益、维修权益等等。

傅强介绍:“我的ID.豆我做主”活动中,可以按照你的喜好自由选择。可以选择充电权益、安装充电桩,也可以选择终身质保或保养,还可以选择AR-HUD等车辆的配附件。ID.豆一经推出就获得到消费者一致好评。

傅强表示,自己在上周还特地去了上海的交付中心,看到消费者在交流两万个ID.豆应该选这个好还是选那个好。傅强认为这很棒,不仅帮助消费者明确自己的需求,同时满足了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未来上汽大众还将推出更多的创新营销模式”。傅强说道。

做普罗大众的纯电动车

傅强认为新能源的市场渗透率正在发生着剧变,从年初的7%、8%,到年末的时候已经接近20%-30%,“像上海、北京这样的地区已经超过30%、40%,对上海、北京这样的地区来说,2025年的全国平均水平目标在今年就已经达到了。”

傅强认为,市场会进入一个拐点,会发生一个由量到质的变化,一旦市场容量、市场的渗透率超过20%那就不是一个小的数字,也就是说每个消费者有意愿购买一辆车时,他都会考虑要不要买新能源车。

图片

对于新能源车销量以及渗透率的快速增长,傅强表达了自己担忧:“新能源车不仅仅是移动出行的工具,更不是玩具,现在有很多品牌把汽车比作玩具。”

对此,傅强强调:世界上有很多的汽车品牌,但是有且仅有一个品牌叫大众,从成立之初,大众就是为普罗大众造车。所以,大众品牌造车是为了普罗大众,不是奢侈品,而为了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傅强认为,每个企业有每个企业的造车哲学,对于上汽大众汽车而言,我们是消费者的朋友们,移动出行的伙伴。是一个可靠的、值得信赖的、真性情的、真实的,且还要有点智商的好伙伴。而这也是大众品牌定义的ID.家族,以及上汽大众定义的好车。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辣目洋子作为踢馆嘉宾,还是以搞笑短视频出圈的,原本很是期待,结果……看着她的表演,连尬笑都做不到。本来对这个节目一点期待值都没有,结果里面的演员演技超自然,性格
  • 在时光的葱茏处,剪一段流年,遇见春暖花开,遇见最美的自己,不惧未来,不念过往,将薄情的当下,活出深情几许,诗意浓,繁花开,心不老,永远正当年。在时光的葱茏处,剪
  •   离开前,她回身对着男人俊逸非凡的脸颊亲了一口,压低声音道:“看在你够卖力、技术好的份上,奖励你的。  离开前,她回身对着男人俊逸非凡的脸颊亲了一口,压低声音
  • 魔都探店|湘菜今天吃这个错开饭点依旧大排长队的也就它了吧!皮蛋青椒擂茄子端上来的时候服务员会询问要不要帮忙擂,其貌不扬,但皮蛋和青椒的组合就很神奇,咸香软绵,不
  • “开春了,春耕准备的怎么样了?农资产品都买全了吗?如果买到了伪劣种子或农药,一定要及时到公安机关报警……”在石林县各乡镇(街道)的田间地头,处处可见公安民警辅警
  • 全新代购的价格迪奥2W➕,爱马仕3w➕其他大多在1W左右,当然更经济实惠的做法就是可以找靠谱二奢收闲置全新,所有爆款都可以找到,运气好的话全新的4-6折就可以
  • 】烧伤烫伤面积较大、较深,需要住院治疗,达到出院标准时回家休养调理,需要同时注意做到下列事项:1、伤口换药出院时如果伤口未完全愈合,还有部分创面,需要定期到医院
  • 换言之,是要给一些重要人物论文署名机会,同时也不影响论文作者的权益。论文署名体现了作者对科研成果的责、权、利,国内外至今已积累了较为成熟的经验。
  • (图1-5)那天的晚餐也是直接给我们吃到瞳孔地震,因为是地球一小时,我们选择了一家在沙滩上的餐厅,餐厅拿木头做杆子,支起来了椰子壳,椰子壳里面放着油还是酒精,烧
  • 但是呢,每个淄博人心中都有爱吃的那个烧烤店铺,真的好多人都说,家门口那家永远是最好吃哒[抱一抱]#淄博烧烤永远的神##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淄博人真的太会吃烧烤了
  • ——李煜《乌夜啼》28.流光容易把人抛。——纳兰性德《采桑子·当时错》18.疏影横斜,远映西湖清浅;暗香浮动,长陪夜月黄昏。
  • “三月三日气象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春之始,万物生发,欣欣向荣。去赏灼灼桃花,去看淙淙溪水~#春满一江水##之江风物志#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
  • #nct西珍妮[超话]#本人当che主也很多次了,但是第一次见到che员把che主当“人工客服”的,众所周知che主不是什么冤大头也不是什么答疑博主,我要跟很多
  • 在B站UP主“不吃草椒的猫酱”看来,从B站去年调整内部激励机制以来,UP主所得到的平台收益越来越少,一般UP主也不指望通过B站赚钱,“差的作品没收入,好的作品收
  • 灯红酒绿有一种仿佛到了未来科技的时代,吧台,卡座和大型的花束相得益彰,吃火锅也能吃出时尚大片的感觉呢⭕️推荐菜品招牌燕窝金汤花胶锅一定要品尝的花胶锅底,鲜香诱人
  • 她从来没有在家里感受到文丽对她的爱,时刻都被指责,原生家庭带给她的痛苦,要靠一生去治愈。我就是没有什么起子,只想说自己的能力被认可,让我觉得生活和喜欢做的事没有
  • 同时,在总结陕西省前期试点经验基础上,省财政厅创新探索“保险+期货”落地新路径,将前期直接补贴45%的模式优化为“交易所+财政+金融机构+农户”多方共同参与的试
  • 航前准备室内,来自山东航空公司的乘务人员开完准备会便要登机,“清闲”的日子已经过去,一天内多次起落成为常态;在山东高速潍坊西服务区,车辆进出不断,停车场内私家车
  • 同事的推荐下去剪了一个头发本来想让他设计的,设计来设计去结果适合自己的始终就只有那么几个发型[欢乐熊出没]好吧我不挣扎了本来想去吃,围炉石棉烧烤凤溪河那一家,但
  • #任嘉伦[超话]# 任嘉伦 搬运 我的情话,只对你说❤️ 「我永远屈服于温柔,而你就是温柔本身」❤️ 万物是你,无可躲 今天也是最爱更爱先生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