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绝美薰衣草花田,一点不输普罗旺斯!
#英国旅游# #英国留学# #英国##熏衣草#
Norfolk Lavender
Norfolk薰衣草田建立于1932年,也是英格兰地区最棒的花田之一。
这里不仅有100英亩包含几十个品种的薰衣草花田,附近的海岸和乡村景致也让人流连忘返。
另外,在花田的商店里也能找到各种薰衣草精油,还有一些稀有的花种!旺季时,大家还可以试试它家的迷你小巴士花田游,途中导游除了会介绍花田的历史,还有关于各种精油和干花的科普干货呢!

#甘肃身边事# 【祁连山深处的回响——兰州大学用智慧守护绿水青山】“马上望祁连,奇峰高插天。”古人诗句中勾勒的祁连山磅礴壮阔,雄奇伟岸。

祁连山,曾因美景而引人注目。如今,作为青藏高原东北部重要水源地和水源涵养区,有“高原冰原水库”美誉的她,因其生态屏障功能而更显价值。
这里有兰州大学地理学、生态学、草学、大气科学等多个学科的专家接力驻扎,通过多学科交叉研究为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贡献力量;也有逐步完善的野外综合科学观测研究网络体系,有10个科学观测研究站涉及荒漠、草地、冻土、森林、湿地等典型生态系统类型。

“保护好生态是‘国之大者’。”长期以来,一批批兰大人依托祁连山、研究祁连山、保护祁连山,用智慧和汗水守护一方绿水青山。正如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院长、祁连山研究院院长勾晓华教授所说:“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在祁连山的问题上,我们应该有所担当、有所建树、有所贡献,为国家分忧。”详见:https://t.cn/A6X3X3Wj
(来源:新甘肃)

【榆林推广高西沟村生态振兴经验——秃山沟成陕北小江南】不久前,陕西省榆林市委、市政府印发《防止二次沙化及国土绿化五年行动方案》,明确结合乡村振兴工作,推广米脂县高西沟村生态样板,每年打造生态振兴示范村20个。

高西沟村总面积4平方公里,90%以上耕地坡度都在20度左右。曾经,这里“山上光秃秃、年年遭灾荒”。数十年来,高西沟村艰苦探索出了一条黄河中上游丘陵沟壑区生态治理、绿色发展、乡村振兴之路,成为陕北“小江南”。

从“三三制”到“三二一”

“20世纪50年代,搞水土保持是为了解决粮食问题。”高西沟村驻村第一书记常静讲述起60年来高西沟村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史。

高西沟村有山峁40座、沟岔21道。“雨涝流泥浆,冲成万条沟。肥土顺水走,籽苗连根丢。”一首民谣,唱出老百姓的艰辛。为改变“广种薄收、越刨越穷”的面貌,村民在第一任村党支部书记高祖玉的带领下,开始探索治沟、治坡。

“先在沟里打坝拦泥拦水,但山洪一来冲毁了。冲毁了就再修,大伙儿总结教训,光治沟不治坡就是白干,又在山上修坡式梯田、打埝窝。但因山的坡度没有改变,经洪水冲刷后,多数梯田出现垮塌。”年近70岁的村民高锦仁回忆说。

“水土保持是发展山区生产的生命线。”高祖玉带领村民通过全面调查和摸索,明确了沟坡兼治、治坡为主的做法,即以治理坡面为主,修水平的台阶式梯田,同时在沟道节节筑坝、层层拦蓄,淤地种植。这种方式形成的坝地,含有大量的牲畜粪便、枯枝落叶等有机物质,易形成土壤肥沃、水分充足、抗旱能力强的高产农田。

从那时起,高西沟人一边摸索一边总结经验,在无水的沟道打坝、修堰窝,在有水的沟道建池修渠、扩展水地,在山顶缓坡建台地、修宽幅梯田。

到20世纪70年代,高西沟全村85%的山沟得到治理,打了121座淤地坝,修了7个蓄水池,建起了2座水库,有效改善了当地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

高祖玉又带领大伙儿将前些年开垦的低产远坡地种上林、草,规划发展林牧业。经过20余年探索实践,高西沟人在生产中逐渐形成林、草、田各占三分之一的“三三制”用地模式。即全村三分之一土地种植粮食,三分之一植树造林,三分之一种草养畜,形成以林固土、以草养牧、以牧肥田的格局,使水土保持治理成果得到巩固和提高。

治山治沟、封山禁牧、综合治理,将一个地表破碎、土地贫瘠的秃山沟,治理成如今“梯田层层盘山头,高山松柏连成片”的陕北“小江南”。

进入新世纪后,高西沟村与时俱进,形成了林、牧、农“三二一”新的生态产业结构,即3份林地、2份草地、1份田地。“高山远山森林山,近山阳坡建果园,弃耕坡地种牧草,荒坡险洼种柠条”,大大提高了农民收入。2021年,全村林草覆盖率达70%,治理程度达78%,村集体经济收入10.4万元,走上了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性循环路。

种下幸福果

“坐拥绿水青山,才有金山银山!咱这地最适合栽苹果树,你看这山下就是千亩经济林。”1981年进入村党支部工作的姜良彪指着山下的标准化苹果生产示范园,说起高西沟的产业发展史。

姜良彪说,高西沟村始终坚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生态环境良好但农田分散,村民增收能力不同。苹果比粮食的经济价值高,兼具生态效应和经济效应,村领导班子因地制宜把果树栽植作为促进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

“2006年,我听说延安洛川的苹果种得好,村民年收入上万元,就想着学学种苹果,咱也当当万元户。”姜良彪说,他邀请洛川县的农技师来到村里。经过考察,发现高西沟土层深厚、质地疏松,富含有机质且利于排水,加上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适合种植苹果。

不但培育了高西沟山地苹果品牌,高西沟村还尝试栽植其他水果及经济作物,逐步发展到兴建果园、苹果采摘、梯田观光等乡村旅游产业。

今年年初,村民姜良文荣获高西沟村2021年度“最佳果农奖”。他和妻子栽植了17亩苹果树,去年年底苹果销售一空,收入6万元。

截至目前,高西沟村已形成包括200亩经济林、水库、苹果采摘园、盘山梯田观光点等10余处景点在内的农业生态旅游区,共栽植山地苹果约1000亩,2021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860元,比全县平均数多出4378元。

叫响生态品牌

自由采摘苹果、大扁杏等水果,住土窑洞、吃农家饭体验黄土风情……高西沟村利用农田、林地、水库等生态资源兴办农家乐、民宿等,先后获得了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中国最有魅力休闲乡村、国家水利风景区等多项荣誉,逐步叫响了生态品牌。

“2021年,全村接待游客8万人次。在旅游业的带动下,还促进了种植业、养殖业的发展。”米脂县银州街道党工委委员、高西沟村专班负责人周文东说,去年,村内种的瓜果、杂粮及养的家禽等没出村便销售一空。高西沟村正探索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种植,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与生态旅游,让老百姓日子越过越红火。

今年,米脂县委提出全域复制推广高西沟村生态治理样板,首批29个村先行先试。据介绍,从2023年起,米脂县将根据实际情况,每年研判确定一批村子进行集中打造,形成以马家沟、党坪、申家沟为代表的山地苹果、米脂小米特色产业示范村,形成以高西沟、柳家洼、贺家沟为代表的山水相连、景田一体的乡村旅游示范村。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电商混战618:数字狂欢背后,或现“水逆”隐忧 | 风眼前线
  • 印度宣布对美国加征报复性关税,光苹果关税就高达70%...
  • 6名高考考生被困电梯错过考试 各方最新回应来了!
  • 【关注】全国260城将实现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
  • 【提醒】日本网红眼药水被他国禁售,专家:对心血管造成压力
  • 超郎平?昨晚这一幕,央视解说赞她为中国女排历史第一人!
  • 两大一线城市,宣布增加汽车摇号指标!车市迎硬核利好,你离喜提新车又近了一步
  • 明天起,这些新规将影响你的生活
  • 震惊国外!联邦快递“劫持华为包裹”,中国学者:应暂停其业务
  • 深圳个税减免15%吸引人才,能否复制到全国|新京报快评
  • 初夏40度!多地“最热天”正常吗?
  • 华为禁令的另一面:特朗普与硅谷的相爱相杀|京酿馆
  • 一球千金!武磊一脚将保级队踢进欧联杯,激动的除了球迷还有这些股东
  • 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实现梦想的步伐
  • 老师怒扔学生论文被约谈,网友却说:不怪他
  • 用手机的人注意了!好消息:每个月你又能省一笔钱!
  • 【关注】速看!你的户口、土地、收入将发生这些变化
  • 最新最全!一图读懂8省市新高考改革方案
  • 哈佛的学生都在看这种视频,每天 15 分钟,英语水平暴增
  • 重磅!中注协公布2018注会考试合格率!审计通过率已超31%!2019注会考试趋势同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