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朱光潜: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这是《庄子·秋水》篇里的一段故事,是你平时所欢喜玩味的。我现在藉这段故事来说明美感经验中的一个极有趣味的道理。

我们通常都有“以已度人”的脾气,因为有这个脾气,对于自己以外的人和物才能了解。严格地说,各个人都只能直接地了解他自己,都只能知道自己处某种境地,有某种知觉,生某种情感。至于知道旁人旁物处某种境地、有某种知觉、生某种情感时,则是凭自己的经验推测出来的。比如我知道自己在笑时心里欢喜,在哭时心里悲痛,看到旁人笑也就以为他心里欢喜,看见旁人哭也以为他心里悲痛。我知道旁人旁物的知觉和情感如何,都是拿自己的知觉和情感来比拟的。我只知道自己,我知道旁人旁物时是把旁人旁物看成自己,或是把自己推到旁人旁物的地位。庄子看到鱼“出游从容”便觉得它乐,因为他自己对于“出游从容”的滋味是有经验的。人与人,人与物,都有共同之点,所以他们都有互相感通之点。假如庄子不是鱼就无从知鱼之乐,每个人就要各成孤立世界,和其它人物都隔着一层密不通风的墙壁,人与人以及人与物之中便无心灵交通的可能了。

这种“推己及物”、“设身处地”的心理活动不尽是有意的出于理智的,所以它往往发生幻觉。鱼没有反省的意识,是否能够像人一样“乐”,这种问题大概在庄子时代的动物心理学也还没有解决,而庄子硬拿“乐”字来形容鱼的心境,其实不过把他自己的“乐”心境外射到鱼的身上罢了,他的话未必有科学的谨严与精确。我们知觉外物,常把自己所得的感觉外射到物的本身上去,把它误认为物所固有的属性,于是本来在我的就变成在物的了。比如我们说“花是红的”时,是把红看作花所固有的属性,好像是以为纵使没有人去知觉它,它也还是在那里。其实花本身只有使人觉到红的可能性,至于红却是视觉的结果。红是长度为若干的光波射到眼球网膜上所生的印象。如果光波长一点或是短一点,眼球网膜的构造换一个样子,红的色觉便不会发生。患色盲的人根本就不能辨别红色,就是眼睛健全的人在薄暮光线暗淡时也不能把红色和绿色分得清楚,从此可知严格地说,我们只能说“我觉得花是红的”。我们通常都把“我觉得”三字略去而直说“花是红的”,于是在我的感觉遂被误认为在物的属性了。日常对于外物的知觉都可作如是观。“天气冷”其实只是“我觉得天气冷”,鱼也许和我不一致;“石头太沉重”其实只是“我觉得它太沉重”,大力士或许还嫌它太轻。

云何尝能飞?泉何尝能跃?我们却常说云飞泉跃;山何尝能鸣?谷何尝能应?我们却常说山鸣谷应。在说云飞泉跃、山鸣谷应时,我们比说花红石头重,又更进一层了。原来我们只把在我的感觉误认为在物的属性,现在我们却把无生气的东西看成有生气的东西,把它们看作我们的侪辈,觉得它们也有性格,也有情感,也能活动。这两种说话的方法虽不同,道理却是一样,都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来了解外物。这种心理活动通常叫做“移情作用”。

“移情作用”是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去,彷佛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情感。这是一个极普遍的经验。自己在欢喜时,大地山河都在扬眉带笑;自己在悲伤时,风云花鸟都在叹气凝愁。惜别时蜡烛可以垂泪,兴到时青山亦觉点头。柳絮有时“轻狂”,晚风有时“清苦”。陶渊明何以爱菊呢?因为他在傲霜残枝中见出孤臣的劲节;林和靖何以爱梅呢?因为他在暗香疏影中见出隐者的高标。

从这几个实例看,我们可以看出移情作用是和美感经验有密切关系的。移情作用不一定就是美感经验,而美感经验却常含有移情作用。美感经验中的移情作用不单是由我及物的,同时也是由物及我的;它不仅把我的性格和情感移注于物,同时也把物的姿态吸收于我。所谓美感经验,其实不过是在聚精会神之中,我的情趣和物的情趣往复回流而已。

姑先说欣赏自然美。比如我在观赏一棵古松,我的心境是什么样状态呢?我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古松本身的形象上,我的意识之中除了古松的意象之外,一无所有。在这个时候,我的实用的意志和科学的思考都完全失其作用,我没有心思去分别我是我而古松是古松。古松的形象引起清风亮节的类似联想,我心中便隐约觉到清风亮节所需伴着的情感。因为我忘记古松和我是两件事,我就于无意之中把这种清风亮节的气概移置到古松上面去,彷佛古松原来就有这种性格。同时我又不知不觉地受古松的这种性格影响,自己也振作起来,模仿它那一副苍老劲拔的姿态。所以古松俨然变成一个人,人也俨然变成一棵古松。真正的美感经验都是如此,都要达到物我同一的境界,在物我同一的境界中,移情作用最容易发生,因为我们根本就不分辨所生的情感到底是属于我还是属于物的。

再说欣赏艺术美,比如说听音乐。我们常觉得某种乐调快活,某种乐调悲伤。乐调自身本来只有高低、长短、急缓、宏纤的分别,而不能有快乐和悲伤的分别。换句话说,乐调只能有物理而不能有人情。我们何以觉得这本来只有物理的东西居然有人情呢?这也是由于移情作用。这里的移情作用是如何起来的呢?音乐的命脉在节奏。节奏就是长短、高低、急缓、宏纤相继承的关系。这些关系前后不同,听者所费的心力和所用的心的活动也不一致。因此听者心中自起一种节奏和音乐的节奏相平行。听一曲高而缓的调子,心力也随之作一种高而缓的活动;听一曲低而急的调子,心力也随之作一种低而急的活动。这种高而缓或是低而急的心力活动,常蔓延浸润到全部心境,使它变成和高而缓的活动或是低而急的活动相同调,于是听者心中遂感觉一种欢欣鼓舞或是抑郁凄恻的情调。这种情调本来属于听者,在聚精会神之中,他把这种情调外射出去,于是音乐也就有快乐和悲伤的分别了。

再比如说书法。书法在中国向来自成艺术,和图画有同等的身分,近来才有人怀疑它是否可以列于艺术,这般人大概是看到西方艺术史中向来不留位置给书法,所以觉得中国人看重书法有些离奇。其实书法可列于艺术,是无可置疑的。他可以表现性格和情趣。颜鲁公的字就像颜鲁公,赵孟頫的字就像赵孟頫。所以字也可以说是抒情的,不但是抒情的,而且是可以引起移情作用的。横直钩点等等笔划原来是墨涂的痕迹,它们不是高人雅士,原来没有什么“骨力”、“姿态”、“神韵”和“气魄”。但是在名家书法中我们常觉得“骨力”、“姿态”、“神韵”和“气魄”。我们说柳公权的字“劲拔”,赵孟頫的字“秀媚”,这都是把墨涂的痕迹看作有生气有性格的东西,都是把字在心中所引起的意象移到字的本身上面去。

移情作用往往带有无意的模仿。我在看颜鲁公的字时,彷佛对着巍峨的高峰,不知不觉地耸肩聚眉,全身的筋肉都紧张起来,模仿它的严肃;我在看赵孟頫的字时,彷佛对着临风荡漾的柳条,不知不觉地展颐摆腰,全身的筋肉都松懈起来,模仿它的秀媚。从心理学看,这本来不是奇事。凡事观念都有实现于运动的倾向。念到跳舞时脚往往不自主地跳动,念到“山”字时口舌往往不由自主地说出“山”字。通常观念往往不能实现于动作者,由于同时有反对的观念阻止它。同时念到打球又念到泅水,则既不能打球,又不能泅水。如果心中只有一个观念,没有旁的观念和它对敌,则它常自动地现于运动。聚精会神赛跑时,自己也往往不知不觉地弯起胳膊动起脚来,便是一个好例。在美感经验之中,注意力都是集中在一个意象上面,所以极容易起模仿的运动。

移情的现象可以称之为“宇宙的人情化”,因为有移情作用然后本来只有物理的东西可具人情,本来无生气的东西可有生气。从理智观点看,移情作用是一种错觉,是一种迷信。但是如果把它勾销,不但艺术无由产生,即宗教也无由出现。艺术和宗教都是把宇宙加以生气化和人情化,把人和物的距离以及人和神的距离都缩小。它们都带有若干神秘主义的色彩。所谓神秘主义其实并没有什么神秘,不过是在寻常事物之中见出不寻常的意义。这仍然是移情作用。从一草一木之中见出生气和人情以至于极玄奥的泛神主义,深浅程度虽有不同,道理却是一样。

美感经验既是人的情趣和物的姿态往复回流,我们可以从这个前提中抽出两个结论来:

一、物的形象是人的情趣的返照。物的意蕴深浅和人的性分密切相关。深人所见于物者亦深,浅人所见于物者亦浅。比如一朵含露的花,在这个人看来只是一朵平常的花,在那个人看或以为它含泪凝愁,在另一个人看或以为它能象征人生和宇宙的妙谛。一朵花如此,一切事物也是如此。因我把自己的意蕴和情趣移于物,物才能呈现我所见到的形象。我们可以说,各人的世界都由各人的自我伸张而成。欣赏中都含有几分创造性。

二、人不但移情于物,还要吸收物的姿态于自我,还要不知不觉地模仿物的形象。所以美感经验的直接目的虽不在陶冶性情,而却有陶冶性情的功效。心里印着美的意象,常受美的意象浸润,自然也可以少存些浊念。苏东坡诗说: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竹不过是美的形象之一种,一切美的事物都有不令人俗的功效。

《春秋名号归一图》

谥号是古人死后的一种特殊名号。古代帝王、诸侯、高官大臣死后,朝廷按照封建社会的道德标准,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个称号,这就是谥或谥号。由于它是名字之后新增的称呼,所以在字形上写作“谥”。历代相沿形成的有关给谥的一套规定和法则,就是谥法。谥号产生的原因大致有三:一是为了避讳;二是为了区别尊卑,建立等级制度;三是为了惩恶劝善,维护封建礼教。谥号用字分美、恶、平三类,一般根据死者的是非功过来确定,是对死者的盖棺论定。谥号源于周,废于秦,复行于汉以后的各个朝代,辛亥革命爆发后,伴随着封建等级制的废除,终于油尽灯灭,寿终正寝。
谥法产生初时,赐谥权完全掌握在周王室手中,春秋之后,因周王室衰微,诸侯才全有了谥号,一般卿大夫、贵夫人也有谥号。同一谥号的国君,既有国别不同的,如晋悼公、秦悼公、郑悼公、鲁悼公等,也有同一国别的,如齐庄公吕购与齐庄公吕光,卫庄公杨与卫庄公蒯聩,晋昭侯与晋昭公,晋文侯与晋文公,等等。形成错综复杂的君臣名、氏、字、谥,给后世学人带来及大的不便。宋元以降,经书(其中主要是坊刻本)往往于卷首或卷末附刻与该书内容相关的参考数据,或梳理知识系统,或交待背景数据,或考索人物传记,或辨明名物制度。各书附刻时间早晚及内容多寡不一《春秋名号归一图》《春秋(二十国)年表》《春秋图说》南宋已附刻于经注本《春秋经传集解》卷首。

此《春秋名号归一图》二卷。后蜀冯继先撰。《春秋二十国年表》一卷,《春秋图说》一卷。宋建刻本。《春秋名号归一图》框高十八•八厘米,宽十二•五厘米。每半叶十一行.行大小字不等,细黑口,四周双边。《春秋图说》框高十九厘米,宽十二•五厘米。每半叶十一行,行十八至十九字不等。

宋王应麟《玉海》卷四十《唐春秋图》条下引《书目》云:“《春秋名号归一图》二卷、《名字同异录》五卷,蜀冯继先撰。”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三著录:“《春秋名号归一图》二卷,右伪蜀冯继先撰。《左氏》所书人,不但称其名,或字,或号,或爵、谥,多互见,学者苦之。继先皆取以系之名下云。”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三亦著录:“《春秋名号归一图》二卷伪蜀冯继先撰。凡《左传》所载君臣名、氏、字、谥互见错出,故为此图以一之。”这些材料都证明《春秋名号归一图》为冯继先作。然冯氏行实迄今无考。

《春秋二十国年表》一卷,见于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三著录:“《春秋二十国年表》一卷,不知何人作。周而下,次以鲁、蔡、卫、滕、晋、郑、秦、楚、宋、杞、陈、吴、邾、莒、薛、小邾。按《馆阁书目》有《年表》二卷,元丰中杨彦龄撰。自周之外,凡十三国,仍总计蛮、夷、戎、狄之事。又按《董氏藏书志》,年表无撰人。自周至吴、越,凡十国。又有附庸诸国,别为表,凡征伐、朝觐、会同皆书。今此《表》止记即位及卒,皆非二家书也。”就是说,《春秋二十国年表》既非《馆阁书目》所著录的杨彦龄所撰的《年表》,亦非《董氏藏书志》所著录的无撰人姓氏的《年表》,究属谁撰,无从考知。

关于此书的版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版《宋版书考录》所收《寒云手写宋本提要九种》中有考定:“《春秋名号归一图》二卷,宋刊宋印,蜀冯继先撰。半叶十一行,字无全行,注双行,行约二十六七字,线口,四周双栏。板心上端标字数,鱼尾下标“帚一上”,或“归一上”,又“一下”,或“埽一”,或“归一下”。每卷首尾叶不标字。无刊工姓名。缺讳桓、玄、恒、贞、弘、慎、殷、顼,桓字最多,无不缺者。”“《归一图》为宋建本《春秋》残帙,刊印绝精。”又:“《春秋二十国年表》一卷,宋刊宋印。半叶横二十三行,行二十一二字不等,线口,四周双栏。版心上端有字数,下标春秋表。”“《二十国年表》,宋建安刊本《春秋经传》附刊之一。”又谓:“《春秋图说》不分卷,宋刊宋印。不著撰者姓氏。半叶十一行,行十八字,小字双行。行二十三四字不等,线口,四周双栏。版心上端标字数,或无,鱼尾下标春序或传授图,或春。宋讳多缺,无刊工姓名。”“《图说》一册,宋刊《春秋经传集解》往往有之,此即宋建本附刊者。刊工为建本之最精者。”今按此书之版式行款、字体风格,与袁寒云所见录者无一不合,盖即宋闽建刻本。但这三种图、表、说,是否原为《春秋经传集解》的附属品,而后游离出来单行?经查对现存残种宋刻《春秋经传》,似无此可能.颇疑宋代建阳书坊原有此种单刻单行本。现藏中国国家图书馆。

春江花月夜

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一、作者简介

张若虚:唐代诗人,扬州(今属江苏)人,曾任兖州兵曹,生卒年、字号均不详,事迹略见于《旧唐书·贺知章传》。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诗仅存二首于《全唐诗》中。


二、《春江花月夜》

系乐府吴声歌曲名。据《旧唐书·音乐志二》记载:《春江花月夜》始由南北朝陈后主作,并由陈叔宝与宫中女学士及朝臣相和为诗,太乐令何胥采之为曲。
后来,隋炀帝又曾做过此曲。

《乐府诗集》卷四十七收《春江花月夜》七篇。其中,有隋炀帝的两篇,张若虚一篇。

但是,作者这篇与其他的不同,其本诗以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为着力点,尤其是以月为主体,既单独存在,又相互融合。

本诗创作年份已难以确考,而对创作地点存在争议,主要有四种说法:

一是扬州文化研究所所长韦明铧认为,是扬州南郊曲江边;

二是瓜洲文史研究人员高惠年认为,是千年古镇瓜洲江畔;

三是大桥文史研究学者顾仁认为,是扬子江畔,在今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镇南部;

四是文学研究人员蒋勋认为,是南船北马的交界处,今江苏淮安清江浦河畔。该处有:“南船北马 舍舟登岸”碑。

但是,笔者认为,作者是在长江边某个地方,因为诗句“但见长江送流水”点明了“长江”二字。

那具体又是什么地方呢?诗句“青枫浦上不胜愁”点明了“青枫浦”,就是今湖南浏阳县境内有青枫浦。

三、诗句释义。

(一)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滟滟”。波光荡漾的样子。

这段的大意是:

春天,江水涨潮了,(而且很大)与大海平齐,连在一起了(事实上,作者是根本无法看到海的,只是用夸张的手法,来形容江潮水的大)。

(进而看见)夜晚来了,一轮明月与江水涨潮同步,从遥远的海平面升上天空。

此二句既交待了时间为春天、夜晚,又指明了对象有江水、潮、明月,还形容了江潮水之大。

(明月升起后)水面银光闪闪,随波荡漾千万里(这里的“千万里”依然是夸张手法,用来对应上句的海)。(此句写明了月光与江波亲密结合的美)。

但是,此时作者为用了一句“何处春江无月明!”呢?

其实,这句看似感叹句,但实际的反问句,其所表达的意思是:在这个地球上,哪一条江在春天没有明月照亮?即:“千江有水千江月”,从而上升到了一个哲理的高度,表达了老庄思想:“天地无私”、“天无不覆,地无不载”(即:所有的东西,都被天空覆盖,被大地承载)、“天道无亲”(即:天道不会只亲近某一个人)。
而且,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作者这里把“春江”与“月明”升华至美后,也是为后面的转折作铺垫。

如果说前三句用了平视,那么第四句则用了俯视,从而构成了一个立体的画面。

(二)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芳甸”:被人整理出来的阡陌纵横或沟浍四通的土地叫作田。那么,这里为何叫“芳甸”呢?是因为这些田没有种稻谷或者麦子等,而是长满的是花。因为后面一句有“花林”而故称。用来表达的嗅觉“香”味。

“霰”: 是指初春时,由于空气很凉,使天空的水汽结成的透明飘浮的东西。用以表达视觉“亮晶晶”。

“流霜”:飞霜。古人以为霜和雪一样,都是从空中落下来的,所以叫流霜。此处比喻月光皎洁,月色朦胧、流荡。

“汀”:水边平地,小洲。

这段的大意是:

(前面写了作者看见月光照在水面上的美后,又再看)弯来弯去的江水围绕着长满花的田地流淌(作者想表达的是江水与花的对亲密,而用芳甸是),月光照在花林中就像小雪珠一样亮晶晶。

(这样)空中撒落的月色如流霜,故人们就感觉不到它在飞了。同样,小州上的沙因为与月色一样的白,也就职看不见了。

须注意的是,前面一二句写景后,第三四句转而写感受“空”。

这里的“空”既有自然的一面,又有作者内心的一面,即“空白”,更有一种“存在,就是不存在”的味道。

(三)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纤尘”:微细的灰尘。

“月轮”:指月亮,因为月圆时像车轮,所以称为月轮。

(接前之空,空到什么程度呢?)江水与天全部被月光统一成白色,因而看不到一丁点灰尘。能看到的只是一轮皎洁的月亮县挂在天空。

(面对如此之“空”,作者又感问:月光照在我身上,那么)江畔边是哪个人最先看到月亮呢?江上的月亮又是哪一年最先照到人呢?

正是这一问,仿佛就是屈原的《天问》,问的是自然界的本原、生命的本质,谁人能回答?

(四)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穷已”:穷尽。

“望”:看。

“但见”:只见、仅见。

(作者上面的问,因没有人回答,故其自作答)人一代代的无穷尽承继着,而那江那月却是年年存在着,并看起来都相似。人们虽不知道那江那月怎么待人们,而却是看见长江水就远不停的流淌。这里,作者通过自己作答,讲明了“变”与“不变”的哲理。

由此可以看出,作者上面(一)至(四)通过写景,达到了写自然界的本质。

(五)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悠悠”:渺茫、深远。

“青枫浦”:今湖南浏阳县境内有青枫浦。暗用了《楚辞·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句意,隐含离别之意。

“扁舟子”:飘荡江湖的游子。扁舟,小舟。

“明月楼”:月夜下的闺楼。这里指闺中思妇。

这段的大意是:

(作者前面写了景之美,关注了自然界、生命的哲理。从这段起,就要写人,尤其是人的感受)

(随着月亮的升高)看见那白云一片片悠然远去,独自在青枫浦愁感万分。(有人说是划船的人与闺楼中的女子,但从前后结合起来看,应当是作者)

(作者愁什么呢?)作者看见江上深更半夜划船的人以及月光下闺楼中的女子的影子,更有后面的春半了还没有回家。

(六)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可怜”:作者之主观感受。

“月徘徊”:指月光偏照闺楼,徘徊不去,令人不胜其相思之苦。

“离人”:此处指思妇。

“妆镜台”:梳妆台。

“玉户”:形容楼阁华丽,以玉石镶嵌。

“捣衣砧”:捣衣石、捶布石。

这段的大意是:

(接前面作者所见,其放弃写划船的男子,而特写闺楼的女子,这是文人的基本特点)月亮啊,你不要老在闺楼徘徊,你应当照闺楼女子的梳妆台(此处,作者想通过镜子反射,能看到该女子。故作者更想像的是),月光照在漂亮的闺楼的帘子上卷都卷不去,且照在捣衣石上拂去了,又照上来了。


(七)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相闻”:互通音信。

“逐”:追随。

“月华”:月光。

“文”:同“纹”。

这段的大意是:

(接上句,让作者很失望)此时虽然能够看得到你这个女子,却不能相互言语,我愿意追随漂亮的月光照在你身上。(作者好无奈地回头望)那鸿雁飞个不停,却飞不出无边的月光,那鱼、龙在水中跳跃,只见阵阵水波纹。

(八)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闲潭”:幽静的水潭。

“可怜”:这里是可惜的意思。

这段的大意是:

(作者前面写了人家的女子,这里是由彼及己)昨夜,梦见花落闲潭,可惜春天过了一半,自己还不能回家。(看着那)江水带着春光将要流尽,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

须注意的是,“落月复西斜”表明时间流逝,已经是半夜过后了。

(九)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碣石”:碣石,山名,在渤海边上。

“潇湘”:湘江与潇水,在今湖南。这里两个地名一南一北,暗指路途遥远,相聚无望。无限路:极言离人相距之远。

“乘月”:趁着月光。

“摇情”:激荡情思,犹言牵情。

这段的大意是:

(接前,作者进而感吧到,请看那)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雾里,(而我)距离碣石与潇湘依旧是那么无限遥远。不知有几人能趁着月光回家,唯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

这段写明了时间为黎明,月亮没有了,而又一天来临了,而自己还在回家遥远的路上,无限感慨,最终落脚点在一个“情”字上。

或许,这个回家既指实在的作者的回家,又指经过月起月落过程,引发的作者思考的生命归宿。

四、诗之写作手法与意图

本诗以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为着力点,尤其是以月为主体,经历了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过程,是全诗的主线。

通过写春江的美景,面对江月的感慨,人间的离愁别绪,达到了景、情、理的三结合。

全诗共三十六句,四句一换韵,共换九韵。随着韵脚的转换变化,平仄的交错运用,前呼后应,音乐节奏感强烈而优美,可以称为交响曲。

又因作者仅留下两首诗,而这一首又令人叹为观止。

故有后人说,此诗“以孤篇压倒全唐之作”。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时间好像不知不觉就过得飞快,看见你从把不开心的事都丢进废纸箱的小姑娘,变成了可以酷酷地告别过去直面非议的大姑娘,你好像变了又没有变,一直是那个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该
  • ——李白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 ——李白悠悠兮离别,无因兮叙怀。
  • 等吹完头发也觉得蛮顺滑的,现在发油我都很少用了,第二天梳头发居然没有打结,意外的顺啊,昨天我还很激动的让姐妹也用了,都觉得不错,这个价位也很合适啊,很大瓶可以用
  • (建议大家只夹突出来的黑头,还比较深的不要贪心拼命夹,会划伤皮肤[喵喵]ps:记得使用前要进行消毒哦,擦点酒精消下毒避免二次感染,消毒后再用,用完洗干净就行啦根
  • #F1# 在AMuS的采访中,阿尔法·罗密欧领队瓦塞尔表示2022年的车手阵容将会与车队合作伙伴法拉利和阿尔法·罗密欧进行讨论,目前他们的车手需要专注于跑好今年
  • 徐老师还细致地和同学们分享了维护心理健康的科学有效的方法,例如:加强体育锻炼、学会情绪管理、正确认识挫折与失败、接纳已经发生的事情、学会求助等。她还引导同学们正
  • 我很想他们。我很想他。
  • 芷要是你就足够了,非要选一个最喜欢,这不是为难我嘛[允悲]。各种解说看下来最喜欢coco,又聪明又直爽,希望喜欢的姐姐能有个好结局啊#陈芷琰[超话]##21天安
  • 有没有失败案例? 南昌双眼皮/修复医生哪个技术好?
  • 别人的话,听听就好,不必放在心上。PJ·北服继教高定中心Ipad线上手绘训练营开营前PJ说:10/10的课程就是一年一次的挑战打卡课设计师必须训练的线条前三张是
  • [杰瑞]希望在奔3的最后一年依然是个元气girl➕事业queen!笔芯#今日穿搭(ootd)##断更的日子里我都在做什么#
  • !给你们找来一大波小姐姐的反馈图,当然也有小哥哥 【39起】智能颈肩按摩仪按摩器 拍前几项,这个可以有效的舒缓疲劳、呵护肩颈健康~办公能戴着、在家也能戴,看
  • 在这物欲横流的时代,让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初心是一种信念,在回望自己的来路,要知道当初为什么要启程。
  • 那么多领域的职业道德问题,似乎都在这一天,归所有的教师埋单。这些品德高尚的老师是值得整个社会尊敬的,但是身体是自己的啊。
  • 随着“秋老虎”的到来,从这个季节开始,脸部的油脂分泌相比夏日将逐渐减少,肌肤更易干燥、脆弱……梅术师「净肤养颜术」,帮助大家平稳过秋,「净」享美肌~ 清洁卸妆皆
  • #票务[超话]#恶心到吐了!这种时候了还在装!真当你自己是演员呢!别tm的在那又换微博头像和名称,你干啥呢 你有本事别把之前的微博删了呀 码的,明明01年的说
  • 泰国第三波疫情持续得太久,超乎想象。我三个半月的假期,没能回国享受天伦,只能独自宅在我的小屋虚度光阴。宅家的生活犹如一杯无色无味的清水,唯有茶和咖啡的陪伴,才能
  • 其实天很蓝,阴云总要散;其实海不宽,彼岸连此岸;其实梦很浅,万物皆自然;其实泪也甜,当你心如愿或许,最美的事不是留住时光,而是留住记忆,如最初相识的感觉一样,哪
  • 但是大多数人的话光不熬夜要做到已经很难了,所以韩雪的那些护肤经验也好⚠️终究是因为她有好的优秀的条件⭕️毕竟神仙的生活跟我们搬砖人员的生活‍♀️还是要区分开来,
  • 后面的《秋菊打官司》和《活着》《一个都不能少》等等,铸就了张艺谋的巅峰,只可惜后来的商业片《黄金甲》和《长城》都不行了。但是张艺谋对着当地的农民说:“这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