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见到诸佛菩萨真如的妙用,所谓的法身、智身,第一种人是「依」止「分别事识」,这个「分别事识」就是我们的第六意识,依止我们的名言妄想所产生遍计所执的一个心识,叫分别心识,有各式各样的取着叫「分别事识」。「分别事识」包括谁呢?包括「凡夫」、包括「二乘」,凡夫是依止有相的取着,二乘依止无相的取着,「见」到的都是「应」化「身」。就是我们是依止现在的内心状态,假设我们生长在佛陀的世界,我们看到的佛陀就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丈六老比丘相,这叫应化身。我们因为「不知」道我们所见到佛的身相,是我们自己第六意「识」的取相分别,所以我们「见从外来,取色分齐」,我们看到佛是由心外而来的,所以产生一种「取色分齐」,有一种自他的分别,佛跟我是有差别的,我们就「不能」够完全的「尽知」诸佛如来法身、智身的种种妙用。

  这个意思就是说,同样一个佛身,我们心中取着的心强,我们看到的佛陀会有衰老、会有病痛、会有死亡,其实这个是我们心中有所取着,所以我们看到佛陀会有老病死,这叫应化身。

  辰二、明报身

  这个是无量功德庄严的「报身」。

  二者、依于业识。谓诸菩萨,从初发意,乃至菩萨究竟地,心所见者,名为报身。

  前面是依止分别事识,是凡夫跟二乘人有所得的心所建立的;这个地方「依」止的是「业识」,「业识」是第八识,第八识当然是依他起性,没有第六意识的遍计执。这个「菩萨」是「初发意」菩萨,这个地方的初发意菩萨是初住,发心住以上的,包括三贤位,也包括十地,「初发意」是讲发心住,「乃至菩萨究竟地」,所「见者」的是佛的功德「报身」。这一段是总标,第二段把报身的内涵说出来。

  身有无量色,色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所住依果,亦有无量。种种庄严。随所示现,即无有边,不可穷尽,离分齐相。随其所应,常能住持,不毁不失。

  先说明报身正报的庄严。「身有无量色」,有各式各样美妙的颜色;每一个颜「色有无量」的「相」,不只是我们前面说的三十二相,他有无量的相;每一个「相有无量好」,不是只有八十种好:这个不可思议的境界,这个正报庄严。他的依报,「所住依果,亦有无量。种种庄严。」他所住的国土,我们看到佛陀住的茅蓬也是由泥土所做;但初发意以上的菩萨,看到佛陀是住在实报庄严土,七宝庄严的实报庄严土。这是讲到依正庄严;以下讲到这个庄严是没有时间、空间的障碍。先讲空间:「随所示现,即无有边,不可穷尽,离分齐相。」我们看到诸佛菩萨报身的依正庄严是没有穷尽的,因为他没有自他的分离。在时间上:「随其所应,常能住持,不毁不失」,他没有老病死的问题,他是无量寿。所以我们在拜佛的时候,我们说:「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有时候我们是拜佛陀那一期的个体生命,佛陀的出生、出家、成道乃至于说法度众生。当然应化身还是很重要,因为没有应化身说法,我们就不能听闻到佛法。但是有时候我们拜佛说「南无常住十方三宝」,就是没有老病死的那个佛,这个是报身佛,因为他这种佛是「常能住持,不毁不失」。第三段作一个总结:

  如是功德,皆因诸波罗蜜等无漏行熏,及不思议熏,之所成就。具足无量乐相,故说为报身。

  这种「功德」报身,它的成就有二种力量:第一种是外缘的力量,就是种种「波罗蜜」利他的因缘所成就的福德资粮;第二个是本觉内熏,我们依止我们内心的三空自调、正念真如、念念的随顺真如,一种本觉的内熏所成就的、悲智所「成就」的。这种报身有「无量」无边的安「乐」解脱之「相」,「故说为报身」。在《维摩诘经》上说:我们见到佛陀,如果你是见到应化身,你不一定会得到利益。你看外道他见到佛陀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他有时候也当面的诃责佛陀,造了罪业,所以应化身是我们凡夫有所得的心显现出来的。但是你要见到报身,你一定会得到利益,一定会灭恶生善,绝不空过。在《净土圣贤录》上说:慧远大师曾经念佛的时候见到佛的报身,那是遍虚空界,无量光明、无量相好。当然你能够见报身,那绝对是会灭恶生善的。就是说佛陀的功德法身、智身就像镜子一样,你用什么心态,你是一个各式各样的相貌在镜子上,你就见到自己的反射,见到自己相应的法身、智身,是这样子的。

  寅二、约机所见以判粗细

  前面是讲到二身,这个地方是讲到「粗细」,它不用二身来判断,以粗跟细。这当中有四段,先看第一段。

  又为凡夫所见者,是其粗色。随于六道,各见不同。种种异类,非受乐相。故说为应身。

  这个是最粗的,「凡夫所见」到的「粗」略的法身、智身,他是「随」顺「于」我们「六道」遍计执的心,「各见不同。种种异类」。就是说假设我们今天是一个三恶道的众生,比如说你现在是一只狗,或者是一条蛇,你看到的佛陀是一个黑象的脚,一个长长的黑色的柱子,没有光明相、没有庄严相。但你要是天人,你看到的佛身就像一个天神相,光明美妙。比如佛陀讲《阿弥陀经》的时候,有诸天、有人、有饿鬼道、阿修罗,每一个人所见各式各样不同,当然时间相也各式各样不同。总之,凡夫所见的这个「粗色」,简单的说就是「非受乐相」,它不是一个清净解脱之相,就是你看到了佛身,你看到的佛陀也生病了、也老了,他的色身也衰老了,身体出现了皱纹了,最后死掉了。这都是「随于六道,各见不同。种种异类,非受乐相」,这是我们看到最粗略的颜色。再看第二个:

  复次,初发意菩萨等所见者,以深信真如法故,少分而见。知彼色相庄严等事,无来无去,离于分齐。唯依心现,不离真如。然此菩萨,犹自分别,以未入法身位故。

  这个地方讲到三贤位的菩萨,「初发意菩萨」──十住、十行、十回向,这三种位次的菩萨,他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功德──「深信真如法故」。就是说他内心在断恶修善的过程当中,他能够生起观照,说是「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尘,遍观诸法性,无假亦无真。」他能够离诸有相、无相的对待,能够「深信真如」,这个「信」就是随顺忍可,他内心当中虽然没有真实的契入真如,但是他不断的往这个方向去随顺去忍可,所以我们也可以说是「少分而见」,相似少分而见,所以他有真如的气氛。他见到的佛身,是「无来无去,离于分齐」,他看到的这个佛身,没有这个时间、空间的这种障碍,而且没有自他的「分齐」,知道这是一心真如所显现,而「不离」开「真如」。但是他的内心当中,还有微细的自他「分别」,没有完全契「入法身」的阶「位」。他虽然随顺真如,但是他有所得的心还存在。他所见到的佛身,比前面凡夫所见的更加殊胜。看第三:

  若得净心,所见微妙,其用转胜。乃至菩萨地尽,见之究竟。

  这个讲十地菩萨。十地菩萨从初心,初心就是欢喜地初地的菩萨,他「见」到佛的法身、智身是依正庄严、是不可思议的「微妙」。他的作「用」,佛陀对这个菩萨产生灭恶生善的功能,是地地「转胜」,说是「如来现起他受用,十地菩萨所被机」,佛陀教化十地菩萨,是先从他受用的报身,这样的报身对那个菩萨的加持就不可思议了,「地地转胜」,这个是讲到十地菩萨他在受用佛身时候的情况。我们最后会想:那佛跟佛接触的时候,会是怎么回事呢?看第四:

  若离业识,则无见相。以诸佛法身,无有彼此色相迭相见故。

  如果说一个人已经完全「离」开有所得的妄动「业识」,「则无见相」,因为「诸佛」如来「法身」,没有「彼此」对立的「相」貌可得。这个「则无见相」的意思就是说,假设有一天释迦牟尼佛跟阿弥陀佛见面,他们二个是怎么回事?在《成唯识论》上说:佛跟佛之间的相见,他这一念心跟境界接触的时候,只有见分没有相分,因为这个相分是有差别的。我今天看到这个瓶子的相分,跟昨天看到的相分会有所差别。所以他这种是能见、所见「唯是一心」,没有对立相,只有见分、没有相分。当然这样的意境也不可思议,就是有见分,但是没有相分。

  这个是讲到有四种的众生:凡夫、三贤、十地跟佛,

  在受用法身、智身的时候一个粗细的差别。看最后一段:

  子三、结示真如妙用

  这些种种的差别,其实都是诸佛如来从真如所显现的妙用。

  问曰:若诸佛法身,离于色相者,云何能现色相?

  这个「法身」是「离于色相」,那为什么「能」够「现色相」呢?看回答:

  答曰:即此法身是色体故,能现于色。所谓从本已来,色心不二。以色性即智故,色体无形,说名智身;以智性即色故,说名法身,遍一切处。所现之色,无有分齐。随心能示十方世界无量菩萨,无量报身,无量庄严,各各差别,皆无分齐,而不相妨。此非心识分别能知,以真如自在用义故。

  这个地方把前面佛陀所现的应身报身、粗色细色,会归到其实都没有离开真如,我们看它的回答。这个「法身是色体故」,是色的依止处,所以「能」够显「现色」。其实从因缘所生法,「色心」是不能分开的。就说十法界的众生一定有一个心,一个明了的心,这个心一定有个依止处,就是色法,这个物质的色法。当我们「色性即智故」,就是把色法会归到一心的时候,说万法唯是一心,把万法的差别会归到一心的时候,这个「色体」当然是不可得,所以这个「智身」是把色法会归到心法的时候,我们称为智身。当然这个智身是一个明了的心性,就无有少法可得;但是当我们「智性即色故」,当我们讲一心万法,把一心延伸万法的时候,「说名法身,遍一切处」,以一切法为色:看你是用什么角度。总之,这个色心是不分离的,只是在讲的时候有所偏重。我们所见到诸佛的「色」是没有差别「分齐」,「随」众生的心,显现十法界「菩萨」各式各样的「报身庄严」,但是他都没有自他的分别,而「不相妨」碍,这不是我们凡夫的「心」所「能」了「知」的。而这些身相都是一心「真如」,从「大智慧光明义故、遍照法界义故」,乃至「常乐我净义故」显现的种种妙用,是这个意思。这个地方等于是把佛身相的问题作一个解释。

  当然你要不修念佛法门,可能对佛身就没有什么样的障碍,但是有些人对佛身有障碍。有些人说:我念阿弥陀佛,这个发音要怎么样才正确?美国人他念阿弥陀佛的发音跟我们台湾人的发音不一样,哪一个人才是真正的阿弥陀佛?就是说既然净土法门讲到感应道交,感应道交是能念的心跟所念的佛要感应,我们一心归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哪一个代表阿弥陀佛呢?这个地方有些人会产生障碍,那么这个地方就给你答案了。其实是没有障碍,障碍是我自己的分别。敦珠仁波切说:你在修本尊相应的时候,你观想本尊的相貌,你喜欢他是男相也好、女相也好;你说我希望我的本尊是一道光明也可以;你说我连相都不要,我就听他的声「南无阿弥陀佛」也可以。就是说「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众生一切心想中」,诸佛菩萨的真如妙用,他的「大智慧光明义故、遍照法界义故、常乐我净义故」,他本身没有时空障碍;但是你要深信你心中所现的影像,不管是一个声音、是一道光明,是一个男众、女众,你要深信他就是总持本尊的功德,你要深信这件事情,你就能够感应道交。你要是起一念疑惑,这样子本尊的功德就消失了,你就活在自己的妄想当中,就这个意思。就是说诸佛如来的真如妙用,他的「大智慧光明义故」能够离一切时空的障碍,诸佛如来是法界身;但是你在忆念他的时候,你要相信「深信诸佛皆充满」:你这样子就能够得到诸佛如来的加持,不管你看到的是粗色、细色。其实这个地方讲「无量庄严,各各差别,皆无分齐,而不相妨」,都是成就诸佛的功德,重点是你要能够深信。前面的用是讲到修因,这个地方是讲到果地的功德。好,我们今天先讲到这个地方。向下文长,付在来日,回向!

“人在做,天在看。如果我有这些违反道德、违反戒律的行为,天神、地神等众神肯定会知道,会将此事宣扬于世间,我顿时会臭名遍天下,所有的众生都会歧视我,将来我要堕落恶趣,要遭受无尽、难以忍受的痛苦。”有这种畏惧心,有这种愧疚的感觉,就是惭愧心。如果反复地这样思维,心中有强烈的惭愧之心,这种贪心、欲望自然就会消除,不会继续在相续中产生。

  有时候烦恼是很难对治的,尤其是这种欲望很难消除。但是我们有佛法,有方法,然后去运用,去转念,对治烦恼欲望一点都不难。其实念很好转的,这些方法虽然看起来简单,但是真正运用它,都是非常管用的。始终提起惭愧之心而修持,就能对治贪欲。

  经常这样反复地思维观修,一定能对治贪心,对治欲望,这是没有问题的。

还有一种方法:观污秽及臭气之相。这才是真正的不净观。

  不净观有顿时不净观和次第不净观两种,这里讲得很简单,但是两种方法都讲了。

  首先顿时观不净。女身是装有三十六种不净物的袋子,针对男身而言,若对女身生起贪心,就观女身是装有三十六种不净物的袋子。针对女人而言,就观男身是装有三十六种不净物的袋子。很多男女之间喜欢的要命,爱的死去活来,其实身体就是一个不净袋子。你看看,哪有干净的或真正可以接受的。若是将皮、肉、血、骨头、心脏、肺都堆在那里,你肯定会特别害怕,根本不可能接近;会觉得特别恶心,根本不可能去拿或碰。

  装有八万种细菌虫聚集的城市。它好比一个城市,但是这个城市里居住的都是细菌虫。现在医学发达了,通过仪器看,身内身外都是细菌,都是一种虫子,密密麻麻的,哪有一处干净的,哪有一处珍贵的?没有。

  如夏天腐烂狗尸里充满昆虫般。夏天已经腐烂的狗尸,充满了昆虫。把男身或女身观成这种东西,你还能生起贪心和欲望吗?不会的。为什么叫顿时观不净呢?就是把女身或男身直接观成这样不清净的东西。

  次第观不净。首先观尸体变成红色。当对异性生起贪心的时候,先观想把他(她)变成了一具没有灵魂的尸体。这个尸体慢慢变成了红色,然后依次长出脓疱,然后逐渐腐烂,然后发霉,上面有很多蛆虫,密密麻麻地在叮咬。这叫次第不净观。这样想,这样观,贪心就不会生起来,欲望就没有了。这是对治贪心,对治男女之间欲望的。

如果这样还无法对治贪心,就用第三种方法:观成敌人或冤家。

  一旦对某人生起贪心或欲望,很难控制的时候,就把对方观想成冤家,平时不用这样想。

  女人或男人是损害清净心最大的敌人,如果对异性生起了贪心,就要这样想:我是要保持清净的,而他是自己最大的敌人,因为相续被染污了,不清净了。

  杀害解脱之命的冤家,今生我得到了人身,闻到了佛法,皈依了,受戒了,在精进学修,现在出现了这样的对境,然后动心了,生起了贪心,他要夺走我的解脱之命。如果我继续贪欲,继续去做一些下劣的行为,我的解脱之命就断送了,他就是杀害我解脱之命的冤家,所以我要远离他。

  捶坏善根之苗芽的冰雹,下冰雹了,会捶坏农民的庄家。这个比喻是说,这个对境——异性如同冰雹,会捶坏我们的善根之苗芽。自己刚刚在相续中生起一点点善根,刚有一点点希求正法的欲望,就出现了这样的对境。如果继续贪着,自己善根之苗芽就会被捶坏。

  抢夺所有圆满福德的强盗,如果生起了贪欲心甚至去造业,圆满的福德会消耗穷尽,就相当于圆满的福德被强盗抢走了。

  障碍一切善根的魔女,阻碍脱逃轮回之苦的守狱姆。我们在轮回中相当于在监狱里,守狱姆就是看守监狱的人,他阻碍逃脱轮回,引起所有的烦恼皆生之搅乱姆,一切痛苦之根源,犹如地狱烧红的铁屋般。地狱烧红的铁屋千万不能接近。一旦接近了,就会变成焦炭。若是真的行动或者有这样的欲望了,不能再接近,不能再继续。否则你的解脱、智慧之命可能一下就会断掉,就会失去。所以一定要以正知正见对治,尤其是遇到对境的时候,以这些方法去对治。

  平时自己也有贪心和欲望,而且有些人贪心和欲望特别重。这样的人虽然没有遇到真正的对境,但是也可以去观想,去对治内心的贪着或欲望,这样贪着和欲望就会消失。这样慢慢反复观修,这些贪心和欲望就会彻底清净。

  若以此法还不能对治贪心,就用第四种方法:观欺惑之相。

  都是假象、虚幻的,比如幻化出形象圆满的男女或者牛马等各种事物,就像魔术师给我们变魔术一样,欺惑了许多人,但我们看不出来。以前有很多幻术师,他们幻化出来的男女、牛马等万物,在外观上根本看不出来是幻术师幻化的,它并不是真实的,但是一般人看不出来,都觉得是真实的。其实它跟彩虹一样,根本找不到一个实质性的东西,欺诱了许多人。

  普通众生都贪执这些本来虚假无有自性、如幻如梦般之法,导致在轮回中受尽痛苦。因为把这些虚幻的、假的东西都当真了。无论是轮回法还是不清净的显现都是虚幻的,都是假的,若是你的心清净了,就会出现很多清净的显现。这些清净的显现都不是虚幻的,是事实存在的。我们凡夫所见到的这些不清净的法都是虚幻的、假的,不是真实存在的。但是众生不知道,都当真了,然后就造业,在轮回中遭受痛苦。其实这些都是虚假的,追求世间的这些利益,得到的利益特别小,付出代价巨大。

  对女身或男身生贪心,放不下,实不应理。因为都是虚假的,两个凡夫在一起有什么好的,除了烦恼就是烦恼,除了痛苦还是痛苦。但是你可以转念,把不清净的转化为清净,将烦恼转化为智慧。不是不可以组建家庭,也不是不可以有这种生活。但是你要把真相弄明白,不能糊里糊涂的去面对这些,不能陷入这种虚幻的对境中。无论是女人的形象还是男人的形象,从前总是欺骗我,现在也来欺骗我,我要明白,我要对治,如是观想就能对治贪欲心。观如幻如梦,这种虚幻的女身或男身,这些男女之相都是假的,不要陷入对境中去。

  若是自己能够把握心态,这些对境不会伤害你,也不会染污你的相续。若是自己没有智慧,没有对治的能力,就一定会受影响。现在有些人觉得烦恼,痛苦得死去活来,都是因为执着。可以组建家庭,但是互相都要明白这个真相,不要执着,有正确的观念是很重要的。

  如果前述方法都无法对治你的贪心,欲望还是存在,那真的是着魔了,要请善知识传授更有力的方法,继续努力对治。

  有没有更有力量、更好的对治方法?
  主要强调观清净,可以把这些对境直接观想成都是佛、佛母,菩萨、菩萨母,这样贪心和欲望就生不起来。一切众生本来就是佛,有这样的见解,对这些有坚定的信心。众生本来就是佛,本来就是清净的。

  比如说这些男身和女身都是佛,都是清净的,这样当下就是净土,贪心、欲望当下就转为智慧了,这是今天讲的第五种方法。这些是对治烦恼,尤其是对治贪心和欲望的最佳方法。

  

 

你看《无量寿经》告诉我们,你今世为恶,到晚年。

“先被病殃,后受殃罚。死生不得,示众见之”。

《无量寿经》第三十五品,讲的浊世恶苦。我们天天造作五恶,是不是造作五恶?五恶就有五痛,有五痛,就有五烧。

释迦佛在三十五品告诉我们,我们今天的浊世恶苦啊!人造作了五恶,指杀盗淫妄酒。那你造了五恶,五恶就是因;五痛就是开花,花报!

有人总说啊,果报太可怕,太快了!那谁作恶事,马上就报应了。现世报的不是果报,所以说很多人认为是果报,不是啊!

现世报是什么?是花报。因种下了,代表种子开花了。因就是种子,开花了。开花叫什么报?花报,花报是现生的。还有来世的,所以叫三世因果啊!

不是说今生就报掉了,就拉倒了!果报在哪里?果报在三途!花报是现世的,果报是来生的。

所以说,我们本来要受报,结果在命终,要不是阿弥陀佛,是不是要到恶道?谁挡住了?阿弥陀佛帮我们挡住了!说那我能不能不有花报?那是在你花报之前你学佛,就可以避免这个啊!

你看《无量寿经》告诉我们,你今世为恶,到晚年。

“先被病殃,后受殃罚。死生不得,示众见之”。

说我们到晚年受报了,身体有病了、各种手术了、生活有变故了,什么原因?是你造作的“因”开花了!

所以聪明人就该觉醒了,我造作因,开花了!

世间上讲了也叫报应了,但是是现世报,就要觉醒。今生报就报了吧,不能让来生报,来生一报就是三途啊!是不是这样?

这是一种人受报了!说有人也造恶,为什么没报应啊?其实很多人讲因果,三十五品讲的因果讲的很透,讲没讲?

你今生晚年受报,是什么原因?是开花了,造作不善的因!

说有人造了不善的因,为什么他不报?这是怎么回事?佛在经典告诉我们,今世为恶,还没有报,是因为“皆因前世,福德营护”。

都是前世修的福报太大了,在护着他啊!

当“福报殆尽,诸恶绕归”,等到福报殆尽的时候,才能报他啊,是福德护着他啊!

所以这就给我们讲清楚了,为什么有人作恶他没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为什么?他福报没享尽呢!

所以聪明人,知道这个就好。我前世修福报护着我,那我今生开始不作恶事,有福报不享了,让福报护着我。到临命终明明白白的,预知时至,自在往生!

所以福报不可以浪费啊!要惜福,有大福报,不要享过头!

所以说第三十五品,讲得很清楚啊,这样的五恶、五痛、到五烧。五烧就是果报,一去就是三途。三途一报是多长时间?五千劫。

佛在大经里讲了,五千劫,可不可怕?其实也不可怕,这个一劫也没多长时间!一劫,十二点七亿年,五千劫不长啊!

而且地狱和我们的时间还有时差,地狱一天是人间二千七百五十年。人类历史五千年,在地狱才两天。人生百岁在地狱也不过两个小时,怕不怕?

所以《地藏经》也说了,地藏王菩萨,辛辛苦苦刚把你救出来,你怎么又回来了呢?《地藏经》有没有?为什么说刚救走又回来了?因为时差,给你救出来让你做人,百八十年。

在地狱一算账,俩小时啊!就这俩小时,按照地狱时间算。俩小时时间,你还不好好修行呢,是不是?
去掉了睡觉吃饭,是不是得去一个小时?再去了上学工作,是不是又得半个小时?你再吃喝玩乐,还得去了十五分钟啊,是不是啊?真正修行有多少时间呢?拿出十分钟就不错了!

你再不好好修行,到地狱,一报五千劫啊!苦不苦?怕不怕?

所以佛在第三十五品告诉我们,他来干什么?“我今于此世作佛,干什么来的”?

“教化群生,令舍五恶,去五痛,离五烧”。

这是在哪品经文说的,第三十五品。你看三十五品,讲的浊世恶苦,苦不苦?

那释迦佛来干什么来了?我今于此世作佛,就是让我们众生“舍五恶,去五痛,离五烧”啊!是不是?就来干这件事!

这里又给我们透漏一个信息,“我今于此世作佛”,“此”是这世作佛。那透漏的信息是什么?释迦佛久远劫就成佛了,是不是?不是一次作佛。这次到娑婆,来作佛干什么来了?“舍五恶,去五痛,离五烧,教化群生”。

那就是告诉我们,舍五恶,才能离五烧,去五痛,是不是这样?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就是这部经。因为在哪品里说的要如贫得宝?第三十七品!
你拿这部经当宝,就可以舍五恶、去五痛、离五烧。最后干什么?“令获五德,获得无为之安”,无为之安就是往生极乐世界啦!这是释迦佛,这次来作佛的真正目的,让我们往生极乐。

说没说真话?说真话了。你要不要当宝?拿此经当宝啊!你看拿这部经当宝,能帮我们生信愿;生了信愿,有没有五烧了?你看你即自悔过,为道作善,有没有痛了?就没有了,舍五恶了嘛!

悔过,为道作善,是不是舍恶了?最后你晚年就没有花报了,明白吗?你学得早就没有,那有的报了,那就没招了。那也没问题,他不会有果报。

只要你有信愿,“命终就不复更三恶道,即生我国”!

“不复更三恶道”,有没有烧了?就没有烧了。

所以弥陀的恩德大不大?你以前做过恶,只要你能悔过,后不再造,能生起坚固的信愿,就没有“五烧”了!

所以要不要感恩?那你要不要发愿?

--节录自《大经分享》第四套第4集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还有石观音那条线,杀人无数戴着面具以为多厉害,和楚留香谈起恋爱一下子成了恋爱中的少女,计划也不实施了,把弟妹灌输完仇恨晾在那了,自己要和楚留香双宿双栖,甚至还担
  • 如今,我们狼队那个高高大大的暖男杨帆,这次真的要扬帆启航了。如今,我们狼队那个高高大大的暖男杨帆,这次真的要扬帆启航了。
  • 5.你没听过夏日里的倒数,横店里的战哥,弟弟爱你,不畏世俗的真情实感,南京体育馆里的来日方长,就不会懂我们的至死不渝。4.他们一个是重庆的野玫瑰,一个是河南的白
  • 哪怕只是一句真诚的问候,哪怕只有一个体恤的眼神,都会使我们在百转人生中获得绵长的感动与温情的停留。一个人的宽容,来自一颗善待他人的心。
  • #天官赐福[超话]##花城0610生日快乐# 怜怜今天早早的就出门了,他总觉得这次生日得送一些特别的东西,虽然每次他送什么,花花都特别开心,但是在一起那么久
  • 动期 间首單6⃣️折具体看p2,感谢大家一年以来的zhi持~❤️❤️zhuan➕关@露啦露啦陪玩店 和@说给电竞美少女们 湫1⃣️520rmb *12⃣️限定悠
  • 难怪有人说“到了新疆的禾木,才知道天堂是什么模样”。 今年这场雨下的我不知道该怎样去评价 下大雨以来就看到抖音上河南的发芽黑麦子 所有的庄稼人都在跟老天抢时间
  • #明天去哪读研# DAY72-06.11.周日最后一次写作业写一天…累坏我了又没起早(阿翔看见这句别狗叫,我已经得知你诽谤我的消息了,哼哼[微笑])去a区先把昨
  • [doge])最后老爷说他印象里的平子一直都是个超认真的人,而且经常骑摩托头发还那么柔顺(哈哈哈哈完全符合我对平子的印象!也是因为喜欢平子的很多太太都太走心了,
  •   迪奥克诺说,「我们相信,这些显示美元/比索汇率急剧下降的软件在来源中出现了错误。]  该财长补充说,为保障本国财政稳定性和提高本国经济对未来经济震荡的韧性,
  • 看到了冰川另一种表现形态,观察到冰川冰的更多的细节,超出了我对蓝冰的想象和预期。这次近距离地接触这么大面积的蓝冰,实现了蓝冰自由。
  • 这样的命理一般运势坎坷、大起大落,但如果找一个可以化解命局交战的人做配偶,那么婚后的运势自会一帆风顺、夫妻情深意切。”见晏初景一副无措模样,池惜年只得拉下他的手
  • 张江有个小火车 ~人们说它跑的太慢了可以前没那么多私家车~人们说它阻碍交通可它大多路段都是混行~人们说它费钱可它是因为不想利益最大化它唯一一次穿新衣是党的100
  • 看到快结局我真的佩服怎么有人能把剧编成这样,该填充的不填,不该填充的填垃圾赶客,凤千朔和弦歌,栖云和阿茶,兮风和蒲芳,甚至素影和陆慕生,增添点大国主和雪凛我都行
  • “终于等到你了......”妻子喜极而泣,她回想起自己守在家里的六年时间,虽然等待她的只有空荡荡的房间,但是因为有爱,因为有信仰,足以支撑着他,就算结果如何,她
  • 海浪,不只只言片语海水撞击,鲸群陨落,时间凝结你听到的是海水的呼吸还是心中的低吟你感知的是外界的安宁还是心中的汹涌赠你深海通行证前往浪的只言片语#小靠靠分享#
  • 仔细想想在某个阶段是的当我没有钱的时候我会把钱看的特别重要我会认为有钱比什么都重要可是仔细想想自己也不是想成为只有钱的人毕竟每个人成有钱人背后都有不同的动力可是
  • 但我不是这样的人,可能我就是这样的人,我会权衡利弊,尽力做到分享就分享最好的东西[泪]!我这整个变化其实也不是因为我突然奇迹般的爱上了做饭,可能也因为我做的每一
  • 4、过程中有的人超过了你,不要心急,调整好自己的节奏和方法,累了就休息。4、过程中有的人超过了你,不要心急,调整好自己的节奏和方法,累了就休息。
  • 上次聊完后,哪怕是你说但也别太努力,可我也想拼尽全力去努力一次,一生一次的大努力,希望能有真的表达到给你吧[抱一抱][哇]你的一个眼神的肯定,我的爱就有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