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科技工作者 | 邓自刚——用青春力量托举大国重器的“高铁侠”】6月10日,2022年(第二十三届)成都市科学技术年会开幕,开幕式上揭晓了2022年成都市“最美科技工作者”。

今起,成都科协将连续推出2022年成都市“最美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希望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以“最美”为榜样,积极投身我市科技创新和科普事业,为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贡献科技力量!

在央视《新闻联播》的镜头里,他曾被誉为“用青春力量托举大国重器的‘高铁侠’”。在凤凰网,他被列入“正在让人类颤抖的‘中国七才’”。在央视的采访中,邓自刚面对着镜头,自信而坚毅地说出:“科技创新没有第二,只有第一。”

日本留学归来后,邓自刚毅然投身祖国的超导磁浮轨道交通科学事业。他努力践行“交通强国”战略,潜心专注高温超导钉扎磁浮研究十余年,脚踏实地,不忘初心,产学研结合实现了其工程化研究从无到有的突破,巩固了我国超导钉扎磁浮技术在国际上的领先地位,并进一步与真空管道结合,为人类探索了一种更加快速、安全、舒适、节能的真空管道磁浮交通模式。

11年前,邓自刚在日本的研究工作接近尾声,面对英、德、日、澳等国家科研机构的邀请,他坚持初心,毅然重返母校,投身我国原创的高温超导钉扎磁浮技术的应用基础研究。

国际上,美国正在研究超级高铁,日本正在修建低温超导磁悬浮列车的商业运行线。掌握原创性的核心技术,在这场大国间的竞争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在这样的背景下,他敏锐地察觉到并严谨布局,深稽博考,钻坚研微,将研究成果用于实践,主持研制完成载人高温超导磁悬浮环形实验线,搭建了国际上磁轨截面最小、悬浮效率最高的高温超导磁悬浮整车系统;面向更高速应用发展,探索与真空管道技术相结合,研制成功国际首个真空管道高温超导磁悬浮车试验系统,率先验证了真空管道磁浮交通的可行性。

邓自刚的不断坚持与探索助力了我国磁浮发展大环境的有效形成,从“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对高速轨道交通系统的重大需求到《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对“时速600公里级高速磁悬浮系统”及“低真空管(隧)道高速列车等技术”的“点名”发展,他的研究成果为我国重大战略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途径和有效抓手。

为表彰其在高温超导磁悬浮领域的贡献,邓自刚被授予首届“科学探索奖”、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詹天佑铁道科技奖、茅以升铁道科技奖、交通运输协会科技创新青年奖、IEEE最佳青年科学家奖等荣誉。

2021年1月,邓自刚带领团队研制成功的线载重密度2 t/m的悬浮系统,支撑了世界首台高温超导高速磁浮工程化样车及试验线在成都正式启用,实现了工程化研究从无到有的突破。相关成果也正被应用于设计时速1500 km的多态耦合轨道交通动模试验平台建设,这一大科学装置平台将引领未来超高速轨道交通的发展。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2012年伊始,邓自刚从世界首辆载人高温超导磁悬浮实验车“世纪号”创造者王家素和王素玉老师手中接过接力棒。

在他的带领下,课题组师生潜心学术研究、勇于担当重大科研任务、全力攻克瓶颈技术难题,先后主持/主研含国家自然基金委(重点)、科技部(国际交流、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中央军委国防创新、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等项目在内的国家级课题12项,并参与国家铁道行业标准TB10630-2019《磁浮铁路技术标准》基础研究及编制工作。

一路走来,他带领团队不断在科研教学、人才培养、工程应用等方面探索,致力于将研究成果投入到国家“科技强国”“交通强国”等重大战略当中,用自身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以青春力量托举大国重器”的使命担当,先后获得四川省省属高校科研创新团队(2013)、四川青年五四奖章集体(2018)、铁路青年五四奖章集体(2021)、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2021)、最美交大人集体(2021)等荣誉称号。

2019年7月,CCTV新中国成立70周年特别节目以“坚持自主创新,攻关‘超级高铁’”为题对邓自刚及其团队进行了专题报道。

投身科研十余年,邓自刚研究员充分利用自研的试验平台,志愿科普服务十余载,他多次深入学校、社区、企业,以所学所研,自愿、无偿向社会提供公益性科普服务。

他带领团队年均接待参观200余场,累计接待2万余人,志愿举办科普报告30余场,参加国内外展览10余次,对普及超导磁悬浮前沿知识起到了积极作用。

作为学术的开拓者,育人的践行者,科技的传播者,邓自刚怀揣“爱国奉献、敢为人先”的满腔热血,真诚付出,术业专攻,尚德笃行,正在为国家战略高速磁浮科技力量贡献着青春的力量!#最美科技工作者# #科协动态#

【非遗传承保护: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到“飞入寻常百姓家”】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伟大变革】

截至2020年,全国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2455个,从业人员16444人。

截至2021年,我国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557个,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063名。

全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42项,位居世界第一。

“吃的、喝的、穿的、用的、玩的……各种非遗好物等你购!”6月11日,也就是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以“连接现代生活 绽放迷人光彩”为主题的“非遗购物节”正式启动。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李晓松介绍,2020年以来,为推动非遗保护,帮助广大非遗传承人、相关企业克服疫情影响,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文化和旅游部、商务部、国家乡村振兴局有关司局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支持电商平台举办“非遗购物节”。

两年来,“非遗购物节”得到各电商平台、媒体以及各地的积极响应和支持,已经成为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文化消费品牌活动,持续推动非遗融入当代生活、发挥当代功用。大量非遗从“展品”变“产品”,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到“飞入寻常百姓家”,反映出活态传承方式正在让古老非遗焕发新的活力。

购买非遗好物 享受传统文化

截至2021年,我国共有1557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省、市、县级非遗项目更是数不胜数。成千上万的非遗项目是传统文化的“活化石”,是现代人走进历史、了解过去的“窗口”。每年“非遗购物节”期间,徜徉在琳琅满目的非遗好物前,人们不仅在购买产品,更在触摸文化。

细细的竹丝纵穿横引,历经几十道工序,在“竹木双修”工艺大师何红兵手中或变成惟妙惟肖的大象、骏马、梅花鹿,或变成实用与观赏价值俱佳的篮子、花瓶;非遗传承人宋水官将不足寸长的橄榄核,雕琢成八宝观音、一百零八罗汉、福禄寿三星等生动立体的作品;铜雕大师朱炳仁准备了熔铜工艺作品,上千摄氏度的熔炼让坚硬的铜变成了流动的液体,化成一件件自由流淌而成的艺术品……2021年“非遗购物节”期间,抖音电商推出“遇见新国潮”活动,在为消费者带来千款非遗好物和国潮优品的同时,也邀请数百位非遗传承人、手工艺人通过短视频和网络直播的形式,展现了传统手工艺的精美,吸引了大量年轻人走近国潮、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每年的“非遗购物节”既是一次非遗产品的展销活动,也是一次非遗文化的展示活动。2020年“非遗购物节”期间,浙江、上海、河南、辽宁、四川、福建等省市分别在安昌古镇、豫园、云台山、沈阳故宫、宽窄巷子、三坊七巷等历史文化街区开展“非遗购物节”主会场活动,将非遗购物与旅游有机结合,让群众在饱览祖国大好河山、享受当地特色非遗产品的同时,尽情体验当地优秀的传统文化。2021年“非遗购物节”期间,各地在A级旅游景区、历史文化街区等场所开展了200多场技艺展示、产品展销活动,将非遗购物与文化体验、特色旅游相结合,让人民群众在购物和游览中,体验当地的特色风土人情、历史文化。

在跟非遗的一次次接触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仅成为非遗产品的消费者,也成为传统文化的追随者。正如00后非遗产品爱好者童小宁所言:“非遗承载着中国人的乡愁,是中国人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的载体。和史书上的文字记录相比,丰富多彩的非遗产品充满了人情味儿和烟火气。每次购买非遗产品,其实都是一次文化之旅,也是一次跟古人的心灵对话。”

巩固脱贫成果 助力乡村振兴

四川省仪陇县客家牛肉历史悠久,因其独特风味和极具特色的制作技艺,深受当地群众喜爱,2021年被评为市级非遗项目。可长期以来,仪陇客家牛肉的消费者一直以当地人为主,似乎有些“养在深闺人未识”。

两年前首届“非遗购物节”上,通过网络直播,仪陇客家牛肉一天就销售了1.35万件。直播结束后,仪陇客家牛肉持续火爆,当月销售额突破400万元,当年销售总额创历史新高,达2100万元。借助“非遗购物节”的影响力,当地乘势发展牛肉加工企业4家、肉牛养殖基地4个、花椒种植基地1个,带动贫困户137户375人脱贫致富。

仪陇客家牛肉的例子是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成果的一个缩影。近两年,一批非遗扶贫产品在“非遗购物节”中成为销售“爆款”。比如,2020年,湖南省汨罗市非遗扶贫产品长乐甜酒,因受疫情影响,4月份销售额不足20万元,“非遗购物节”启动后,27天销售额达219.6万元;内蒙古科右中旗的巴图查干蒙古奶皮子,在“非遗购物节”一场直播活动中,就售出5658份,总销售额达22.6万元。

“非遗购物节”在传统非遗与现代市场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在将“乡土味”十足的传统非遗技艺发扬光大的同时,也促进了文旅经济发展与非遗传承保护的跨界融合,为地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2021年“非遗购物节”中,全国各地通过帮助当地非遗工坊上线、直播带货、对接代销、设置展区等形式,共发动500余家非遗工坊参与,活动产品覆盖了209个已摘帽国家级贫困县。其中,四川省通过点对点帮扶、制作非遗工坊上线指南等方式,帮助当地150余家工坊全部上线参加活动;湖南省开通“湖南非遗馆”直播间,为当地120余家非遗工坊的产品直播带货;贵州省帮助非遗传承人、非遗工坊注册快手账号,开通近30个快手小店;云南省帮助当地没有网络店铺的3家非遗工坊,对接电商运作较为成熟的店铺进行代销,并在线下专门设立怒江州非遗工坊展区。

非遗正年轻 国潮正当时

行走在安徽省濉溪县老城青石铺成的石板街上,几乎每个路过这家小店的人都会忍不住放慢脚步——染缬四季工作室,招牌上的“缬”字许多人不认识,所以忍不住将好奇的目光投向店内。店中,一个身着靛蓝古装的姑娘,每天笑盈盈地迎接着来来往往的客人。

这个姑娘叫牛宝琦,是濉溪石板老街土生土长的90后。她醉心于染缬这一古老技艺之美,毅然辞去教师的工作,在石板老街上办起自己的工作室,成为一名年轻的染缬技艺非遗传承人。

如今像牛宝琦一样的青年群体已经成为非遗保护和传承的重要力量。抖音集团副总编辑于津涛透露,如今在抖音短视频平台上,许多90后甚至95后已经成为非遗传承、传播的中坚力量,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面人郎”第三代传承人郎佳子彧、峨眉武术非遗传承人凌云等,他们活跃在短视频平台上,用各自不同的方式展现着非遗之美,受到广大粉丝的喜爱。

保护非遗重在保护好传承人。长期以来,由于不少非遗难以适应现代人的生活需求,传承人的收入不断减少,渐渐陷入生存困境。“非遗购物节”等平台的出现以及网络直播的兴起,为非遗产品的宣传、销售开辟了新的渠道,直接增加了传承人的收入,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非遗传承中,壮大了传承人的力量。

2021年6月,抖音发布的非遗数据报告显示,在报告发布之前一年中,包括10位非遗传承人在内的85位手艺人通过抖音电商实现年收入过百万元,该平台上非遗传承人带货总成交额较前一年增长15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主动加入非遗传承的队伍中。非遗中泰竹笛制作技艺传承人丁志刚仅用一年时间在抖音上就获赞超百万,他通过短视频教粉丝制作笛箫,让来自全国各地的年轻人了解到,笛箫的制作有70多道工序,从选料到做出一根品质好的笛箫,大约要花费一周时间。不少年轻人看了他的短视频,慕名前来拜师学艺。

如今,非遗“触网”已成为大趋势,吃非遗、看非遗、听非遗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原本冷门的非遗开始“涨粉”,大批年轻人不仅成为了非遗粉丝,而且主动加入保护非遗、传承非遗、购买非遗好物的队伍中,他们正在用具体行动让古老非遗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来源:光明日报

#青海# 【零售额2.85亿元!青字号触“网”营销收获不小】“滴滴滴……”伴随着清脆的提示声,打印机不间断地“吐”着单子,不多会儿便出来长长一串。打单员秦泽勇麻利地撕下不干胶底纸,将快递单依次放在配货桌上,等待打包员将新鲜虫草打包后,发往全国各地。

空间上的“万水千山”正在变为网络里的“近在咫尺”,蓬勃发展的电商让青海农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天地。据统计,1月至4月,全省实现农产品网络零售额2.85亿元,同比增长48.4%,占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的55.9%。

青海特色农产品触“网”营销

5月31日,西宁康美中药城内,来来往往的车辆穿梭在各个特产店铺之间的巷道里,时不时有人从店铺出来搬运货物。

这几天,秦海彬马不停蹄地对接客户、处理顾客的订单,从早忙到晚。秦海彬是一家销售青海特产的电商公司负责人,2012年开始涉足电商,在传统电商平台上开设网店。2018年11月看到社交电商的发展趋势后,秦海彬招聘了网络直播专业人员,购买了专业设备,组建了一支视频制作和直播团队。

从最初的传统电商到现在与社交电商融合发展的新模式,秦海彬享受到了电商发展的红利,他的公司专注于虫草线上线下批发零售,连续8年稳居天猫虫草销售量排行榜第一,抖音店铺5月销售额比上月增长17.75%。

涉足电商10年来,秦海彬在多个电商平台上的店铺粉丝已累积到几十万人,“得益于‘互联网+’的黏结作用,电商平台已经不仅仅是卖货渠道,更是成为了能够帮助电商企业快速成长的平台。”秦海彬说。

在秦海彬看来,电商平台就是一部“产业路由器”,一端连接消费者需求,一端连接电商企业,企业要想在电商的大潮中有立足之地,不仅需要精准引流,定位客户群体,还要有一个长远的规划目标,更重要的是做好品控,提升产品质量打造品牌。

和秦海彬一样,赵志祥也是一家电商企业的负责人,借着网络市场的东风,他店铺的“明星”产品祁连牦牛奶,不到一年时间在抖音平台上累计销售量就达2158件。

“2021年8月,我们在抖音上注册了店铺,开始向社交电商进军,在此期间,我们根据产品的特点做了几条短视频,效果都很不错。”赵志祥说,如今,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快速崛起,凭借原创内容丰富、视频制作简单、信息传播广泛等优势,迅速吸引海量用户,传统电商与短视频电商融合发展实属必然。

赵志祥认为,破解电商“密码”,实现农产品“引流上线”,产品的品质才是核心竞争力,而提高产品供应链效率是基础。他将继续深耕公司现有的单品,打造“产地仓+供应链+物流”,解决县域产品标准化的问题,助力农产品上行。

网络连着大市场,曾经“养在深闺人未识”的青海土特产,如今可以在网上“一键下单”。依托“互联网+”,电商企业让青海“名”“优”“土”“特”“新”产品搭乘电商快车,走俏青海省外市场。据统计,1月至4月,全省实现农产品网络零售额2.85亿元,同比增长48.4%,占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的55.9%。直播带货让我省奶制品、枸杞、牛羊肉、蜂产品等更多特色农产品触“网”营销。

1034家电商助推“青”字号走向全国

电商蓬勃发展带来广阔新市场,反过来也倒逼农特产品电商练好内功,提升核心竞争力。

青海农林牧商品交易中心,一块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西部优选青海特产店的访客人数、支付订单数等信息。不仅如此,消费者浏览最多的前十名商品信息以及交易前五名的商品名称等数据也清晰可见。

“西部优选定位于西部农副产品电商平台,入驻企业有两千余家,涵盖了青海大大小小的企业、合作社的青海特色产品,产品有牛羊肉、枸杞、文创产品等上百个品类。”青海农林牧商品交易中心董事长兼总经理毛霖说,西部优选平台通过大宗交易为主、C端电商为辅、直播带货为探索的业务模式,将青海的好产品带到全国各地。

“爱查必查”系统的上线则实现了商品的鉴真溯源,消费者购买商品后,扫一扫商品内的标签二维码,就可查看该商品的产地、物流等详细商品信息,补齐了质量安全追溯的短板,助推绿色有机“青字号”特色产品品牌打造走上快车道。

除了平台,商家也在提升竞争力上下功夫。从产品质量到包装设计再到物流运输,每一个环节力求达到最优。打开西部优选电商平台,商品详情页图片详细,包装精美,快递物流更是48小时之内到达,农特产品电商从一个人在家里拉一条线,备台电脑或手机的小打小闹,成长为专业团队运作、全力提升品质打造品牌的主业。

截至5月30日,在线商品交易额首破亿元,平台交易总额为1.86亿元,“点点直采”大宗农产交易总额1.7亿元,绿色农畜产品占比达93.57%,在线成交率98.75%。

“在线交易破亿,一方面说明我省在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和建设平台经济、发展数字经济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说明我省的电子商务正在朝着高质量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字号’农产品正在通过互联网走向千家万户。”毛霖说,电商行业在不断发展,政府在这方面的支持力度也很大,越来越多企业尝到了电商的甜头。

来自省商务厅的数据显示,今年4月,我省电商企业数量增加37家,全省共有电商企业1034家。直播电商发展活跃,1月至4月,我省直播1.9万场,同比增长100.4%,参与直播的商品网络零售量228.7万件,实现网络零售额1.5亿元,直播带货成为带动创业就业新途径。

36个县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助力“青货出青”

电子商务火热发展的进程中,农村电商的巨大潜力正在被释放。放眼全国,“电商小镇”“土特产爆款商品”不断涌现,农村正在打破传统销售方式,拓宽特色产业销路,农民利用“互联网+农产品”走上致富路。

青海的农村同样搭上电子商务的快车,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为创业就业开辟新道路。在“电商+企业+农户”发展模式推动下,青海阿牛哥农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学荣在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经营的牦牛养殖基地,与不少合作社农户签订了牦牛和牛羊肉收购协议,不仅实现自己创收,还为周边三个村带来了红利。

不仅如此,乘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东风,青海出现了很多回到农牧区、应用电商创业的年轻人和大学生。“藏觅公社”“百里花海”等一批优秀品牌及一批本土电商“带头人”,逐渐形成示范引领的带动效应。他们不仅看中了青海的特色农牧产品,还盯准了“互联网+文化旅游”,让青海展现在更多人眼前,也带着农牧民一起增收。

“青海电商这些年的发展有目共睹,电商企业的规模在不断壮大,业态也呈现多元化趋势,特别是农村电商的发展也取得了积极成效。”青海省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负责人说,2015年青海全面启动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工作以来,为县一级培养了大批电商的市场主体,农村电商的交易额每年增长较大,农村物流和农村“最后一公里”配送也在逐步完善。

据不完全统计,我省已建成36个国家标准的县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296个乡镇级综合服务站、2080个村级服务点,建成县级仓储物流中心32个,以县城为中心,辐射乡镇、村落的三级物流支撑体系初步建成。

今年,我省将持续推进电商进农村项目实施,加快构建以县级物流仓储分拨配送中心为枢纽、乡镇物流中转站为节点、村级物流综合服务站为末端的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络,推进农村电商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助力“青货出青”、农牧民创业增收和县乡村经济发展。(西海全媒体记者 范程程)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Ljiaooo的碎片# 干饭日常+头发乱糟糟专注于吃的+大姐回学校一个人睡的第1⃣晚对学校真的太无语啦 让不让回倒是说说呀 天天都说开会研究 研究了老久了都还
  • 平台期在于突然觉得自己之前做的一切都是错的 与人交流太多会感到疲惫不与人交流会感到无趣 好难控制欲望界定以及我时时刻刻奉劝自己不要去想太多不要去想得到什么一旦有
  • 和她们相处总是让人感到非常舒服,给人一种恋爱的感觉,毕竟她们通常会给男人一种“如果失去你的爱,我的人生便毫无意义”的信心,可谓是许多男性梦寐以求的对象,很会勾搭
  • 希望今后我们能一直陪伴这个男孩成长,帮他实现想让小西瓜们在逛街时能听到熟悉的他歌声的心愿[羞嗒嗒]我想这也是小西瓜们的愿望吧[给你小心心]#吴磊[超话]#[中国
  • 你是我今生渡不过的劫 多看一眼就心软 拥抱一下就沦陷 陪你青丝变白发,陪你朝阳又夕下,我们三餐四季,我们煮茶赏花你是我的乍见之欢,你是我的眼神所向,你是我的温柔
  • ㊙ ㊙ 千金净雅没什么特别的[酷] 只有一点,秒杀所有姨妈巾 械字号,唯一一款医学级的姨妈巾 你看看你的姨妈巾绝对是消字号[笑而不语] 千金净雅和外科手术用的医
  • 但比起爬山,小伙子做的这些事情,在我看来也同样很有意义。老爷爷确实开心,但这么一大片田,并不是举手之劳的事。
  • 伴随着炎炎夏日,他们正在酷暑的"烤"验下,加班加点,对供热设施、供热管网进行检修、维护,这就是城发供热公司的工作人员。司炉车间主任郜海兵指着
  • 3. 特殊的人物作为35年前“珍品茅台酒”的参与者,中国酿酒大师、茅台老领导季克良回忆起了当时的历史背景。“1986年开发的珍品茅台酒,是通过在经典茅台酒中遴
  • 61岁的崔云凯是冰球专业运动员、国家级裁判出身,无数次参与国际冰雪赛事的制冰工作,是这个团队的负责人。在齐齐哈尔冬季运动项目中心从事管理工作的时宇家,以前是个“
  • 但是也有网友表示看了节目之后发现张艺兴的直男属性真的挡都挡不住,30岁还单身完全靠的是实力呀!在和杨紫、彭昱畅、张子枫一起游船的时候,杨紫在船上问这一季没有别的
  • 将尹浩宇送的礼物挂到二手平台,助理发致歉最近有关辣目洋子的争议蛮大的,除了她主演的剧《我叫刘金凤》使用韩国、日本元素引发争议之外,最近在《桃花坞2》里的一些表现
  • 深深的亲爱的旅人真的也是我心里的年度最爱歌曲了√可谁能想到我的年度最爱歌手是巴赫呢…今年确实一焦躁就听巴赫的古典,听着就会好很多,不过竟然听了这么多吗…想想确实
  • “还是那句大家熟知的大家闺秀风格,郑秀妍的优雅气质”、“感觉 Jessica平时很少穿裙摆,都是裤子,帅气”、“欢迎 jessica归来,多年未见的优雅风格
  •    但就在几级F院审理期间,牛场乡Z府及坭龙村w会出于对陈延先的包庇保护,竟然公然对..抗几级F院的裁决,多次对我下发停止耕种土地的违F通知书。    202
  • 中国兰花,有科技组培,也有龙根龙蛋的栽培,古人对龙根苗的就有比较深的认知,现代人对龙根苗更加的重视,龙根俨然变成了识别下山草与科技苗的标志。兰花龙根的栽培是一
  • 思路一变天地宽——“人才夜市”跳出了求职招聘固有的圈层,以“烟火气”为就业服务聚人气,让政策宣传接地气,为激活经济添活力,更好地助力稳就业保就业,奏响了为民服务
  • 【花肌粹】黄瓜玻尿酸补水面膜30片同步聚划算,券后【39元】包邮+送运费险花肌粹难得做活动,线下专柜千万家,某东价30片要66元,我们比聚划算还便宜,30片只要
  • 各位读者,码字不易,感谢大家的观看,下方多多评论、留言、在公众平台“成考自考函授站”了解更多大家好,非常感谢阅读小编所说所写,关公众“成考自考函授站”武汉工程大
  • #上海租房[超话]#地址:闵行区浦江镇立跃路519号户型:全新精装复式25㎡,北欧格调配置:全新家电,全新家具,独立厨卫,24小时热水,可做饭,独立光纤,公共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