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突破3000亿,内蒙古规模以上工业答卷精彩】#点赞内蒙古#
来源:正北方网—《内蒙古日报》
4月8日,自治区推进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建设动员大会在鄂尔多斯召开。当天上午,主会场伊金霍洛旗蒙苏经济开发区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电池工厂施工现场,几十辆大型挖掘机、推土机、工程车一字排开,十几块大型展板整齐矗立,全区12个盟市重大项目施工现场图景交替闪烁在大屏幕上……

春潮涌动催人进,砥砺前行正当时。内蒙古谋长虑远、尽锐出征,一项项好政策密集出台,一个个大项目渐次推开,工业转型升级加速推进,工业经济总量节节攀升,高质量发展深入破题。

2021年,我区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足音铿锵: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突破3000亿大关,达3380.8亿元,同比增长148.8%,创历史新高。

在鄂尔多斯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尚德艾康药业有限公司抗癌药物研发及中试基地,一粒粒小胶囊从生产管道弹跳出来,不偏不倚落入瓶中。

“公司核心产品ACT001曾获国家‘十二五’‘十三五’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支持,在治疗肺纤维化及联合放疗治疗脑转移瘤方面正进行临床二期试验,已取得良好的试验数据。”尚德艾康药业相关负责人说。

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力以赴把结构调过来、质量提上来。围绕建设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先行区的战略定位,鄂尔多斯市聚焦“两率先”“两超过”,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以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为支撑,以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为保障,打造能源生产供给、能源转型创新、能源装备制造、煤基化工、现代能源协同示范“五个样板”,高质量打造国家现代能源产业基地。同时,大力推进“风光氢储车”全产业链发展,远景10.5GWh储能和动力电池、国鸿氢燃料重卡电堆、隆基电池组件3个全区首条生产线相继落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风生水起。

2021年,调结构、育动能成为内蒙古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热词。优化工业供给结构,对工业园区布局整合优化,全区园区数量由112个调整至56个,亩均产值由52万元提高至55万元。

加快产业改旧育新步伐,引进远景等15家头部企业。2021年,全年竣工高新技术项目24个,新增产能85.5万吨,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分别增长11.3%、22.4%。

加快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以发展新能源为契机把装备制造业做大做强。2021年新开工装备制造项目15个,全年竣工装备制造项目7个,新增产能7万台套;全年竣工高新技术项目24个,新增产能85.5万吨。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这个鲜明导向,促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2021年起,我区取消蒙西地区高耗能行业优惠电价,对自备电厂开征政策性交叉补贴,取消高耗能行业倒阶梯输配电价,扩大阶梯电价和差别电价实施范围,并加强高耗能行业电价监管,发挥价格杠杆作用,倒逼“两高”项目转型升级。

春风和煦,春光明媚。

在乌海市乌达工业园乌海海易通银隆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各个环节的工作人员正有序进行装配作业,一个个“小块头”、零部件在这里聚拢,“氢”装上阵集结生成“智慧大块头”。

“我们主要负责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的生产、新能源车辆组装等,可实现年营业额7.9亿元,带动2000余人就业。”企业有关负责人介绍。

氢能是公认的清洁能源,具有来源广泛、低碳环保、安全可控等多重优势,是未来技术变革和能源发展的方向。乌海市化工产业完备,每年工业副产氢约80亿立方米,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富氢城市。

瞄准新产业、新动能,乌海市高度重视氢能源产业发展,编印《乌海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先后出台了《乌海市加氢站管理办法(试行)》《乌海市关于加快氢能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乌海市氢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财政补贴资金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在制度层面为氢能产业铺路架桥。

政策红利下,乌海市一个个氢能源项目加快落地,助力能源产业延链补链、开枝散叶。国内首条氢基熔融还原高纯生铁生产线在乌海建成,国内首座民用液氢工厂在乌海投运,银隆新能源氢燃料电池、发动机项目落地,氢能源公交车交付使用……

从“依赖资源”到“依托资源”再到“超越资源”,乌海实现了新跨越。

放眼全区,各地坚持把延链补链强链作为重中之重,精准有效开展招商引资,顺着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供应链招大项目、引好项目,更加重视以商招商、以企引企,吸引和集聚上下游企业组团式投资、集群式发展。

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要争先。2月21日,全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呼和浩特召开。会议通报了自治区促进能源工业、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重点任务和政策安排,宣读了自治区政府关于支持工业企业和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决定,表彰了优秀企业和园区,为内蒙古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心剂”、再吹“冲锋号”。

“我们正开足马力建设,争取下学期让学生们搬进新‘家’。”今年一开春,自治区工商联副主席、赤峰正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俊祥就忙碌起来。

去年,该公司承建的“传染病医院维修改造”和“农牧学院实训楼建设”项目由于成本增加,施工进度较为缓慢。了解情况后,国家税务总局赤峰市税务局主动对接企业需求,根据税费优惠政策,减免企业2021年度社保费18万余元,稳定了企业发展预期,提振了企业发展信心。

以营商环境的“优”,促进市场主体的“活”,带动投资项目的“增”。2021年,全区税务系统运用大数据精准推送优惠政策信息,为纳税人缴费人提供广覆盖、靶向式宣传辅导,促进市场主体充分享受政策红利;加强各项税费优惠政策的落实效果评估分析,及时研究政策执行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切实提升减税降费综合效应,有效减轻企业负担。

减费降税仅仅是全区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2021年,我区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22项行政许可事项进驻自治区政务服务大厅,实现“一窗受理”;大力推进清欠工作,无分歧账款全部制定还款计划,有分歧账款加快审计,2021年累计清偿82.4亿元;去年全区降低企业用电成本59亿元,新投放企业流动性风险防控基金和纾困发展基金38.4亿元,新增减税降费超过250亿元。这一年,全区新设市场主体38.6万户。

回望,一路披荆斩棘、一路奋勇开拓,内蒙古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步履坚实。

2022年,我区计划实施重大项目3289个,总投资2.7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854亿元,项目涉及能源、先进制造业、新兴产业等诸多领域。推波逐浪再扬帆,一幅只争朝夕、工业重大项目建设百舸争流的壮阔画卷正徐徐铺展!(记者 李永桃)@内蒙古日报

#内蒙古日报头版#【利润突破3000亿,内蒙古规模以上工业答卷精彩】4月8日,自治区推进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建设动员大会在鄂尔多斯召开。当天上午,主会场伊金霍洛旗蒙苏经济开发区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电池工厂施工现场,几十辆大型挖掘机、推土机、工程车一字排开,十几块大型展板整齐矗立,全区12个盟市重大项目施工现场图景交替闪烁在大屏幕上……

  春潮涌动催人进,砥砺前行正当时。内蒙古谋长虑远、尽锐出征,一项项好政策密集出台,一个个大项目渐次推开,工业转型升级加速推进,工业经济总量节节攀升,高质量发展深入破题。

  2021年,我区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足音铿锵: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突破3000亿大关,达3380.8亿元,同比增长148.8%,创历史新高。

  在鄂尔多斯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尚德艾康药业有限公司抗癌药物研发及中试基地,一粒粒小胶囊从生产管道弹跳出来,不偏不倚落入瓶中。

  “公司核心产品ACT001曾获国家‘十二五’‘十三五’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支持,在治疗肺纤维化及联合放疗治疗脑转移瘤方面正进行临床二期试验,已取得良好的试验数据。”尚德艾康药业相关负责人说。

  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力以赴把结构调过来、质量提上来。围绕建设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先行区的战略定位,鄂尔多斯市聚焦“两率先”“两超过”,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以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为支撑,以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为保障,打造能源生产供给、能源转型创新、能源装备制造、煤基化工、现代能源协同示范“五个样板”,高质量打造国家现代能源产业基地。同时,大力推进“风光氢储车”全产业链发展,远景10.5GWh储能和动力电池、国鸿氢燃料重卡电堆、隆基电池组件3个全区首条生产线相继落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风生水起。

  2021年,调结构、育动能成为内蒙古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热词。优化工业供给结构,对工业园区布局整合优化,全区园区数量由112个调整至56个,亩均产值由52万元提高至55万元。

  加快产业改旧育新步伐,引进远景等15家头部企业。2021年,全年竣工高新技术项目24个,新增产能85.5万吨,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分别增长11.3%、22.4%。

  加快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以发展新能源为契机把装备制造业做大做强。2021年新开工装备制造项目15个,全年竣工装备制造项目7个,新增产能7万台套;全年竣工高新技术项目24个,新增产能85.5万吨。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这个鲜明导向,促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2021年起,我区取消蒙西地区高耗能行业优惠电价,对自备电厂开征政策性交叉补贴,取消高耗能行业倒阶梯输配电价,扩大阶梯电价和差别电价实施范围,并加强高耗能行业电价监管,发挥价格杠杆作用,倒逼“两高”项目转型升级。

  春风和煦,春光明媚。

  在乌海市乌达工业园乌海海易通银隆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各个环节的工作人员正有序进行装配作业,一个个“小块头”、零部件在这里聚拢,“氢”装上阵集结生成“智慧大块头”。

  “我们主要负责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的生产、新能源车辆组装等,可实现年营业额7.9亿元,带动2000余人就业。”企业有关负责人介绍。

  氢能是公认的清洁能源,具有来源广泛、低碳环保、安全可控等多重优势,是未来技术变革和能源发展的方向。乌海市化工产业完备,每年工业副产氢约80亿立方米,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富氢城市。

  瞄准新产业、新动能,乌海市高度重视氢能源产业发展,编印《乌海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先后出台了《乌海市加氢站管理办法(试行)》《乌海市关于加快氢能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乌海市氢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财政补贴资金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在制度层面为氢能产业铺路架桥。

  政策红利下,乌海市一个个氢能源项目加快落地,助力能源产业延链补链、开枝散叶。国内首条氢基熔融还原高纯生铁生产线在乌海建成,国内首座民用液氢工厂在乌海投运,银隆新能源氢燃料电池、发动机项目落地,氢能源公交车交付使用……

  从“依赖资源”到“依托资源”再到“超越资源”,乌海实现了新跨越。

  放眼全区,各地坚持把延链补链强链作为重中之重,精准有效开展招商引资,顺着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供应链招大项目、引好项目,更加重视以商招商、以企引企,吸引和集聚上下游企业组团式投资、集群式发展。

  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要争先。2月21日,全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呼和浩特召开。会议通报了自治区促进能源工业、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重点任务和政策安排,宣读了自治区政府关于支持工业企业和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决定,表彰了优秀企业和园区,为内蒙古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心剂”、再吹“冲锋号”。

  “我们正开足马力建设,争取下学期让学生们搬进新‘家’。”今年一开春,自治区工商联副主席、赤峰正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俊祥就忙碌起来。

  去年,该公司承建的“传染病医院维修改造”和“农牧学院实训楼建设”项目由于成本增加,施工进度较为缓慢。了解情况后,国家税务总局赤峰市税务局主动对接企业需求,根据税费优惠政策,减免企业2021年度社保费18万余元,稳定了企业发展预期,提振了企业发展信心。

  以营商环境的“优”,促进市场主体的“活”,带动投资项目的“增”。2021年,全区税务系统运用大数据精准推送优惠政策信息,为纳税人缴费人提供广覆盖、靶向式宣传辅导,促进市场主体充分享受政策红利;加强各项税费优惠政策的落实效果评估分析,及时研究政策执行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切实提升减税降费综合效应,有效减轻企业负担。

  减费降税仅仅是全区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2021年,我区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22项行政许可事项进驻自治区政务服务大厅,实现“一窗受理”;大力推进清欠工作,无分歧账款全部制定还款计划,有分歧账款加快审计,2021年累计清偿82.4亿元;去年全区降低企业用电成本59亿元,新投放企业流动性风险防控基金和纾困发展基金38.4亿元,新增减税降费超过250亿元。这一年,全区新设市场主体38.6万户。

  回望,一路披荆斩棘、一路奋勇开拓,内蒙古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步履坚实。

  2022年,我区计划实施重大项目3289个,总投资2.7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854亿元,项目涉及能源、先进制造业、新兴产业等诸多领域。推波逐浪再扬帆,一幅只争朝夕、工业重大项目建设百舸争流的壮阔画卷正徐徐铺展!(记者 李永桃)

【北京冬奥组委:#人造雪不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1月13日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绿色冬奥和可持续发展工作情况,并答记者问。

会上,亚洲新闻台记者提问:第一,因为天气原因,张家口可能会需要不少人造雪,请问这样的人造雪对于水资源和能源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您对此有何回应?第二,北京冬奥会正在大规模测试或实施很多环保措施,你们采取了哪些措施确保这些绿色环保措施不仅仅只是产生短期效果,而且从长远来看也是可持续的?

北京冬奥组委新闻发言人严家蓉:我想先从两个方面来回答关于人造雪的问题。张家口市的领导一会儿还会详细介绍一下张家口方面的情况。你问的第二个关于环境的问题,怎么确保我们采取的可持续措施不是一个短期行为,而是中长远行为,我想两位部长中的一位可能会给你更好的回答。

关于人造雪的问题,首先我想说,从人造雪的具体用水情况来看,北京冬奥会雪上项目比赛主要设在延庆和崇礼山区,这两个地区有比较独特的气候条件,有较多的天然降雪。比如2021年11月,这两个地方都有大范围的降雪,而且降雪量达到了暴雪级,这为减少人工造雪的用水量提供了前提条件。从实际用水量来看,延庆赛区赛时需水量占当地现用水总量的1.6%,占当地水资源量的4‰。张家口赛区赛时需水量占崇礼区用水总量的9.8%,占崇礼区水资源量的2.8%。此外,我们还通过制定赛区供水安全保障、污水处理、节约用水等措施,提升赛区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滑雪场也优先利用收集贮存的天然降水、地表径流等作为人工造雪的水源。我们的人工造雪系统采用了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高效节水设备和智能化造雪系统,能够根据外界环境动态保持最佳造雪效率,有效避免了水资源浪费。总体来看,人工造雪需水量有限,不会对区域用水安全和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另一方面,我想指出的是,人造雪并不完全是我们应对天气的应急手段,它实际上是国际重大赛事保障用雪质量的客观需求。从全球范围雪上项目举办情况看,为了保障比赛用雪质量,国际上的重大赛事基本上都采用人工造雪。因为和自然雪相比,人造雪可以改变粒径、含水量和硬度,这样有利于满足不同比赛场地的需求,而且人造雪比自然雪的性状更稳定,在被压雪、平整、注水之后,更容易整备成状态一致的雪道。从比赛的角度来讲,这样的状态一致的雪道,在一定程度上也意味着更公平。

河北省张家口市副市长、冬奥办副主任刘海峰:感谢记者朋友对张家口赛区造雪用水工作的关注和关心。我补充介绍一下张家口赛区的相关情况。刚才严女士介绍了,人工造雪是使赛道状态稳定、确保运动员无论出发顺序如何都能享受到公平比赛条件的一个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按照国际惯例,无论赛事举办地的气象状况怎么样,都需要通过人工造雪让雪道符合竞技比赛场地的技术规范要求。据可查询的记录,普莱西德湖、温哥华、索契以及平昌等冬奥会也是大量采用了人造雪,其中2018年的平昌冬奥会人造雪占比达到90%。不久前,我们在张家口举办的2021/2022相约北京国际雪联自由式滑雪和单板滑雪障碍追逐世界杯中,云顶场馆的赛道人工造雪量占比达到60%。从赛后的复盘情况看,竞赛期间的雪道品质也得到了各国运动员的普遍肯定和赞誉。

为了进一步做好北京冬奥会期间的雪务保障,张家口赛区未雨绸缪、多措并举,及早启动了造雪准备工作,通过收集地表径流、雪融水等举措,实现了造雪用水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双赢。主要体现在保水、蓄水和节水三个方面:围绕保水,我们统筹推进冬奥筹办生态环境建设,主要是大力开展植树造林行动,崇礼区森林覆盖率从2015年筹备之初的52.38%增长到现在的71.53%,特别是现在的赛事核心区,已经达到了81.02%。应该说,有效涵养了水源。围绕蓄水,针对张家口赛区的生态环境比较好、地表径流水比较丰沛的实际,我们在云顶场馆群、古杨树场馆群建成了11个露天蓄水池、地下雪融水收集池,以及小景观湖,总蓄水量达到了53万立方米,这些措施也为造雪提供了有力的用水支撑。

围绕节水,两个场馆群采用了高效的节水智能化造雪系统和造雪装备,能够根据外界环境变化,动态保持最佳的造雪效率。用这种设备设施和智能化系统,节水率达到了20%左右。从当前的实际情况看,我们采取这些措施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完全能够满足冬奥会各个场馆造雪用水的需求。

北京冬奥组委总体策划部部长李森:这位记者提到的第二个问题,是关于绿色办奥技术如何持续利用的。其实在这方面,我们的绿色环保技术在冬奥会中运用了很多,也有很多的亮点。刚才几位部长从各个方面介绍了相关情况,主要包括低碳场馆建设,四个冰场使用二氧化碳制冷技术,建设超过5万平米的超低能耗示范工程,这些都为绿色建筑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

我们实现了低碳能源供应,也就是建设成了张北可再生能源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实现了张北清洁能源汇集的外送,实现了冬奥会所有场馆常规用电需求百分之百使用绿电的目标。构建低碳交通体系,实现了赛时清洁车辆的使用。在赛区保护方面,刚才家蓉女士提到的标准,这些方面其实都是冬奥会技术方面创造的亮点,这些工作对我们今后的城市和区域发展、百姓生活,都会有直接作用,具有长期的效用和推广价值。有一些现有的技术,直接应用于城市发展,比如张北柔性直流电网,在冬奥会结束后,将会源源不断把张北地区可再生电力资源输送到北京、延庆,提高北京市可再生电力资源的使用比例,助力我国实现碳减排、碳中和碳达峰目标。我们现在使用的很多清洁车辆,比如氢能汽车、电动汽车,这些都将在我们的城市不断推广和应用,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再有就是科技成果的转化,我们在冬奥会筹办过程中,特别是在场馆建设中,有很多很好的科技成果。比如在绿色建筑方面,有很多创新成果,这些成果都会在今后其他的场馆以及其他的公共建设中应用,包括使用二氧化碳制冷技术,在今后的冰上场馆,一些大型制冷设施设备都可以应用,而且比较安全、稳定、可靠,还节能。

我们现在制定的标准是长期的,因为雪上场馆原来是没有绿色建筑标准的,国内外都没有。我们为了实现雪上场馆能够更环保、更可持续,由北京、河北、天津三地的规划建设以及其他各个方面的部门,共同研究制定《绿色雪上运动场馆评价标准》,这成为了京津冀三地的地方标准,这对以后雪上场馆的建设有一个规范指导作用。刚才家蓉女士提到的大型活动可持续体系,现在我们与北京市的部门相互合作,把大型活动可持续管理体系转化为了大型活动可持续性评价指南,这变成了一个地方性指导标准,对以后大型活动、大型赛事的举办都起到规范引导作用。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回应英媒挑衅提问,俄常驻联合国代表:威胁一个核大国,当然必须考虑后果】#俄方称威胁一个核大国必须考虑后果# 据英国天空新闻台报道,俄罗斯常驻联合国第一副代表德
  • 想到龙龙说,只有内心足够悲伤才能演好喜剧,大概是一样的经验之谈吧。我相信人生在世,心简单,世界就简单,幸福才会久远。
  • “我周围有七八个和我年龄相仿的年轻人,都是从区内外来银川创业,之所以选择西夏区电商谷,还是看中这里的引才政策和营商环境。银川,成就了他们的创业梦  “今天下单的
  • 当老龄化的时候,就有很多机构介入养老产业或养老地产,可是没有持续的客户群体,都只是参与其中,亏的一塌糊涂,曾经我们为北京某单位策划的候鸟计划相当牛X,新闻发布会
  • 作品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道明竹编为载体,以鸽子为意向,思考“我”与“环境”的动态关联,表达对在地文化的关注与守护,让抬头欣赏它们的同时,也共同守护这一片天空。#
  • 6月13日上午,G35济广高速(平兴段)往江西方向K1580+000处应急车道与主车道之间发生路面断裂沉陷迹象,严重影响行车安全,根据应急抢险需要,现场实行交通
  • 每一次兄弟姐妹的婚礼对于我来说都是久别重逢,我享受着任何一个瞬间,但无论如何都觉得时间不足以我表达着我的感情。我好喜欢他们,他们在婚礼任何环节彼此的眼眸都带着相
  • 阿尔马里强调,“马斯达尔公司(Masdar)的成立、太阳能电池板的实施、帮助世界实现能源供应多样化的全球项目,都显示了阿联酋对未来能源安全的投资。”专家对话是关
  • #同心战疫共待花期# 【南通市疫情防控2022年第28号通告】3月31日21时至4月1日8时,我市在集中隔离人员例行核酸检测中发现5人核酸初筛阳性、在重点人群筛
  • 有关部门也看到这一点,如果全归化这种有血缘球员,那进入下届世界杯依然是幻想,于是恒大开创先河,开始归化无血缘外援归化,当然实施这个方针时受到很多人反对,特别是其
  • 菊花煮竹叶青,人与海棠俱醉芍药与菊花都是我的最爱~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爱它清秀的神韵,更爱它凌霜盛开,西风不落的一身傲骨,古人尤爱以菊名志。
  • ——紫式部 《源氏物语》  15、 “他这个人呀,真个是罕有的稳健老成,也不知是否命定要这般早夭折的呢?近两三年来,看他一直都是心事重重无精打采的。中将不愧为
  • 打到這裡,其實還有好多故事想分享,但聽著陳珊妮的〈情歌〉打著這篇文的我,心裡想著,「每次都有好多心裡話想跟公主說,但有時候又會被妳冷酷的外表擋住,因為我也想要像
  • 头发掉的厉害怎么调理?当然石上草的防脱洗发露了,特别讨厌秋天,到了秋天没有不脱发的,去年用了某牌子防脱的,有点用,不是特别明显,朋友推荐我用石上草防脱洗发水,说
  • 22、你喜欢橙汁 椰汁 还是我这个小崽汁23、喜欢一个人太累了,所以我喜欢了十个24、喜欢我的请扣1 不喜欢的请扣眼珠子25、吃了没早点睡 她是我妹别误会 你很
  • 爱本是没有形状的,可是我们创造出了心形来代表爱;爱本是没有色彩的,翟聪却可以用互补色来形容爱;爱本是没办法只用一件事来完全表达的,可是如果只能用一件事最精准的表
  • 后学生报警,经警察调取事发地段的视频监控,老人确属自己跌倒,老人及子女向大学生道歉,该学生不接受,坚决要求以诈骗罪追究讹人者的刑事责任。后学生报警,经警察调取事
  • [小红花]美容仪的观念,我这人保养品也用(但是现在保养品的消费非常下沉了,大家肉眼可测,我从年轻时候阿玛尼娇兰这种大牌,直接下沉到65块100多块的保养品了)y
  • 这个事年代久远,现在这个帖子都找不到了,网上找到的截图比较模糊,能看到他的ID叫做“想挣钱的散户”内容主要是:离开这世界之前我只是想说,愿赌服输,本金170万加
  • 他就继续与老人交流,得知老人找不到家了,只记得儿女住在群力第一大道附近。”“我和25岁时没什么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