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修念佛法门)圆瑛法师讲述
  世间有人。发心念佛。不明念佛旨趣。或问之曰。汝精进念佛。所求何事。则答之曰。为修来世。如是之人。就是愿头打错了。我佛所以立此念佛法门。乃是为著娑婆世界众生。备受众苦。逼迫心身。无法解除。故教人念佛。求生西方。可以离娑婆之苦。得极乐之乐。今念佛不愿往生西方。乃愿再生人世。享受人间福乐。实为可惜。殊不知人间。万般皆是苦、空、无常。何有真乐。纵得富贵荣华。得受世间财、色、名、食、睡。五欲之乐。此等快乐。都非真乐。古德云、‘只这色身。谁信身为苦本。尽贪世乐。不知乐是苦因。’

  又经云、‘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五欲不除。尘不可出。’若求来世福报。转生富贵之家。享受福乐。那知人间富贵花间露。世上功名水上沤。只恐福中不肯修福。报终必堕苦趣。其受乐之日短。而受苦之日长也。狮子峰云、个个恋色贪财。尽是失人身捷径。日日饮酒食肉。无非种地狱深根。眼前图快活一时。死后受苦辛万劫。

  念佛、本来可以离苦得乐。若不求出娑婆。求生极乐。则身在娑婆苦海。苦终不离。娑婆是极苦世界。其苦无量。说不能尽。今按人中略说八苦。举世之人。皆不能免。

  一、生苦。世人都是随业受报。依前生之业缘。与父缘母缘。三缘和合。中阴身方得投胎。初见父母交媾。忽动欲念。由是流爱为种。纳想成胎。处在母身。生脏之下。熟脏之上。中为胞胎。母吃热时。热深难忍。几如镬汤地狱。母吃冷时。冷触压迫。无异寒冰地狱。幽囚十月。臭秽杂处。是名胎狱。又当出胎之时。胎衣脱下。便受风刀割身之苦。故孩儿出世时。便就哇哇叫苦。凡为人者。莫不皆然。

  二、老苦。岁月迁流。形容变易。眼花耳聋。发白面皱。身枯齿落。力弱气销。凡事不得自由。一切仰赖于人。楞严会上。佛问波斯匿王。‘大王汝之形容。应不顿朽。王言、变化密移。我诚不觉。寒暑迁流。渐至如此。我念孩孺之时。肤腠润泽。年至长成。血气充满。而今颓龄。迫于衰耄。发白面皱。逮将不久。’如此可见虽是国王。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老苦亦所不免。古人云、‘黄金不是千年业。红日能消两鬓霜。’

  三、病苦。人身四大不调。百种病生。世间少有一生无病之人。古德云、‘病到方知身是苦。健时都为别人忙。’姑勿论沉痀酷疾。即使齿痛头晕。则不自在。行坐不安。寝食顿减。以此例知。一切诸病。无非是苦。三国张飞。性情刚勇。对诸葛武侯曰。我谁人都不怕。于是武侯掌中书一病字。与他一看。问曰、这个汝怕不怕。张飞大声疾呼曰。嗳呀可怕。足见病苦临身。即英雄力士。亦复无可奈何。吾人能于病中。一心念佛。不为病苦所恼。如是则临欲命终。百苦交煎之时。自然亦有把握。

  四、死苦。经云、‘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人身有生。则必有死。生时假借四大以为身。死时则四大分离。喻如生牛剥皮。痛苦万状。皮肉筋骨。为地大。津液精血。为水大。周身暖触。为火大。鼻息出入。手足运转。为风大。死时风大先离。故鼻息断绝。手足不动。次火大离时。身发冷触。三水大离时。尸水流溢。只剩皮包骨头之地大。谚云、‘白骨山头化土泥’是也。死之一事。为世人所必经之事。无一人可以幸免。吾人未至死时。当善观察。世间最大为生死。白玉黄金尽枉然。纵使妻儿相惜。无计留君。假饶骨肉满前。有谁替汝。我看他人死。我心热如火。不是热他人。也要轮到我。古人云、‘红红白白莫相瞒。无位真人赤肉团。死去不如猪狗相。即今便作死尸看。’猪狗死时。其肉尚有人要买。人若死时。谁人肯要。

  五、爱别离苦。爱即恩爱。世间恩爱。莫过于父母兄弟。妻子眷属。最难舍离。总望常相聚会。举家欢乐。倘若别离。则心如刀割。即所谓千种情怀千种恨。一分恩爱一分忧。殊不知人生聚散。本属无常。有合则必有离。何须痛苦。古云、‘父母恩深终有别。夫妻义重也分离。人生似鸟同林宿。大限来时各自飞。’

  六、冤憎会苦。冤即冤家。憎乃憎嫌。此皆宿业所感。重者结冤构仇。轻者厌憎嫉视。冤憎之人。若能远离。其苦自无。那知业力使然。欲离偏合。或为父子。或为兄弟。或为夫妇。或为朋友。冤则索命讨债。憎则刺激精神。因缘聚会。无法脱离。亦如哑子吃黄连(莲)。有苦说不出。罗状元诗云。是是非非何日了。烦烦恼恼几时休。

  七、求不得苦。世间那有十足之人。若有不足。则必有求。所求顺遂。自必称心。喜形于色、若求不得。竟生懊恼。日坐愁城。此等都是痴迷不觉。当知得失有定。贫富在天。岂不闻、‘世事忙忙似水流。休将名利挂心头。粗茶淡饭随缘过。富贵荣华莫强求。’

  八、五阴炽盛苦。五阴、乃色、受、想、行、识。五种烦恼之火。焚烧众生之心。烦恼若重。如火炽盛之貌。或依内根外尘。所起烦恼。属色阴。或依五识。领纳五尘。所起烦恼。属受阴。或依意识。想念法尘。所起烦恼。属想阴。或依七识。恒审思量。所起烦恼。属行阴。或依八识。微细流注。所起烦恼。属识阴。前七种苦是别。别指一种而言。此一种苦是总。总括诸苦而说。真是世事万般皆是苦。何如及早念弥陀。

  以上八苦。但就人道略说。无论智愚贤不肖。皆不能免。所谓千人千般苦。苦苦不相同。若发愿修来世。再来做人。还是吃苦。岂不是打错了愿头。我平日教人念佛。一定要求生净土。方能离苦得乐。弥陀净土。是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超过诸佛国土。念佛之人。不但不可愿来生。再来人间享福。并不可愿身后。生天受乐。以天福亦有终尽。‘八万劫总是空亡。三千界悉从沦没。’永嘉禅师云。‘布施持戒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当知求生净土。经称少善不生。多福乃致。省庵大师云。‘言多福。则莫若执持名号。言多善。则莫若发广大心。是以暂持圣号。胜于布施百年。一发大心。超过修行历劫。盖念佛本期作佛。大心不发。则虽念奚为。发心原为修行。净土不生。则虽发易退。是则下菩提种。附以念佛之犁。道果自然增长。乘大愿船。入于净土之海。西方决定往生。’故劝念佛之人。莫求天上人间福报。如以明珠。而贸一食一衣之饱暖。岂不可惜。应当愿生净土。如弥陀经。佛劝发愿云。‘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

(劝修念佛法门)圆瑛法师讲述
  世间有人。发心念佛。不明念佛旨趣。或问之曰。汝精进念佛。所求何事。则答之曰。为修来世。如是之人。就是愿头打错了。我佛所以立此念佛法门。乃是为著娑婆世界众生。备受众苦。逼迫心身。无法解除。故教人念佛。求生西方。可以离娑婆之苦。得极乐之乐。今念佛不愿往生西方。乃愿再生人世。享受人间福乐。实为可惜。殊不知人间。万般皆是苦、空、无常。何有真乐。纵得富贵荣华。得受世间财、色、名、食、睡。五欲之乐。此等快乐。都非真乐。古德云、‘只这色身。谁信身为苦本。尽贪世乐。不知乐是苦因。’

  又经云、‘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五欲不除。尘不可出。’若求来世福报。转生富贵之家。享受福乐。那知人间富贵花间露。世上功名水上沤。只恐福中不肯修福。报终必堕苦趣。其受乐之日短。而受苦之日长也。狮子峰云、个个恋色贪财。尽是失人身捷径。日日饮酒食肉。无非种地狱深根。眼前图快活一时。死后受苦辛万劫。

  念佛、本来可以离苦得乐。若不求出娑婆。求生极乐。则身在娑婆苦海。苦终不离。娑婆是极苦世界。其苦无量。说不能尽。今按人中略说八苦。举世之人。皆不能免。

  一、生苦。世人都是随业受报。依前生之业缘。与父缘母缘。三缘和合。中阴身方得投胎。初见父母交媾。忽动欲念。由是流爱为种。纳想成胎。处在母身。生脏之下。熟脏之上。中为胞胎。母吃热时。热深难忍。几如镬汤地狱。母吃冷时。冷触压迫。无异寒冰地狱。幽囚十月。臭秽杂处。是名胎狱。又当出胎之时。胎衣脱下。便受风刀割身之苦。故孩儿出世时。便就哇哇叫苦。凡为人者。莫不皆然。

  二、老苦。岁月迁流。形容变易。眼花耳聋。发白面皱。身枯齿落。力弱气销。凡事不得自由。一切仰赖于人。楞严会上。佛问波斯匿王。‘大王汝之形容。应不顿朽。王言、变化密移。我诚不觉。寒暑迁流。渐至如此。我念孩孺之时。肤腠润泽。年至长成。血气充满。而今颓龄。迫于衰耄。发白面皱。逮将不久。’如此可见虽是国王。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老苦亦所不免。古人云、‘黄金不是千年业。红日能消两鬓霜。’

  三、病苦。人身四大不调。百种病生。世间少有一生无病之人。古德云、‘病到方知身是苦。健时都为别人忙。’姑勿论沉痀酷疾。即使齿痛头晕。则不自在。行坐不安。寝食顿减。以此例知。一切诸病。无非是苦。三国张飞。性情刚勇。对诸葛武侯曰。我谁人都不怕。于是武侯掌中书一病字。与他一看。问曰、这个汝怕不怕。张飞大声疾呼曰。嗳呀可怕。足见病苦临身。即英雄力士。亦复无可奈何。吾人能于病中。一心念佛。不为病苦所恼。如是则临欲命终。百苦交煎之时。自然亦有把握。

  四、死苦。经云、‘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人身有生。则必有死。生时假借四大以为身。死时则四大分离。喻如生牛剥皮。痛苦万状。皮肉筋骨。为地大。津液精血。为水大。周身暖触。为火大。鼻息出入。手足运转。为风大。死时风大先离。故鼻息断绝。手足不动。次火大离时。身发冷触。三水大离时。尸水流溢。只剩皮包骨头之地大。谚云、‘白骨山头化土泥’是也。死之一事。为世人所必经之事。无一人可以幸免。吾人未至死时。当善观察。世间最大为生死。白玉黄金尽枉然。纵使妻儿相惜。无计留君。假饶骨肉满前。有谁替汝。我看他人死。我心热如火。不是热他人。也要轮到我。古人云、‘红红白白莫相瞒。无位真人赤肉团。死去不如猪狗相。即今便作死尸看。’猪狗死时。其肉尚有人要买。人若死时。谁人肯要。

  五、爱别离苦。爱即恩爱。世间恩爱。莫过于父母兄弟。妻子眷属。最难舍离。总望常相聚会。举家欢乐。倘若别离。则心如刀割。即所谓千种情怀千种恨。一分恩爱一分忧。殊不知人生聚散。本属无常。有合则必有离。何须痛苦。古云、‘父母恩深终有别。夫妻义重也分离。人生似鸟同林宿。大限来时各自飞。’

  六、冤憎会苦。冤即冤家。憎乃憎嫌。此皆宿业所感。重者结冤构仇。轻者厌憎嫉视。冤憎之人。若能远离。其苦自无。那知业力使然。欲离偏合。或为父子。或为兄弟。或为夫妇。或为朋友。冤则索命讨债。憎则刺激精神。因缘聚会。无法脱离。亦如哑子吃黄连(莲)。有苦说不出。罗状元诗云。是是非非何日了。烦烦恼恼几时休。

  七、求不得苦。世间那有十足之人。若有不足。则必有求。所求顺遂。自必称心。喜形于色、若求不得。竟生懊恼。日坐愁城。此等都是痴迷不觉。当知得失有定。贫富在天。岂不闻、‘世事忙忙似水流。休将名利挂心头。粗茶淡饭随缘过。富贵荣华莫强求。’

  八、五阴炽盛苦。五阴、乃色、受、想、行、识。五种烦恼之火。焚烧众生之心。烦恼若重。如火炽盛之貌。或依内根外尘。所起烦恼。属色阴。或依五识。领纳五尘。所起烦恼。属受阴。或依意识。想念法尘。所起烦恼。属想阴。或依七识。恒审思量。所起烦恼。属行阴。或依八识。微细流注。所起烦恼。属识阴。前七种苦是别。别指一种而言。此一种苦是总。总括诸苦而说。真是世事万般皆是苦。何如及早念弥陀。

  以上八苦。但就人道略说。无论智愚贤不肖。皆不能免。所谓千人千般苦。苦苦不相同。若发愿修来世。再来做人。还是吃苦。岂不是打错了愿头。我平日教人念佛。一定要求生净土。方能离苦得乐。弥陀净土。是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超过诸佛国土。念佛之人。不但不可愿来生。再来人间享福。并不可愿身后。生天受乐。以天福亦有终尽。‘八万劫总是空亡。三千界悉从沦没。’永嘉禅师云。‘布施持戒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当知求生净土。经称少善不生。多福乃致。省庵大师云。‘言多福。则莫若执持名号。言多善。则莫若发广大心。是以暂持圣号。胜于布施百年。一发大心。超过修行历劫。盖念佛本期作佛。大心不发。则虽念奚为。发心原为修行。净土不生。则虽发易退。是则下菩提种。附以念佛之犁。道果自然增长。乘大愿船。入于净土之海。西方决定往生。’故劝念佛之人。莫求天上人间福报。如以明珠。而贸一食一衣之饱暖。岂不可惜。应当愿生净土。如弥陀经。佛劝发愿云。‘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中国古代铜镜的历史源远流长,上起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齐家文化,下讫明清,几乎与中华民族的古代文明史相始终。铜镜是观容鉴貌的用具,与古人朝夕相伴,世代相因,它承载着中国沉积数千年的历史,昭示着中华民族的心灵历程。它美妙丰富的纹饰,显示了古人在方寸领域内所展示出的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意识、价值取向以及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两汉时期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强盛时期,经济和文化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铜镜铸造业获得了重大发展,出现了新的高潮,铜镜种类诸多,形制规整,纹饰精湛,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装饰性,并在其社会风尚及文化的影响下,创造了诸多经典的装饰纹样。在美轮美奂的汉代铜镜中,最富有时代特色、吉祥含义最丰富的品种大概就是四神博局镜了。这种铜镜流行于西汉末期、王莽时期及东汉初期,镜体有大有小,纹饰有简单有复杂,有的有铭文,有的无铭文,铭文字体大多为悬针篆。无论是哪一种四神博局镜,其镜背纹饰布局都是内方外圆,都有四神兽纹和“LTV”纹,这种构图和纹饰充分反映了汉人的天地宇宙观和阴阳五行观念。

清水县博物馆收藏着一件精美的汉尚方四神博局镜。该铜镜呈圆形,直径23.3cm,厚0.6cm,重1440g,清水县红堡镇出土。镜背纹饰从内至外可分为镜钮、内区、外区、镜缘等几部分。中心为圆形镜钮和四叶纹钮座;内区正方形格内为十二乳丁间列十二地支铭文:“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主区饰八个较大的八连弧乳和博局纹,博局纹将镜背分为四方八区,每区用凸线分别描画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兽,各配仙鸟、独角兽、蟾蜍、羽人等形象。再往外就是一圈铭文,铭文为:“新有善铜出丹阳,湅治银锡清而明,尚方御竟大毋伤,巧工刻之成文章,左龙右虎辟不羊,朱鸟玄武顺阴阳,子孙备具居中央,长保二亲乐富昌,寿敝金石如侯王”63字。铭文外是一圈短线纹和一圈锯齿纹,镜缘为流云纹。

铭文中的“尚方”一词始见于《前汉书·百官公卿表》:“少府之下有尚方令一人,御用及官制铜镜均由尚方制作。”“尚方御竟”是指设在首都的尚方工官制作的铜镜。博局纹也称规矩纹,是汉代铜镜中较多见的一种纹饰。早在汉代之前,中国的先民就发明和使用了规与矩,其几何形状与这件四神博局纹铜镜背面的T、V、L符号纹饰相同。镜背方框的四个角,都分别对着四个“V”形符号纹饰,过去人们将其称为“规”。“规”是画圆用的工具,今天称之为圆规。在背面纹饰中与四个“T”形纹饰正对面的“L”形纹饰,被人们称之为“矩”。“矩”是角尺,是木工刨方形木料时用来画线或测量的工具。规与矩平均分布在图案之中,显得非常有规律。

从道教的思维去考虑,镜背方框外的四个“T”饰应为四个柱子。因有了四个天柱顶着,才使得四方的人们安居乐业而不用担心天会塌下来。道家的宇宙观认为天下分五个方位,即东、南、西、北、中,镜背中心的钮代表着中央,以钮孔为中心形成子午线分出南、北,对着钮孔子午线上为南、下为北。南方属火,北方属水,火向高处烧,水往低处流。因此,镜背纹中正对着钮孔的铭文中,有一侧为午,为南为上;另一侧为子,为北为下。以钮孔为中心与子午线呈垂直的方位两侧,一侧为辰,为左为东;另一侧为酉,为右为西。辰、午、酉、子分别代表了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在四个方位的外面,分别由四个神灵守护: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古人讲究坐北朝南,依照这个方向来看四神各自所代表的方位,形成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

另外,因四神博局镜的镜背纹饰与盛行于先秦两汉的“六博”游戏的棋盘格局几乎一样,因此也把这种铜镜称为博局镜。

博戏这种棋艺,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了,至汉代博戏盛行,老幼皆知。善博者在社会上受人尊敬,西汉王朝还专门设有博待诏官。博具这时还常被用作嫁妆和随葬品,甚至人们在举行祭祀时,也张设博局。可见博戏已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将“博局”纹饰用在铜镜上面也就不足为奇了。

关于博具的使用方法,史料中没有完整的记载,但根据出土的汉画像石中,可以大致了解这类博具的玩法:两个人面向棋盘而坐,分别执六枚黑棋与六枚白棋,并将棋子置于博局上所绘的十二个L形或T形的曲道上,然后轮流掷骰子。由于骰子是十八面的球形体,所以投出以后,要旋转一阵才能停下来。骰子停下来后以最上面所刻之字行棋,即所谓“视其转止,依以争道”。十八面中,有一面刻“骄”字,如果投得“骄”,则把棋竖起来,称为“骄”棋或“枭”棋,是指一种有利的棋步,与之相对的一面刻的“妻畏”字,是“骄”的反义词,表示不利的棋步,其余十六面刻有数字一至十六。通过投掷骰子所获得的数字来行棋,从而获得对方的筹码,最终是以筹码的多少决定胜负。

清水县博物馆馆藏汉尚方四神博局镜纹饰丰富细腻、立体感强、寓意深厚,铭文字体秀美俊逸,完美的诠释出汉代铸镜匠人高超的铜镜铸造工艺与神秘隽秀的艺术美感。穿越千年,当这件纹饰丰富多彩、铭文寓意吉祥的青铜镜在铜绿锈斑的包裹下展现在我们面前时,透着它斑驳的微光,让我们领略到了它在方寸领域中汇集的古人对宇宙天地的雄宏认知,也让我们在它醇厚的历史气韵中感受到它堆积了两千年的情感与温度,触摸到它背后辉煌悦目的古老过往!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bilibili专栏# 《奔向自由》|赛博朋克2077短篇同人小说连载(三) - 详情点击: - 哔哩哔哩专栏 #奔向自由##小羊肖恩大电影##谋杀法则改
  • 很早以前,读了莫泊桑写的一些短篇小说,就他写的关于普法战争的一系列中短篇小说而言,我觉得写的是真的有趣,除去文笔以外,我更喜欢他看待普法战争的态度。 莫泊桑跟所
  • 其实我觉得,镣铐才是底色,悲观才是正统。现代性的焦虑、压抑、成瘾性,挣扎、迷茫、焦虑、混沌,无知和平平淡淡的人生,才是真实的具体的。所以我尝试用项老师的方法理解
  • #阳光信用[超话]##阳光信用# #每日一善# 没有一个人是一成不变的,所以我们要学会接受身边的人的改变。也许有人偶尔会冷落你,有人会靠近你,也有人会突然讨厌你
  • #开讲啦# 2月28日下周一晚20:30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王涛即将做客洞见战略智库-产城会客厅,与清大文产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李季共同为您解读2022中央一号文
  • 突然被裁!再见了,湖人!又一位全明星离队!沃格尔拿他开刀……
  • 《诗词鉴赏》银杏诗词20首 争得淩云《雨后灵淀寺观梅寺乃梁时古刹有银杏二株岁久合抱矣》 明代:皇甫汸 梁代丛林敞,齐关淀水赊。 观梅乘雨霁,问树识年华。
  • 脚小而饱满有些人的脚,脚小而饱满,尤其是女士,这种脚就是所谓的贵人脚,这种人的机遇往往不错,还时常会有贵人帮助,所以这种人的生活很好,衣食无忧,财运滚滚。脚心深
  • 《贤愚因缘经 卷一》(北魏沙门慧觉译、新译圆照法师) 海神难问船人缘品第五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此国有五百贾客。入海采宝。自共议言。当
  • 當中還看到我還蠻喜歡的一部荷李活舊電影「蘇絲黃的世界」。這是一個《攻殼機動隊》漫畫迷,《2020》電影迷不容錯過的科幻主題展,展覽暢想未來的城市將充斥著各種先進
  • 抵达赛区!赵睿,正式归队!
  • 北方的暖气太干了吧此刻我的烦躁应该不止是输麻将引起的我对这生活的种种不耐烦已经快达到顶峰了那些令你不舒服的话 顶回去 别生闷气没有缘由的焦虑 其实也是有缘由的慢
  • #母婴[超话]#今天牙科定期检查,最近过年过节疏忽了甜食饮料给太多啦,结果门牙的反面还是有一点点小蛀牙啦,后天再去补吧[允悲]哎老母亲满满的内疚,主要我也超爱吃
  • 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罗森塔尔的谎言对老师产生了心理暗示,左右了老师对名单上的学生的能力评价,老师又将自己的这一心理活动传递给了学生,而学生
  • ”消极悲观不是人生的真谛,超脱飞扬才是生命的壮歌。正如他在《西江月》词中所说的那样:“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 #世界上最好的97[超话]# 半夜睡不着 分享点存的97 第一次看芬达综艺是胆小鬼vr 就记得八木一直吐槽na酱不敢坐过山车 当时对这个na酱的印象就是他牙齿好
  • 中产夫人与底层考古专家的相遇,看了开头就猜中了结局,抛开剧情本身而言,她俩的绝世容颜也足够舔屏两小时:).我曾经以为的“赤诚”是爱本身的毫无保留,针对爱的量化;
  • 有的在游山玩水;也有的坐在亭子里欣赏着美丽的景色。相比之前迫不及待要去看远方的心,我更希望花十分之九的时间在温柔灯光下和家人一起吃完的一餐饭。
  • #杨幂[超话]#杨幂:85后唯一官媒认可的金鹰视后85后提名金鹰最多的女演员三提一获白玉兰奖杯获得者白玉兰视后提名85后一番电影票房第一 华语女演员一番电影票
  •   8年来,在京津冀版图上,轨道网、公路网建设如火如荼,从蓝图一步步变成现实──区域国家干线铁路建设持续完善,城际铁路建设加快推进,相邻城市间基本实现铁路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