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心印经
《心印经》,全称《高上玉皇心印妙经》,或简以《玉皇心印经》称之。虽名托“玉皇”,实乃假借,其真实著者是谁?起源何时?已难考证。
大道易简,损之又损。《道德》灵文五千言,《阴符》宝字逾三百,此皆言简意赅,意理精深。而《心印经》全文仅二百字,道破玄机,直指根本,文辞优美,琅琅上口,久久诵读,妙理自明。
《清静》、《心印》二经,乃玄门道士日诵之经典功课,是大道之正宗,登真之密钥,堪为神仙之至宝,高上之心要。《清静》言性功,性中有命。遣欲、澄心、灭毒之法,若无命功基础,心息难依,清静难证。《心印》言命功,命中有性。有无、三一、玄牝之理,若无性功智慧,真伪难辨,圣凡难明。故学者当知:命即性兮性即命,性命须臾不可离。要得此身长不死,安心混沌未分前。

大道无名,为何强名《高上玉皇心印妙经》?高者极远矣,上者极尊矣,玉者极贵矣,皇者极大矣。心者,官君、核心也;印者,印信、符契也;妙者,微明、玄趣也;经者,路径、方法也。《心印》之道,乃是玄门极“尊贵远大”之无上妙法,而暗含官制阴阳号令鬼神之符契。

何谓之“心印”?心是何心?印是何印?心与何印?何以印心?

太上道祖曰:“言有宗,事有君。”夫心者,一身之主,万法之根。其大无内,其小无外。大则包罗天地,小则隐在毫芒。修之则作佛成仙,纵之则披毛带角。存之於内则为性,施之於外则为情。千变万化,无有定时。故圣人教之修心,即修道也。教之修道,即修心也。

印者,信也。道士行法,必假以印,以此检束心身,正己应物,差役鬼神,呼召风雨。盖古人印心,今人印木。后世无知,心劳力屈,不能自胜,是以未悟之前,须假木印,既悟之后,惟在心印。

天性者,人也;人心者,机也。天人一气,隐显相通,和气致祥,沴气致殃。古人心印于天,举念而天已知;今人心隔于天,数奏而天未格。盖人心与天心离绝,凡心与圣心悖违也。故夫逆天暴物,悖道败德,皇天震怒,祸亦随之。有如成王悔过,偃禾返风;宋君一言,火星退舍,是皆精诚格天,转祸为祥之征。是以祸福无门,惟人心自召。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善恶之应,如影随形。

天以运斗为机,人以运心为机。天人本自相印,灵而有性,虚而无象,寂而常感,感而有应。心印者,以心感心,心心相印;以心感物,物我同源;以心感天,天人一气;以心感神,万神俱集。寂然无声,一言而大动天下,是以天心动化者也。太上道祖所谓“天地相合,以降甘露”,“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此皆心印也!是以祖师常言:“人心常要合天心,铁杵成针功要深。直待火烟烧灭后,那时矿尽是真金。”天心得以印,則三光皎然;人心得以印,則神室清明。以之修身则身修,以之治国则国治。

《心印》妙经,有“法简、效速、理深、用广”之善。

所谓“法简”:心印之法,至简至易,删繁去奢,损之又损。其要在于“默朝上帝”中行“存无守有、出玄入牝”之法。实乃黄老正宗“执两用中”之要诀。可谓“一言半句便通玄,何须丹经千万卷,人若不为形所累,眼前便是大罗天。”

所谓“效速”:心印之功,证验有时,不用三年温养,毋需九年面壁,心神相会,“顷刻而成”;神气相抱,“百日功灵”;诵持万遍,妙理自明;默朝上帝,一纪飞升。可谓明明白白,直言不讳。

所谓“理深”:心印之经,虽二百字,然字字真机,上药之甄别、上帝之朝观、无有之存守、玄牝之出入、回风之精妙、天光之履践、三品之聚散、一理之贯穿、日月之相通、真神之永得……此等种种,妙莫能言,若不能穷理尽性,何以复命印心?

所谓“用广”:心印之道,小则修之于身,固蒂根深,松柏青青;中则建之以功,一得永得,顷刻而成;大则行之以道,窍窍光明,一纪飞升。履践天光,挥斥雷霆,入水不溺,入火不焚,入石飞形,出入无碍,逍遥太虚,神通莫测矣!

天向一中分造化,人於心上起经纶。观今之世,正宗失授,心法失传,学者多不得明师传授,往往道听途说,不寻心中之至宝,但求纸上之玄文。可曾知“符图印诀皆文具,运用存思添念虑。寂然不动见天心,有感必通知妙处”。迷耽外物,心神不全,谈玄说妙,人神不应。何以感通天地?何以凝结大丹?

天地交而万物通,圣人作而万物睹,自然孚感之道也。人心与天通者,盖由赋形受命,元自天来。是故精诚发於内,则神气动於天。人心虚明,天光发辉,如镜鉴形,美丑自见。是故圣人虚广其心,持养其神,混同其气,淡化其形,而与道浮沉。如此则万物之化,无不偶也,百事之变,无不应也。故不出户以知天下,不窥牖以知天道,此言真心彻照,精诚内着,心领神会,此感彼通也。

得道之真人者,怀天心,抱地气,合神机。同乎大和,含乎精诚,纯乎道德,上下一心,此感彼应,示信达诚,守中行正,物来则应,物去则静。与天地合德,与日月合明,与鬼神合灵,与四时合信。外与物化,心与天游,物我玄同,真机浩浩,无象无名,无己无功,何有“大患吾身”之叹?

《心印》妙道,可谓阐天人之大化,统列圣之心要,摄群仙之妙本,开诸真之密语。循此道者,当和其光,同其尘,挫其锐,解其纷,印其心,顺其情,理其气,导其欲,聚其力,凝其神,施其功,立其德,归其真,证其道。

以心印心,心心不异,以心印物,物我不二;以心印事,则事必成,以心印功,则功可立,以心印道,则道必通,以心印神,则神必降。 

故曰:达摩西来一字无,全凭心印用功夫,若欲纸上求妙法,笔尖蘸干洞庭湖。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出处《古今观音感应录选》惭愧居士敬辑〕
●天灾、人祸,相继而至。当令家人,同念观音,以为预防也。(文钞续编·复宁德晋居士书)
  ●普令一切老幼男女,日常在家念观世音,管保不遭灾祸,多获祯祥。(文钞三编卷一·复宁德晋居士书六)
  ●念观音名号,大则大应,小则小应,绝无不应之理。只管放开大胆对人说,彼不见感应者,亦未尝无感应也。(文钞三编卷一·复蔡锡鼎居士书二)
  ●问:如遇危急时,势不能一时兼诵各咒,应以何者应用之?答:遇极危急之灾难,但念观世音圣号,为最省心力,最有感应。(文钞续编·答曲天翔居士问二十七则)
  ●现在大家通在患难中,当为一切人说解除患难之法,唯有改过迁善,敦笃(音顿堵,敦厚笃实)伦常,至诚恳切,称念观音名号,为唯一无二之妙法。无论水火、刀兵等危险,及怨业病,医不能疗者,倘肯依上所说,决定会逢凶化吉,在危而安,及怨业消灭,不药而愈矣。(文钞续编卷上·复念佛居士书)
  ●天灾、人祸,不时降作。祸患之来,莫能预料。避无可避,防不胜防。若能依《文钞》、《嘉言录》所说,至诚念佛及观世音,必能于冥冥之中,得蒙加被。或转有为无,或转重为轻,决不至与不念佛人同一受殃也。(文钞三编·复朱仲华居士书一)
  ●祈遍令乡人同戒杀生,念观世音圣号,以期疫疠消灭。果能恳切志诚,决定有大效验。即汝之眼疾,亦当由宣布此语,而得痊愈。茫茫大苦海,观音为救苦之人。倘人各志诚持诵,若或疫死,天地亦当易位,日月亦当倒行。若泛泛默念一句二句,即欲得起死回生之效,虽菩萨大慈,非不肯救济,但以彼心不真切,决难感通。祈与乡人详说之,则幸甚。(文钞三编卷二·复周伯遒书十四)
  ●念观音,不独邀净友念,当于村中及近村宣告,无论老幼男女,通皆吃素,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大家各人在各人家里,一路做事一路念。于行住坐卧中常念,决定可以不遭瘟疫。前年各处虎疫甚剧,陕西澄城县寺前镇附近,死数百人。一弟子村中有五、六十家,人皆令念,只死两个坏人,余均无恙。甘肃甘谷何鸿吉居士提倡念佛,凡念佛处,疫不入境。汝邀净友念,是小办法。教全村中老幼男女念,是大办法。顶好吃净素,如其不能,亦须少吃。即未吃素,亦要念。当此凶险之时,唯念“南无观世音菩萨”,为能救护。(文钞三编·复穆宗净居士书二)
  ●十余年前川中一居士,提倡持楞严咒救国息灾,以不能念者印咒作一小卷,俾带之身上,悬之门首,供之家中,其费亦颇有可观。而不知教一切人念观世音,则不需费。而一切老幼男女,同种莫大之善根。……念观音除不发心者外,虽三岁孩子,也能念。念楞严则万中一二人耳。(文钞三编卷二·复谢慧霖居士书二十二)
  ●十余年来,天灾、人祸,相继降作,总由不知三世因果,唯欲自利,不顾杀生害命,以及害人之所致也。欲挽劫运,非提倡三世因果、生死轮回,与戒杀护生、吃素念佛不可。现今之世,常在患难中,唯有阿弥陀佛与观世音菩萨可以倚靠,当常持圣号,冥冥中自有不可思议转移。又祈与诸眷属,及亲友、乡党,皆以是为倡导,则其利大矣。(增广文钞·复马舜卿居士书)
  ●又菩萨现身,不专现有情身。即山河树木,桥梁船筏(fá伐),楼台房舍,墙壁村落,亦随机现。必使到绝地者,复登通衢(音渠,大路),无躲避处,得大遮蔽。种种救护,难尽宣说。当看观音本迹颂,观音灵感录,观音慈林集,可以知其大略。当此天灾人祸,相继降作之时,若不以改恶修善,常念观音圣号,以为恃怙(音是护,依靠),则欲得安乐,难之难矣。(文钞续编卷下·历朝名画观音圣像珂罗版印流通序民27年)
  ●一心念佛,无事不办。而观音慈悲寻声救苦,当此极苦之时,令念观音,校(比较)彼令念佛,尤易生信。以佛之威神,人多不知。经中于救苦救难之事,绝少发挥。观音救苦救难之事,则大乘经中屡屡发挥。如法华经普门品,楞严经第二十五观音耳根圆通章,华严经善财参观音章(第二十八参),大悲经,则专说大悲咒,及观音救苦之事,悲华经,说观音因地发愿救苦之事,其他经中说者甚多。因此因缘,世无不知观音救苦救难者。当此大劫,令上等人(乃上等智识)念佛则易。下等人(乃下等智识)以经中未曾说及,或不生信,故令念观音也。(文钞三编卷一·复宁德晋居士书十八)
  ●观世音菩萨,于无量劫前,久已成佛,号正法明。但以悲心无尽,慈誓莫穷。故复于十方世界,现菩萨及人天凡圣等身,以施无畏,而垂济度。普门品所谓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不但现有情身,即山河,船筏,桥梁,道路,药草,树木,楼台,殿阁,亦随机现。总以离苦得乐,转危为安为事。凡遇刀兵,水火,恶病,恶兽,怨家对头,恶鬼,毒蛇,种种危险者。果能至诚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即可蒙菩萨加被,转危为安。现在杀劫弥漫,全球皆无安乐之处,亦无安乐之人。
  愿中外同胞,同念观音圣号。同以观音救苦救难之心为心。同以观音利人利物之事为事。则人我念空,斗争事息。自可同享太平,共乐天常。纵令定业难转,丧身失命,亦可仗菩萨力,往生西方。则是因宿业而殒(音允,死亡)身命,蒙佛力而出苦海也。凡我中外同胞,祈共鉴此愚诚。(民国26年)(文钞三编卷四《普劝全球同胞同念观音圣号启事》)


·

《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魏晋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❺⓿ 能给你的实在不多,所以我想把这辈子最单纯的喜欢和守护,还有数不尽的温柔,都给你。❶❸ 我的男孩,不是玩具,更不是长期饭票,他是我唯一的宝贝,在我这他永远有
  • 오늘은 엄마의 휴일이야..그래서 점심의 예정도 엄마가 다 준비되었다.감탄..음식에 관한 부분..내가 기억 속에 줄곧 안정된 존재였다.한번도 걱정
  • 垄断性公司的优势:第一品牌优势,品牌的知名度与价值给企业带来了定价能力,相对于竞争对手而言,公司的产品能够获得超越同行的溢价,就像茅台在酒中的地位。 垄断
  • ”从所缘大、修行大、智慧大、精进大、善巧大、果大、事业大七个方面显示大乘道的殊胜。舍有平等舍的舍心,有布施的舍心,有行舍的舍心。
  • 还只羡温言不羡仙?都2022年了,还有突如其来的癌症的老掉牙的桥段,这是抄了十年前韩剧的狗血剧情吧!
  • 拍药了?冲就完了!
  • 事实上,弗里德金父子将在这个问题上给市政府留下广泛的自由权衡空间,显然是与城市背景有关的一些限制。似乎可以肯定的是,弗里德金父子的唯一兴趣是建造体育场,因此不会
  • 位列中国传统文化四艺"琴棋书画"之首,被文人视为高雅的代表,亦为文人吟唱时的伴奏乐器,自古以来一直是许多文人必备的知识和必修的科目。本周二的
  • →【姻缘】揭秘你和ta的三世情缘,今生会是你和ta缘分的开始还是终点?→【姻缘】揭秘你和ta的三世情缘,今生会是你和ta缘分的开始还是终点?
  • #中国传统精典##妙茹云莲华##观世音菩萨闻思修##传统文化国学之精髓##传统文化之论坛##早晨的心语##人生如意[超话]#大乘妙法莲华经第 30讲9开示悟入
  • 在这里你能品尝到各种各样新鲜捕捞的海鲜。还有今天一天滴食物 #魔力澳洲# 柯芬湾生蚝体验柯芬湾(Coffin Bay)是艾尔半岛西南海岸的一个小镇,以出产的生蚝
  • 医院也应该加强管理,可以专门对检查项目做出一些图片和文字说明,既能减轻医生的工作量,也能避免口头交流中的误会。再加上医生没有沟通到位,所以稀里糊涂做了违背自己意
  • 空气里四处弥漫着兴奋因子和快乐因子当大家打开帘子喊着surprise你惊喜地捂嘴笑时当看到视频里这么多爱你的人祝福你并喊着“嫁给他”时当大家围着你跑起火车唱起“
  • 买到拍照的时候我嫌弃弟弟的口袋撕的丑不想拍他的,结果他自己非要入镜非要拍,可可爱爱的!!
  • #观世音菩萨普度众生之论坛[超话]# 有了虚空,那当我们第二念根本无明——叫「转相、见分、第七识」,第七识对着虚空打妄想,是不是就有了风? 我们在前面是不是跟
  • 我听五叔过,‘阿凤’还是过世的夫人给你取的乳名,一直到你六岁时,百里府所有人都还唤你‘阿凤’只是后来有个你祖父的故友来探望他,还见了你一面,他走后,你祖父就吩咐
  • 進學解鈔記 韓吏部《進學解》誠奇文一篇。在此文中,作者正襟談進學,其“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也可謂進學之金言。而後給李唐王朝宣揚正能量曰:“方
  • 12.打断别人的讲话,是非常不礼貌的,但是,如果你经常被别人打断,你就应该想想,是不是自己废话太多了。7. 去别人家做客,对方主人的话不多不少,甚至总是提醒你喝
  • 磕CP磕成重症患者我也是没想到,还治好了我的冬困[good]我愿把我最近五年的愿望都留给和!(ps,合理推算一下剧情就是三了黄一哥导致夫妻失和的剧情,谢一哥可能
  • 不羡慕谁,不讨好谁,默默努力,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短到,用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都不够;更不要说用来犹豫,以及妥协——尤其是,妥协给那些——你自己都清楚“这只是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