谛闲法师于大势至菩萨圣诞开示念佛法门:
  今日是大势至菩萨圣诞良辰。示大势至菩萨所修之念佛三昧法门。是谓应时应机之谈也。楞严第二十四圆通章云。尔时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此以普通人喻佛念众生。众生不念佛也。一人专忆者。喻佛常念众生。一人专忘者。喻人常不念佛。故佛虽常在世间度生。故云若逢或见。众生虽生佛世。与佛同时。不肯念佛。故曰不逢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此喻众生念佛也。佛念众生。众生念佛。故云二人相忆。如是佛度生。生念佛。乃至从生至生。喻如形影相随。无时或异也。次以母子喻。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此以喻合喻。合上佛念众生也。如儿子之往他乡也。其为母者。或倚门而长望。或兀坐而恒思。或废寝而忘餐。或停梭而罢织。其念子之情。可谓深且切矣。佛念众生之心。亦复如是。此喻众生不肯念佛。佛亦无可如何耳。若子逃逝。虽忆何为者。喻不孝之子一出其门。或为货殖之所绊。或为美妇之所系。无时念及母在家中。此喻众生不肯念佛。故云虽忆何为。言子若忆母。如母忆时者。此喻孝顺之子。身虽在外。无时不念母在家中。营事既毕。即便回家。承事老母。故云母子历生。不相违远。此喻众生念佛。要如母忆子一般。故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言现前见佛者。或于念佛定中见。或于夜间梦中见。俱名现前见也。言当来见者。或是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亲垂接引。或是往生七宝池中。华开见佛。皆名当来见也。言必定者。众生果能忆佛念佛。功不虚弃。必定能见佛也。即此念佛法门。便是胜妙方便。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者。此喻众生念佛。即心即佛。譬如染香之人。其身自然而有香气故此念佛三昧。亦得名曰香光庄严也。势至菩萨自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此明以因趣果。果后度生。故我等现前大众。若肯忆佛念佛。必蒙势至菩萨摄受往生也。其最后结句云。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不比彼等诸圣。皆有选择也。
  且念佛三昧。有三种不同。各有下手工夫。现前大众。不可不知。
  一者念自佛法门。其下手工夫。祗有一重能所。皆以第六识相应之五别境中慧心所。为能观智。名为妙观察智相应品。以六根性为所观境。
  如阿那律单选眼根。名反见法门。初于见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明暗二相。了然不生。此得益之相也。
  观音选耳根。名反闻法门。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周利槃特迦选鼻根。名反嗅法门。初于嗅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通塞二相。了然不生。
憍梵钵提选舌根。名反尝法门。初于尝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甜淡二相。了然不生。
  毕陵伽婆蹉。选身根。名反触法门。初于触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离合二相。了然不生。
  须菩提选意根。名反知法门。初于知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生灭二相。了然不生。此一种法门。境智俱属于自。故云念自佛也。
  二者念他佛。亦是一重能所。以六根为能念。诸佛果德为所念。能念属自。所念属他故云。念他佛也。念自佛。全仗自力以了生死。以生死之因。无量无边。若烦恼一丝不断。则生死便不能出。故古德云。少留一爱未全捐。便恐临终被此牵。先须持戒清净。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定能伏烦恼。直至三界见思破尽。方能超出分段生死。此念自佛之了生死不易也。念他佛全仗佛力。烦恼不必断。业障不必除。只要愿力恳切。便能横超三界。带业往生。故念他佛。了生死之易也。
  第三自他俱念佛者。此一种法门。是上根利智所修。必先大开圆解。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他本自不二。先须识得有两重能所。一者。以妙观察智相应品为能观。以六根性为所观。二者。以六根为能念。以诸佛果德为所念。从此下手念佛。先须缘想。诸佛圣境。然后都摄六根。一心蓦直念去。名为依他境立。唯心观成。俾眼所见者。无非佛相。耳所闻者。无非佛音。鼻所嗅者。无非佛香。舌所宣者。无非佛像。意所缘者。无非佛法。六根所对。无非佛境。此种法门。唯永明等诸大祖师。可以承当。
  所以永明祖师。昼夜十二时。弥陀十万。更须诵华严经一部。行百八事。此等行径。非泛泛人可以做得也。故莲池大师闻之。尚有疑虑。一日亲自勘验一番。从半夜起来。遂持珠计数。直至晚间。念满十万。中间一息不能昏散。若少有昏沉。即便间断。不能满十万数。可见此种法门。非吾辈所能企及。吾等自知钝根。只好学势至念佛法门。单念他佛最极稳当所谓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故永明祖师。尝以四料简开示学者。一云。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将来作佛祖。此种禅净双修法门。如能做得。固然是好。如其不能。当念他佛。二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经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即此念佛。便是殊胜方便。何必再假余方便耶。三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此在永明大师时候。尚云十人九错。直至于今。又过千余年矣。当云十人十错。吾辈宁不寒心乎。四云。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此指大概普通人物。一天到晚。黑地昏天。祗管埋头吃饭。逐利求名。不知修善。不肯念佛。以贪嗔痴。发身口意。造十恶业。三途苦报。只身应受。谁能相代。故曰铁床并铜柱也。今日现前大众。幸有此间诸大居士。建造居士林。提倡念佛法门。每逢初一十五宏开大会。云集大众。同声念佛。此即上体佛心。普渡慈航也。汝等现前大众。应当认真念佛。万勿当面错过。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失人身易。得人身难。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此中念他佛一种法门。虽然是好。必须信愿持名。方为稳当。若无信愿。单念佛名。纵使每日弥陀十万。念到一心不乱。亦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何以故。以无信愿故也。譬如有船。设在门前河中。你无心上船。故不得去。弥陀之大愿慈航。亦复如是。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普度众生。若众生无愿往生。亦不得度。念佛众生。其必信真愿切。方能受度。无愿者。不能往生。若信真愿切。虽散心念佛。亦得往生。因往生愿切故。弥陀要解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此千古不易之谈也。汝等不可不知。普贤行愿品云。人到临命终时。一切业障。悉皆现前。一切眷属。悉皆远离。一切诸根。悉皆败坏。唯有愿王。一切时中。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故知愿。不可不发也。且道愿如何发。我有念佛仪规。其中有十六句发愿回向之文。当依此文做去。保管一生取办。汝等念佛。不可太快。快则佛号不清。心不至诚。亦不可太缓。缓则容易昏沉。心亦不诚敬。故须念佛要不缓不急。每日定数。至多三万。至少一万。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做到。不可一日间断。正当念佛。要句句分明。字字清彻。从口中念出。耳里收来。名为口耳相传。圣凡不隔。依此念去。最极稳当。到得临命终时。自然感应道交。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不来而来。亲垂接引。念佛行人。不往而往。往生西方。既得往生。便登不退。华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然后乘大愿船。回入娑婆苦海。广度有缘。宁不快哉。现前大众各各勉旃。

谛闲法师于大势至菩萨圣诞开示念佛法门:
  今日是大势至菩萨圣诞良辰。示大势至菩萨所修之念佛三昧法门。是谓应时应机之谈也。楞严第二十四圆通章云。尔时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此以普通人喻佛念众生。众生不念佛也。一人专忆者。喻佛常念众生。一人专忘者。喻人常不念佛。故佛虽常在世间度生。故云若逢或见。众生虽生佛世。与佛同时。不肯念佛。故曰不逢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此喻众生念佛也。佛念众生。众生念佛。故云二人相忆。如是佛度生。生念佛。乃至从生至生。喻如形影相随。无时或异也。次以母子喻。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此以喻合喻。合上佛念众生也。如儿子之往他乡也。其为母者。或倚门而长望。或兀坐而恒思。或废寝而忘餐。或停梭而罢织。其念子之情。可谓深且切矣。佛念众生之心。亦复如是。此喻众生不肯念佛。佛亦无可如何耳。若子逃逝。虽忆何为者。喻不孝之子一出其门。或为货殖之所绊。或为美妇之所系。无时念及母在家中。此喻众生不肯念佛。故云虽忆何为。言子若忆母。如母忆时者。此喻孝顺之子。身虽在外。无时不念母在家中。营事既毕。即便回家。承事老母。故云母子历生。不相违远。此喻众生念佛。要如母忆子一般。故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言现前见佛者。或于念佛定中见。或于夜间梦中见。俱名现前见也。言当来见者。或是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亲垂接引。或是往生七宝池中。华开见佛。皆名当来见也。言必定者。众生果能忆佛念佛。功不虚弃。必定能见佛也。即此念佛法门。便是胜妙方便。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者。此喻众生念佛。即心即佛。譬如染香之人。其身自然而有香气故此念佛三昧。亦得名曰香光庄严也。势至菩萨自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此明以因趣果。果后度生。故我等现前大众。若肯忆佛念佛。必蒙势至菩萨摄受往生也。其最后结句云。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不比彼等诸圣。皆有选择也。
  且念佛三昧。有三种不同。各有下手工夫。现前大众。不可不知。
  一者念自佛法门。其下手工夫。祗有一重能所。皆以第六识相应之五别境中慧心所。为能观智。名为妙观察智相应品。以六根性为所观境。
  如阿那律单选眼根。名反见法门。初于见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明暗二相。了然不生。此得益之相也。
  观音选耳根。名反闻法门。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周利槃特迦选鼻根。名反嗅法门。初于嗅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通塞二相。了然不生。
憍梵钵提选舌根。名反尝法门。初于尝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甜淡二相。了然不生。
  毕陵伽婆蹉。选身根。名反触法门。初于触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离合二相。了然不生。
  须菩提选意根。名反知法门。初于知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生灭二相。了然不生。此一种法门。境智俱属于自。故云念自佛也。
  二者念他佛。亦是一重能所。以六根为能念。诸佛果德为所念。能念属自。所念属他故云。念他佛也。念自佛。全仗自力以了生死。以生死之因。无量无边。若烦恼一丝不断。则生死便不能出。故古德云。少留一爱未全捐。便恐临终被此牵。先须持戒清净。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定能伏烦恼。直至三界见思破尽。方能超出分段生死。此念自佛之了生死不易也。念他佛全仗佛力。烦恼不必断。业障不必除。只要愿力恳切。便能横超三界。带业往生。故念他佛。了生死之易也。
  第三自他俱念佛者。此一种法门。是上根利智所修。必先大开圆解。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他本自不二。先须识得有两重能所。一者。以妙观察智相应品为能观。以六根性为所观。二者。以六根为能念。以诸佛果德为所念。从此下手念佛。先须缘想。诸佛圣境。然后都摄六根。一心蓦直念去。名为依他境立。唯心观成。俾眼所见者。无非佛相。耳所闻者。无非佛音。鼻所嗅者。无非佛香。舌所宣者。无非佛像。意所缘者。无非佛法。六根所对。无非佛境。此种法门。唯永明等诸大祖师。可以承当。
  所以永明祖师。昼夜十二时。弥陀十万。更须诵华严经一部。行百八事。此等行径。非泛泛人可以做得也。故莲池大师闻之。尚有疑虑。一日亲自勘验一番。从半夜起来。遂持珠计数。直至晚间。念满十万。中间一息不能昏散。若少有昏沉。即便间断。不能满十万数。可见此种法门。非吾辈所能企及。吾等自知钝根。只好学势至念佛法门。单念他佛最极稳当所谓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故永明祖师。尝以四料简开示学者。一云。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将来作佛祖。此种禅净双修法门。如能做得。固然是好。如其不能。当念他佛。二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经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即此念佛。便是殊胜方便。何必再假余方便耶。三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此在永明大师时候。尚云十人九错。直至于今。又过千余年矣。当云十人十错。吾辈宁不寒心乎。四云。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此指大概普通人物。一天到晚。黑地昏天。祗管埋头吃饭。逐利求名。不知修善。不肯念佛。以贪嗔痴。发身口意。造十恶业。三途苦报。只身应受。谁能相代。故曰铁床并铜柱也。今日现前大众。幸有此间诸大居士。建造居士林。提倡念佛法门。每逢初一十五宏开大会。云集大众。同声念佛。此即上体佛心。普渡慈航也。汝等现前大众。应当认真念佛。万勿当面错过。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失人身易。得人身难。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此中念他佛一种法门。虽然是好。必须信愿持名。方为稳当。若无信愿。单念佛名。纵使每日弥陀十万。念到一心不乱。亦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何以故。以无信愿故也。譬如有船。设在门前河中。你无心上船。故不得去。弥陀之大愿慈航。亦复如是。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普度众生。若众生无愿往生。亦不得度。念佛众生。其必信真愿切。方能受度。无愿者。不能往生。若信真愿切。虽散心念佛。亦得往生。因往生愿切故。弥陀要解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此千古不易之谈也。汝等不可不知。普贤行愿品云。人到临命终时。一切业障。悉皆现前。一切眷属。悉皆远离。一切诸根。悉皆败坏。唯有愿王。一切时中。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故知愿。不可不发也。且道愿如何发。我有念佛仪规。其中有十六句发愿回向之文。当依此文做去。保管一生取办。汝等念佛。不可太快。快则佛号不清。心不至诚。亦不可太缓。缓则容易昏沉。心亦不诚敬。故须念佛要不缓不急。每日定数。至多三万。至少一万。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做到。不可一日间断。正当念佛。要句句分明。字字清彻。从口中念出。耳里收来。名为口耳相传。圣凡不隔。依此念去。最极稳当。到得临命终时。自然感应道交。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不来而来。亲垂接引。念佛行人。不往而往。往生西方。既得往生。便登不退。华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然后乘大愿船。回入娑婆苦海。广度有缘。宁不快哉。现前大众各各勉旃。

《甲乙经》卷五

【缪刺第三】

黄帝问曰:何谓缪刺?

岐伯对曰: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阴阳俱感,五脏乃伤,此乃邪之从皮毛而入,极于五脏之次也。如此则治其经焉。

今邪客于皮毛,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闭塞不通,不得入经,溢于大络而生奇病焉。夫邪客于大络者,左注右,右注左,上下左右与经相干,而布于四末,其气无常处,不及于经俞,名曰缪刺。

曰:以左取右,以右取左,其与巨刺何以别之?

曰:邪客于经也,左盛则右病,右盛则左病,亦有易且移者,左痛未已而右脉先痛,如此者,必巨刺之,必中其经,非络脉也。故络病者,其痛与经脉缪处,故曰缪刺(巨刺者,刺其经;缪刺者,刺其络)。

曰:缪刺取之何如?

曰:邪客于足少阴之络,令人卒心痛,暴胀,胸胁反满。无积者,刺然谷之前出血,如食顷而已,左取右,右取左,病新发者,五日已。

.

邪客于手少阴(一作阳)之络,令人喉痹舌卷,口干心烦,臂外廉痛,手不及头。刺手中指(当作小指)次指爪甲上去端如韭叶,各一痏(音悔),壮者立已,老者有顷已,左取右,右取左,此新病,数日已。

邪客于足厥阴之络,令人卒疝暴痛。刺足大指爪甲上与肉交者各一痏,男子立已,女子有顷已,左取右,右取左。

邪客于足太阳之络,令人头项痛,肩痛。刺足小指爪甲上与肉交者各一痏,立已,不已刺外踝上三痏,左取右,右取左,如食顷已。

邪客于手阳明之络,令人气满胸中,喘急而支胠胸中热。刺手大指次指爪甲上去端如韭叶,各一痏,左取右,右取左,如食顷已。

邪客于臂掌之间,不得屈,刺其踝后,先以指按之,痛乃刺之。以月生死为数,月生一日一痏,二日二痏,十五日十五痏,十六日十四痏。

邪谷足阳蹻之脉,令人目痛,从内眦始。刺外踝之下半寸,各二痏,左取右,右取左,如行十里顷而已。

人有所堕坠,恶血留于内,腹中胀满,不得前后,先饮利药,此上伤厥阴之脉,下伤少阴之络,刺足内踝之下,然骨之前,血脉出血,刺跗上动脉。不已。刺三毛上各一痏,见血立已,左取右,右取左。善惊善悲不乐,刺如右方。

邪客于手阳明之络,令人耳聋,时不闻音,刺手大指次抬爪甲上端如韭叶,各一痏,立闻。不已,刺中指爪甲上与肉交者,立闻。其不时闻者,不可刺也。耳中生风者,亦刺之如此数,右取左,左取右。

凡痹行往来无常处者,在分肉间痛而刺之,以月生死为数。用针者,随气盛衰,以为痏数,针过其日数则脱气,不及其日数则气不泻,左刺右,右刺左。病如故,复刺之如法,以月生死为数,月生一日一痏,二日二痏,渐多之,十五日十五痏,十六日十四痏,渐少之。

邪客于阳明之络(《素问》作经,王冰云:以其脉左右于面部,故举经脉之病,以明缪刺之类),令人鼽衄,上齿寒。刺足中指(《素问》注云:刺大指次指爪甲上与肉交者,各一痏。左取右,右取左。

邪客于足少阳之络,令人胁痛不得息,欬汗而出。刺足小指(《素》有次指二字)爪甲上与肉交者各一痏,不得息立已,汗出立止,欬者温衣饮食,一日已,左刺右,右刺左,病立已,不已,复刺如法。

邪客于足少阴之络,令人咽痛,不可内食,无故善怒,气上走贲上。刺足中央之络,各三痏,凡六次立已,左刺右,左刺右。

邪客于足太阴之络,令人腰痛,引少腹控䏚,不可以仰息。刺腰尻之解,两胂之上,是腰俞,以月死生为痏数,发针立已,左刺右,右刺左。

邪客于足太阳之络,令人拘挛背急引胁而痛,内引心而痛。刺之从项始数脊椎侠脊,疾按之应手而痛,刺入傍三痏,立已。

邪各于足少阳之络,令人留于枢中痛,髀不得气(一作髀不可举),刺枢中以亳针,寒则留针,以月死生为痏数立已。

诸经刺之,所过者不病,则缪刺之。耳聋刺手阳明,不已,刺其过过脉出耳前者。齿龋刺手阳明立已,不已。刺其脉入齿中者立已。

邪客于五脏之间,其病也脉引而痛,时来时止,视其病脉,缪刺之于手足爪甲上,视其脉,出其血,间日一次,一刺不已,五刺已。缪传引上齿,齿唇寒(《素》多一痛字),视其手背血者去之,刺足阳明中指爪甲上一痏,手大指次指爪甲上各一痏立已,左取右,石取左。嗌中肿,不能内唾,不能出唾者,缪刺然骨之前出血立己,左取右,右取左。(自嗌肿至此二十九字),《素问》王冰注原在邪客足少阴络之下,今移在此。

邪客于手足少阴、太阴(一作阳)、足阳明之络,此五络者,皆会于耳中,上络左角,五络俱竭,令人身脉皆动而形无知也,其状若尸,或曰尺厥。刺足太指内侧爪甲上去端如韭叶,后刺足心,后刺足中指爪甲上各一痏,后刺手少阴兑骨之端各一痏,立已(《素问》又云:后剌手心主主者,非也)。不已,以竹筒吹其两耳中,剔其左角之发方寸,燔治,饮以美酒一杯,不能饮者,灌之立已。

凡刺之数,先视其经脉,切而循之,审其虚实而调之,不调者,经刺之,有痛而经不病者,缪刺之。因因:原作“目”,疑当是“囙”之误写。按“囙”为因之俗写体。据《素问》、《太素》改。视其皮部有血络者,尽取之。此缪刺之数也。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有一点我们必须非常明确,安娜莱娜早些时候曾经谈到;我想再次强调一下:当我们对俄罗斯实施制裁以使其尽快结束对乌克兰的侵略时,我们特意把农产品、肥料、保险以及运送这
  • 完全可爱充满治愈的一字笑眼,古灵精怪搞哥皮弟的有趣灵魂,默默努力一直在进步的实力,开麦不让人失望的稳定vocal现场️,积极看待一切的乐观心态,对成员、团队的珍
  • #王一博[超话]# wyb #陈情令花絮# wyb #王一博蓝忘机# 今年夏天认识你,你是剧中清冷深情隐忍的蓝忘机;今年夏天了解你,你是踩点扣我心扉的舞台发光的
  • 专柜清仓花500元买的范思哲衬衫细节图如下 哆啦美熊卖白菜啦 #纯原##原单##正品##外贸正品尾货##外贸##男装##秋款# Mother牛仔裤年9分高腰女士
  • 1、公司成立30载是湖北医药工业龙头,并进入国家医药工业30强,产品包含临床价值高的仿制药、创新药等。公司叠加目前热门的生物疫苗+肝炎概念+痘病毒等概念,该公司
  • #原来十几岁才是浪漫第一名#没什么浪不浪漫,只是觉得会怀念那个时期所做的事,初中的时候和同学放了年级第一的轮胎哈哈哈哈,那个时候觉得他很厉害学霸又长得不错,后来
  • 你好,我想投一个稿主恋爱(孩子寡疯了)关于我:02长发h 普通人长相 白羊座 家在河北 目前在吉林上大学 身高160体重40kg非常粘人 平时喜欢玩玩主机游戏
  • [许愿星]生活中的小快乐 [绿丝带]一点一滴疫情被迫宅家的一天 油头油脸 蓬头散发 舒服的睡衣在房间里做着一件件喜欢的事[兔子]追剧 看书 听歌 困了就睡
  • 夜宵夜宵夜宵~想说海鲜粥味道还不错哦 挺鲜的 只是其他都有些吃不惯 那个黄色的酱汁是拿金桔挤出来做蘸酱的 旁边有个小篮子直接放了金桔在里面挤出来就好了 不过真心
  • 坐等恢复,有做双眼皮需求的可以看过来了[来]我一直都在哦…… 芝加哥千禧公园里有个好玩儿的大豆豆(the bean)这个亮闪闪东东正式名字是云门(cloud g
  • ”“90后”边思宇,是富力文体中心一名游泳教练,忙碌一周后,他都会安排一次旅游活动来放松身心,他的足迹遍布我市各大景区。冬天前往植物园观赏奇花异木,与网红“露珠
  • 然后就走了我弟弟说 这是碰到坏的人了派出所说 祝我好运 谢谢我真的谢谢 他说要靠我自己找好吧 我和监控的说 那可以让我再看一遍长什么样子吗?我以后对象终于要飞来
  • 后来我死了,他们就把我高高地立在这儿,让我看清世上所有的悲伤与丑陋#每日宜善[超话]# 四周环绕着高高的石墙,一切是那么美丽动人——我从没想过外面的事情。后来我
  • ”的满腹痛楚;"爱" 是“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欢欣喜悦;"爱" 是“天涯底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的永无休止;&
  • ❤️‍❤️‍❤️‍☀️❄️‍♀️‍⬛‍♀️‍♀️‍♀️รєєץค➰#早安晋江# ❤️₂₀₂₂.₀₇․₂₂☼ ﹊﹊﹊﹊﹊﹊﹊看开一些,让快乐常伴左右,感恩知足
  • 对你不好的人,你不要太介怀,在你一生中,没有人有义务要对你好,除了我和你妈妈。你怎样对人,并不代表人家就会怎样对你,如果看不透这一点,你只会徒添不必要的烦恼
  • 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當獎帥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駕鏈,攘除奸凶,興複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當獎帥三軍,北定中原,
  • 还是一个网友总结的到位——一个人孤独久了,被骂也会感到幸福的……估计吕丽萍就是这样的心态,毕竟凌晨3点多起来,发微博,祝美国生日快乐。还是一个网友总结的到位——
  • 海派玉雕以“精作”闻名,其雕工细腻,造型严谨,是玉雕行业的投资收藏热点之一。它的“海纳”包罗万象——绘画、雕塑、书法、石刻、民间皮影、剪纸以及当代抽象艺术,只要
  • 感恩节目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你,真诚的态度,专业的点评,勇敢和担当,你是我们骄傲。感恩节目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你,真诚的态度,专业的点评,勇敢和担当,你是我们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