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投基才有获得感#【昔日爆款基金“回本”路漫漫 明星牌失效引行业反思】业内资深人士认为,明星牌的失效、基金销售市场的冷清,倒逼基金公司转向“重投教、重陪伴”的新模式。当客户真正获得了收益,并在此过程中提高了获得感,基金规模增长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

曾经星光璀璨、一呼百应,如今神话不再、竭力回本。今年以来,诸多明星基金经理面对的正是这样的反差。即便是铆足劲抓住了近期这一波反弹行情,部分昔日爆款基金“回本”路依然漫漫。

  “过去明星基金经理的吸金力有多强,产品亏损后对品牌的伤害就有多深。”某业内资深人士认为,今年以来的基金销售难一定程度上也与投资者过往投资体验不佳有关。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明星牌的失效、基金销售市场的冷清,也在倒逼基金公司转向“重投教、重陪伴”的新模式。当客户真正获得了收益,并在此过程中提高了获得感,基金规模增长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

  明星基金经理求“回本”

  发行时熙熙攘攘,成立后却回本路漫漫。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10日,认购天数在5天以内、首发规模50亿元以上的主动权益类爆款基金(包括混合型基金、普通股票型基金)自成立以来仍有近半产品亏损,其中有39只基金亏损幅度超过20%,跌幅最大的达40%,部分明星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距回本线相去甚远。

  以王宗合管理的鹏华创新未来为例,该基金2天便售罄,2020年9月成立时规模达120亿元。当时王宗合是鹏华基金当之无愧的明星基金经理,甚至一度被称为“国民基金经理”。但从2021年初开始,该基金净值走下坡路,成立以来已亏损37%,今年一季度末规模缩水至46.67亿元。

  王宗合踩错时点的调仓,或是该基金净值走势低迷的重要原因。譬如2021年四季度鹏华创新未来大幅减持了此前重仓的白酒股,并重仓宁德时代、隆基绿能、比亚迪等新能源公司。然而,2021年四季度白酒板块大涨,新能源板块则开启了剧烈调整行情。今年一季度,该基金减仓新能源并重仓了银行板块,而二季度以来,这两大板块的走势又与基金经理的判断大相径庭。

  同样在为回本头疼的,还有曲扬去年1月成立的前海开源优质企业6个月持有、洪流去年2月成立的嘉实竞争力优选等。

  部分明星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已率先回本,而他们各有“法宝”。比如,陈皓管理的易方达均衡成长、胡昕炜管理的汇添富中盘价值精选,尽管这两只产品今年一度跌破面值,但凭借近期成长及消费赛道不同程度的反弹,已成功回本。

  明星基金经理的产品不好卖了

  一位买了多只明星基金产品,并从去年末开始亏损至今的90后工薪族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再没买过明星基金经理的产品,以前买的明星基金经理产品目前离回本线还差17%,“我就像得了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基金跌上热搜完全不觉得稀奇,最近涨上了热搜才特别惊讶”。

  基金业绩“滑铁卢”的一个连锁反应,就是明星基金经理的产品不好卖了。业内流行一句话:“买基金就是买基金经理”。在过去两年的结构性行情中,基金公司展现了赚钱能力,也塑造了一大批明星基金经理,管理规模大幅增长。但随着业绩变脸,基民开始变得冷静,“追星热”逐渐退潮。

  “今年以来市场持续调整,银行渠道方面更愿意卖短债基金等固收类产品。况且,此前他们大力卖的一些明星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把客户套住了,很难再去推介新的权益产品。现在这个阶段,就像在给之前不负责任的行为‘还债’。”北方某基金公司人士说。

  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10日,今年以来新成立的混合型、股票型基金规模仅有1907亿元,不到2021年1月同类基金首发规模的一半。多位明星基金经理管理的新产品销量一般,如梁永强管理的汇泉兴至未来一年持有、是星涛管理的信澳远见价值等,首发规模仅勉强超过2亿元、3亿元。

  “过去明星基金经理的吸金力有多强,产品亏损后对品牌的伤害就有多深。”上述基金公司人士说,现在“明星牌”失效,其实是个好时机,能让行业重新反思这种销售弊端。

  “短期看行业可能会面临发展阵痛,产品销售难度加大,但从长远看是有利于发展的,会迫使基金公司摆脱对明星基金经理的依赖,更多依靠平台的力量去培养中生代、新生代的基金经理,使得公司投研梯队更加合理。”华南某公募基金相关人士说。

  销售重心发生转移

  过去两年基金管理规模快速扩张,行业发展进入黄金期。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截至4月末,存续公募基金总规模已超过25万亿元,但随之而来的一些销售弊端也引起了监管部门的警惕。

  今年4月,证监会发布《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意见》明确指出,基金公司要做好投研能力的积累与传承,扭转过度依赖明星基金经理的发展模式。引导基金管理人与基金销售机构牢固树立以投资者利益为核心的营销理念,强化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践行“逆向销售”,积极拓展持续营销,创新投资者陪伴方式,加大投资者保护力度。

  格上富信产品经理张怀若认为,明星牌失效将促使基金公司贯彻长期投资理念,在营销时不片面宣传业绩,注重风险提示,与“造星”说再见。

  “和过去两年不太相同的是,今年以来我们宣传基金经理时,将重点放在了长期价值投资理念上。同时,我们希望打造‘知识性、共成长’的投教进阶课堂,帮助投资者树立新型定投理念,提高基金投资的持有体验。”九泰基金市场部负责人说。

  与九泰基金类似,今年以来各大基金公司的销售重心发生了转移。华夏、嘉实、建信等基金公司近期分别大力推广华夏定投团、微笑定投、圆弧计划等定投项目,重视陪伴效果,引导投资者以定投的方式长期投资。蚂蚁财富数据显示,截至5月末,今年以来该平台上有六成基金公司上线了360多场定投直播,以定投形式入市加仓的投资者人数已超千万。

  “持续推进投资者教育和投后陪伴会变得越来越重要,基金公司应从专业的角度出发,引导投资者长期、理性地投资,避免被市场情绪所左右,追涨杀跌。”格林基金市场部负责人说。

#新浪看点##财经##今日看盘##股票##投资##A股##今日关注#

【一杯咖啡里的资本江湖:万亿赛道涌入新玩家】

悄然间,谈起咖啡,星巴克已不再是第一选择。

近年来,国内新兴咖啡品牌正加速跑马圈地。押注咖啡赛道的,不仅有红杉、IDG、淡马锡等明星投资机构,还有腾讯、字节跳动、美团等互联网大佬。同时,不少上市公司以“跨界者”“产业链分食者”身份入局。

“从企业布局、消费体量、行业成长性来看,咖啡赛道近年来持续火热,万亿元规模的市场对各路资本显示出强大吸引力。”一位资深新零售分析师表示,跨界玩家也应注意到,如果选择进入咖啡赛道,不能仅追求一时热度,产品口碑才是品牌长远发展的关键要素。

新人来者何意

低调涉足咖啡领域的李宁让咖啡圈再次热闹起来。

天眼查信息显示,李宁于4月15日申请“宁咖啡 NING COFFEE”商标名称,目前处于等待实质审查状态。

今年“五一”假期,“宁咖啡”在李宁厦门中华城旗舰店亮相。4月30日,李宁官微发布该旗舰店的开业消息,并在配图中展示了“宁咖啡”商标以及咖啡区布局。

近年来主打“国潮”概念的李宁可谓大放异彩,此次跨界咖啡能迸发多大的想象空间?在上述分析师看来,进军咖啡领域的跨界新玩家都有一个共通点,即庞大的线下门店规模。“这是新玩家的优势所在,以门店数量为基础,可以尝试出当前阶段希望打造的各类新业态。”

李宁年报显示,截至2021年底,李宁共有7137家门店,比上年增加204家。相比之下,瑞幸咖啡同期在国内的门店数量为6000多家,星巴克为5000多家。如果李宁计划将“宁咖啡”全面铺开,仅从线下规模来看就已跻身第一梯队。

上海某咖啡品牌市场部负责人王奕珺告诉记者,星巴克在国内发展了20余年才有如今的门店规模,如果李宁等实力派新玩家决心入局,不论是对供应链的掌控、资金保障,还是门店承载能力,相信都比较得心应手。而且,得益于李宁的品牌文化,其在获客方面具备天然优势。

也有观点认为,李宁此次跨界“醉翁”之意或不在咖啡。熟悉李宁的人士告诉记者,李宁近年来一直在推进零售运营模式变革,其中一种方式就是打造单店业务模式,强调以提升单店盈利能力和店效为主要发展目标,从而提升终端零售业绩。

“依赖单一线下平台始终存在一定风险,线上线下融合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如何提高坪效是李宁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该人士表示,此次跨界可能是李宁希望借助咖啡业务激活公司多元化矩阵,将传统主业赋予新业态属性以寻求新增长极。咖啡只是现阶段比较合适的载体,或许随着新消费模式不断发展,几年后会有新业务模式接力前进。

对于此次跨界,李宁方面称,在店内提供咖啡服务是李宁提升零售终端消费体验的一次创新尝试。业内人士认为,“一次创新尝试”或是李宁此次跨界的主要出发点,在不影响主业的前提下增加产品附加值,从而达到一个空间内多个消费场景同频共振的目的。

明星资本环伺

行业景气的背后,实为各路资本看好咖啡赛道的发展趋势,不惜砸下真金白银。

2021年无疑是咖啡业大年。据艾媒咨询统计,去年涉及咖啡领域的投融资案例接近20起,总金额接近60亿元,较前两年投资金额明显增加。

资本有多爱咖啡?从平价咖啡品牌Manner可窥见一二。

去年6月16日,Manner完成新一轮融资,字节跳动战略投资部成为新投资人,这是继去年5月底美团龙珠投资后Manner完成的又一轮融资,也是Manner自2020年底以来获H Capital、Coatue Management以及淡马锡等入股后的第四轮融资。四次融资仅耗时六个月,投后估值已达百亿元级别。

就在Manner迅速吸金后一个月,咖啡赛道又一笔重磅融资案例出炉。新兴品牌M Stand于去年7月23日宣布完成B轮融资,由启承资本、黑蚁资本联合领投,高榕资本跟投,老股东CMC资本、挑战者创投在此轮融资中继续加码,投后估值约40亿元。

受几笔重磅案例刺激,去年下半年咖啡领域投资频次明显加快,几乎每月都有相关投融资案例出现,其中不乏腾讯的身影。去年7月,腾讯投资新兴品牌“代数学家咖啡”。这并非腾讯首次涉足咖啡领域,早在2020年5月,腾讯就投资过加拿大咖啡品牌Tims,并在去年2月与红杉等组团投资。

2022年,咖啡赛道依旧火热。在天眼查以“咖啡”为关键词进行搜索,今年以来注册成立的公司信息超过1万条。可以看出,随着资本持续涌入,咖啡赛道不断扩容。

“投资咖啡的时间之门已经打开。”上海某投资机构投资经理宋一鸣告诉记者,近期看上了几个挂耳咖啡项目,正在筛选。“好的赛道吸引资本,实力资本助推赛道发展,这是相辅相成的。”

王奕珺表示,不可否认,投资机构在某一阶段或多或少会存在一定的从众性。但以从业者角度来看,相比过去几年,整个行业的运转秩序以及消费者的需求都在朝好的方向发展。

切入细分领域

当跨界不再新鲜,当“破圈”备受资本推崇,越来越多“闻香而至”的入局者用更加微观的视角审视咖啡产业。其中,以新宝股份、小熊电器、美的集团等为代表的A股上市公司主要从咖啡机这一细分领域切入咖啡产业链。

在平安证券社服教育行业分析师易永坚看来,咖啡机行业景气的背后是近年来消费者对品质生活的追求、咖啡饮用文化的兴起以及国内咖啡市场的快速发展。

艾媒咨询预测,中国咖啡市场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1万亿元。另据全国家用电器工业信息中心数据,2021年前三季度,我国咖啡机市场规模超13亿元,同比增长19.6%。

作为国内主要的咖啡机出口企业之一,新宝股份在咖啡机代工领域优势较为突出,公司2021年的出口业务占总营收比例接近八成。年报显示,公司主要产品包括电热水壶、电热咖啡机、面包机、打蛋机等家用电器。其中,电热类厨房电器营收占总营收比例近50%。公司旗下的百胜图品牌以及东菱品牌均布局咖啡机业务,且两者以不同的定位覆盖不同价位段产品。

在小熊电器的线上旗舰店,咖啡机产品主要为滴漏式、半自动意式等,价格在100元至700元不等。美的线上旗舰店的咖啡机产品也主要是前述两个类别。

国金证券研报显示,半自动咖啡机为目前线上主流产品。随着消费者对咖啡品类的需求不断增加,预计半自动咖啡机占比将持续提升。滴漏式咖啡机因技术门槛相对较低,国产品牌凭借性价比优势主要锁定入门级消费群体。

此外,厨房小家电企业北鼎股份表示,咖啡是公司长期关注的重要场景之一。目前公司围绕咖啡场景已推出手冲咖啡滤杯、咖啡饮品杯、咖啡手冲壶等产品,未来会推出更多咖啡相关新品。

不仅如此,近年来,中石油、中石化、中国邮政等巨头也在切入咖啡产业链。

早在2018年,中石油便推出“好客咖啡”,在旗下昆仑好客便利店售卖现磨咖啡。中石油集团昆仑好客咖啡品牌联合创始人杨富强透露,目前做现磨咖啡的门店超过120家,2021年咖啡产品销售总额超过1亿元。2019年9月,中石化易捷发布全新自有品牌“易捷咖啡”。

今年2月,中国邮政官宣其首家“邮局咖啡”坐落于厦门市思明区国贸邮政支局。天眼查显示,中国邮政于今年4月1日申请注册了9个“邮局咖啡POST COFFEE”商标,目前均为等待实质审查阶段。

易永坚认为,中石化、中石油等以网点为载体切入产业链下游,天然具备点位和客流优势,同时可以与便利店其他刚需消费绑定销售,扩大了销售面。

上述分析师认为,未来咖啡业必将是一个多玩家、多品类、多业态的竞争格局,要想在咖啡领域实现持续发展,更多还是要靠产品说话。此外,对标成熟咖啡市场,目前国内整体渗透率相对较低,集中度也不高,这对于参与者提出了更高要求,否则容易在行业洗牌中迷失方向。

一季度券商业绩告急!27家公布一季报23家滑坡 7家亏损海通自营亏26亿
随着一季报披露工作渐入尾声,券商今年业绩“开门黑”已是板上钉钉。4月28日晚间,包括中信证券、中信建投等大型券商在内13家券商以及控股券商的华创安阳交出“成绩单”。虽没有再增加亏损券商,却越来越多券商加入业绩惨淡的阵列中来。近期券商板块股价已全面承压,昨日中国结算最新公布的交易过户费,或给今日股价带来些许强心作用。

截至目前,包括华创证券、江海证券、湘财证券在内共27家券商披露了一季度业绩,营业收入同比减少的券商已多达22家,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的已多达23家。这意味着,上市券商中已有超过半数券商一季度业绩下滑。其中,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的券商仅有中信建投、第一创业、湘财证券、太平洋等4家,归母利润同比增长的券商仅中信证券、第一创业、太平洋等3家。头部券商无一家实现双赢,券商格局出现细微分化。

image

图为截至4月28日券商2022年一季度业绩情况,湘财股份及华创安阳未披露单独证券公司情况,但主要来源于旗下证券公司

目前,已出现亏损的券商累计达到7家,分别是西部证券、湘财证券、国元证券、西南证券、华西证券、东北证券和江海证券。

券商业绩普遍承压,与自营业务、经纪业务出现“滑铁卢”有关。包括海通证券、国元证券、中泰证券、财通证券、东北证券、华西证券等在内共14家券商自营业务(采用“自营收入=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公式计算)出现亏损,其中,海通证券自营亏损高达26.29亿元。

此外,还有14家券商因市场行情的影响,经纪业务不及预期,例如中信证券、招商证券、光大证券、方正证券等传统经纪券商,一季度券商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同比减少至少1.5亿元以上。

招商证券分析师认为,2022年资本市场景气度边际回落,预计上市券商2022年一季度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3%,环比下降27%、净利润同比下降15%,环比下降23%。业务方面,申万宏源分析师称,自营业务是券商今年一季度业绩增长的胜负手,预计权益自营占比低的龙头券商业绩占优。

29日晚间,所有上市券商2021年年报、2022年一季报将出齐,将可更加全面观察行业变化。

山雨欲来风满楼。因业绩告急,叠加市场整体持续调整,证券板块早已风声鹤唳。Wind数据显示,自4月24日招商证券披露券业首份正式一季报后的4个交易日内(4月25日至28日),券商A股跌势明显,除了东方证券因正在配股避开、东方财富因此前暴跌正在修复而微涨0.95%,申万Ⅱ级48只券商股全部下跌。

红塔证券、南京证券、华安证券、华林证券等超跌券商更是在4月28日晚间相继发布股价异动公告,提振投资信心。上述券商均表示公司日常经营情况正常,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

近日,包括卖方机构研究员、资深市场投资人士以及券业从业人员在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均坦言,业绩普遍下滑离不开2021年同期可比基数偏高这一因素,券商业绩的转机或在二季度到来。但即将结束的4月份,显然无任何改观,甚至可能比一季度更为糟糕。

东北、华西、西南、湘财、国元、西部证券脱队明显

根据目前披露的一季报情况,在营业收入下滑的22家券商中,西南证券、海通证券、华西证券、财通证券、国金证券、东北证券、招商证券、国海证券、国元证券、光大证券等10家券商减少幅度均超过了34%。其中,西南证券营业收入同比减少94.81%,海通证券同比减少63.09%。

相较于2021年的高光时刻,券商盈利能力滑坡,撇去第一创业的另类涨幅,26家券商净利润增幅均值为负,东北证券、华西证券、西南证券、湘财证券、国元证券、西部证券等7家券商净利润同比更是减少超过100%。

头部券商中,海通证券、招商证券也未鼓舞士气,海通证券的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幅度在头部中最大。目前来看,唯中信建投、中信证券尚能一战。

第一创业、太平洋是目前一季度成绩的“黑马”。而第一创业净利润同比飙升超4倍的原因是上年同期归母净利润基数低,太平洋“营利双增”的原因与第一创业相似。

海通证券带头,20家券商自营比惨

营业收入、净利润出现同比下滑是直观感受今年一季度券商成绩的方式,而具体到业务层面,自营业务、经纪业务双双滑坡才是它们真正受伤的原因,而犹如“双刃剑”一般的自营业务俨然成为今年券商一季度成绩增长的最大掣肘。

image

图为截至4月28日2022年一季度券商自营业务情况一览

自2017年后,涵盖权益/债券投资、衍生品交易等内容的自营业务逐渐成为券商第一大占比的业务,并不逊色于经纪业务,有多年保持营收贡献度第一的位置,如2018年自营业务的业绩贡献度为27.2%,2019年则升至33.4%。

不过今年以来,资本市场经历了恶劣的“倒春寒”天气,而“看天吃饭”的券商受此影响,投资收益大打折扣,自营业务“不忍直视”,明显拖累整体业绩表现。截至目前,共有海通证券、国元证券、中泰证券、财通证券、东北证券、华西证券、西南证券、东兴证券、国金证券、国海证券、光大证券、第一创业、南京证券、浙商证券等14家券商自营业务在一季度出现亏损。其中,海通证券、国元证券、中泰证券亏损明显,分别亏了26.29亿元、7.17元、6.92亿元。

相比于2021年来看,自营业务今年给券商带来的贡献程度还是杯水车薪。已有海通证券、招商证券、中泰证券、东北证券、国元证券、西南证券、国金证券、中信建投、财通证券、中信证券、东兴证券、华西证券、国海证券、浙商证券、西部证券、方正证券、财达证券、山西证券、华林证券、南京证券等20家券商2022年一季度自营业务收入较同期出现减少。也就是说,已有近一半上市券商今年一季度业绩被自营业务所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头部券商,海通证券、招商证券并没有做起表率。海通证券自营收入亏损26.29亿元,同比减少了55.05亿元。招商证券2022年一季度自营收入仅有1.76亿元,同比下降90.35%,较大幅度地拉低了整体的业绩表现。

目前,唯有头部券商中信证券以及中信建投自营业务扛起了大旗,分别实现33.51亿元与6.31亿元的收入,也有太平洋、中银证券、第一创业、光大证券等四家券商自营收入较去年出现了正增长。而像方正证券、财达证券、山西证券、华林证券、南京证券等券商,从降幅程度偏低来看,自营业务表现尚可。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有不少券商在一季报中开门见山的“直言”,今年一季度业绩情况不及预期是受自营所累。财达证券表示,公司因自营业务投资收益及持仓证券公允价值下降,所以营业收入出现同步下滑,再叠加上年同期信用减值损失较大金额转回的影响,公司归母净利润、扣非后净利润出现下滑。

西南证券表示,公司一季度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3.53亿元,原因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浮亏增加”,同时投资收益同比减少91.1%至0.54亿元;哈投股份表示,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与江海证券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的同比减少有关;国元证券指出,公司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出现亏损主要系证券市场调整幅度较大,公司自营证券投资业务中权益性投资产生较大浮动亏损所致。

为何上述券商中,有的券商在一季度如此极端行情下还能踏破千重浪?中邮证券非银分析师王泽军分析称,在今年市场震荡下行的大背景下,不同公司的投研能力高低将直接反映在自营业务收入的表现差异上。另外,头部券商的衍生品业务能力较中小型券商更强,在抗风险波动方面及结构性行情下的盈利能力更强。

财联社记者也从几家今年自营业务表现尚可的券商处了解到,确实与公司衍生品业务表现有关。

南京、光大、方正多家券商经纪业务更大拖累

不难发现,从自营角度的预判,分析师的观点俨然属实,自营确实成为拖累券商业绩的关键因素,但也有不少分析师指出,作为券商的传统业务,经纪业务的表现也因市场行情的诡谲而拖累券商的一季度业绩。

image

图为截至4月29日2022年一季度券商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一览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截至目前披露一季报的券商中,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出现同比下滑的有中信证券、招商证券、光大证券、方正证券、国金证券、南京证券、东兴证券、中银证券、

华西证券、西部证券太平洋、财达证券、第一创业、海通证券、国元证券等15家,也就是说,同自营业务相似,目前已有三成上市券商经纪业务不及预期。

其中,南京证券、光大证券、方正证券、招商证券、国金证券、东兴证券、中信证券等券商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较同期下滑超过10%。而经纪业务传统大户的浙商证券则以21%的增幅首站C位。

据财联社记者今年一季度多次报道,2022年一季度,受市场调整影响,基金新发规模下降,持续营销难度增大,券商代销收入承压,此外,尽管日均股基权交易量同比上升,但佣金率仍延续着近年来的下滑趋势。

国泰君安非银分析师表示,券商经纪业务收入或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券商经纪业务在今年一季度可能面临来自两方面的压力,一是受市场调整影响,基金新发规模下降,持续营销难度增大,券商代销收入承压;二是尽管一季度日均股基权交易量同比上升,但佣金率仍延续近年来的下滑趋势,因此经纪业务收入或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

而中原证券非银分析师张洋预计4月行业经纪业务将再度出现较大幅度下滑。

股价“缴械投降”,散户跑,基金来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尽管券商一季报并非“全军覆没”,也有像第一创业这样的抢眼存在,但传导至二级市场,在整体行情诡谲的背景下,券商股基本“缴械投降”,板块估值承压。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自4月24日招商证券披露券业首份正式一季报后的四个交易日内(4月25日至4月28日),申万Ⅱ级47只券商股(除去配股停牌的东方证券),江海证券母公司哈投股份以21.34%的跌幅领跌,国元证券、南京证券、东北证券、华林证券、湘财股份、华西证券、红塔证券紧随其后,跌幅均超过18%。48只券商股平均跌幅达到11.84%,并且有20只券商股跌幅超过均值,占比近五成。

拉长时间线,从一季度整体情况来看,仅有华林证券实现了上涨。与此同时,财联社记者注意到,不少散户纷纷逃离,在已披露一季报的券商股中,共有22只券商股的在册股东数出现了减少,反观有超过15只券商股被基金加仓,例如中银证券、华安证券等。

作为市场“风向标”,证券板块走势备受投资商关注。就证券板块下一步走势,中邮证券在日前研报中指出,预计今年证券业一季度业绩将整体承压,或出现业绩分化的局面。若市场开始修复上行,则有望提振整体券商板块。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高中 高三 最后一节心理课-今天蒋佳霖在后面扯我的碎发发神经说zyx你有小绒毛耶你怎么那么可爱 我说 能不能转移到我的发际线上。-忘记jjl晚一下课回家没把手机
  • [求关注] 肖战主演的电视剧王牌部队,余生请多指教超好看,剧情饱满,适合全家老少一起看[哈哈][哈哈][哈哈]肖战平安喜乐 肖战顺顺利利 肖战星途璀璨 肖战正能
  • (有在想如果在假日酒店发应援就好了这一次认识了好几个户户朋友,大家人都好好!我忍不住夸赞敬兄:我觉得你今天很帅敬兄:是因为我又陪你蹬了一小时的车吧我:有这个加成
  • 多少年后回首来时路,回首曾经拼命努力带来的红利和缺失,突然发现:一切的一切,我们能拥有什么? ​​​《本自具足》— — 逸玲[鲜花][鲜花][鲜花] 本自
  • 在中国佛弟子的心目中,准提菩萨是一位感应甚强、对崇敬者至为关怀的大菩萨,更是三世诸佛之母,他的福德智慧无量,功德广大、感应至深,满足众生世间、出世间的愿望,无微
  • 成都人民来看看1.我和J在22年三月份在一起,当时异地他跟我说不会很久让我相信他,五月份和Q在一起了,本着人和人信任我没查他给我说94年实际92年[微笑]2.恋
  • 啊,要疯了,就算吃面包也要很小心,感觉嘴里长了十个泡都不止。”小女孩问我[doge]好有眼色的小姑娘 最起码三四年级了竟然看得出我是姐姐[doge][笑而不语
  • :对啊哈哈哈哈哈 那你想和我睡为啥不直接说 还要绕这么大圈子呢 我喜欢有话直说:那我晚上可以和你睡吗?”:好啊 谢谢你啊 那你等我孤单了再来:那应该要等很久很久
  • 玩不动了玩不动了谁敢相信一进来第一关的大摆锤上去之前信誓旦旦的嫌弃他不够刺激结果上去后吓得眼泪狂飙是真的想抱着霞子狂哭“救命 妈妈 我想下去 好吓人[泪][泪]
  • 当第一次看到这本书就被名字吸引了,《一切不是形体的错》这个社会早已被“瘦等于美”这种价值观渗透了,受这种价值观的影响,我也有过一段时间的身材焦虑,还好我有一位时
  • 冷吃牛肉也可以就是很辣,辣度真的拉满,个人建议冷吃兔没有兔腿性价比高!#香菇来了直播预告##EDG[超话]#电的零食该出新的了!
  • 该怎么形容现在的心情呢 想说轻舟已过万重山又觉得自己是不是并不配说这句 没有考研考公考编上岸 但是能够去到想去的城市工作了 想对自己说辛苦了很久没有像今天一样幸
  • 是个老日圈人/小民工JSB双vo本部旺财(工地淡了但一听到歌我又火速回坑躺平/AKB柏木由紀/二次(番/日语人/switch小能手/宝冢组饭(会不会有人也喜欢哇
  • 《星汉灿烂》的陈意涵,参加《创造营101》出道,前期嚣张跋扈,后期化身为复仇的疯批,亲手斩下仇人头颅的那一刹那,点点鲜血迸溅到脸上的美,把恨意演到了骨子里;《虚
  • [喵喵](不是我真的好爱你俩,我一天不看你们我真的浑身难受!两个人一起进步互相关心不要太爱[羞嗒嗒]FreenBecky is real!其实不管真不真实fre
  • #王鹤棣[超话]#上周才刚刚接机以及在广电录制见到了帅宝宝 分开之后每天刷着数不尽的博文 时时关注宝宝的动态 不停的保存帅照[揣手]真的好像回到当时等了一天只为
  • 深圳 蛇口|有餐食 又味道不错的咖啡馆【查丽咖啡】在附近培训约了许久不见的朋友;工作日奔波了一整天,实在是很想喝一杯;但卡着饭点又很是饥饿...有餐食的咖啡馆子
  • 68年属猴之女,乃为杆上独立之猴,性情直爽,为人乐观,善于处事,不惧困苦,人缘极好,青年时期,兄弟少助,六亲缘薄,需独立创业,大多白手兴家;中年之后,势如破竹,
  • ◎ 19/20赛季,曼城进球102球(英超最多)英超金靴瓦尔迪23球,曼城队内最佳射手斯特林20球。◎ 21/22赛季,曼城进球99球(英超最多)英超金靴萨拉赫
  • 特别是,眷属之中的冤家对头,或憎恨不和,分也分不开,离也离不了,生活在一起触目惊心,真是痛苦。佛经里说: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大众,当勤精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