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全红婵发育太快,因跳水队内卷太严重,怕被淘汰被迫控制体重】
全红婵刚满15岁不久,这位奥运冠军如今面临一个跳水生涯的“大问题”,那就是青春期,近期中国跳水队的内部测试赛中,全红婵就对此进行了回应,由于身体变化大的原因,再加上中国跳水队内卷实在太严重,全红婵不得不开始管住嘴巴控制体重,否则这位奥运冠军依然面临着“被淘汰”的风险

本次的内部测试赛为何会引起大家的关注,虽然是一场内部平淡无奇的水平检测比赛,但由于领队周继红已经开始布局2024年巴黎奥运会,所以这次的测试赛很受关注,这里面的三位东京奥运会金牌得主陈芋汐、张家齐和全红婵更是记者们采访的主要对象,当然她们在采访中也透露了很多重要的信息

首先这场测试赛中,全红婵由于养伤并没有参加,但刚满15岁的全红婵却对未来很担忧,一方面是中国跳水队实在是太内卷了,人才济济是中国跳水队多年来的标签,但更重要的是,除开伤病之外,全红婵此时正面临青春期,那么体重发育等问题是她不得不面临的跳水生涯的一大主要问题,对此全红婵表示自己除了努力训练之外,能做的就是禁吃所有零食,先把体重控制住,并且保持住水平不被内部淘汰!

中国跳水队不愧是“梦之队”,奥运冠军都担忧成这样,对此张家齐也同意了全红婵的说法,甚至可以说张家齐的焦虑之心更加胜过全红婵,首先今年5月份她就18岁了,比全红婵大了近三岁,其次本该属于她的女子双人跳台项目又被全红婵取代了,那么张家齐也难掩失落之情直言“很难过”,虽然之后周继红已经对外声称,未来不排除让张家齐再次回归双人跳,但如今的她压力是相当大,张家齐也用了“贼卷”来形容中国跳水队的竞争环境

此外,全红婵现在面临的并非是技术问题,而是心态问题,由于青春期的原因,人的激素会引起较大波动,身体发育会更快,她也在短短几个月变得更加成熟,如果不引起足够重视,奥运冠军照样会面临滑铁卢,这一点并不是夸张之词,全红婵所取代的前辈,正是这么陨落的

中国跳水队的另一位奥运冠军选手任茜,她曾在2016年堪称辉煌,那一年任茜先是在跳水世界杯上夺得女子单人10米台金牌、荣获自己首个世界冠军,又在之后的里约奥运会上继续在女子单人十米台夺得奥运金牌,这样的情形跟如今全红婵很是相似,但之后任茜正是由于青春期发育和体重等问题,成绩开始逐渐下滑被同队友取代,甚至在东京奥运会前连参赛资格都没能获得,而当时取代她的正是全红婵、张家齐和陈芋汐三位东京奥运冠军。
#全红婵说自己是搞笑女#

#简阳播报# 【“14+7”变“7+3”!隔离时间为何缩短?权威解读来了】今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发布,对疫情监测、风险人员的隔离管理,中高风险区划定标准等进行了调整,为何修订防控方案?此次调整的依据是什么?今后如何应对奥密克戎变异株?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今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对新版防控方案进行了权威解读,和小布一起看。

为何修订防控方案?

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雷正龙介绍,联防联控机制对防控方案进行修订,主要是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疫情形势的变化。目前,新冠疫情仍在世界范围内持续流行,今年以来全国本土疫情发生频次明显增多,疫情波及地区范围比较广,尤其是对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还有京津冀和边境口岸城市等形成了冲击,我国面临“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不断加大,防控形势更加严峻复杂。近一个月来,我国疫情防控总体形势向稳趋好,阳性感染人数持续下降,有疫情的地区数量也在减少,为优化调整防控方案创造了窗口期。

二是研究发现病毒变异的特点。奥密克戎变异株已经成为我国境外输入和本土疫情的优势流行株。研究提示,奥密克戎变异株潜伏期短、病毒传播能力更强、传播速度更快,具有更强的免疫逃避能力,传播的隐匿性强,给疫情防控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三是前期开展了一些试点研究。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在4-5月份之间,在大连、苏州、宁波、厦门、青岛、广州和成都等7个城市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新冠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试点研究工作,取得了大量的科学依据。同时,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结合各地的防控工作实践,特别是上海、吉林等地大规模处理疫情的经验教训,还参照了世卫组织上半年发布的指南,对防控方案进行了修订。

本次修订具体有哪些调整?

雷正龙介绍,与第八版防控方案比较,第九版防控方案主要在三个大的方面进行修订。

一是优化调整风险人员的隔离管理期限和方式。将密切接触者、入境人员隔离管控时间从“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天居家健康监测”调整为“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3天居家健康监测”,密接的密接管控措施从“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调整为“7天居家隔离”。

二是统一封管控区和中高风险区划定标准。以前有两类风险区划定标准,一类是高、中、低风险地区划定标准,一类是封控区、管控区、防控区划定标准。第九版防控方案将两类风险区域划定标准和防控措施进行了衔接对应,整合统一使用高中低风险区的概念,形成新的风险区划定及管控方案。

三是完善了疫情监测的要求。加密高风险职业人群的核酸检测频次,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增加抗原检测作为疫情监测的补充手段。

同时,方案还明确了不同场景下区域核酸检测策略,对省会城市和千万级人口以上城市、一般城市、农村地区,分别明确了发生疫情后区域核酸检测的启动、终止条件及相应的核酸检测策略。

雷正龙特别强调,第九版防控方案是对防控措施的优化调整,决不是放松防控,而是要求更高、更规范、更准、更快,关键是要把该管住的重点风险管住、该落实的落实到位、该取消的坚决取消,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进一步提高疫情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充分利用资源,提高防控效率,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缩短隔离期限的依据是什么?

会上,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王丽萍介绍了缩短风险人员的隔离管理期限的依据。

王丽萍表示,为进一步提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科学性、精准性,2022年3-5月期间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在全国选取部分地区开展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试点研究工作。研究发现,奥密克戎变异株平均潜伏期缩短,多为2-4天;绝大部分都能在7天内检出。

王丽萍强调,目前,国际和国内的流行优势毒株均为奥密克戎变异株,将入境人员和密切接触者隔离期限从“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天居家健康监测”调整为“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3天居家健康监测”,这样的调整并不意味着防控措施的宽松,而是根据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流行特点对防控措施的进一步优化,不会增加疫情传播的风险,是精准防控的体现。

风险区域怎么划定?

雷正龙介绍了第九版防控方案对于风险区域划定的调整。

在第九版防控方案中,高风险区是指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居住地,以及活动频繁且疫情传播风险较高的工作地、活动地等区域。高风险区原则上以居住的小区或者村为单位划定,可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进行研判、调整风险区域范围。高风险区采取“足不出户、上门服务”的封控措施。高风险区连续7天无新增感染者可以降为中风险区,之后如果连续3天没有新增感染者,可降为低风险区。对跨区域外溢的高风险区人员,采取7天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在集中隔离的第1、2、3、5、7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中风险区是指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停留和活动一定时间,且可能具有疫情传播风险的工作地和活动地等区域。风险区的划定范围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划定。中风险区采取“人不出区、错峰取物”的管控措施。如果连续7天没有新增感染者,可降为低风险区。对跨区域溢出的中风险区人员,采取7天居家医学观察,在居家医学观察期间第1、4、7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如果不具备进行居家隔离条件的,采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中高风险区所在的县(市、区、旗)的其他地区划定为低风险区。低风险区采取“个人防护、避免聚集”的防范措施。低风险区域人员离开所在的地区或城市,应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对跨区域外出的低风险区域人员,不需要采取隔离管控措施,但要求3天内完成两次核酸检测,并做好个人健康监测。

发生疫情后的县(市、区、旗)所有中高风险区解除后,所在的县(市、区、旗)全域实行常态化防控措施。

同时,雷正龙还介绍,第九版防控方案明确规定,在疫情处置过程中,如果个别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对居住地、工作地、活动区域的传播风险较低,密接人员已经及时管控,经研判,没有社区传播风险,那么也可以不划定风险区域。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疫情防控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新版防控方案如何应对奥密克戎变异株?

王丽萍表示,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更快、隐匿性更强的特点,第九版防控方案提出,要进一步强化监测预警,按照点与面结合、症状监测与核酸检测结合、传染病监测系统与其他部门监测系统结合的原则,开展人、物、环境等多渠道监测。

据介绍,第九版防控方案在以往常态化监测的基础上,一是加密了风险职业人群核酸检测频次,对与入境人员、物品、环境直接接触的人,集中隔离场所工作人员,定点医疗机构和普通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医务人员等每天开展一次核酸检测。对从业环境人员密集、接触人员频繁、流动性强的从业人员以及普通医疗机构除发热门诊外的其他科室工作人员等每周开展两次核酸检测。出现本土疫情后,根据疫情扩散风险增加核酸检测频次。

二是新增了药品监测要求。当出现本土疫情后,对购买退热、止咳、抗病毒、抗生素、感冒等药物的人员进行实名登记,督促用药人及时开展检测。

三是增加抗原检测作为疫情监测的补充手段,提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可疑患者、疫情处置时对中高风险区人员等可增加抗原检测。

针对“层层加码”等问题,国家卫健委开通公众留言板。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介绍,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违反“九不准”现象,今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开通了公众留言板,设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首页,相关部门也公布了问题反映渠道。对于违反“九不准”的问题线索,联防联控机制将认真汇总整理,督促地方尽快整改,对典型案例将进行曝光。(成都发布)

【唤醒500万亩“休眠地”——甘肃撂荒地整治调查】受农业比较效益偏低、耕种条件差、农民外出务工等因素影响,我国一些地方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耕地撂荒现象,各地都在因地制宜想办法破解难题。在甘肃,这也不是件小事。国土“三调”数据显示,甘肃具备整治条件的撂荒地面积约550万亩。这些“休眠”的土地该如何被唤醒?怎样挖掘耕地保供潜力?经济日报记者深入甘肃多地田间地头,走访了解整治复耕情况。

  近年来,耕地撂荒现象在我国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出现,引发关注。2021年1月,农业农村部出台的《关于统筹利用撂荒地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要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完善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推动将统筹利用撂荒地情况纳入考核指标,层层压实责任,有效遏制耕地撂荒。

  该指导意见实施一年多来,成效如何?经济日报记者日前深入甘肃采访了解到,根据国土“三调”数据显示,甘肃共有耕地7814.21万亩,其中具备整治条件的撂荒地面积约550万亩。2020年到2021年,全省已整治撂荒地350万亩,目前还有约200万亩需要整治。“我们把统筹利用好撂荒地作为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副产品有效供给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计划用两年时间将剩余200万亩撂荒地全部整治到位。”甘肃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李旺泽说。

  综合改造建高标准农田

  沿着一条平整的机耕道,开车盘旋而上到山顶,甘肃定西市安定区西巩驿镇百页村党支部书记陈明放眼望着周边层层梯田,感慨地说:“以前要是有这么好的地,咱也不会把地撂荒了。”

  陈明站的这块地方,以前只有“几处坨坨地”。即便是村里一些整修好的梯田,也因面积狭窄,被当地群众称为“皮条田”。在百页村7800多亩耕地中,由于基础条件不好,一度产生了2100亩撂荒地。陈明告诉记者,“以前田间道路不好走,大机器上不来,全靠人种人收,还要看天吃饭,没多少收益,很多人就出门打工了”。

  去年9月份,在地方政府支持下,百页村将撂荒地整治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相结合,建成了4750亩高标准农田,2100亩撂荒地也全部得以整治。5月份,正是陇中旱作农业区种植荞麦、马铃薯的季节,在百页村新修的高标准农田里,农户操作农业机械正在抢抓农时种植。

  陈明告诉记者,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他们打破原有村社界线、地埂界线,将原先的“皮条田”采取“二合一”“三合一”的办法进行合并,建成了田面宽度在11米以上的“大块田”。部分“大块田”最宽田面达到30米,最大面积达到30亩,并且鼓励实施高标准农田后群众就近兑换,基本实现了“一户一台地”的目标,让产业集约发展有了基础支撑。

  同时,百页村还通过开展耕地“宜机化”改造,配套5.5米宽的生产路9.4公里,在每块田间地头新修3.5米宽的机耕路18.6公里,将“畜力田”变成了“机耕田”,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为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的现代农业生产提供了条件。

  从甘肃各地区撂荒地摸排情况及调研情况看,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是撂荒重要原因之一,全省中低产田比例超过70%,受自然因素、资金等约束,设施不完善、资源利用率不高、机械化作业水平较低。此外,甘肃省耕地亩均水资源量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4,干旱缺水也造成一些耕地被动撂荒。

  为此,甘肃把具备条件的撂荒地优先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范围,推动撂荒地开发利用。定西市安定区、白银市会宁县将撂荒地整治与高标准梯田建设、小流域综合治理、粮食基地建设结合,建成玉米、小麦、马铃薯三大粮食作物标准化基地。

  西巩驿镇干部马利民告诉记者,他们按照“田路渠统筹规划、梁沟坡综合治理”的原则,整流域、整山系、整乡镇推进,配套建设了砂化生产路、田间机耕路和排水边沟、涵管等设施,并在高标准农田流域栽植行道树10公里,通过挖反坡和鱼鳞坑等办法防治水土流失,既增强了农田生态防护能力,也提升了农田综合生产能力。

  会宁县河畔镇任半岔村属于典型的干旱山区,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2021年当地引进了一家企业,对全村3.2万亩耕地一次性流转,并承揽建设上水工程,打造“旱变水”水肥一体化高标准梯田项目。

  “通过对现有山坡地进行平整改造,平均宽度达到30米以上,符合机械化耕作需要,并全部配套高效节水田间管网,采用滴灌方式。”河畔镇党委书记王卓见说,坡改梯、旱变水,玉米、马铃薯两类粮食作物亩均产量由原来的800斤、2000斤增长至2000斤、8000斤,原来的单户种植变为规模化、机械化种植,发展模式也由传统农业变为集约化的现代农业。

  真金白银鼓励复垦种粮

  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农民种地积极性,是造成土地撂荒的一个重要因素。据统计,甘肃省中东部旱作区农民每种1亩小麦,用于种子、化肥、耕地、收割等方面的成本约需265元,人工投入约需300元,一般仅能产出小麦500斤,亩均纯收益不到200元;种植1亩玉米,除去农资、人工成本,亩均收益也只有500多元。

  为此,甘肃省将撂荒地整治与建设粮食基地相结合,通过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奖补、农机具购置补贴、耕地轮作补贴、农业社会化服务补贴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扶持粮食生产,使撂荒地整治逐步成为拓展粮食生产空间的有效途径。

  5月中旬,在定西市安定区西巩驿镇肖川村,正在进行高标准农田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操作,从土地平整、深松到覆膜、播种、施肥一气呵成。

  “如今,大多数撂荒地都分布在丘陵山地。这些机械都是适宜丘陵山区作业的机型,可以更好地解放劳动力,用机械种植马铃薯等粮食作物。”在耕种现场,甘肃省农机推广总站技术人员白利杰指着一台机器告诉记者,这是旋耕施肥起垄喷药铺管铺膜联合作业机,1个小时就能完成人工近两个月的工作。

  “我们制定出台了《关于确保粮食安全加快撂荒地整治工作方案》等系列文件,明确整治原则、整治措施和激励政策,对复耕后种植马铃薯100亩以上的,每亩补助100元;对新型经营主体和村集体兜底复耕的,每亩补助80元。目前,在安定区摸排出的4.71万亩撂荒地中,已完成整治3.6万亩。”安定区区长贾文举说。

  针对种粮比较效益低,以及今年化肥、柴油等农资大幅涨价等不利因素,甘肃各级部门加大了补贴力度。春播前,甘肃省农业农村厅会同省财政厅下拨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奖补、农机购置补贴等到户扶持粮食生产资金34.2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4%。近期又安排下达地膜回收利用、耕地轮作和小麦“一喷三防”等扶持粮食生产发展资金4亿元,比上年增加1.6亿元。

  记者还了解到,甘肃各市县也结合实际制定了鼓励粮食生产的激励办法,调动了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种粮积极性。其中,酒泉市财政拿出1500万元扶持小麦种植,白银市财政拿出750万元支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会宁县、凉州区、环县、秦安县、成县等县区财政在中央和省级财政补贴的基础上安排资金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进行累加补贴,确保每亩补贴资金达到300元以上……

  在政策补贴引导下,甘肃各地以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集成推广应用为突破口,推动形成一批整村整乡整流域推进的集中连片粮食产业带,让“荒地变良田、良田变粮田”。

  走进会宁县韩家集镇云台山村复耕后的撂荒地,在采用“两膜4行玉米+两膜6行大豆”种植模式的带状复合种植基地里,玉米和大豆已经冒出嫩芽。

  “我们按照村庄附近、土地上等的原则,对片区内规模养殖户和有种地需求农户未流转形成的插花地,通过置换调整集中连片,既保证了农户有地种、种好地,又使企业能连片、好发展。”韩家集镇党委书记南小强说,目前,已在云台山村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5000亩,玉米一穴双株,每亩约3500株;大豆一穴2粒至4粒,每亩约1万株,通过发挥边行效应,可以实现“玉米不减产、多收一茬豆”的目标。

  利益联结实现规模经营

  会宁县柴家门镇樊郭村有户籍人口1700多人,但常住在村里的只有500多人,由于缺少劳动力,多年来形成了8200亩撂荒地。

  “我们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完成了8200亩撂荒地的整治,新修建高标准农田1万亩。耕作条件显著改善,农业机械化率可以达到100%。”樊郭村党支部书记田旭东此前曾有顾虑,“如果不想办法找到种植主体,这些高标准农田虽然条件好,但是也会面临‘谁来种’的问题。”

  为彻底解决耕地撂荒问题,樊郭村成立了合作社流转复耕土地。今年春耕,1万亩高标准农田里种上了小麦、全膜玉米、大豆、马铃薯和荞麦各2000亩,全部由合作社负责种植。

  调查显示,当前甘肃省土地规模化经营的水平仍然较低,流转土地占农户承包地的20.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也折射出,小而散的经营模式已经远远不适应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要求。为此,甘肃一些县区通过撂荒地整治,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和村集体经济的路径。

  在甘肃崇信县,通过“农户自主复耕、实施项目整治、公司大户流转、远程托管种植、村集体经济组织代种”等多种形式,当地唤醒了沉睡的耕地资源,推动了农业高效化、产业化发展。

  “我们村两委通过对全村土地撂荒情况全面摸排发现,全村共有398亩撂荒地。”崇信县新窑镇宰相村党支部书记赵孝魁说,“今年我们动员大家复垦撂荒地86亩,同时村合作社又以‘基本租金+收益分红’的方式租赁群众撂荒地312亩,种植了玉米、高丹草、万寿菊等经济作物,仅撂荒地治理一项,预计村集体经济收入可达15万元以上。”

  白银市平川区共和镇毛卜拉村则将撂荒地整治与发展村集体经济结合起来,将农户无力耕种的撂荒地,流转后由村集体统耕统种。“3000亩撂荒地,村集体就流转了2600亩,全程机械化作业,并创建了1500亩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高标准示范基地。”毛卜拉村党支部书记许顺强说,村集体流转撂荒地每亩给农民100元,还有几十名村民到村集体务工,每人每天100多元。这样农民的收入增加了,村集体也壮大了。

  今年以来,甘肃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联合自然资源部门对未耕种耕地边排查边整治,继续通过农户自种和亲友代种、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流转、经营主体代耕代种等多种途径推进撂荒地整治。其中,村集体经济组织在撂荒地整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引导农户将撂荒地流转给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植养殖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进行集中整治,盘活弃耕土地、实现荒地变良田,同时有效满足了经营主体生产用地需求。”会宁县委书记刘正祥认为,由村党支部牵头成立合作社对辖区内的撂荒地实施统一整治,规模化开发利用,不仅解决了撂荒地整治质量不高、效益不好等问题,还实现了壮大村集体经济的目标。

  会宁县会师镇金芋马铃薯专业合作社利用千头养猪场堆沤的粪肥,集中流转撂荒地种植马铃薯、小麦和小杂粮,在7个村完成撂荒地整治8326亩,探索形成了合作社与村集体、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

  “我们对全镇所有撂荒地集中翻耕整治,整治后农户自愿种植的每亩收取机耕费30元,不愿种植的全部由合作社流转种植。”金芋马铃薯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德明说,合作社流转后,第一年免费种植;第二年每亩付土地流转费40元,其中农户30元、村集体10元;第三年每亩付土地流转费50元,其中农户40元、村集体仍为10元,既完成了撂荒地的整治,又增加了农民、村集体和合作社收入,实现了多赢。

  “在工作实践中,甘肃探索出了以村级集体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载体,以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集成推广应用为突破口,将撂荒地整治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及高标准粮食生产基地建设紧密结合,形成了一批整村整乡整流域推进的集中连片粮食产业带的做法,真正起到了壮大村集体经济、整治撂荒地、保粮食生产‘一石三鸟’的作用。”李旺泽说。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八月份找她代拍的严浩翔三周年 当时说好的我可以随时登上去查地址 中间把我删了一次 我说怎么会有人在现在地址无限改帮别人代拍的情况下这样做 她把高会密码改了地址选
  • 导师最爱大张伟‍♀️大老师好真实、谦卑,好专业,能把选手表演的爆点都抓到,听他点评完感觉自己第一遍白听了,哈哈总之好嗨给的晋级名额也比张老师的名单争议更少些哈哈
  • 后来细品,细思极恐,这恐怕是制造舆论最好的工具吧~~客观来讲哈,我从来没说这是故意为之当然,这是认知造成的,我自己的认知太有限,不懂得国际格局,不懂得香奈儿版本
  • [赞啊]夏末送清凉[赞啊][给力]晒9⃣️图获免单[给力]1.全款购买鞋子(款在你晒9⃣️图后退回)2.带着下面鞋子去沙滩️或者海边拍图3.凑够9⃣️图后发客服
  • #【颜玉高端定制婚礼馆】# 感觉2000➕平都不够[嘿哈] 品牌升级▪️颜玉家 #婚纱/风格/套系/服务全面升级 →不跟价格较劲 只和品质较真 →客服预约试
  • 1.双子和射手不花心,他们只是不会装深情,记住,是装2.天蝎和狮子在感情里的不忠和出轨,永远不会让你看到,因为他们需要身份感3.双鱼和巨蟹最爱流泪,但是,不要相
  • 在感染BA.1变异毒株14天内,感染者血清对BA.5的中和作用远弱于BA.1和BA.2,分别减少了1.9倍和1.5倍;而在感染BA.1变异毒株21天后,感染者血
  • [抱一抱]呐,图️就是我用了且初的发膜➕且初护发精油,综合的效果!前段时间有姐妹问甜甜怎么护发,那时候我没讲,因为我当时还在试用且初,而且它家前段时间还做过#百
  • 家人们,捡手机我一直在憋,但写的很流水账的话就很没有意义,这几天我都没好意思上号[跪了],不过肯定不会弃坑的,我这两天会全副心思写这个的!!(就不做保证啥时候更
  • #王牌对王牌[超话]#我非常喜欢王牌对王牌综艺,从第一季开播了就开始看,看了六年,我喜欢看腾哥的搞笑幽默,玲姐与腾哥的互怼,花花老师的美妙歌喉,晓彤姐的美丽舞蹈
  • 年少时的朋友是彼此青春的收藏家[心]缘分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高中 大学 研究生洪洞 太谷 保定 西安一起从未成年走向成年每份记忆里都收藏着你的每个重要时刻是打心
  • 佛法讲要福和慧双修,因为人的福气和智慧像飞机的双翼一样,缺少一边儿,这个飞机就不能起飞。所以,让我们用佛法的修心,福和慧,在人间创造出我们佛法的真正的人生。
  • 你不願意也挺好,就這樣難得通過屏幕看看妳,知道妳過得很好,還是那樣可愛活潑得像一個「女高中生」就好啊!今晚的表白帖我要献给我的儿子、我的饱饱兄弟❤️你的相貌、身
  • 昨晚睡前和队友聊了这件事,然后失眠到很久……脑袋里全是孩子妈妈撕心裂肺哭的画面……昨天的心情和前几天看完《万里归途》出场的时候的热血澎湃与对公信力的无比信任相比
  • 三次产业占GDP比重分别为11%、50%、39%,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发展动能取得新突破,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100%,建成市级以上各类创新平台60余个;城乡
  • 【零食好价合集】 【¥15.9】华味亨山 多口味瓜子500g*2袋 ✅购: 【¥11.9】满栗香 开袋即食油栗仁68g*3袋 ✅购: 【拍3件¥24.4】良
  • 94年女货车司机日搬砖8000,做美甲不带手套被质疑作秀,本人回应 近日,山东威海一名 94 年女生自己开货车拉砖的视频在网上引发热议。视频中,女生称自己每天
  • 不过从陈亚男身上可以看出,她家是一家什么样的人,子不教父之过,说明家教也不会好到哪里去教出这样的女儿,真的让人汗颜,或许她的父母也是这样的打算,嫁到朱家就是为了
  • #阴阳师手游[超话]# “有朝一日,我将回到这片沧海,那时的我将不再是神将也不再是处刑人,而是须佐之男。”“愿那一天到来时,你我都能够找到那期盼了千年万年的答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