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 【2021年全市新增机动车6.1万辆 平均4人拥有一辆车 新能源车增加两倍多】记者从市公安交管局车辆管理所获悉,2021年,我市有61204辆机动车登记入户,其中汽车37993辆。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全市机动车保有量达772933辆。在2021年新增的6.1万余辆机动车中,白色车最受青睐,达32940辆。

2021年新增上户车辆减少两万辆,减量主要是摩托车

据市公安交管局车管所统计,2021年,全市新增上牌机动车61204辆,与2020年的82559辆相比,减少21355辆。在新增的6.1万余辆机动车中,其中汽车37993辆,摩托车23042辆,其余为挂车、专用车和拖拉机。

从数据来看,2021年全市新增车辆的数量较上一年相比增速有所减少,但从车辆类型来看,减量主要是摩托车。2021年汽车的登记上户数量比2020年的47422相比,减少了9429辆,摩托车减量较大。2020年,全市新增摩托车上户42013辆,2021年新增上户23042辆,减少18971辆。

记者了解到,在2021年新增的3.7万余辆载客汽车中,大型汽车有140辆、中型汽车有27辆、小型汽车有35283辆,其余为微型车辆。2020年,全年新增大型汽车226辆、中型汽车16辆、小型汽车32750辆。从这组数据来看,小型汽车的入户数量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2533辆。

这意味着,购车时更多人会选择空间较大的车辆作为私家车。据介绍,一方面,这与全国购车大形势一致;另一方面,也说明市民购车消费越来越理智。另外,普通摩托车数量逐年减少,说明随着市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更多人选择性能更强的汽车作为交通工具,选择摩托车出行的人数会越来越少。

全市车辆保有量突破77万辆,平均4人拥有一辆机动车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全市机动车保有量为772933辆,其中小型客车的保有量达到391155辆。按全市最新统计的户籍总人口320万人来算,我市平均近4.1人拥有一辆机动车,平均8.18人拥有一辆小型汽车。

机动车保有量是指内燃机车(包括摩托车、汽车、货车,不包括电动车)在某地区的总量。据了解,2010年,我市汽车保有量突破40万辆,达401672辆。到了2013年1月31日,我市机动车保有量突破50万辆,达502220辆。截至2018年,我市机动车保有量突破60万辆。两年后,到2020年底,机动车保有量突破70万辆。

车辆入户的快速增长,一方面与我市经济发展、市民收入普遍提高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我市公安部门推出的“放、管、服”有一定的关系。据悉,为满足市民车辆入户的需求,近几年来,市公安交管局推出一系列改革,强力推行网上办、就近办和自助办,增加市民服务中心、汽车4S店、保险公司等多个代办服务点,简化审核程序。办理新车入户更方便快捷,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市民购车的积极性。

白色车占新增上牌车的一半

数据显示,在2021年新增的6.1万余辆机动车中,白色是广大车主的首选颜色,达到32940辆。白色车辆占到了新增车辆的1/2还多。而在2020年,新增入户的8万余辆机动车中,白色车有31390辆,占整个新车入户数量的1/3还多。

排在第二、第三位的颜色是红色和灰色,分别有11114辆和10709辆,黑色排在第四位,有8049辆。这和2020年新增车辆颜色排行相同。不过在2020年前,新增车辆中除了白色外,排在第二、三位的是黑色和灰色。

市公安交管局车管所所长郑道华表示,市民对车辆颜色的要求,已不限于黑白灰的老三样,而是更加丰富。这些车辆中,大部分是市民购买作为私家车的车辆,能明显看出市民的选择范围更大。同时,在十堰新增的驾驶员中,年轻驾驶员比例逐年增加,不少家庭开始更换车辆。因此,市民选择车辆的颜色更加多元化,鲜艳颜色的车辆也越来越受青睐,追求个性化和时尚化将成为未来几年的趋势。

市民最爱东风系列车

数据显示,在2021年新增的6.1万余辆机动车中,豪爵(摩托车)品牌高居榜首,有7521辆。排在第二位的是东风系列品牌车辆,有3960辆。长安牌有3935辆入户,排在第三位。

从入户上牌的情况来看,除摩托车外,东风系列品牌车辆排在第一位,2020年,长安和丰田系列品牌分别以3534辆和2429辆排在第一位和第二位。而在2021年,东风系列品牌以微弱优势超过长安牌。排在第四至第六位的分别是东风风神、丰田和大众汽车,其中东风风神有3576辆、丰田有2647辆、大众汽车有2388辆。

如今,汽车品牌越来越多,市民的选择也更多。去年,吉利、哈弗、比亚迪、荣威、思威、思域等多个品牌,都是市民喜爱的车辆品牌,在一定程度上为购车者提供了方向。

近年来,随着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购买高档车辆的市民逐渐增多,奔驰、宝马、奥迪等高档车越来越普及。去年,十堰入户奔驰系列车870辆,宝马系列车上户672辆,奥迪系列车上户750辆。还有3辆价值超过百万元的玛莎拉蒂车辆上户。而2020年,十堰入户奔驰系列车757辆、宝马系列车564辆、奥迪系列车806辆,有两辆玛莎拉蒂车辆上户。

新增新能源车3039辆,比上年增加两倍多

数据显示,2021年新增3039辆新能源车,与2020年的924辆相比,增加了2.28倍。

随着新能源车大量上市以及技术不断成熟、充电桩不断开建,再加上国家对新能源车辆的财政补贴,造成了新能源车入户数量大量增加。郑道华表示,将来新能源车的数量会越来越多。

从新能源车车辆入户的品牌来看,排在第一位的是东风风神,有660辆。东风牌有574辆入户,排在第二位。排在第三至第五位的分别是五菱牌、比亚迪牌和岚图牌,其中五菱牌有324辆、比亚迪牌有283辆、岚图牌有171辆。而在2020年,全年新增的924辆新能源车中,排在第一位的是东风风神,有183辆;五菱牌有93辆入户,排在第二位;排在第三至第五位的分别是中悦牌、俊风牌和大众牌,其中中悦牌85辆、俊风牌69辆、大众牌52辆。

日前,财政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2022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及补贴方案。2022年12月31日后上牌的新能源汽车,将不再给予国家补贴。可以预计的是,2022年新能源车上牌入户的数量仍然会保持增长。

#数说地方两会#【划重点:上海今年这么干!经济实现5.5%增长有底气,上海市市长龚正介绍新招、实招、硬招】上海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1月23日顺利闭幕。之后,上海市人民政府举行记者招待会,上海市市长龚正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龚正说,今年上海市经济增长目标定在增长5.5%左右。尽管困难挑战不少,但是上海经济持续恢复发展的态势没有改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资源要素条件没有改变。有信心、有底气通过努力实现这一目标,保持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关键是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进一步把握好工作的时、度、效,全面落实刚刚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明确的“十个聚力”。

上海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十个聚力”的背后,是上海要在制度创新等领域的改革力度进一步深化,新动能新赛道的培育力度进一步加强,人才、平台等要素的集聚能力有进一步提升……

制度引领

推进一批重大改革开放举措

作为国家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2022年,上海将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在制度创新上实现突破。

其中,浦东引领区建设是一张“王牌”。龚正说,上海明确了“两特四区一中心一样板一保障”的主要任务,加快打造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重要枢纽。

其中,“两特”就是浦东全域打造特殊经济功能区,适合条件的地方实施综合保税区政策。

“四区”是指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科创中心过程中,浦东要成为核心承载区、核心区。

“一中心”就是要把浦东打造成国际消费中心。

“一样板”是指在现代化城市治理方面,浦东要做好示范。

“一保障”是指重大改革需要法治保障。

龚正说,今年上海要在浦东推进一批重大改革开放举措;建设一批重大功能性平台,包括建设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国际油气交易和定价中心等;推动制定一批浦东新区的法规,今年将围绕绿色金融、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积极配合上海市人大开展立法工作,不断完善与支持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相适应的法治保障体系。

对于临港新片区,龚正说,今年临港新片区要推进新一轮制度开放,在实施好国家出台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的同时,抓住RCEP生效的机遇,在贸易监管、金融开放等领域实行更大程度的风险压力测试。

制度创新也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关键词。截至目前,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已累计形成78项制度创新成果。龚正表示,2022年,示范区将继续坚持制度创新和项目建设“双轮驱动”,争取育出更多“良种”播撒四方。制度创新将突出深化和集成。围绕重点难点问题攻坚突破,努力形成更多更具含金量的制度创新成果。比如,建立人才协同创新引领机制,推动人才跨区域畅通流动等。

项目依托

推动一批重大工程项目建设

为稳定经济发展基本盘提供有力支撑。2022年,上海将推动一批重大工程项目建设。

根据此前规划,2022年,上海要全力落实重大项目年度投资目标,2022年市重大工程计划完成投资2000亿元以上,加快在建项目建设进度,加大计划新开工项目协调力度。

其中,“五大新城”作为上海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中之重,今年将实施“十大行动”,重点深化“一城一名园”建设,重点推进“一城一枢纽”。

龚正说,“五大新城”中,每个新城都要建一个三甲医院,每个新城都要有一个大学或者大学校园园区,每个新城都要有一个市级文化体育设施。要向新城倾斜,加快保障型住房的建设。每个新城环城都要打造一个生态公园带,每个新城都要有一个100公顷以上公园的绿地。

为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龚正说,上海2022年要在重大项目加快建设上持续用力。今年将推进金山至平湖铁路线等跨省市项目,还要加快沪苏湖高铁、市域铁路嘉闵线等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交通门户枢纽的功能。

为推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发展,龚正说,2022年,项目建设要突出集中度和显示度。重中之重就是全力推进“水乡客厅”建设,沪苏嘉城际铁路和淀山湖岸线治理等工程也要实现开工建设。

在住房市场,龚正说,“十四五”期间,上海将建设筹措47万套(间)以上的保障性租赁住房。去年建设筹措了6.7万套(间),今年计划完成17.3万套(间),加起来是24万套(间)。也就是说,用两年时间完成五年任务的一半以上。

新动能提升

走出超大城市数字化转型之路

在产业发展方面,上海既要全力推进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产业“上海方案”,又要加快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强化新赛道布局和终端带动。

发布会上,数字化转型、新能源汽车等城市发展新动能成为高频词。

龚正表示,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关系上海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一年来,各领域数字化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下一步,上海将聚焦技术创新、场景应用、环境优化,尽快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城市特点的全面数字化转型之路。

“上海将继续下大力气提升各方的参与度、便捷度、体验度。更加注重市场化力量参与,培育更多有影响力的开放平台、龙头企业、示范园区。同时,推动数字经济、数字服务深度融入生产生活。”龚正说。

同时,上海新能源汽车已进入加速发展的新阶段,正在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发展高地。

龚正表示,从产业发展看,新能源汽车2021年产值突破1600亿元,同比增长200%。到“十四五”末期,上海市新能源汽车产量将超过120万辆,产值突破3500亿元,建成满足125万辆以上电动汽车充电需求的充电网络。

“近期,上海还将出台实施意见,推动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下一步,上海将继续统筹推进技术研发、标准制定、推广应用、数据安全和基础设施建设,在新能源汽车大赛道上,加快培育发展新优势。”龚正说。

聚焦人才

营造“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归属感

人才是第一资源、第一要素。龚正在发布会上屡次提到人才。他说,上海要聚焦人才关切的落户、居住、医疗、教育等问题,提升服务的精准性、有效性,让各类人才在上海都能够获得“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归属感。

为打造高水平人才高地,上海将坚持破立并举,着力做好“加减乘除”四个方面的工作:

在激励上做加法,完善揭榜挂帅等激励机制,提升人才的获得感。

在管理上做减法,加大放权松绑的力度,积极稳妥地下放岗位设置、职称评审、科研管理等权限。

在扶持上做乘法,整合科创、金融、信息等要素资源,放大对扶持人才创新创业的乘除效应。

在评价上做除法,着力破解“四为”,加快构建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尽其才评价体系。

龚正还说,上海要加快打造一流科研队伍,特别是“四支队伍”:国家队,依托国家级科研机构,集聚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地方队,推动张江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培养科技人才特别是青年才俊;民间队,支持华为青浦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壮大,发展高水平研发人才和卓越工程师队伍;国际队,依托世界顶尖科学家联合实验室、外资研发中心等,上海要大力引进世界级的顶尖人才和团队。

#2022云南省两会# 【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坚持把稳就业、保就业摆在全局工作的首位,着力“稳规模、提质量、兜底线”】云南信息报讯 云上融媒记者王垚 董入榕 邓尹婷/文 李进红/图 1月21晚,2022年云南省两会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四场发布——民生保障主题新闻发布会召开,中共云南省委组织部副部长,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书记、厅长杨榆坚介绍2021年年全省人社系统的相关情况。

就业数量与质量齐增
群众饭碗越端越牢

云南省坚持把稳就业、保就业摆在全局工作的首位,着力“稳规模、提质量、兜底线”。

“稳规模”主要是稳定全省就业大盘,以就业大局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稳定。云南省从3个方面着力:①稳定市场主体,通过执行阶段性降低工伤、失业保险费率政策,全年累计为单位和个人减轻22.64亿元缴费负担;继续加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支持力度,全年审核发放稳岗返还资金3.48亿元,既稳住了企业、又保住了岗位。②强化政策支撑,先后出台10余份政策文件,强化就业优先的政策导向。③加大资金投入,争取中央就业补助资金29.63亿元、增幅17.23%;对27个脱贫重点帮扶县每县倾斜投入400万元,对25个边境县给予“二次疫情影响地区”补助2000万元,强化资金支持。去年,全系统按照“上半年尽快转,下半年全力保”的思路,抢先机、送岗位、促就业,全省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3.31万人,帮助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5.90万人,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2.37万人,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城镇调查失业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再创新高,达到1558.19万人,比2020年多42.67万人。创业扶持工作在担保贷款政策调整的背景下,扶持创业8.5万人(含小微企业176户),发放贷款153.66亿元,实现了逆向成功。

“提质量”就是以增加务工收入为导向,努力提升就业层次、改善就业结构。在就业大盘稳定后,立即部署开展“稳岗促增收行动”“收入增百计划”,健全岗位监测、收入调查、余缺调剂机制,帮助劳动力转移到产业更发达的地方、到收入更高的行业、到工作更稳定的岗位。去年,全省转移到省外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有386.4万人、同比增加39.62万人,平均月薪比省内多700元;全省调剂就业18.35万人,大多是低收入、务工不稳定的人员;全省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月均收入达到4024元,同比增长10.1%,与全国平均收入差距收窄了116元。此外,劳务品牌集群效应初步显现,全省共有“丘北纺织工”“巍山乡厨”“鹤庆银匠”等劳务品牌50多个,5个品牌入围全国100强,2个品牌荣获全国“我最关注的劳务品牌”,带动就业24.96万人。

“兜底线”主要是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帮扶,这是民生工作的底线。针对大学生就业,云南省以“云岭大学生就业护航行动”为抓手,“一对一”联系服务,全省2021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截至去年底已实现就业6.09万人,就业去向落实率87.9%,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针对脱贫人口,云南省建立了“一平台、三机制”找工作、找培训服务事项,探索在502个脱贫行政村建立监测点,动态监测,跟踪帮扶。全省累计培训脱贫劳动力32.76万人次,转移就业322.44万人、同比增加4.25万人。着力加强对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群众的就业帮扶,帮助搬迁劳动力转移就业61.01万人。持续做好残疾人员、就业困难人员、下岗失业人员等群体帮扶工作,及时帮助2017户“零就业家庭”就业,做到了动态清零。

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提升
民生安全网越织越密

社会保障是治国安邦的大问题。云南省坚持以制度改革为引领,以保发放为底线,扎实做好各项工作。

参保覆盖持续扩大。通过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放开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户籍限制等举措,全省基本养老保险参保3199.66万人,同比增长48.14万人;工伤参保541.91万人,同比增长43.1万人;失业参保329.80万人,同比增长22.41万人,实现各类人群制度全覆盖。特别是去年一举完成300.79万被征地农民身份认定,推进123.91万符合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参保,参保率达90.8%,破解了1999年以来全省被征地农民身份认定不清楚、养老保障不落实的难题。

待遇水平稳步提高。连续17年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月人均养老金提高到3142元,同比增长4.5%;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提高到140.49元,同比增长17.89%;失业保险金达到最低工资标准的90%;实施工伤预防五年行动计划,连续16年提高工伤保险长期待遇,群众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基金安全更加巩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准备接轨全国统筹,工伤保险实行以省级调剂金为核心的省级统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稳步推进,截至2020年12月31日,完成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合同资金划转任务500亿元,累计记账收益合计85.45亿元。2021年继续与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签订了新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合同,并划转首笔委托资金105亿元。自受托运营以来,养老保险基金权益年均投资收益率6.43%。目前,社保基金运行总体平稳,可持续能力进一步增强。

人才工作稳步推进
创新发展动力越来越足

云南省深入贯彻落实人才强省战略,狠抓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现新突破。会同行业主管部门修订出台10个系列(专业)职称评价标准条件,贯通8个系列高技能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进一步下放正高级工程师职称评审权限,通过这些举措,持续向用人单位放权、为人才“松绑”,打破了人才工作的“梗阻”,拓宽了人才发展的路子。

推进“两支队伍”建设取得新成绩。全省7.7万余人取得职称资格,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190.4万人;新增高技能人才13.98万人,高技能人才总量达130万人;在全国首届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上,云南代表团奖牌总数位居全国第三,被表彰为“突出贡献单位”。特别是创新出台了《关于实施“技能云南”行动的意见》,通过“十个一批”强化多层次技能人才培养,包括实施马兰花计划、高校毕业生职业技能提升计划、企业新型学徒制计划、高技能人才队伍培养壮大计划等;通过“六个一万”量身培养急需人才,包括乡村振兴人才、文化旅游人才、经营管理人才、电商人才、数字化人才等。去年,云南省还充实完善了818项职业技能培训补贴目录,将21个新职业(工种)纳入补贴范围,累计投入技能培训资金13.55亿元,培训107.04万人次,帮助他们实现“一技促就业”。

人才服务作出新探索。云南省在全国率先建成覆盖省本级和16个州市的“园区人才服务工作站”,探索高层次人才分类服务制度,推进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服务事项落实,有效调动了人才的积极性。

劳动关系基础更加扎实
劳动权益保障越来越好

云南省把防范化解劳动关系领域风险作为底线任务,扭住关键节点,强化全链条工作,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在基础工作方面,新出台《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实施意见》,制定24条保障措施,填补了制度空白,全省大约70万从业人员受益。向社会公开发布2021年人力资源市场工资价位及行业人工成本信息,创新推广“电子劳动合同”,持续开展劳动关系“和谐同行”三年行动计划,在全社会营造了创建和谐的良好氛围。

在根治欠薪方面,云南省健全完善欠薪问题发现、信息共享、线索移交等8项长效机制,印发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保证金、专用账户管理实施细则,加强源头防范。在近期开展的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中,云南省组织省、州、县三级集中联合接访活动,及时化解欠薪问题1919件,清欠3953名农民工工资3511.21万元。

在调解仲裁方面,云南省推行案件“快立、快调、快处、快结”,2021年全省共处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3.51万件,涉及金额10.12亿元,全省仲裁结案率为97.93%,调解成功率为75.03%,走在全国前列。

人社服务不断优化
群众满意度越来越高

云南省以群众满意为根本检验标准,大力优化人社服务。

积极推进“补短板”建设,聚焦公共服务建设不平衡的问题,协调争取省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1.5亿元,用于207个乡镇基层就业社保公共服务设施补短板项目建设,全省乡镇平台覆盖率达到80%。

持续深化简政便民,省本级人社权责事项从原来的169项精简到70项,取消60余项证明材料事项,免予提交纸质申报材料事项占比84%,承诺件办理时限压缩82%,“最多跑一次”事项占比92%,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96%,“全程网办”事项占比54%,企业和群众办事更便捷、更省心。

不断满足群众需求,针对部分群众“办事找不到门”的问题,采集8800多个人社服务网点上线高德地图,每个网点都名称、有图片、有地址、可定位。针对利企惠民政策知晓度不高的问题,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比如,推出稳岗返还“免申即享”服务,主动筛查符合条件的企业,企业不用申请就可以享受到政策优惠。针对云南少数民族众多的实际,在少数民族主要聚集区人社服务点设立了“双语窗口”。针对老龄、残疾等人群,在服务窗口开辟“绿色通道”,组织“先锋队”上门服务等,让群众享受更温馨的服务。

杨榆坚表示,云南省的努力也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认可,厅连续3年在民营企业对政府职能部门评议中名列前茅,在2020年省政府开展的政务服务能力调查评估中位列省直部门第一。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有哪些可爱又很酷的短句子1、我本来想今年结婚的,但是我跑到民政局排了一天队,他告诉我结婚要两个人,搞得我一下子就迷茫了……2、别惹我,惹急了我什么都做的出来,
  • 阿战啊,我会陪着你一起走过漫长的岁月和孤独的光阴,和你一块欣赏你眼中的小世界,也去分享我的世界[给你小心心]你一定要知道得10个行走职场道理↓↓↓1观棋不语真君
  • 你问过自己无数次、想放弃的,眼前全在这里,超脱和追求时常是混在一起,你拥抱的并不总是也拥抱你,而我想说的…谁也不可惜,去挥霍和珍惜是同一件事情,我所有的何妨 何
  • 所以女孩子一定不能偷懒,每天的日常护肤一定不能少,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护肤品也要跟着换,比如刚开始皮肤状态都很好,随便擦点保湿补水的,皮肤自然也是很棒的,但是到了
  • 她很喜欢古城的建筑,说觉得梦里来过,那天很冷,我们边吃雪糕边吹风,去的时候我载她,回来的时候她载我,平心而论她车技比我好一些[笑cry]她不追星,但听我说啵啵赞
  • 木偶操作者展曼曼为大家展示了木偶表演经典动作,介绍了木偶操作的基本要领,并邀请游客亲自体验。耶啵耶嘿巴巴巴巴巴巴✅mission 2/518线某胡姓女演员疯狂加
  • 周易六爻14种求财方式的易理解析 布衣易学说:个人求财,以本人亲自求测为好;集体求财,以单位第一把手求测为准。据一些易学家的经验表明,单位第一把手财运好,单位
  • 6.有龙同享收益:徒弟得分红龙,师傅可同享百分之20的分红龙收益更重要的是,陀螺世界的收益是纯收益,不存在下 车,只有放弃领取收益。就‮是算‬你每天赚30元一个
  • 来到投资市场无非就是为了盈利,现在和以往不同的了,现在都是抱团取暖,你自己一个人孤军奋战且还是新手,不亏才怪,就算吴老师分享出来一个好票,你也不一定能给赚钱,说
  • 没想到草莓这么懒,压根不怎么想溜达[摊手]喜欢被抱抱,还好还是个五个月的宝宝,只有18斤,马上体重就超过芒果了……除了能吃,我都误会柯基了,超级乖,永远趴在我脚
  • LEC和LCS的最大不同就是把败者组的内斗提前到了第一轮,同样都是取常规赛前6晋级季后赛,前四胜者组,五六败者组。败者组第一轮不是内战,而是分两组等待胜者组第一
  • 从小就听过冰山坚不可摧,可谁知道冰山也有想在某个人手里变成冰淇淋的一天。最让我激动的是仙桥横汉的那株映山红。
  • [爱你]2010年时,因为演唱了一首《王妃》萧敬腾的人气居高不下,成为了当时最受欢迎的乐坛新歌手,也开启了他个人的歌星旅途。[爱你]但荫山友纪并不满足,在后来的
  • 生完以后的夜是真的难熬 喂奶是真的困 弯腰是真的疼 可是自己辛苦一点见证宝宝的成长 就没什么好委屈的 幸运的是我的儿子是个很乖的天使宝宝 我的老公对
  • #春暖花开在路上# 如果您想体验不一样的巴黎,感受充满活力的法国年轻⽂化,11区是不错的选择!仇敌、坏人就像一个脓疮,不去照顾、医疗,就会蔓延恶化,所以必须用法
  • ①去年超爱吃一家鸡公煲,每天都点中辣,吃了一个星期智齿发炎了,还打了两针和吃药,从那以后再也没点过鸡公煲了 ②食堂一楼的酱香饼也很好吃,有次太贪心,吃了一块后还
  • 真正让人感到后悔的,正是在该付出的时候选择了偷懒,在该努力的地方没能尽心。摘抄人生其实有很多事情不是我们自己能够决定的,会有许多的求而不得,也会有许多的身不由己
  • 又不好意思去当面道歉。害。
  • 在分手以后,你还得好好思考,在一起时,你是否给他施加压力,就是说有没有在恋爱的时候有过一些让他感觉不公平,不舒适或者不堪回首的事情,这种高低不均的差异也会给他无
  • !我还未体验养成系的快乐他就已经到达需要我仰望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