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疾病易致食管癌 要有防止策略】

我国是食管癌的高发区,目前普遍认为慢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食管裂孔疝、食管溃疡、食管憩室、食管乳头状瘤、食管息肉、食管白斑、贲门失弛缓症、食管瘢痕性狭窄是食管癌的癌前疾病,及时防治这些疾病,对防治食管癌有十分重要意义。

01.慢性食管炎

慢性食管炎分为两种:

1.慢性非特异性炎症:长期烟酒、过热食物、粗糙食物等刺激和维生素缺乏而引起。

2.反流性食管炎:由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

由于食管粘膜长期受到损害而发生慢性炎症,食管粘膜充血水肿、糜烂、灰白、粗糙、颗粒样变。大多发在食管中下段,以下段为主。多见于中老年人群,是中、老年人必须重视的常见病之一。主要症状为烧心、胸骨后疼痛。

研究发现,在食管癌高发区伊朗北部和中国林县人群中,慢性食管炎发病率特别高,且食管炎的发病率年龄较食管癌早10年,多数食管癌病人常伴有慢性食管炎。目前公认,慢性食管炎与食管癌有关。

对于慢性食管炎患者,应在祛除病因的情况下,应用抑酸剂和粘膜保护剂进行治疗。

02.Barrett食管

Barrett食管是食管下段粘膜的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所取代的一种现象,由正常的淡红色变成桔红色的粘膜。胃镜下有三种形态:岛型、舌型、环型。

通常认为,环型Barrett食管可能是由反流性食管炎发展而来,但岛型、舌型的病因至今尚不清楚,可能与先天因素有关。

Barrett食管本身并无症状,患者的症状主要由胃食管反流及其伴随的病变引起。主要是反酸、烧心、胸骨后疼痛或上腹痛。

目前公认Barrett食管是食管腺癌的癌前疾病。研究发现其腺癌发生率为5%~20%,是一般人群的30~125倍。但岛型、舌型Barrett食管不易癌变!环形Barrett食管容易癌变,病变长度越长癌变几率越高!

对环型Barrett食管、病变长度>1cm者,应加强胃镜随访。但对岛型、舌型患者,无需胃镜随访。

对伴有轻度异型增生者,第1年应每6个月接受1次内镜复查,如果异型增生没有进展,以后每年内镜复查1次。对重度异型增生的Barrett食管首选内镜下粘膜切除或手术治疗。

03.食管裂孔疝

胸腔与腹腔之间有一个分隔,叫横膈,其上有一个孔,叫食管裂孔,食管通过这个孔与胃连接,当食管裂孔扩大時,胃的一部分就会通过这个孔进入到胸腔內,这就是食管裂孔疝。其主要原因是食管发育不全、食管裂孔部位结构削弱。

食管裂孔疝是胃食管反流病的重要因素,其症状就是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状,主要是烧心、反酸、反胃。若疝入胸腔的胃较多时,患者进入食后胃部鼓胀可压迫周围心肺、纵隔,可产生气急、心悸、咳嗽、发绀等症状。

由于经常反酸,酸对食管粘膜的慢性损伤,容易诱发食管癌,食管裂孔疝是目前公认的食管癌的癌前疾病。食管裂孔疝并发食管癌的比率在0.32%~10%不等。

文献报道食管裂孔疝中反流食管炎的合并率为24%~64%,反流性食管炎中食管裂孔疝的合并率为32%~52%。近年有学者报告Barrett食管常伴有食管裂孔疝,Barrett食管的患病率在食管裂孔疝患者中明显增高,伴有食管裂孔疝的Barrett食管其Barrett上皮较长。

食管裂孔疝,由于解剖结构已发生改变,目前没有药物能纠正食管裂孔疝,大多数主张药物控制其症状,并修复食管、贲门炎症,以防止其发生并发症。症状严重者外科或胃镜下手术治疗,但手术后发复率较高。

04.食管溃疡

食管溃疡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深达食管粘膜下层直至肌层的炎性坏死性病变。

大多由反流性食管炎、药物引起,如氯化钾片、多西环素、非甾体类抗炎药等等,尤其干吞药物更容易发生。在食管异位胃粘膜上发生的溃疡可类似于胃溃疡。其它少见的还有食管结核、白塞氏病、克隆恩病等。

主要表现胸骨后及上腹部疼痛、恶心、咽下困难等,疼痛常发生于进食时,可放射至肩胛区、左胸部,或颈部,可并发出血、穿孔、狭窄等,因食管壁薄、粘膜下血管丰富出血、穿孔风险较胃、十二指肠溃疡更高。

慢性食管溃疡久治不愈可发生癌变。治疗主要针对病因,并用质子泵抑制剂抑及粘膜保护治疗。

05.食管憩室

食管憩室是指食管壁的一层或全层局限性膨出,形成与食管腔相通的覆盖有上皮的盲袋。

三个好发部位:

①咽食管憩室,发生在咽与食管交界处;

②支气管旁憩室,发生在食管中段;

③膈上憩室,发生在食管下段的膈上部。

大多无症状,口小底大的憩室容易发生食物潴留,具大憩室食物潴留后可压迫周围组织产生相应症状。憩室内潴留的食物腐败,可发生恶臭味,并致粘膜炎症水肿,引起咽下困难、吞咽疼痛。咽食管憩室可反流引起肺炎。

食管憩室癌变主要是由于憩室部食物排空减慢,残留食物的刺激,使憩室内或憩室口发生慢性炎症、溃疡,长期慢性炎症而发生癌变。

无症状者不需要治疗,症状严重者需手术治疗。

06.食管息肉

食管息肉是起源于食管粘膜上皮的赘生物,病因不明,可能与慢性炎症有关,比较少见,大多因胃部不适做胃镜时偶尔发现。

临床上多无明显症状,生长缓慢,大的息肉可发生溃疡、出血、堵塞食管腔或发生恶变。

食管息肉一经确诊,即应切除,大多数可在胃镜下经高频、激光、微波治疗而切除,内镜下不能切除者需外科手术局部切除。

07.食管乳头状瘤

食管乳头状瘤为食管鳞状上皮的息肉样良性肿瘤,较食管息肉多见,大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病因不明,可能与粘膜损伤、人类乳头状病毒(HPV)感染、遗传因素等有关。

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以上腹部症状居多,如胸骨后痛、吞咽困难、胃灼热感等。

因食管乳头状瘤有恶变可能,为食管癌的癌前疾病,应积极治疗。大多数乳头状瘤比较小,可在胃镜下切除,肿瘤较大者需外科局部切除,常可完全治愈。

08.食管粘膜白斑

食管粘膜角化过度,出现白色斑块状变化,称为食管粘膜白斑。病理上可发生角化不良和不典型增生改变,属癌前病变,有报道其恶变率为5%。

食管粘膜白斑多见于40岁以上男性,主要是局部刺激(如吸烟、饮酒和刺激性食物等)和某种营养物质缺乏引起。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后期白斑对于热和刺激性食物特别敏感。

食管白斑一般不需特殊治疗,但应祛除病因,包括戒除烟、酒、酸、辣等嗜好。

大多呈良性经过,预后良好。但要定期复查胃镜,发现白斑迅速扩大、表面粗糙、增厚、皲裂、破溃、硬结时,可出现胸骨后疼痛,应取活检排除癌变。病变扩大者,尤其发生异型增生者,可在内镜下行局部切除或电灼治疗。

09.贲门失弛缓症

贲门失弛缓症是食管下端括约肌弛缓不全,食物无法顺利通过而滞留,食管张力、蠕动减低,食管扩张。主要原因是食管贲门部的神经肌肉功能障碍。

本病比较少见,临床表现为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食物反流、吸入性肺炎等。

由于食物长期潴留在食管内,可发生慢性炎症而恶变。据报道贲门失弛缓症可以并发食管癌或贲门癌,发生率为2%~15%,尤其病程超过10年者。

本病确诊依赖X线食管吞钡检查,食管扩张,食管蠕动减弱,食管末端狭窄呈鸟嘴状,狭窄部黏膜光滑,是贲门失迟缓症患者的典型表现。食管测压有助诊断。胃镜检查排除其它疾病,尤其食管癌。

该病药物治疗、扩张、局部注射肉毒杆菌毒素等效果都不好。近几年采用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取得较好效果。POEM手术,在内镜下行贲门环形肌层切开,最大限度地恢复食管生理功能并减少手术并发症,术后早期即可进食,95%的患者术后吞咽困难得到缓解,且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低,该手术安全、可靠。

10.食管瘢痕性狭窄

食管瘢性狭窄指各种原因造成食管瘢痕组织形成,导致食管腔狭窄,食物通过困难。

常见病因是内镜下大范围食管粘膜剥离术后、外科手术后狭窄。严重反流性食管炎、食管溃疡愈合后疤痕,其它还有食管创伤、吞服强碱或强酸后食管化学性灼伤愈合后疤痕。

食管狭窄,食物长期潴留,可发生慢性炎症而恶变。

可在胃镜下治疗,扩张、疤痕切开、置入支架等,必要时在内镜下治疗的同时可使用糖皮质激素以减少疤痕形成。

【人类距离I型文明并不遥远,可能只差300多年】

//新浪探索 2022-05-08 12:15
//以下文章来源于环球科学 ,作者环球科学

图片来源:pixabay

卡尔达舍夫等级将能利用整个行星、恒星和星系能量的文明分别分为I型、Ⅱ型和Ⅲ型文明。目前人类是0.728级文明,按照以往的能量增长速率,我们大概能在2347年左右成为I型文明。但是,盲目地利用能源可能是个陷阱,野蛮发展带来的气候危机可能是宇宙所有文明的“大过滤器”,为了让人类文明长久发展,我们必须转换自己的能源结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又将在何时成为I型文明呢?

撰文 | 王昱
审校 | 二七

一个文明的发展是多方面的,人口、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都可以作为衡量文明等级的准绳。但这些方面所代表的往往只是文明的冰山一角,并且难以量化对比。对物理学家这群不想关注细节的“懒人”而言,整个文明的能耗便成了最方便的参数。一方面,它反映了整个文明利用能源的能力,这与整个文明的人口、经济与技术实力息息相关;另一方面,它又是一个非常具体的数字,可以量化分析。

这就是卡尔达舍夫等级(Kardashev Scale)诞生的逻辑。苏联天文学家尼古拉·卡尔达舍夫(Николай Кардашёв)在1964年提出了这个概念,他用能量级将文明分为3个等级:I型、Ⅱ型和Ⅲ型,这些文明分别可以利用一颗行星,一颗恒星和一个星系的能量。

图片来源:wikipedia

I型文明是行星级文明。这种文明可以充分利用宿主恒星(对人类而言,是太阳)传递到其母星(地球)上的能量,也能充分利用这颗行星自身包含的能量(化石能源、核能等),对应的能耗为10¹⁶W。

Ⅱ型文明是恒星级文明。恒星主要通过发光的方式向外传递能量,太阳向外辐射能量的总功率为4×10²⁶W,Ⅱ型文明对应的能耗指标就为10²⁶W。根据E=mc²计算,相当于每11秒,这个文明就能消耗掉西湖水总质量对应的能量。为了收集这么多能源,Ⅱ型文明可能会建造一些能源巨构,比如戴森球。戴森球上可能还有计算功能,为了充分利用能量,这样的结构甚至可能是多层的,一层戴森球的废热可以为下一层戴森球提供能量,形成俄罗斯套娃脑(matryoshka brain)。Ⅱ型文明应该已经掌握了一些非常遥远的科幻级技术,比如正反物质湮灭引擎、制造小型黑洞等。

Ⅲ型文明是星系级文明。银河系的总亮度为4×10³⁷W,考虑到整个星系实在太过庞大,只要整个文明的能耗达到银河系总亮度的2.5%,也就是10³⁶W,我们就能将它称为Ⅲ型文明。对于这种级别的文明,或许连时空本身都能随意操控,它们或许能制造虫洞或超大质量黑洞。这种文明的技术实力应该已经完全超出了我们的认知,我们应该无法想象他们拥有的技术。

卡尔达舍夫等级并不是离散、分立的,它其实可以通过一个对数公式表示。如果一个文明的全部能源消耗为P,那么这个文明对应的卡尔达舍夫等级K可以表示为: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2018年全球能源消费为14 281 889千吨油当量(能量单位,kTOE,kilo ton oil equivalent),大约为1.90×10¹³W。再由上述公式计算可得,地球上的人类文明目前属于0.728级文明。

过去,人类能源消费大约是按照指数增长的——每年增长的能源消费制造了更多机器,能让我们在下一年消耗更多能源。如果仅仅按照以往的增长率简单粗暴地进行拟合,就能发现我们大约能在2347年左右成为I型文明,在几千年后成为Ⅱ型文明,在几十万年后成为Ⅲ型文明。

能源的陷阱

不过,这只是一个很粗略的估计。它只是根据过去人类能源增长率来估计未来,并没有考虑实际的限制,过于乐观。而且,国际能源署所使用的这个单位让我们不由得想起一些不妙的事情——化石能源的环境威胁。虽然只是用石油来等效,但是化石能源现在确确实实给整个地球的环境带来了很多危害。正如美国生物学家艾德华·威尔森(Edward Osborne Wilson)曾说的:“人类真正面对的问题是:我们拥有旧石器时代的情感,中世纪的制度和宛若神明的技术。”我们的文明也正在面临严峻的气候危机。甚至有人认为,文明在向I型文明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大过滤器”(Great Filter),增长的能源消费会带来剧烈的气候变化,从而导致文明灭亡。因此,没有文明能达到更高的等级——这可能就是“费米悖论”的解释,也是还没有外星人和我们建立联系的原因。

现在,意识到气候危机的人类正在尝试限制自身的碳排放。比如,我国就提出,到2030年全国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到206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80%以上,全国实现碳中和。而欧盟诸国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则计划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未来的几十年,人类整体的能源结构也许将面临巨大的转型。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各种能源的变化,重新计算人类成为I型文明的时间。最近,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在预印本网站上公布了他们的研究结果,他们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的政策和建议,以及国际能源署(IEA)对未来几十年能源消耗的预测,开发了一个更详细的影响模型,估计人类在此框架下成为I型文明的时间。他们的结论是,如果人类将主要能源转换为清洁能源,大概能在2371年左右成为I型文明。

转型的考验

模型显示,如果全球各国都履行自己的承诺,那么在2040年代,人类将会快速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到2050年左右,化石能源的消耗会迅速降低到相对很低的水平。

(a)、(b)、(c)分别为人类对煤炭、天然气和原油的消费,黑色为指数模型,红色为影响模型,蓝色为国际能源署历史数据。
图片来源:原论文

在化石能源快速衰减的同时,太阳能、风能、水力、地热等可再生能源将会基本维持指数发展模式,甚至会加速发展弥补减少化石能源带来的漏洞。

而还有一种不容忽视却颇受争议的能源——核能。国际能源署表示:“从历史上看,核电一直是全球无碳电力的最大贡献者之一,并且具有帮助电力行业脱碳的巨大潜力。”过去50年中,核能减少了550亿吨二氧化碳排放,几乎相当于人类2年二氧化碳排放的总和。

从1971年到2018年全球核电供应量。
图片来源:原论文

但在多数人心中,核电始终是可怕的存在。1986年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和2011年的福岛核事故让所有人都心有余悸,1986年后,全球核电增速减缓,2011年全球核电发电量甚至出现了明显的倒退。就算核电是非常安全的能源,发展速度也不得不受此影响而放缓。按照国际能源署安全数据表(Safety Data Sheet,SDS)的最理想估计,未来核电的年平均增长率大约为2.47%。

不同条件下的核能发展情况。黑线为已有数据、红色虚线为不再建设新的核电站、蓝色虚线为只建设规划中的核电站、绿色虚线为按照国际能源署安全数据表规划、建设核电站。
图片来源:原论文

在这种限制下,可再生能源总量将达到核电的两倍左右。

红色为可再生能源、黑色为核能。图片来源:原论文

在这样的估计下,全人类的能源消耗反而可能会在2030年左右下降,在2050年左右到达最低值。这是能源转型的阵痛,但却是我们阻止全球变暖,不让人类陷入“大过滤器”的唯一办法。之后,或许人类的能源消费能回归指数级别增长,在用20~30年完成能源转型的情况下,在2371年左右,我们或许能就能安全地成为I型文明。

对人类文明等级的预测。图片来源:原论文

虽然卡尔达舍夫等级是个非常直截了当的限制,但它只是故事的一半。我们固然需要大量能源,但能源的使用效率同样重要。在倡导绿色节能的今天,越来越多低能耗的技术被开发了出来,用更少的能源,实现同样、甚至更好的效果。或许,只有当我们不需要仅仅依靠支配的能源来评判文明的标准时,我们的文明才能得到真正的进步。

详情:https://t.cn/A6XGieOx

【德国工厂订单大幅下降,俄乌冲突打击了制造商】俄乌冲突令通胀压力加大,扰乱了全球供应链,令经济前景变得黯淡,3月份,德国工厂订单的降幅超过预期。自2月底冲突爆发以来,对这个欧洲最大经济体增长的预期大幅下调,原因是德国主要制造商承受着成本飙升和零部件供应减少的压力。德国经济部在另一份声明中表示,与乌克兰冲突有关的不确定性加剧,反映在需求明显受到抑制,尤其是来自非欧元区国家的需求。目前来看,未来几个月的前景黯淡。欧盟摆脱对俄罗斯石油依赖的计划将使油价居高不下,进一步削弱家庭消费能力。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变更!他们的霸气回应,你知道多少?
  • 昨晚,首富马化腾突然宣布大消息,微信、QQ巨变!
  • 佟丽娅33岁生日:出轨不再让你受伤,每一岁都将是你的勋章
  • 不就是姨妈巾吗?说的好像谁没偷过一样!
  • 7问九寨沟地震!为何受伤的总是四川?
  • 李湘爆料某三字女星耍大牌,以化妆为名拒绝直播前的彩排
  • 揭秘:地震预警系统是如何预警九寨沟7.0级地震的?
  • 天津静海检察院批捕9名“蝶贝蕾”传销组织头目
  • 昆明3岁女童遭后妈虐死:颅内出血腹部扎满针眼
  • 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杨宇军退役 以“自主择业”方式离开
  • 二线城市上演抢人大战 送户口送房送钱全有
  • 58公斤黄金被扣18年,5名商人获1100万元国家赔偿
  • 19死247伤!九寨沟7.0级地震救援最新消息汇总
  • 吴敏霞婚纱照曝光!最受明星追捧的DR钻戒,美的让我想再嫁一次!
  • NO ZUO NO DIE!女子把电梯当跑步机逆跑,结局悲催了…
  • 印军连夜撤离洞朗 经历这么多天之后终于想通了
  • 男童玩手游花5万,如何让小孩有节制玩手机?
  • 辽宁6人遭雷击3人被击断肋骨 居民:“大火球”差点飞进屋
  • 刘亦菲重庆吃火锅被辣到爽 素颜也超美
  • 家庭常用药涨价 药厂:涨价原因“不方便透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