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悟道法师学 净土集

【若佛所说。即是了教。是故今时仰劝一切有缘往生人等。唯可深信佛语。专注奉行。】
  佛所说的就是『了教』,「了教」就是了义教,因为经教有了义、有不了义。譬如说小乘经典跟大乘经典,小乘经典不了义,大乘了义;大乘跟一乘,一乘了义,大乘不了义。佛所说的净土经是了义教,是了义,对我们念佛人来讲,净土三经,再加上《往生论》,如果再加上《华严经》的「普贤行愿品」,《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称为净土五经。这五经所讲的对我们修念佛法门来讲,这个对我们来讲是了义的,是我们主修的经典。所以这里『是故今时仰劝一切有缘往生人等』,善导大师当时就是「仰劝」,这个是很诚恳的、很谦虚的一个言词,劝一切有缘往生人等,有缘遇到往生经的人。『唯可深信佛语,专注奉行』,就是你只可以深信佛讲的话。
  这个地方讲「专注奉行」,专注两个字也是关键的字眼。这个关键的字眼,往往我们就轻易的、不留意的看过了,没有去注意到。所以这里讲,你看专注奉行,一般我们就讲依教奉行,这里讲专注奉行,它有特别的意义。这个专就是专修,不夹杂,注就是注入你的意识。这个注意,现在我们说你过马路要注意,注意两个字也是佛经的名词术语,我们很多一般通俗的名词都是从佛经出来的,像三心二意、注意,都是佛经的名词。这个注意也是作意的意思,作意就是你的意识专注在这个上面,好像你注意一桩事情,你全心精神都贯注在上面,就不可以分心,专修,这样才能成就。
  【不可信用菩萨等不相应教。以为疑碍。抱惑自迷。废失往生之大益也。】
  『不可信用菩萨等不相应教』,这是佛以下的,菩萨也有讲经说法,菩萨讲的跟佛讲的如果不一样,要以佛的为标准。所谓「依了义不依不了义」,因为菩萨还没有成佛,菩萨讲的也是正法,但是还不圆满,佛是究竟圆满了,在这个当中如果有不一样的要依佛为标准,不能依菩萨为标准,要依佛为标准。所以「等不相应教」,跟净土法门不相应的这些教理,『以为疑碍』,就变成疑惑障碍。『抱惑自迷』,抱惑自迷就是自己产生疑惑,迷失了。这样就『废失往生之大益』,就是我们这一生往生西方净土的因缘产生障碍了,这一生又去不了。这一生往生西方这个大的功德利益就得不到了,就非常可惜。所以这个当中我们一定要知道怎么取舍。再看下面一段:
  【深心深信。决定建立自心。顺教修行。永除疑错。不为一切别解。别行。异学。异见。异执之所退失倾动也。】
  『深心深信,决定建立自心』,「深心深信」是自己自心的事情,这个不是佛菩萨的,是我们自己要决定建立深信的心,要深信佛的话。『顺教修行,永除疑错』,「顺教」就是随顺佛的教导来修行,这样就能永远拔除我们的疑惑错误。如果不相信佛的、不听佛的话,那我们肯定错了,肯定吃亏是自己。下面讲,『不为一切别解、别行、异学、异见、异执之所退失倾动』。别解就是其他的解释,其他,譬如说批注净土经,批注有很多种,这个批注如果跟经的经义是相应的,我们就能够依靠采纳;如果跟经义讲的不相应,这个我们不可以采取。善导大师这个一段,主要是善导大师之前有我们很多法师他们批注《观经》,他们的看法就是说西方极乐世界主要是接阿罗汉以上圣人的,附带接引凡夫的。善导大师作《四帖疏》来给他导正,经义不是这样的,经文明明写的主要是为凡夫,这个法门主要是度凡夫的,但是附带度圣人的。
  因为凡夫还没有出离六道,他是最迫切需要得度的,那阿罗汉以上,他们虽然还没有成佛,但是起码他们出三界了,他慢一点就没关系。但是凡夫如果不出六道,堕三恶道的机会很多,堕进去不晓得什么时候才出得来,非常迫切需要就是六道凡夫。所以净土法门主要是度凡夫的。善导大师这样的导正,我们看一看这个经,真的他讲的是正确的。如果不是主要为凡夫,佛开这个特别法门就没有什么意义了,跟一般通途法门不是一样的吗?净土也就没有特色了。所以它主要是度凡夫的,凡夫没有能力断烦恼破无明,靠信愿行带业往生,这个我们凡夫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得到。断烦恼那个难度很高,那真的也不是我们一生一世可以达到的,甚至多生多世都达不到。有这些不同的批注跟不符合这个经义的,那我们一定要依经文为标准。批注是补充说明,它如果不违背经义,我们可以采纳;违背了,我们就不能采纳。别解,这个非常重要。别行,行就是修行的方法,这是个别不一样。
  『异学、异见』,他所修学的也不一样,他的见解也不一样,还有『异执』,他有不一样的执着。现在我们「别解、别行、异学、异见、异执」,我们就不谈其他法门,其他法门那个别都不一样的,都有它修学的理论方法。现在讲的最重要的就是我们修净土法门,也是有别解、别行、异学、异见、异执。我们如果没有听家师净老和尚讲这个经,剖析得这么深入,很容易受到这些影响。我们举一个例子,过去几年,现在可能还有,日本有提倡本愿念佛的,本愿念佛,一念十念往生。这个本愿念佛是在四十八愿第十八愿「十念必生」。但是这些日本的人,后来有一些修净土的人把经义这个意思断章取义了。十念就必生,那临终的时候念十句佛号就去了,念一句也去了,被车撞死的也能往生,反正你现在发个愿,到时候怎么死的都能往生,那也不用什么修善持戒,也不用。这个就类似像基督教讲的,你信了就得永生,讲的那个话的意思跟那个就差不多。这是一个错误的理解,大家跟着去修,也是错误的修行,这一生也是结结缘,达不到往生这个目标,这本愿念佛的。
  在十几年前,那个时候我好像偶尔会到花莲净宗学会,以前潘会长担任会长,有空会请我去花莲跟大家讲讲话,有一年,去了之后,潘会长就提出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就是有一个法师到日本去学本愿念佛,然后他去花莲弘法,他们这净宗学会的同修都去听了。听了回来,他们就疑问一大堆,他怎么那个讲法?好像跟我们老和尚讲的不一样,跟我们这个经典批注讲的不一样,疑问很多。后来我就给他们讲,我说你们都不老实,老和尚的经不听,然后来一个法师,大家赶快跑去听。跑去听,如果你自己有能力去分辨它的对错,那也就没有关系,反正增长你的见识。问题是你去听了之后,听了不但不能帮助你断疑生信,听了之后反而增加你的疑惑,那就错了,那不如不听。听了不但对你没有帮助,反而增加你的障碍。所以从这个地方我们就知道信难。
其实《般若经》你没有深入,你很难做得到无相,讲是能讲,但是你做不到。讲的话都是空,印光祖师讲,「言时句句皆空,行时步步着有」,讲的时候每一句都是空,空,这个讲很简单,但是在生活行为上表现的每一步都是执着有,讲的都是空,做的都是有,一点也不空,空不了。所以这些都属于别解、别行,跟经典本义不相应,还有异执,他不一样的一个执着。这个很多方面,可以说现在我们就净土法门来讲就不一样了,很多不一样,异执。

《金刚经》如是奉持
第十五段(第十三品)#如法受持分#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这个时候,须菩提听了如来以上所说,于是对佛说:世尊!这本经义理太深,妙不可言,那么请问这本经叫什么名字?我们这些佛子们应该如何受持呢?这是须菩提尊者在请如来点题,点出本经的核心所在,这个核心就是经名,以此方便学佛之人抓住重心,不偏不倚。行者只要自始至终都在这个重心的指导下,就会顺利地成就道业,这是尊者护念众生的大慈大悲。
佛告诉须菩提说:这本经的经名叫《金刚般若波罗蜜》,是这本经的名字,你们应当记住经名,善解其义,并依教奉行,忆持不忘,广为流布,这样做,就是奉持《金刚般若波罗蜜》。为什么要如此奉持呢?须菩提!奉持是奉持经义,经义就是佛说的“般若波罗蜜”,但你们不要听到佛说有个“般若波罗蜜”,就执着这个“般若波罗蜜”,而是要认真理解: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的真实含义。
什么是“般若波罗蜜”呢?般若(bore)是梵语的音译,义译为智慧。此智易与世间智慧相混,故历来只作音译,另加注解,般若就称般若。般若是出世间的智慧,是能学道、能解道、能修道、能证道、能解脱生死烦恼,能超凡入圣的智慧。这种智慧名为般若。
般若粗说有十,即实相般若、境界般若等,细说甚多,如人有八万四千烦恼、心就有八万四千般若,般若是专治烦恼直至成佛的法药。修功德者应当知道:般若之体即法身、功德在法身中。若人识得般若、解得般若,但不善于应用般若,此人有过无功;若能善用般若、则有功有德;若能常持不懈,即是安住于菩提道,直通成佛之路。
“波罗蜜”是梵语的音译、义译“到彼岸”,意思就是众生从此岸到彼岸。“此岸”“彼岸”是比喻,此岸比喻生死、彼岸比喻涅槃。此岸是轮回之苦、彼岸是真常之乐。那么怎样才能从此岸到达彼岸呢?应修菩萨六波罗蜜,六波罗蜜就是六个法门,即: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般若。修此六个法门,就能从有生有死的此岸到达不生不死的彼岸,到了彼岸,就叫波罗蜜。
那么佛为什么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呢?般若波罗蜜是智慧与解脱的意思,只有善于用智慧的人才能得解脱,反之则不能得解脱。般若波罗蜜原本是最好的解脱法,但如果执着于此法,此法就不是般若波罗蜜了。怎么会是这样的呢?因为是法皆有法相,法相非实,如果执着于非实之法,怎么会是般若波罗蜜呢?般若波罗蜜是真实之法,但不是用语言或文字可以阐明的,一旦执其为有,即生幻相,自我缠缚,不得解脱。所以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能如此解其义,当下到彼岸。
佛说:须菩提!你意下如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已明白了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的道理,于是对佛说:世尊!如来无所说。明明如来在说法,为什么须菩提回答如来无所说呢?因为有所说的都不是真正的法,真正的法是无所说的,所以须菩提的回答是正确的。
佛说:须菩提!你意下如何?将三千大千世界里的所有微尘加在一起,多不多?须菩提回答说:甚多、世尊!佛说:须菩提!这诸多的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非微尘就不是微尘,那么什么是微尘呢?
色体的极小者称为极尘,七倍极尘称为“微尘”,常用以指极细小的物质。 《大毗婆沙论》卷一三六说:“应知极微是细色。不可断截、破坏、贯穿;不可取捨、乘履、摶掣;非长非短、非方非圆、非正不正、非高非下,无有细分,不可分析,不可覩见、不可听闻、不可齅尝,不可摩触。故説极微是最细色。此七极微,成一微尘。是眼识所取色中最微细者。微尘有三个意思,即:一、微尘:是最最极为细小的物质。二、极细小的尘埃。三、比喻卑微,不足道者。常用作谦词。
三千大千世界的微尘比三千大千世界的恒河沙还要多不可数,因为微尘比沙更细,细到肉眼都很难看清,微尘分解到最后就成了虚空,所以,佛常常用微尘来比喻用恒河沙都不能比喻的更大的数字。
三千大千世界里的微尘虽然多不可数,但如来说这多不可数的微尘,不是微尘,如果非要说是微尘,也只是个名称而已,并无实义。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三千大千世界也好、多不可数的微尘也罢,在众生的自性真空里,是本来就没有的,有也只是无明于自性中所现的一个幻相。所以,如来说诸多的微尘,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同样的道理,佛说世界,也不是世界,如果非要说是世界,也只是个名称而已,并无实义。
佛说:须菩提!你意下如何?如来有三十二相,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须菩提回答说:不也、世尊!佛说:那么是何缘故不也呢?须菩提回答说:因为如来所说三十二相,根本就不是三十二相,如果非要说是三十二相,也只是个名称而已,并无实义,与上面所说的道理是一样的。
如来在这里说的三十二相是什么意思呢?三十二相是如来应化之身,具有三十二种相,以表法身众德圆极,为人天中之至尊,是人天之师,一切众圣之王,为三觉圆满所成之三十二种德相。但这些相,都是从法身中流出,是有相之身,与无相之法身相比,仍属幻相。在幻相中见到的如来,就不是真如来。所以须菩提说:不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因为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就是这个道理。
佛说:须菩提!如果有修五戒十善的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那么多的身体及生命来做布施,得到的福德肯定很多;但是,如果有人,于此《金刚经》中,哪怕是只受持了四句一首的偈颂等,并将这首偈颂的真实含义,为他人解说,那么他得到的福德比前者更多。这是什么道理呢?因为财布施做得再多再大,都只能得到有限的福报;而为人说法,得到的是功德,功德的受用是无限的。一切众生,若能按经名《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之义如法修行,修的就是功德、修功德最好的修法就是如是读诵奉持《金刚经》。

一生,很短,浩然天地间匆匆一瞥;

一生,很长,柴米油盐中茫然四顾。

一生,很简单,春夏秋冬交替轮换;

一生,很艰难,寒来暑往奔波劳苦。

一切生活的喜怒哀乐,都缘于一颗上下波动的心。
而我只想每天不吵不闹,不温不火,平凡生活。任窗外风雨飘摇,我自微笑,与时光同行。

不求轰轰烈烈,只要舒适温暖。在时光的渡口,做独一无二的自己,不遗余力的前行。

心有一切有,心空一切空;

心迷一切迷,心悟一切悟;

心邪一切邪,心正一切正;

心乱一切乱,心安一切安;

一切为心造,无心自解脱。

生活之苦,苦在执着。你在意什么,什么就会折磨你。人生本过客,何必太执着?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与其对烦恼念念不忘。不如,拾一段光阴暖心,剪一窗风景怡情,观一池湖水静心,抛俗尘杂念修心,便是人生最美好的清浅岁月。 https://t.cn/RTv4Kyo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财经微享# 一份耕耘 一份收获在一生之中,每个阶段要做的事情都有所不同,玩乐的阶段对我而言就如清晨的露水若要迎向璀璨的人生,就要在此时此刻扎下良好的根基。
  • 为了应对新一轮的技术革命和产业转型,立足于中国经济发展变化的需要,着力于创新驱动、智能转型、扎实基础、绿色发展、人才等关键领域以及先进制造业,“中国制造2025
  • 但后来的事情你们都知道了——20多天过去了,无论三区如何划分,核酸如何全阴,我们都没出过门;20多天过去了,上面没有帮我们解决物流物资的问题,底下却滋生了无数高
  • 这时,我想起来了,我的父母他们记得我的生日,还说要请我吃饭,而我却在等待可能没有的祝福,现实是0点没有一个祝福。我天真的以为应该会有人愿意掐点0:00给我发信息
  • 乃元气之祖,万道之祖先,乾坤之根本,天地之精源,太无之中,凝自然之真而为体,广大无边,应化莫测,非阴非阳,能微能彰,不古不今,不存不亡,常於无量劫运之端,太初、
  • 到了今年 Q1,特斯拉的汽车业务毛利率甚至来到了:32.9%!不过根据官方描述,得州工厂的 4680 进展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的爬坡:「在 Cyber Rodeo
  • 。。
  • 今天19啦啦啦 虽然是在学校过的但是也很开心嘻嘻 收到了好多跟祝福[求关注][求关注]有家人跟好朋友的关心好满足上网买的蛋糕好好吃 红丝绒yyds[舔屏][舔屏
  • 下面就来看看哪些人命中财运不显,又该如何改命中缺财的主要原因01首先,财星绝对是影响财运的关键之一,但是影响财运的绝不止财星本身,更多时候还要看食伤星,因为“食
  • 【智者所受.圣所行处.】意思是说有智慧的人,他才了解出家的意义,因为,不执、不妄想,没有所谓的出家,才是真正出家,所以,一切贤圣、一切诸佛菩萨,都赞叹出家法,为
  • 放弃工作、没有自由时间、没有收入……以为熬过哺乳期就好了可是全职妈妈的身份很难再割舍了‍♀️索性熬到了孩子入园上学终于可以开始真正为自己考虑了✌你准备好为自己考
  • 宝藏博主尽力了,有些穿搭下架了,所以只能更新一些类似款如果喜欢我的分享你就➕关注吧,爱你们全网同名创作不易,如果你喜欢我的分享可以给个鼓励,成为我的粉丝,我将以
  • #鄂电新闻#【为武阳高速建设让道】4月23日早上7时,国网黄石供电公司项目管理中心项目管理人员来到110千伏浮军线迁改现场,组织参建单位开展竣工验收,并做好送电
  • ✨P1中秋节和小俞同学一起吃的二食堂的烤肉,撑死我了[跪了]不过自从装修以后音乐餐厅逐渐变成了我吃不起的样子[汤姆]✨P3给班级同学买了些月饼次次[羞嗒嗒]✨P
  • 爱情是复杂的,它为人们带来幸福,同时也带来很多烦恼,当你深爱一个人的同时,难免会有许多担心,你和TA能够一起携手走到最后吗?《MODERN LIVING》认为,
  • #会计实操[超话]#本人从事会计工作六年,已过注会,疫情又来了,所以最近不忙,想带几个徒弟,自己工作几年整理的实操资料:做账报税流程、金蝶用友软件操作、出纳台账
  • 香港十二部高分僵尸电影,你看过哪一部?美剧好的一点是没什么意外,主演一直是那批人,主角可以一直陪伴观众到剧集结束,这是我看过最长的美剧也是我最喜欢的美剧[苦涩]
  • 山东省青岛市(2个):莱西市第七中学(龙口东路25号)龙口东路18号安居小区。疫情风险等级提醒 截至3月11日23时,全国现有14个高风险地区,193个中风险地
  • 每一个公民的批评和建议,就是“自由地批判”。这个无条件的执行,就是“严格地服从”它表达了对法律的敬畏,和执行过程中的绝对性。
  • 还有部分单身女性对此充满了嫉妒,觉得自己是个正常人,都找不到这样又高又帅的男友,却被这个袖珍女孩截胡了。知道孩子一切正常以后,两人才安心待产,期间他们依然会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