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凉爽,早早起来转一圈,然后去菜市场买菜,准备再到昨天经过的地方买几个包子,途中有卖苞米的摊贩,六十多岁,买的人挺多,就嫌麻烦径直去买包子,心想回来路过如果还有就买点,因为去年在这个地方买过一次,非常好吃,比超市的口感要好。回来见还有就挑了两斤10元钱的,我们东北苞米论棒,这里论斤。等掏出手机付钱时,摊贩告知没有微信,正在挑玉米一一个女士也说没带钱,正纠结时,旁边买苞米的大姐掏出手机,告诉付给她,她再给摊贩钱,顿时很感动,连声道谢。回来途中我想,如果我遇到这种情况,是否也会像大姐一样,助人为乐,又很淡定呢!

耕而陶聊茶:三十七.三红七绿为青茶 (11.泡壶鸭屎话单丛)
有朋友说,哎,不是脑子进水了吧?怎么泡一壶鸭子拉的屎喝呀!一听这话,那一定是外行了,老茶客都知道,我说的这个鸭屎可不是鸭子拉的屎,而是产自广东潮州的凤凰单丛茶的一个品种—鸭屎香。

鸭屎香的母树现在就长在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县凤凰镇凤溪管区下坪坑头村,树龄近百年。这个茶树品种叶片大,颜色深绿,茶农管它叫大乌叶,怎么又叫成“鸭屎香”这么个怪名字了呢,这里边还真有个故事。从事研究凤凰茶的前辈黄柏梓老先生在调研中记录过这样一个事,年过八旬的凤凰镇茶农魏春色说,这名丛是父亲从乌岽村引进的,种在“鸭屎土”(夹杂着粒状的含有矿物质的白垩泥土)的茶园里,长着深绿色的叶,叶形似“刚亩树”(学名鸭脚木)叶一模一样,但比其他茶叶较大且厚实,采制起来香好,韵味也好。乡里人询问这是什么名丛,什么香型。我怕他们去偷,瞎扯是鸭屎,不是什么好茶。他们却说是好茶,是一个好品种。我一听,心里就慌了,但我仍假装镇定地说:“不甚好,是鸭屎香。”,就这么着,“鸭屎香”单丛的名字便传了开来。

之后,凤凰单丛“鸭屎香”的名气越来越大,茶农跟茶叶专家们就觉得“鸭屎香”这个名字不好听,难登大雅之堂,应该给它起一个好名字。后来大家认为它冲泡出来的香味近似凤凰山上野生的金银花盛开时的香气,于是在2014年将“鸭屎香”命名为“银花香”。但是“银花香”这个名字,学术味道浓,知道的人不多,老茶客们还是喜欢叫它“鸭屎香”,这样叫着亲切,有烟火味道。我也如是。

说起产于潮州凤凰山的单丛茶,它们是以香气的丰富、高扬而闻名于世的。单丛的特点是香气直接单纯,绝不拐弯抹角。凤凰单丛茶都有哪些香气类型呢,我大略说说啊。有蜜香,咖啡香,色种香;有果味香型的苹果香、杨梅香、薯味香;有药物香型的姜味香、杏仁香、肉桂香、苦味香;有自然花香型的银花香、蜜兰香、栀子花香、夜来香、玉兰花香、芝兰花香、桂花香、柚花香、茉莉花香…我都说不过来了,有兴趣的朋友慢慢找来品品吧。

凤凰茶产于凤凰镇。凤凰镇位于广东省潮州市北的凤凰山之中.凤凰山山势嵯峨挺拔,主峰海拔 1497.8米,素有“潮汕屋脊”之称。清康熙年的饶平县令郭于蕃在《凤凰地论》中写道:“层峦耸翠,巍然上出重霄;山峰叠峙,岩岫常带烟霞。”。山高林密,云雾缭绕,良好的山场,才能长出优品茶树。我平常总跟茶友说好茶实际喝的其实就是生态,讲得就是这个。

凤凰茶包括乌龙、红茵、凤凰水仙、黄茶、色种这几大类,再细分,就是株系了。

凤凰山种植乌龙茶历史悠久,大家注意啊,这是乌龙茶树,是个茶树品种,可不是六大茶类里的青茶-乌龙茶,别搞混了。红茵是野生茶树,它是凤凰水仙茶树的原始祖先,凤凰水仙品种就是从红茵品种繁衍而来的。凤凰水仙,源于红茵。因为新鲜茶叶的叶尖从侧面看特别像鸟嘴,所以很多人管它叫鸟嘴茶。凤凰水仙源自红茵,它自身又经过多年以来不断的培育产生了非常多的优良变种,形成一个资源类型复杂的多类型地方群体品种跟无性繁殖品种,即凤凰单丛系列。民国32年(1943年)《新修丰顺县志》记载:“凤凰茶亦名水仙。又称鸟喙茶。”。《潮州茶叶志》上说:“过去很久时,群众称它为鸟嘴茶。解放后,一九五六年全国茶叶专家们才命名为‘凤凰水仙’。这是因为凤凰相传是一种祥瑞的鸟,为鸟中之王,古称瑞鸟。水仙是我国的一种名花,春寒吐蕊,芬香袭人,高洁如仙,有‘凌波仙子’之美称,把‘凤凰’和‘水仙’这两个美名融为一体,安在茶树品种上,可见这个品种是多么名贵,寓意也极为精当深刻。”。黄茶,就是黄茶丕,也叫细茶,黄茶是古称。它是凤凰水仙群体种自然杂交退化形成的品种。色种,主要有佛手、奇兰、黄棪、梅占。我们平常说的单丛,最早指的是凤凰水仙品种中的优良单株茶,单采单制,单独贮藏销售。后来约定俗成地成了所有优异单株的总称谓。

地方古籍对凤凰茶的最早记载是明嘉靖年间的《潮州府志》,里面说饶平县每年须贡“叶茶一百五十斤三两,芽茶一百八十斤三两。”。明万历十年(1582年),郭子章任潮州知府。郭子章,号青螺,博学好文,有政声才名,史称他“能文章,尤精吏治”、“文章、勋业亦烂然可观矣”。郭子章在任上写了十二卷的《潮中杂记》。《潮中杂记》中写道:“潮俗不甚贵茶,今凤山茶佳,亦云待诏山茶,可以清肺消暑,亦名黄茶。”

不难看出“凤山黄茶”就是现在潮州乌龙茶的前身。这个“黄茶”的称谓,不是咱们现在意义上六大茶类里的那种轻度氧化的黄茶,应该是绿茶。所谓“黄”有两种原因,一种可能是指这种茶的颜色绿中泛黄,它是由一种自然发黄的黄芽茶树品种的芽叶制成的。比如享有盛名的安徽寿州黄茶和四川蒙顶黄芽,都因芽叶自然发黄而得名。还有一种原因可能是由于当时做茶的工艺水平一般,使其成品茶颜色发黄,这个可以从清朝康熙年间饶平知县刘忭主修的《饶平县志》中看出些端倪:“山川:待诏山,在县西南十余里,四时杂花竞秀,名为百花山,土人植茶其上,潮郡称待诏茶。凤凰山,在县治西十里,高压诸峰,山顶翠如凤冠,乘风能鸣,与郡城西湖山相应。凤髻山,在大尖峰下,五峰如云。物产:茶。粤中旧无茶,所给皆闽产。稍有贾人入南都,则携一二松萝至,然非大姓不敢购也。近于饶中百花、凤凰山多有植之。而其品也不恶,但采炒不得法,以至苦涩,甚恨事也。”。看,很可能是“采炒不得法”造成了“黄”,这就更回证了上面说的它是绿茶而不是六大茶类里的黄茶,因为黄茶的特点是甜淳,而非“苦涩”。

民国24年(1935年)《广东通志稿》记载的制茶工艺“将所采茶叶置竹扁中,在阴凉通风之处,不时搅拌,至生香为度,即用炒镬微火炒之,至枝叶柔软为度,复置竹扁中,用手做叶,做后再炒,至干脆为度,以炒而非焙…茶为凤凰区特产,以乌岽为最佳,每年产额二十余万元…。”。民国35年(1946年)《潮州志》中,才明确记载了凤凰茶焙炒两法兼用。也就是说,在1946年的时候凤凰茶的青茶工艺才正式形成。

说得太多,有点儿渴,来壶鸭屎喝!我的凤凰单丛大爱—鸭屎香,汤色橙黄明亮,香气浓郁持久,沉稳有力道。尤其高山老丛做成的茶,难得的口感微挂清凉。莎士比亚说:“人应该生活,而非仅仅为了生存而活着。” 。生活是一种态度,是在一日三餐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平凡日子里,品出美的趣味,活出生命的滋味。一百八十毫升的盖碗,5克鸭屎,三个人,喝了20泡,脊背冒汗,通体发热,透了!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屎香。

版权声明:本文为新浪微博认证美食博主"耕而陶一茶"原创撰写,欢迎博友在微博上转发,交流茶知识。但,任何单位、媒体、个人未经允许不得复制转载,违者必究。

#三联美食# 在淮海中路一间洒满阳光的厨房里,赵荣华热起锅子来。案板上的五花肉已经收拾停当。“我爸爸做菜是‘老三篇’,上海传统家常菜,最拿手的就是红烧肉,所以我骨子里面相信上海味道就是红烧肉,两个月必须吃一回解馋。”但赵荣华烧起菜来,已经和父辈大不相同。

他用平底锅爆香青葱和姜片,将五花肉煎到微黄。“猪油煸过以后特别香,而且高温可以封住肉里面的水分,肉质不容易老。但也不能煸太长时间,猪皮会硬。”他往锅里倒红酒——而非上海人家常用的料酒或是黄酒。“我们的红烧肉做得好,就和法国的鹅肝一样,软糯丰腴。

法国人用酸甜果味的东西来搭配鹅肝,找那个味道的平衡点。我做红烧肉也是这样。红酒有果香、有酸度,能够综合红烧肉里的甜味和油腻。”酱油、冰糖下锅,肉在锅里小火焖了三刻钟,眼见汤汁快要收干,赵荣华淋了些日本料理常用的味噌下去:“现在真正好的黄豆酱油很难找了。红烧肉酱香味要浓,味噌正好可以用来提味。”这一份肉,裹着亮晶晶的酱汁,甜得恰到好处,果然如他所说:“配一碗白米饭,一口闷,下饭菜,下得嚇死人。”

一道小时候“外婆常做”的面拖小黄鱼同样被赵荣华弄出了花样。他用全麦面粉和生粉混合做面浆,再向面浆里淋少许油——这是日本天妇罗的做法。锅里油温七成,他提溜着收拾好的小黄鱼,裹上面浆,在油锅里转一圈,用筷子蘸点面浆洒在正在烹炸的鱼上。这也是天妇罗的技巧,使外壳更加蓬松酥脆。

鱼出锅,赵荣华拿出浓稠的黑醋汁,在盘子里勾出线条。“七分意大利黑醋加三分冰糖,小火慢慢熬成,”他解释说,“混搭小黄鱼,味道会更丰富。前几天意大利米其林三星厨师西莫·博图拉(Massimo Bottura)来上海,我吃了他做的菜,其中用到了他珍藏40年的黑醋汁,于是就有了这样的灵感。”

不惑之年的赵荣华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他对上海味道的改造与这座城市的变迁同步。从前,赵荣华家就住在现在上海新天地所在的位置,太平桥。

他记得小时候,家里出门的几条街上遍布小吃摊。一家叫“春园”的铺子有鲜美的小馄饨和黄芽菜肉丝春卷。那时候流行“小笼馒头”,“外面是发酵过的面皮,里面裹肉馅”。他爱吃大汤团,猪油芝麻的馅子,也爱“四大金刚”,呛饼、油墩子、粢饭团和粢饭糕。当然少不了生煎,“下面的底薄而脆,上面的皮薄而有弹性,肉馅结实,大口咬下去都是汤水,一不小心就会溅得一塌糊涂”。

普通人家的孩子并没有太多机会上餐馆,婚宴就是盛事。“我至今还记得一个场景,在一家饭店二楼,台子上有条很大很漂亮的松鼠鳜鱼。一桌菜好不好,就看一道松鼠鳜鱼。小孩子等着鱼上来,吃完可以下桌玩了。”

1996年,上海开始改造太平桥地区52公顷的旧城。也就是这一年,已经学了4年厨师,做惯了上海菜、广东菜的赵荣华赶上最时髦的一阵风,成了西餐厨师。那以后,意大利菜、日本菜、东南亚菜、美式餐饮他都上过手。他在外滩三号的一家西餐厅做热房主管。一天,一个美国女记者穿着厨师服到厨房里来采访,他负责向她介绍厨房的运作方式。临走时,她问他:什么时候可以一起吃顿饭?

认识赵荣华时,莫云刚刚开始在中国的美食记者生涯。她本就出生在一个跨文化背景的家庭。母亲是上海人,8岁离开上海去西班牙,随后到美国定居。

赵荣华描述岳父母家的厨房:“你能想到的世界各地的任何调味品,都能在那里找到。单单是芥末就有十几种之多。”在莫云记忆里,母亲“从来不会做两道一模一样的菜”。赵荣华赞叹岳母对食材充满想象:“比方做豆腐,她会放奶酪进去,让人意想不到,但是非常好吃。”

爱情在厨房破土,被美食滋养成长。两个背景完全不同的人在上海相遇,一拍即合。

赵荣华在外滩三号工作的时候,每天都要忙碌12个小时以上,但无论多晚回到家里,他都要给莫云做一道菜。莫云对他的手艺充满了赞叹。这让赵荣华大为惊讶:“从前我没有觉得厨师是个什么高尚的职业。我也给我以前的女朋友做吃的,她并不会赞美,甚至在向其他人介绍我的时候会羞于说我的工作。在莫云这里,我第一次感到这门手艺是值得尊重的。”

同样,赵荣华的经验和人脉为初入美食报道的莫云打开了厨房秘密的大门。相处的前10年,两人一起去上海各种餐馆试菜。“每天都去新的餐厅,认识新的厨师。”从5000元一位的分子料理餐厅到广园路菜场对面的灌汤包和辣肉面:“骑着一辆电动摩托车,两个人每天到处跑。”

莫云也爱上海味道,熏鱼、酒香草头、腌笃鲜,胃口好的时候,丈夫的红烧肉她能吃掉一整盘。但赵荣华家的餐桌,从来不会连续两天出现一种风味,那是一桌世界美食的流水席。1年前,赵荣华开了一家潮汕火锅店,那个时候上海吃四川火锅的风头刚过。没想到,一年来,沪上的各个档次的潮汕火锅“开了不下1000家”。生意之好令赵荣华大为意外,第二家分店已经开张。

今天的上海好像赵家的餐桌,在灯红酒绿的林立餐馆中,本帮菜反主为客,成了边缘角色。这倒并不奇怪。曹聚仁在《上海春秋》里回忆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本来,天下美食佳味,集中在扬州,到了近百年间,才转到上海来。上海本地,并没有什么特色的菜味,可是,这个吃老虎奶长大的城市,她就吸取全国的精华,加上了海外奇珍,成为吃的总汇。”

听说我要寻找本帮菜,赵荣华带我去拜访了他的两位朋友。身材瘦削的孙伟轩原本是一位足球运动员,90年代初,他从市级队伍退下来,被安排进宾馆学厨4年,在一些本帮菜餐馆陆续烧了8年菜。他2010年创业做本帮菜馆“弄堂筵”。

2012年店面扩大时,他相中了武夷路附近一处小楼。把店面转手给他的上一位餐馆老板说,这里19世纪中叶的时候就有一家小酒馆,叫“悦宴九馆”。这个故事打动了他。小楼位置僻静,做的是回头客生意。他的顾客绝大多数是三四十岁的上海本地人,拖家带口的来吃家宴。

本帮菜馆大不易,孙伟轩觉得自己是讲情怀的。“上海各类餐饮输入非常多,论本帮菜,好餐馆两只手的指头就数得过来。消费人群年轻化,年轻人讲新鲜口味,喜欢外来的味道。从经营说,火锅是可以标准化的,本帮菜不能。

比如红烧,糖和黄豆酱油的比例怎么放,什么时候放,调料和火候的把控都是需要有功夫的。没有10年厨龄,烧出来的菜完全不能看。有些菜系的馆子可以开得大,可以有中央厨房,完成一道菜的前四个步骤,但本帮菜最多只能完成前两个步骤,只能进行原料粗加工。原料、人员,成本就都上去了。”

弄堂筵打“怀旧”牌,孙伟轩觉得,许多本帮菜馆为了迎合客人,已经将菜品的口味改得离谱了。他的初衷是做“不改良的本帮菜”。但事实上,“改良”似乎不可避免。

传统上,本帮菜用青鱼做熏鱼,但孙伟轩用三两到三两半的小鲳鱼,“肉质好、刺少、鱼身扁,容易入味”。鲳鱼块经过两次油炸:第一次定型,第二次炸酥。出锅的鱼块浸入孙伟轩留了十几年的“老卤”里。他嫌白糖腻,在老卤里放的是麦芽糖和冰糖。做松鼠鳜鱼,他借用了粤菜的糖醋汁,除了茄汁和冰片糖,还加了西餐常用的OK汁和微有辣味的喼汁。

一道油酱毛蟹,蟹下油锅前需要裹淀粉。他试验了许多回,选了一种荷兰土豆粉,“用量小,挂壁裹料作用好,蟹黄蟹膏不会流失”。不过他不会在这道菜里加更多新鲜调味料。毛蟹和年糕炸过之后下锅红烧,只放酱油、糖和水。“高汤都不用。毛蟹本来已经很鲜,放别的东西就抢味了。”孙伟轩最得意的改良,是把梅干菜和上海酱鸭一起烧。梅干菜吸满了浓厚丰润的酱汁,以上海人的标准看,“下饭最好”。

孙伟轩开的是平价餐厅,赵荣华的另一位朋友方元走的是高端路线。“福1088”餐厅在沪上的名头很响。镇宁路上,三栋奶黄色水泥拉毛墙的西班牙风格老宅子并排在一起。门口没有招牌。镇宁路一带是旧上海的富人区。这三栋老宅中的一栋原本是方家的祖宅。

方元的曾祖父方旭东任过张作霖的财政部长,后来专攻铁路地产等实业,攒足钱后来上海定居,买下这宅子。解放后,老洋房里搬进“72家房客”,方家也一直住在这里。20多年前,住户陆续搬离,方家重新收回房子,方元的母亲就着地方开了一家“福园”餐厅。餐厅的招牌菜是一道用硝、盐、酒等腌制的硝蹄。2006年,方家把相邻的两栋宅子也并进来——他们原本属于李鸿章的小儿子和上海阜新面粉厂老板孙多森。

走进今天的“福1088”餐厅和走进“摩登时代”老上海大户人家的宅邸没有多少区别。在一间用于招待VIP客人的房间里,一块“生福轩”的匾额挂在墙上,是书法家谭泽闿民国二十四年(1935)所题。拼花的瓷砖地板在灯光下显出油亮的包浆釉色,一只中西合璧的红木橱柜和一张梳妆台分立在房间的两头。它们都是上世纪20年代的老家具。梳妆台两侧各有一把30年代的单人皮沙发。瓷砖、吊灯、家具都是方元一家从古董商手里收来的。

“专门请人看过,确定是老上海的东西,”方元说,“并不是因为开店才这么做。有这个情结。房间风格的复原依据我爸爸妈妈小时候对宅子的记忆。这是自己的家,所以一切都做得特别细心。”他让我留意一人高的深棕色木质护墙板,房间里那些可能扎眼的电灯开关都小心地藏在了里面。

悉心打造的旧上海迷梦自然需要称得起的菜式。方元推荐一道金黄浓艳的金必多浓汤——20年代起风靡上海滩的海派西餐富贵菜。一条一尺半长的鲥鱼气势磅礴地端上桌来。鱼身上码了火腿片和醪糟,清蒸出一汪鹅黄清透的汤。火腿的咸香和醪糟的清甜衬着鱼鲜。鲥鱼没有去鳞——上海人的讲究,“鲥鱼吃鳞不吃肉”,“鳞片连接的地方有胶质,最美”。

贵价餐厅会在普通食材的菜肴上格外讲究些功夫。酒香豌豆尖,只取豌豆尖最嫩的那一截,确保口感无渣。九块红烧肉整整齐齐地码在一起,为取到最漂亮的五花,“一大块肚方,修掉一半”。

赵荣华最爱一道清炒豌豆:“小时候吃豌豆,我爸会先打招呼:‘给你炒个豌豆,时令货!’”方元的豌豆自然不同于家常货色。“豌豆太老的发干,太嫩的里面是一包水,我们只取恰到好处的那些。40斤云南豌豆,只能挑出10斤豆子。”小豌豆油亮亮、绿莹莹,小玉籽一般盛在瓷调羹里,放进嘴里,像鱼子酱一般崩裂开来,满口清甜。

“福1088”虽然走老上海的步调,但菜肴已经不完全局限于上海菜了。方元一方面觉得,传统本帮菜做不出太多花头,没有新鲜味道客人不会买账。另一方面他也曾试图去上海周边郊县发掘一些“老味道”,但又嫌加工方法“太原始”,“农家菜,上不得台面”。

毫无疑问,本帮味道在变。就像他小时候记忆里的那些东西:“从前的馄饨皮是碱水皮,发黄的”;现在最红的生煎“吃上去就是和小时候的完全不同。难吃谈不上,就是不对劲”。方元的坚持,是在厨房里无论如何要有土生土长的上海厨师:“真正的上海厨师长已经很少了。本帮菜的厨师算到现在已经有第五代。”

他提到84岁的本帮菜泰斗李伯荣:“李伯荣算第二代,他吃过第一代本帮菜大师的菜。他的徒弟又以他为蓝本,然后是第四代、第五代。”真正的本帮传统味道是什么?那好像已经是一个不可复制的遥远想象了。“据说,李伯荣黄金时代的手艺真的是非常好。”方元喝一口茶,幽幽地说。

《在上海,什么才是真正的“本帮滋味”?》作者 / 徐菁菁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照相机][照相机][照相机]摄影师作品:[喜][喜]如果不计较付出多少,不在乎金钱财富,只要有爱就陪你走,只要你在就没要求,一起面对风风雨雨,一起承担喜怒哀愁
  • 《说文》:“少,不多也。此類草蟲圖式,於宋元時期曾流傳入日本,被東瀛藏家稱為“草蟲繪”或“紅白川”因為畫面中透著院體繪畫細緻精謹、筆法細膩的特點,能捕捉草蟲瞬間
  • 《生吞》是一个悬疑破案的故事,虽然情节上多少有些既视感,写得还是很精彩,尤其是最后矛盾的总爆发。郑执《生吞》:这两年有“东北文艺复兴”的说法,最长提及的是双雪涛
  • 6新聞这个新闻和电视上播放的新闻可不一样哦,这个新闻是报纸的意思。5切手看到切手是不是吓一跳,但其实它是邮票的意思。
  • 嗑cp快乐到口干舌燥心跳速率倍增深夜躺在床上想起来会在床上扭成麻花还忍不住笑出声必须和全世界立马分享的那种感觉是任何事物都没法代替的,头一次是akam婚戒以及后
  • 养了两年多的一只不会飞的从30楼摔到6楼居然还活着我太开心了[泪][泪][泪]在找到它之前我真的以为我要失去它了[泪][泪]到6楼平台的时候我特别害怕在平台看到
  • “土地是诚实的,永远不会骗人。你说你可能赢了,但是保不齐是你输了;然,最后看到结局的人,又有几个能真正坦然笑之?
  •   王俊祥代表经过认真走访调研,与另外几位参会的人大代表细致梳理归纳了包括“在北方农村推广使用清洁燃煤炉具减缓大气污染”“支持科尔沁和浑善达克沙地治理”等建议。
  • 因为我们只能大率概预测某个投资标的长期是否是上升趋势,无法预测短期价格的涨跌短期价格的变化是随机数也就是说,投资是需要投资者长期的持有某个标的,比如三年七年借来
  • 稿件要求原创,首发,发了有样刊,有稿费。稿件要求原创,首发,发了有样刊,有稿费。
  • 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
  • 于是,万念俱灰的李陵接受了单于的封赏,娶了匈奴的公主,打算在那里安度余生。可是,汉兵内部也出了叛徒,他逃到了匈奴军营,将汉兵的艰难处境告诉了单于。
  • 不定期分享我对属灵灵修的看法,以及各种涉及灵修生活的心理学,人生,神秘学,宗教的知识。准备往后多分享给你们一些神秘学的知识点,推荐些我看的书[羞嗒嗒]✨图1+图
  • #苞娜[超话]##苞娜0225出道五周年# 【#苞stagram#】210303苞娜个人 @ bn_95819 更新:7个月以来十分辛苦的我们海登team 非
  • [awsl]到哇~超话怎么多人发帖子,那共同话题的人一定很多,我寻寻觅觅[doge]~[摊手]到为啥有意思的话没有一个,都是水贴啊[黑线][哼]到为什么这个博主
  • つまらない人のために怒るのではなく、つまらないことで眠れないのです。つまらない人のために怒るのではなく、つまらないことで眠れないのです。
  • 这次要给大家种草的是ULANZI的便携自拍三角架,重量只有0.75kg,我放在行李箱里,几乎不怎么占重量。 名称:ULANZI 自拍杆三脚架 型号:SK-0
  • ✦∘⋆⋄ ︎ 你是首选,也是唯一,夜色匆忙,暮暮是你,温柔是宝藏,你也是,喜你成疾,药石无医,你与星河,皆可收藏。@摩登兄弟刘宇宁 ♡﹊﹊﹊﹊﹊﹊﹊﹊﹊﹊﹊
  • 有时候,我希望你不要成名,就在小园子里开开心心说相声就好,这样就不会遭受那么多的谩骂和非议,可我又希望你能站上更大的舞台,让更多人看到那个闪闪发光的你,这个世界
  • 数据显示,有四分之一的人认为和异性同事的私人会议是不合适的;将近三分之二的人认为要对职场中的异性同事要格外小心;大多数女性及近一半的男性表示,与配偶以外的异性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