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去和无神论者谈信仰?
#道##玄学#



有人说,任何一种形式的宗教都是排他的,这使其带有了先天上的狭隘性。很多无神论者把此话奉为圭臬,但这句话其实只讲对了一半。凡是论及宗教,必然要提到宗教信仰,其典型的表现形式便是对宗教神明的尊奉。在所有宗教信仰中,可归纳为三类基本形态,即:

一神信仰,认为唯有自身宗教所信仰的对象才是唯一的真神,其他信仰必然因此而遭到排斥。此类宗教往往具有明显的排他性,且因为君权与神权间的屡次交锋而影响到人类历史的进程;

多神信仰,其信奉的宗教中有多位具有不同职责的神明,神明各司其职却又主次分明。这一类的宗教信仰往往有一个逐渐丰富和庞杂的过程,因其具有极大的包容性,所以会与民间信仰及其他宗教的某些教条互相融合,从而形成了杂而多端的特性。道教则是这一类信仰形式的典型代表。

泛神信仰,即认为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都是有灵性的,所以又称为万物有灵论。此信仰多存在部落时期,展现的是人们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之心。

大凡宗教之流,概在此三种信仰之中,因为不同的信仰模式而具有了不同的宗教特征。单纯地认为任何宗教都具备排他性,这样一句话本身就是对宗教的歧视与排斥。基于大众在过往的教育背景中对宗教的偏差认知,一位宗教人士想要和普通的无神论者(或称无信仰者)去探讨信仰的本质,二者之间往往很难找到契合之处。但与其他宗教信仰不同,道教是一个兼具有多神信仰和泛灵论的宗教,其对天人宇宙以及人生哲学的思考,恰恰可以为有神论者与无神论者找到共同的需求点。

而作为一名道人,难免会被人们问及世上是否存在神明的问题。此时,需要明辨的并不是神明的存在与否,而是我们身为一介凡人,是否明白了信仰的根本。



毫无疑问,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道是什么?千百年来,人们用规律、法则、秩序等等概念试图去为“道”字找到一个合理的、现代化的解释,然而再精确的解释都不过是字面意义上的再阐发,却很难触及到因道而衍生出来的哲学体系。在修道者看来,道既是信仰的对象,同时也是对人生的指导。形而上,道则可以抽象为一种对人天宇宙的认知;形而下,道则具化成为对万事万物的实践应用。所以若谈及道教信仰,第一点一定不是对神明主宰的痴迷,而是对人生天地之间的宇宙观、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的思索。

在此基础上,才进一步衍伸出信仰的范畴。诚然,道教作为一个宗教,必定是信奉神明之功的。但在道教教义的解读下,认为神明与凡人、与天地万物都是道气所化,彼此之所以有差别,也只在于秉持的阴阳二气的多寡有别。既然如此,道人与信众在神明之前所进行的一系列祈福、转运、超拔等斋醮科仪,便不是完全把人类命运的主宰权交于虚空神人的手中,人与神之间也并非是牧者与羊群的关系。正相反,道教信仰的是“我命在我不在天”,尤为强调每个人在面对人生时所表现出来的强大的主观能动性。即便神仙法力无边,也终究需要通过信者自我的改变来起到效用。道教信仰,强调每一个人都应该积极主动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遭遇,唯有此时,才是修行正当时。

道教作为源于中国本土的宗教,其对“宗教”这一词汇的定义也与外来教派有所差别。道教遵从的是祖先教法,中华民族历来以家族单位作为最具凝聚力的生活圈,历代祖先的言行往往具备无上意义。所以道教之宗与百姓之宗,本来并无二致。道教之教,在于以先圣之言行来教化当今之世人,神明起到的是榜样与楷模的力量。但真正的信仰,不是限于宗教和神明,而是能让人们发觉自己内心的真实,并且不断提升对真善美的理解。修道是要具化到每一个个体身上的,是在为自身修,而不是为了神仙和信仰去修。道教修行的首要目标是认识自己,对于普罗大众来说,想明白自己,远比想明白神灵更困难。



当其他宗教选择接受神的旨意而苦行精修时,道教却在倡导人们要孝养双亲、与人为善。《行孝歌》开篇就说“自古神仙把道传,孝道成为百行源”,强调每一个修道者去成为一个踏踏实实的人,听天命、尽人事,坦然接受命运给予的一切安排。宗教与信仰,归根于底仍然是世间法。道教信仰的根本只在于“自然”二字,做好每个人的本分,这便是修行的自然。

当身为一名道教信仰者,在面对无神论者及无信仰者的质疑时,大可不必起干戈。信仰是道人对自身的戒持,是大众对善念善行的珍视。当心中存有大爱,敬畏每一种存在于世的生灵,并感恩生活给予自身的所有,于此,是否具有某种宗教信仰早已不再重要。道教信仰是在使人明理,而不是使人盲从,更不是去迷信某些道法、道术。从信仰的本真上来思考,没有谁是绝对的对错,只要能让每一个人变得更好,道教称之为“缮性”,这就是信仰所追求的目标。在此前提下,有无信仰只不过是外在表现的手段不同罢了。

因此,与其去进行有神还是无神的智辩,不如踏踏实实去做一些利益众生的行迹。一件善行的力量,要比一千万句向善的口号更值得被尊重。而我们所谈论的信仰,也终将随着这一趟有去无回的人生旅程而淡去。能否留下生前身后名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曾无愧于心地认真生活过。道,就在这场生活之中,你信或者不信,它就在哪里,直至恒久。

如何去和无神论者谈信仰?

有人说,任何一种形式的宗教都是排他的,这使其带有了先天上的狭隘性。很多无神论者把此话奉为圭臬,但这句话其实只讲对了一半。凡是论及宗教,必然要提到宗教信仰,其典型的表现形式便是对宗教神明的尊奉。在所有宗教信仰中,可归纳为三类基本形态,即:

一神信仰,认为唯有自身宗教所信仰的对象才是唯一的真神,其他信仰必然因此而遭到排斥。此类宗教往往具有明显的排他性,且因为君权与神权间的屡次交锋而影响到人类历史的进程;

多神信仰,其信奉的宗教中有多位具有不同职责的神明,神明各司其职却又主次分明。这一类的宗教信仰往往有一个逐渐丰富和庞杂的过程,因其具有极大的包容性,所以会与民间信仰及其他宗教的某些教条互相融合,从而形成了杂而多端的特性。道教则是这一类信仰形式的典型代表。

泛神信仰,即认为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都是有灵性的,所以又称为万物有灵论。此信仰多存在部落时期,展现的是人们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之心。

大凡宗教之流,概在此三种信仰之中,因为不同的信仰模式而具有了不同的宗教特征。单纯地认为任何宗教都具备排他性,这样一句话本身就是对宗教的歧视与排斥。基于大众在过往的教育背景中对宗教的偏差认知,一位宗教人士想要和普通的无神论者(或称无信仰者)去探讨信仰的本质,二者之间往往很难找到契合之处。但与其他宗教信仰不同,道教是一个兼具有多神信仰和泛灵论的宗教,其对天人宇宙以及人生哲学的思考,恰恰可以为有神论者与无神论者找到共同的需求点。

而作为一名道人,难免会被人们问及世上是否存在神明的问题。此时,需要明辨的并不是神明的存在与否,而是我们身为一介凡人,是否明白了信仰的根本。

毫无疑问,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道是什么?千百年来,人们用规律、法则、秩序等等概念试图去为“道”字找到一个合理的、现代化的解释,然而再精确的解释都不过是字面意义上的再阐发,却很难触及到因道而衍生出来的哲学体系。在修道者看来,道既是信仰的对象,同时也是对人生的指导。形而上,道则可以抽象为一种对人天宇宙的认知;形而下,道则具化成为对万事万物的实践应用。所以若谈及道教信仰,第一点一定不是对神明主宰的痴迷,而是对人生天地之间的宇宙观、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的思索。

在此基础上,才进一步衍伸出信仰的范畴。诚然,道教作为一个宗教,必定是信奉神明之功的。但在道教教义的解读下,认为神明与凡人、与天地万物都是道气所化,彼此之所以有差别,也只在于秉持的阴阳二气的多寡有别。既然如此,道人与信众在神明之前所进行的一系列祈福、转运、超拔等斋醮科仪,便不是完全把人类命运的主宰权交于虚空神人的手中,人与神之间也并非是牧者与羊群的关系。正相反,道教信仰的是“我命在我不在天”,尤为强调每个人在面对人生时所表现出来的强大的主观能动性。即便神仙法力无边,也终究需要通过信者自我的改变来起到效用。道教信仰,强调每一个人都应该积极主动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遭遇,唯有此时,才是修行正当时。

道教作为源于中国本土的宗教,其对“宗教”这一词汇的定义也与外来教派有所差别。道教遵从的是祖先教法,中华民族历来以家族单位作为最具凝聚力的生活圈,历代祖先的言行往往具备无上意义。所以道教之宗与百姓之宗,本来并无二致。道教之教,在于以先圣之言行来教化当今之世人,神明起到的是榜样与楷模的力量。但真正的信仰,不是限于宗教和神明,而是能让人们发觉自己内心的真实,并且不断提升对真善美的理解。修道是要具化到每一个个体身上的,是在为自身修,而不是为了神仙和信仰去修。道教修行的首要目标是认识自己,对于普罗大众来说,想明白自己,远比想明白神灵更困难。

当其他宗教选择接受神的旨意而苦行精修时,道教却在倡导人们要孝养双亲、与人为善。《行孝歌》开篇就说“自古神仙把道传,孝道成为百行源”,强调每一个修道者去成为一个踏踏实实的人,听天命、尽人事,坦然接受命运给予的一切安排。宗教与信仰,归根于底仍然是世间法。道教信仰的根本只在于“自然”二字,做好每个人的本分,这便是修行的自然。

当身为一名道教信仰者,在面对无神论者及无信仰者的质疑时,大可不必起干戈。信仰是道人对自身的戒持,是大众对善念善行的珍视。当心中存有大爱,敬畏每一种存在于世的生灵,并感恩生活给予自身的所有,于此,是否具有某种宗教信仰早已不再重要。道教信仰是在使人明理,而不是使人盲从,更不是去迷信某些道法、道术。从信仰的本真上来思考,没有谁是绝对的对错,只要能让每一个人变得更好,道教称之为“缮性”,这就是信仰所追求的目标。在此前提下,有无信仰只不过是外在表现的手段不同罢了。

因此,与其去进行有神还是无神的智辩,不如踏踏实实去做一些利益众生的行迹。一件善行的力量,要比一千万句向善的口号更值得被尊重。而我们所谈论的信仰,也终将随着这一趟有去无回的人生旅程而淡去。能否留下生前身后名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曾无愧于心地认真生活过。道,就在这场生活之中,你信或者不信,它就在哪里,直至恒久。

#中国道教那些事儿[超话]#
如何去和无神论者谈信仰?


有人说,任何一种形式的宗教都是排他的,这使其带有了先天上的狭隘性。很多无神论者把此话奉为圭臬,但这句话其实只讲对了一半。凡是论及宗教,必然要提到宗教信仰,其典型的表现形式便是对宗教神明的尊奉。在所有宗教信仰中,可归纳为三类基本形态,即:

一神信仰,认为唯有自身宗教所信仰的对象才是唯一的真神,其他信仰必然因此而遭到排斥。此类宗教往往具有明显的排他性,且因为君权与神权间的屡次交锋而影响到人类历史的进程;

多神信仰,其信奉的宗教中有多位具有不同职责的神明,神明各司其职却又主次分明。这一类的宗教信仰往往有一个逐渐丰富和庞杂的过程,因其具有极大的包容性,所以会与民间信仰及其他宗教的某些教条互相融合,从而形成了杂而多端的特性。道教则是这一类信仰形式的典型代表。

泛神信仰,即认为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都是有灵性的,所以又称为万物有灵论。此信仰多存在部落时期,展现的是人们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之心。

大凡宗教之流,概在此三种信仰之中,因为不同的信仰模式而具有了不同的宗教特征。单纯地认为任何宗教都具备排他性,这样一句话本身就是对宗教的歧视与排斥。基于大众在过往的教育背景中对宗教的偏差认知,一位宗教人士想要和普通的无神论者(或称无信仰者)去探讨信仰的本质,二者之间往往很难找到契合之处。但与其他宗教信仰不同,道教是一个兼具有多神信仰和泛灵论的宗教,其对天人宇宙以及人生哲学的思考,恰恰可以为有神论者与无神论者找到共同的需求点。

而作为一名道人,难免会被人们问及世上是否存在神明的问题。此时,需要明辨的并不是神明的存在与否,而是我们身为一介凡人,是否明白了信仰的根本。


毫无疑问,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道是什么?千百年来,人们用规律、法则、秩序等等概念试图去为“道”字找到一个合理的、现代化的解释,然而再精确的解释都不过是字面意义上的再阐发,却很难触及到因道而衍生出来的哲学体系。在修道者看来,道既是信仰的对象,同时也是对人生的指导。形而上,道则可以抽象为一种对人天宇宙的认知;形而下,道则具化成为对万事万物的实践应用。所以若谈及道教信仰,第一点一定不是对神明主宰的痴迷,而是对人生天地之间的宇宙观、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的思索。

在此基础上,才进一步衍伸出信仰的范畴。诚然,道教作为一个宗教,必定是信奉神明之功的。但在道教教义的解读下,认为神明与凡人、与天地万物都是道气所化,彼此之所以有差别,也只在于秉持的阴阳二气的多寡有别。既然如此,道人与信众在神明之前所进行的一系列祈福、转运、超拔等斋醮科仪,便不是完全把人类命运的主宰权交于虚空神人的手中,人与神之间也并非是牧者与羊群的关系。正相反,道教信仰的是“我命在我不在天”,尤为强调每个人在面对人生时所表现出来的强大的主观能动性。即便神仙法力无边,也终究需要通过信者自我的改变来起到效用。道教信仰,强调每一个人都应该积极主动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遭遇,唯有此时,才是修行正当时。

道教作为源于中国本土的宗教,其对“宗教”这一词汇的定义也与外来教派有所差别。道教遵从的是祖先教法,中华民族历来以家族单位作为最具凝聚力的生活圈,历代祖先的言行往往具备无上意义。所以道教之宗与百姓之宗,本来并无二致。道教之教,在于以先圣之言行来教化当今之世人,神明起到的是榜样与楷模的力量。但真正的信仰,不是限于宗教和神明,而是能让人们发觉自己内心的真实,并且不断提升对真善美的理解。



当其他宗教选择接受神的旨意而苦行精修时,道教却在倡导人们要孝养双亲、与人为善。《行孝歌》开篇就说“自古神仙把道传,孝道成为百行源”,强调每一个修道者去成为一个踏踏实实的人,听天命、尽人事,坦然接受命运给予的一切安排。宗教与信仰,归根于底仍然是世间法。道教信仰的根本只在于“自然”二字,做好每个人的本分,这便是修行的自然。

当身为一名道教信仰者,在面对无神论者及无信仰者的质疑时,大可不必起干戈。信仰是道人对自身的戒持,是大众对善念善行的珍视。当心中存有大爱,敬畏每一种存在于世的生灵,并感恩生活给予自身的所有,于此,是否具有某种宗教信仰早已不再重要。道教信仰是在使人明理,而不是使人盲从,更不是去迷信某些道法、道术。从信仰的本真上来思考,没有谁是绝对的对错,只要能让每一个人变得更好,道教称之为“缮性”,这就是信仰所追求的目标。在此前提下,有无信仰只不过是外在表现的手段不同罢了。

因此,与其去进行有神还是无神的智辩,不如踏踏实实去做一些利益众生的行迹。一件善行的力量,要比一千万句向善的口号更值得被尊重。而我们所谈论的信仰,也终将随着这一趟有去无回的人生旅程而淡去。能否留下生前身后名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曾无愧于心地认真生活过。道,就在这场生活之中,你信或者不信,它就在哪里,直至恒久。

作者:武当玄拙 腾讯道学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一般来说,正规的亲子鉴定机构都是统一价格,也是工商局审核通过的,具体的费用根据不同的亲子鉴定机构也有所不同,有一定的浮动,浮动影响因素有:1、鉴定类型比如产前亲
  • 养长毛猫的痛苦时刻半夜闻到一股儿臭味爬起来去看猫砂埋好了不帮猫埋埋埋完不对啊 还是有股臭味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猫飞我跳抓猫一看果真屁股挂果断处理一不做二不
  • 你的专业到社会上往往用不上,但是修行的方法和面对困惑的知识,一生都可以用。你的专业到社会上往往用不上,但是修行的方法和面对困惑的知识,一生都可以用。
  • #nana看过的书#《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塔拉·韦斯特弗很早很早就被推荐过,却在上个月才买了回来,而且,我一直念的书名是:当你像鸟飞往……这本书我读的很快,
  • 周五市场热点都在小米汽车和低空经济,机构在进攻黄金和石油,可能没多少人注意到尾盘AI手机和AI PC突然拉升,板块龙头福蓉科技和思泉新材突破近期新高,有望走出新
  • 關於一些「愛」花的人 《花為媒》里張五可說「愛花的人,惜花護花、把花養;恨花的人,厭花罵花、把花傷」。吳越時期的錢仁傑就是「愛花的人」,因酷好種花,人號「花精」
  • 还把我们昊昊做过的采访,说过的名言,好好的记录在了备忘录,还有很多想说的,真正说起来却又有点词不达意,总之,恭喜章昊C位出道,成为更耀眼的大明星吧很开心我们昊昊
  • 今年俺是拿出了100%的诚意来做团购和售后为了更好的提升姐妹们的购物体验和售前售后等,牌牌和团队小姐妹们跟技术小哥对接成立属于自己的小程序现在新的小程序售后都是
  • #黄子弘凡[超话]##黄子弘凡25岁捕梦新乐章##黄子弘凡0421生日快乐# 【14天安利黄子弘凡】DAY13 最想对黄子说的话很幸运认识了黄子这样一个快乐修狗
  • 我炙热喜爱的时候希望你们人尽皆知,当时对自己说希望自己能在能力范围内好好爱你们,我也想过要为你们做些什么,也为我曾经那些幼稚可笑的想法努力过,大胆的尝试过,只是
  • 这是个属性帖 LilyM jennie XG(团偏cocona) winter AHyeon wonyoung Giselle 内娱单依纯 女团博爱大多数都好
  • -----1、属龙的宝宝在农历二月出生,财路亨通,正是出头之时,德望成功,终成大业,地位权势受人敬仰,有冲天之势;-2、属龙的宝宝在农历三月出生,天资聪敏,有重
  • 一个人开店的第六年 | 多闲闲生长在这片土地的人,常常会热情的招呼你“闲一下嘛~”意思是再进来坐一会,休息一会,聊一会……哪怕是你刚用完餐准备走,老板也常常会气
  • 《爱与孤独》 爱与被爱是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得到的,是用最美丽的语言来诠释赞美的!是用我们的心与行动去努力争取的。可是往往事与愿违,我们想要的无忧无虑的爱情,
  • 真正物理意义上的爬行,好像一只狗…安全爬回去以后老泪纵横,安全第一☝️陪朋友收房,又多了几位好邻居,旁观者清。然后下午开会,开完会就到处溜达了很久,回学校吃火锅
  • 我真的太爱夏和冬专了…所以今晚的点歌也是一整个大圆满[抓狂][抓狂][抓狂]-今天的巨巨巨巨巨大福袋就是有老师点到了《回车诺比的梦》(翻我前面的repo就知道我
  • 有时候客户的审美未必达到设计师的审美,但如果用户有需求,我们还是会让设计师去协助,这是可以打开的,这部分是有可能性的。如今我们有了达到并超越他们的产品,所以极氪
  • 前一天晚上睡觉之前跟我说想吃 llwx 的板栗答应她第二天带着板栗去接她下班,因为太 piu 酿了决定多奖励一杯茶颜[嘻嘻] 怡宝这两天总吵着想去约会,今天等她
  • ​​​就是刹不住车很下饭,因为太耐看刚刷完16集 [打call] 终于来了 来了,激动的心颤抖的手,好激动,安利安利想看的姐妹 边佑锡 / 金惠奫 / 宋建熙主
  • 煮米粥之前我说我只爱喝汤不爱喝米饭吃一半他十分自然地拿汤换走了我的米上一个会这么做的人是我妈妈比我还关心我的痛经问题带我去看蒙医做理疗研究止痛药还买了无用的暖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