谛闲法师于大势至菩萨圣诞开示念佛法门:
  今日是大势至菩萨圣诞良辰。示大势至菩萨所修之念佛三昧法门。是谓应时应机之谈也。楞严第二十四圆通章云。尔时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此以普通人喻佛念众生。众生不念佛也。一人专忆者。喻佛常念众生。一人专忘者。喻人常不念佛。故佛虽常在世间度生。故云若逢或见。众生虽生佛世。与佛同时。不肯念佛。故曰不逢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此喻众生念佛也。佛念众生。众生念佛。故云二人相忆。如是佛度生。生念佛。乃至从生至生。喻如形影相随。无时或异也。次以母子喻。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此以喻合喻。合上佛念众生也。如儿子之往他乡也。其为母者。或倚门而长望。或兀坐而恒思。或废寝而忘餐。或停梭而罢织。其念子之情。可谓深且切矣。佛念众生之心。亦复如是。此喻众生不肯念佛。佛亦无可如何耳。若子逃逝。虽忆何为者。喻不孝之子一出其门。或为货殖之所绊。或为美妇之所系。无时念及母在家中。此喻众生不肯念佛。故云虽忆何为。言子若忆母。如母忆时者。此喻孝顺之子。身虽在外。无时不念母在家中。营事既毕。即便回家。承事老母。故云母子历生。不相违远。此喻众生念佛。要如母忆子一般。故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言现前见佛者。或于念佛定中见。或于夜间梦中见。俱名现前见也。言当来见者。或是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亲垂接引。或是往生七宝池中。华开见佛。皆名当来见也。言必定者。众生果能忆佛念佛。功不虚弃。必定能见佛也。即此念佛法门。便是胜妙方便。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者。此喻众生念佛。即心即佛。譬如染香之人。其身自然而有香气故此念佛三昧。亦得名曰香光庄严也。势至菩萨自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此明以因趣果。果后度生。故我等现前大众。若肯忆佛念佛。必蒙势至菩萨摄受往生也。其最后结句云。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不比彼等诸圣。皆有选择也。
  且念佛三昧。有三种不同。各有下手工夫。现前大众。不可不知。
  一者念自佛法门。其下手工夫。祗有一重能所。皆以第六识相应之五别境中慧心所。为能观智。名为妙观察智相应品。以六根性为所观境。
  如阿那律单选眼根。名反见法门。初于见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明暗二相。了然不生。此得益之相也。
  观音选耳根。名反闻法门。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周利槃特迦选鼻根。名反嗅法门。初于嗅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通塞二相。了然不生。
憍梵钵提选舌根。名反尝法门。初于尝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甜淡二相。了然不生。
  毕陵伽婆蹉。选身根。名反触法门。初于触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离合二相。了然不生。
  须菩提选意根。名反知法门。初于知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生灭二相。了然不生。此一种法门。境智俱属于自。故云念自佛也。
  二者念他佛。亦是一重能所。以六根为能念。诸佛果德为所念。能念属自。所念属他故云。念他佛也。念自佛。全仗自力以了生死。以生死之因。无量无边。若烦恼一丝不断。则生死便不能出。故古德云。少留一爱未全捐。便恐临终被此牵。先须持戒清净。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定能伏烦恼。直至三界见思破尽。方能超出分段生死。此念自佛之了生死不易也。念他佛全仗佛力。烦恼不必断。业障不必除。只要愿力恳切。便能横超三界。带业往生。故念他佛。了生死之易也。
  第三自他俱念佛者。此一种法门。是上根利智所修。必先大开圆解。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他本自不二。先须识得有两重能所。一者。以妙观察智相应品为能观。以六根性为所观。二者。以六根为能念。以诸佛果德为所念。从此下手念佛。先须缘想。诸佛圣境。然后都摄六根。一心蓦直念去。名为依他境立。唯心观成。俾眼所见者。无非佛相。耳所闻者。无非佛音。鼻所嗅者。无非佛香。舌所宣者。无非佛像。意所缘者。无非佛法。六根所对。无非佛境。此种法门。唯永明等诸大祖师。可以承当。
  所以永明祖师。昼夜十二时。弥陀十万。更须诵华严经一部。行百八事。此等行径。非泛泛人可以做得也。故莲池大师闻之。尚有疑虑。一日亲自勘验一番。从半夜起来。遂持珠计数。直至晚间。念满十万。中间一息不能昏散。若少有昏沉。即便间断。不能满十万数。可见此种法门。非吾辈所能企及。吾等自知钝根。只好学势至念佛法门。单念他佛最极稳当所谓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故永明祖师。尝以四料简开示学者。一云。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将来作佛祖。此种禅净双修法门。如能做得。固然是好。如其不能。当念他佛。二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经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即此念佛。便是殊胜方便。何必再假余方便耶。三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此在永明大师时候。尚云十人九错。直至于今。又过千余年矣。当云十人十错。吾辈宁不寒心乎。四云。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此指大概普通人物。一天到晚。黑地昏天。祗管埋头吃饭。逐利求名。不知修善。不肯念佛。以贪嗔痴。发身口意。造十恶业。三途苦报。只身应受。谁能相代。故曰铁床并铜柱也。今日现前大众。幸有此间诸大居士。建造居士林。提倡念佛法门。每逢初一十五宏开大会。云集大众。同声念佛。此即上体佛心。普渡慈航也。汝等现前大众。应当认真念佛。万勿当面错过。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失人身易。得人身难。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此中念他佛一种法门。虽然是好。必须信愿持名。方为稳当。若无信愿。单念佛名。纵使每日弥陀十万。念到一心不乱。亦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何以故。以无信愿故也。譬如有船。设在门前河中。你无心上船。故不得去。弥陀之大愿慈航。亦复如是。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普度众生。若众生无愿往生。亦不得度。念佛众生。其必信真愿切。方能受度。无愿者。不能往生。若信真愿切。虽散心念佛。亦得往生。因往生愿切故。弥陀要解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此千古不易之谈也。汝等不可不知。普贤行愿品云。人到临命终时。一切业障。悉皆现前。一切眷属。悉皆远离。一切诸根。悉皆败坏。唯有愿王。一切时中。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故知愿。不可不发也。且道愿如何发。我有念佛仪规。其中有十六句发愿回向之文。当依此文做去。保管一生取办。汝等念佛。不可太快。快则佛号不清。心不至诚。亦不可太缓。缓则容易昏沉。心亦不诚敬。故须念佛要不缓不急。每日定数。至多三万。至少一万。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做到。不可一日间断。正当念佛。要句句分明。字字清彻。从口中念出。耳里收来。名为口耳相传。圣凡不隔。依此念去。最极稳当。到得临命终时。自然感应道交。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不来而来。亲垂接引。念佛行人。不往而往。往生西方。既得往生。便登不退。华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然后乘大愿船。回入娑婆苦海。广度有缘。宁不快哉。现前大众各各勉旃。

谛闲法师于大势至菩萨圣诞开示念佛法门:
  今日是大势至菩萨圣诞良辰。示大势至菩萨所修之念佛三昧法门。是谓应时应机之谈也。楞严第二十四圆通章云。尔时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此以普通人喻佛念众生。众生不念佛也。一人专忆者。喻佛常念众生。一人专忘者。喻人常不念佛。故佛虽常在世间度生。故云若逢或见。众生虽生佛世。与佛同时。不肯念佛。故曰不逢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此喻众生念佛也。佛念众生。众生念佛。故云二人相忆。如是佛度生。生念佛。乃至从生至生。喻如形影相随。无时或异也。次以母子喻。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此以喻合喻。合上佛念众生也。如儿子之往他乡也。其为母者。或倚门而长望。或兀坐而恒思。或废寝而忘餐。或停梭而罢织。其念子之情。可谓深且切矣。佛念众生之心。亦复如是。此喻众生不肯念佛。佛亦无可如何耳。若子逃逝。虽忆何为者。喻不孝之子一出其门。或为货殖之所绊。或为美妇之所系。无时念及母在家中。此喻众生不肯念佛。故云虽忆何为。言子若忆母。如母忆时者。此喻孝顺之子。身虽在外。无时不念母在家中。营事既毕。即便回家。承事老母。故云母子历生。不相违远。此喻众生念佛。要如母忆子一般。故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言现前见佛者。或于念佛定中见。或于夜间梦中见。俱名现前见也。言当来见者。或是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亲垂接引。或是往生七宝池中。华开见佛。皆名当来见也。言必定者。众生果能忆佛念佛。功不虚弃。必定能见佛也。即此念佛法门。便是胜妙方便。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者。此喻众生念佛。即心即佛。譬如染香之人。其身自然而有香气故此念佛三昧。亦得名曰香光庄严也。势至菩萨自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此明以因趣果。果后度生。故我等现前大众。若肯忆佛念佛。必蒙势至菩萨摄受往生也。其最后结句云。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不比彼等诸圣。皆有选择也。
  且念佛三昧。有三种不同。各有下手工夫。现前大众。不可不知。
  一者念自佛法门。其下手工夫。祗有一重能所。皆以第六识相应之五别境中慧心所。为能观智。名为妙观察智相应品。以六根性为所观境。
  如阿那律单选眼根。名反见法门。初于见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明暗二相。了然不生。此得益之相也。
  观音选耳根。名反闻法门。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周利槃特迦选鼻根。名反嗅法门。初于嗅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通塞二相。了然不生。
憍梵钵提选舌根。名反尝法门。初于尝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甜淡二相。了然不生。
  毕陵伽婆蹉。选身根。名反触法门。初于触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离合二相。了然不生。
  须菩提选意根。名反知法门。初于知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生灭二相。了然不生。此一种法门。境智俱属于自。故云念自佛也。
  二者念他佛。亦是一重能所。以六根为能念。诸佛果德为所念。能念属自。所念属他故云。念他佛也。念自佛。全仗自力以了生死。以生死之因。无量无边。若烦恼一丝不断。则生死便不能出。故古德云。少留一爱未全捐。便恐临终被此牵。先须持戒清净。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定能伏烦恼。直至三界见思破尽。方能超出分段生死。此念自佛之了生死不易也。念他佛全仗佛力。烦恼不必断。业障不必除。只要愿力恳切。便能横超三界。带业往生。故念他佛。了生死之易也。
  第三自他俱念佛者。此一种法门。是上根利智所修。必先大开圆解。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他本自不二。先须识得有两重能所。一者。以妙观察智相应品为能观。以六根性为所观。二者。以六根为能念。以诸佛果德为所念。从此下手念佛。先须缘想。诸佛圣境。然后都摄六根。一心蓦直念去。名为依他境立。唯心观成。俾眼所见者。无非佛相。耳所闻者。无非佛音。鼻所嗅者。无非佛香。舌所宣者。无非佛像。意所缘者。无非佛法。六根所对。无非佛境。此种法门。唯永明等诸大祖师。可以承当。
  所以永明祖师。昼夜十二时。弥陀十万。更须诵华严经一部。行百八事。此等行径。非泛泛人可以做得也。故莲池大师闻之。尚有疑虑。一日亲自勘验一番。从半夜起来。遂持珠计数。直至晚间。念满十万。中间一息不能昏散。若少有昏沉。即便间断。不能满十万数。可见此种法门。非吾辈所能企及。吾等自知钝根。只好学势至念佛法门。单念他佛最极稳当所谓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故永明祖师。尝以四料简开示学者。一云。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将来作佛祖。此种禅净双修法门。如能做得。固然是好。如其不能。当念他佛。二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经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即此念佛。便是殊胜方便。何必再假余方便耶。三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此在永明大师时候。尚云十人九错。直至于今。又过千余年矣。当云十人十错。吾辈宁不寒心乎。四云。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此指大概普通人物。一天到晚。黑地昏天。祗管埋头吃饭。逐利求名。不知修善。不肯念佛。以贪嗔痴。发身口意。造十恶业。三途苦报。只身应受。谁能相代。故曰铁床并铜柱也。今日现前大众。幸有此间诸大居士。建造居士林。提倡念佛法门。每逢初一十五宏开大会。云集大众。同声念佛。此即上体佛心。普渡慈航也。汝等现前大众。应当认真念佛。万勿当面错过。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失人身易。得人身难。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此中念他佛一种法门。虽然是好。必须信愿持名。方为稳当。若无信愿。单念佛名。纵使每日弥陀十万。念到一心不乱。亦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何以故。以无信愿故也。譬如有船。设在门前河中。你无心上船。故不得去。弥陀之大愿慈航。亦复如是。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普度众生。若众生无愿往生。亦不得度。念佛众生。其必信真愿切。方能受度。无愿者。不能往生。若信真愿切。虽散心念佛。亦得往生。因往生愿切故。弥陀要解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此千古不易之谈也。汝等不可不知。普贤行愿品云。人到临命终时。一切业障。悉皆现前。一切眷属。悉皆远离。一切诸根。悉皆败坏。唯有愿王。一切时中。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故知愿。不可不发也。且道愿如何发。我有念佛仪规。其中有十六句发愿回向之文。当依此文做去。保管一生取办。汝等念佛。不可太快。快则佛号不清。心不至诚。亦不可太缓。缓则容易昏沉。心亦不诚敬。故须念佛要不缓不急。每日定数。至多三万。至少一万。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做到。不可一日间断。正当念佛。要句句分明。字字清彻。从口中念出。耳里收来。名为口耳相传。圣凡不隔。依此念去。最极稳当。到得临命终时。自然感应道交。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不来而来。亲垂接引。念佛行人。不往而往。往生西方。既得往生。便登不退。华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然后乘大愿船。回入娑婆苦海。广度有缘。宁不快哉。现前大众各各勉旃。

丙寅日生于各月详解,丙寅日出生月份看富贵

1.丙寅日生于子月
日主为丙火者生于仲冬子月,丙火临寒冬,体绝忘形,书云:冬火欲生不欲杀,杀则歇灭,然则欲其恢复通明之象,非印重见,或火比得地不可。惟此时水当令而火退气,荀有木印助身之旺,沟通水火坎离之气,则为大吉。如大运再行东南木炎之乡,再见金财生官,则有画龙点睛之妙,必发达。‘’丙火生于子月大运如逆行金财之乡,助起旺水,金水党众,其势范滥,日元丙火,孤力无依,冬火不见印比生扶,可作从财杀(官)格,一见木火得地,从格破矣!仍喜生扶,而正格者,身极弱,再行逆运,财来党杀克身,且用神木遭旺金砍伐,乃失其用,漂泊或遭水淹盖,有损寿元,故逆行寿不长。
2.丙寅日生于丑月
丙火日主生于季冬丑月,己土伤官司权,火气尽泄余土,土多即食伤多,食多亦变伤,格取伤官格。伤官得时得地,名曰真伤官,真伤官则需用印,《滴天髓》云:丙火猛烈,欺霜侮雪。土众成慈,水猖显节。丙火不畏水克而惟土泄,十二月二阳进气,己土司令,以壬为用,再配甲来生丙,己土多,晦丙浊壬,无甲不以贵取。‘’丙火生于丑月,即以土为病,木印乃疗病之神,毫无疑义,如印多,又嘉行西方财乡,以财来制旺印并泄伤官之气,为食伤生财而取富,故印多运入西方美。丙日丑提,火泄于土,若无通根不见壬水,如何取贵,况且《滴天髓》云:虎马犬乡,甲来成灭,用神损了,故根浅行东南则福不全。
3.丙寅日生于寅月
丙火日主诞于孟春寅月,火夹木气以俱来,月提寅木长生,火赖寅生,其气益旺,日通月气,寅且为三阳进气,日元向旺。多官杀者,乃指壬癸水强,水来生木,然水旺木湿,湿木如何生火,丙火生于寅月大运入南方火运,不但能暖木,天和地润,即济功成,格成身强而任杀,可贵显也,若官轻者,指壬癸水虚露无根气,优喜行北运水乡,乃官星得地,而达贵显。而官轻,丙火生于寅月大运行西方金运,财来滋弱官,亦富贵双全。
4.丙寅日生于卯月
丙火日主诞于仲春卯月,正印星当令,火赖木生而气壮,阳气舒升,火力愈充,如柱中不见丙丁巳午火比劫星相助,以身弱论之,故运喜逢南方火乡。如此说来,原局如身旺无官星,丙火生于卯月大运行运又不见官星,或是身弱而柱中无官星,则从使行身旺之运,也是无所作为,必为庸非常好之人,无官来督促鞭策自己,不求上进。然古人云:财旺暗生官。从使不见官星无法取贵,有财亦可取富,见财来生官更是理想
5.丙寅日生于巳月
丙火日主生于孟夏巳提,为建禄格,《五言独步》云:建禄生提月,财官喜透天,不宜身再旺,惟喜茂财源。故以用官杀为贵,丙火生于巳月生辰八字大运顺运则见金乡,财来生官杀,富贵双显。如大运行逆运为东方木地,能化杀为权,北方水地而显贵,故言顺逆多发达。若行戌运,日主身强,食神气张,食神制官杀,官杀为用逢食制,必生事端,故行戌运有灾殃。
6.丙寅日生于午月
日主五行为丙火者,生于仲夏午月,阳刃秉令,其气最旺,午中藏丁火、己土,《五言独步》云:有杀只论杀,无杀方论用。既以七杀为重,当以云伤或化伤为第一要义,以金财来化伤,则伤官生财,财生杀,相通有情,富贵双显,或行木运,来化杀生身且制伤,可说一物三用,丙火生于午月故行金木运多吉利。
如此一来,行水地当然不为权,且丙临午月,身旺可知,财杀为用,行水地官杀星必显贵。能化杀为权,为北方水地而显贵,故言顺逆多发达。若行戌运,日主身强,食神气张,食神制官杀,官杀为用逢食制,必生事端,故行戌土大运有灾殃。
7.丙寅日生于未月
日元为丙火的命主生于季夏未提,伤民星秉令,未月三伏生寒,气势逐渐消沉,盖未土当令,嫌其有晦火之光,但惟火旺土燥,官杀水星欲润局,却遭伤官所克而难以贵显。如欲以独官取贵,取财来通关,如此土生金,金生水,相生有情,富贵可期,故运行西北利名驰。身强者喜大运走顺行,申酉戌亥子丑一路北方运大吉。如果身弱则喜走逆运。寅卯辰巳午未运大吉也。
8.丙寅日生于申酉月
日主为丙火者生于仲秋申酉月,死地也,正财星当权秉令,局中满盘财星叠叠,不见印比劫之生助,日主弱而无依,不得不从旺神而云,此时从财格成立,见比劫扶身,灭病自是难免,故言比劫扶身寿不齐。丙火生于酉月如果八字为从财格,忌行逆运东南木炎之乡,是为印比劫之地,为背禄破局,喜行顺运北方水地,为官杀之位,财来生官杀,富贵双显。
9.丙寅日生于戌月
日元为丙火者生于戌月者,墓库之地,虽有余晖,气极微弱,戊土食神星当旺,晦火之光,《穷通宝鉴》云:九月丙火愈衰,忌土晦光,先用甲木,次取壬水。见壬水,如太阳落于地平线下,余光从江湖波浪中返映而上,分外光辉,正是日照江湖也。丙火生于戌月九月秋土燥木枯,用甲不能无水,而壬水为七杀星,兼有辅丙之功,癸水正官则仅有润木之用,故言有杀无官迥不同。大运顺行北方官杀之地,东方印星木地,皆为佳运,必多富贵。如果日主身弱,无木来疏旺土,光是官杀星来,也是平庸之命。
10.丙寅日生于亥月
八字内日元为丙火者生于亥月,丙火生于孟冬亥提,太阳失令,亥水乃火之绝地,亥中藏壬水、甲木,为丙火之杀印,而亥中甲印为壬所湿,绝难生丙,日元虚矣,理所当然大运喜东南木炎之乡,印、比劫生助起日元,方堪任财杀,方显富贵。大运顺行,中年临木火之乡,神清气足,富贵非常美。丙火生于亥月大运逆行为西方,西方为金财旺地,用神甲木遭克伐,且身弱,财来生杀克身重,有生命之优,故言运到西方寿不齐也。
11.丙寅日生于辰月
丙火日主诞于辰月,正印星当令,火赖木生而气壮,阳气舒升,火力愈充,如柱中不见丙丁巳午火比劫星相助,以身弱论之,故运喜逢南方火乡。如此说来,原局如身旺无官星,丙火生于卯月大运行运又不见官星,或是身弱而柱中无官星,则从使行身旺之运,也是无所作为,必为庸非常好之人,无官来督促鞭策自己,不求上进。然古人云:财旺暗生官。从使不见官星无法取贵,有财亦可取富,见财来生官更是理想。
#四柱八字命理# https://t.cn/R2Wx0Qh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全民咖啡时代,“精品咖啡”成为产业发展新动力 提到咖啡你会想到什么?是雀巢、星巴克、瑞幸等知名的咖啡品牌?是熬夜加班时的灵魂伴侣?好友相聚时常点的聊天饮品?还是
  • 为什么剪短发了? 怎么了?多可惜啊………… em…头发不就是用来剪短或留长的吗 剪个短发又不是掉脑袋 留久了一个发型总会想换个风格而已 不会因为任何人和事来拿
  • 出《香港苏富比2001年春拍重要中国瓷器与艺术品专场图录》,九品,原价600,现特惠价500包邮,有兴趣可联系wx:gealmonfils。本场拍卖重器颇多,以
  • #SamYu[超话]# YU除了语言有点不懂之外,其实他什么都懂,他可以像个小孩子一样躲在林老板身后,也可以像个大人一样站在林老板面前替他解决困难!这样的人怎能
  • 是……沉心静气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然后努力。可是我真的有点讨厌王祎群。总会在半夜惊醒,梦到开始他说过的承诺不知道未来是什么样子但是想和我一起去探探,又梦到他最后
  • 碧雕装饰高品质家装设计 现在年轻人都喜欢把洗衣机设计在阳台,旁边在做一个洗手盆,可以洗下日常小物件。 洗衣机放在没有下水管的一侧,下水管道包裹起来再定制一个
  • 【知*悟*行】 自然时我是道 刻意时道是我 回归道方知我 陷于我难知道 复杂分裂复杂 简单得到简单 学而不知无益 知而不悟不行 我外已经无我 谁在浮想
  • #贵阳美食#最近新发现一家颇有逼格的餐厅,给大家安利一下,山水龍记音乐餐厅,位于观山湖区数博大道长岭南路,就是著名音乐人张超原来主理的荷塘月色音乐工作室,这里是
  • 【扬州市纪委监委通报5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例】国庆将至,为警示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清正廉洁过节,现将近期查处的5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例通报如下:
  • 有好多东西想跟他分享的,可是话到嘴边看着他卡住的视频画面,我就知道他在打游戏呀,所有的分享欲都烟消云散。你看他说过晚上带我打排位,可是九点半不算晚上吗?他呢,在
  • 阿难尊者宿世供养沙弥,缘此福故而得无量总持(地藏论坛佛教APP) 阿难尊者宿世因供养沙弥令其安稳专心勤加诵经,缘此福故而得无量总持闻佛所说,一言不失。 ====
  • 。回回忆青春年华,我都说不出自己曾经经干了什么。
  • #徐州城市# 10月26日,由徐州报业传媒集团、徐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徐州市体育局、徐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徐州市医疗保障局联合主办的2019徐州市健康节大型义
  • 蚌埠市核酸检测基地在市卫健委的领导下,全力以赴,以准确快速的核酸检测结果为疫情防控保驾护航,为本届太湖世界文化论坛年会的顺利召开贡献出检验人的力量!兴平检察:严
  • 出于欣赏和尊重他的俱乐部,一个球员采取这种行动将是非常合理的今天巴萨俱乐部谈判和法蒂续约都没有新的进展,但两人的谈判已经非常深入。梅西所做的事情是非常合理的,不
  • 印娃他爹我呢,年轻时有一阵子对佛学痴迷,以我读书不求甚解的一贯风格,自然就会喜欢禅宗,《五灯会元》那可是翻来覆去读过不下十遍。基本告别无效社交,以前的朋友,现在
  • 考虑到拆迁群众的实际生活需要,康驿镇于2020年将第二年的安置费发放到位,剩余的安置费将于上房时根据拆迁安置时长一并结算并发放到位。补偿明细及补偿面积是由第三方
  • #人民日报评医美乱象# 【人民日报刊文:#医疗美容要最佳效果也要防不良后果#】人民日报刊文指出,近年来,医疗美容行业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医美实现变美的
  • 感谢他们为城市干净整洁作出的贡献[心]#广州身边事# 【广州评选百名优秀城市美容师 将统一组织外出疗养以示褒奖】今天是第30个环卫工人节,近期,广州市城管委从全
  • #抗击疫情 甘肃在行动#【林铎在白银调研企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情况】今天上午,省委书记、省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组长林铎先后来到位于白银市白银高新区的甘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