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愚因缘经 卷一》(北魏沙门慧觉译、新译圆照法师)

二梵志受斋缘品第三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初夜有二天。来诣于佛所。天人身光。照曜只桓。皆如金色。佛便随宜。演畅妙法。心意开悟。俱得道迹。头面礼佛。还归天上。
明日清朝。阿难白佛。昨夜二天。来觐世尊。威相昉着。净光赫奕。昔种何德。获斯妙果。
佛告阿难。迦葉如来灭度之后。遗法垂末有二婆罗门。受持八斋。其一人者。求愿生天。其第二人。求作国王。其第一人。还归其家。妇呼共食。夫答妇言。向受佛斋。过中不食。
妇复语曰。君是梵志。自有戒法。何缘乃受异道之斋。今若相违不共我饭。当以斯事语诸梵志。使驱摈汝不与会同。闻此语已。深怀恐怖。便与其妇。非时而食。
二人随寿长短。各取命终。愿作王者。持斋完具。得生王家。愿生天者。由破斋故。乃生龙中时有一人。
为王守园。日日奉送种种果蓏。此人后时。于泉水中。得一异奈。色香甚美。便作是念。我每出入。常为门监。所见前却。当以与之。如念即与门监受已。复自思惟。我通事时。每为黄门之所抴缩。当以与之。便用斯奈。奉贡黄门。黄门纳竟转上夫人。夫人得奈。复用献王。王食此奈。甚觉甘美。便问夫人。从何处得。夫人即时如实而对。展转相推。到于园监。
王复召唤。而问之曰。吾园之中有此美果。何不见奉。乃与他人。园监于是。本末自陈。王复告言。自今已后。常送斯奈。莫令断绝。园监启曰。此奈无种。从泉中得。敕使常送。无由可办。
王复告言。若不能得。当斩汝身。园监还出。至彼园中。忧愁懊恼。举声大哭。时有一龙。闻其哭音。变身为人。来问之言。汝有何事。悲哭乃尔。是事园监。具自宣说。
龙还入水。以多美果。着金盘上。用与此人。因告之言。可持此果以奉汝王。并腾吾意。云吾及王。本是亲友。乃昔在世。俱为梵志。共受八斋。各求所愿。汝戒完具。得为人王。吾戒不全生于龙中。今欲奉修斋法。求舍此身。愿索八关斋法。用遗于我。若其相违。吾覆汝国。用作大海。
园监于是。奉果于王。因复说龙所嘱之变。王闻此已。甚用不乐。所以者何。时世无佛法。又灭尽八关斋文今不可得。若不称之。恐见危害。惟念此理。是故愁悒。
王有大臣。最所敬重。王告臣曰。神龙从我。求索斋法。仰卿得之。当用寄与。大臣对言。今世无法。云何可得。王又告曰。汝今不获。吾当杀卿。
大臣闻此。甚怀惆怅。往至自舍。此臣有父。年老耆旧。每从外来。和颜悦色。以慰父意。当于是时。父见其子。面色改常。即便问之。何由乃尔。于时大臣。便向其父。委曲自说。
其父答曰。吾家堂柱。每现光明。试破看之。傥有异物。奉父言教。令他拖伐取而斩析。得经二卷。一是十二因缘经。二是八关斋文。大臣即持。奉上于王。
王得欢喜。不能自胜。便以此经。着金盘上。自送与龙。龙获此经。大用欣庆。便用好宝。赠遗于王。受持八斋。勤而奉行。命终之后。生于天宫。
人王亦复修奉斋法。寿尽生天。共同一处。昨夜俱来。咨禀法化。应时寻得须陀洹果。永息三涂。游人天道。从是已往。毕得涅槃。佛说是时。一切众会。欢喜奉行。

【白话文】如是我闻:一时,佛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当时有两位天人于初夜时分来到佛的住所,他们身上的光芒将祇桓精舍照耀得金碧辉煌。佛便应机宣说妙法,他们心开意解,都证得圣果。于是天人以头礼佛,返回天界。
第二天清早,阿难问佛道:“昨天夜里两位天人来拜见世尊,形象威严明亮,净光炫耀。他们过去造了什么福德,才获得这种善妙的果报呢?”
佛告诉阿难:“迦叶如来灭度后,遗留下的教法接近隐没时,有两位婆罗门受持八关斋戒。其中一人希求生天,第二个人希求作国王。第一个人回到家中,妻子喊他一起吃饭,他告诉妻子:‘刚才受了佛戒,过了中午不能吃饭。’
妻子说:‘夫君是梵志,有自己的戒法,为什么要受异教的斋戒?今天你如果不听话,不和我一起吃饭,我就将这事告诉其他梵志,让他们将你驱除不再与你来往。’听了这话,此婆罗门深怀恐惧,便和他的妻子非时而吃了饭。
后来两个婆罗门随寿命长短都死去了。发愿做国王的那位,因守戒圆满得以投生国王家;发愿生天的那位,因为破斋的缘故,就生在龙族中。
当时有一个人,给那位国王看守园林,天天都要奉送各种瓜果。这个人后来在泉水中得到一个奇异的柰,颜色味道十分鲜美,便这样想:‘我每次出入宫廷,常常被门卫见到上前阻拦。应当把此果送给他。’按照所想就给了门卫。门卫接受后又暗自想道:‘我通报事情的时候,常常被宦官拖延。应当将此果送给他。’于是便将此柰,敬奉给宦官。宦官接受以后,转送国王夫人。夫人得到此柰,又献给国王。国王吃了此柰,觉得特别香甜,便问夫人:‘从哪里得到的?’夫人立即如实禀告。辗转推求,最后找到看园人。
国王于是召来看园人问道:‘我的果园中有这么好的果品,为什么不奉送给我,竟送给其他人呢?’看园人于是就把事情始末说了一遍。国王又吩咐道:‘从今以后,你要经常奉送这种柰果,不要间断。’看园人奏道:‘这种柰没有种子,是从泉水中得到的。大王令我经常奉送,恐怕没办法做到。’
国王就告诉他:‘倘若得不到此柰,就将你斩首!’看园人出了王宫回到果园,极为忧愁苦恼,放声痛哭。这时有一条龙听到他的哭声,就变成人形过来问道:‘你有什么难事,竟这样悲伤痛哭呢?’看园人把此事详细告诉了他。
龙回到水中,将很多甜美的果品放在金盘上,送给这个看园人。并告诉他:‘可拿这些水果奉送给你的国王,并传达我的意思,就说:我和国王原本是亲友,在过去世都是梵志,共同接受了八关斋戒,各自求取所愿。你守戒圆满得以转成人间国王,我守戒不圆满生在龙中。如今我想奉修斋法,以求舍弃龙身。所以希望你能找到八关斋戒教法,拿来给我。倘若不顺从,我将毁灭你的国家变成大海。’
看园人于是把这些果品奉给国王,又禀告了龙所嘱咐的这件事。国王听后非常犯愁。为什么呢?当时世上没有佛法,又灭尽了八关斋文,所以如今无法得到。如果不合龙意,又害怕受到危害。想到这些问题,所以愁闷。
当时有一位大臣最受国王敬重,国王告诉他说:‘神龙向我索要斋法,只有仰赖爱卿找到,再拿来送给神龙。’大臣回答道:‘如今世上无有佛法,怎么能弄得到呢?’国王对他讲:‘如今你如果弄不到的话,我就杀了你。’
大臣听了此话,心里十分忧愁,回到自己家中。这位大臣有一个父亲,年纪十分老迈了,大臣每次从外面回来总是和颜悦色,以宽慰父亲的心。这一次回家,父亲见儿子面色一改常态,便问他:‘什么原因令你这样呢?’于是大臣就将其中原委一一告诉老父。
他父亲答道:‘我家堂屋的柱子常常闪现光明,试着破开它看看,或许会有不寻常的东西。’他按照父亲的话,命人拖砍取来,剖开后得到二卷佛经:一卷是十二因缘经,一卷是八关斋文。大臣马上拿着奉送给国王。
国王得后喜不自胜,便将此经放在金盘上,亲自送给龙。龙获得此经,非常欢喜,拿出最好的宝物,回赠给国王。龙受持八关斋戒,精勤奉行,死后转生天宫。
国王也依斋法修行,死后生于天界。二人同在一处。昨夜他们一起前来,请教正法,蒙受教化,当下就证得须陀洹果,永远寂灭三恶趣的痛苦,自在转生人天善道。从这以后,必定获得涅槃。”佛说此经时,一切与会大众都欢喜奉行。

永明延寿禅师巜宗镜录》卷三十四(3)

又问。云何是信真如之相。

答。不信一切法。是信真如之相。以真如理中。本无诸法。若见诸法为有。是信诸法。不信真如。是以无夙植广大菩提一乘种子之因缘者。卒难起信。故祖师颂云。大缘与信合。或得入宗镜者。是知非小缘矣。

如楞伽经云。尔时世尊告大慧菩萨。摄受大乘者。则摄受诸佛菩萨缘觉声闻。摄受诸佛菩萨缘觉声闻者。则摄受一切众生。摄受一切众生者。则摄受正法。摄受正法者。则佛种不断。佛种不断者。则能了知得殊胜入处。知得殊胜入处。菩萨摩诃萨常得化生。建立大乘。十自在力。现众色像。通达众生形类希望烦恼诸相。如实说法。如实者。不异。如实者。不来不去相。一切虚伪息。是名如实。

又云。佛言。但觉自心现量。妄想不生。安隐快乐。世事永息。安隐快乐者。则寂静妙常。世事永息者。则攀缘已断。可谓遇圆满宝藏。顿绝希求。到常乐涅槃。更无所至。是凡圣之际。如达家乡。为迷悟之依已穷根本。

大涅槃经云。金刚宝藏。无所缺减。

华严经偈云。种种变化无量力。一切世界微尘等。欲悉了达从心起。菩萨以此初发心。

宝藏论本际品云。是以本际无名。名于无名。本际无相。名于无相。名相既立。妄惑遂生。真一理沈。道宗事隐。是以无名之朴。遍通一切。不可名目。过限量界。一体无二。

故经云。森罗及万像。一法之所印。即本际也。然本际之理。无自无他。非一非异。包含一气。该入万有。若复有人自性清净。含一而生。中无妄想。即谓圣人。然实际中。亦无圣人法如微尘许而有异也。若复有人自性清净。含一而生。中有妄想。自然浊乱。则谓凡夫。然实际中。亦无凡夫法如微尘许而有异也。

故经云。佛性平等。广大难量。凡圣不二一切圆满。咸备草木。周遍蝼蚁。乃至微尘毛发。莫不含一而生。故云能了知一万事毕也。是以众生皆乘一而生。故云一乘。若迷故则异。觉故则一。故云前念是凡。后念即圣。又云。一念知一切法也。是以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故云以一之法。功成万像。故经云。一切若有心。即迷。一切。若无心。即。遍十方。故真一万差。万差真一。譬如海涌千波。千波即海。一切皆无有异也。乃至万物含一而生。即彼万物亦为一也。何以故。以本一故末则无异。譬如檀生檀枝。非椿木也。故法华经偈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一乘者。即一心也。一切万有。十方虚空。皆从真如一心之种子所现。如檀生檀枝。兰生兰叶。乃至本末中边。更无异相。故云。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若能如是。何虑不毕。若能如是究竟圆通。此外更无不了之法。则无理而不明。无事而不尽。以一法能成一切法故。

如华严疏云。若入此观法。则智与心相应。是以因由心学。果是心成。境由心现。解由心起。分位神通是心。力用造作是心。现起分别是心。决择所得是心。乃至寻求知识。造诣佛土。并皆是心。心外无得。何所疑耶。故知心垢则娑婆现相。心净则华藏含空。回转而恒起识轮。交罗而匪离心网。故海幢不起寂定。广作十方佛事之门。善财不出道场。遍历一百十城之法。是以文殊即自心能证之妙慧。善财至弥勒。一心佛果满后。却令见文殊。因位将极。令返照心原。更无有异。未始动念故。再访文殊不见其身者。但了自心空般若故。是真见文殊。普贤是自心所证法界无尽妙行。善财虽遍法界参诸善友。欲见普贤。不假别指。便于初会始成之处。如来座前。而起念求随念即见。普贤在如来前。初无动移。此正显观心即见希奇之相。见闻证入。由睹前相。即是见心。所以普贤身相如虚空遍一切处。故以普眼菩萨等入百千三昧求觅普贤不见。只谓离念入定。厌境求真。不知尘尘是文殊。念念即普贤故。是以善财一人。运悲智而横广十方。修愿行而竖穷三际。从初至后。因满果圆。明显一心以为牓样。总摄一切。始行菩萨。诸观行人。皆仿此修。离此观心。别无殊胜。乃至六度万行。若不了自心。皆成权渐。果归生灭。报在人天。若能运心。福智无尽。

如大智度论云。菩萨摩诃萨。知诸法实相。无取无舍。无所破坏。行不可得般若波罗蜜。以大悲心。还修福行。福行初门。先行布施。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智慧明利。能分别施福。施物虽同。福德多少。随心优劣。如舍利弗以一钵饭上佛。佛即回施狗。而问舍利弗。汝以饭施我。我以饭施狗。谁得福多。舍利弗言。如我解佛法义。佛施狗得福多。舍利弗者。于一切人中智慧最上。而佛福田最为第一。不如佛施狗恶田得福极多。以是故知。大福从心生。不在田也。如舍利弗。千万亿倍。不及佛心。

王子以肉济父母缘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尔时阿难。着衣持钵。入城乞食。见一小儿。有盲父母。乞索得食。好者供养父母。麤者便自食之。阿难白佛言。世尊。此小儿者。甚为希有。乞得好食。用奉父母。择粗恶者。而自食之。佛言。此未为难。我过去世中。供养父母。乃极为难。阿难白佛言。世尊。过去之世。供养父母。其事云何。佛言。乃往过去。有大国王。统领国土。王有六子。各领一国。时有一大臣名罗睺求。计谋兴军。杀彼大王及其五子。其第六小子。先有鬼神。来语之言。汝父大王及诸五兄。悉为大臣罗睺求之所杀害。次欲到汝。王子闻已。即还家中。妇见王子颜色忧悴。不与常同。而问夫言。汝何以尔。夫答妇言。男子之事不得语汝。妇言。王子。我今与汝生死共同。有何急缓而不见语。夫答妇言。适有鬼神。来语我言。汝父大王及与五兄。悉为他杀。次来到汝。以是忧惧。莫知所适。夫妇作计。即共将儿。逃奔他国。持七日粮。计应达到。惶怖所致。错从曲道。行经十日。犹不达到。粮食乏尽。困饿垂死。王子思惟。三人并命。苦痛特剧。宁杀一人。存二人命。即便拔剑。欲得杀妇。儿顾见父。合掌白言。愿父今者。莫杀我母。宁杀我身。以代母命。父用儿语。欲杀其子。子复白言。莫断我命。若断我命。肉则臭烂。不得久停。或恐其母不得前达。不断我命。须臾削割。日日稍食。未到人村。余在身肉。唯有三脔。子白父母。此肉二脔。父母食之。余有一脔。还用与我。掷儿放地。父母前进。时释提桓因。宫殿震动。便即观之。是何因缘。见此小儿作希有事。即化作饿狼。来从索肉。小儿思惟。我食此肉。亦当命尽。不食亦死。便舍此肉。而与饿狼。释提桓因。即化作人。语小儿言。汝今割肉。与汝父母。生悔心不。答言不悔。天言。汝今苦恼。谁当信汝不生悔心。小儿于是。即出实言。我若不生悔心。身肉还生平复如故。若有悔者。于是即死。作此言已。身体平复。与本无异。释提桓因。即将其子并其父母。使得一处。见彼国王。心大悲喜。愍其至孝。叹未曾有。即给军众。还复本国。释提桓因。即渐拥护。作阎浮提王。尔时小儿。我身是也。尔时父母。今日父母是也。佛言。非但今日赞叹慈孝。于无量劫常亦赞叹。诸比丘白佛言。世尊。过去世中。供养父母。其事云何。佛言。昔迦尸国王土界之中。有一大山。中有仙人名睒摩迦。父母年老。而眼俱盲。常取好果鲜花美水。以养父母。安置闲静无怖畏处。凡有所作。举动行止。先白父母。白父母已。便取水去。时梵摩达王。游猎而行见鹿饮水。挽弓射之。药箭误中睒摩迦身。被毒箭已。高声唱言。一箭杀三人。斯痛何酷。其王闻其声。寻以弓箭。投之于地。便即往看。谁作此言。我闻。此山中有仙人。名睒摩迦。慈仁孝顺。养盲父母。举世称叹。汝今非睒摩迦也。答言。我即是也。而白王言。今我此身。不计苦痛。但忧父母年老目冥。从今饥困。无人供养耳。王复问言。汝盲父母。今在何许。睒摩迦指示王言。在彼草屋中。王即至盲父母所。睒摩迦父。时语妇言。我眼瞤动。将非我孝子睒摩迦有衰患不。妇复语夫。我乳亦惕惕而动。将非我子有不祥事不。时盲父母。闻王行声索索。心生恐怖。非我子行。为是谁也。王到其前。唱言作礼。盲父母言。我眼无所见。为是谁礼。答言。我是迦尸国王。时盲父母。命王言坐。我子若在。当以好华果奉上于王。我子朝往取水。迟晚久待不来。王便悲泣。而说偈言
  我为斯国王  游猎于此山
  但欲射禽兽  不觉中害人
  我今舍王位  来事盲父母
  与汝子无异  慎莫生忧苦 
  盲父母。以偈答王曰
  我子慈孝顺  天上人中无
  王虽见怜愍  何得如我子
  王当见怜愍  愿将示子处
  得在儿左右  并命意分足 
  于是。王将盲父母。往至睒摩迦边。既至儿所。捶胸懊恼。号咷而言。我子慈仁。孝顺无比。天神地神。山神树神。河神池神诸神。说偈而言
  释梵天世王  云何不佐助
  我之孝顺子  使见如此苦
  深感我孝子  而速救济命 
  时释提桓因。宫殿震动。以天耳闻盲父母悲恻语声。即从天下。往到其所。而语睒摩迦言。汝于王所。生恶心也。答言。实无恶心。释提桓因言。谁当信汝无恶心也。睒摩迦答言。我于王所有恶心者。毒遍身中即尔命终。若我于王无恶心者。毒箭当出身疮便愈。即如其言。毒箭自出。平复如故。王大欢喜。踊跃无量。便出教令。普告国内。当修慈仁孝事父母。睒摩迦从昔已来。慈仁孝顺。供养父母。欲知尔时盲父者今净饭王是。尔时盲母者。摩耶夫人是。睒摩迦者。今我身是。迦尸国王。舍利弗是。时释提桓因。摩诃迦叶是。《杂宝藏经》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D-119“Never underestimate the power of passion”今天是我们Eileen公主的主场!真的她最后一跳稳稳落地的时候眼泪
  • 必须谢谢导演、工作人员让我能看到这么棒的纪录片;谢谢每一个主人公,你们让我看到生命的力量;谢谢每一条温暖的弹幕,希望我们的一生都能像影片最后所说“平淡而有意义”
  • 不管在工作还是在想学的事情或者是人际关系上,都比之前更坦诚面对自己的需求和欲望。因此命中食伤生财的人多出生在技艺之家,父母都是有一技之长的人,比较专注,因此对子
  • 所以大量的新能源汽车是在家里充电的,这就像燃油汽车“在家里加油”是一个道理;这些车只有偶尔长途通勤时才会用到公共充电站,而绝大多数私家车90%-95%的时间都是
  • 现在的人最[害羞R]讨厌作做的东西,或许这就是你的本色,但你表现出来就是这个效果,注定你不讨喜了,或者付出更多,才能让人认可你这种诱惑。 总结 主播在直播间的直
  • 而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所以应该学会知足,知足者长乐,或者本着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态度。用平常心对待生命的每一天,用感恩心对待眼前的每一个人,幸福和快乐就会不请自
  • 游戏机制都在小程序里完成,大家能不能在船上活着出去真的考验人性。如果俄罗斯没公布,恐怕世界都蒙在鼓里,美国嘴上喊着拯救地球,实际搞得都是杀死他人的动作!
  • 旅行社业务的特质决定了其需要提供面对面的服务,而且国内4万余家旅行社多为中小微企业,员工人数少,混合办公对其运营将产生何种影响有待实践检验。减少在办公室的工作时
  • 北头村周边“鼎太风华”小区目前二手房价格13-16万,学位是在建南山小学、350米距离的南山实验小学,北头村旧改是近前海片区旧改进度较快项目,靠谱的优质项目
  • #刘宇宁代言露华浓# #刘宇宁当遇见你##摩登兄弟的棚妃们绝不认输[超话]#摩登兄弟刘宇宁宁哥棚主LYN我有话想对你说 我羡慕被你翻牌的女孩子 可是我更佩服她们
  • 第二个,你若能感化他们、他受你的感动,“言必行,行必果”——自己说的自己不能完全地去做到,也做个一二分呀,人家才信呀。 齐宣王喜忧参半,担心淳于髡只重数量而忽
  • 毕竟他的社交账号全都跟我的iPad连着同时登录(他自己登的,后来我发现了问他,他说就登着吧,也一直没退),我俩的Apple ID也连在一起。  难道你们现在指望
  • #英珞维##补钙##海藻钙#这几天脑子里一直是那位神勇的上海美术老师 辞职去海边卖自己做的手工耳环 有空做做义工帮民宿画墙绘 闲时冲冲浪 潜潜水,还是市中心的小
  • 这次我出演了Kobukuro(コブクロ)名为卒業的MV。#崔珉起[超话]# #崔珉起音乐剧HEDWIG# 210826 珉起相关更新ins @ myhooang
  • ”诗以雪落起兴,传达的是诗人对礼崩乐坏的烦忧。心之忧矣,于我归说”这二首诗中,诗人心里的忧伤更是难以言表。
  • 记得早餐记得微笑每天锁定这里3分钟,从阅读一篇有温度的健康科普开始,感谢阅读,欢迎关注转发 ◡̈ ᑋᵉᑊᑊᵒ ²⁰²² ᵕ̈  很喜欢的一段话:“没有一个冬天不
  • (这里路云可能想求夸赞):(我正想着准备好的话..):啊...没有兴趣啊..!你知道我的:莫?
  • 楼里那个说“他黑夜话是因为你红包给少了”的怕是睿智? 然后,我发现我的病娇主人看我的眼神有点不对劲…… 专注黑法修一万年的剑修攻VS时不时病娇的法修受 从剑修大
  • 是那种我这个混合肌也能接受,当然干皮也会喜欢的类型,因为它完全抓住了“润而不腻”这个平衡点。换句话说,按照“围城说”婚姻是什么各有感受,但你想要的时候,一定给自
  • 2、横盘趋势股,此类股票占现在A股的极大多数,市场好的时候能小涨一二,市场不好的时候也不会大跌,说白了,就是洗盘还没到位,但是又有主力在强控盘,在其中的主力还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