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个大早去山里,结果村子防疫不让人进,看着山干着急。研究了路线,从中途的景区买票顺利进山,轨迹重合上。别人都是顺着台阶游览观光,我两尽在找通往野山的岔路。
今天实在太热太热,只遮挡了面部,忘记戴墨镜,但愿回去别被晒成浣熊,看到开紫花的艾草,吃了野桑葚,人生第一次见长在树上的核桃,但愿晚上别拉稀。

又到了麦收季节,过去割麦的经历总是不经意间泛起……

割麦

作者 郑胜玲
割麦不单单是割麦,还是抢收抢种的战役,不但累人,气氛还可紧张。
农谚说,蚕老一时,麦熟一晌。看着麦子刚黄梢,一场南风,就熟透了,再一场南风,不收割就会焦到地里。
麦收的前奏,是先收拾四处乱放的镰刀,归拢一起摆放在磨刀石旁。还得拾掇平车,还得糙场。还得赶一趟集,添置木锨扫帚搂筢木叉。人们走路碰头,问的都是一个主题:“开镰了没?”“开了。”“恁家开了没?”“没有,还得等两天。”

麦收季节,清晨的风里有一股新麦的气息。天还没亮,“吃杯茶”就在树上叫个不停。“吃杯茶”是一种鸟,学名不知道,一到麦收时就来了。这鸟的叫声像人嘴里含着东西说话,呜呜拉拉。听说这鸟的语言有好几种译本,豫北的译本是:“大哥大嫂起来吧,黄天大麦里了”,一听就是农村老头儿的杰作。鸟它哪懂什么是黄天大麦里,这倒是老头们挂在嘴边的一句话:黄天大麦里,能睡得着觉?黄天大麦里,还在那里细嚼慢咽!老头们嘴里的“黄天大麦里”,营造出了“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镰刀)各在腰”的紧张气氛,听着心里可慌。

割麦子是需要力气和技术,但也不全是,因季节性太强,一年也就那几天,没有人能练出多高超的技术。割麦,关键是韧性,刘震云就不止一次地说起他姥姥割麦的故事:黄河滩上的麦子一趟三里长,姥姥个头娇小,但每次割麦都领头镰。头镰就是先开镰,在平展展的一块麦地里挖出一条胡同。头镰最累,但姥姥割到尽头的时候,一米八几的大汉才割到中间。问原因,姥姥说,其实她割得并不快,只是她一旦伏下身就不再直腰,因为直一次腰,就还想直两次或二十次。姥姥割麦,不但有非凡的耐力,还引申出了精辟的人生哲理。

初夏的清晨,风尚有些凉,残月和晓星还没隐去。“吃杯茶”还没叫几声,人们就起床了,接下来便是“唰唰唰”的磨镰刀声。片刻,精神抖擞的,睡眼惺忪的,眼神迷离的都走出家门,往麦田里走赶。
割麦有一套基本动作:左臂揽麦子,右手拿镰刀,镰刀贴着麦子的根部,顺着麦趟往前伸。力所能及远时,镰刀插进麦垄,右臂使劲,往怀里拉,一溜儿被割下来的麦子就顺势倒伏在左手里。一耧三垄,三垄下来一小扑,把宽两耧,六垄下来一大扑。割麦时没人说话,只听一片“唰唰”声。

割过麦的人都说那不是人干的活儿,不是说有多难,关键是有劲儿使不上。按说割麦子高个子占便宜,人高臂长,胳膊伸得远,一镰是一镰。其实不然,就像刘震云的姥姥,耐性很重要。大个子腰需弯得更深,屁股撅得比麦子还高,更累。当然,如果胳膊又长,耐性又好,那就无敌,但没有几人能做到。

割麦也不是单论快,还得看活儿干得规不规矩。这一点,单从其身后的麦茬儿上就能看得出来。干活规矩的人麦茬偎着地皮,并且一般高,麦扑也间隔均匀,麦趟直,看着就舒服。邋遢人身后的麦茬高高低低,错落无致,隔不多远还会有几棵没被干掉的麦子挺立。麦扑与麦扑之间也是拉拉扯扯,藕断丝连,规矩人看了,摇头撇嘴。

麦收是全家总动员,不过主妇们可以早下晌,回家做饭。她们走时,往往会把地头沟边尚绿的麦子掠上几把,做饭时放到灶里燎一燎。这时节街里跑的孩子都是小黑手、小黑嘴。凡在乡村长大的,谁要说没吃过燎麦仁儿,肯定是说谎。

麦天往往伴着干热风,到中午,黄天大日头底下,又热,麦芒又扎,看尽头遥遥,恼得人直想摔镰刀。弯腰割一会,不舒服,蹲着割一会,还不舒服,田埂上一坐,真舒服。

麦子割倒后还得装车,专业术语叫踩车,也是个技术活。技术好的踩的车结实,形状也好。新手踩车大多偏沉,走不到晒场就会翻车,这种场景路上常见:一个侧翻的车旁,是一张沮丧的脸。

接下来还要搭垛,翻场,碾场,扬场,道道工序都要力量与技术……

麦收,在农事里算是一个大战役,因为季节赶着,不但要抢收,还要抢种,一块地刚腾出来,马上就得播种,这个时候的人都当成牲口使。一个麦季下来,有人掉几斤肉。皮肤白的能晒黑,皮肤黑的晒更黑,一笑光显牙白。

其实一个麦季下来,也就十多天的光景。性急又勤快的人家,早早便颗粒归仓、播种完毕。但总有些散漫的懒人,人家地里的玉米苗都一拃高了,他还在晒场上,套头瘸驴在那儿“吱吱呀呀”碾场哩。

#村落故事#

#五月飞絮还要9天#【这该死的柳絮,实在太烦了】

春天的北方,一个鼻炎或者过敏患者,心头最蠢蠢欲动的事,可能就是砍光城里所有的杨树。烧光也行。

一到了飞絮满天飞的季节,春光再美好也难以让人们高兴起来,毕竟你只要高兴地一张口,杨柳絮就带着它的无数小绒毛钻进了你的嘴里,吐也吐不出来,别人远看还以为你是在表演Bbox。

你的皮肤红疹,你的呼吸难受,你的满头银白,都是杨柳絮的贡献。曾经你以为飞絮漫天是一个无比诗意的景象,等到它真的飘满天的时候,你可能宁愿世上没有诗。

为什么一到春天,北方的城市们就要开始饱受杨柳絮的折磨?想要在春天没这么多飞絮,可能吗?

2015年的春天,曾经获得奥运会羽毛球混双冠军的高崚,被人举报在小区里雇人砍伐树木。

高崚家的小区建于2005年,立在她家窗前的是8棵雌株杨树,10年后正好到了该漫天飞絮的时节。为了治理杨絮,防治病虫害,他们将这8棵树所有的枝叶和1/3的枝干都砍掉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

真巧,跟高家一样,当中国大范围地种植杨树十年后,人们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砍掉它们,否则不能解自己过敏、鼻炎、满面毛绒之恨。

毕竟,跟春天的杨柳树相伴为生的日子,实在太烦了。四五月的北方,刚告别雾霾的北方人,就得马不停蹄地开始同杨柳絮作战。

走在春光里,人们得到的礼物是吸入鼻腔的飞絮。打喷嚏、流清涕、咳嗽等过敏性鼻炎的症状,这会全跟着杨柳絮一起来了。连云港市2015年发现,4月份医院门急诊患儿共8000余名,其中近六成是呼吸系统疾病,与当月城市飞絮纷飞密切相关。

你以为只要带好口罩就能幸免于难,却没想到它们无孔不入。一不留神就可能飞进你的眼睛、鼻孔里,想打喷嚏打不出来,想哭又哭不出来,只能任由自己难受。

皮肤本来就敏感的朋友就更惨了,春天不再是发情的季节,而变成了皮肤发红、脱皮、瘙痒的季节。对于易过敏人群来说,连走出家门都成了挑战。

真的,要是春天都谈不上恋爱,肯定是因为杨柳絮。整个春天的出行都会因为杨柳絮而难度倍增。

一方面,飞絮会堵塞汽车水箱散热片,致使熄火,进而损害车体结构;另一方面,密密麻麻的飞絮也遮挡了行人和司机的视线,影响交通安全。

而且,柳絮本身易燃,遇到明火可在数秒内迅速燃烧。2017年,北京蟹岛度假村的停车场中,超过80辆车被柳絮引燃,这场火灾的直接损失上亿元。而在某些地方每年四五月份火灾

被杨柳絮折磨得口齿不清、头发凌乱的人,也许唯一能得到的一点点安慰是,不是你一个人,全国有一半的省都在饱受着飞絮之苦。

2015年,国家林业局首次以一号文件的形式下发了《关于做好杨柳飞絮治理工作的通知》。开头就点名了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江苏、甘肃、青海、宁夏等17个省、市、自治区。

如今泛滥成灾的飞絮大多由杨柳树产生,而它们几乎都是几十年前花了大力气才请来的。

50年代初至70年代中期,中国荒漠化土地的面积年均扩大1560平方公里。治理若干年后,荒漠化的土地面积依然高达17.6万平方公里,相当于11个北京的面积。

首都北京的环境状况本身就不乐观。建国初期,北京被五大沙区包围,森林覆盖率不到一成。每每有风沙袭来,“白昼如同黄昏”。

不种树,就被黄沙包围了,直接及间接损失不可估量。面对此情此景,政府决定行动起来,用种树解决问题。

在此之后,种树已经成了一场大规模的运动。1958年8月,领导人提出,“要使我们祖国的山河全部绿化起来,要达到园林化。"当年通过的《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就将"实行大地园林化"写了进去。

整个六七十年代,北京地区种了1.2亿棵杨树。全国其他地方也不遑多让,1965年,全南京的绿地总面积高达6184公顷,比建国时增加2.1倍,城市园林绿地体系基本形成。

到了80年代之后,中国对种树的热情仍然只增不减。1981年,全国人大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号召大家因地制宜,年满11岁的公民每年每人植树3-5棵。

全国上下对种树的热忱,也埋下了漫天杨柳絮的种子。

选了杨树,还偏偏选了雌株

现在,只需要决定种什么树,就能开动绿化机器。为什么万千树种中,偏偏选中的是杨树?

一方面,杨树的适应能力极强。从干旱的边疆戈壁到潮湿的深山老林。从低凹的盆地到逾四千米的高原,都能看到它的影子。对少雨的北方地区来说,杨树更是有着“绿化杨家将”的美誉。

另一方面,杨树的生长速度奇快。仅仅用五到八年,就能成材,供砍伐利用。对亟待绿化的城市来说,种杨树可以直接做到前人栽树,和后人一起乘凉。

更关键的是,杨树足够便宜。生长一年的小杨树苗能在十块钱内搞定,量大只要五六块。直径超过五厘米的杨树,一株不用不了三十块钱。财政吃紧的年代,怎能让种树项目紧吃呢?

当然,考虑到地方特性,杨树没有通行全国,但备选的绿化树木,也都遵照了速生和抗性强这两个特点。

当雄树的花粉飘到雌树上,后者结果,这个果实就是白絮的源头。成熟后,它爆裂开来,白色絮状物包裹一粒粒黑色的小种子,随风向外播撒。所以,漫天飞絮不过是雌树在大方地“晒娃”。

所以,不是所有杨树都会产生飞絮,雌株才会。可惜在中国北方,种植的大多都是雌株杨树。

由于雌雄杨柳树在“未成年”之前难以通过肉眼辨别性别,很多苗圃直接把雌株当做雄株售卖了出去,当北京进行城市改造和道路扩建时,四环路、五环路、机场路两旁又相继出现了一片片的雌株杨树。

北京目前有八百万棵制造飞絮的树正处在旺年,其中四分之一位于城区。混杂着雾霾,北京空气的不宜人程度,堪比燃煤的冬季。

不只北京如此。2002—2012年,安徽省开始大范围种植杨树,而这些品种大多是雌株,10年过去了,这会也正该安徽飞絮满天了。同样,苏北地区的主要国道上的植物,都是容易飞絮的杨树。这个季节开车的体验堪比浓雾行车。

飞絮早已成为全民公敌。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北京就发起了“百万雄杨进京运动”,以期替换掉制造飞絮的雌树。河北邯郸还召开了专题调度会议,将治理飞絮与房地产去库存放到一个高度去讨论。

但实际上,这个浩大工程并没有真正扭转局势。根据1995年北京科协年鉴的记载,为了防治病虫害,90年代推广的主要是毛白杨。这些推广品种的杂交无性系很容易感染溃疡病,有些系号枯死率甚至高达70%以上。到2001年,北京超过50%的杨树仍然是雌株。

治理飞絮怎么那么难

面对数量庞大的杨树,想要一劳永逸地治理飞絮变得十分艰难。

最常见的治理方式就是喷水。人工操控高压水枪,对准即将飘絮的树枝一阵猛冲。这种方式历史悠久,成本低廉,观感震撼,唯一的缺点就是没用。喷洒水后,空气湿度上升,抑制了飞絮的飘扬。但只要蒸发片刻,飞絮就照飘不误。

喷水不行还能打药。2006年,“抑花一号”问世,在树上打孔,注射,封孔,飞絮就不再产生。据悉,打药可以抑制九成的飞絮。

然而,打药只是“短效避孕手段”,只能管用一年。过了药效飞絮该飘还是飘。而且,打药的成本本身就不低,一株需要十余元。算上重复给药,成本更是不可估量。

治理飞絮,也不是没有一劳永逸的办法。嫁接的方式,把雄树的枝条移植到雌树上,让后者变性不再结果飞絮。这个想法很美好,但一棵树变性一次要一百元。考虑到树的数目都以百万计,成本依然太高。

特别是今天城市中栽种的杨树,大都以雌树为主。同样年龄的树苗,雌性比雄性的生长速度更快,长得更为粗壮,也更容易获利。更何况,北方的也绿化离不开杨树。一株成年杨树,年均滞尘16公斤,吸收二氧化碳172公斤,释放氧气125公斤。因此砍掉杨树也不该在考虑的范畴。

不过,相关部门早在2017年就曾经表示,力争在2020年基本治理杨柳絮。这样一算,今年竟然是最后一年来体验春天出门被逼疯的心情了。明年会变成什么样,不如让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浪潮工作室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凡购买活动色板内任意款式即送赠品区任意经典美瞳一副关于售价: 168 /单副(买一送一) 288 /双副(买二送一)关于邮费:新疆西藏补10,其他地区均包邮,顺
  •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奖励:1.匿名举报或者不提供有效联系方式的; 2.举报信息不实或不完整的;3.相关部门先期已经发现举报问题并做出处理的;4.城市管理
  • [依清净虚空(喻圆觉心),妄有华相发现。觉心不动故。
  • 突然就想扩关了呢坐标湖北 高二美术生一枚[二哈]同城的小姐姐们以后可以一起面基啊[兔子]本命防弹&红贝贝 团偏泰&团偏小姐姐磕cp 主正泰酒舞
  • 【大业锦绣阳光城丨摆脱996,生活可以这样过!】大业·锦绣阳光城集住宅、街区、公寓于一体,含时尚街区/主题餐饮/综合服务等一站式配套,且配备健康会所、老年颐养中
  • 但又不是,因为那个女人身上他厌恶的样子,在孩子身上都被他变成了他喜欢的样子。孩子,完全被他教养成了他心目中完美情人的样子。
  • !留言 点 3⃣️0⃣️个脱非包安排~我是个懒到家的人 一般刷子用到实在用不下去(都是眼影卡在上面弄不掉)我才会去洗 所有刷子一起洗还要等着大家一起干了才能用
  • 不如说我从画出妖之卷后就一直都满痛苦的,曾经一腔热情的画,但是不知道何时变得好像不画东方就是背叛了这个隐形当中的圈子一样,一直有这样一种无形的枷锁扣在我的头上,
  • 如果是面部骨骼整形,你还需要了解他是否有颌面外科、神经外科、口腔科的临床经验。”在整形美容行业中,起码现在没有细分出微整形医生,可以从事微整形技术的医生一定是一
  • 埃及神话中哈索尔是拉神的女儿,荷鲁斯的妻子,#ennead# 中哈索尔给了荷鲁斯一面可以聊视频的镜子,塞特就去抢哈索尔手上这面可以看到荷鲁斯的镜子[doge][
  • 还有类似的,像我的头发,大学之后一直在搞它,烫了剪,剪了染,染了烫,我的头发发质变得好差,于是我可怜巴巴去做了离子烫,剪了个“辛芷蕾”之后下定决心好好呵护它不搞
  • 。犀牛战非洲象,河马战非洲象:综艺看多了,怀念《人与自然》《动物世界》——遂网罗 寰宇万象之照片,并上传至空间,满足猎奇。
  • emm…完美混过了五月 过着别人很羡慕但其实很废的五月 三五成群 吃喝玩乐 日夜颠倒 没有烦恼 可以一个人但是不可以没朋友 她们真的很棒且重要 可以把我从荆棘里
  • 那时候沉迷在自己各种天马行空的臆想中,其实直到现在我还是很喜欢做梦,特别是我很渴望的某样东西或者某样事物,我依然会像小时候那样,说是做梦也好麻痹自己也罢,也许我
  • #金光布袋戏[超话]# day7 目前为止我最喜欢的一个桥段应该是苗疆苍狼复位那一段 一句见证苍狼如何从一只天真的小兔子成长为狼 但是依然保持着内心的善良 他和
  • #德云社张九龄[超话]# 今天的第十二贴,给九月天桥最可爱的张九龄生日是大日子虽然也不太明白为什么执着于给自己和搭档都过虚岁但是也许,师哥心里也有一个撒娇耍赖的
  • 所以这个阿罗汉,对着面你不会认识他,等走过去了,你想起来他是阿罗汉,但再找就找不着了。所以这个阿罗汉,对着面你不会认识他,等走过去了,你想起来他是阿罗汉,但再找
  • 以前也喜欢过别人的颜,我以为那就已经很喜欢了,但现在才明白,从来不屑于做这些的我,只有对你才愿意放下我怕麻烦的心为你做数据为你反黑,做这些其实很枯燥无味的事。
  • 所以,每一次的选择,我们都应该谨慎小心,尤其是感情,要认真的去对待。有时候想想与其悲伤痛苦,不如开心来面对,事情终会有过去的一天,美好的事情也终会来临!
  • “每个人对于别人来说都是一个秘密,我们应该顺应这个事实。反是不思,亦已焉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