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广州这一波#甲型流感# 比较严重,像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近期发热门诊挂号人数单日超过2500例(珠城院区+儿童院区),另外福建浙江等地也进入流感高发期。

我这两年来关于传染病话题的微博,大多数是与新冠相关,期间也写过不少流感的,因为这两种传染病有高度相似的传染途径,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我微博主页搜索「流感」。这里不说一些基本概念(比如流感病毒的H和N代表什么、抗原漂移和抗原转换是什么意思),就说一些对大家比较重要实用的内容(以儿童为主),更加详细的内容可参考「儿童流感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0年版)」。

1.目前南方省份这波夏季流感(2022~2023),相对于前几年的发病率可以说是「显著上升」,但并不能说是「严重异常」,因为流感在南方省份全年都有可能出现。

这波夏季流感的原因有几种猜测,比如有观点认为是儿童去年没有如期接种流感疫苗(我个人不太认可这个原因,因为历年来流感疫苗在中国全人群的接种率都不高),还有观点认为是过去这两年由于各种防疫措施导致流感病例也大幅下降,自然感染的减少导致了人群免疫力下降。

2. 这一波的主要毒株是H3N2,属于甲流(甲型流行性感冒)的一种。流感和普通感冒是两类不同的疾病,不是说感冒流行起来就成了流感,两者的病原体存在本质不同。

如何区分孩子是流感还是普通感冒,简单来说,流感的全身症状重,鼻塞流鼻涕等卡他症状较轻,而普通感冒是反过来。在临床上,一般是这样一步步诊断的:

-流感样症状:流感流行季节(比如现在的广州),出现1.发热(体温≥38℃)2.伴有咳嗽和/或咽痛,即有可能是流感。

-临床诊断病例:出现上面症状,又有流行病史且排除了其他疾病,即可认定为临床诊断病例。什么叫流行病学史?比如发病前7天在没有防护的情况下与其他疑似或确诊流感病例有密接,或者是流感样病例聚集发病者(比如一个班中出现了多例病例)等。

-确诊病例:上面的临床诊断病例,加上病原学阳性诊断结果即可确诊。病原学诊断有几种,最常用的是流感病毒的核酸检测和抗原检测(类似新冠病毒)。

3. 症状、病程和并发症:

-通常俩说,流感的潜伏期在1~4天(平均2天)之间,也就是孩子和其他流感患者密接后一般2天左右会出现症状。

-主要症状是发热,体温可达39~40 ℃,可有畏寒、寒战,多伴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咳嗽、咽痛、流涕或鼻塞、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多于成人。如果是婴幼儿的话,症状一般不典型。

-大多数无并发症的患儿症状在3~7天内缓解,但是咳嗽和体力恢复通常需要1~2周。

-并发症方面,和新冠病毒(SARS-CoV-2)不一样的一点是,儿童重症流感出现比例较高,尤其是5岁以下儿童。肺炎是最常见的,多见于2岁以内婴幼儿,10%~50%的患儿会并发中耳炎,另外还有一些神经系统并发症,不过概率较低。

4. 治疗原则:

重症或者有重症高危因素的患儿应当尽早(48h内)使用抗病毒药物,合理使用对症药物。也就是对于所有怀疑感染流感的患儿都建议治疗,而对于有高危因素或住院的要尽早治疗。

目前中国获批于儿童的流感抗病毒药物有3大类: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帕拉米韦和扎那米韦;
-细胞血凝素抑制剂:阿比多尔;
-M2离子通道抑制剂: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

其中后面两大类实际用的很少或者不建议使用,阿比多尔对儿童的循证医学证据不充分,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对目前流行株耐药。因此主要使用的是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其中最多的是奥司他韦。另外我微博前几天提到的新药玛巴洛沙韦(Xofluza,抗病毒效力强于奥司他韦、24小时内停止流感病毒释放、全病程只需服用1片),目前只批准于12岁以上人群,尚未用于低龄儿童。

5. 多说一些关于奥司他韦(oseltamivir)。这个药原版的是达菲(磷酸奥司他韦胶囊),来自罗氏,国内有一些仿制药(比如可威)。达菲只有胶囊形式,国产的仿制药有胶囊和颗粒两种形式,根据相关规定仿制药也通过了一致性评价,也就是效果和副作用与原研药相似。

奥司他韦是目前主要的抗流感病毒药物,但它并非一些人认为的「特效药」,它的作用主要是缩短病程,在临床试验中它可以缩短1天左右病程,同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和严重程度。有针对1~3岁儿童的双盲对照研究(DOI: 10.1086/656408)表明早期用药效果更佳,如果儿童在症状出现后12小时内服用奥司他韦,可降低85%的中耳炎风险;在24小时内服药,可以缩短3.5天病程。

不过,一些家长反映孩子吃了奥司他韦之后容易呕吐,这也是这个药比较常见的不良反应。

至于是否有必要预防性用药,首先奥司他韦不仅可以用于治疗,也可以用于预防(服用10天),但是根据目前的专家共识,不建议自行使用,需要是高危人群范围的孩子、未接种过疫苗(或者接种不到2周),并且接触过疑似流感的人群(或近期去过爆发过疫情的场所),才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预防性用药。

6. 除了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以外,一些基础支持治疗也很重要。

-首先保证喝足够的水,好好休息,大多数患儿可以自愈;

-对于发热和疼痛,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是很好的药物。两种药物都是儿童经典的退热药,退热效果和安全性相似,对乙酰氨基酚用于≥2月龄儿童,布洛芬用于≥6月龄儿童。详细可看(https://t.cn/A6XUsCRL )。建议提前备好。

7. 最后还有一个很多人问的问题就是——现在要不要赶紧去打疫苗。流感疫苗是最重要的预防手段,尤其是针对并发症高发风险的儿童,三价疫苗对6~23月龄的儿童有效率为40%,24~59月龄的有效率为60%。但是流感疫苗从接种到完全发挥效力需要2周以上时间,并且如果之前没有接种过流感疫苗的8岁以下儿童,首次接种需要打2针(间隔4周以上)。

所以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是,如果是为了预防这波夏季流感,现在再去接种有点来不及了。因此教育孩子做好个人防护会更加重要,勤洗手、戴口罩和少去人群聚集的场所等,这些两年多以来我们做了很多次的简单手段,在预防流感这样的呼吸道传染病上仍然很有效。

#微博新知博主#

【百家姓中,最为特别的一个姓氏,如今人口全国第一】中国科学院遗传方面的学者,根据国际上公认的有关姓氏频率研究方法,研究发现在宋朝、元朝、明朝时期,王姓占总人口比例一直位居第一,是货真价实的第一大姓,宋朝时王姓总人口大约590万占比7.7%,明朝时大约620万占比6.7%。

如果说对古代王姓人口推算,可能还存在一些误差的话,那么现代人口普查就彻底揭开了真相,截至2018年底调查显示王姓人口已达到1.015亿人,为全国第一大姓,其中山东居住了王姓总人口的10.5%,为王姓第一大省。

我们都知道,在漫长的封建时代,由于皇族对宗族的分封,以及皇帝不时的赐姓,往往会让当时的“国姓”人口数量膨胀,比如刘姓、李姓、朱姓等人口数量众多就与汉唐明王朝有不小的关系,如今李姓人口过亿是第二大姓氏,刘姓人口超过5000万是第四大姓,朱姓人口超过1200万是第13大姓。但历史上王姓存在一些地方政权,却一直没有出现全国性的政权,为何在近千年时间内长期名列前茅,乃至位居第一?

中国姓氏文化源远流长,主要分为两类:其一大部分姓氏源于地名,比如姬姓源于姬水,姜姓源于姜水,齐姓源于齐地,陈、蔡、赵等都源于地名;其二一些姓氏源于官职,最广为人知的是司马姓,而王姓与之一样,只不过源于“国王”这个职位。因此在百家姓中,王姓可谓是最为荣耀、最为特别,却也是最为悲催的一个姓氏。

王字历史悠久,目前可以追溯到商代,甲骨文中有王字,但还未用作姓氏,而是代表人间之主。甲骨文中的王字(见下图),像倒着的斧钺之形,而斧钺是杀戮的凶器,因此王字就非常形象地反映了王权。但值得深思的是,这一件斧钺是倒着的,而不是竖着,或许寓意王权不能轻易动用,一旦动用就是流血漂杵伏尸百万。

甲骨文中的“王”,都是指帝国最高统治者,没有其他含义,商朝帝王是“生前为王,死后称帝”。西周到春秋中期前,唯有周天子才能合法地称王,楚人“不服周”私自称王不合法,没有得到周天子与诸侯的认同。总之,在春秋中期之前“王”是一个非常尊贵的称呼,是人间之主的代称,非最高统治者不能用,但春秋晚期到战国时期,中国社会进一步礼崩乐坏,诸侯纷纷开始称王,“王”的地位开始下降,称号开始贬值,于是历史上第一个王姓出现了。

春秋晚期,周灵王长子叫太子晋,又被称为“王子晋”,因为直谏而被贬为平民。不过,王子晋之子宗敬还在朝中做官,担任司徒这一重要职务。所谓司徒,西周金文中写作“司土”,《周礼》中解释司土职务是“掌建邦之土地之图与其人民之数,以佐王安扰邦国”,也就是掌管土地,人民及教化之事,因此司徒位高权重。当时,人们由于宗敬是王族后代,又位高权重,于是称之为“王家”,后来这支族人就以王为氏。鲜为人知的是,这一支王姓族人非常厉害,秦朝名将王翦、王贲、王离都是其后代,秦末战乱时又分别迁徙到山东琅琊、山西太原,后来形成了“琅琊王氏”与“太原王氏”,这两支王氏族人一直活跃于汉唐时期,东晋时期甚至有“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在当时政坛上影响力非常大,其中大书法家王羲之属于琅琊王氏。

不过,关于王姓起源还有一种说法,即东周之初周平王去世后,因为太子早夭,本该由嫡长孙姬赤继位,但姬赤的胞弟姬林夺取了王位,史称周桓王,于是姬赤就亡命外逃到晋国。由于姬赤本来该是一位王者,所以外逃之后就以王为氏,唐朝王颜的《王卓神道碑》记载:“卓,河东猗氏人也,子孙因王显姓,始自四十一代祖周平王孙赤(姬赤)。”一直到唐朝,这支姬姓王氏族人一直生活在山西临猗一带,因此又被称之为“临猗王氏”。

除了这两支王氏之外,先秦时期还有四支王氏非常出名:一是战国魏无忌之孙魏卑子,汉初时被封于兰陵郡,因为是王族后代,又被时人称为“王家”,后来就以王为姓,这一支被称之为“兰陵王氏”;二是战国时期周王室分裂为东周国和西周国,其中西周桓公是西周国的首任国君,秦国灭亡西周国后,他的子孙外逃,根据其王族身份而改为王姓,形成了“王城王氏”;三是商朝王族比干后代,后来以王为姓,形成了“汲郡王氏”;四是秦朝灭掉齐国后,齐王后裔田义为了躲避仇家,就改姓王氏,史称“元城王氏(大宗)”,王莽就出自这一支。

先秦时期,王姓来源比较单一,都是标标准准的王族后代。但在汉朝之后,王姓来源相对比较复杂,不过主要还是曾经的王族或皇族后代。

王莽篡汉自立时,曾经易水河畔风萧萧的太子丹,他的玄孙叫姬嘉,想方设法变着花样拍王莽马屁,深得王莽宠信,于是就赐给他王姓,最终形成了“北京王氏”,后来由此分出蓟县王氏(小宗)等。

除了太子丹后代,还有金国完颜氏后代、宋朝赵氏后代、元代成吉思汗后代、明朝朱元璋后代、清朝爱新觉罗氏等,在国破家亡之后,或是出于“改姓自保”,或是“不忘皇族身份”等,于是其中不少人纷纷以王为姓。

还有一种就比较复杂了,古代中国边疆土司林立,他们在各自范围内称王称霸,中央朝廷实施的是羁縻政策,但朝廷并不愿意“国中之国”的土司存在,于是唐宋元明清一直都有推行改土归流,于是很多失去权力的土司就改为王姓。可以说,多数的少数民族都有王姓,分布范围极其广泛,如今也很难确认其姓氏源头。

《通志·氏族略四》记载:“王氏,天子之裔也,所出不一。有姬姓之王、有妫姓之王、有子姓之王、有虏姓之王。”因此,王姓来源极其广泛,血缘上关系不太大,这是王姓人口众多的一个重要基础。但来源多不代表发展好,为何王姓人口还能在近千年时间内长期名列前茅,乃至位居第一?

首先,与其他姓氏不同,每一支王姓的始祖都来历不凡,都有一定的见识,为后来的王姓族人奠定发展的基础,于是在各地形成了不少庞大的王氏家族,比如太原王氏、琅琊王氏、临猗王氏、兰陵王氏等等,依托这些王姓大家族,王姓族人才更容易开枝散叶。

其次,王姓虽然没有建立过大一统王朝,却建立过不少地方政权,比如王莽新朝、赵汉、齐、燕、郑、赵、前蜀、北平、闽、蜀、安阳等政权。除此之外,历史上王姓一共出了151位宰相,其他历史名人数不胜数。

第三,秦汉时期王姓主要活跃在华北,发展十分迅猛,但在五胡乱华后,王姓开始向全国其他省份蔓延。比如五代十国时期,河南固始人王审知南迁福建,建立闽国,成为五代十国之一,是福建王姓的总开山祖,史称开闽王氏,明朝时期这支王姓进入台湾地区,遂改称“闽台王氏”。

总而言之,百家姓中的王姓,可以说是最特殊、最荣耀的一个姓氏,但也是最悲催的一个姓氏,既可以说是无冕之王,也代表着国破家亡的无奈。如今,西方不少人得意于他们的贵族血统,前些年还有一些爱新觉罗氏自诩是贵族后代,但他们的历史在王姓面前却是不值一提。#每天读国学#


1、庸人败于惰,能人败于傲

世上两种人必定惨败,一种是懒惰之人,另一种是骄傲之人。前者什么事都想在“明日”再做,结果总是一事无成;后者瞧不起天下所有人,自认为自己最聪明,常常招来他人的不满和怨恨,于是往往受人诋毁、咒骂,最后被恶意的诽谤所吞没。

2、不必一味讨好别人

讨好每一个人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讨好每一个人,等于得罪每一个人。刻意去讨好别人,只会使别人产生厌恶。亲近别人要自然,“投机”心态要改变。有时间讨好,不如踏踏实实做事,讨好别人总是靠不住,自己努力才实实在在。

3、好心境是自己创造的

我们常常无法去改变别人的看法,能改变的恰恰只有我们自己。坏的生活不在于别人的罪恶,而在于我们的心情变得恶劣。让生活变好的金钥匙不在别人手里,放弃我们的怨恨和叹息,美好生活就垂手可得。我们主观上本想好好生活,可是客观上却没有好的生活,其原因是总想等待别人来改善生活。不要指望改变别人,自己做生活的主人。

4、用心做自己该做的事

人生是如此的短暂,哪有心思去浪费呢?有智慧的哲人曾经说过:“大街上有人骂我,我是连头也不回的,根本不想知道这个无聊之人!”我们既不要去伤害人家,也不要被别人的批评左右,还是按照自己的愿望,先踏踏实实学好本领再说。特别在少年时要全力以赴学本领,不要分心。

5、别总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学会自己欣赏自己,等于拥有了获取快乐的金钥匙。欣赏自己不是孤芳自赏,欣赏自己不是唯我独尊,欣赏自己不是自我陶醉,欣赏自己更不是固步自封------ 自己给自己一些自信,自己给自己一点愉快,自己给自己一脸微笑,何愁没有人生的快乐呢?经常要自己给自己过节,学会寻找愉悦的心情。

6、不要追逐世俗的荣誉

终生寻找所谓别人认可的东西,会永远痛失自己的快乐和幸福。庸俗的评论会湮灭自己的个性,世俗的指点会让自己不知所措。为钱而钱会使自己六亲不认,为权而权会使自己胆大妄为,为名而名会使自己巧取强夺。真实的我在刻意的追逐之中,会变成一张张碎片随风飘扬,世俗的我已变得面目可憎。

7、极端不可取

有些人常常因为忧虑过度,而导致自己精神失常;有些人却因为麻木不仁,造成自己对任何事情都无动于衷。前者常为寻找理性而痛苦,因聪明过头而衰亡,愚蠢的根源在于什么都懊悔。后者不知悔恨为何物,整天稀里糊涂地生活,活着与死去没有什么区别。

8、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

自己的伤痛自己清楚, 自己的哀怨自己明白, 自己的快乐自己感受。也许自己眼中的地狱,却是别人眼中的天堂;也许自己眼中的天堂,却是别人眼中的地狱。生活就是这般的滑稽。不要总疑春色在人家,关键在于自己心态的调整。

9、喜欢自己才会拥抱生活

盲目自大自尊,是骄傲无知的人生,一味自暴自弃,是消极悲观的人生。了解自己比了解别人更困难,喜欢自己比喜欢别人更不容易。拥有健康的恰当的自尊心理,面对挫折会表现得格外坚强。不为外界的诱惑而丢失自我,不为一时的挫折否定自己。时时客观冷静地评价自己,每每乐观中肯地赞赏自己。若连自己都不爱,还能爱别人吗?喜欢自己吧!

10、福中有祸,祸中有福

莫被一时之得失冲昏头脑,一味陶醉于暂时的胜利。自己一定要居安思危,切莫居功自傲,洋洋得意。陶醉胜利,意味着驻足停顿,陶醉胜利,意味着失去警惕。人生路上要永不松懈,胜利仅仅是一个小小的路标。要想取得最后的胜利,只要努力,努力,再努力。莫为一时之得所迷惑,谁笑得最晚,谁笑得最开心。

11、重要的是活得充实

把每一天过好是最大的幸福,快乐源于每天的感觉良好。总忧虑明天的风险,总抹不去昨天的阴影,今天的生活怎能如意?总攀比那些不可攀比的,总幻想那些不能实现的,今天的心灵怎能安静?任何不切实际的东西,都是痛苦之源,生命的最大杀手是忧愁和焦虑。痛苦源于不充实,生活充实就不会胡思乱想。

12、愉悦的根基在自己身上

一般人总是将人生的愉悦,寄托在外界的事务上,依附于世俗的认同上。百般看重地位、财产,以及待遇、名誉等东西,自己一旦失去这些,便是沉重的打击,常会痛不欲生,其幸福和快乐的根基也随之毁灭。假如自己真是这样过生活,那么快乐离我们是相当遥远的。为什么要让别人来评价自己的快乐程度,把握好自己。

13、感觉幸福就是幸福

许多人都在刻意追求所谓的幸福;有的虽然得到了,其代价却巨大无比。许多哲人都说,幸福是种感觉,就如同“佛”就在你我心中。幸福的感觉随满足程度而递减,与人的心境、心态密切相关。先哲们说:得之愈艰、爱之愈深,拥有幸福,常思艰难。一个人总是感觉不到幸福,是自己的最大悲哀。幸福是种感觉,不知足,永不会幸福,知足者常乐!

14、别人的恩泽要牢记

目光短浅的人总是“忘恩负义”,危机时到处求助,事成之后再不露面。求人时信誓旦旦,得逞后胡作非为。这种人最被人鄙视。“忘恩负义”让朋友伤心,“忘恩负义”是急功近利的表现。“忘恩负义”只得益于一时,却会永远失信于人。切忌过河拆桥,过河拆桥会断了自己的后路。

15、凡事要留有余地

每一个人都会在自己的生命旅程中,遭遇到完全不同的“三种人”。第一种是能够理解、欣赏和器重自己的人;第二种是曲解、中伤甚至排斥自己的人;第三种人是与自己毫无关系、无关痛痒的人。第一种人对自己有知遇之恩,应当尊为师友,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第二种人对自己造成深深的伤害,需要智慧地远离,而不是烦恼和计较。对于第三种人要以礼相待、和平共处。了解不同的人,区别对待,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1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把自己的主观意志强加于人,于己于人均是件痛苦的事情。以自己的威严强加自己的意志,别人只是口服而心不服,而且日久必生反抗之心。以自己的固执强加自己的意志,别人仅是默忍或是隐怒,但是日久也可能反目成仇。检讨自己的言行是否与社会和谐,才能真正得到别人的认同。人与人是不可能一致的,不要以我为中心。

17、得意不忘形,失意不失态

身处顺境必须格外谨慎,否则容易乐极生悲。人生得意的时候容易忘形,一忘形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于是恶念和恶行就会趁隙而入。身处逆境必须格外忍耐,否则容易早早夭折。人生失意的时候容易失态,一失态就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于是消极和绝望就会趁隙而入。笑看人生潮起潮落,守住自己的心。

18、人生应当欢乐有度

适当的娱乐活动能调节情绪,无休无止的欢乐却易转益为害。物极则反,数穷则变。“大凡快意处,即是多病处。”“棋可遣闲,易动心火”一味狂欢尽兴是肤浅的人生,换来的往往是痛苦的悔恨。尽兴有度是达观的人生。乐极生悲不局限于娱乐方面,涉及到人生的方方面面。欢乐与悲哀是伴生的,欢乐有度会使欢乐常伴。

19、多理性行事少意气用事

做事不能只凭自己的感情,做事更不能只凭自己的感觉,意气用事必有麻烦。有时自己的知觉是错的,事情并不是想象的这般简单,表象总是容易迷惑人心。理性做事不至于反复折腾,理性做事不会出现大的差错,理性做事才不会使自己后悔莫及。切记:凡事都不能太冲动!不能只跟着感觉走,多思考才能不后悔。

20、多理性行事少意气用事

做事不能只凭自己的感情,做事更不能只凭自己的感觉,意气用事必有麻烦。有时自己的知觉是错的,事情并不是想象的这般简单,表象总是容易迷惑人心。理性做事不至于反复折腾,理性做事不会出现大的差错,理性做事才不会使自己后悔莫及。切记:凡事都不能太冲动!不能只跟着感觉走,多思考才能不后悔。

#人生感悟##心情日记# https://t.cn/R6BQoif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但是程师傅(网约车司机姓程~)谈吐举止都很让人安心(但我还是一路盯着导航且不停回复朋友的消息报平安且把他在平台上的信息发到了爸妈那里[开学季])一整天,似乎就只
  • #易烊千玺[超话]##易烊千玺十稔终章皆成序# 千玺 距离八月见面已经过去快一个月啦 见你之后的日子过的愈发的快 快到今天已是九月 见面之后的整个八月我都好
  • 你要问我的室友有多好呢我可以超级自信的说 很好很好我去年看苍兰诀时疯狂夸赞王鹤棣好帅啊好喜欢室友就会买来王鹤棣的杂志和海报分享给我看然后就在今天她跟我说要不要把
  • #王者荣耀交易[超话]#小乔阿离kt已补 租租aq,v10,385p,5水(天鹅,杀手,尼克斯,幻阙歌)5星:紫瑶红虞姬粉海绿巧玉鸾吟,无双全,传说44 时3.
  • 李白有哪些惊艳了岁月的诗句? 1. 他写相思;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2. 他写烦恼; 弃我去者,昨
  • 说到面部神经的损伤,他主要是解剖理解不好,分离的层次不清,这主要是和医生的操作技巧有关。当下,中国人为所以积极的、健康的、催人奋进的、给人力量的、充满希望的人和
  • 小姑子凌晨2-3点才回来,早上我们醒了,磨磨唧唧到九点半,带我们去吃了安庆馄饨,然后回家就呆着,中午点了老乡鸡外卖给我们吃(她说不吃,起床吃了一个桃子)点了乐乐
  • #gidle组合[超话]##gidle百变魅力# [心]#gidle宝藏女团# 【资源搬运】230901ime_sg蓝鸟更新NEVERLAND️ 准备好与(G)
  • ┏☆━ Iしovのyou ━☆┓ ❤️任嘉伦❤️⑤你看,那里有一颗✨ 一颗努力发光的星✨ 未来的你只管闪耀✨ 未来的我永不离弃✨ @任嘉伦Allen⌚️#美度
  • 巴斯真的太小了,除了巨石阵,其余所有地方都在步行距离范围内,而且景点和景点都挨在一起,所以不用担心交通问题。bar是清吧,pub是比较hi的酒吧,club则
  •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 从清华园车站,到颐和园益寿堂,再到双清别墅、来青轩,先辈足迹串联起的红色地标,正以生动可感的方式展开,大家从极其贴近历史的面貌中,触摸岁月的余温,探索过往的痕迹
  • 愿你心中无挂碍,生活时时花开;愿你淡看人生的风景,拥有美丽的心情!愿你心中无挂碍,生活时时花开;愿你淡看人生的风景,拥有美丽的心情!
  • 然后微咒之,务以数多立限,若至万遍,功德满足,邪鬼魔精凶恶妖怪,闻名即去,万病千殃,传言即愈,能令枯木生花,竭水涌泉,破五鬼疫疠,降六天故气,半天五酉、山魈妖狐
  • “只记得开心瞬间”“没有一件事情是不幸福的”这几句话其实在打字的时候我都挺想哭的,好像又回到了闪耀雪的时候,特别有趣引人入胜的开头,到最后所有人围着那一小片站着
  • #任嘉伦[超话]#我看到的所有情话 联想到的只有你一张脸 @任嘉伦Allen 「怕苦的人苦一辈子 不怕苦的人一阵子 生活没有靠山 我们就是靠山 生活没有天下
  • 虽然玩家最初可能会认为可以直接飞到一个星球上,然后想在哪里着陆就在哪里着陆,但事实并非如此。游戏发生在一个被称作「种地吧」的乌托邦世界,在这里,被神选中的人将被
  • 结束大概一个月不到的千岛湖之旅拉^^ 虽然早出晚归滴但粑粑在我练完琴不管多忙都会再过来接我奥(⁎⁍̴̛ᴗ⁍̴̛⁎)炒鸡炒鸡棒₍ ⸝⸝· ᴥ ·⸝⸝ ₎麻麻都会在
  • 爱的契机重要也不重要,我至今已经回忆不起来五年前究竟是哪个瞬间、你的哪个特质让我有decision to love,不过大家一致同意是因为你2017年后瘦下来怪
  • 我对狗哥说:她为什么夸你不夸我[酸]狗哥:她没看到你[抱一抱]不过狗哥被夸我还是很高兴的,说明我的眼光真不错[酷]他是B市楚氏之后,她是宋家不被重视的女儿,年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