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他偷我的棺材本,我才拿铁锤砸他的!”湖北一男子偷偷溜进一拾荒老人家中,实施盗窃时,被老人用铁锤砸死。事后老人被检察院追究刑事责任,但老人坚持认为自己是正当防卫。

(案例来源:裁判文书网)

王大爷是一名孤寡老人,由于没有文化,身体也不好,因此王大爷平时主要是靠外出拾荒变卖为生。虽说收入不多,但是王大爷日子过得非常节俭,因此时间长了,也攒下了几万元积蓄。

王大爷说他存下这笔钱的目的,主要是因为自己没有子女,也没有亲戚朋友,所以将来要靠它来养老。也正因为如此,王大爷将这笔钱看得比他的命还重要,并且没有存在银行。对此王大爷解释说,等他不能动却要急用时,这样才方便。

可是,即便王大爷计划得再周全,但命运却和王大爷开一个了“玩笑”。

案发当天,男子周某轻而易举地进入王大爷那破烂不堪的铁皮房后,开始翻箱倒柜,寻找值钱的东西。

其实当周某一进门,王大爷就已经被惊醒了。只是他知道家里除了他枕头底下,压着的几万块养老钱外,家里就没有值钱东西了,待对方找不到值钱的东西后,自然就会离开。

可能周某一早就知道,睡在床上的是一位老人,因此才会那么肆无忌惮。周某翻找无果后,就向王大爷的方向走来,并欲伸手到床上翻找,王大爷抓准时机,趁周某低头伸手那一瞬间,手持放在床头平时用来防身的铁锤,砸向周某,周某应声倒地。

随后王大爷怕对方醒来后,会对其实施更严重的侵害,因此王大爷又持铁锤连续砸向周某头部数下后,才去找邻居求助并报警。但不幸的是,后经法医鉴定,正是因为王大爷后面用铁锤补的那几下,才导致了周某死亡的。

案发后,王大爷认为,周某在对其个人财产实施侵害时,其有权出手制止,因此其行为应当认定为正当防卫。

《刑法》第20条第1款规定,被侵害人面对正在实施的不法侵害时,被侵害人实施制止不法侵害,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行为,应当认定为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王大爷同时还认为,以其的身体条件,一旦周某醒来后,其生命必定会受到严重的威胁,因此不能一味地苛刻要求其防卫行为的必要限度。

不过检方却不认可王大爷的观点,检方认为,王大爷第一次使用铁锤砸向周某,是周某实施不法侵害时,故王大爷的行为符合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但当周某倒地后,周某此时已经失去攻击能力,即不法侵害已经结束。

因此之后王大爷对周某实施的行为,在主观上存在报复周某的故意,客观上亦实施了伤害男子的行为,根据刑法主客观相一致定罪原则,故王大爷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

检察院一方的意思就是说,王大爷第一次持铁锤砸向周某是正当防卫,之后的行为是属于报复、泄愤,不具备防卫性质。

法院听完双方的意见后,却有不同的看法,法院认为:

《正当防卫指导意见》表示,在审理具有防卫性质的案件时,要考虑双方力量对比,不能一味地苛求防卫人。应当立足于防卫人在当时所处的情境,按照社会公众的一般认知,作出更合乎情理的判断。

法院的意思就是说,以王大爷的身体条件,其在面对周某这个年轻力壮的男子时,其明显是处于“在敌强我弱”处境的,王大爷为了保护其个人财产与人身安全,做出自我防卫的行为,不能被否定,但从后果来看,其行为已经明显超出必要的限度,因此系防卫过当,应当减轻处罚。

刑法第20条第2款规定,构成防卫过当的,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虽然防卫过当,也是以故意伤害罪追究王大爷的刑事责任,但基于上述规定,在量刑时应当对王大爷减轻处罚。注意,这个“应当减轻”,相当重要。

刑法第234条规定,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死刑。

意思就是说,如果没有上述“应当减轻”这个情节,王大爷需在10年以上量刑,但是有了“应当减轻”以后,可在10年以下量刑。

另外,周某入室盗窃在先行,根据刑法规定,不论其最终是否既遂,均构成盗窃罪。即周某自身存在严重过错,且其过错与本案有直接因果关系,故也应当与王大爷的自首情节,对其从轻处罚。

那么大家认为,王大爷的行为构成正当防卫么?欢迎讨论!

【转:大连一女子追讨4年未果,1310万元存款被银行员工“偷”走 】
1310万元的巨额存款,竟被银行职员偷偷存进了他人账户。

三年后,根据辽宁省瓦房店市人民法院一审判决,渉事银行职员因盗窃罪和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9年。然而,这一判决却被二审法院推翻,发回重审。

在2022年3月,在一审判决过去9个月之后,于女士拿回1310万元存款的日子依然遥遥无期。

取千万存款却被转走

于女士今年36岁,在辽宁做海产品养殖和服装生意,自2014年起,其资金往来都在中国银行大连瓦房店支行。

因商量好和朋友一起投资其它行业,2018年8月29日上午,于女士来到银行网点,准备取出1310万元存款。“因为取款金额较大,去之前我已经提前跟工作人员约好。”于女士称,她提前联系的是银行营业部职员孙某,到了银行,孙某让柜员为其办理取款的相关手续。

于女士称,虽然孙某是其客户经理,但平时往来不多。取钱的那天上午,她办好相关手续后,孙某一直在给她推销银行的黄金产品,但她并未同意购买。

“当天上午我9点20就办完了取款的手续,但迟迟拿不到现金。”于女士说,当天她办完手续后一直在营业厅等待,期间询问过,柜员给的答复是,要从其它银行调现金,需要多等一会。但到了中午,柜员还是告诉她需要继续等待。她随即找到孙某,没想到孙某竟告诉她,1310万元存款都已经购买了黄金制品,但蹊跷的是,孙某却无法提供任何购买黄金制品的银行手续和相关凭证。

于女士感到情况不妙,要求孙某立即将其存款归还。

然而,于女士当天还是没有拿到这笔存款,只是得到了一份孙某写的黄金制品清单和一份承诺书,承诺当月30日之前支付现金。

银行职员早有前科

然而,一纸承诺,最终并没有让于女士拿回那笔存款。

在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的情况下,于女士决定向警方报案。

2018年9月15日,孙某被当地警方刑事拘留。后经瓦房店市人民检察院查明,于女士并不是孙某手下的第一个受害者。

孙某生于1975年,案发前,她是中国银行瓦房店支行营业部副主任。

早在2017年,经人介绍,孙某认识了客户宋某,并承诺帮宋某做投资理财服务。于是,从2017年4月6日至2018年2月2日,宋某先后将人民币3000万元,分四次转入孙某指定的账户,让孙某代为理财。

然而,拿到这笔钱后,孙某并没有用于理财,而是将这笔3000万元的巨款用于偿还孙某个人的债务及消费。案发前,孙某曾分两次偿还宋某共计人民币1818万元。

除了宋某,受害的还有客户张某。2018年8月22日,孙某联系张某,称帮其办理兑换积分业务,让其来到银行。在张某的积分业务办完之后,孙某趁张某不知情,将张某的200万元存款盗走,转入自己弟弟的账号内,用于偿还个人债务。

当月29日,在于女士办理1310万元取款手续时,孙某故伎重施,授意柜员不支付现金给于女士,而是将这笔钱盗走,存入到其他账户,用于还债。

千万巨款仍无着落

“存款就这么没了,当时连孩子的奶粉钱都拿不出来。”于女士告诉极目新闻记者,银行里的1000余万元存款,是家里多年做生意留下来的积蓄。事发时,孩子还没满一岁,家里就连给孩子买奶粉的钱都拿不出来,“当时整个人都抑郁了,现在几年过去了,依然没有缓过来。”

2019年1月,于女士将中国银行大连瓦房店支行告上法庭,要求银行支付其存款1310万元及利息。瓦房店市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孙某当时已经因涉嫌诈骗、职务侵占及盗窃罪被捕,处于移送检察院审查阶段,涉纠纷的犯罪性质及法律后果尚未最终定性。在刑事案件定性之前,不宜作为民事案件受理。最终驳回于女士的起诉。

2021年7月,瓦房店市人民法院对孙某案作出一审判决,以盗窃罪、诈骗罪执行有期徒刑十九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50万元。并责令其向宋某退赔1182万元,向中国银行大连瓦房店支行退赔人民币1510万元。

一审判决

后孙某不服一审判决,向大连市中院提起上诉。2021年11月,大连中院以“原判事实不清”为由,将案件又发回瓦房店法院重新审理。目前,案件仍在审理中。

3月29日下午,极目新闻记者致电中国银行大连瓦房店支行负责人,询问案件情况,并未得到回应。

五年过去,于女士的孩子已经从未满周岁长大到快6岁了,她至今还在纳闷,“1310万元为什么就这样没了?”

律师:可起诉银行

目前,根据法院的一审刑事判决,法庭要求孙某退赔宋某1182万元。这个数额的计算,源自孙某曾诈骗宋某3000万元,其后又退赔了宋某1818万元,剩余1182万元未退还。

另外,孙某盗窃了张某200万元和于女士1310万元,合计1510万元,法院将受害人列为银行,判决由孙某退赔银行1510万元。

湖北易圣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袁三慧认为,该判决对受害人的认定,间接肯定了张某和于女士可以向银行主张返还该金额,该笔损失由银行来承担。不过,该判决效力被二审法院否定,所以结果还有待最终生效的判决来确认。

袁三慧解释,于女士之所以第一次起诉银行被驳回,是因为相关刑事案件在进行中,应当在刑事案件审理终结,相关事实和损失得以最终确认后,才能进行民事案件的审理。

而目前刑事案件二审判决撤销了原一审刑事判决,将案件发回重审,所以刑事案件的最终尘埃落定还需要走一定的程序和时间。于女士的民事赔偿之路还需要经历一个过程的等待。

另外,从民事赔偿角度来说,于女士在正常取款过程中存款被转移丢失,银行应当承担责任,对于工作人员的犯罪行为,银行在承担责任后,可向工作人员孙某进行追偿。

也就是说,于女士的损失最终可以要求银行赔偿。

【1310万元存款被银行员工“偷”走 大连一女子追讨4年未果】据极目新闻报道:1310万元的巨额存款,竟被银行职员偷偷存进了他人账户。

三年后,根据辽宁省瓦房店市人民法院一审判决,渉事银行职员因盗窃罪和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9年。然而,这一判决却被二审法院推翻,发回重审。

在2022年3月,在一审判决过去9个月之后,于女士拿回1310万元存款的日子依然遥遥无期。

取千万存款却被转走

于女士今年36岁,在辽宁做海产品养殖和服装生意,自2014年起,其资金往来都在中国银行大连瓦房店支行。

因商量好和朋友一起投资其它行业,2018年8月29日上午,于女士来到银行网点,准备取出1310万元存款。“因为取款金额较大,去之前我已经提前跟工作人员约好。”于女士称,她提前联系的是银行营业部职员孙某,到了银行,孙某让柜员为其办理取款的相关手续。

于女士称,虽然孙某是其客户经理,但平时往来不多。取钱的那天上午,她办好相关手续后,孙某一直在给她推销银行的黄金产品,但她并未同意购买。

“当天上午我9点20就办完了取款的手续,但迟迟拿不到现金。”于女士说,当天她办完手续后一直在营业厅等待,期间询问过,柜员给的答复是,要从其它银行调现金,需要多等一会。但到了中午,柜员还是告诉她需要继续等待。她随即找到孙某,没想到孙某竟告诉她,1310万元存款都已经购买了黄金制品,但蹊跷的是,孙某却无法提供任何购买黄金制品的银行手续和相关凭证。

于女士感到情况不妙,要求孙某立即将其存款归还。

然而,于女士当天还是没有拿到这笔存款,只是得到了一份孙某写的黄金制品清单和一份承诺书,承诺当月30日之前支付现金。

银行职员早有前科

然而,一纸承诺,最终并没有让于女士拿回那笔存款。

在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的情况下,于女士决定向警方报案。

2018年9月15日,孙某被当地警方刑事拘留。后经瓦房店市人民检察院查明,于女士并不是孙某手下的第一个受害者。

孙某生于1975年,案发前,她是中国银行瓦房店支行营业部副主任。

早在2017年,经人介绍,孙某认识了客户宋某,并承诺帮宋某做投资理财服务。于是,从2017年4月6日至2018年2月2日,宋某先后将人民币3000万元,分四次转入孙某指定的账户,让孙某代为理财。

然而,拿到这笔钱后,孙某并没有用于理财,而是将这笔3000万元的巨款用于偿还孙某个人的债务及消费。案发前,孙某曾分两次偿还宋某共计人民币1818万元。

除了宋某,受害的还有客户张某。2018年8月22日,孙某联系张某,称帮其办理兑换积分业务,让其来到银行。在张某的积分业务办完之后,孙某趁张某不知情,将张某的200万元存款盗走,转入自己弟弟的账号内,用于偿还个人债务。

当月29日,在于女士办理1310万元取款手续时,孙某故伎重施,授意柜员不支付现金给于女士,而是将这笔钱盗走,存入到其他账户,用于还债。

千万巨款仍无着落

“存款就这么没了,当时连孩子的奶粉钱都拿不出来。”于女士告诉极目新闻记者,银行里的1000余万元存款,是家里多年做生意留下来的积蓄。事发时,孩子还没满一岁,家里就连给孩子买奶粉的钱都拿不出来,“当时整个人都抑郁了,现在几年过去了,依然没有缓过来。”

2019年1月,于女士将中国银行大连瓦房店支行告上法庭,要求银行支付其存款1310万元及利息。瓦房店市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孙某当时已经因涉嫌诈骗、职务侵占及盗窃罪被捕,处于移送检察院审查阶段,涉纠纷的犯罪性质及法律后果尚未最终定性。在刑事案件定性之前,不宜作为民事案件受理。最终驳回于女士的起诉。

2021年7月,瓦房店市人民法院对孙某案作出一审判决,以盗窃罪、诈骗罪执行有期徒刑十九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50万元。并责令其向宋某退赔1182万元,向中国银行大连瓦房店支行退赔人民币1510万元。

后孙某不服一审判决,向大连市中院提起上诉。2021年11月,大连中院以“原判事实不清”为由,将案件又发回瓦房店法院重新审理。目前,案件仍在审理中。

3月29日下午,极目新闻记者致电中国银行大连瓦房店支行负责人,询问案件情况,并未得到回应。

五年过去,于女士的孩子已经从未满周岁长大到快6岁了,她至今还在纳闷,“1310万元为什么就这样没了?”

律师:可起诉银行

目前,根据法院的一审刑事判决,法庭要求孙某退赔宋某1182万元。这个数额的计算,源自孙某曾诈骗宋某3000万元,其后又退赔了宋某1818万元,剩余1182万元未退还。

另外,孙某盗窃了张某200万元和于女士1310万元,合计1510万元,法院将受害人列为银行,判决由孙某退赔银行1510万元。

湖北易圣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袁三慧认为,该判决对受害人的认定,间接肯定了张某和于女士可以向银行主张返还该金额,该笔损失由银行来承担。不过,该判决效力被二审法院否定,所以结果还有待最终生效的判决来确认。

袁三慧解释,于女士之所以第一次起诉银行被驳回,是因为相关刑事案件在进行中,应当在刑事案件审理终结,相关事实和损失得以最终确认后,才能进行民事案件的审理。

而目前刑事案件二审判决撤销了原一审刑事判决,将案件发回重审,所以刑事案件的最终尘埃落定还需要走一定的程序和时间。于女士的民事赔偿之路还需要经历一个过程的等待。

另外,从民事赔偿角度来说,于女士在正常取款过程中存款被转移丢失,银行应当承担责任,对于工作人员的犯罪行为,银行在承担责任后,可向工作人员孙某进行追偿。

也就是说,于女士的损失最终可以要求银行赔偿。https://t.cn/A660HU5v(极目新闻客户端)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那些所谓的专家还有一些不负责任的媒体,天天鼓吹应退尽退,却绝口不提赔偿的事情,这不就是赤裸裸的鼓励退市、鼓励犯罪吗?尤其是借口保护投资者利益,行保护造假者之实,
  • 如下图(专业一教学团队,是我辅导班为大家安排的学术卷,艺术卷,电影卷,专业一行业内最强教学团队)。如下图(专业一教学团队,是我辅导班为大家安排的学术卷,艺术卷,
  • 看了很多关于你的故事,很想让你知道虽然你是姐姐这样的身份,但你也可以柔软也可以被保护被需要,希望你以后也会遇到给你发小孩卡的人。那我就告诉你,机器人是之前一个陪
  • 12月初我去找了男朋友,就在那会把这事当笑话一样讲给他,然后点了你这位朋友的主页,在我有会员的情况下我也没有删除记录因为我就是故意的,但在我访问之后一天你们
  • 探寻巴黎特色素食小店:法国首家纯素百货概念店+纯素法式烘焙连锁』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NDkzMDMxNg=
  • 我意识到这是因为关注,如果对每一件事都细想,我未来的工作就会变得困难。如果是就是,如果不是就不是,虽然人们会谈论,但如果我一一在意,我这个人就会被动摇。
  • 佩戴能获得强大的性感迷魂力,很适合想要有强大异性缘之人佩带,能保佑佩戴者大旺桃花,四处受人欢迎,有极强的财运与桃花魅力,专门招桃花,招姻缘的,求感情,求挽回,锁
  • 对于此事,网友看法两极分化严重,有网友认为这对老人不公平,老人为孩子忙碌了一辈子到头来却只能住车库,太女子的做法太委屈老人了,是不孝的表现。同时,现在老人有更多
  • 我告诉你,如果我看电视剧,知道这是虚构的,我也会感动,我会认同他俩故事的理想主义美好阐发。小说人物应该经历悲欢,这是从一开始就注定了的,平平无奇的一生更不能
  • 与 2015 年相比,在佛兰德斯工作的布鲁塞尔居民人数增加了 32%。这一结果与比利时统计局自己发现的去年在比利时有大约4000例过度死亡是一致的——去年在比利
  • 开始觉得比起旅行本身更重要的是同行的人,当时的状态,还有一次次的漫游与对话。“我从童话故事走了很长一段路,而我现在的信念是,生活是如此丰富多样和喜怒无常,渲染它
  • …最后几条消息是几个亲亲的表情包我一想,今天马嘉祺都没去公司了,我还把他一个人晾在家也挺不好的到地方马嘉祺看见我又嘿嘿笑,真受不了了,傻小狗“老婆,嘿嘿”“回家
  • 其实,莫尔犹豫约翰的死会否影响她在行业的口碑,因为她早已得知约翰有杀人欲望,却未能制止。正如书中说到,夺人性命很容易,难的是活下去,在人生中寻求幸福。
  • 以上信息反映了恒光股份在半导体材料和化工产品两大领域的业务布局,以及其在循环经济方面的努力和成果。我:分析预警股票恒光股份以下是AI的回答:研究模式完成全网搜
  • 顾全大局,百般忍让,熬成了现在的我不看、不听、不吵、不闹、不在乎,以前天真的以为,结婚就有了依靠,有人疼,有人照顾,有了所谓的避风港,最后才发现,原来所有的大风
  • 你不想过三周年我们想过捏[爱你][爱你][爱你]前两天,我们这有个店叫“暖暖的时间”关门了(我在北京的郊区)。若水跟我说:这个店主一定很伤心吧,毕竟店开了1-2
  • 这一周 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甚至还有一天通了宵只睡了两个小时每天早起上课到晚上浑浑噩噩的 在适应新的生活节奏直到昨天晚上喝了点小酒 和朋友们打游戏我突然觉得我好幸
  • 6.是的,又去做bn了[苦涩]等自己的时候,我怕我会失去热情和期待,“职业假笑”背后是我想[悲伤]但无论何时都要保持好自己的人生节奏,不急。我说你困了我们就回家
  • ཡུད་ཙམ་ཞིག་གིས་མཛའ་བ་དང་།།མི་མཛའ་གཉིས་ཀ་མི་བྱ་བར།།འཕྲལ་དུ་འགྲོགས་ན་བདེ་བ་དང་།།ཕུ
  • “银枝,手机放下,专心吃早餐,”银枝被维里塔斯冷不丁的提示吓了一跳,“我说了多少遍了?【7:47】银枝被早晨的阳光叫醒,说实话,他并不讨厌这个自然的闹钟,只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