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智慧书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朱熹《朱子家训》

因为作者都姓朱,不少人容易把两篇传世家训搞混淆,误以为“朱子家训”有两个版本,实则是,两位朱家先贤所著家训名称和内容都不一样。

《朱子家训》为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所作,原题为《紫阳朱子家训》,而“紫阳”是朱熹的别号。

朱用纯所作《治家格言》原名为《朱柏庐治家格言》,又名《朱子治家格言》,因名气大传播面广,后人提起时,便用《朱子家训》指此篇,然而实际上,后世所说朱子通常指朱熹。

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是理学集大成者,闽学代表人物,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认为理是世界的本质,“理在先,气在后”,提出“去人欲,存天理”,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

他学识渊博,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都有研究。他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的人,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被后世尊称为朱子。他的理学思想影响很大,成为元、明、清三朝的官方哲学。

朱祥南(朱熹25世孙,世界朱氏联合会会长):

“朱文公的《朱子家训》和朱用纯的《治家格言》是在不同时代由不同的朱家先贤所撰写出来的不同传世巨作。很可惜世人多把他们的文章搞混了,通常人们多以《朱子家训》来称呼朱用纯的《治家格言》,反而朱熹老夫子真正的《朱子家训》一般人多不了解。”

朱锦富(朱熹23世正宗裔孙):

“一提《朱子家训》,大多数老年人和喜爱古文的人都认为指的是《朱柏庐治家格言》,即”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这就完全错了。《朱子家训》和《朱柏庐治家格言》是两篇完全不同的由两个人写的文章,不能把《朱柏庐治家格言》通称《朱子家训》(社会上一直这样称谓,书名页通称《朱子家训》),朱子指的是朱夫子朱熹。”

“《朱柏庐治家格言》是昆山秀才朱用纯写的《治家格言》,柏庐是朱用纯的号,这篇《治家格言》写得非常好,通俗易懂、富有哲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因为是《治家格言》,专供家用,朱用纯在世时已刊和未刊书目中均未收录,世上无古籍对照,靠的是民间传诵和转抄而得,传来传去,抄来抄去,错误越来越多。”

朱熹《朱子家训》

《朱子家训》原载《紫阳朱氏宗谱》。

南宋中期,金、蒙南侵,赋税苛重,百姓怨声载道,民族危机加深,儒家衰微。

封建统治的腐朽,致使纲常崩坏、礼教废弛、道德沦丧,官场贪风日盛,人们精神空虚,理想失落,社会动荡不安。

为稳定国家秩序,增强家庭和社会的凝聚力,拯救社稷,朱熹以弘扬理学为己任,奉行“格物致知、实践居敬”的教育理念,力主以“存天理、去人欲”为内容的道德修养,力求重整伦理纲常、道德规范,重建价值理想、精神家园。

在这样的背景下,《朱子家训》问世。

原文:

君之所贵者,仁也。臣之所贵者,忠也。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兄之所贵者,友也。弟之所贵者,恭也。夫之所贵者,和也。妇之所贵者,柔也。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 。

译文:

作为国君,最重要的是怀有仁慈的心。作为臣子,最重要的则是忠诚。为人父,最重要的是慈爱;为人子,最要紧的则是孝道。作为兄长,最要紧的是友爱弟妹;作为弟妹,则须对兄长恭敬。做丈夫的,最重要的是态度平和,做妻子的,则必须重视温柔的作用。与师长相处,最重要的是合乎礼仪;与朋友相交,最重要的则是讲信用。

原文:

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慎勿谈人之短,切莫矜己之长。仇者以义解之,怨者以直报之,随所遇而安之。人有小过,含容而忍之;人有大过,以理而谕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人有恶,则掩之;人有善,则扬之。

译文:

遇见老人要尊敬,遇见小孩要爱护。有德行的人,即使年纪比我小,我一定尊敬他。品行不端的人,即使年纪比我大,我一定远离他。不要随便议论别人的缺点;切莫夸耀自己的长处。

对有仇隙的人,用讲事实摆道理的办法来化解。对埋怨自己的人,用坦诚正直的态度来对待他。不论是顺境或逆境,都要平静安详,不悲不喜。

别人有小过失,要谅解容忍。别人有大错误,要按道理劝导帮助他。不要因为是细小的好事就不去做,不要因为是细小的坏事就去做。别人做了坏事,应该帮助他改过,不要宣扬他的恶行。别人做了好事,应该多加表扬。

原文:

处世无私仇,治家无私法。勿损人而利己,勿妒贤而嫉能。勿称忿而报横逆,勿非礼而害物命。见不义之财勿取,遇合理之事则从。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子孙不可不教,童仆不可不恤。斯文不可不敬,患难不可不扶。守我之分者,礼也;听我之命者,天也。人能如是,天必相之。此乃日用常行之道,若衣服之于身体,饮食之于口腹,不可一日无也,可不慎哉!

译文:

处世不应为了私事而与人结仇;治家更要注意不可因为私心而有不公平的作法。不要做损人利己的事,不要妒忌贤才和嫉视有能力的人。不要声言忿愤对待蛮不讲理的人,不要违反正当事理而随便伤害人和动物的生命。

不要接受不义之财,遇到合理的事物要拥护。不可不勤读诗书,不可不懂得礼义。对后代子孙,不能不重视教育;对仆人帮佣,则必须能体谅关怀。一定要尊敬有德行有学识的人;遇到灾变打击,则不可不相互扶持。谨守本分,必须有赖于了解做人的基本规范;我们一生的命运,是由老天来决定的。

一个人能做到以上各点,则老天必定会来相助。这些基本的道理,都是日常生活中随处可做的,就像衣服之于身体,饮食之于口腹,是每天都不可缺少的,怎可不重视呢?

《朱子家训》寥寥数百字,却全面阐述了朱熹关于做人的准则:仁、义、礼、智、信。倡导家庭亲睦、人际和谐、重德修身。字字珠玑,是朱熹治家、做人思想的浓缩。

真的很震撼!历史的吊诡之处就在于,你刚刚走过今天,扑面而来的却是昨天。上过高中的人都知道,经济运行是周期性波动的。虽然大家的情绪都比较难受,但也算不上活久见。

就在过去的十年内,这样的时候我们至少是第三次:

第一次是多灾多难的 2008 年。暴雪、地震、金融海啸等标志性事件,让 80、90 后们迄今还记忆犹新。

那一年我在创业。最大的感受是,ToC 的需求完全没有了,最大的客户,就剩下那些体制内的单位。那一年国家推出4万亿的救市,基本上全流入了各种基础建设。铁路、公路、水利、市政、地铁等,体制内单位、大的国企更靠近源头,吃得盆满钵满;那些民间的小公司呢,只能围着他们舔点汤喝。记得那一年,自己不是在工厂,就是在工地、高架桥上。吃的是盒饭、晚上在没空调的集装箱板房逮臭虫,捧着笔记本蹲在路边调试软件,那酸爽,不是今天的 996 能比的。

经济下滑的同时,互联网产业也受到重创。视频网站、网游、资讯网站等个个人心惶惶,有的公司甚至将传出裁员 90% 转型。当年,百度和阿里巴巴都先后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才熬过那次寒冬。

经济上的寒意很快传导至就业市场。之后三年,国考的报名人数连续上升:2008年,有80万人报名国考,2009年增加到105万,2010年再次增加到144万,2011年则开始下降。

第三次则是 2018 年,中美贸易大战。今天我们仍在它的余波之内。人们总是对近期发生的事情印象深刻,这里按下不表,我重点说说中间的第二次。

第二次发生在 2012年,很多人可能都没什么印象了,还好互联网是有记忆的。这一年虽然没有什么标志性事件,但一种丝丝不安的情绪在空气中环绕。开年第一个季度,GDP就从2011年的9.5%的水平跳水到了8.1%;财政收入增速更是从2011年25%的水平直接腰斩;PPI则从3月份开始进入一段长达53个月的同比负增长阶段,一直到2016年8月份才出现同比转正。

每当经济增速进入下行周期时,一些长期的问题就被翻了出来。短周期的事实催化了人们对长周期可能的想象。这就和今天一样,人们开始各种担心:担心投资过多需求不足,担心巨额地方融资平台,担心房地产拐点已经确立。甚至有人认为中国经济开始走向长期向下趋势。

结果呢?你 2012 年要是听了他的,今天就活该坐在出租屋里哭,抱怨当年为什么不买房。

2012 年下半年,中日之间围绕钓鱼岛的争端开始扩大。9月18 日,全国很多城市出现了反日爱国集体活动,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过激行为。很多人开始担心,如果真的打起来,要不要上前线?

那种感觉、那种气氛?是不是跟今天特别像?甚至“润”也成了那一年的主题。之后的 2013、2014 两年,投资移民的数目大增,然后从 2015 年开始回落。

就业市场也是一样的。2013 的国考,曾被称为最卷的一年,报考人数在连降 2 年后猛增,达到 150 万人。当时媒体给出的原因是,国考热再次冲高,是当下整个社会就业难的一个缩影。

看看当年的那些新闻、那些情绪、那些不安,是不是隐约有一种穿越的感觉?历史总在不断地重复。人们记住了悲伤,却忘记了那些欢乐。

2012 到今天,中国的人均 GDP 从 3.98 万元涨到了 8.1 万元,我们赶上了移动互联网大爆发的时代,北京的平均房价从 24000 涨到了 60000。很多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 2014 直到 2019 年,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推动下,一代人从体制内出来,走进互联网大厂,走进初创公司,或者亲自踏上创业的征程。在波涛汹涌的创造力下,很多业态被颠覆、重构,很多商业模式被重新做了一遍。新经济创造了很多前所未有的工作机会,很多人从一台电脑、一个账号、一个直播间开始,创造了巨大的财富。而这些人之前则从来未被发现过。

经济是波动的,人都是趋利避害的。经济上行时,去抓住红利、努力拼搏;经济下行时,去暂时躺平,寻求一份安全和稳定,本身无可厚非。

就算选择离开,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我的身边,就有很多 08~12 年“润”出去的朋友。他们从硅谷回来,或者加入大厂、或者创办自己的科技公司,短短几年内,有些已经成了行业的领头人物。

近日,复旦发展研究院一项报告显示,00 后比 90 后更倾向体制内工作。于是,有人就说宇宙的尽头是考公;中国的黄金发展期, 一去不复返了……其实冬去春会来,太阳落下明天照样升起,别杞人忧天了。

总之,如果你只是一位普通人,至少要先学会摆脱公众情绪的影响,不要不思考就随波逐流。读过历史的都知道王朝周期律,上过高中的都知道经济周期性,经济是波动上升的,国运是势不可挡的,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和正能量的人。#社会#

真的很震撼!历史的吊诡之处就在于,你刚刚走过今天,扑面而来的却是昨天。上过高中的人都知道,经济运行是周期性波动的。虽然大家的情绪都比较难受,但也算不上活久见。

就在过去的十年内,这样的时候我们至少是第三次:

第一次是多灾多难的 2008 年。暴雪、地震、金融海啸等标志性事件,让 80、90 后们迄今还记忆犹新。

那一年我在创业。最大的感受是,ToC 的需求完全没有了,最大的客户,就剩下那些体制内的单位。那一年国家推出4万亿的救市,基本上全流入了各种基础建设。铁路、公路、水利、市政、地铁等,体制内单位、大的国企更靠近源头,吃得盆满钵满;那些民间的小公司呢,只能围着他们舔点汤喝。记得那一年,自己不是在工厂,就是在工地、高架桥上。吃的是盒饭、晚上在没空调的集装箱板房逮臭虫,捧着笔记本蹲在路边调试软件,那酸爽,不是今天的 996 能比的。

经济下滑的同时,互联网产业也受到重创。视频网站、网游、资讯网站等个个人心惶惶,有的公司甚至将传出裁员 90% 转型。当年,百度和阿里巴巴都先后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才熬过那次寒冬。

经济上的寒意很快传导至就业市场。之后三年,国考的报名人数连续上升:2008年,有80万人报名国考,2009年增加到105万,2010年再次增加到144万,2011年则开始下降。

第三次则是 2018 年,中美贸易大战。今天我们仍在它的余波之内。人们总是对近期发生的事情印象深刻,这里按下不表,我重点说说中间的第二次。

第二次发生在 2012年,很多人可能都没什么印象了,还好互联网是有记忆的。这一年虽然没有什么标志性事件,但一种丝丝不安的情绪在空气中环绕。开年第一个季度,GDP就从2011年的9.5%的水平跳水到了8.1%;财政收入增速更是从2011年25%的水平直接腰斩;PPI则从3月份开始进入一段长达53个月的同比负增长阶段,一直到2016年8月份才出现同比转正。

每当经济增速进入下行周期时,一些长期的问题就被翻了出来。短周期的事实催化了人们对长周期可能的想象。这就和今天一样,人们开始各种担心:担心投资过多需求不足,担心巨额地方融资平台,担心房地产拐点已经确立。甚至有人认为中国经济开始走向长期向下趋势。

结果呢?你 2012 年要是听了他的,今天就活该坐在出租屋里哭,抱怨当年为什么不买房。

2012 年下半年,中日之间围绕钓鱼岛的争端开始扩大。9月18 日,全国很多城市出现了反日爱国集体活动,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过激行为。很多人开始担心,如果真的打起来,要不要上前线?

那种感觉、那种气氛?是不是跟今天特别像?甚至“润”也成了那一年的主题。之后的 2013、2014 两年,投资移民的数目大增,然后从 2015 年开始回落。

就业市场也是一样的。2013 的国考,曾被称为最卷的一年,报考人数在连降 2 年后猛增,达到 150 万人。当时媒体给出的原因是,国考热再次冲高,是当下整个社会就业难的一个缩影。

看看当年的那些新闻、那些情绪、那些不安,是不是隐约有一种穿越的感觉?历史总在不断地重复。人们记住了悲伤,却忘记了那些欢乐。

2012 到今天,中国的人均 GDP 从 3.98 万元涨到了 8.1 万元,我们赶上了移动互联网大爆发的时代,北京的平均房价从 24000 涨到了 60000。很多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 2014 直到 2019 年,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推动下,一代人从体制内出来,走进互联网大厂,走进初创公司,或者亲自踏上创业的征程。在波涛汹涌的创造力下,很多业态被颠覆、重构,很多商业模式被重新做了一遍。新经济创造了很多前所未有的工作机会,很多人从一台电脑、一个账号、一个直播间开始,创造了巨大的财富。而这些人之前则从来未被发现过。

经济是波动的,人都是趋利避害的。经济上行时,去抓住红利、努力拼搏;经济下行时,去暂时躺平,寻求一份安全和稳定,本身无可厚非。

就算选择离开,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我的身边,就有很多 08~12 年“润”出去的朋友。他们从硅谷回来,或者加入大厂、或者创办自己的科技公司,短短几年内,有些已经成了行业的领头人物。

近日,复旦发展研究院一项报告显示,00 后比 90 后更倾向体制内工作。于是,有人就说宇宙的尽头是考公;中国的黄金发展期, 一去不复返了……其实冬去春会来,太阳落下明天照样升起,别杞人忧天了。

总之,如果你只是一位普通人,至少要先学会摆脱公众情绪的影响,不要不思考就随波逐流。读过历史的都知道王朝周期律,上过高中的都知道经济周期性,经济是波动上升的,国运是势不可挡的,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和正能量的人。#经济#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咸鱼废文网[超话]#求捞1、已成年、可自证p12、不混饭圈3、有jj、ht账号和消费记录p2jj消费768p3ht淘宝共消费174,但是截图只截了一段4、微博
  • 2•师父的引领,二师姐的引领,让我感受到,不同维度空间,就象俄罗斯套娃一样重叠着……“道”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换句话说,无处不道,无时不道,那无数的套娃都跑不
  • 遥望远方,总是心动的想念,不曾辜负的季节,藏着新年的模样。最美的风景是隆冬,不及春妩媚,不及夏热烈,也没有秋的多愁善感,却有着不畏严寒的坚定,始终如一的执着。
  • 马德里6号线carpetana/5号线Carabanchel独卫单间三楼‬无电梯,开厨放‬式‬房 房间带都‬独立生卫‬间和阳台、精装修,1米35大床,带空调空‬
  • #扬州寻狗##扬州##狗狗走失# 有没有认识它的?无家可归太可怜了[悲伤][悲伤](PS:如果不是走丢的只是自己一只狗在外散步自己溜自己,主人可联系我删博,抱歉
  • 元气满满的一天来啦[给力][给力][给力]转运能量十二星座转赞后:[憧憬][憧憬][憧憬]白羊座♈️锦鲤附身金牛座♉️变瘦变美双子座♊️升职加薪巨蟹座♋️运势上
  • #微博上线中秋贴纸# 我想了想心里的你,聊了许多,说我不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可我会为了内心而努力,我要先做好我想做的(每当说句话这话时,我感觉这世界上只有你能理
  • 眼睛睁不开了每天5:50起床,穿过教师村脏脏的小路,踏上全家对面山头的青石板道,翻过这座小山头再从飞机楼下一层到地面一边走一边背单词路上会有一只躺在草丛睡觉的小
  • 就是....不知道大家懂不懂我心动的点我真的好喜欢诺诺说半语...在官号里因为是面对所有粉丝,所以认真留言 敬语也是一字一句 礼礼貌貌的但在泡泡里给粉丝发自拍
  •   农村人勤劳朴实,虽然已经上了年纪,但程学荣在照顾婆婆的同时,还坚持种地。  “我的生日过去了,我今年80岁,俺娘(对婆婆的尊称)生日也过去了,她已经103岁
  • 但愿风光无限好的另处也让我随时随地光顾才好耶毕竟明天就是很难才遇的双节(中秋节和教师节)老天爷就是这样捉弄一下人哪!我因为情况特别,已宅家数日:做核酸(哈哈,做
  • 以前我说我很委屈,我妈让我想开点,我爸让我别在乎血缘关系,我奶说她太可怜了,就连我那些姑姑叔叔们都劝我她没有爸妈,让我让着些,因为他们也遭受着她的谩骂和诬陷,然
  • 别犹豫了,快点止盈,这单持有的时间比较久,但是所有等待都是值得的,因为方向做对了,利润也拿到了,所以我们的坚持都是有意义的,现价1836位置附近止盈手上1840
  • 但是当我的金星从这种重压之下杀出一条血路,坚定不移的活出自我价值后,我发现我对关系有了更强的责任意识,我觉得不管男人或者女人,在关系里都要学会为自己负责,我希望
  • 限卖期一到装三天高傲,一见没效果第二天赶紧研究降一点第三天挂牌早早(当然,这还得看中介大人愿不愿意配合)的。想卖的,赶紧一步降到位把刚需一网打尽,吊足了胃口再涨
  • 对于老红在博文上面的建议,粉丝朋友们唯有坚定的执行下去,我相信盈利自然不会少。[加油]【杂感】 (一)无论怎样我都会以仁慈之心去待见万物照见人性百态然后,安
  • #让宝贝回家[超话]# 寻找1990年出生1991生失踪四川省邻水县龙安镇刘小江596382(头旋和断掌纹不详,双眼皮,腿上有胎记,被拐时头上长了个疮,失踪时穿
  • 路冲不仅是有形的路从形上造成的影响,(比如有人会把前方的路冲叫做“枪煞”后方的路叫“暗箭煞")还有无形的气场和磁场的流向的影响。如果把房子比作一个人,
  • 最惊喜的是15年,刚刚喜欢勇士和库里,那时候并不期待他们会夺冠,只是喜欢勇士激情的主场氛围,疯狗一样的打法,还有金灿灿的颜色,后来莫名其妙的就成为了冠军,库里没
  • 不能用你没有遭受到这般经历就盲目的去说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不可信服的。我们对这个学校都是有感情的,毕竟呆了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