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密咒的功德與竅訣

諾那活佛開示持密咒的功德與竅訣
諾那活佛

問 :
初學持咒時,
心如野馬賓士,
難以清淨,
應如何用功,

方有進步?
 
[ 諾那活佛,
以下同 ]

答 :
心到何處,
魂到何處。

先念念在心中,
一字一字想得清清楚楚用功,
汝心在兩乳之中間。
 
問 :
持咒時,
我一人持咒,
觀想為一切眾生持咒,
如此作想,

功德大否?
 
答 :
一人持咒,
觀想為一切眾生持咒,
功德甚大。

此為密宗之理,
因菩提心大故。
 
問 :
用手轉之經咒,
與口念之經咒,

其功德有無差別?
 
答 :
用手轉經咒時,
觀想為本尊之功德,
與口念經咒之功德相等,
並無差別。

康藏之人,
如過四十歲,
尚無手轉經者,
他人即贈以手轉經。

因年過四十,
壽命日促,
勸其及時用功故。
 
問 :
持咒之人常有護法護身否?
 
 答 :
凡修佛人,
只要學得一個
“ 阿 ” 字,

便有無量護法擁護,
何況持誦真言。

密宗行者,
如法誦咒,

常有無量善神天龍金剛密跡,
常隨護衛,
不離其側,
如護自目。

即以散亂心持咒,
亦有無量金剛及其眷屬晝夜隨護,
不令魔王得其方便,

唯行者道功未深,
無由自知耳。
 
問 :
在不潔淨之處持誦佛號或持密咒,

不知褻佛否?
 
答 :
有淨垢之分者為眾生心,
佛是無垢無淨無差別心者。

發心小者則有垢淨之分,
發心大者則無垢淨之別。

惟護法咒因各之誓願不同,
則禁忌甚多,
此又不可不知也。
  
問 :
如清晨起床,
未經盥洗,
口手不潔,

亦可拜佛或持咒否? 
  
答 :
與上項所答之理由相同,
舉一隅其他三隅亦可反證。

總而言之,
密宗行者,
行住坐臥,
佛不離心,
心不離佛,

不可片刻忘失菩提心,
為最要緊。 
  
問 :
有人聞其友人雲,
凡修密宗者,

無論持誦何咒,
必須經阿闍黎親行傳授與灌頂後方可持誦,

否則為盜法,
不但無功,
且為有過,

不知是何理由,
叩求開示。
  
答 :
凡經上師傳授之咒,
行者持誦,
功德甚大,

如未經上師傳授而自行持誦之咒,
則功德較小,

其差別只在功德之大小,
任何經典亦未言有盜法之罪,
蓋十方諸佛均普度眾生故。

再者經上師所傳之咒,
行者可轉傳他人,

未經上師傳授之咒,
只可自誦自修,
不能轉傳於人,

若偽說已蒙上師傳授而轉傳於人,
則有妄語之罪。
  
行者如欲持誦某佛之咒,
但又苦於無阿闍黎師傳時,

可在壇中供一某尊佛像,
供養禮拜,
至誠懺悔後,

即叩求某佛親口傳我某咒,
再自誦三遍,

並默想本尊親授於我,
一切功德均已賜給於我,

如此作法,
所得之咒與阿闍黎所傳者功德相等,

但只能自修,
仍不能轉傳於人。
 
問 :
上師所傳之咒,
如有發願持誦者,

亦可轉傳否?
 
答 :
一切普通咒語可以轉傳,
特別法汝們恐怕不能傳,

還有最特別之法,
只要說就失去密宗之真理,
便成不到佛。
 
問 :
念佛號與持咒之功德如何?
 
答 :
念佛或持咒,
均有無量不可思議功德。

眾生從無量劫來身口意所作之業障,
譬喻是一件很污穢之衣服。

念佛、
持咒或供養、
禮拜、
懺悔等事,

是用肥皂或石鹼洗淨衣上之污垢一樣,
只要天天勤洗,
自能洗淨。

故念佛持咒之功德,
就是洗淨身口意之三業,

久而久之,
三業清淨,
便自成佛。
 
問 :
四皈依咒是何意義,
敬乞解釋。
 
答 :
簡單解釋,

就是皈依喇嘛、
皈依佛、
皈依法、
皈依僧,

皈依四寶之意。
 
問 :
四皈依咒之功德如何?

乞求開示。
 
答 :
四皈依咒,
為學密人根本大咒,
有無量不可思議功德。

我講個故事汝聽 :
 
往年西藏有某信佛人,
他常持此咒,

與他同住之人,
有許多不信佛者,
暗中商議設法陷害他,

但西藏法律,
殺人是犯大法,
所以他們商議暗害不明害之法。

彼時,
適某山有母老虎生產小虎,
老虎洞在懸岩絕壁人跡不能到之地方,

洞上面適有一棵古樹,
樹根生在石岩內,

樹幹橫斜在外邊,
如上樹能向下看見老虎洞。

某日那些不信佛人,

往邀某信佛人說 :
“ 某處有只大虎,
正生產小虎,
我們都看過,
汝亦去看看。”

那人不知是計,
欣然同往。

其實他們早用鋸將樹幹鋸得很深,
只要爬上樹就要折斷。

他們同到樹前,
一致慫恿他爬上樹去看老虎,

他上樹後,
那被鋸之樹加以人之重量,

樹幹忽然折斷,
連人帶樹跌下老虎洞裡去。
 
那時母老虎正出洞打食,
只小虎在洞裡,

他心想我已身在虎穴,
四面懸岩,
又無路可走,

只得待老虎回洞吃他,
並一心念四皈依咒。

忽然呼的一陣風響,
母老虎銜著野獸回洞,

他更怕得厲害,
緊閉兩眼隨他吃。

老虎初見人時,
發出兇惡要吃人樣子,

再過一回漸漸不兇惡,
將打來之野獸去喂小虎。

到第二天,
老虎又出洞打食回來,
看看那虎不像昨天那樣兇惡,
他仍然念咒,

並且心裡說 :
“ 昨天、
今天,

老虎因為打著野獸,
所以不吃我,

一定是待那天打不著食時,
再來吃我。”

到第三天,
老虎又出洞打食回來,
並將吃餘之獸肉,
用腳送一塊給他吃。

以後人與虎日見親睦,

到第四、
第五天,

亦送獸肉給他吃,
因此未至餓死。
 
某日母老虎又要出洞打食,
伏在他身邊,

用尾巴輕輕打他,
虎意是要他騎在背上,
他當時明白虎意,

就騎上虎背,
兩手撫住項毛,

老虎呼的一聲,
將他馱出洞來,
平安回到家中。

那些不信佛人,
忽然見他回家,
甚為驚訝。

他把經過情形向大眾說明,
如是那些不信佛之人,
從此都很信佛。
 
問 :
持誦觀世音菩薩之心咒六字真言,

有何功德?
 
答 :
六字真言為觀音菩薩微妙心印,
有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功德,
為十方諸佛所讚歎。

若書六字大明,
如同書三藏法寶;

如誦六字大明,
三世業障悉得清淨,

了脫生死,
究竟成就,

且能斷無明、
開智慧、
降魔治病、
增富救貧、
消災延壽、
救百千難苦,

摧滅貪嗔癡,
閉塞輪回路,

歷代眷屬,
俱得超生,
腹腸諸蟲,
亦得證果。

又具無量三昧法門,
日日得具足六波羅密功德,

一切金剛護法、
天龍八部,

無不歡喜擁護,
欲生何佛土,
均如願成就。
 
不但持誦書寫與觀想等始有功德,

只要此真言著於身、
觸於手、
耳有所聞、
目有所見,

或藏於家中,
或書於門上,
或展旗揚幡,

凡沾此法味者,
任何眾生,

亦得生死解脫之因,
同證菩提道果之德。

逢凶化吉,
遇難呈祥。

凡未成佛,
求壽求子,
求福求權,
求消滅一切地水火風空災難危險,

以及一切所求,
無不如摩尼寶珠,
各滿其願。

總而言之,
六字真言之功德,
就是佛之智慧來講,
亦窮劫難盡,

若以現在藏經上所載之功德來講,
亦要講三年,
方能講完。
 
 【 紀者謹按 】
按西藏甘珠爾經中摘要所述,
六字真言之功德,

有下列十種 :
 
( 一 ) 去一切鬼魅妖魔等害。

( 二 ) 除一切寒熱痰氣等病。

( 三 ) 救度一切水火刀兵等苦。

( 四 ) 得一切福德壽命等自在。

( 五 ) 除一切貪嗔癡慢疑等根本諸煩惱。

( 六 ) 除一切破戒諸惡。

( 七 ) 消滅諸障,
獲得十地五道。

( 八 ) 念十萬遍能閉三途門 。

( 九 ) 念百萬遍能度六道眾。

( 十 ) 念千萬遍以上,
決得菩提果,
成佛無疑。
 
問 :
“ 六字真言 ”
本為六個字,

何以上師所傳之咒為七個字?
 
答 :
我所傳之咒多一字,
為觀音菩薩之心印,
多此一字,
功德更大。
 
問 :
大悲咒與六字真言之功德,

有無差別?
 
答 :
沒有差別。

大悲咒是觀音菩薩之長咒,
六字真言是觀音菩薩之心咒,
亦為大悲咒之心咒。

長咒為多讚歎請求觀音菩薩普度眾生之意,
譬如汝們向長官說話,
多說恭維讚歎話,

再說請求話,
就成為長咒,

開口即說請求話,
就成為短咒,

但目的所請求之事,
是一樣請求。

凡夫要說得理由充足,
方能得允許,

至於觀音菩薩,
是無差別之心者,
多說請求話與少說請求話,
均一樣感應,

最要緊是自己要信得過,
我就是觀音菩薩,
觀音菩薩就是我,
這就是真正修觀音菩薩。
 
問 :
持誦白傘蓋佛母真言,

有何功德?
 
答 :
修白傘蓋佛母法,
具有無量不可思議之大威德,

凡遇怨敵,
能使其自行驚擾退避,

天魔外道,
悉皆降服,

並摧毀一切巫蠱詛咒禁語,
行者苟非壽限已滿,
則決無短命或夭壽等危險;

又可避免一切地水火風空、
刀兵、
星變、
饑饉、
牢獄等災,

又可免瘋魔、
服毒、
善忘等病,

以及一千八十四種災難。

如夜夢不祥,
及耳目見聞魑魅魍魎顯形等事,
均可潛消,

判教略要 | 信愿行三 声声圆具

善导大师依《观经》辨定三心以为正因,具三心者,必得往生;而一向念佛者,三心自摄其中。观薄益大师对往生正因正行之判,亦玄通此义。大师言:"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此即意通三心,信即深心;愿即回向发愿心;真有信愿,即至诚心。此三心实即一愿生心,但一念回心,决定往生。故大师言:已愿已生,今愿今生,当愿当生。现今发愿持名,金台已影现,极乐已标名,便非娑婆界内之人矣。

宋明以来,多以通途自力修证,诠释"一心不乱"义。蔼益大师亦多顺他意而处处显事理一心(断见思惑,为事一心;断无明惑,见本性佛,为理一心。此与莲池大师之释稍有不同),然论往生正因时,则毅然舍他义而独显自意,判“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揭示“一心"者即信愿一心,非禅定一心,意显往生全凭他力,不在自力修证之深浅。故大师论持名之行时,言“无藉劬劳修证,但持名号,径登不退"、"不俟断惑,横超三界",意通“不断烦恼得涅槃"之心要,大显净土正义。至此,"信愿一心"从"事理一心"中脱颖而出,他力易行之道再度得以大畅。

大师视信愿为净宗眼目,处处释之。对信虽广开为六,其根本亦在“信他",即信"弥陀世尊,绝无虚愿"。以誓愿无虚,又心佛不二,故于"信自"中言:"我虽昏迷倒惑,苟一念回心,决定得生。"其言"信佛力,方能深信名号功德",即明示净土信仰之归宿。所谓“六信",理虽圆融,终归于"深信佛力、深信名号功德"中。此乃不可思议境界,全摄佛功德成自功德,不涉施为,唯信乃入。其余事理因果,无非助成此一深深信仰。

信愿既生,何以《弥陀经》言"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此义于宋明以来,以至今日,曲解最多,误以为必须广行众善,方可得生,不知名具万德,但称佛名,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缘。善导大师言:“随缘杂善恐难生,教念弥陀专复专",已将其义揭示无遗。莲池大师亦详辨此义,言:“持名乃善中之善、福中之福。"又言:"执持名号,愿见弥陀,诚多善根,大善根,最胜善根,不可思议善根也!"薄益大师应时节所需,再彰此义言:"声闻缘觉菩提善根少,人天有漏福业福德少,皆不可生净土。唯以信愿执持名号,则一一声悉具多善根福德。"
以上诸释,皆显“多善多福,唯在念佛"。善导大师顺本愿释,莲池、薄益则以功德胜劣、善根大小论。虽立足不同,义亦相通,无不意显念佛为无上功德。

善导大师六字名号释,已显名号具足信愿行三义,归命称念者,亦自具足信愿行。唐宋以后论净土者,多偏于机之"信愿行"论净土资粮,尤其对“行"之释,多依附圣道之理,将无量光寿、依正庄严--消归自性,妄于自心中寻求往生之道,或执六度万行,或执事理一心。蒲益大师就机法两面彰显净土大义,再现机之信愿行的源头。

①就机而言:信愿行为往生资粮。此三资粮,依一心而开为三。此三非三,三只是一;此一非一,一必具三。《要解》言:
依一心说信愿行,非先后,非定三;信愿行三,声声圆具。

此即大师对信愿行的精要阐释,须善加体会,方不至于将信愿行割裂为三。《要解》虽于信愿行释之甚详,明了此义,则可明了"信愿行三,声声圆具"大义。随入其一,皆可入净士之大门。信者得生,愿生即生,称名必生。非先后,非定三。即一即三,即三即一。而最终归宿则在称名,故《要解》言:"信愿为前导,持名为正修。"信愿如目,称名如足,有目有足,即是如实修行,自可安然到达彼岸。

②就法而言:弥陀本愿力为往生资粮。大师言:
佛以大愿作众生多善根之因,以大行作众生多福德之缘。令信愿持名者,念念成就如是功德。而皆是已成,非今非当。

佛之大愿大行,成就众生往生功德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此即净宗根本,是往生成佛正因。机之信愿行只是感通佛力接引而已,而往生真实依凭则全是佛之愿行。离此法之本愿力,机之信愿行,则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此二资粮,摄内外因缘,因缘和合,机感相应,即得往生。

如大师言:"现生发愿持名,临终定生净土。"然二资粮以佛愿为本,因外缘而感内因。有“摄取不舍"之誓愿,方有"信愿持名"之感应。大师言:“缘之所在,恩德弘深。种种教启,能令欢喜信入,能令触动宿种,能令魔障难遮,能令体性开发。"又言:"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此即彰机之信愿行,缘于法之本愿力。无论何人,遇此强缘,终必开发信愿行。所谓由佛力引发自性本具功德力,令欢喜信入,令体性开发也,如《大经》所言:“闻其名号,信心欢喜。"

读书学典:《论语.颜渊》12.5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司马牛:名耕,一名犁,子姓,向氏,字子牛,又称司马黎耕。他是宋司马桓魋之弟。善言谈,性子急躁。
▲子夏:姒姓,卜氏,名商,字子夏,个性阴郁勇武,以“文学”著称。
▲忧:担忧、忧愁。《集说》:“以传考之:桓魋尝欲弑宋公而杀孔子,其恶著矣。其弟子颀、子车亦与之同恶,此牛之所以忧也。”牛有兄弟如此,丧其宗族,且祸乱邦国,身死无日,故常以为忧。
▲亡:同“无”。《义疏》:“牛兄行恶,必致残灭。不旦则夕,即今虽暂在,与无何异?故云‘我独亡’也。”
▲商闻之矣:这些事听先生说过。钱穆:“孔子卒在桓魋作乱后两年,子夏言此时,孔子当已卒。魋等或奔或死,牛身栖异国,故有独无兄弟之感。”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命者不由我主;如人之生,非己自欲生;死,亦非己自欲死。死生、富贵,顺由天命。古人云“任命”,今人云“认命”。
▲敬而无失:敬,内心要达到敬,即“修己以敬”。失,放失,即放纵不受约束;无失,亦可以看作“无失德”。不放纵,则行为不会有失而导致失德。
▲恭而有礼:恭要合乎礼。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做到忠信敬礼,人人皆乐与之为兄弟。任启运:“子夏盖言尽其在己。”

■现代翻译:司马牛很忧愁地说:“人人皆有兄弟,独我没有呀!”子夏说:“商曾听先生说过:‘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只要能敬,做事没有差失,对人能恭,有礼,那就四海之内都是你的兄弟呀!’君子何必担忧没兄弟呢?"

●三国魏何晏等《论语集解》:郑曰:牛兄桓魋行恶,死亡无日,我为无兄弟。包曰:君子疏恶而友贤,九州之人,皆可以礼亲。

●南朝梁皇侃《论语义疏》:司马牛忧,至弟(悌)也。为其兄桓魋有罪,故己恒忧也。所以孔子前答云君子不忧也,此所忧之事也。牛兄行恶,必致残灭,不且则夕,即今虽暂在,与无何异?故云我独亡也。子夏闻牛之言,故自称名而为牛解之也。不敢言出己,故云闻之。死生富贵皆禀天所得,应至不可逆忧,亦不至不可逆求,故云有命在天也。然同是天命,而死生云命,富贵云天者,亦互之不可逃也。死生于事为切,故云命。富贵比死生者为泰,故云天,天比命则天为缓也。繆播云:“死生者,所禀之性分;富贵者,所遇之通塞。人能令善之以福,不能令所禀异分。分不可易,命也。能修道以待贾,不能遭时必泰,天也。天之为言,自然之势运,不为主人之贵贱也。”死生富贵既理不易,故当委之天命,此处无忧。敬而无失,是广受众也,君子自敬己身,则与物无失者也。人犹仁也,若彼有仁者,当恭而礼之也。疏恶者无失,善者恭礼,故四海九州皆可亲礼如兄弟也。既远近可亲,故不须忧患于无兄弟也。疏恶解敬而无失,友贤释与人恭而有礼也,此谓恭而亲仁也。

●宋刑昺《论语注疏》:此章言人当任命友贤也。人死生短长,各有所禀之命,财富位贵则在天之所予,君子但当敬慎而无过失,与人结交恭谨而有礼。能此疏恶而友贤,则九州之人,皆可以礼亲之为兄弟也。君子何须忧患於无兄弟也。

●宋陈祥道《论语全解》:命者,天之令;天者,命之所自出。孟子曰:“莫之为而为者,天;莫之致而至者,命。”是天以远而在彼者为言,命以近而在此者为言也。死生,非力之所能移,故言“有命”;富贵,非人之所能为,故言“在天”。然合而论之,则一而已。处己敬而有德,则人宗之;与人恭而有礼,则人亲之。如此,则四海之内孰非兄弟也?

●宋朱熹《论语集注》:牛有兄弟而云然者,忧其为乱而将死也。子夏盖闻之夫子。命禀于有生之初,非今所能移;天莫之为而为,非我所能必,但当顺受而已。既安于命,又当修其在己者。故又言苟能持己以敬而不间断,接人以恭而有节文,则天下之人皆爱敬之,如兄弟矣。盖子夏欲以宽牛之忧,故为是不得已之辞,读者不以辞害意可也。胡氏曰:“子夏四海皆兄弟之言,特以广司马牛之意,意圆而语滞者也,惟圣人则无此病矣。且子夏知此而以哭子丧明,则以蔽于爱而昧于理,是以不能践其言尔。”

●清《四书解义》:此一章书见人当脩己以聴天也。昔司马牛之兄桓魋为乱于宋,而其弟子颀子车者又与之同恶,司马牛忧其为乱而将死也,曰:兄弟有手足之谊,若能相安相保真天伦至乐之事也,乃人皆有兄弟之乐,而我独无之,不亦大可忧者乎?子夏乃从而解慰之曰:商也尝闻诸夫子之言矣,谓人之死生皆有所禀之命,不可移易;富贵各有所主之天,不可强邀。凡人于所处之境,但当顺受之而已。观夫子此言,可见兄弟之有无皆天命也,忧何益焉?且吾人处世,亦当以君子为法耳,君子知天命之所在,而顺受之,惟尽其在我而不为外物之所摇,故其持身以敬,而无始终之或渝;待人以恭,而亲疎厚薄之间皆合于礼,而得其当,以此恭敬于人,则人亦恭敬于我,由是而感化所及,即四海之广皆我同胞之兄弟也。而又何患乎无兄弟邪?然则人之处世,特患不能自脩耳,忧何益哉?盖子夏宽牛之忧,故为是不得已之言。而要之恭敬有礼,乃处己待人不易之道也。

●钱穆《论语新解》:无失,即中也。敬而无失,操之纯熟,斯从容中道矣。或曰:失当读为佚。佚,乐也。无佚申言敬,有礼申言恭。今从前解。孔子曰:“天下归仁”,后人因谓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孔子曰:“虽蛮貊之邦行矣”,子夏因曰“四海之内皆兄弟”。学者遇此等处,惟当通知言者意指所在,勿拘执文字以为说可也。《左传》桓魋诸兄弟为乱而败,魋奔卫,牛致邑与珪而适齐。魋后奔齐,牛复致邑而适吴。吴人恶之而返。赵简子召之,陈成子亦召之,因过鲁而卒于鲁郭门之外。牛之诸兄弟,全是决气,惟牛凄然孤立,流离无归,忧可知矣。读此三章,孔子子夏当时师友诲导之情,千载之下,宛然可见。然则本章四海皆兄弟之语,乃是当时一番极真挚恳切之慰藉。子夏之言此,复何病?

●南怀瑾《论语别裁》:朋友交得越久,越亲近了,就要越诚敬。相互间要保持一段恰当的距离,同时相处时要尽量避免过失。

★此章虽系宽牛之忧,实与上数章论仁、论君子,及答樊迟“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之义,息息相通。敬而无失,乐天知命,顺受其正;恭而有礼,循礼尽仁,修身立己。“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故“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https://t.cn/RxRVHIh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泰安身边事# 【她又来了,好熟悉的面孔,你曾经见过她吗?但是我却真正的感受到了他们的快乐,可以不为孩子上学烦恼,可以远离职场的勾心斗角,可以无忧无虑的活着,真
  • 一辈子其实不长能遇心爱的人是多么幸运的事为何不紧握着他的手呢一辈子只爱一个人并不丢人时间可以了解爱情可以证明爱情也可以推翻爱情世上最凄绝的距离是两个人本来距离很
  • 英超金靴 Aubameyang今年29岁的奥巴梅扬,目前所属于阿森纳,他来到北伦敦已经1年半,最先介绍他的原因为他是今年的英超金靴三人共同得主之一,而且今年状态
  • 将离去亲人的大脑数字化,可能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不要,要知道机器人触动人们的其中一个原因是程序的克制,就算机器人拥有了和亲人相似的外形,甚至是记忆和意识,也无法
  • 【空军首批院校直接培养歼-10飞行学员结业奔赴作战部队】日前,空军首批院校直接培养的歼-10飞行学员结业,这批平均年龄仅23岁的蓝天骄子即将奔赴一线作战部队。(
  • #龚俊 向往的生活#gj#向往的生活# 感谢何老师,黄老师,彭彭,子枫对第一次来蘑菇屋的龚俊的照顾。化了孕妇辣妹妆喝了夏天第一杯奶茶宵夜吃了老天津菜 不要大貔恘
  • 突然想起来 高中有一次换座位 班上当时有一对情侣 俊男靓女啦算是 应该是当时那个女孩子要换到我的座位 但我一个人搬的没那么快 班级人也多 那个男孩子可能想快点让
  • _(꒪ཀ꒪」∠)_雖然後製還有一段路要走,但終於放下了心中一塊大石,這一兩個月幾乎是竭盡心力在努力工作,好像是把所有的自己都放在這些歌裡了。我曾经很小气吗[笑c
  • 同样与山有关,“古八景”中的 “蒙顶青山石芽茶”即今蒙顶山皇茶园中生长的七株茶树,也指围绕“石芽茶”而修建的建筑和蒙顶山全景。“丙穴甲鱼通地脉”中的“丙穴”据相
  • #阳光信用[超话]# [兔子]#阳光信用# [打call]#每日一善# 7.30[较好]评带tag、、快zhuan、hui字、艾特大牌 (降⭕) 较好极好️路
  • 目犍连和舍利弗跟随过老师,和许多有名的沙门和婆罗门对过话,但是走遍印度,他们都知道自己并没有找到不死之法。有一次,一位尊者在独自坐禅时,正在思考一种能够达到圆满
  • 乔恩-包蒂斯塔-奥尔希耶斯1995年7月3日出生于巴利阿里的马翁岛,他在一个月的时候就跟随家人回到了吉普斯夸,曾在埃尔凯切亚以及皇家社会青训营接受过足球培训。包
  • 小宋老师呀,18岁生日快乐!(^O^)y明明有很多话想说,但每到重要时刻我都会语塞,不知道该说什么以表达我自己的心情……那,就说些平常但最真诚的话吧!十八成年快
  • 因为实践案例的稀缺,导致云计算的实际形态,也基本是各说各的,演绎的多,共识的少。由此把云计算和传统IT放在了一个非常对立的环境下,而实际上,相比传统IT实打实的
  • 孔、孟在积极进取追求事功的人生道路上也常怀有超然通达的心态,孔子主张“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对“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的人给以很高的评价并心向往之,甚至
  • 也许是一个人的旅途太寂寞了,她开始和我说起了她的经历,她曾是独自一人在创作,一天她看到了一个帖子,是一个雕刻作品,她被这个作品震撼到了认为这个作品很符合她画中的
  • 最后感谢亲爱的老公@谷圈倒霉蛋 贡献出道具陪咱拍谷美,没有你这个生日也过不了!祝凌肖生日快乐就好,不抽龟虾毛和四王母,解释权在我 第一次搞抽奖不太会,各位春梅
  • ——罗素雨一直下 听着窗外滴滴答答的雨声静静地躺着明天会是最繁忙的一天 可临近周五就心已飞扬到现在倒数第二天了 压根都还没有收拾行李呢就可能在一些人一些事上 已
  • 有时候,我们所羡慕的,只是别人想呈现给我们的样子,谁的生活不是一地鸡毛,充满着各种的心酸。#每日一善[超话]##每日一善# 【勿带 不吞必hui】谁的人生,都不
  • 【端午小长假 太原市旅游总收入7.48亿同比增长20.5%】毕业游,父亲节,端午节,小长假里几种主题游都成为卖点,吸引了众多游客,也催热了我市旅游市场。”  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