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新闻# 让“中国碗”盛上更多“鹤壁优质粮”

农业是安天下、稳民生的战略产业,必须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如何让“中国碗”盛上更多“鹤壁优质粮”,我市始终在探索——

近年来,我市坚持把“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综合评比全省第一;

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乡村振兴现实基础综合排名全省第二;

累计创下25项全国粮食高产纪录;

先后荣获全国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市等10多张农业国字号名片;

农业人均产粮、人均肉蛋奶产量等指标连续多年居全省首位……

取得如此成绩,我市有何秘诀?近日,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从种到收,一个人掌管200多亩高标准粮田

人勤春来早。随着气温回升,小麦已进入拔节阶段,也是小麦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3月18日,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开展春季麦田管理,有效解决春季小麦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为夏粮丰产丰收提供保障。

一望无际的麦田里,近500米的游走式喷灌机,犹如钢铁雄鹰,在希望的田野上“翱翔”;几十架植保无人飞机嗡嗡作响,唱出了一首首欣欣向荣的“田园牧歌”。

“游走式喷灌机1天可浇灌农田1200亩,植保飞机打农药1天能打200多亩地,收割机5分钟能收1亩地,省时省工还省力。种地需要的人工越来越少,高科技玩意儿用得越来越多。”家在浚县卫溪街道傅庄村的傅太华说,种地变得简单了。以前几十口人忙活三四天的活儿,现在一个人一天就能干完。

今年59岁的傅太华从过去全家总动员拿着镰刀、背着锄头下地干活儿,到现在一个人轻松掌管200多亩高标准粮田。他的故事映射着鹤壁农业种植方式的发展变化。

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开展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创建行动为抓手,打造整市建制粮食高产创建升级版,持续加大高标准粮田建设力度。

截至2020年底,全市建成“田地平整肥沃、田间道路通畅、林网建设适宜、灌排设施完善、农机装备齐全、技术集成到位、优质高产高效、绿色生态安全”的高标准农田88.14万亩,占我市常用耕地面积的61.1%。通过高标准粮田建设,我市探索建立了人工、能源、种子、农药高效利用的“鹤壁模式”,做到了用药用水用肥有减无增。

市农业农村局农田建设科科长杨洁表示,我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坚持统一投资标准、统一技术路线、统一建设模式、统一项目实施、统一建设规范“五统一”的建设模式,实行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综合配套,基础设施的改善,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平均每亩可实现年稳产增产100公斤。

据了解,2020年全市夏粮总产量67.95万吨,较上年增长4.07%;秋粮总产量69.71万吨,较上年增长6.9%。

“在高标准粮田建设的基础上,我市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绿色防控新技术、农机农艺融合新成果的示范应用,通过绿色高产高效技术集成模式和标准化生产,促进了种植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推进了我市农业和粮食生产高质量发展。”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张波说,这就是我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连续多年获得全省第一的原因所在。

全市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形成“买种子到鹤壁”的品牌效应

周位起是位于浚县的河南省伟一种业的负责人,已经从事小麦种子繁育18年。今年主要繁育了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新麦26、周麦33等,并开始选育自己公司的小麦新品种。

窥一斑而知全豹,伟一种业的发展折射出鹤壁种业极不平凡的前进历程。

被中宣部、中国科协等六部门评为2020年“最美科技工作者”的市农科院名誉院长、首席玉米育种专家程相文,50多年来,带领团队苦心钻研、奋力攻关,一棵棵选配,一株株鉴定,一代代繁育,先后培育出了国审浚单18,国审浚单20,浚单29,浚单0898、3136等39个优质玉米品种,其中国审玉米新品种浚单20荣获2010年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被农业农村部列为国家重点示范推广玉米新品种和全国玉米优势产区主推品种,累计种植3亿多亩,10年来先后成为河南第一,全国第二、第三大玉米种植品种。

程相文、周位起等一代代鹤壁育种人,将毕生精力投入到鹤壁种业的事业发展中。

我市以良种选育为重点,把种业作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芯片”,立足自主创新,着力培育了以“永优”浚单系列、丰黎系列玉米品种为代表的主要粮食作物良种,逐步形成了以政府为引导,以企业为主体,以科技为支撑,以服务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体系,全市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

“我市的良种选育工作,瞄准市场和农民需求,主要粮食作物良种不仅声誉好,而且卖得好。”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科科长刘斌说,截至目前,我市共有农作物种业企业22家,在全国、全省及周边地区叫响了主要粮食作物良种品牌,形成了“买种子到鹤壁”的品牌效应。

深耕种业不仅要巩固现有优势,还要深入挖掘潜在优势。市农科院经市政府批准,建立了分子育种实验室,建有生理生化分析、基因操作、DNA分子检测等10个工作室,配备有分子生物学研究和遗传育种各种先进仪器设备。

分子育种实验室是我市玉米遗传育种辅助技术支撑平台,近年来主持完成的“碱煮法DNA提取与简化PCR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被确认为河南省科学技术成果,获鹤壁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主持和完成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包括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项目、河南省超级产粮大省奖励资金项目、河南省院企合作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等。

我市已经成为区域性主要粮食作物制种基地,创造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

星陆双基监测平台, 为农业生产装上“千里眼” “顺风耳”

钜桥镇刘寨村万亩高标准粮田示范方,一组被白色栅栏围起的仪器特别引人注目。

聚喜来合作社负责人唐全合说,这就是农田信息监视系统。这套系统的360度旋转摄像头,对农作物生长进行24小时监测,并利用星陆双基监测平台,对大田里的土壤水分、温度、湿度和风速等要素进行数据传输和分析。

“俺农民说不上这套气象卫星系统的高科技原理,大家就管它叫‘千里眼’‘顺风耳’。”唐全合说,以前种地随大溜、凭感觉,现在啥时浇水、如何防病,全听这套系统“招呼”,操作起来更精准、更科学了,手机里安装着星陆双基物联系统App,点开实景监测,田间农作物长势一览无遗。

“农作物科学种植、精细化管理,农药化肥用量下去了,产量却上来了,用卫星种地能让每亩地平均多挣100元。”唐全合说。

国家数据显示,星陆双基遥感农田信息协同反演系统在我市实施,实现了四个“最”:最早,项目实施属全国第一家;最新,部分技术最新,特别是田间作物的叶面积指数实现了自动化观测,为国内首次运用;最多,设备监测参数数量最多;最大,建立100平方公里的外场示范试验区,为国际上同类试验区最大。

作为全国农业信息化、智能化应用的典型,2020年9月,全省数字乡村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推进会在我市召开,兄弟市纷纷前来借鉴取经。

市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朱志清说,近年来,我市紧紧抓住数字乡村建设机遇,积极探索、先行先试,加快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产业、治理体系等深度融合,探索走出了一条“农田数字化、园区数字化、村庄数字化、政务数字化、数字产业化”的数字乡村新模式。

种啥赚钱,买谁的农资 实惠?智慧农业为“三农”发展指点迷津

今年种啥赚钱,买谁的农资最实惠,哪里的粮食收购价格高……长期困扰农民的老难题,如今在全国唯一的农业高科技产业基地——中国(鹤壁)农业硅谷产业园得到了很好的回答。

“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公司成立了益农信息社,通过这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网络和平台,为农民在农业生产、农技推广、农资买卖等方面提供了科学、精准、及时的信息服务。”农信通集团负责人李勇说,在这个平台上,农技专家可以根据视频和农作物生产参数,远程指挥农业生产,进一步打破了时间和距离上的局限。

依托中国(鹤壁)农业硅谷产业园的强大智力支持,2013年我市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首批整体推进型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

家在淇滨区钜桥镇岗坡村的于田田,每天找他办事的村里人有很多。农产品信息咨询、在线联系农技专家、交话费、快递收发、农产品出村、健康水站充值、共享打印等……这些原来要村民自己跑腿的事,到了于田田的益农信息社,只要一台“益农管家”电脑就能完成。

截至目前,像于田田这样的益农信息社全市共有794家,在全省率先实现信息进村入户全覆盖。

益农信息社作为信息进村入户的重要渠道,已经形成了信息获取+农产品交易+农情咨询+远程诊断+基础服务+物流配送的服务模式,开通了买、卖、推广、缴费、业务代办、物流配送六大核心业务,将农业信息资源服务延伸到乡村和农户,有效解决农业生产各个阶段遇到的问题,促进了我市现代农业的高质量发展。

“奋进‘十四五’,逐梦新征程,下一步,我市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三农’工作上走在全省前列、为全省探索路径,总体实现农民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农业结构调整持续优化、农村环境更加优美、城乡协调发展更具优势,在粮油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畜牧业绿色发展、农业农村信息化、农产品精深加工等方面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在全省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张波说。

#全国两会# 【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去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城乡区域发展格局不断优化#】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去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城乡区域发展格局不断优化。加大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力度,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粮食实现增产,生猪产能加快恢复,乡村建设稳步展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推进煤电油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在实施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方面出台一批新举措。#两会#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

#秀美修文# 【修文县人民政府发布相关通知 鼓励企业员工春节期间就地健康过年】近日,修文县人民政府发布《修文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鼓励春节期间企业员工就地健康过年和企业增产增效的通知》,积极引导人民群众就地过年,确需出行的原则上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低风险地区跨省返乡人员,应当持7日内有效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结果,并按规定做好居家健康监测,中高风险地区人员流动严格按照国家及省市相关规定执行。

  春节期间(2021年2月11日至2月17日),修文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具有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及在建在库工程项目施工企业的外省员工留在修文过节的,按每人1000元现金发放新春留岗奖励。

  春节期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保持连续生产的,按照企业实际用电量分行业、分档次给予不超过100万元的增产增效奖励。春节期间正常施工的在库工程项目,对其施工企业按照实际完成建安投资的1%—3%给予增产增效奖励,单个项目不超过100万元。

  修文县“规上企业”及在建在库工程项目施工企业承租有修文县所属各级国有企事业单位住宅、公租房、人才公寓等,用于安排春节期间外省员工就地住宿的,2021年2月当月房租减半。对上述企业(单位)承租修文县所属各级国有企事业单位经营性房产、厂房、库房等,春节期间正常营业(生产)的,2021年2月当月房租减免30%。上述租金减免政策鼓励驻我县中央和省市国有企事业单位参照执行;对租用社会经营用房的,由行业主管部门组织房地产协会、商协会等引导业主(房东)主动为租户减免租金。

  修文县“规上企业”及在建在库工程项目施工企业的外省员工确因必要原因需离黔到国内其他疫情低风险地区的,鼓励早日返程,2021年2月11日至2月19日期间返程的交通费凭票给予补贴,每人补贴金额不超过300元。via 修文县融媒体中心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今天起,iPhone可以用微信开豪华绿钻了!
  • 你知道吗?英国也有一位猫王 | 音乐史上的今天
  • 蒙上面具只听歌声,这波歌手你猜对几个?
  • 武林秘笈!舌尖上的音乐 | 音乐史上的今天
  • 发现·音乐 | 台湾乐坛发展史——天王盛行、教父辈出的华语乐章
  • 【欧美经典音乐】《即使你的青春美丽都消逝》约翰.加里
  • 公告牌历史上的第一支空降冠军单曲 | 音乐史上的今天
  • 【欧美经典音乐】《七年来我们的爱》火花女子演唱组合
  • 那个被称作“R&B之王”的男人 | 音乐史上的今天
  • 你真的知道DJ是干嘛的吗? | 音乐史上的今天
  • 发现·音乐 | 《中国有嘻哈》谁被淘汰得最可惜?
  • 【欧美经典音乐】《夏天最后一朵玫瑰》长笛贝芬妮
  • 【欧美经典音乐】《八月之末》雅尼
  • PG One退出《中国有嘻哈》?
  • 面对他,周杰伦也只能瑟瑟发抖
  • 每年都说慢牛要来了,结果还不是空欢喜一场丨小巴问大头
  • 这六种女人,最容易得到佛菩萨的护佑!有你吗?
  • 唤醒自己的25张图!
  • 致七夕|佛来告诉你情爱的真相!
  • 伤人最深的永远是这两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