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河国际消费季:津城优品市集今日开启

随着第二届海河国际消费季的举办,各项促消费主题活动持续掀热潮。记者从市商务局了解到,河西区文化中心广场今晚将举办津城优品市集,市民可在此“一站式”购买天津知名品牌商品。

  本次市集展销的商品以天津老字号、特色工业消费品、“小而美”网络品牌商品、出口转内销产品等为主。市民在逛优品市集的同时,还可以“打卡”周边的夜市、咖啡市集等,体验更多夏日乐趣。

  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本届海河国际消费季期间,我市将结合暑期和不同节日,组织举办餐饮美食、民俗集市、夜间消费、母婴亲子、文博文创、新品首发首秀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与此同时,培育壮大各类智慧产品和服务消费,加快线上线下联动,发展体验式、沉浸式、互动式消费场景,促进直播电商、个性化定制等新业态、新模式有序发展。

https://t.cn/A6a2eZBt

【#陕亮十年#(四)丨求新求变 陕西这样跑好文旅融合“新赛道”】2022年4月26日,陕西省图书馆高新馆区开馆迎客。这座位于西安高新区天谷七路899号的省图新馆建筑面积8.19万平方米,设计藏书800万册、拥有阅览座位4000个,是“十四五”以来全国新建图书馆单体建筑面积最大,集智慧阅读、文化教育、文化休闲、文化展示于一体,与艺术、非遗、旅游、科技、教育、体育等行业深度融合的一座综合性、现代化公共图书馆。

未来,伴随着图书馆的全面开放和综合服务的持续优化,陕西省图书馆高新馆区必将成为体现陕西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亮丽名片。

十年来,陕西文旅交出了一张亮眼成绩单。截至2021年,陕西有118家公共图书馆、119家文化馆、20613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投用向社会免费开放;有近5万处不可移动文物、700万余件(组)馆藏文物、不可移动革命文物1224处;提出了“文学陕军”“长安画派”“西部影视”“陕派话剧”等极具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

守正创新

陕西从文化大省迈向文化强省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是民族进步的火炬,是党和人民的重要生命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

陕西灿烂的历史文化、丰厚的革命文化以及特色鲜明的民俗文化,为文学、影视、戏剧、绘画、书法等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沃土。底蕴深厚的文学陕军、长安画派,厚积薄发的陕西影视,异军突起的陕派话剧等,这些颇具影响力的文化陕西品牌,让陕西具备了从文化大省迈向文化强省的坚实基础和可能性。

作为陕西响当当的文化名片,“文学陕军”在为人民写作、为时代而歌的征程上主动担当,创作推出了一大批反映时代要求和人民心声的现实题材作品。荣获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和第十届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主角》、荣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的短篇小说《出警》等,引起社会各界热烈反响。截至目前,“文学陕军”已斩获国家级重要文学奖项40多个。

在影视作品上,西部影视异军突起,产业规模逐步扩大,作品数量和质量持续攀升。从2020年首部亮相央视的脱贫攻坚题材电视剧《一个都不能少》,在央视热播的电视剧《装台》《大秦赋》,到先后斩获百花奖、金鸡奖等国家级重要奖项的电影《我和我的祖国》,陕西影视厚积薄发,一大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影视作品,从荧屏、银幕上走进了百姓生活,也走进了群众心间。

同时,“陕派话剧”不断推陈出新,《平凡的世界》《麻醉师》《共产党宣言》《路遥》等优秀戏剧作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截至目前,已有13部作品荣获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6部作品荣获中国艺术节“文华大奖”,6部作品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14人获“文华表演奖”,28人获中国戏剧“梅花奖”。

一本本文学著作、一部部影视作品、一台台精彩剧目、一件件书画艺术作品,绘就了陕西文艺波澜壮阔、繁花似锦、日新月异的图景,成就了“文学陕军”“西部影视”“长安画派”“陕派话剧”等为人民所喜闻乐见的陕西特色文化品牌,也奏响了陕西文化和旅游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激昂序曲和华彩乐章。

摸清家底

为文物保护建起法治防护墙

八百里秦川文武盛地,五千年文化中外名城。作为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陕西被誉为“天然的历史博物馆”,有蓝田猿人、半坡遗址、轩辕黄帝陵等远古历史,也有周、秦、汉、唐等10多个政权上千年的建都史,还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延安为中心的伟大革命史。

在陕西,出土有10万至1.5万年前的人类化石和文化遗存的南郑疥疙洞洞穴遗址,为了解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早期现代人演化自本土古人群的学说提供了重要证据;陕北地区发现的气势恢宏的宫室类建筑、布局规整的宗庙类遗迹和等级分明的大型墓地,对研究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有重要作用;太平遗址的考古研究,使关中地区龙山文化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对杨官寨遗址庙底沟文化开展的多学科研究,推动了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取得新进展;少陵原十六国大墓的发现、清平堡遗址的考古工作,为研究我国民族融合和长城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

史前遗珠、秦汉闳放、隋唐之风……近十年来,陕西取得的考古新成就不胜枚举。三秦大地留下灿若星辰的历史文化遗产,书写着中华民族悠长壮阔的历史。而如何保护利用好历史文化遗产,为文物保护建起防护墙,让人民群众能感受文物之美、体会文化之韵?这是近年来陕西文物工作的重中之重。

2021年3月31日,陕西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陕西省秦始皇陵保护条例》(以下称《条例》)。新修订的《条例》扩大了秦始皇帝陵的保护范围,规范管理体制,用法治的力量促进保护秦始皇陵的历史风貌、自然环境。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田文平表示,《条例》的修订出台对推动秦始皇陵保护、管理及展示利用水平迈上新台阶具有关键作用。

立法保护秦始皇陵,只是陕西省保护文物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陕西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工作,无论从文物保护地方性法规,还是从文物安全管理制度,再到奖励惩罚制度,陕西省文物保护工作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规范体系,文物保护管理利用法治化水平不断提升。

十年来,陕西在摸清守好文物“家底”的同时,坚守文物安全底线,创新文物保护模式,让承载着中华文明密码的“国宝”焕发新光彩,古老的文物古迹与全新的时代命题正在碰撞出夺目的火花。

务实惠民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新格局

公共文化服务是一项润物无声的文化事业,也是一个地方的文化名片。发展文化事业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基本途径。文化惠民是民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就是要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

十年来,陕西省众多文化机构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公益文化活动,送文化下乡、送文化进万家,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新需求、新期待。

依托陕西省群众文化节,陕西先后举办优秀群众文艺精品展演、“唱支山歌给党听”大家唱群众歌咏活动、全省广场舞展演、“花朵”全省少儿美术作品展、全省优秀群众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览等一系列群众性示范文化活动,带动全省累计举办群众文化活动5389场,参与人数超过2578万人次。此外,陕西省还颁布《陕西省秦腔艺术保护传承发展条例》,举办2021年中国秦腔优秀剧目会演,惠及群众600余万人次。

为扩大服务半径,提升服务效能,吸引更多读者朋友“走进”图书馆,解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问题,2019年,汉中市汉台区图书馆和汉台区邮政分公司联合推出“汉图有书任你借,邮政一元替你还”惠民服务。读者可以在家通过微信公众号“你看书我买单”小程序进行下单购书,借阅的图书通过快递便可免费送到读者手中。没有时间或不方便归还借阅的图书时,可以选择到汉台邮政分公司邮政网点的便民还书站支付1元的邮寄费用,将所还图书和签条一并封装后交邮政工作人员即可。

小小尝试,解决了借书还书的难题。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让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陕西持续加大政策指引和财政投入,公共服务体系也日趋完善,一批批文化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成并投入使用,文化服务设施的日渐丰富。

118家公共图书馆、119家文化馆、444个新型公共文化空间、20613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投用向社会免费开放,实现了陕西公共文化设施全覆盖。

求新求变

陕西旅游产业破局求变

文化是陕西的战略性资源,而旅游则是陕西的标志性名片。

今年“五一”假期,“长安十二时辰”街区无疑是整个陕西乃至全国最热门的文旅景区之一,冲上各大社交平台的全国热榜,登上西安景点种草TOP1。在线下,“长安十二时辰”吸引了大量的市民游客前来游玩,只为一睹大唐盛世,感受大唐文化魅力。

进入大门的那一刻,宛如穿越至1300年前的唐朝长安城。游客不仅可以与“崔器”“王维”“李白”等演员互动,还可以观赏唐风建筑,品尝长安美食,体验唐风娱乐活动,全方位、全体验、全身心地“回到唐朝”。

“长安十二时辰”街区为什么这么火?作为全国首个唐风市井生活体验街区,“长安十二时辰”街区将影视IP与文化IP进行了巧妙结合,通过多元业态带给了游客沉浸式的体验,从而打造了一个“爆款”文化旅游产品。

疫情当下,除了将文化旅游资源实现价值最大化,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也是最为现实的选择之一。由于疫情防控等多种因素,国内游客跨省、跨市旅游受到不同程度的阻碍,露营旅游、近郊度假成为全国旅游的新热点。据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底,陕西露营相关企业有3603家,排在全国各省份第5位,这说明“小”露营也能塑造出“大”经济。

实际上,陕西旅游的新增长点不止于此,民俗旅游、生态旅游、自驾旅游等新型旅游方式或业态逐渐兴起。陕西旅游从原来的“上车睡觉,下车看庙,对着镜头笑一笑”的初级观光方式,正走向多业态、多内容、多形式的高质量发展模式。

十年发展历程,陕西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发展,文艺精品创作生产成绩显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臻完善。陕西文化经历了由文化大省到文化强省的发展转变。如今,基于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紧紧围绕“文化陕西”定位,陕西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省为抓手,以建设国际文化旅游中心为目标,凭借“文化+旅游”的双引擎,走出了一条符合陕西实际的文旅发展道路。

撕去古老、厚重的文化标签,陕西正以一个朝气蓬勃、古今交融的形象,朝着国际一流文化旅游中心的目标奋勇前进。#飞阅新三秦##从空中看奋进中的陕西有多震撼#

元宇宙概念愈炒愈热,无论是科技新贵,还是消费品企业,甚至连房地产行业都狂奔入场,生怕错过风口。曾经靠“朕知道了”纸胶带等实体文创产品焕发新生机的古老博物馆,如今也将目光瞄准了元宇宙。近日,来自全国50家博物馆、高校的60名馆长、学者联名发布《关于博物馆积极参与建构元宇宙的倡议》(以下简称《倡议》),呼吁博物馆顺应时代发展,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建构元宇宙。
  那么,文物+元宇宙,博物馆又能玩出什么新花样?

博物馆的理念和使命与元宇宙相通
  《关于博物馆积极参与建构元宇宙的倡议》由上海大学教授段勇、安来顺、潘守永、李明斌等学者筹备发起,共同发起人还有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等。
  元宇宙到底是什么?这个名词最早诞生于1992年科幻小说《雪崩》,小说描绘了一个庞大的虚拟现实世界,在这里,人们用数字化身来控制,并相互竞争以提高自己的地位。直到现在看来,该书描述的还是超前的未来世界。对于元宇宙的概念,许多专家给出了自己看法。北京大学陈刚教授、董浩宇博士认为,元宇宙是利用科技手段进行链接与创造的、与现实世界映射与交互的虚拟世界,具备新型社会体系的数字生活空间。
  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沈阳认为,“元宇宙是整合多种新技术而产生的新型虚实相融的互联网应用和社会形态,它基于扩展现实技术提供沉浸式体验,数字孪生技术生成现实世界的镜像,通过区块链技术搭建经济体系,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在经济系统、社交系统、身份系统上密切融合,并且允许每个用户进行内容生产和编辑。”清华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发布的《2020—2021年元宇宙发展研究报告》则指出,元宇宙仍是一个不断演变、不断发展的概念,不同参与者也会不断丰富它的含义,元宇宙产业发展目前仍存在资本操纵、舆论泡沫、隐私风险、伦理风险、立法监管空白等十大风险,元宇宙的技术生态和内容生态都尚未成熟。
  既然如此,博物馆为何入场元宇宙?段勇代表发起人介绍倡议背景说:“近两年火热的元宇宙概念及其应用场景,虽然还存在不确定因素并有一定泡沫,但无疑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方向。元宇宙在对现实世界的虚拟化、数字化过程中,需要大量来源于实体世界的物质标本和精神世界的文化元素,以建构与真实社会体系融合的数字生活空间。而现实世界里同时拥有丰富物质标本和文化元素的最佳场所,非博物馆莫属。博物馆的宗旨和理念与元宇宙是相通的,博物馆的未来和使命与元宇宙是相融的。”

“元宇宙游览”“元宇宙观展”已开启
  近年来,各大博物馆都在探索馆藏文物与传统文化适应数字时代的价值传递与传承新方式。当传统文化拥抱了数字技术,博物馆的玩法也就变得越来越多。尤其是随着元宇宙概念的跨界大爆发,不少博物馆也开始了元宇宙的建构尝试。如何把博物馆更好地“搬”进元宇宙已经成为文博界关注的热门话题。《倡议》指出,数字资源的开放共享正日益成为全球博物馆普遍认同的行为准则。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博物馆应增强藏品资源特别是数字资源开放共享的意识,树立合作共赢的理念,充分认识到自身的资源优势,发挥研究、展陈、教育等功能特长,协同探索创建优质应用场景,在参与建构元宇宙中实现博物馆自身的高质量发展。
  业界人士认为,其实博物馆在元宇宙的构建方面很早就迈开了探索的步伐,包括一些博物馆纷纷上线了“元宇宙游览”“元宇宙观展”模式,搭建全沉浸交互式数字文博展厅,用虚拟数字人担任博物馆解说员等。
  为配合疫情防控,目前南京文博场所暂时闭馆。不过,各大博物馆纷纷推出线上服务,打开“南京市博物总馆”微信公众号,可以一键直达南京市博物馆、六朝博物馆、江宁织造博物馆、民俗博物馆等举办的五大主题、18个文物文化展。这其中包括:《源·流:99件文物里的南京》《1420:从南京到北京》《非纸书文物特展》《宁镇扬三地考古成果展》《老南京年俗展》等一系列重磅大展。通过裸眼3D等数字技术,营造出沉浸式的博物馆奇妙之旅。
  国际博物馆协会报告显示,全球采用线上展示藏品、展览和直播的博物馆增加了15%以上。显然,在科技越来越发达的今天,越来越多的文博机构与企业也加入了数字化转型队伍,运用3D技术将展馆文物搬进了“元宇宙”。
  《倡议》的核心内容主要围绕“资源共享,普惠互利”“场景共创,提升自己”“标准共建,与时俱进”“责任共担,守正创新”这四点展开。《倡议》呼吁,面对元宇宙,博物馆应与时俱进地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积极主动参与建构元宇宙,探索博物馆领域元宇宙建设标准规范,在相关主题的国际对话中发出中国声音。《倡议》强调,融入元宇宙只是博物馆顺应社会发展浪潮迈出的最新一步。博物馆在元宇宙里同样应该遵循现实世界博物馆公认的伦理与原则,坚守非营利性质和公共属性,在继承中发展,在守正中创新,通过融入元宇宙使博物馆超越时空、无远弗届、历久弥新。
转载自南京日报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爸爸去哪儿5 Jasper跟拍摄像是个渣男,我是他老婆,在我怀孕三个月时出轨,不承认错误,还在孕期打我好多巴掌,直到现在还在和小三同居,孩子现在快8个月了,只有
  • “不论是强制报告主体还是普通群众,通过平台网上报警一定程度上会减轻报警人的心理负担,通过将该小程序在全区范围内推广,将会进一步扩大涉未成年人案件的线索。据介绍,
  •   ★超過三十首現代詩與影像創作,收藏拉娜・德芮所有神祕、親密與放蕩不羈的叛逆  ★美國亞馬遜網站近5星滿分,超過7,000名讀者一致讚賞的驚艷才華  ★收藏珍
  • #阳光信用[超话]# [心]#阳光信用# [心]#每日一善# 人生路很长,成长的步伐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别人所能教给你的只是方法,而努力只有靠自己坚定的心。#阳光
  • ”9 、我好像在放弃你了,又好像在等你10 、我心里都是事但我谁都不想说11 、不管你被贴上了什么标签 你要记住只有你才能定义自己12、都会淡 只不过有些人选择
  • 跟这个世界交手的许多年来,你是否,光彩依旧,兴趣盎然。跟这个世界交手的许多年来,你是否,光彩依旧,兴趣盎然。
  • 今天,我们的生活条件好了,但奋斗精神一点都不能少,中国青年永久奋斗的好传统一点都不能丢。#每日一善[超话]#[太阳]#阳光信用# 较好及以上在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上
  • 那些久久驻足在心里的诗词句子~ 1、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 2、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 3、往事不知多少梦,夜来和酒一时醒。 4、情不敢至深恐大梦一场
  • 作者刻画那么多女主的委屈,都在开头的事件里爆发,但是我已经觉得前面的够过分了,女主为什么这么晚才觉醒呢?(大概就是,把前夫稍微写的好一点,把他优柔寡断的性子摆在
  • 食物承载着记忆和情感这句话真是没有错 一吃这个牌子的威化饼干就想起奶奶 高三的那段日子里 也不常去 但每次去 奶奶都想着给我吃点什么 拿出来的总是牛奶威化 可是
  • 按照中国军舰下海的速度,3-5年后不光是南海,澳大利亚那边的形势就完全变成中国有利了。但是055+鹰击21的出现,彻底宣告第二岛链也成了中国火箭饱和式攻击的对象
  • 烧仙草里面要是多加点葡萄干就完美了鸭子做的麻辣香锅吃着有点累红到老酒吧有最正宗最好喝的莫吉托和最好吃的番茄酱 一个酒吧连番茄酱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 嘉哥真的让我知
  • 青岛|好多爬坡路|走着走着就可以看到海晴天的海阴天的海都有解压的超能力|坐在海边听听海浪声吹吹海风晒晒太阳心情都是蔚蓝色的|中餐韩餐德餐海鲜自助太满足了|和我的
  • 【[good]开车不用再苦等红灯 西安逾20%路口有了智能红绿灯】走明光路一路向北,从凤城一路到凤城十二路需要多长时间?【开车不用再苦等红灯 西安逾20%路口
  • 随后, 李志国走出几十米远蹲下观察, 希望母狐狸前来 “认领” 但却只听到小狐狸朝着他离开的方向, 发出 “嘤嘤” 的叫声……  再次遇到小狐狸  虽然只是暂短
  • 真的是极致的浪漫[泪][泪][哇] 二团书生的文笔真的没话说 太好了 剧情也很有看点 有一点点架空 还是有一点虐的 感情戏大体是甜的 但是身世真的好惨[泪
  • 吃火锅,重庆最凶,吃羊肉,正宗最重,蟹锅饮,濮阳第一正宗!吃火锅,重庆最凶,吃羊肉,正宗最重,蟹锅饮,濮阳第一正宗!
  • 我当时也是非常迷茫不知道怎么去做,找了很多家,但是迟迟没有选择,因为毕竟是在网上很多不敢相信,至于怎么分辨公司多少还是有限经验可以交流,了解的多了也总结一些经验
  • 看了一遍释义才像重新找回记忆一般,“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很久没想过这种问题了,怎么说呢,最近没有理想没有目标
  • 每周新设计感觉每周都很新鲜(至少外表来看)。2. 平时基本行程都是固定,我也有每天的行程表(下个博文分享)我就在周末加上时间,这样我能更好的知道周末的时间和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