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思故人#,#缅怀一年来逝去的27位院士#】不觉间,春分过,清明至。在这个慎终追远、思古怀今的特殊时刻,我们不能忘记那些逝去的共和国科技栋梁。
去年清明至今,中科院和工程院的已故院士名单上,又添了27个名字。他们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我国的科技事业,或解决重大原创的科学问题,或勇闯创新“无人区”,或突破制约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面对他们的离去,我们以文字遥寄哀思。
2021年5月22日,是让亿万中国人无比悲痛的一天。
这一天,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与世长辞;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孟超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逝世。
一天之内痛失两位院士,人们的哀思如潮水般奔涌。
出生于1930年的袁隆平,从小跟着家人过着颠沛流离的逃难生活。新中国成立前,袁隆平亲眼见到倒伏在路边的饿殍,内心十分悲痛。怀着让大家“吃饱饭”的强烈愿望,袁隆平选择了农业报国,立誓要解决粮食增产问题,不让老百姓挨饿。
从前,学界普遍认为,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然而,袁隆平却不迷信权威,勇于对传统学术观点说不,于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成功选育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
“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这是袁隆平生前常说的一句话。他也用一生,为这句话写下了注脚。他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长期奋战在农业第一线。
即便90岁高龄,袁隆平也从未觉得自己应该休息,依然管不住自己那迈向稻田的腿,收不住那颗向着水稻的心。“杂交水稻浸入了他的血液,是他的命根、他的魂。”
这位“看上去更像农民”的科学家,“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真正把论文写在了祖国的大地上,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肝胆外科领域还是一片空白。一位国外知名专家断言:“中国肝脏外科要赶上我们的水平,起码要30年。”
吴孟超听后,夜不能寐,披衣起床写下一份立志要“闯禁区”的报告,誓言“世界肝脏外科界不能没有中国的声音!”
经过成千上万次解剖实验,1957年,吴孟超首次提出肝脏结构“五叶四段”解剖理论,中国医生从此找到了打开肝脏禁区的钥匙。1960年,他主刀完成我国第一例肝脏肿瘤切除手术,实现了中国外科这一领域零的突破……
从医70多年,吴孟超完成了16000余台肝脏手术,他曾说:“即使有一天,倒在手术室里,也将是我一生最大的幸福!”
仰望星空,宇宙中有两颗小行星,一颗是编号为8117的“袁隆平星”,一颗是编号为17606的“吴孟超星”——两位院士对人民对人类的贡献将永远为世人所铭记。
作为我国科学技术界、工程技术界的杰出代表,两院院士是国家的财富、人民的骄傲、民族的光荣。
一年来逝世的27位院士中,郑哲敏和闵桂荣的身份非同寻常。他们既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又是中国工程院院士。
郑哲敏是我国爆炸力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被人们称为“驯服”炸药的人。他始终以国家需求为己任,与爆炸力学结缘,并非他刻意的人生规划。
“我从过去走到现在,并没有什么清晰的路线。但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富国强民的愿望。”郑哲敏曾说。
爆炸力学的“板凳”,郑哲敏一坐就是几十年。期间,他提出了流体弹塑性模型,促进形成完备的爆炸力学学科体系,被广泛应用于地下核爆炸、穿甲破甲及钻地核爆弹等重要国防领域;他建立了爆炸力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为武器设计与武器效应评估提供了力学基础;他开辟了爆炸成形、爆炸筑堤等关键技术领域,解决了重大工程建设的核心难题。
闵桂荣是我国人造卫星工程开拓者之一、航天器热控制技术开创者,参与领导完成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和多颗返回式及应用卫星的研制工作,为我国空间技术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在担任国家“863”计划航天领域专家委员会首席科学家期间,闵桂荣领导我国未来航天创新技术研究工作,取得大量重要科研成果。
尽管成绩卓著,但闵桂荣一生低调自谦:“与前景无限的航天事业相比,这只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我们还要长期不懈地努力,为中国人民,也为全世界人类作出应有的贡献。”
像郑哲敏、闵桂荣这样一人身兼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我国仅有34名。这与工程院的成立相关。
1994年,中国工程院成立。工程院第一批院士是经过提名、协商和遴选,由筹备领导小组提出100人左右的拟聘名单(其中有30名工程背景较强的中科院学部委员),报请国务院批准后,以工程院名义聘任。这30名中科院学部委员(后称院士)就成为首批双院士。1995年,严恺、邵象华、吴良镛和吴阶平4位中科院院士,又被聘任为工程院院士。
他们成为两院院士不是像有些人想象的那样:先在某一院评上院士,然后又到另一院评上了院士。他们是工程院聘任的。
一年来逝世的27位院士,均已到耄耋之年。
百岁院士两位:文圣常、陈敬熊;
年龄超过90岁的院士15位:王元、吴孟超、薛禹群、郑哲敏、黄宏嘉、陈文新、吴新智、朱兆良、袁隆平、陈清如、黄熙龄、李正名、戴永年、毛用泽、张子仪;
年龄超过80岁的院士10位:闵桂荣、郭景坤、许厚泽、张涵信、徐性初、刘兴土、姜景山、叶可明、陈念念、潘自强。
他们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不忘初心,矢志科技自立自强,在祖国大地上树立起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
我们何其有幸,见证科学群星闪耀;又何其无奈,终究要目送他们渐渐离去。春回大地,让我们带着对逝者的思念与敬意,迎候无限生机与可能,迎接新的机遇与挑战,踔厉奋发开新局,笃行不怠谱新篇。
这是对逝者的最好告慰、对历史的最好纪念。#袁隆平逝世后首个清明节#(科技日报)

你不了解的“周星驰”,背后都经历了哪些故事?| 一盅情怀

1、周星驰小时候家里穷,很少有去看电影的机会,而母亲带他在电影院看的第一部电影,就是李小龙的电影。周星驰形容自己当时「心都要跳出来了」。

从那个时候起来,他立志要做一个武术家或演员,成为另一个李小龙。

据说他和梁朝伟的相遇也同李小龙有关:当时周星驰急着去看李小龙电影,路上和一个人相撞,后来在电影院发现旁边坐的正是相撞的人,那个人叫作梁朝伟。因为周星驰一直有电影梦,就经常和梁朝伟说之后去当演员。梁朝伟的妈妈对非常讨厌周星驰给他儿子灌输这些,因为她希望儿子好好当个上班族。后来梁朝伟陪周星驰去面试无线艺人,结果梁朝伟长太帅被选中,而且不久就大红大紫,周星驰却落选了。

2、周星驰曾经被问道,《唐伯虎点秋香》最后悔的地方、最遗憾的事情是什么?他回答说:“我当时太肥了,可以做王晶的替身,这是最不顺眼的地方。”

3、90年代中期,昆汀的《低俗小说》在全球大热,荣获金棕榈、金球等多个大奖,誉满国际。周星驰也是昆汀的影迷,当他听说了昆汀来香港游玩之后,激动的不得了。

当时华语电影界跟好莱坞差距还很大,周星驰怕跟人家说不上话,所以只偷偷打听了人家住在哪个酒店,带着谷德昭去蹲点,跟小粉丝一样,等待昆汀签名。结果一看到昆汀,还没来得及打招呼,昆汀已经惊呼:“Stephen Chow!”原来昆汀也是星爷的忠实粉丝,粉到连演职员表也不放过,谷德昭这个幕后编剧也认识。

#周星驰#

最近真的很烦[泪][泪]便秘+肠胃炎从未如此痛苦[泪][泪]大家一定要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休息生病真的很难受不仅糟蹋身体还浪费钱[泪][泪][泪]从此我一定立志要做一个养生人(保温杯不离手那种)从此只吃微辣不喝冰的早点睡觉不熬夜譬如今天晚上李荣浩出新歌[泪][泪][泪]我还是得早点睡觉[泪][泪][泪][泪][泪]果断抛弃lrh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小夫妻婚礼彩排发生口角,结婚前一晚新郎被打住院
  • 刘强东发寻祖公告,微信表示不留存用户聊天记录,Note 8 电量耗尽充电无法开机,QQ 钱包提现收费,这就是今天的其他大新闻!
  • 60元2日游老人团变相购物 涉案旅行社和导游受重罚
  • 首条低空旅游航线开通!五位北京市民乘坐直升机环游北京
  • 哈登腿筋二级拉伤科普。借机轮休?严重程度让你笑不出来!
  • 2017年全国电影总票房559亿,你贡献了多少?
  • 中东部大范围雨雪来袭,杭城的初雪会飘起吗
  • 跨年舞台现大坑?让我们一起来防跳坑!
  • 刚刚!港珠澳大桥基本具备通车条件!昨晚全线亮灯+烟花秀!
  • 新的一年有啥大事?2018年新闻日历来啦!
  • 怎么看待新疆逆转深圳赛后球员发生冲突?
  • 谢娜挺孕肚出行,张杰全程紧搂护妻生怕闪失!
  • 苍井空宣布结婚,称男方不帅又没钱,但接受了她以前的工作
  • 消防员台历曝光 日本网友:愿花钱购买
  • 火箭双加时胜湖人止连败 威少三双雷霆负
  • 周末日报|baby疑回应假唱质疑;张若昀唐艺昕穿情侣装同框;李小璐夜宿PGONE家?男方:当嫂子相处!
  • 公司称发错年终奖,几十名员工被要求退还三十余万……(视频)
  • 摩拜推出共享汽车!网友:轮胎可能是用我自行车的押金买来的
  • 苹果致歉降速门 iPhone 6/6s/7/SE电池换新服务宣布提前开始
  • 18岁自拍照刷屏到底什么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