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凭的就是一颗心,只有这颗心有清有浊,有愚有智,外形上难以区
老子在《道德经》开篇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他指出,人们刻意言说和追求的一切事物,都不是真正的大道,真道是一种无法描述的状态,谓之杳杳冥冥、玄之又玄,只在于用功行去体悟,而不是去追求得到。
老子是历史上第一位提出“道论”的人,他为“道”字赋予了哲学化的思考和形象化的代称。

春秋战国之际的百家虽有不同言论流派,但皆认为自我的意识主张是合道的。

在这其中,尤以孔子及其推崇的为人处事之道最为后人津津称颂。

读《论语》时,孔夫子一句“朝闻道,夕死可矣”让很多人不解。

夫子舍生而追求大道的精神虽然可嘉,却为什么在得悟大道之后而心甘情愿地牺牲生命呢?

其追求的这份“道”,又代指的是什么?

此处之道,和老子口中的“道”是一样的概念吗?

朝闻道,夕死可矣。
这句话出自于《论语·里仁篇》,字面意思是说:“早晨闻知了‘道’,即便是在傍晚的时候死去也不会遗憾的。”
在当今的语言环境中,通常把此处之“道”解读为真理。追根溯源,此解本出自朱熹对《论语》所作的注释。
朱子曾说:“道者,事物当然之理。苟得闻之,则生顺死安,无复遗恨矣。”

这一解释后来被明清两代定为科举考试的标准答案,时至今日影响依然巨大。

其实,仔细推敲朱子对“道”的解释,从中不难看出一些道家思想。

朱子原话意思是说,道是万事万物本来的自然模样。如果能够明白万物之道是什么,则不论生死都是可以淡然相待的,所以朝闻道而夕死也是没有什么遗憾的。

在朱子的解释中,暗含着庄子生死齐一的人生价值观。不论是生还是死,也不论是人还是物,天地万物都应该按照他们本有的自然之理去运行,如阴晴雨缺、生老病死,这些都是人的意志不可违抗的真理。

真正的闻道,在于明白了人们的些微主观欲求在这些真理面前是微乎渺小的,以有涯的认知去试图掌控无涯的大道,必定会终无所得。

以此看来,朱熹的观点与庄子在《养生主》中提出的“安时处顺”的道理有着莫大的相似性。

然而,儒家讲治身,道家讲修真,二者何以来的思想传承呢?
孔子曾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主张人们应该把求识和内省结合起来,由此才能对所学之道产生独特的感悟。

但庄子却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他并不提倡人们把一生都致力于穷学究理。

儒道两家之主张明显相悖,并且庄子在文章中数次以孔子为嬉笑的对象,二者又怎么能够同源呢?

其实,这只是知其一的表现。在孔子问礼老子的故事中,老子虽然没有给出对方明确的问题答案,但孔子从其身上理应是学到了某种精神特质的。

儒家所求之道与道家所言之道,二者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在本质上仍然有一定的相通性。这一相通性,便体现在对“道”的含义理解上。

曹魏时期的著名学者何宴作《论语集注》,对“里仁篇”中的这句话注解说:“(孔子)言将死不闻世之有道。”这里暗示出一点,论语中的这句话不仅仅只是孔子的一种人生理想,更是他对现实世界的感慨。

比朱熹尚早近两百年的邢昺则解读说:“设若早朝闻世有道,暮夕而死可无恨矣。”孔子一生倡导恢复礼制,他希望人人都能成为一个内省己心、外束己身的明道之人。如果世人都能做到尊礼而不越矩,那么也就不必要再有言说和教化了,自己也就可以隐身而退、死而无憾。

如果说朱熹的解读带有道家自然天道思想的韵味,那么何宴、邢昺的解读更多地立足于孔子对人间社会的期待与理想。这一理解看似很儒家,其实骨子里仍与道家脱不开关系。

是儒是道,则要与老子出关的故事互相参照。读史可以知兴衰、得失,更可以知人心。身为柱下史的老子,已然看到了太多人心与真道相违背的事例,另一方面他又深明物极必反的阴阳妙理,所以才会做出“见周之衰,乃遂去”的决定。

老子的出世,并非是不作为,而是知道天下兴亡交替本就是道。人在道中,只能顺道而为。

对比老子与孔子的做法,虽然有明显区别,但是希求百姓苍生安居乐业、天下万物全都安然有序的初心是一样的。

孔夫子周游六国,是希望人们能够遵从大道之礼仪教化,做出人之为人的榜样。老子出世归隐,则是把一切命运走向都交给了自然演变。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如果站在天道的视角去看,人心中的这些是是非非都是不足道的琐事,又何来道与不道?

晚年的孔子似乎已经明白这一道理,因此只安心著书立说,任天下万物自然泯灭、轮回,然后静待新的萌芽重生。

孔子口中的一朝一夕,在历史长河中看来,正如人生百年的一少一老,哪怕至人生终老时才明白当年询问老子而得到的玄机,此亦未晚。所以,即便是朝闻道而夕死,也当无憾了。
#道教知识#

我们不喜欢无常,因为它总在试图向我们传达另一个让人深感威胁的信息:任何事物包括我们自己在内都是“无我”的,都没有永恒、固有、实存的性质。事物皆观待因缘而生灭。

因缘是指促成事物形成的各种物质及非物质条件。因缘具足就会产生现象,因缘缺乏现象就不会产生,因缘变化则现象变化,因缘消失则现象消失。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缘起。

“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因为事物都是缘起的,不可能恒常不变,也不可能有一个不需要条件而自生自有、完全独立的“自我”。这彻底打破了我们对安全感的幻想,多么令人绝望!

然而,像无常一样,无我也只是事物普遍具有的性质,它本身不好也不坏,只是因为人们坚持认为事物是固有、实存的,并且认为只有这样,人生才有立足点,才会幸福,所以极力抗拒“无我”的观点。

的确,不要说体悟无我,就算在概念上初步理解“无我”,都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我们以及我们周围的万事万物不是明明存在的么,我们有各自的身体、思想,我不是你,你不是他,桌子、墙、水,都看得见摸得着,怎么会无我呢?

龙树菩萨在《中论》寂天菩萨在《入行论》的智慧品中,对无我进行了完整、详尽的阐述。这里,我们只结合现代人的日常生活,对无我的观点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认为事物具有稳定性、持久性,是一种错觉,若加以分析,就会明白其中的谬误。

无我并非断灭。

人是无我的,物也是无我的。

——希阿荣博堪布《次第花开》

修行凭的就是一颗心,只有这颗心有清有浊,有愚有智,外形上难以区
老子在《道德经》开篇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他指出,人们刻意言说和追求的一切事物,都不是真正的大道,真道是一种无法描述的状态,谓之杳杳冥冥、玄之又玄,只在于用功行去体悟,而不是去追求得到。
老子是历史上第一位提出“道论”的人,他为“道”字赋予了哲学化的思考和形象化的代称。

春秋战国之际的百家虽有不同言论流派,但皆认为自我的意识主张是合道的。

在这其中,尤以孔子及其推崇的为人处事之道最为后人津津称颂。

读《论语》时,孔夫子一句“朝闻道,夕死可矣”让很多人不解。

夫子舍生而追求大道的精神虽然可嘉,却为什么在得悟大道之后而心甘情愿地牺牲生命呢?

其追求的这份“道”,又代指的是什么?

此处之道,和老子口中的“道”是一样的概念吗?

朝闻道,夕死可矣。
这句话出自于《论语·里仁篇》,字面意思是说:“早晨闻知了‘道’,即便是在傍晚的时候死去也不会遗憾的。”
在当今的语言环境中,通常把此处之“道”解读为真理。追根溯源,此解本出自朱熹对《论语》所作的注释。
朱子曾说:“道者,事物当然之理。苟得闻之,则生顺死安,无复遗恨矣。”

这一解释后来被明清两代定为科举考试的标准答案,时至今日影响依然巨大。

其实,仔细推敲朱子对“道”的解释,从中不难看出一些道家思想。

朱子原话意思是说,道是万事万物本来的自然模样。如果能够明白万物之道是什么,则不论生死都是可以淡然相待的,所以朝闻道而夕死也是没有什么遗憾的。

在朱子的解释中,暗含着庄子生死齐一的人生价值观。不论是生还是死,也不论是人还是物,天地万物都应该按照他们本有的自然之理去运行,如阴晴雨缺、生老病死,这些都是人的意志不可违抗的真理。

真正的闻道,在于明白了人们的些微主观欲求在这些真理面前是微乎渺小的,以有涯的认知去试图掌控无涯的大道,必定会终无所得。

以此看来,朱熹的观点与庄子在《养生主》中提出的“安时处顺”的道理有着莫大的相似性。

然而,儒家讲治身,道家讲修真,二者何以来的思想传承呢?
孔子曾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主张人们应该把求识和内省结合起来,由此才能对所学之道产生独特的感悟。

但庄子却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他并不提倡人们把一生都致力于穷学究理。

儒道两家之主张明显相悖,并且庄子在文章中数次以孔子为嬉笑的对象,二者又怎么能够同源呢?

其实,这只是知其一的表现。在孔子问礼老子的故事中,老子虽然没有给出对方明确的问题答案,但孔子从其身上理应是学到了某种精神特质的。

儒家所求之道与道家所言之道,二者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在本质上仍然有一定的相通性。这一相通性,便体现在对“道”的含义理解上。

曹魏时期的著名学者何宴作《论语集注》,对“里仁篇”中的这句话注解说:“(孔子)言将死不闻世之有道。”这里暗示出一点,论语中的这句话不仅仅只是孔子的一种人生理想,更是他对现实世界的感慨。

比朱熹尚早近两百年的邢昺则解读说:“设若早朝闻世有道,暮夕而死可无恨矣。”孔子一生倡导恢复礼制,他希望人人都能成为一个内省己心、外束己身的明道之人。如果世人都能做到尊礼而不越矩,那么也就不必要再有言说和教化了,自己也就可以隐身而退、死而无憾。

如果说朱熹的解读带有道家自然天道思想的韵味,那么何宴、邢昺的解读更多地立足于孔子对人间社会的期待与理想。这一理解看似很儒家,其实骨子里仍与道家脱不开关系。

是儒是道,则要与老子出关的故事互相参照。读史可以知兴衰、得失,更可以知人心。身为柱下史的老子,已然看到了太多人心与真道相违背的事例,另一方面他又深明物极必反的阴阳妙理,所以才会做出“见周之衰,乃遂去”的决定。

老子的出世,并非是不作为,而是知道天下兴亡交替本就是道。人在道中,只能顺道而为。

对比老子与孔子的做法,虽然有明显区别,但是希求百姓苍生安居乐业、天下万物全都安然有序的初心是一样的。

孔夫子周游六国,是希望人们能够遵从大道之礼仪教化,做出人之为人的榜样。老子出世归隐,则是把一切命运走向都交给了自然演变。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如果站在天道的视角去看,人心中的这些是是非非都是不足道的琐事,又何来道与不道?

晚年的孔子似乎已经明白这一道理,因此只安心著书立说,任天下万物自然泯灭、轮回,然后静待新的萌芽重生。

孔子口中的一朝一夕,在历史长河中看来,正如人生百年的一少一老,哪怕至人生终老时才明白当年询问老子而得到的玄机,此亦未晚。所以,即便是朝闻道而夕死,也当无憾了。#中医养生##武医张鹏[超话]# https://t.cn/RghlcLS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小雅突然内心涌起了十足的勇气,心里的感情似乎再也按耐不住了,她深吸一口气,说出了她心底的秘密:“我喜欢你,不是因为你长得好不好看,而是在特殊的时间,你给了我别人
  • 精品廉价流失,普货一路走低,渣渣委屈求全,最终留给中国石界一个低端的印象:长江石很美,但长江石者都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和好石头的仓库保管员!这两年最大的一个改变是
  • 靠自己全款购入的小福星一定能让我变得再幸运一点 要对生活微笑是不开心的一天 是崩溃到一个人在楼梯间嚎啕大哭的一天今天是大三以来过的最糟糕的一天了吧 有时候真的很
  • 第二天上午十点许,本网去了乌兰察布市生态环境局卓资县分局,当时信访办无人,是一位自称姓王的先生接待本网人员,进到王先生办公室本网人向王先生说明天宝公司排蓝烟污染
  • 哪怕是外用的,哪怕已经用蜂蜜做辅料稀释了,哪怕外用吸收是有限的,一派攻猛伤阴徒伤正气,对4岁小儿风险过大(成人也需慎用)轻则大便不下并无效果,重则加重阴伤问题加
  • #悠塔[超话]# %中奖 没有谢谢惠顾 抢不到的手机 来试试手气啦 倒计时最后❸天 速度冲! 活动规则 购买任意产品满¥即可抽奖一次 新代理抽奖一次 抽奖
  • #摇光录乱世公主[超话]#真的很喜欢苏洛大美人,他打破了他以往的规矩,“却说我是超脱所有规矩之上的存在,还是他心悦臣服的所在”所以我是那个例外啊[害羞][害羞]
  • 时光可以带走生命,却带不走那些爱情里留下的证据,一时的浪漫很容易做到,但坚持一辈子浪漫却很难。给大家分享婚姻密码[月亮]村上春樹说:“仪式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 [嘻嘻][嘻嘻][嘻嘻]我讨厌你的沉默后来发现我对不爱的人也是沉默我讨厌你逃避问题后来发现我对不重要的东西也想逃避以前不懂你为什么这样对我直到现在我也变成这样才
  • 我时常觉得被自己困住了 灵魂亦是又常常想一出是一出的好喜欢古风 好喜欢世界时而悲观时而乐观是常态悲观时 觉得整个世界独剩自个儿乐观时 觉得一切都好美好我们好像都
  • [仙女R]活动重点:观察画面,理解图意,用简短的语句表达自己的理解。码住❗有趣幼儿园公开课《怎样叫醒小胖猪》[星R]分享一节很有趣的公开课[星R][种草R]活动
  • 以爱好看好看啊为营结局太上头很下饭,无奈太耐看刚刷完集 [打call] 追剧日历白鹿|张凌赫|王星越演技初见是惊鸿一瞥,南柯一梦是你。每一个角色深入人心回味
  • 高考总被认为是重要的、决定人一生命运的事,可我的高考好像越到最后越没那么重视了,只剩下“快点考完吧我想解放”的心态。现在过的完全是我前十八年脑海中幻想的大学生活
  • 在美式民谣吧外的街上我和一个陌生白人女孩一起扭动跳舞,在一个真正underground的techno bar,人群锐舞,我很兴奋喷了两个涂鸦,然后还晃到一家Bu
  • 昨天下班回家,看到一个顺风车上面挂着气球真可爱哈哈哈哈主人也一定是一个有趣的人这几天因为被罚了卡片从昨天开始,下班就在家叠卡片,然后为了叠卡片找到了一个好看的美
  • ”相比快则隔日达、慢则预售半个月的线上购物,人们在实体店消费,不仅能够“看得见”实物,还能马上将实惠的商品带走;在外卖平台下单,享受津贴的同时还有快速送达的上门
  • 这一季也真的让我感受到了旅综的魅力,北斗七行人均谐星,氛围超好,女生独立不矫情,男生也眼里有活儿,有问题就大大方方指出,求同存异努力解决。 先导片集合的时候
  •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 對坎坷的人生,需要用自己鼓掌來增加力量,增加成功的希望,增加勝利的自信,與其受命運的擺布,不如做生活的強者,去找尋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以樂觀向上的精神去面對,全
  • 3条精品线路带你微游石家庄】#我是家乡代言人河北活动# 漫步城市街头,看看老建筑,逛逛特色小店,品尝地道小吃……如今,City Walk成为探索城市的一种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