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借湄公河水对付中国#【独家披露:#美这样借湄公河水对付中国#】蜿蜒的澜沧江—湄公河就像一条纽带,把中国和湄公河流经的东南亚五国紧密联系在一起。近年来,澜湄合作的良好状况让一些西方国家“坐不住”了,“中国大坝正在摧毁湄公河”“中国大坝造成东南亚地区国家缺水”等论调不断以研究机构“成果”的面目见诸西方媒体。其中,受美国国务院资助的“湄公河大坝监测”项目自2020年年底启动以来,不断炒作中国大坝对下游地区造成“负面水文影响”。《环球时报》记者调查发现,这个由美国智库史汀生中心及水资源检测机构“地球之眼”共同负责运营的项目,正在配合美国政府编织有一条从数据监测到政策影响的完整对华攻击链,而其核心目的就是将湄公河水当成武器,破坏中国与湄公河流域国家的合作。

“大坝监测”成抹黑中国“证据”

澜沧江—湄公河是亚洲一条重要的国际河流,发源于中国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自北向南流经中国青海、西藏、云南3省区和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5国,于越南胡志明市附近注入南海,全长4880公里。湄公河在中国境内段称为澜沧江。大湄公河次区域是连接中国和东南亚、南亚地区的陆路桥梁,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该区域总人口约3.26亿。域内蕴藏着丰富的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具有极大的经济潜能和开发前景。围绕这条大河,流域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的水电开发。其中,在湄公河干流上开发的水坝主要集中在上游中国境内,共11座水坝,这些水坝成为了以史汀生中心和“地球之眼”为代表的美国智库、研究机构、非政府组织和媒体的“关注重点”。

2020年12月,由史汀生中心牵头组建、“地球之眼”为合作伙伴的“湄公河大坝监测”项目正式启动,并在形式上仿照美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为插手南海问题而启动的“亚洲海事透明倡议”。该项目的在线监测平台利用遥感、卫星图像和GIS(地理信息系统)手段,获取所谓的自然流量,即推算无上游中国大坝条件下的天然流量。该平台收集湄公河流域的水坝信息、流域温度、湿度和降水信息,记录中国澜沧江梯级水库动态,通过美国国防气象卫星监测收集湄公河流域地面信息,并通过算法转化为清盛断面(泰国清盛水文站为澜沧江流出中国国境后的第一个水文站)的水位数据。此外,史汀生中心还建设了湄公河流域基础设施项目追踪监测平台,监视的内容主要是能源、交通和水利基础设施的全面信息来源。

“湄公河大坝监测”目前以每周更新的频率发布11座中国大坝的水文水位监测数据,但其所发布数据与实际情况相去甚远,无法真实反映当地水资源可用性的总体趋势。清华大学一个研究小组近期对“湄公河大坝监测”发布的数据进行了研究,发现其中存在着大量错误。以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小湾水库水位在2020年三个时间段的监测数据为例,“湄公河大坝监测”项目所采用的卫星遥感方式监测到的数据,和实测水位的升降情况产生完全相反的结论,误差高至3到10米不等。清华大学研究人员认为,“湄公河大坝监测”项目对于相关水库水位和储量监测结果与实际水位误差也较大,特别是对于狭长的水库。

虽然存在严重失真,但在“科学研究”的幌子下,“湄公河大坝监测”发布的数据对一些外国政客和媒体而言却格外“好用”,尤其是“自由亚洲电台”“美国之音”等反华媒体,更是将“湄公河大坝监测”的数据和报告作为炒作渲染“中国大坝导致湄公河流域干旱”等话题的“有力证据”。

5个课题编织对华“攻击链”

2020年底启动的“湄公河大坝监测”项目只是史汀生中心与“地球之眼”相互配合,围绕湄公河水资源问题大打“水舆论战”的一部分,背后则是一场谋划已久、布局广泛的“湄公河大棋局”。

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史汀生中心成立于1989年,是一家较为知名的国际问题智库。2019年,该中心东南亚项目主任布赖恩·艾勒出版了《湄公河最后的日子》,从葡萄歉收、旅游经济损失、淹没区居民拆迁、流域干旱、居民饮用水安全和河流垃圾增多等多角度无端指责中国在湄公河上游建坝损害下游国家利益。

这本厚达384页的书也拉开了史汀生中心借湄公河水资源问题对华发起密集攻击的序幕。事实上,在2016年至2019年间,大量国外媒体已经在美国相关智囊机构的引导下不断发布湄公河上游水坝对下游国家造成严重危害的报道,但仅限于毫无科学证据的鼓吹。而史汀生中心与其合作伙伴“地球之眼”的入局,为此类炒作和抹黑提供了所谓的“科学依据”。

2019年11月至2020年4月,湄公河遭受到百年一遇的旱情。借此时机,受美国“湄公河下游倡议”资助,“地球之眼”发布《自然条件下湄公河上游水流量监测》报告,声称中国在湄公河上游建造大坝影响水位高度和自然流量,并将2019年湄公河下游干旱归咎于中国在澜沧江上的水坝蓄水。紧随该报告,史汀生中心于2020年4月14日在其网站发表了《中国如何关掉湄公河的水龙头》,不仅对“地球之眼”的报告结论大为支持,还提出许多煽动性观点。例如:“在2019年长达6个月的雨季中,中国大坝完全阻止了泰国清盛县测量点的水位上升”;“中国将水资源看做有主权属性的商品,而不是可以与下游国家平等分享的资源”。此后,史汀生中心还在美国《外交政策》上发文《新证据:科学表明中国大坝正在摧毁湄公河》,进一步指责中国正在摧毁湄公河下游的水资源供给。

尽管湄公河委员会和“澳大利亚-湄公河环境资源与能源系统伙伴关系”不久后就指出“地球之眼”报告存在数据选择不科学、模型中的因素太少等问题,导致结论不实,但由于报告为炒作湄公河水资源问题提供了“数据支撑”,美国政客和媒体迅速跟进。时任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就曾宣称,“地球之眼”的报告结果令人担忧,并无端指责“中国上游的大坝运行已单方面改变湄公河流量,对流域沿岸数千万人的生计造成灾难性影响”。

随着2020年12月史汀生中心与“地球之眼”正式开启合作,启动“湄公河大坝监测”项目,一条针对中国的攻击链也逐渐形成。《环球时报》记者调查发现,“湄公河大坝监测”项目只是史汀生中心涉及湄公河的5个研究课题之一,其他4个分别为“湄公河流域连接”“湄公河基础设施追踪”“湄公河政策”项目和“湄公河—美国伙伴关系1.5轨道政策对话”。上述5个课题层层递进,以“湄公河流域连接”作为切入点,以水坝监测和基础设施追踪作为工具,在收集所谓“信息”后,再炮制所谓的“科学证据”,为美国提供反华素材,服务于美国的国家战略,并企图影响区域国家的外交政策。

《环球时报》记者在梳理史汀生中心湄公河项目合作伙伴、资金支持者等方面信息后发现,一个以湄公河相关话题为核心、渲染“中国威胁”的“小圈子”已经形成,其中既包括“地球之眼”、国际环境管理中心、美国国际开发署、亚洲基金会等机构,也吸引了《纽约时报》等新闻媒体和旅居国外的所谓水利专家王维洛、泰国大学老师猜那龙·瑟他赛等人,通过发布偏向性的文章和观点“带歪节奏”。

史汀生中心还与美国东西方中心、“国际新闻机构”等智库或非政府组织合作,为“湄公河大坝监测”项目宣传造势,在东南亚国家招募所谓“独立记者”,旨在针对大坝建设造成的生态环境和社区问题开展调查报道。每名参与项目的记者,可获得3000美元的补助。

故意制造“湄公河水舆论战”

无论是史汀生中心、“地球之眼”,还是与它们配合紧密的政客、媒体和各类组织,炒作湄公河水资源话题的根本目的从来不是关注相关国家的发展建设和人民福祉,而是维护美国在该地区的利益。

早在上世纪50年代,美国就开始介入湄公河地区事务。上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与湄公河国家建立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以及中国在澜沧江进行水利水电开发,美国又开始重视湄公河水资源议题。2009年,奥巴马政府在“重返东南亚”的大背景下高调“重返湄公河”,并于同年与老、泰、柬、越建立“湄公河下游倡议”,2012年美国又将缅甸正式纳入该倡议。2016年3月,中国与湄公河国家正式启动“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后,美国又开始针对性地调整“湄公河策略”,将水资源列在新调整后的“湄公河下游倡议”中的第一序位、继续炒作“中国水坝威胁论”“中国环境破坏论”。2020年,特朗普政府与湄公河五国、东盟秘书处建立“湄公河—美国伙伴关系”。虽然特朗普政府时期对湄公河水资源项目的实质性投入不及奥巴马政府,却发动低成本的对华“湄公河水舆论战”。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史汀生中心和“地球之眼”开始“登场”。

2021年2月,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赖斯表示,拜登政府将继续沿用特朗普政府资助设立的各类监测工具,继续关注湄公河上游中国的一举一动。2021年8月24日,美国副总统哈里斯访问新加坡时宣称“湄公河—美国伙伴关系”是美实施“印太战略”的重要一环,是对华进行遏制的重要战略部分。

统计数据显示,从2009年到2021年,美国政府向“湄公河伙伴国”提供了超过43亿美元的双边和区域捐赠援助,其中近40亿美元来自美国国务院和国际开发署,大部分流向各类非政府组织。

美国的“湄公河水舆论战”的手段和图谋路人皆知,也引起相关国家的反感。近年来,澜湄六国水利主管部门一直重申要加强协商对话、经验交流、项目合作,增进互惠互信,进一步提升澜湄水资源合作水平。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曾多次就相关问题作出回应——2019年以来,美国不断炒作湄公河水资源问题,故意制造热点,挑拨地区国家关系,破坏澜湄合作气氛。

长期研究水外交与澜湄水资源合作的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张励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目前,美国已将“水舆论战”从早期的经济与生态领域提升至“印太战略”的重要一环,并借助智库、媒体与非政府组织“三频共振”,不断加大对中国的“水舆论攻势”。美国一方面意识到其早年所主导的“湄公河下游倡议”乃至升级后的“湄公河—美国伙伴关系”在机制成员构成与发展力度上有所不足,另一方面又心有不甘,欲通过“国际化”湄公河议题,借机围堵和打压中国。张励认为,美国将湄公河打造为“中美对抗新战场”不符合流域六国的共同利益,也无助于水资源问题的根本解决。(环球时报记者 赵觉珵 胡雨薇 白云怡)

抄底!一季度港股公司回购金额增2.5倍 基民越跌越买!恒生科技股有望迎来双底?#上证指数##财经#

当地时间4月1日,重仓中概股的老虎环球基金发给投资者的信函中表示,由于投资的股票表现不佳,老虎环球的旗舰对冲基金在第一季度亏损了近34%。这又是一例全球基金行业重仓中概股导致亏损严重的案例。
  
不过,在3月中旬之后,恒生科技暴力反弹,结合4月2日中国证监会等四部委征求意见,继续支持各类符合条件的企业赴境外上市,投资者的情绪也随之产生巨大变化。最明显的是,在港股科技股市场上,随着一季度结束,更多数据披露出来,更多上市公司已经扩大股票回购力度,“基民”也在加紧抄底,呈现出“越跌越买,逆市抄底”的态势。
  
统计显示,自2021年2月的最高点到今年3月中旬的低点,恒生科技指数累计下跌近70%,按照静态市盈率计算,估值下跌逾70%。现在,恒生科技的历史估值,处于历史底部,PE仅12倍。
  
多位基金经理强调,当前港股中资互联网科技公司迎来了估值底部,这些公司是经过市场的大浪淘沙的激烈竞争,造就的具有全球有竞争力的数字经济的平台公司,仍然具有较好的商业模式和发展潜力,仍然是风险回报比较高的核心成长资产。
  
坚定拥抱中国核心成长资产
  
当地时间4月1日,老虎环球基金发给投资者的信函称,由于投资的股票表现不佳以及持有的私人企业估值下挫,老虎环球的旗舰对冲基金在第一季度亏损了近34%。公司在信中表示,“我们重仓领域的股票跌幅比以往更猛烈、更迅速、更持久。虽然我们的空头获得了盈利,但没有跟上我们多头亏损的步伐。”老虎环球重仓的股票大多为科技股,按持仓市值排列,分别为京东ADR、微软、“东南亚小腾讯”Sea等。
  
“所有中概股的市值加起来还不及苹果一家的总市值。”天弘基金经理陈桥在对比中美科技龙头企业时指出,目前中国科技企业的估值水平是比较低的,但是也从中可以看到中国科技企业未来较有潜力。他表示,中美科技龙头业务主要面向电商、游戏、广告、流媒体、云计算及本地生活等万亿级赛道,也正是这些赛道才有足够的空间使科技龙头进一步成长。
  
中融基金基金经理冯琪认为,短期内,中概股回流便捷快速的方案仍然是上港股,好的方面在于可以增加港股的投资标的,提高市场活跃度;市场担忧的方面主要是对港股流动性的冲击,但是港交所能提供的上市方案是非常灵活的。比如蔚来的介绍上市,没有新增融资也没有影响到市场的流动性;再比如小鹏的双重主要上市,很快就能进入港股通,吸引南下的增量资金,后面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多公司采用这种模式,陆续进入到港股通的可投资范围。近年来,从港股通、科创板、北交所到CDR,投资生态在日益改善,多元化的市场也提供了更多的投资机会。
  
天风证券分析师孔蓉认为,当前港股中资互联网公司仍然有长期投资价值,经过市场的大浪淘沙的激烈竞争,造就了一批全球有竞争力的数字经济的平台公司,仍然具有较好的商业模式和发展潜力。若在未来可预期的政策环境下,将迎来健康持续的发展,目前处于筑底阶段。虽然基本面的复苏仍需时间,但是平台公司估值处于低位,下行风险较小,是风险回报比较高的核心资产。
  
上市公司回购潮+基民抄底资金涌入“黄金坑”
  
自3月中旬以来,经过了两周反弹整理之后,恒生科技指数正在不断企稳回升,更多企业已经扩大股票回购力度。统计显示,2022年一季度,共有114家港股公司进行股票回购,回购总量为19.92亿股,回购总金额达133.53亿港元。同比来看,分别同比增加56.16%、99.6%和259.05%。
  
“目前实施回购计划的中国互联网企业,账面现金充沛,经营现金流良好,具有充分的能力实施回购,且目前大部分公司股价尚低于回购的平均成本。”天风证券分析师孔蓉表示,公司大规模开启回购虽不是短期市场寻底的前瞻性指标,但从历史来看,回购是估值处于历史低位的体现。
  
从计划实际执行速度来看,大市值公司由于现金流能力更为良好,回购速度明显快于小市值公司。从数据显示,腾讯控股一季度累计回购36.97亿港元,占港股市场回购总金额117.82亿港元的31.38%。阿里巴巴则宣布继续扩大回购,将股份回购计划的规模由150亿美元扩大至250亿美元,回购时间则将持续至2024年3月底。
  
不仅仅是上市公司在底部抓紧回购股份,“基民”也在加大抄底力度,在资金规模上也呈现了“越跌越买,逆市抄底”的态势。一季度,华夏恒生互联网科技业ETF(513330)跌幅达到17.48%,而规模却在一季度激增81.08亿元, 成为年内全市场份额增长最多的港股ETF,也是是所有港股ETF中交投最活跃的一只产品。同时,华夏恒生科技ETF(513180)、华夏恒生ETF(159920)等一季度均呈现40亿左右的规模增长。在行业主题ETF方面,华夏国证半导体芯片ETF(159995)一季度净流入资金分别为41.83亿元,成为一季度最“吸金”的行业主题ETF。
  
华夏基金数量投资部副总裁鲁亚运认为,这些数据反映出了投资者对于港股市场互联网板块的长期配置需求以及短期交易需求。经过港股前期的调整,投资者看好港股互联网中长期的投资价值。因此吸引到大量增量资金净流入。
  
恒生科技指数迎来业绩底和估值底
  
“过去一年来,多种外部因素导致以科技股为代表的成长股估值受到极限压制,成长股恨不得用净资产来估值。”天弘恒生科技指数基金经理胡超认为,今年恒生科技指数或迎业绩底、估值底。
  
胡超说,“从近期一些重点港股科技板块公司披露的年报业绩来看,我们认为今年的公司业绩将出现底部是大概率事件。”按照市场一致预期,今年整个恒生科技EPS盈利增速预计将下降55%,明年预计增长36%,后年预计增长27%。所以,现在市场预期的就是业绩底部,那么估值也处在历史底部。
  
统计显示,自2021年2月的最高点到今年3月中旬的低点,恒生科技指数累计下跌近70%,按照静态市盈率计算,估值下跌逾70%。现在,恒生科技的历史估值,处于历史底部,PE仅12倍。
  
对于股价的巨幅下跌,胡超认为,全球所有科技股的波动都是非常巨大的。对比美国纳斯达克指数,从上世纪90年代到现在,32年的时间涨了30倍。那么其中的最大回撤有哪些?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后,纳斯达克指数用两年时间跌了75%,到2008年和2009年金融危机的时候,跌了50%。2018年美联储加息,当年跌了20%,2020年新冠疫情来临,一个月的时间下跌了30%。这一轮最大跌幅也达到20%。而从中美互联网前十大成分股在今年的表现来看,同样也是波动幅度巨大。比如Facebook业绩出来之后,低于市场预期,当日跌幅达到30%,创下美股有史以来最大的单日市值蒸发的记录。对比港股的腾讯和美团,今年年初到现在跌幅40%。

证券时报:防通胀控风险 更加重视消费增长

近期中央和各部委密集释放积极的政策信号,及时回应市场热点。稳定市场预期的系列举措引发市场关注。对于政策如何进一步稳增长、稳市场、提振信心,证券时报记者采访了多位宏观经济领域的专家学者,他们就如何应对输入型通胀、提振消费、稳定平台企业预期、防范金融风险等市场颇为关心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宏观政策要为应对

全球通胀冲击做好准备

3月16日,金融委召开专题会议后,人民银行、财政部、证监会、银保监会等部门相继发声,并出台落地了积极的政策举措。多位专家学者认为,当前宏观调控的政策空间依然充足,特别是面对全球通胀等外部因素冲击,财政政策还可以更加积极有为,货币政策也需进一步营造出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自年初以来,财税部门与人民银行通过多种政策工具,积极助力经济“开门红”。不过,近期国际局势动荡加深了全球经济金融的不确定性,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副总裁朱民强调,我国宏观政策要为应对全球通胀冲击做好准备。他指出,2022年世界经济将走向滞胀,而中国是大宗商品进口国,当前的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使得大宗商品价格、能源价格进一步提升,未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差距或将扩大。中国需要做好政策准备来妥善应对全球通胀冲击和危机。

经济发展若想行稳致远,迈出的每一步都要稳健扎实。关于宏观经济运行,金融委专题会议要求,切实振作一季度经济,积极出台对市场有利的政策。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李扬认为,目前,财政政策还存在较大扩张余地。1~2月的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速尚低于收入增速,可以认为积极的财政政策仍存在发力空间。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在今年和未来一段时间内,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要在供需互动的过程中,把主要的政策着力点放在托升经济景气并使经济运行进入合理区间的具体目标上。而房地产在未来很长时间内都必然是中国的支柱产业,若要实现健康长效发展,未来最大的可能性就是投融资调整走向宽松。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对记者表示,虽然此前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已经有所下调,但长端利率仍然偏高,对于中长期融资特别是按揭贷款等不太友好。可以考虑适度调降中长端利率水平,让利率期限结构保持在一个合理水平。

“从近期的数据可以看到,实体经济对于信贷的需求疲软是掣肘宽信用的核心问题。”曾刚认为,应该更多在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方面下功夫,做好政府投资项目和社会资本、金融资本的衔接,政府资金撬动社会资本,金融资本提供相应的信贷支持,由此形成正向循环。

加力需求侧管理

提振消费能力和信心

1~2月份数据表明,国内消费市场仍在平稳复苏。不过以年度来看,消费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仍未恢复到疫情之前,人均消费水平的增速也在放缓。3月以来,全国各地新冠肺炎疫情多发,疫情与消费表现具有强关联,预计将体现在后续公布的经济数据中。李扬表示,住户部门各类贷款增速均有不用程度下行,市场预期转弱。

必须看到,消费是经济稳定运行的“压舱石”,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也多强调当前阶段需要更加关注消费增长,特别是居民消费增长应该被放到一个更加重要的位置。

李扬认为,收入增长缓慢、债务负担重、疫情反复是拖累消费的三个主要原因。其中,收入增长缓慢与三次分配密切相关,初次分配中工资太低,如果体制性分配上不去,后面的分配不可能扭转大局。

“我国消费潜力巨大,但想要可持续地释放消费潜力,源头活水一定是有效投资提供就业和老百姓收入增长,才能形成货币购买力去实现消费行为。”贾康表示,有效投资带来的是以投资形成的就业机会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劲,是形成消费环境的大前提。在具备大前提后,还需要解除消费群体的后顾之忧。

“我仍然坚持这两年来的呼吁——给老百姓发现金促消费。”北大国发院院长姚洋说,比如从今年促进地方投资的3.65万亿元专项债中拿出三分之一来增加消费,平均分发给老百姓,以电子货币的形式让大家限期使用。通过消费乘数计算可知,可以带动4.5万亿元至6万亿元的消费,可以形成相当大的消费规模。

京东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表示,从跟踪北京、哈尔滨、香港等地发放消费券的撬动情况来看,发放消费券对于消费恢复确实作出了较大贡献。建议优先考虑发放数字人民币消费券。

加快完善法规

稳定平台企业预期

在曾刚看来,中央层面已经给出了平台经济规范与发展的明确方向,金融委专题会议透露出来的信息表明,对于部分平台企业的整改已经形成了方案,并将按照方案稳妥推进整改,且有望尽快完成。有关部门也提出了各自的计划。总体来看,政策导向是非常正面积极的。下一步企业应该根据国家相关部门的要求,做好整改工作,充分发挥自身的技术、资金等优势,依法合规发展,为稳增长发挥更多作用。

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数字财经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波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一段时间以来,平台公司在完善公司治理、加强个人隐私保护、合规金融板块业务等方面已经取得一定进展和成效。目前平台企业正持续积极对照监管要求,有序落实整改要求,进一步理顺业务板块的关系。

“不过,当前平台企业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远不止反垄断。中概股中有相当数量的企业是比较大的平台企业,这也给国内金融稳定带来压力。”陈波说,国内监管部门对于平台企业反垄断、数据安全方面的强监管告一段落,但真正实现规范和发展并行还需要一段时间。

对于下一步建立健全平台经济治理制度体系,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表示,2021年以来出台的政策法规和进行的执法行动已经回应了平台经济治理中的部分热点问题。下一步建议围绕竞争、数据、算法等共性要素建立通用性监管规则体系,加快完善相关法律和配套规定,又要强化监管部门的人才队伍建设,建立监管部门对平台经济各细分领域的市场调查监测制度。此外,还需结合中国国情,从社会性和公共性等角度加强针对超大型平台的专门监管规则研究。

证券时报记者近日从接近监管部门人士处了解到,中美双方监管机构正在相向而行,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以尽快实现有效、可持续的审计监管合作。同时,近期拟赴美上市企业震坤行拿到了中国监管部门出具的无异议回复。这表明监管部门继续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到境外上市,努力保持境外上市渠道畅通。此外,证监会4月2日就修订《关于加强在境外发行证券与上市相关保密和档案管理工作的规定》公开征求意见。这些举措都向市场释放了积极信号。

金融防风险重在房地产

化解工作需综合施策

去年下半年以来,房企融资端明显承压,销售端受市场持续下行影响,房企回款难度加大。从今年以来的房地产市场表现来看,仍有不少房企面临融资与回款的挑战。金融委专题会议要求,对房企要及时研究和提出有力有效的防范化解风险应对方案,提出向新发展模式转型的配套措施。

曾刚指出,房地产金融风险是今年金融防风险一项重点任务,房地产行业所涉及上下游产业链较长,对中国经济的贡献度不低,且不论是购房端还是卖房端都与金融体系高度关联。不能低估房地产行业持续下行可能导致的金融风险。另一方面,小微企业作为经济运行的毛细血管,其受疫情的冲击可能会进一步影响到整体经济运行、金融运行以及就业,因此支持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也是今年防风险的重要内容。

在曾刚看来,实现房地产市场良性循环机制需要综合施策,不仅在金融层面需要对房地产融资、购房按揭等适度放松优化,还要有序推进特定的相关企业风险化解工作,尽可能稳定市场预期,降低不确定性。

此外,北大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益平还提到了对两方面金融风险的担忧,一方面是由于融资平台和政府的高杠杆,部分地方面临区域性金融风险;另一方面则是近年来发放了较多贷款的中小银行所潜藏的金融风险。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继老子很狂爆料FPX Doinb会 成为自由人找队伍后,闪电站小猪出来反驳Doinb是不会离开FPX的。 老子很狂:Nuguri,Doinb会成为自由人。下路双
  • 配偶有外遇自己不知所措,夫妻之间的缘份账是怎么算的呢?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我们身边(或者就是自己)有不少自身条件不错,但就是怎么也找不到合适的另一半的男人
  • 【深切缅怀朱良璧先生!】11月20日晚8时,浙大数学系教师朱良璧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杭州逝世,享年108岁。她曾随浙大西迁辗转颠簸,在国际顶级四大数学期刊皆发表
  • 很伤心,想掉眼泪。前天刚熬大夜重温完继承者们,初中时看的,人生第一部韩剧,现在大三了。 还是很喜欢我们的金叹,前段日子欧巴还去了美国海滩,你冲浪样子超帅的,不冲
  • 【抢先揭秘!世界飞行者大会游玩全攻略】2017国际航联世界飞行者大会将于11月4日-7日在武汉开发区(汉南区)通用航空机场举行。此次大会将持续4天4夜,包含7项
  • 宝宝,麻麻这两天做了好多事,我把带了两年的牙套摘掉了,和朋友去逛街,买衣服,看午夜场电影到半夜一点才回家。宝贝,我太喜欢你了,在你身上倾注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现在
  • 2021年11月24日丙子日东汉诸葛亮著奇门金函秘镜图每日吉门出行 宜旺财运 求姻缘 求学上任找工作 求医 远行见贵人等诸事皆宜 “金函玉镜者,汉时诸葛孔明所
  • #王鹤棣[超话]# 陪你一年又一年。 我们一起经历过狂热且有阿寺的夏天,寒冷且有少爷的冬天,是高考前的龙王大人,也是职场小白努力升级的祁晓…… 我们一起面对了王
  • 钱,就像内裤, 你得有,但不必逢人就证明你有。 干事业,就像怀孕,得够月, 着急了就容易流产。 你若成功了,放屁都有道理, 你若失败了,再有道理都是放屁。
  • 白菜!山国饮艺 正山小种红茶茶叶125g/罐装 到手价¥6.9 商品链接: 券后不到7元的品牌罐装红茶,付邮试饮白菜!同款京东旗舰店2罐装售价¥99!
  • 记录一下自己的猪男友 嘴非常欠回河源的路上一路怼我看我喝水就故意踩刹车看我不开心他就非常爽 我想吃的东西他就说他其实不喜欢吃 于是终于闹了脾气(其实也没有很生
  • #日行一善[超话]#[兔子] #每日一善# [微风] #阳光信用# 时间不是你放进冰箱和罐头就能保鲜的东西,它只能被当下的你握紧。 获得自由不仅仅是摆脱自己
  • 今天开始,和牛腩势不两立(bushi 看了b站,想吃红烧牛肉面。然后就激情下单,信心满满大刀阔斧地开始做。 从四点开始,计划六点吃上面,七点吃完收拾完,七点半去
  • #江南百景图[超话]# [玉兔]孩子脑子都不太好了[玉兔] 感叹之前不应该花补天石抽生,生没抽到 这次累销建筑也没有石头换了[苦涩] 苍天啊大地啊 我一大早看
  • 创作灵感稍瞬即逝,你需要一台轻盈装备帮忙记录。#戴尔灵越# 7500采用高级镁合金机身,全黑一体成色,坚固耐用,重量轻至1.65kg*,厚度薄至17.5mm*
  • 1笨笨不让抱 服了 2麦当劳最近怎么没甜筒了 麦旋风吃不完 3手机壳都到了 手机啥时候来啊 4《我的抖音是死号》 5好吃的菠萝饭 不喜欢吃甜的 但是这个很好吃
  • #最近的生活碎片✨✨✨ p1~3 连续记录了3天月亮的变化 p4 是早读前2分钟看到的日出 p5 的光使我不得不坐的板直避开它 p6 是洗完澡之后看到的 p7
  • 南京河西新晋拍照圣地纯白的冬日恋歌 集美们!又发现一处南京小众拍照圣地 我个人超爱的极简风️ 这边的所有建筑都是纯白色的 壮观的银白色树木 优雅的圆形楼梯 极
  • 《三世因果文》中写到“黄金装佛装自己,遮盖如来盖自身”。给佛像贴金不仅为自身的解脱积累殊胜的资粮,获得深厚的福德,亦能为现世父母双亲增福延寿,自身事业发展,获得
  • 『续费了会员所以写个置顶不然感觉没享受到什么有用的服务』 有可爱男友和可爱女友 喜欢老番茄和赖美云 爱吃包子 喜欢瓜皮 皮皮是最可爱的小猫咪! FF14紫水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