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早知道】证监会等三大部门联合发声,不得哄抬价格、恶意炒作

宏观经济

◆国务院常务会议:要精准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面对国内外复杂严峻形势高度重视解决经济运行中的掣肘问题,稳定市场预期。继续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缓解下游企业成本上升压力,保持物价基本稳定。保障粮食和能源安全,确保全年粮食丰收,增加煤炭供应,支持煤电企业多出力出满力,保障正常生产和民生用电。政策发力适当靠前,做好进一步助企纾困政策准备,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增强企业活力和经济发展动力。

◆商务部:1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022.8亿元,同比增长11.6%。从行业看,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823亿元,同比增长12.2%。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26.1%,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长32%,高技术服务业增长24.6%。

◆国家林草局印发《林草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提出到2025年,全国林草产业总产值达9万亿元,基本形成比较完备的现代林草产业体系。

◆据工信部,2021年全国光伏产业链供应链总体保持安全稳定,全年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分别达到50.5万吨、227 GW、198 GW、182 GW,分别同比增长27.5%、40.6%、46.9%、46.1%。随着全球加快应对气候变化,光伏市场需求持续增加,2021年中国光伏产品出口超过284亿美元。

行业动向

◆中消协:继去年春节档票价被广泛吐槽后,今年春节档平均票价再创新高。电影市场银幕过剩与内容短缺的结构性难题,疫情波动与政策影响的多种现实挑战,但观影人数普遍减少、观影频次持续走低的事实,却说明单纯的票价依赖无异于竭泽而渔、饮鸩止渴。

◆两市融资余额:截至2月14日,上交所融资余额报8525.07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27.18亿元;深交所融资余额报7684.6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2.99亿元;两市合计16209.67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30.17亿元。

◆据上海钢联发布数据显示,昨日锂电材料报价普遍上涨,电解钴涨12500元/吨;金属锂涨2万元/吨,均价报217万元/吨;电池级碳酸锂涨7500元/吨,均价报42.15万元/吨;氢氧化锂涨10000-12000元/吨。正极方面,三元材料涨12500-15000元/吨;锰酸锂涨4000-6500元/吨;钴酸锂涨10000元/吨。

◆中科院科学家在喜马拉雅发现超大型锂矿,科研团队负责人秦克章表示,矿体中氧化锂资源可达101.25万吨,该锂矿被认为有望成为我国第三大锂矿。

◆针对近期铁矿石价格异常波动等情况,市场监管总局价监竞争局、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证监会期货部联合召开会议,详细了解铁矿石贸易企业港口库存变化及参与铁矿石期现货交易等情况,提醒告诫相关企业不得编造发布虚假价格信息,不得恶意炒作、囤积居奇、哄抬价格。

◆中房网:自阳光城及其母公司阳光控股遭遇短期流动性危机以来,已处置兴业银行股份、正心谷旗舰基金等股权,转让包括浙江永康等20余项资产,所得款项均用于偿还债务,累计已偿还债务超450亿元。阳光城正向房企、金融机构寻求合作,通过合作项目归边处置、全资项目股权转让等方式回款,保障各项债务按期偿还及企业正常运营。

◆半导体产业协会:2021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为5559亿美元,同比增长26.2%;共售出了1.15万亿片芯片,均创历史新高。中国市场销售额为1925亿美元,仍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同比增长27.1%。

◆App Anni:2021年,约会应用的全球用户支出超42亿美元,同比增长了30%,目前Tinder仍是全球市场领先者,其2021年的用户支出创纪录地达到了13.5亿美元,同比增长35%。

◆央视财经:2021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为5559亿美元,同比增长26.2%;共售出了1.15万亿片芯片,均创历史新高。中国市场销售额为1925亿美元,仍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同比增长27.1%。

◆上证报:受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等因素影响,康师傅、统一、日清食品等方便面企业近期对旗下部分产品进行了提价。业内人士称,方便面食品具有刚需属性,且市场集中度较高,每包0.5元左右的提价幅度对消费者影响不大。

◆中欧基金:建议不要短期快速赎回。当前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撤退时间,与此同时,不少热门板块的高估值也被消化了。大部分行业的估值现在处于历史相对合理水平,甚至是低估水平。对于是否加仓,这个问题得分情况而定。如果在此阶段不看好A股以及持有的基金,同时也因为近期波动而辗转难眠,那么建议不要贸然加仓。

公司动态

◆碧桂园服务:间接全资附属公司碧桂园物业香港控股有限公司与多家公司及个人签订股权收购协议,拟收购中梁百悦智佳服务有限公司约93.76%股权。收购完成后,碧桂园服务将全控后者。公告中并未披露交易价格。

◆市场消息:造车新势力哪吒品牌主体,合众汽车正式启动港股上市计划,保荐人分别为中信、中金、摩根士丹利及UBS。对此,合众方面表示,不予置评。

◆证监会同意海创药业、经纬恒润科创板IPO注册。科创板上市委公告,甬矽电子首发2月22日上会。

◆瑞幸咖啡CEO郭谨:1月,瑞幸新开门店总数约360家,刷新瑞幸单月开店总数记录。春节黄金周的门店交易额是去年同期的3倍。

◆YouTube:近日公布了2022年进军区块链和元宇宙的计划,将致力于减少数字艺术市场中的欺诈行为,丰富观看游戏类内容时的社交体验。在未来,用户或能通过可验证的方式“拥有”喜爱的视频内容。Web3技术提供了一种“可验证”的区块链加密方式,如借助“不可替代的代币”(NFT)。

重要公告

◆药明康德:2021年,实现净利润50.97亿元,同比增长72.19%。持续建设“一体化,端到端”合同研究、开发及生产组织业务,订单需求旺盛,推动了2021年全年销售收入加速增长;预计化学业务板块2022年收入增速相较2021的收入增速将近翻番。

◆粤水电:与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人民政府、江苏兴邦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于近日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其中,氢电发展规划将紧扣一体化、高标准分三年完成整体产业链落地,预计总投资168亿~188亿元。

◆宁德时代:BMS上芯片部分源自美国,目前也在做国产化。计划推出的新产品M3P,准确来说不仅是磷酸锰铁锂,还有磷酸盐体系的三元,但仍然占据新能源车一定成本。8万~12万元区间车型终极解决方案是巧克力换电。

◆诚达药业(2连板):主要致力于为跨国制药企业及医药研发机构提供关键医药中间体CDMO服务,受辉瑞原料药工厂委托,对应的2020年、2021年1~6月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0.61%、1.16%,该部分销售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例较小,暂未对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沐邦高科:拟11亿收购豪安能源,新增光伏硅片和硅棒业务。

◆兰花科创:2021年净利同比增525.12%。

◆上机数控:2021年净利润16.37亿元,同比增208.01%。

◆山东玻纤:2021年净利同比增216.78%。

◆东鹏饮料:2021年净利同比增46.9%。

仅仅“看穿”还不够:能源转型下的通胀风险
2022-02-11
能源转型给中期通胀带来上行风险。不断上涨的能源价格可能需要背离“看穿”政策。

2021年全球经济因能源危机而为之一“震”。随着经济在疫情导致的封锁后重开,原油、天然气、电力价格皆迅速上涨。尽管去年的事件在很多层面上都非比寻常,但能源价格飙升是一个共同现象。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能源价格的剧烈波动一直是反复导致经济混乱和波动的祸源。

然而,本次冲击的根源可能会更深。虽然在过去,能源价格的回落往往与其激增一样迅速。但这次,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必要性可能意味着,如果我们要满足巴黎气候协定的目标,化石燃料价格现在不仅必须保持高位,甚至还需继续上涨。

更便宜更清洁的能源供给不能立即满足能源需求的迅速上升,这对财政和货币政策制定者们构成各种挑战。政府需要推动能源转型前进,同时对最易受能源匮乏影响的群体给予保护。各国央行则必须评估能源转型是否对其价格稳定构成风险,并评估能源对总体通胀贡献造成的通胀目标偏离是否在可承受的范围内,并且与其价格稳定目标一致。

各国央行需要打破货币政策应看穿能源价格上涨的普遍共识,以确保中期价格稳定。

一、碳价格的快速上涨有助于加速能源转型

世界经济将不得不经历一场意义深远的转型,才能履行巴黎协议,将全球平均气温的上升幅度限制在前工业化时期水平之上1.5 摄氏度以内。

其核心是需要从根本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根据联合国的数据,全球排放量需要在2020年至2030年间每年下降7.6%,才能达到巴黎协定的目标。相比之下,即使在2020年全球经济活动几乎停滞的情况下,温室气体排放量也仅下降了5.8%。

人们普遍认为,要实现这些雄心勃勃的目标就需要为全球碳排放定价,而且需要迅速行动。目前,碳排放定价工具仅覆盖全球排放量的21.5%,且只有4%的排放量定价在40美元(每吨)以上。根据最近的一项调查,大多数气候经济学家认为,碳价格应高于75美元才能在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而要在2030年实现巴黎协定的目标,碳价格的中位数必须达到100美元。

在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ETS)中的碳价格最近开始迅速接近上述水平,部分反映了欧盟致力于实现清洁能源转型的预期(图1)。2021年12月初,ETS价格创下历史新高,每吨碳近90欧元,几乎是2021年初的三倍,是几年前的数倍。这种可观的碳价格上涨将有助于加速能源转型。如果持续下去,会强烈抑制对化石燃料能源的新投资。

有两条并行的进展正在加强碳价格上涨的影响。

第一条是欧盟委员会于2021年7月提出的“Fit for 55”一揽子改革计划。该计划包括一项建议,即大幅加强ETS并扩大其影响范围,目前ETS仅涵盖欧盟温室气体排放量的40%左右。“Fit for 55”一揽子计划还提议对欧盟能源税收指令进行重新检讨,旨在提高低效和污染性燃料的最低税率,并降低高效和清洁燃料的最低税率。

第二条是金融市场的持续转变。可持续投资将不再仅仅是"值得拥有"的投资方针,而是已成为大多数投资者投资组合中的基本要素。许多机构投资者已开始大幅减少对化石燃料能源生产商的风险敞口,并将资本转向更环保的低碳替代品。

欧洲央行的分析表明,金融市场正日益成为一种矫正工具,市场价格已开始反映投资者对气候相关风险敞口的溢价要求。根据信用评级和市场隐含的违约距离(Distance to Default)来衡量,公司经营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与信用风险衡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平均而言,它与影响信用评级的传统决定因素(如杠杆率)相当(图2)。分析还发现,披露排放和减排目标有助于降低信用风险溢价。

由于金融市场是全球性的,这些进展似乎已经开始产生与气候相关的切实影响,即使在美国等尚未制定国内碳价格的国家也是如此。例如,去年美国经济强劲扩张,但是页岩油产量对油价上涨的反应异常缓慢,因为这些投资在中期内可能不再对投资者有利可图,至少不会达到与过去相同的程度,或者回报可能变得更加不稳定(图3)。换句话说,即使没有全球碳价格(这仍然是必不可少的),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能源转型正在全球范围内加速。

二、绿色转型可能带来长期的能源通胀

虽然化石燃料相对价格的变化是可取的,也是有意为之的,但企业和家庭如果不能用更清洁廉价的能源代替昂贵的碳密集型能源,将会给经济带来压力。

提高碳价格的部分作用在于刺激低碳技术的投资和创新,但这些投资需要时间。目前,可再生能源尚未被证明具有足够的规模来满足快速增长的需求。在欧盟,可再生能源目前仅占能源消耗的20%左右。“Fit for 55”计划在2030年将这一比例提高到40%。

短期内可再生能源产能不足,化石燃料投资低迷,以及碳价格上涨,这些因素结合在一起可能意味着我们面临一个旷日持久的过渡期,在此期间能源费用将不断上涨。

天然气价格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去年的恶劣天气条件限制了可再生能源的生产,随着全球增长加速,导致天然气市场出现严重的供需失衡,将天然气价格推至历史新高(图4)。

能源转型可能会在未来加剧这些失衡。在许多国家,尤其是在亚洲当然也包括欧洲,由于天然气的污染程度只有煤炭的一半,因此被视为向更绿色能源体系转变过程中的权宜之计。在欧盟,天然气价格上涨对批发电价有直接且即时的影响,这与燃气发电厂的短期边际成本有关。去年11月,欧元区的批发电价达到每兆瓦时196欧元,几乎是疫情爆发前两年平均水平的四倍。因此,以消费者物价调和指数(HICP)能源分项衡量的欧元区能源价格通胀在去年11月达到历史新高,电力和天然气合计占总增幅的三分之一以上,也创下历史新高。

反过来,能源一直是欧元区总体消费价格通胀大幅上升背后的主要因素,根据欧盟统计局的初步估计,2021年12月HICP为5.0%,这是自1999年欧元诞生以来的最高水平(图6)。在2021年4月至12月期间,能源对HICP通胀的贡献平均超过50%。

三、政府需要推进能源转型保护易受群体

这些情况给政策制定者(包括政府和央行)带来了重大挑战。在财政方面,许多国家政府通过减税、价格上限或退税来应对能源价格上涨,以保护最易受影响的家庭免受天然气、燃料和电价大幅上涨的影响。由于能源支出通常高度缺乏弹性,并且占不太富裕家庭收入的极大份额,因此碳税往往是递减的。到2020年,欧盟已有8%的人口(约3600万人)表示,他们无法保持家中足够的供暖。能源匮乏严重威胁着社会的凝聚力和对气候相关政策的支持。因此,补贴措施十分重要。但这些措施不应打击降低碳排放的动力。如果面对不断上涨的能源价格,各国政府背弃其减排承诺,那将是一个重大错误。政府也不应放慢过渡的步伐或推迟逐步取消化石燃料补贴。

欧盟委员会最近的两项建议正推动政策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一个是引入社会气候基金,旨在解决因提议将碳排放交易体系(ETS)的范围扩大到建筑和运输部门而导致能源价格上涨的社会影响,这两者都会对家庭产生严重影响。另一个是拟议成立欧盟国家联合采购天然气战略储备的系统,这些储备可以在供给短缺的情况下释放。目前,欧洲天然气储存设施的容量利用率略低于三分之二,比季节性标准低近20%。战略储备将有助于限制天然气价格的波动。

四、能源转型给中期通胀带来上行风险

对各国央行来说,挑战同样深远。

过去,各国央行通常会“看穿”能源冲击,这是有充分理由的。大多数时候,这种冲击是短暂的,意味着政策反应会放大能源价格上涨对总需求和产出的负面影响,并且鉴于政策传导的长期滞后,在冲击可能已经消退的时候对通胀施加下行压力。因此,暂时的供给侧冲击通常意味着在短期内偏离目标,前提是价格在中期内恢复稳定,通胀预期仍然锚定。

这种思路也影响着我们今天的政策反应。在我们的基线情景中,当前的能源冲击预计将在预测期内逐渐消退。欧元体系工作人员的预测是基于天然气和原油期货价格作出的,这表明今年能源价格应该会大幅下跌,从而显著促进了HICP总体通胀率在中期内的下降。

然而,这些技术假设却被巨大的不确定性所笼罩。过去,期货价格往往明显低估或高估了能源价格通胀。这一次,这种风险可以说更大。要看到这一点,只需看一下预测通胀路径的概况就足够了:在预测期末端,整体通胀率是否下降到2%以下的水平,取决于从期货曲线得出的假设,即在2023年和2024年,能源价格对整体通胀没有贡献。但历史表明,这样的概况是不寻常的。自1999年以来,能源对年度总体通胀的贡献平均为0.3个百分点。欧元体系工作人员进行的敏感性分析表明,油价若保持在2021年11月的水平就足以使2024年的HICP达到2%的目标。

能源转型的规模及其背后的政治决心意味着这些估计可能是保守的。与天然气等"过渡燃料"相关的潜在长期供需失衡,以及碳价格可能进一步上涨并延伸到更多经济部门的事实,意味着能源和电力价格对消费者价格通胀的贡献可能高于而非低于中期的历史常态。

因此,能源转型给我们对中期通胀的基线预测带来了显著的上行风险。在12月的理事会会议上,这些风险是决定在未来几个季度逐步降低资产购买步伐的一个因素。

五、不断上涨的能源价格可能需要背离“看穿”政策

问题是,如果能源通胀被证明比我们目前在基线情景下预期的更持久,那么我们的容忍限度是什么呢?

我认为在两种情况下需要货币政策改变方向。

如果我们发现通胀预期已经有脱锚的迹象,就会触发转向。消费者的价格预期特别容易受到经常购买的商品价格变化的影响。能源,尤其是汽油,是这一篮子商品的一部分。在过去的一年里,消费者对未来12个月的价格预期急剧上升

20世纪70年代的经验有力地证明,当能源价格上涨引发有害的价格-工资螺旋式上升时,允许通胀预期偏离目标会使通胀率回到目标水平的成本大大增加,无论是在产出损失还是失业率上升方面。然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迹象表明会出现更广泛的第二轮效应。工资增长和工会的诉求仍然相对温和。

但在大量过剩储蓄和长期供给中断的环境中,能源转型可能导致通胀在更长时间内保持高位,从而可能增加通胀预期不稳定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货币政策需要立刻应对而不是“看穿”通胀上行,以保持中期价格稳定。

货币政策需要调整的第二种情况是,能源冲击的性质发生变化。

十多年前,Lutz Kilian的开创性论文提出,并非所有的油价冲击都是一样的。它们对经济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冲击的潜在根源。例如,由于总需求增加导致的油价上涨与实体经济活动的增加有关,这要求货币政策给出与供给中断导致的油价上涨截然不同的反应。

碳税可能具有原油负面供给冲击的部分特征。更高的能源价格会给经济活动造成压力,并因此在中期对通胀造成下行压力。在这种情况下,货币政策应该“看穿”通胀暂时偏离目标的情况。

但是碳税又在两个根本方面与原油负面供给冲击不同。

第一,我们通过大规模公共和私人投资进行经济转型,以及随后采用更高效、更环保的技术,预计将促进(而不是拖累)经济增长,从而支持工资和总需求。

第二,对于像欧元区这样的能源进口经济体来说,标准的石油供给冲击是一种负面的贸易条件冲击(terms-of-trade shocks),会提高通胀并将财富转移到国外。但是,碳税归根结底是一种国内征税,它将财政资源从私人部门转移到公共部门。例如,在欧盟,预计未来几年ETS收入将大幅增加。根据欧盟委员会的数据,欧洲央行计算表明,ETS收入将从2019年的140亿欧元增至2026-30年间每年高达860亿欧元

拟议中的碳边界调整税将对选定的进口产品征收碳税,还有提高化石燃料的最低税率,以及其他一些国家税收举措,将进一步提高税收收入。基于西班牙的例子,欧元体系经济学家们表明,政府如何处理这些收入将塑造经济对能源转型的反应。例如,许多政府目前实施的向家庭的一次性转移支付和电费补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能源价格上涨对消费和GDP的短期负面影响。

又或者,如果该收入被用来削减其他扭曲性税收,如社保缴款,从而降低劳动力雇佣成本中税收楔子(Labour tax wedge),碳税实际上可能会促进经济活动,即使在短期内也是如此。由于在更环保的行业中可能会出现新的经济活动,因此一部分的GDP增长将是永久性的,可能会在短期和中期抬高通胀。

这些发现并不只是假设。一系列新出现的实证证据表明,碳税对GDP增长和就业并没有强烈的负面影响,反而有适度的正面影响。

因此,如果未来能源价格的走势在中期内推动整体通胀超过我们的目标,且增长和需求前景与坚实的潜在价格压力保持一致,货币政策就需要采取行动维护价格稳定。

继2021年上半年铁矿石价格创下历史新高后,近几个月铁矿石价格大幅下跌。2021年11月,中国港口62%品位铁矿石粉矿现货平均价格约92美元/吨,较5月的峰值低60%,如图1所示。2021年1-11月份,中国粗钢产量为94636万吨,同比下降2.6%,这一方面是中国政府粗钢产量压减工作逐步取得成效,另一方面也与工业制造业产出受限电影响而大幅减少,钢材需求下降有关。

受与排放相关的限产措施及煤炭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高品位铁矿石(品位65%及以上)溢价达到多年高点,因为使用高品位铁矿石可以减少炼铁过程中冶金煤的用量,同时减少冶金煤及杂质较少的铁矿石的应用也有助于降低污染物排放水平。目前,中国很多城市已经实施了与排放相关的生产限制,并且可能延续至2022年3月,这或会使品位66%以上的铁矿石在2022年一季度维持较高溢价。

此外,近期中国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及制造业等生产均有所放缓。与上年同期相比,2021年10月份中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下降5.3%(3个月移动平均)。2021年1-10月份,中国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9.1%。2021年11月份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3.8%,远低于3月份的14.1%。

近几个月,全球最大的两个铁矿石生产国——澳大利亚和巴西的铁矿石出口量持续增长。自5月以来,两国铁矿石出口总量已超过五年平均水平,并在2021年9月达到历史最高值(约1.11亿吨)。2021年上半年导致两国铁矿石供应严重短缺的恶劣天气干扰、港口维护和与安全相关的矿井关闭等问题似乎已基本解决。供应增长叠加中国需求疲软,给铁矿石价格带来下行压力。

预计2021年全年铁矿石平均价格约为140美元/吨,2022年将进一步降至约80美元/吨。

全球铁矿石贸易

目前,全球铁矿石供应紧张局面已经逐步得到缓解,2021年三季度,全球四大铁矿石出口国——澳大利亚、巴西、南非和加拿大合计铁矿石出口量约为3.56亿吨,环比二季度增长6.5%,与一季度相比增长约13%。

1 2021年澳大利亚铁矿石出口将增长

2021年三季度,澳大利亚铁矿石出口总量约为2.2亿吨。虽然与二季度出口量持平,但与受天气影响的一季度出口量相比增长了7.7%。

澳大利亚铁矿石出口量的增长反映出伴随年初恶劣天气的影响消散,西澳大利亚铁矿石生产和出口已经复苏。

随着澳大利亚主要铁矿石生产商的新替代矿山投产,2021年四季度澳大利亚铁矿石产量继续增长,预计2021年全年澳大利亚铁矿石出口总量将达到8.74亿吨,2022年则将超过9亿吨。

2 2021年巴西铁矿石供应继续恢复

巴西是仅次于澳大利亚的全球第二大铁矿石出口国,2021年三季度巴西铁矿石出口总量达到约1亿吨,环比增长16%,但较2020年同期仍下降3.1%左右。

巴西最大的铁矿石生产商——淡水河谷2021年三季度铁矿石总产量为8900万吨,环比增长18%,同比增长0.8%。随着天气条件的改善,VargemGrande联合体的生产能力有所提高,Fábrica球团矿的生产恢复。然而,尽管如此,2021年淡水河谷铁矿石产量可能位于其全年指导产量3.15亿-3.35亿吨的低端。11月下旬,淡水河谷将2021年铁矿石指导产量进一步调整为3.15亿-3.2亿吨。

淡水河谷还宣布了一项新战略,即优先考虑铁矿石价值而非出口量,并减少高硅、低利润铁矿石的供应。预计这将导致2021年铁矿石产量减少约400万吨,2022年减少1200万-1500万吨。

2021年9月,淡水河谷将其2022年的产能目标从4亿吨削减至3.7亿吨,主要原因是其位于北方系统的SerraNorte矿的生产许可问题。2022年淡水河谷的产能增长仍取决于东南和北方系统的重新投产和扩张,SerraSul矿的产能将从2020年的8300万吨增加到2022年下半年的1亿吨。

预计2021年巴西铁矿石出口总量将达到3.62亿吨,2022年将超过3.9亿吨,2023年将达到4.12亿吨。

3 非洲的铁矿石项目仍处于开发阶段

2021年5月,中国政府宣布了铁矿石供应多元化的目标。澳大利亚铁矿石目前占中国铁矿石进口总量的60%以上。中国政府计划到2025年铁金属国内自给率达到45%以上,打造1-2个具有全球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的海外权益铁矿山,海外权益铁矿占进口矿比重超过20%。

为此,中国正在调查在非洲进行铁矿开采的相关事宜,包括在加蓬和马达加斯加的大型矿床,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位于几内亚的西芒杜铁矿。西芒杜铁矿潜在年产能为2亿吨,约为西澳大利亚皮尔巴拉地区目前产量的15%-20%。西芒杜铁矿项目的开发存在很大风险,需要在采矿相关和运输基础设施方面进行长期和大量投资,包括建设新港口和650千米的新铁路。

在非洲的其他地方,博茨瓦纳的Ikongwe矿实现首次铁矿石出口,产出的铁矿石9月份运达中国。该矿归印度Yashomann工业公司旗下的VisionRidge投资公司所有,该公司每月向中国一家国有钢铁企业提供5万吨的铁矿石。

预计未来几年,全球铁矿石供需增长都将放缓,铁矿石市场供应结构不会发生重大变化,澳大利亚的市场份额仍将保持不变,巴西的铁矿石供应可能在短期内恢复。#期货#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疫情打乱了许多计划 在家放空看猫 提着一大杯冰美式 有时是一大杯手打柠檬茶 臭臭会早上自己去晒太阳 我在阴凉处看他无论什么季节都想去看海喜欢大海的一望无垠,广阔
  • 新版就是上班族都能随便画的质地~外壳是我喜欢的!albion excia 雅思 AL 五色眼影2021更新版01 粉紫色大人感盘子02 消肿神器大地色盘子03
  • #荷子小诗[超话]#《气氛组》我在心里/笑笑自己/就像你在心里 笑笑我/我所有的窘态/是你欢乐的源泉//我只能/在树底下/寻找那一丝丝/隐约的阳光/和你的笑脸/
  • #时光隧道#【】中国早在2000年已获WHO认证为无脊灰国家,但周边邻国并不平静。【】中国早在2000年已获WHO认证为无脊灰国家,但周边邻国并不平静。
  • 凭智慧,驾驭更强的力量,作为超强动力智能SUV,新宝骏RS-5与温暖的、爱护生命的机器人36-9相似,总能在你需要的时候,用智能科技为你带来温暖与陪伴。News
  • 万祥陶艺研学基地瓷茶文化体验一日游: 挂牌价格260元/人/天(含营养餐+古县衙景区门票) 暑假特惠价150元/人/天(含营养餐+古县衙景区门票)提醒:登记作
  • 这是汉传佛教里面最深的逻辑,你不参你永远不会体会到,你要是真正念念去参念念回光、念念不断在内心之中熟悉时,你将来会在一切差别的意念当前,你会发现有一个能明白差别
  • 空口吃桃,享受其本真滋味,这是吃桃的政治正确,不过作为甜味的输出者,桃子少不了入馔的命运。另外一种桃,自从出世,就带着些许神话的意味,每每吃它的时候,就好像必须
  • 以前有小男生给我发暧昧一点的消息脸红心跳小鹿乱撞假装矜持其实是不知道怎么回现在有小男生给我发那样的消息我会觉得有点烦烦稍微单纯一点的我又觉得把人家耽误了不能给
  • 看它这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主人都不忍心给它洗澡了呢!我要是有这么可爱的猫咪,如果强硬给它洗澡,我也是会内心很愧疚呢!
  • 这个天气,睡懒觉和泡脚真的太舒服了[憧憬]既然平时不能睡懒觉,那就吧泡脚安排上吧[并不简单] 【9.8】拿下金泰康 泡脚粉30包,泡完睡眠质量都会好一些,被窝
  • 有网友说,这猪还是不能在城市里养,越大越臭,而且睡觉还会打鼾声,这样的猪养在自己家里,不是给自己找乐趣,而是给自己找麻烦,还是早点把它送到乡下去饲养吧。上次还看
  • 沉香不灭,四海同游[抱一抱][抱一抱][抱一抱]#电视剧沉香重华[超话]#世巡暂时告一段落,其实这段时间心情是复杂的,从开始的各种期待到因为各种事情影响一度觉得
  • 一些碎碎念记录一下今天非常抓马的事情:日常核酸,扫码没扫上,老师让同学叫我回去,说“刚刚扫的时候服务器开小差了,赶紧给你叫回来扫上,要不你们导员一会儿好找你了。
  • 真的没想过看一个人直播会这么有趣和,不只有趣还能陪我熬夜[哈哈]我这个人呢不太会说也不太会写什么浪漫的小作文,可我只能说现在才知道有摩登兄弟刘宇宁这位七个字的艺
  • 人生需要一个平台,不管你是博士,硕士,没有平台你什么都不是[太开心][太开心]船停在码头是最安全的,但那不是造船的目的;人呆在家里是最舒服的,但那不是人生的价
  • 如您或家人7天内到过中高风险地区及有本土疫情报告城市旅居史的人员,须落实分级分类健康管理措施。抵佛后执行“三天三检三不”(核酸三天每天一检,期间不聚餐、不聚会、
  • 一緒に夢を見させてくれてありがとねー☺️LOVE U❤️呜呜呜小丸子好可爱!大好きな力丸さん!
  • 从小就想要一只黏人的小动物精神上的不安感也许被疗愈一些周六在黏人这方面自带天赋我消失五分钟她的形态天都塌了吃饭在脚边深夜工作也要长在腿上这种状态让我觉得很安全一
  • 她啊,有时候圆有时候缺,哪个时候的样子我都深爱着,我在她温柔的光辉下不用说话,我在看月亮。终会有一天;我抬头看月亮,我旁边的你也在看月亮,而我在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