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疾控:#我国尚无猴痘病例报告# ,#一般人群暂无感染风险# 】6月22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猴痘健康提示。对于个人防护,中疾控提出四点建议。

猴痘是一种由猴痘病毒(Monkeypox virus,MPXV)感染所致的人兽共患病毒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该病主要流行于中非和西非。2022年5月以来,一些非地方性流行地区的国家先后发现大量猴痘病例,且已出现人际间传播。为保护我国公民健康,特对猴痘疫情情况及疾病预防与治疗等信息进行整理,提出以下健康提示。

一、猴痘疫情情况

1970年在刚果民主共和国确诊了全球首例人感染猴痘病毒病例。此后,非洲陆续有国家报告猴痘病例,目前,已有11个非洲国家(贝宁、刚果民主共和国、刚果共和国、喀麦隆、中非共和国、尼日利亚、科特迪瓦、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加蓬和南苏丹)发生过猴痘疫情。因此,目前认为,非洲的中部和西部地区为猴痘地方性流行地区,而且,病例主要分布在非洲中、西部热带雨林地带。

非洲以外地区为非地方性流行地区,既往发生的猴痘疫情较少,且本地传播有限。美国2003年猴痘疫情为历史上首次在非洲以外地区发现猴痘病例。此后,英国也曾在2018年、2019年和2021年报告了少量猴痘病例。上述病例中,绝大多数都有非洲地区旅居史。

2022年5月13日,英国首先报告本土猴痘病例,此后,欧洲、美洲、亚洲、大洋洲和非洲(非地方性流行国家)陆续发现猴痘病例,截至6月8日,全球非地方性流行地区已有5个大洲28个国家发现猴痘疫情,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285例和疑似病例1例,无死亡病例[1]。其中,86.5%(1112例)来自欧洲,其次为美洲(153例)、亚洲(13例)、大洋洲(6例)和非洲(1例),各国病例报告情况详见下表。

此外,2022年非洲猴痘地方性流行国家也有病例报告,截至6月8日,非洲共有8个国家发现猴痘疫情,累计报告病例1526例,死亡72人,粗病死率为4.7%。其中,刚果民主共和国报告病例数最多(病例1366例,死亡64人),其次为尼日利亚(病例141例,死亡1人)、喀麦隆(病例31例,死亡2人)、中非共和国(病例25例,死亡2人)、加纳(病例17例,无死亡)、刚果共和国(病例9例,死亡3人)、利比亚(病例4例,无死亡)和塞拉利昂(病例2例,无死亡)。

本轮疫情病例数和波及范围均增长较快,为非地方性流行区的历史之最。病例以中青年男性为主;多为男男同性恋者,疫情传播与性活动密切相关;绝大部分病例未曾前往猴痘地方性流行地区(即非洲中部和西部的11个2022年前曾报告猴痘病例的国家)旅行;临床表现相对较轻且不典型,皮疹主要分布在生殖器部位,数量明显偏少,只有几个甚至一个皮疹,未见进一步扩散。

二、猴痘基本知识

(一)猴痘病毒

猴痘病毒是全长约为197kb的双链DNA病毒,属于痘病毒科正痘病毒属,是正痘病毒中对人类致病的4种病毒之一(其余3种为天花病毒、痘苗病毒和牛痘病毒)。猴痘病毒存在2个分支(西非分支和刚果盆地分支),其中,西非分支病死率约为3.6%,刚果盆地支病死率可达10.6%[2]。2022年5月以来非地方性流行地区发现的猴痘病例样本,测序分析结果为西非分支。

猴痘病毒对热敏感,56℃30分钟或60℃10分钟可灭活,紫外线和一般消毒剂也可灭活,对次氯酸钠、氯二甲酚、戊二醛、甲醛和多聚甲醛等敏感。

(二)猴痘流行病学

猴痘病毒在自然界主要存在于非洲的啮齿类动物(非洲松鼠、树松鼠、冈比亚袋鼠、睡鼠等)体内。灵长类动物(猴、黑猩猩、人等)接触感染猴痘病毒的啮齿类动物后也会感染。感染了猴痘病毒的动物和猴痘病人都是这个疾病的传染源。

猴痘病毒主要经黏膜和破损皮肤侵入人体。人主要通过接触感染动物的呼吸道分泌物、病变渗出物、血液、其它体液,或被感染动物咬伤、抓伤而感染。人与人之间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也可在长时间近距离接触时通过飞沫传播,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也有可能感染。本次猴痘疫情还发现多数病例在发病前有同性性行为,可能主要还是与性活动中的密切接触传播有关,目前尚不能确定是否会经过精液或阴道分泌物传播。猴痘病毒还可通过胎盘从孕妇传播给胎儿。

既往接种过天花疫苗者对猴痘病毒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保护力。未接种过天花疫苗的人群(尤其是1981年后出生的人)对猴痘病毒普遍易感。

(三)猴痘病人临床表现

潜伏期5-21天,多为6-13天。

发病早期出现寒战、发热,多有发热,体温多在38.5℃以上,伴头痛、嗜睡、乏力、背部疼痛和肌痛等症状。多数患者出现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浅表淋巴结肿大。

发病后1-3天出现皮疹。典型皮疹表现为,首先出现在面部,逐渐蔓延至四肢及其他部位,皮疹多呈离心性分布,面部和四肢皮疹较躯干更为多见,手心和脚掌均可出现皮疹,皮疹数量从数个到数千个不等;也可累及口腔黏膜、消化道、生殖器、结膜和角膜等。皮疹经历从斑疹、丘疹、疱疹、脓疱疹到结痂几个阶段的变化,疱疹和脓疱疹多为球形,直径约0.5-1厘米,质地较硬,可伴明显痒感和疼痛。从发病至结痂脱落约2-4周。结痂脱落后可遗留红斑或色素沉着,甚至瘢痕,瘢痕持续时间可长达数年。

部分患者可出现并发症,包括皮损部位继发细菌感染、支气管肺炎、脑炎、角膜感染、脓毒症等。严重病例常见于年幼儿童、免疫功能低下人群。

今年在非洲以外的非地方性流行地区发现的猴痘病人的临床症状普遍较轻且不典型,皮疹主要分布在生殖器及其周围部位,数量较少。

(四)猴痘的治疗及预防

猴痘为自限性疾病,大部分预后良好。目前国内尚无特异性抗猴痘病毒药物。治疗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和并发症的治疗。

三、健康提示

(一)个人预防

1.正在疫情国家旅行或居住的人员。需关注所在国的猴痘疫情信息。避免接触啮齿类和灵长类动物(包括动物的血和肉),食用前必须彻底煮熟。如果必须接触猴痘病人,应避免身体密切接触,避免与可疑感染者发生性行为,避免共同生活用品(如床上用品、衣物等),照看或探视病人时要做好个人防护(如佩戴一次性乳胶手套、医用防护口罩、一次性隔离衣等)。注意做好手部卫生,及时用肥皂、洗手液等在流动水下洗手。

2.近期已回国和即将回国人员。近期已回国人员需注意自我健康监测,若在国外有过可疑动物和人员或猴痘病例的接触史和暴露史,可主动联系当地疾控机构进行咨询和报备;若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应主动就医,并告知接诊医生境外旅居史,以协助诊断和治疗。即将回国人员除注意上述事项外,入境健康申报时需配合海关主动报备。

3.近期计划出国人员。需密切关注目的地国家的猴痘疫情,尽早了解猴痘预防和治疗的相关知识,如避免接触啮齿类动物和猴痘病人,避免与病人共用物品,避免与可疑感染者发生性行为,做好个人手卫生,一旦出现不明原因皮疹等症状及时就医等。

4.国内其他一般人群。我国尚无猴痘病例报告,也未在野生动物或入境检疫中发现猴痘病毒,一般人群暂无感染风险。如发现猴痘输入病例,主要在其接触者中存在一定感染风险。

(二)医疗卫生机构感染控制

医务人员接诊皮疹病人时,如发现其21天内有猴痘报告病例国家旅居史,需考虑猴痘的可能。在为疑似或确诊猴痘病人提供诊疗服务时,以及处理病人标本时,应执行标准预防措施,即佩戴一次性乳胶手套、佩戴医用防护口罩、防护面屏或护目镜、一次性隔离衣等,同时做好手卫生。采集疑似感染猴痘病毒的病人样本时,应由经过培训的人员进行操作。运送病人样本应确保安全包装,并遵守感染性物品处理指南。疑似或确诊猴痘病人在医院内可能污染的环境和物品,需随时消毒。

(三)动物贸易

建议非必要不进口啮齿类和灵长类动物,加强入境携带、寄递动物检疫,以及进口啮齿类和灵长类动物检疫。(中国疾控动态微信公众号)

【中疾控:#我国尚无猴痘病例报告#,一般人群暂无感染风险】6月22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猴痘健康提示。对于个人防护,中疾控提出四点建议。#中疾控提出防范猴痘病毒4点建议#

猴痘是一种由猴痘病毒(Monkeypox virus,MPXV)感染所致的人兽共患病毒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该病主要流行于中非和西非。2022年5月以来,一些非地方性流行地区的国家先后发现大量猴痘病例,且已出现人际间传播。为保护我国公民健康,特对猴痘疫情情况及疾病预防与治疗等信息进行整理,提出以下健康提示。

一、猴痘疫情情况

1970年在刚果民主共和国确诊了全球首例人感染猴痘病毒病例。此后,非洲陆续有国家报告猴痘病例,目前,已有11个非洲国家(贝宁、刚果民主共和国、刚果共和国、喀麦隆、中非共和国、尼日利亚、科特迪瓦、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加蓬和南苏丹)发生过猴痘疫情。因此,目前认为,非洲的中部和西部地区为猴痘地方性流行地区,而且,病例主要分布在非洲中、西部热带雨林地带。

非洲以外地区为非地方性流行地区,既往发生的猴痘疫情较少,且本地传播有限。美国2003年猴痘疫情为历史上首次在非洲以外地区发现猴痘病例。此后,英国也曾在2018年、2019年和2021年报告了少量猴痘病例。上述病例中,绝大多数都有非洲地区旅居史。

2022年5月13日,英国首先报告本土猴痘病例,此后,欧洲、美洲、亚洲、大洋洲和非洲(非地方性流行国家)陆续发现猴痘病例,截至6月8日,全球非地方性流行地区已有5个大洲28个国家发现猴痘疫情,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285例和疑似病例1例,无死亡病例[1]。其中,86.5%(1112例)来自欧洲,其次为美洲(153例)、亚洲(13例)、大洋洲(6例)和非洲(1例),各国病例报告情况详见图1。

此外,2022年非洲猴痘地方性流行国家也有病例报告,截至6月8日,非洲共有8个国家发现猴痘疫情,累计报告病例1526例,死亡72人,粗病死率为4.7%。其中,刚果民主共和国报告病例数最多(病例1366例,死亡64人),其次为尼日利亚(病例141例,死亡1人)、喀麦隆(病例31例,死亡2人)、中非共和国(病例25例,死亡2人)、加纳(病例17例,无死亡)、刚果共和国(病例9例,死亡3人)、利比亚(病例4例,无死亡)和塞拉利昂(病例2例,无死亡)。

本轮疫情病例数和波及范围均增长较快,为非地方性流行区的历史之最。病例以中青年男性为主;多为男男同性恋者,疫情传播与性活动密切相关;绝大部分病例未曾前往猴痘地方性流行地区(即非洲中部和西部的11个2022年前曾报告猴痘病例的国家)旅行;临床表现相对较轻且不典型,皮疹主要分布在生殖器部位,数量明显偏少,只有几个甚至一个皮疹,未见进一步扩散。

二、猴痘基本知识

(一)猴痘病毒

猴痘病毒是全长约为197kb的双链DNA病毒,属于痘病毒科正痘病毒属,是正痘病毒中对人类致病的4种病毒之一(其余3种为天花病毒、痘苗病毒和牛痘病毒)。猴痘病毒存在2个分支(西非分支和刚果盆地分支),其中,西非分支病死率约为3.6%,刚果盆地支病死率可达10.6%[2]。2022年5月以来非地方性流行地区发现的猴痘病例样本,测序分析结果为西非分支。

猴痘病毒对热敏感,56℃30分钟或60℃10分钟可灭活,紫外线和一般消毒剂也可灭活,对次氯酸钠、氯二甲酚、戊二醛、甲醛和多聚甲醛等敏感。

(二)猴痘流行病学

猴痘病毒在自然界主要存在于非洲的啮齿类动物(非洲松鼠、树松鼠、冈比亚袋鼠、睡鼠等)体内。灵长类动物(猴、黑猩猩、人等)接触感染猴痘病毒的啮齿类动物后也会感染。感染了猴痘病毒的动物和猴痘病人都是这个疾病的传染源。

猴痘病毒主要经黏膜和破损皮肤侵入人体。人主要通过接触感染动物的呼吸道分泌物、病变渗出物、血液、其它体液,或被感染动物咬伤、抓伤而感染。人与人之间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也可在长时间近距离接触时通过飞沫传播,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也有可能感染。本次猴痘疫情还发现多数病例在发病前有同性性行为,可能主要还是与性活动中的密切接触传播有关,目前尚不能确定是否会经过精液或阴道分泌物传播。猴痘病毒还可通过胎盘从孕妇传播给胎儿。

既往接种过天花疫苗者对猴痘病毒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保护力。未接种过天花疫苗的人群(尤其是1981年后出生的人)对猴痘病毒普遍易感。

(三)猴痘病人临床表现

潜伏期5-21天,多为6-13天。

发病早期出现寒战、发热,多有发热,体温多在38.5℃以上,伴头痛、嗜睡、乏力、背部疼痛和肌痛等症状。多数患者出现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浅表淋巴结肿大。

发病后1-3天出现皮疹(见下图)。典型皮疹表现为,首先出现在面部,逐渐蔓延至四肢及其他部位,皮疹多呈离心性分布,面部和四肢皮疹较躯干更为多见,手心和脚掌均可出现皮疹,皮疹数量从数个到数千个不等;也可累及口腔黏膜、消化道、生殖器、结膜和角膜等。皮疹经历从斑疹、丘疹、疱疹、脓疱疹到结痂几个阶段的变化,疱疹和脓疱疹多为球形,直径约0.5-1厘米,质地较硬,可伴明显痒感和疼痛。从发病至结痂脱落约2-4周。结痂脱落后可遗留红斑或色素沉着,甚至瘢痕,瘢痕持续时间可长达数年。

部分患者可出现并发症,包括皮损部位继发细菌感染、支气管肺炎、脑炎、角膜感染、脓毒症等。严重病例常见于年幼儿童、免疫功能低下人群。

今年在非洲以外的非地方性流行地区发现的猴痘病人的临床症状普遍较轻且不典型,皮疹主要分布在生殖器及其周围部位,数量较少。

(四)猴痘的治疗及预防

猴痘为自限性疾病,大部分预后良好。目前国内尚无特异性抗猴痘病毒药物。治疗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和并发症的治疗。

三、健康提示

(一)个人预防

1.正在疫情国家旅行或居住的人员。需关注所在国的猴痘疫情信息。避免接触啮齿类和灵长类动物(包括动物的血和肉),食用前必须彻底煮熟。如果必须接触猴痘病人,应避免身体密切接触,避免与可疑感染者发生性行为,避免共同生活用品(如床上用品、衣物等),照看或探视病人时要做好个人防护(如佩戴一次性乳胶手套、医用防护口罩、一次性隔离衣等)。注意做好手部卫生,及时用肥皂、洗手液等在流动水下洗手。

2.近期已回国和即将回国人员。近期已回国人员需注意自我健康监测,若在国外有过可疑动物和人员或猴痘病例的接触史和暴露史,可主动联系当地疾控机构进行咨询和报备;若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应主动就医,并告知接诊医生境外旅居史,以协助诊断和治疗。即将回国人员除注意上述事项外,入境健康申报时需配合海关主动报备。

3.近期计划出国人员。需密切关注目的地国家的猴痘疫情,尽早了解猴痘预防和治疗的相关知识,如避免接触啮齿类动物和猴痘病人,避免与病人共用物品,避免与可疑感染者发生性行为,做好个人手卫生,一旦出现不明原因皮疹等症状及时就医等。

4.国内其他一般人群。我国尚无猴痘病例报告,也未在野生动物或入境检疫中发现猴痘病毒,一般人群暂无感染风险。如发现猴痘输入病例,主要在其接触者中存在一定感染风险。

(二)医疗卫生机构感染控制

医务人员接诊皮疹病人时,如发现其21天内有猴痘报告病例国家旅居史,需考虑猴痘的可能。在为疑似或确诊猴痘病人提供诊疗服务时,以及处理病人标本时,应执行标准预防措施,即佩戴一次性乳胶手套、佩戴医用防护口罩、防护面屏或护目镜、一次性隔离衣等,同时做好手卫生。采集疑似感染猴痘病毒的病人样本时,应由经过培训的人员进行操作。运送病人样本应确保安全包装,并遵守感染性物品处理指南。疑似或确诊猴痘病人在医院内可能污染的环境和物品,需随时消毒。

(三)动物贸易

建议非必要不进口啮齿类和灵长类动物,加强入境携带、寄递动物检疫,以及进口啮齿类和灵长类动物检疫。

【晚上睡觉时,身体一旦出现这4种变化,说明你的尿酸已“超标”!】

网友小陆来稿说,他最近晚上睡觉总是感觉口渴,有时候睡着睡不着,不得不起来喝水,而且早上起床后还发现脚也肿了,身体的这些变化让他隐隐感觉不妙,于是挂了号去医院检查。

经过详细的检查,结果发现小陆的尿酸过高,这也就是导致他最近出现不适的原因,医生建议他要注意,否则出现并发症会很麻烦。

不过,小陆觉得自己还年轻,应该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是也有些担心放任不管会越来越严重。

睡前出现这4个征兆,是尿酸在“报警”

据统计,我国大约有1.7亿的高尿酸血症患者,但是很多人往往忽略了尿酸高的症状,通常都是在体检后才偶然得知尿酸过高。

如果发现太迟,就容易增加痛风的几率。其实,当体内的尿酸过高,在睡觉的时候就会发出几个“警报”。

睡前异常口渴

尿酸过高的人在睡觉前经常会感到口渴异常,而且就算喝了水也难以缓解口渴的症状。

这是因为尿酸过高会导致大量的毒素在肾脏内沉积,这时候人体就需要大量的水分来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在睡觉的时候人体会丢失很多水分,所以就会出现口渴的症状。

睡前排尿异常

这可能也是尿酸高发出的“警报”,因为肾脏代谢出现问题可能会导致尿酸盐结晶在体内堆积过多,所以在睡觉前的小便可能会出现浓茶色,严重时甚至还会有很多浮沫。

此外,尿酸高的人还会出现睡觉时尿频的症状,因为尿酸过高会对肾脏造成伤害,大脑就会认为是排尿的信息,从而出现尿频的症状。

身体水肿

如果在晚上睡觉时发现身体明显水肿,也需要警惕可能是尿酸过高引起的,因为尿酸过高会影响肾脏功能。

肾脏作为尿液生成和排泄的重要器官,如果尿酸过高会减弱肾脏的排泄功能,就会导致患者体内的水分难以及时排出去,所以身体就会出现明显的水肿症状。

关节疼痛

当尿酸过高的时候,过多的尿酸会在骨骼和关节内堆积而引发痛风,甚至会发展为痛风石,就会导致关节部位明显疼痛,只有将尿酸水平降低才能减缓这种疼痛感。

尿酸高长期放任不理,将会“收获”哪些后果?

当发现尿酸过高的时候,一定要引起重视,如果放任不管,可能会导致并发症的发生,对身体的多个器官和组织造成影响。

伤害关节

高尿酸血症是导致痛风性关节炎的元凶,几乎每个痛风患者都经历过关节痛的折磨,在夜间会出现刀割样、撕裂样的剧痛,如果尿酸得不到控制,就会在关节腔内沉积,时间一长就容易导致关节畸形,让患者十分痛苦。

损伤肾功能

尿酸过高导致的尿酸沉积还会在肾脏内出现,由于尿酸需要经过肾脏进行排泄,过高浓度的尿酸排泄容易结晶在肾小管和间质等部位沉积,容易发展为尿路结石而诱发急性尿酸性肾病。

时间一长还可能会发展为慢性间质性肾炎,导致慢性肾功能损伤、肾衰竭等疾病。

损伤血管

有研究发现,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患者,会对血管壁造成严重的损伤和刺激,导致更难以控制血压,而且还容易加重冠心病的病情,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容易诱发糖尿病

高尿酸对胰岛也有损害,尿酸结晶在胰岛内沉积对胰岛β细胞造成损害,从而诱发糖代谢紊乱,容易诱发糖尿病。

坚持做好这3点,尿酸“噌噌”往下降

对于尿酸过高的人来说,除了遵从医嘱进行控制外,还需要注意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才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控制好尿酸水平。

首先,要注意多喝水,补充足够的水分。充足的水分能够增加排尿量,同时可以增加尿酸的排出量,增加尿酸随着尿液的排出量。

最好选择喝温热的白开水,喝的时候要小口慢慢喝,不要等口渴的时候才喝,这样才能帮助稀释尿酸,减少结晶盐的发生。

但是要注意少喝饮料、少喝酒,如果喝过多的碳酸饮料会损害肾脏,如果肾脏受损又会影响尿酸的排泄,再加上甜饮料中含有过多的糖分,会促进尿酸的合成,抑制尿酸排泄,增加并发症的发生;喝酒也会抑制尿酸排泄,导致体内堆积的尿酸越来越多。

其次,要注意控制体重,如果体重超标,会对胰岛素的分泌造成抑制,从而限制嘌呤的排出,对尿酸代谢不利。但要注意不能节食减肥,以免造成过多的酮酸在体内堆积,而且还会影响尿酸的排泄,不利于尿酸的控制。

最后,要适当运动,缺少运动容易导致水钠滞留,从而影响尿酸的排出和代谢。但是尿酸过高的人要注意运动方式,最好选择有氧慢运动,比如慢跑、快步走、广播操、乒乓球等运动就比较适合。

同时要远离无氧运动、剧烈运动以及体力消耗过快的运动,比如篮球、快跑、足球等。

尿酸过高会对身体造成多方面的损害,所以平时要留意尿酸过高的症状,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就医检查,不能放任不管,以免加重病情导致并发症的发生。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曾经说过的话,还萦绕在耳旁;​不经意的分别,便成永远的悲伤。​曾经说过的话,还萦绕在耳旁;​不经意的分别,便成永远的悲伤。
  • 对于已经发生乳头混淆的宝宝,妈妈需要注意,尽量不要在宝宝特别饿或烦躁的时候喂奶,就算宝宝吮吸的不好,家长也不要发脾气。为了避免出现乳头混淆的情况,在万不得已要给
  • 这位21岁的男子穿着黄色的阿联酋队球衣和相配的黄色百年灵Endurance Pro专业耐力腕表,这枚腕表是上个月刚刚推出的新系列。腕表发布的同期将在Strav
  • 真的不存在的,批皮路人太多太多了,粉上杨超越之前(2020年9月之前)我就是真正的路人,有淡淡好感某些好剧里的演员明星和经常上综艺的综艺咖明星,但完全不知道粉圈
  • #新书推荐# 《藏宝图》著者:刘万里著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1122281索书号:I247.57/0416-16) 本书是一部充满
  • ”[流泪]​突然,董老师侧正身子,大方脸直对着镜头说到:​“没有你烦,我有多烦恼!”​说到“连续爱她20天”的时候,董老师那坚定的表情就像他在对自己的女友表白似
  • 昨天翻到的老师微博,当然没有肯定师生恋是对的,但感觉老师的确很爱她,可能是被过分打扰了,老师把所有微博都隐藏了,我为我昨天深夜吃瓜点赞的老师的几条古早评论而后悔
  • 【#剧本杀成90后00后社交新潮流#】目前,我国有超过6500家企业名称或经营范围含“剧本杀、桌游”对于90后和00后而言,玩“剧本杀”已经成为社交的新形式。(
  • 牡丹,在很大程度上印衬着菏泽这座山东最年轻地级市的活力和生产力,菏泽在打造这张城市名片的过程中,也从不吝把“黄金”地段亮出来。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菏泽牡丹这张
  • 株洲姑娘打玻尿酸导致鼻子腐烂[衰]】20岁的小美(化名)性格活泼开朗,觉得自己的鼻梁不够高是一个遗憾。#株洲身边事# 【株洲姑娘打玻尿酸导致鼻子腐烂 后悔不已】
  • 心境我的不語,並不是我天生無語,是自我悔過的暫閉,我的寧靜,並不是我天生沉默,是自我刻意的沉墊,我的低調,並不是我不會聲張,是我用心找回曾經,因我在成敗中輪迴,
  • 现在,教练组在拼命地根据没有外援的新现实打造球队,主教练斯卢茨基甚至在与克拉斯诺达尔 ⚫ 的比赛中改变了阵型,但显然这还不够……这场比赛的失利并不是完全公平的,
  • 我能找谁去说,群聊限制,朋友圈限制,你觉得,对于一个失去最信任的人,他是有多难受,有多痛苦,这是我大伯,我想再一次加入群聊我又有什么错?当跟朋友们玩到深夜回家,
  • 一个人是否具有言说生死的权利,除了他能够对与生死相关的一切超然而视外,更在于他能够以真功实行去真真切切地超越人间世的生死问题,即实现人们常说的得道长生。众所周知
  • 但令他欣慰的是,政府得知企业难处后,第一时间协调联防联控小组,从浙江杭州到北京,毒株运输一路“绿灯”。5月份,公司在海外多地开展Ⅲ期临床审批,面对国际临床试验的
  • #MOA交易处[超话]#哇我真的各位出物时候遇到像这种预留1个月的真的慎重 不交预留费用真的蛮容易被人鸽[晕]p12图见证6号定好熊4免费用预留 因为着急出物所
  • 而且作者说了赘婿不需要女观众,女观众都是颜粉,有很多多看几分钟都想吐的无聊甜宠剧,而没了这些所谓的帅哥,就要看剧情的好坏了,《赘婿》的收视情况这么好,肯定还是剧
  • #拼夕夕互助[超话]##京东互助群[超话]# 要pdd互,回任何,拼多多助力,可以吗,看的到我吗,求[好喜欢]求不要屏蔽了 对于暗恋般的感情,若是没把握就别去
  • #音乐剧致爱# 5月9日至5月15日演出取消公告亲爱的观众朋友们:受全国多地区疫情影响,根据疫情防控要求通知,为了切实保障广大观众及演职人员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 今天呦呦去做三个月保健了 核酸过期了她爸带她进去 我在外面焦急的等着 里面安静的大厅里充斥着呦呦绝望的哭声 医生说呦呦不让她爸抱 赶紧完成后回到了我手里 她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