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格局这两个字,或许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了,但是你未必了解格局的历史形成脉络,这篇文章继续跟大家聊格局。当历史的车轮无情的碾压到了北宋,这个在我国历史中相对最富足而且文化最昌盛的时期,在唐人李虚中的“古法”论命模式日益成型之时,徐子平异军突起,创立了禄命学的“今法”理论架构。徐子平把禄命学的核心从年柱转移到了日柱,从纳音转移到了五行,并且突破了纳音的“取象”层次,通过“十神”概念的提出和设立,开始向“关系”的分析层面转移。徐子平“今法”架构的确立,把日柱天干作为了整个结构的核心点,并且用日柱天干与其他天干的五行生克关系,通过生我、我生、克我、我克、同我五种情况制定了“十神”系统。可以说这是禄命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徐子平的这种命学架构,很大程度上开拓了禄命描述的广度以及深度,再经过南宋时期徐大升《子平渊源》的完善,以及明代中期万民英《三命通会》的归纳和总结,标志着命学形成时期的完结。在之后漫长的几百年里,无论是哪一个研究禄命学的人,都脱离不了“子平法”的范围,如果现在有一个人跟你说他创立了新的命学理论体系,那么他不是骗子就是妄人。
言归正传,继续聊格局这两个字。大家都知道一个事实,八字结构的组合形式有五十多万种,在如此庞杂的结构形式中,要怎么来寻找某种有特定规律的特征就很重要,把它们进行分类是分析和研究的前提。因此格局一词就应运而生了,其实在“古法”学架构时期就存在格局一词,无论是《李虚中命书》还是《玉照定真经》都出现过“格”这个字,《五行精纪》中甚至提到了“局”,而《兰台秒选》更是讨论了几十种格局,但是这些格局与我们现在所说的格局不同,它们都是属于一些特殊的组合。直到“十神”的出现,它给结构的分类提供了新的视角,于是格局作为一种有概况意义的特定的结构组合形式,正式进入了我们的视野。那么该如何取格呢?《渊海子平》书中就说:“凡格用月令提纲,勿于旁求年日时为格。”说得非常明白,格局就是要从月令提纲中提取。月令地支中的“十神”透出天干者,就可以作为格局的名称。普通的格局有八种,分别是正官格、七杀格、正财格、偏财格、正印格、偏印格、食神格、伤官格,也称之为正八格,这八种格局之外的都称为“变格”或者“外格”。
在取格局之前要明确一点,我们取格局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是对结构的简化和分类,也是要找出除日柱天干核心点之外的那个主导力量。明确了这两点,你才能理解为什么要去月令中寻找,首先观察一下月令地支,如果月令地支的本气透出了天干,那么就可以直接取为格,它是哪种“十神”就可以直接用此命名格局。而天干不仅仅有月令本气透出,如果透出的是中气或者余气时,也是可以直接取为格局的。相对来说比较复杂的情况,就是月令地支中的本气、中气、余气都有透出天干,这种情况就需要酌情考虑了。比如中气和余气同时透出天干时,就要观察谁的位置更优越,以月柱天干位置作为优先考虑,然后才是年和时柱天干。再比如月令地支的本气、中气、余气全部都透出了天干,就不需要理会各个天干的位置关系了,还是以本气来取格局。
举例四柱为甲子、丙寅、丁丑、戊申,日主丁火生于寅月,地支寅的人元藏着甲木、丙火、戊土三个天干,其中甲木是地支寅的本气,丙火与戊土是地支寅中的杂气,月令的本气甲木透干在年柱,而甲木作为日主丁火的正印星,那必然要选取正印作为格局,就无需考虑透在月柱天干的丙火是否可以取的问题。这一点是要记住的,只要是主气透出天干了,无论落在哪一柱都可以直接取格,中气和余气同时透出才需要看位置和得令与否。提到了地支三合三会成局,也是可以取格的。但是地支的合会取格,并非是所有的合会都可以取格,其中合会的三个地支一定要包含了月令地支,才能用来取格,否则只能算作地支成局。举例坤造四柱为乙亥、庚辰、丁卯、壬寅,这个结构日主丁火生于辰月,月日时地支三会寅卯辰木局,并且年柱天干透出乙木偏印,因此这就是一个标准的偏印格局。再看这个合会不成格的八字,乾造四柱为甲午、丁卯、己巳、辛未,日主己土生于卯月七杀当令,然而地支年日时巳午未三会火局,虽然丁火在月令天干透出,但是也不能直接取为偏印格。
当然以上的方法也并不绝对,古书中还有这么一句话,就是“有杀先论杀,无杀方论用”,这也是因为七杀星在“十神”系统中比较凶猛给力,要给予特别对待。所以当遇到了月令地支同时透出两种或者三种“十神”在天干时,七杀也是需要优先考虑一下的。比如这个四柱戊子、癸亥、己巳、乙亥,日主己土生于冬天亥月,月令地支亥中有壬水正财和甲木正官,但是都没有透出天干,而时柱天干的乙木是可以把甲木作为根的。秉承着“有杀先论杀的”原理,我们是可以取为“七杀格”的,而不能作为正官格来判断。关于格局的溯源,以及取格局的各种方式方法,文章就写这么多。取格局的目的是重中之重,因为八字的总量很大,如果分了乾造和坤造就有一百一十多万种,取格局是一个最直接、最直观的分类手段,也是判断一个结构至关重要的步骤。一旦格局选择确定了,就可以率先根据格局本身的特性,做出相应的优劣成败以及心性和方向的基本判断,然后就能够根据日主与格局直接的关系,去选择格局的用事之神,因此对于格局的选取应该被重视起来。

宋代的文官政治
(1)形成概况:宋初最高统治者将兵权、政权、财权集中于中央,各路监司、各州长官,大多重用文人,并以文人掌兵权,根除藩镇跋扈之祸。同时,宋初统治者又提倡文教,力图复兴儒学,扭转五代颓风,激励士大夫的忠义节气。“兴文教,抑武事”,崇尚文治,奖励儒术是宋代的基本国策。这样,两宋时期文臣群体的政治地位不断提高,以科举出身为主体的文官队伍成为政治的中坚力量,独具特色的文官士大夫政治体制得以确立。
(2)形成原因
①在经济上,封建土地私有制得以迅速发展,租佃契约关系日益普遍,社会流动性空前加强,为宋代士大夫阶层登上政治舞台准备了条件。
②吸取前代武人拥兵自重而权式微的教训,确定了以文治国的方针。
③科举制得到了较大发展,削弱了门第血统在科举中的作用,增加了寒门士人进入仕途的机会,使科举考试向整个社会敞开了大门。
④宋代教育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官学、私学的数量和规模都超过了前代,这既提高了社会整体文化水平,也为文官政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3)评价
①积极:使传统的贵族政治、武人政治从此基本上退出了封建中国的历史舞台;使权力收纵自如,无尾大不掉之虞;使书院兴起,学者辈出,经学、史学、文学、科学技术等都很发达。
②消极:政出多门,效率低下;冗费增多,财政拮据;容易形成党争;头重尾轻,地方凋弊。

但是,不按次第学修的人发生舍法罪的频率就太高了。

他的心没有成熟,择法的智慧没有,如何配在心上修行的善巧、经验更不必谈。

他只是听说这个是无上殊胜的大法,其他是很低的,可以不要,就认为那些法是不需要的,与修行无关,并不是成佛之道等等,会产生很多胡乱的见解,甚至公然对于其他佛法进行排斥、诽谤、指责或者颠倒地评论。

实际上,他的认知不符合法的体性。

本来法都是好的,能够遣除我们的过失、增上功德,或者配在菩提道上有助于升进,然而他却评论说这些是无用的、障道的,或者只是一种言说的事、谈论的事,根本没有修心要义等等。

这样污蔑佛法,就造下很多的舍法罪。这种“舍法症”其实是“堕地狱症”。发展深了甚至破口大骂,那真是堕地狱唯恐不深。

接着就有“群体大传染症”。按次第来、规规矩矩修法、一步一个脚印的人非常少,千万个里面也很难找到几个,而随意性、想走捷径、想占便宜等的人就非常多。

这个时代的人本来就很浮躁、很轻薄,所以讲一些符合他心意的言论会迅速得到传播。

大家都喜欢占便宜,最好是不修成佛。这样就会传染一大片。

现在很多人症状非常明显,比如乱动、盲动、散乱、空虚、外强中干、僵直等等非常明显。

在闻法的受众里能找到一大堆,随便去找,到处都是。他没什么纪律,反正在网上学法、听法都是自由的,一个人甚至在一周里听十几个课。

无非是像看电视一样,不断地转台,喜欢听哪个就听哪个,他认为这样就很好了。

这是一种很幼稚的、小孩一样的行为,根本不成熟,没有择法的智慧和抉择自己道路的智慧。

这样他最开始表现出狂热、兴奋、随意乱来,到了后期就会出现反面状况。

比如出现“心力冷漠症”,一点热情没有,有些跟人都没办法沟通,甚至在小的方面都没办法以持续的心力去做,不想负责,什么也做不了。

当代人特别容易这样。

另外就是“抱怨症”。他没有缘起的观念,一开始他期望很大,最后发现什么也没得到,内心没有改变,烦恼一来无法控制,稍微触及一点就发生很猛利的烦恼,陷在很深的苦当中。

这样他就抱怨佛法不灵,认为我学了很多都上当受骗了,好像没什么效果。

从此心态也陷溺下去,非常灰冷,内心充满了怨尤。

如果一开始养成了学法时反省、对治自我、降伏自心怨敌的这些观念,就不会造成这种局面。

但是,由于没有基础,一开始接受的是无上大法,或者学了各种超越性的教法,那么往往就跟他凡夫低劣的秉性混在一起了。

凡夫没经过前行的训练,无非是任意而为、拨无因果、自由自在等等,这就是没得到因果正见的很幼稚的状况,是一种业果愚的状况。

然而跟大法一相合,他就以为现在终于找到最好的了,不必要学基础的东西,不必管因果了,也不必持戒,也不必改什么,也不必避免什么,他会处在一种相当狂妄的状况中。

实际上,这完全是随着自身的烦恼而动的。

他连基本的烦恼的相也不认识,基本的世俗道德规则也不知道,更没有确立胜解。

这样一来,在这个人身上决定会发现修法不灵。

一阵狂妄以后,他逐渐会发现,心没有得到提升。

之后就有“退化症”,善心没发展,反而退化得不如以前。就像读世间书,从六岁一直学到六十岁,心上没发展多少反而退化了。

知识越多越狡诈、分别越多、攀比越多等等,这就是知行没有合一所导致的。

没有把知识转为德性,

只是一味地外求知识,

一味地听、分别,

这样就会出现善心退化症。

如果按次第一点一点来,首先有个认知,然后转成自己心上的发展,变成内心的觉受,之后有证量,心一步一步都在转,变得越来越好,业障越轻、善心越浓、道力越足等等,这就是好相。

但如果不按次第来,只是一味地寻求知识,那在知识的进程上,就会发现一种跟心灵不搭配的状况。

心上的进行状况可能比蚂蚁的速度还慢,然而知识的摄取程度可能比动车还快。

两个不相协调,之后不断地增益、分别,而且跟烦恼配合起来走,多年以后就发现善心退化了,基本的善心都出不来。

他已经没办法规规矩矩地做善行了,他认为这是有相的,不必按这么做,实际善心从没有开启过。






​——益西彭措堪布仁波切《一生修行的重点和归宿》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讲真我没看出来,不过虽然水肿,李总,还是想嘱咐你多喝水[喵喵]*杀青倒计时 [上课了]评论:好想去送花,要不要顺便送个rs[偷乐]*Vlog不发[上课了]评论:
  • 日日是好日/冬日萧索篝炉时温最是木叶半青黄容膝与茶聚随处一欣然于古物茶室和好闺蜜的菓子约会,下午在冬木家雅赏,安于日本美学空间的清寂简单里,茶碗茶入皆有时光的沉
  • 砗磲是深海里的一种贝类,经过几千上万年玉化而成,是佛家七宝之一,有避邪,降血压等功效,本草纲目都有记载!还好,活的大贝壳层状结构明显,料子质地较脆,不适合雕刻加
  • 防水防潮,粘性强,耐高温,超防水,抗拉伸,无残胶,应用范围广,随意粘贴,独立成贴,随用随贴 8.9 景浩家居 厨房耐高温铝箔灶台美缝贴洗碗池挡水贴水槽防霉贴
  • 而他能把此前需要很努力唱好的音在这首歌里唱得轻描淡写、不费力气,这不得不说是太大的进步。这两首歌比较一下的话,第一个更像是肉嗓子在喊(就是我们普通人在KTV里唱
  • 女子认为,这车位应该要给她们,因为她们的人是先来的,SUV的车主不礼貌,不懂先来后到的规矩,甚至不顾她们的生命,直接开车逼退她们,想要故意伤害他们,希望警方能追
  • 阿胶是一块什么“宝”阿胶是中药的一种,它始于秦汉,至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为传统的滋补、补血上品,是以驴皮为主要原料,放阿井之水而制成。每天2片百胶朝贡阿胶
  • 我也因为看相照见了自己的心相—就是魔相,同时有人提出疑惑不信,师父又告诉大后来师父过来了,先是例举了师兄们的不同经历,信与不信的结果截然不同,所以修行没有师父不
  • ”】我想也许小鹿最后说,她讲这些是为了表达女性容貌焦虑的不合理,这是真的。思文,杨笠,结果是线上观众都不知道她为啥爆,然后本身对这两位的话题性选手怀有敌意的观众
  • 今天洋洋洒洒几个小时就写完了1500字的中外文学经典选讲读后感非常有成就感哈哈哈哈哈哈主要有感而发哈哈哈哈哈还写到了爱乐之城、傲慢与偏见、面纱就很开心 写得很享
  • [爱你]我目前还不知道长什么样子 老公不给我看[泪]说回去就能求婚啦 到时候再看给我点惊喜[抱抱]妞妞:这是我刚刚去偷的,我才从警察局出来任一侠故作夸张道:好吃
  • (待续 凌晨洗澡的时候脑子里写出5000字的杂感 躺在床上后因为太困了 以及实在是羞于在朋友圈表达 所以没发出去 因为确实我想写的东西太真挚了或许不太符合我地形
  •  原来,工头也是见过世面的人,他看这男人那掩饰不住的激动,猜到他应该是个文物贩子,并断定这面铜镜一定大有来头,所以把男子赶走了。 男子心中暗喜,他请工头再让他看
  • 使用方法也很简单就是从下往上的往脸颊两侧喷就好了,来回喷大概8-10下就可以使肌肤变的紧致达到提拉的效果,对于紧急补水,或者突如其来的社交场合,都可以起到肌肤饱
  • 太太太美了我哭死 还抽到了两个限定且150井了狗子哥 对雀魂我已经无欲无求了(除非有心爱角色的动皮[收到]牛肠真的好好吃 这周还点到了牛肠炒饭 快乐+1 (不过
  • 时至现在,闵玧其发觉,他竟然还是该死地想念——那让他的世界陷入无尽萧条的女人。 …… 完蛋了,我的流泪小狗好像真的不见了。
  • )做免费分享算是给大家行方便,也真的希望大家能互相行方便啊啊啊啊啊啊[单身青蛙]前几天和郭生闲聊兴起,冷不丁的聊到我的劣根性虽然还是老几样,不禁自省感觉时间回溯
  • 店里的牛肉和羊肉不是科技狠活❌真材实料的新鲜肉真的太太太好吃了吧! #嘉兴美食[超话]##美食分享##同城种草##我要上同城精选##我的美食日记##好好吃饭##
  • 她居然说“对呀,我们过两天就给你寄”我马上拆穿了她“可是妈妈说你们根本没有给我买东西啊,你是不是又骗我”[泪]她居然一下子就笑嘻嘻的说“对呀,我是骗你的,嘻嘻嘻
  • 技术点评:天图美日收小阳线,价格小幅冲高,多头有所增强,短期价格未破位,“母子形态”仍然有效,随着空头放缓以及多头增强,日内更多以逢低看多为主。技术点评:天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