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子》到《道德经》
汉代对《老子》的改造
汉代曾对先秦典籍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改造,其中,对《老子》一书的改造就很典型。《老子》因为既有一些传世的“古本”,又有新出土的帛书本和竹简本,材料相当丰富。#国学实录# 从各种本子的比较看,文字的不同是多方面的,而且不止一次地变来变去。其篇章、结构的变化也很明显,可以断言的是,传世本《老子》的基本面貌,是在汉代定型的,《老子》书名变成《道德经》,也应该是在汉代。

《老子》文本究竟多少字,许多本子都不相同,有5000多的,也有4999的,除去“也”、“之”、“其”、“夫”等字有无之外,也有整句增减不同的,还有一些佚文,因而很难得出一个具体统一的数字。文句的不同,以帛书本和传世本相比较,二者差异的文句达140多句(参见尹振环《帛书老子释析》)。其中的确有一字之差导致文义迥异的情况,很难说哪些是《老子》本义,哪些经过了后人的篡改。这些不同可以比较出来,而不同的原因却很值得研究。从帛书本到传世本的比较看,文句的变化应该主要在汉代,因为汉代的《老子河上公章句》与王弼的《老子注》基本一致(当然这两个本子本身在流传过程中也多少有些变化)。汉代人对《老子》文句的改造,有无意的,也有有意而为的。当时的传诵和抄写并非那么“规范”,多或者少个把“也”、“之”等虚词、助词本属平常,#读书# 错误或者增减一两个字也在所难免,而有意改字或者增删的情况则涉及到更改人的思想意图,甚至与当时的时代思潮有一定关系,这在《河上注》与《想尔注》中有不少事例(许多研究均有指出,此不列举)。

再说篇章结构,帛书本是“德经”在前“道经”在后,与传世本的顺序刚好颠倒。西汉末年《老子指归论》的顺序与帛书相同,而东汉(至少是中后期)的《老子河上公章句》与传世本相同,说明这个变化是在汉代完成的,其主要篇幅结构是在汉代定型的。至于《韩非子》的《解老》、《喻老》,新出土的郭店竹简本的篇章,无论怎样理解,都不但不会影响这个结论,相反却更能证明汉代定型之说。

《老子》书名《道德经》,也是从汉代开始逐渐形成的。《老子》在汉代以前已经成书,帛书本、竹简本《老子》的出土便是证明,汉初人称之为《老子》,所以《史记》、《汉书》中普遍用的是“读《老子》”、“问《老子》”、“好《老子》”、“通《老子》”等说法。从《汉书·艺文志》著录《老子邻氏经传》、《老子傅氏经说》、《老子徐氏经说》、《刘向说老子》四部书的情况来看,已有《老子》传人尊之为经典。#传统文化# 至于《太平御览》卷191引扬雄《蜀王本纪》所说“老子为关尹喜著《道德经》”一句,其可靠性有多大且不说,在时间上也已是西汉末年的事情了。到了东汉时期,分别有《道经》、《德经》之说,《想尔注》中已有记载,所以颜师古注《汉书》时广泛使用了“《老子道经》之言”及其注文。从东汉到魏晋,随着道教的形成和发展,《老子道德经》之书名也就形成了,这一变化无疑是汉代人所为。

汉代人对《老子》的创造性诠释

对《老子》的诠释,现在能见到的最明显最早的是韩非子的《解老》、《喻老》。他是用讲道理、引述事实的方法来进行诠释和解说《老子》的,当然更主要的是为了表达他自己的思想。这种根据《老子》中某些文字来表达自己思想的方法在汉代得到广泛运用,《淮南子》就是其中突出的例子。据统计,81章《老子》有70章的文字被其明确引用过(参考蒙文通《老子徵文》),而其中的《道应训》,完全是另一篇《解老》、《喻老》,全篇56段文字有53段的结语都是引用《老子》的文句,实际上也应该是一种形式的《老子》注。当然和儒家注解《五经》一样,经、传分开和章句形式的《老子》注都有,其诠释的内容非常丰富,而且有很大的创造性,可以择其要者举证一二。

先看对“道论”的发挥。“道”是《老子》一书根本性的内容,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确实是一种宇宙生成的思想。而究竟什么是“道”,它如何创造天地万物?《老子》虽有几句高度概括的文字,却是“微妙玄通,深不可识”。所以人们就可以、也需要“多为之辞,博为之说”。《淮南子》首篇《原道训》就试图给道作一番描述性的说明,同时指出其性质、作用及其对人世的意义等(文字较长,可参见该文)。严遵讲《老子》之“指归”,也作了较具体的解说。例如讲道如何生万物:“故诸有形之徒皆属于物类。物有所宗,类有所祖。天地,物之大者,人次之矣。夫天人之生也,形因于气,气因于和,和因于神明,神明因于道德,道德因于自然:万物以存。”把虚无之道如何生出实有之物,作了比“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略为具体的表述,加入了“神明”、“太和”、“气”这样一些概念,并且在各个地方反复加以说明。《河上注》解释《老子》“冲气以为和”一句时说:“万物中皆有元气,得以和柔,若胸中有藏,骨中有髓,草木中有空虚与气通,故得久生也。”这些都成为后人理解“道化万物”的依据。在汉代人的注释中,对道的虚无、清静、自然等基本特性,进行了很多阐述,并且都紧密联系社会、政治、人生,其中既有理论性的阐释,如《老子指归》中对“道化万物”之反复论述,又有具体的解说,如《河上注》之处处提醒。

再看汉代人的《老子注》,虽然都是围绕“道论”展开的,但也有一些比较具体的内容,例如关于对仁义礼乐的态度、关于“无为”的理解等等,人们对《老子》本义的发挥,也是有所不同的。《老子》中是否反对“仁义”,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从《老子》本文较难看出其反对仁义,而通行本的“绝仁弃义”,在竹简本中恰恰没有,因此,这个问题众说纷纭,长期未能取得定论。

汉代人作注,依据的本子不同,往往会引出不同的理解和发挥。例如,通行本57章有一句“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河上公本、帛书本以及竹简本,均为“法物滋彰”,严遵就按照“罚峻刑严”的“法令”来发挥,而河上公则解释说:“珍好之物滋生彰著,则农事废,饥寒并至,故盗贼多有也。”再如,“无以为”和“无不为”的不同,“有静”与“不争”的区别等等(参考《帛书老子释析》),这些问题既关系到文本,也关系到如何理解和阐释。而汉以后的人大多是按汉代人的定本和解释来进行阐释和发挥的。

汉代人“注老”和“解老”的意义

第一,汉代人“注老”、“解老”形成了“汉《老子》”,后世所见到的主要是“汉《老子》”,和其他先秦典籍一样,传世本是经过汉代人整理和改造的。其改造的痕迹比其他典籍更为清晰,除了有先秦的《韩非子》、《文子》以及其他黄老著作可作比较之外,新出土的帛书和竹简《老子》以及其他道家文献也是有力的实证。

第二,汉代人“注老”、“解老”,既有传统思想作为依据,又受到时代思潮发展的影响。当时的道家传统思想主要有两个大的系统:一个是可以称为“黄老之学”的系统;一个是以《庄子》为代表的庄学系统。汉注《老子》中保留了这两种思想的痕迹,甚至有时明显表现出双方的某些矛盾,例如对待“仁义”的态度就是如此。个中情况十分明显是受到当时的时代思潮的影响。汉初实行黄老政治,汉初《老子》实际上就是“黄老”的同义语;东汉普遍注重养生,《老子》的“长生久视”之道就得到大力的敷陈;道教产生之后,五千文成为其主要经典,《想尔注》便应运而生,在汉代人一般“道论”的基础上,把“道”人格化和神格化,“一者道也”,“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老子成了“道”的化身。

第三,汉代人所注《老子》及其阐释,直接影响了后世各种思想理论的发展。此后的各种发挥,都是在汉代人阐释的基础上进行的。例如,魏晋玄学倡导虚无,王弼之注《老子》是其突出表现,他倡导“以无为本”,正是得到汉代人论述的启发和影响。正如宋儒晁说之所说:“王弼《老子道德经二卷》真得老子之学欤,盖严君平《指归》之流也。”从中也可看出,汉代人对《老子》的阐释,的确有较大的创造性,从而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熊铁基)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国学实录

知乎搜索国学实录

收听语音文字视频

【当优美雅致的唐诗融入生活】唐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代表。标志之一,就是唐诗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的功能达到极致。#每天读国学#

上层社会,墨客文人和三教九流各有其日常生活。但不管何种人群,其日常生活均能亦均在唐诗中有所表现,题材覆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大至政治外交,小至起居饮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功能。举其大者,应有四个方面。

纪事遣兴,是唐诗在日常生活中的常态功能。这本是文人生活的常态。唐人用诗歌来表达思想,纪录生活并自我抒情。如果一个诗人的传世作品较多,后人便可以从其作品入手,复原其生活轨迹之大概。原因就在于唐人写诗,类同后人的日记,是日常生活的诗歌呈现。

看看诗题《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过故人庄》《登鹳雀楼》《早发白帝城》《北征》《泊秦淮》,就知道诗人登某楼,渡某江,去何乡,往某州。这在唐前不多,而唐代则十分普通了。记事写景中,少不了言志抒情。杜甫感叹“遣兴莫过诗”,道出的是古代诗人的日常生活状态和写作常态。他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主要通过诗歌得以表现,是后世读者进入他们内心世界的最可靠的途径。这些诗篇是国人耳熟能详的:《静夜思》《梦游天姥吟留别》《行路难》《春望》《旅夜书怀》《秋词》《金陵怀古》……都不外纪事加遣兴,综合而成其自传性特质,成为研究诗人思想的重要资料。

以诗代简,是唐诗的另一重要功能。唐人科考,宦游,从军,常年奔走在外,与家人和朋友的联系,只有鸿雁传书。唐代的书简中不乏散文名篇,但更多的时候是以诗代简,用以表达亲情友谊和展示才华。诗简的量和质都大大超过文。唐诗中题为“寄某某”“呈某某”的,多是以诗代简之作。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无一不是深情之作。杜甫《又呈吴郎》是亲戚间的通信,但话题却是如何帮助“堂前扑枣”之“无食无儿一妇人”,流露出深厚的民胞物与情怀。诗简写给家人的会更多一些温情,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就是以诗代简抒写恩爱夫妻相思之情的千古绝唱。

社交应酬,是作为社会的人尤其是文人官员的必须。唐诗的社交应酬功能在唐代日常生活中广泛存在,且因时因地因人而形式多样。官场上的才能展示,朋友间的送往迎来,复杂政治中的巧妙应对,科举场中的自我推销,把诗歌的社交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社交中最隆重的场合,无过于君臣唱和。唐朝帝王时有雅兴,或朝堂御制,或赐宴赋得,百官就得唱和。“奉和圣制”这类诗作,凡朝廷近臣,差不多都有写作。贺知章现存作品二十余首,奉和圣制之作几近一半。其名篇《回乡偶书》妇孺皆知。而与诗相关的,是他告老还乡前的盛大欢送仪式上,玄宗制诗相赠,太子李亨率百官送行,如此规格,众人岂能不赋诗相送?这或许创下了中国历史上送别赋诗的纪录。

更有皇帝兴起,不仅要百官赋诗,还要现场一决高下,筐篚示恩。“武后游洛南龙门,诏从臣赋诗,左史东方虬诗先成,后赐锦袍,之问俄顷献,后览之嗟赏,更夺袍以赐。”(《新唐书》卷二百二)皇帝有诏,不能交白卷。这类“奉旨填词”,往往因为时空和限题等因素形成的特殊语境,少有佳作,但这又是作者洋溢才华机智和表现文思敏捷的好机会。唐代对文人和官员的基本写作要求,就是能即席赋诗。或许,送行必有诗,聪明人事先可打好腹稿。但如太子李亨要临时确定某题某韵,就难捉刀代笔。写不好便是水平问题,水平太低,高下立现。不写,更无理由,这等于直接宣布自己无文化。在唐朝,官员无文化并不能引以为自豪。

诗人的应酬更是离不了诗。文人与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不同,在于文化活动的日常化。在唐代,唱和为诗人的日常生活。笔者粗略统计,杜甫1400余首诗中,赠、酬、和、答、寄、呈、送、别、简以及陪人游、宴、题诗的作品超过500首。李白900余首诗中,同类作品过半(470余首)。沈佺期存诗160首,同类作品80余首。孟郊400余首诗中,同类作品210首。韩愈410余首诗,同类作品过半。这说明,文人的日常生活中,具有应酬功能的诗歌写作,是不可或缺的。没有诗歌应酬,很难想象唐诗的丰富性,更难想象众多流芳百世嘉惠万代的诗篇问世。

在一些特殊社交场合,诗歌还可发挥其独特的功能,委婉地表达坚定,艺术地展示拒绝。张籍的《节妇吟》,就通过比兴双关的艺术手法,将一桩涉及政治选边的麻烦事轻松化解。不了解背景的读者,可视此诗为情诗:一个已婚女子婉拒“君知妾有夫”的“痴情者”的“忠贞不二”的故事。作者用“一女不嫁二夫”婚恋观于表层意义与隐含意义的分合自如——合则双美,分亦无伤,来含蓄、坚定地表达“一臣不事二主”的政治态度,避免直接拒绝惹恼权贵,从而化解一场“危机”。这将复杂的政治斗争艺术化,在表达拒绝的时候,还能维护着双方的面子和尊严,应是诗歌发挥其特殊功能所能达到的至高境界吧。

唐诗成熟的标志有很多要素和节点,或许,人们熟练地玩写诗游戏,是标志性事件。风行于唐代的联句诗,是典型的文字游戏,最能说明唐诗在日常生活中具备的游戏娱乐功能。

《全唐诗》第788卷至794卷收的全是联句诗。李白、杜甫、颜真卿、顾况、皎然、陆羽、刘禹锡、白居易、张籍、李绅、韩愈、孟郊、杜牧、段成式、陆龟蒙、皮日休等许多诗人都有联句之作。颜真卿《登岘山观李左相石尊联句》有皎然、陆羽等28人参加,每人二句,写成一首五言五十六韵排律,是作者最多的一首联句。篇幅最长的则是韩愈与孟郊的《城南联句》,长达154韵,308句,1540字。《城南联句》不仅篇制宏大,在联句的接法上也更新颖出奇。此前的联句,或一人一句二句,或四句,每人在自己的空间里总可尽量表达一种较完整的意思。而《城南联句》是孟郊先作第一句,韩愈作第二、三句,孟郊再作四、五句。韩愈最后结句只写一个单句。诗人不能在两句之间形成对偶,而必须是跨句对,即先去适应他人写的上句(出句),根据其意思完成一个对偶句的下句(对句),使之句意完整,再写出下一个对偶句的出句,让对方来完成对句。在挑战——应战后立即向对方挑战,其难度大大超过了一般的联句,对作者的才华、功力都是一种考验,颇有围棋之风。

快乐原则应是文字游戏联句诗的创作目的。这类写作,其愉快显然在过程本身,虽然竞赛的意味明显,但总体还是闲适心境的表现。有意思的是,联句出自众人之手,但并不是集体创作。联句的每一句都必须标明作者,不是展示团体的智慧,而是要表现个体的才华;不是文责自负,而是文才比高。其让后人叹为观止的写作实践,表现了唐代诗人逞才式的娱乐方式,也意味着文人把诗体的表现力,开掘到了极致。

唐诗的娱乐功能,还与唐诗在当时发达的音乐中过渡性地充当入乐演唱的歌词有关。词在早期,作为诗余,不是文人着力创作的文体。能入乐演唱的歌词,在当时是稀有资源。人们只好直接在绝句里选用或在长诗中截取几句作为歌词。谁的绝句或诗句被选取或改编传唱,意味着其作品流播四方,声名广远。“旗亭画壁”故事,为人们津津乐道,原因就在于此。被入选的诗,快乐了听众,也让作者成就感满满。有意思的是,李白的《清平调》《将进酒》、李贺的《苦昼短》等若干唐诗在当下被重新编曲或改编入乐,在千年后的日常生活中继续发挥着娱乐功能。

唐诗在日常生活中的多种功能,为唐诗的发展繁荣作出了贡献。想想后世,除非是政治的特殊需要,某种文艺样式可以全面介入人们的生活,几乎是不可能的。而唐诗在日常生活中的多种功能的发挥,却是一种自觉选择和诗意的选择。这是诗歌在一个时代的殊遇,由此造就一个诗歌的黄金时代。

唐诗让后世的读者感到亲切,正在于其作品诗意地全方位和多功能地表现了他们的日常生活,让后世的人们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能时时体味感受其审美体验,在感叹其奇思妙想优美雅致的同时,也对当下的生活增加了热爱和珍惜。

#凌通国学院#

凌通国学院21-126《论语》:【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子张问孔子,如何才可以从政呀?孔子说,尊崇五美,摒除四恶,就可以从政当领导了。子张问哪五美,孔子说“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一、惠而不费

惠而不费,是对大家有好处、有利益,但你又没有什么破费。张居正说,凡施惠于人,未免有所破费,但君子并不搞慈善捐赠,把自己的钱拿出来,而人们却能蒙其利而无穷。怎么做呢,你看人民在哪方面能得利,就引导他们在哪方面努力,就在哪方面给他们支持,这不就惠而不费了吗?

从国家来说,国家本身不生财,是人民在生财,国君的钱全部来自于人民,所以不存在“国家出钱”来干什么,没什么是“国家”破费的,为政者的任务就是因天下之利,利天下之民,这就是惠而不费。
对于企业家来讲,不是要你破财,把自己的钱拿出来分给大家,而是要你能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建立机制,培养人才,让大家都挣到钱,这就建立了天使循环。你对员工的恩惠,是你能为员工创造条件,支持员工成长,不是员工每个月来分你的家财。

二、劳而不怨

君子也让人民劳作,但却能既得民力,又得民心,让人民乐于趋事,而没有怨言。怎么做呢?择可劳而劳之,选择时间和事情,量民力而行,避开农忙时节和节假日,择国家工程,间或驱使而已。不要好大喜功,劳民伤财。

隋炀帝杨广,就没能做到劳而不怨,修大运河,建东都洛阳,征高丽,他的国家工程一个接一个,全国民力都被他耗尽了,自己也灭亡了。

今天我们很多企业,有“女人当男人用,男人当牲口用”的说法,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奋斗精神是可取的,但是人不是牲口,就算是牲口,也得省着用,六百里加急的快马,那不是一匹马在跑,是不停地在换马。劳而不怨,是领导者要警醒的,要讲奋斗,那隋炀帝杨广,何尝不是奋斗?那汉武帝刘彻,不也是奋斗终生?领导人好大喜功,雄心勃勃一奋斗,不懂得劳而不怨,多么富强的国家,都能被他拖垮!

企业也很容易好大喜功,我们每个人都好大喜功,最后都被自己的好大喜功拖垮。曾国藩说,要“少举事”。少举事,才能节省民力,节省自己的精力,走得长,走得好。每面对一件事,先想一想这事能不能不干?所有可以不干的事,都不干,才能聚焦干好一件事,传下去,让子孙再干一百年。

劳而不怨,领导别人,要宅心仁厚;自己干事业,要知止。

要注意区分志向远大和好大喜功,区别很大。

凌通国学院由凌通盛泰出品

凌通盛泰做逆人性的绝对价值投资

20210513星期四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这里大概有三种答案吧,第一,本质上我就期望自我实现,而对于世俗成功其实只是自我实现路上的果实罢了。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很久了,就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那些在世俗
  • 以小周为论据说芬玉热衷享受高位者给予的帮助和麻木普通人给她的帮助,非常可笑,还是开头为了女主帮忙进宿舍自己被舍监处理那段,小周那么纯粹的帮助行为都还没换到芬玉这
  • #每日宜善[超话]# [互粉]#阳光信用# 大️180天 求互fo,必回[作揖][作揖]慈善就在身边,就在眼前, 就在一转念间,就在举手投足中, 我们没有钱,
  • [握手][握手]CBD官方合约地址:0x9471379b4e0fc0f840ca9d926b9a5c6327678dc5#区块链[超话]##谢玉胜cbd万倍[超
  • 君不见,就连实际上脚步仍有些沉重出球仍有点犹豫的菲尔米诺,此役愣是靠着跑位和嗅觉完成了足以致敬老前辈库伊特的“距离最近”帽子戏法,吃到了全队创造机会能力大幅提升
  • 7、每个年龄段都有属于自己的困惑,那些你现在觉得是天大的事,在过来人眼里,也许就是那些年活着的意义。6、如果有人否定我的话,也只是否定现在的我,我一直在变得更好
  • 顿悟了一个事情之②经过上海疫情这遭再次体悟了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这件事信息茧房是真实存在的你很难知道疫情之下有人可以吃蛋糕甜点海鲜牛排但有人甚至没有锅,没有烧水壶
  • #任嘉伦#[虎爪比心]#向全世界安利任嘉伦# 舞台上的你自由惬意,灵动温润那是你梦想与热爱的栖息地未来漫长且有无限期待要一直热爱且在你的热爱里快乐平安!现实中这
  • 经流行病学调查,该病例初步活动轨迹如下:4月18日7:00左右,在东昇佳园参加万柏林区全域核酸检测;9:30左右,在小区楼下丸子汤店用餐,后返回家中未外出。4月
  • ·但也有问题,例如真空后布料会皱,但在可接受范围内,毕竟我选床品的原则,防皱是很看重的一环,我不喜欢要熨平的材质,也不喜欢需要花时间打理的家居用品,因此这种懒人
  • ・前作同様、考えさせられる部分が多い。*好可爱啊啊啊啊[苦澀][苦澀]*#AND_AVEX[超话]# #山崎カノン# 「僕はイエローでホワイトで、ちょっとブルー
  • 又很轻巧 我一个手就超级轻松拿起来 又省电是真的很不错啦!风一来瞬间幸福[二哈]它们家这个颜值一直拿捏得很好~是我喜欢的简约设计 反正各方面我觉得都不错!
  • 在高清镜头下,40岁的安妮海瑟薇皮肤显然有了岁月的痕迹。32岁的格兰厄姆和52岁的Genet于2017年因《吸血鬼日记》相恋——男方是一名摄影师、导演兼制作人
  • 脾胃不好,老胃病了,又气血两亏,也不知道干了啥子[允悲]现在年纪大了,才想起来好好调理,慢慢来吧~[微风]春生夏长,蓬勃昂扬,夏天很好,希望我们夏三月,安康喜乐
  • 我不断坚定自己的信念,要守在黄土高原,力争从动力学机理上破解黄土滑坡分布广、模式多、成灾强、预测难的科学问题,做一名有激情、有责任、有情怀的大学教师和科研工作者
  • 也就200多盆吧[失望]从入坑就一直很羡慕那些陪他一路走过来的猪丝 感觉自己错过了很多现在看不到的东西 就像微博的半年可见 现在只能看别人的截图来考古…每次考
  • 花、草、树木、小鸟、昆虫们沐浴在太阳公公的温暖中,尽情享受这美好的春光。花、草、树木、小鸟、昆虫们沐浴在太阳公公的温暖中,尽情享受这美好的春光。
  • 原因在于2022款UNI-T采用了同级领先的频率响应减震器,并且匹配多段阻尼技术,让底盘在满足运动驾控特征的同时兼顾舒适性。在整个驾驶过程中,UNI-T带来的这
  • #湖南防控新型肺炎# 【常德最新疫情:新增1例,累计78例,治愈出院26例(附详情)】2月14日,常德市卫生健康委通报,2月13日0-24时,全市新增确诊病例1
  • #张泽禹[超话]##张泽禹 十五新幕勋荣与赴##张泽禹0430生日快乐##张泽禹 天生闪耀# 小宝,今天是你的15岁生日,愿每一岁都奔走在自己的热爱里,相信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