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丽城镇建设为总抓手——让“苏溪诗路”金名片越来越靓丽

苏溪镇位于义乌市东北部,总面积一百○九点一平方公里,紧依国际商贸城,交通发达,是浙江省省级中心镇,省级高新园区的核心区,是义乌市一体两翼义东北高新产业带的主要功能区。

翁界村水上乐园。祝旭伟 摄
今年以来,苏溪镇党委政府以美丽城镇建设为总抓手,咬定“孝义苏溪、光明之都”定位,紧扣“环境美、生活美、产业美、人文美、治理美”“五美”要求,在纵深推进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产业转型升级、社会智慧治理、提升文化内涵的同时,突出“诗意苏溪”主题,打造“苏溪诗路”,张开磅礴激昂的气势,迈开铿锵激越的步伐,营造“有诗有远方”的生活环境,描绘理想的壮丽画卷,满足人民群众幸福生活需求。
绿水青山 诗情深深
苏溪镇拥有丰富的山水生态资源,它们营造成了苏溪浓浓的诗情画意。苏溪镇有双溪、齐庐山、五古山等风景区。西部的齐庐山山体自然,风光峻秀,集雄、夸、秀、峻、幽、险于一体,自然人文景观众多。齐福寺、百态济公院、东青进士祠、禅升化家、藏龙洞、神龟盗丹岩等,与景区内的奇山、奇水、奇岩共同构成了别具特色的风景;五条山岗汇聚一处的五古山,为东青溪源头,流向自北向南,流至东青村,最终汇入义乌江,为义乌江17条支流之一。
东部的龙祈山山势挺拔巍峨,山下溪流与从清潭山而来的溪流汇合,自东往西、折而向北流入浦江,旱时居民祈雨,故名龙祈山。在宋代,龙祈山因为地理位置的重要,设置巡检司。在元代,龙祈山增设龙祈驿。明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龙祈山升格设龙祈乡巡检司,并载入国史。清代,升格为龙祈镇。《清史稿·地理志》载:“(义乌)镇四:龙祈、苏溪、佛堂、廿三里。”龙祈名列义乌四镇之首。崇祯皇帝对明工部侍郎金世俊(公元1573—1658年)封地于龙祈山,并赐立下马坊,题诗赞颂:“清执断案事明祥,诚忠报国天下英。”

颜坞孝义活动。胡木水 摄
清潭山,风光秀丽,其最高处曰“春冈雪顶”,有石如鸟喙突出,称“鹰嘴岩”,古人曾命此景为“春潭鹰啄”,名列古代“义乌八景”之一。自清潭山奔泻而下的溪流,是大陈江苏溪镇内最重要的水脉。大陈江苏溪段,古时叫做“酥溪”。苏溪原名“酥溪”,“苏”字原来写作“酥”。古人常用“酥”来形容水,一个“酥”字,尽显内涵气质。唐代韩愈就曾写过:“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旧志书记载说:“其水甘而腴,有类于酥。”
“苏溪”这两个字,本身既是地名,更蕴含着浓浓的诗意。这条以往称为苏溪、现在叫做大陈江的溪流自清潭山自东往西奔泻而来,带来浓浓的诗情画意。这溪流直冲苏溪镇西金华山余脉的小山滴水岩山,一番激荡之后北折汇向浦阳江,蜿蜒曲折,越诸暨、过萧山,最终汇合到钱塘江,滚滚注入大海。自古以来,苏溪沿岸的山水令无数文人墨客驻足留恋。尤其以唐朝诗人戴叔伦的《苏溪亭》最为著名:
苏溪亭上草漫漫,
谁倚东风十二阑。
燕子不归春事晚,
一汀烟雨杏花寒。
这首诗把绵绵的乡愁,融合到料峭的春风、迷蒙的烟雨、漫漫的春草、静美的杏花中。如此诗韵人情,实在隽永醇厚,为广大市民寻找“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营造无限意境。诗意,是一种环境优美的最高级形态。
千年文脉 诗意悠悠
苏溪镇孝义文化源远流长。义乌古称乌伤。据义乌县志记载:“秦颜孝子氏,事亲丧,葬亲躬畚锸,群乌衔土助之,喙为之伤。后旌其邑曰乌伤,曰义乌,皆以孝子故。”此孝子即是颜乌。后来,颜乌后裔聚居地,就选择在苏溪镇颜村。孝义成为苏溪镇根脉文化。苏溪镇因孝义而增添浓郁的地方特色。

高新区的晨雾。祝旭伟 摄
同样,苏溪诗意文化历史悠久。700多年前,一代大儒石一鳌来到苏溪讲岩山,在山脚创办了一所不同寻常的书院。据《嘉庆义乌县志》记载:“讲岩,县西北三十里苏溪,石氏一鳌讲学处。”讲岩山与溪流、滴水岩、睡魔岩等应该相互毗邻。在宋元时代,讲岩书院在金华地区乃至浙江范围,一直名闻遐迩,享有较高的声誉,远近求学者纷至沓来,从学者最多的时候达到数百人,一时间名声大震。这里诞生了一大批青年才俊、学者大咖。其中有义乌唯一的状元王龙泽以及元代“儒林四杰”之一的黄溍等。而元末明初著名文学家、明代开国文臣之首的宋濂,名震域中的文史学家、名动天下的一代忠烈王袆,历任翰林编修、监察御史等职的杜门书院开创者傅藻,还有义乌元明两朝史上名人傅烁、金涓、朱廉等都是石一鳌的再传弟子。
值得书上一笔的还有苏溪的“水竹洞天”,那里曾经举办过名闻遐迩的“文学沙龙”。元末明初,苏溪胡宅村胡琏(字伯器),洪武十三年(1380),胡伯器被授予户部郎中,后任户部侍郎。胡伯器晚年退休后,在家乡苏溪讲岩山旁,精选清凉之地,起屋建亭,遍邀名士,优游其中,吟诗作赋,创办“文学沙龙”,俨然是追慕古风的文人雅集之诗词大会,谈诗论文。此后,一批文人墨客纷至沓来,留下许多精美诗文。如,元末明初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宋濂,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兴致勃勃地写下了一篇美文《水竹洞天记》,后面还余兴未尽地附录了一首诗:
菉竹兮青青,晨冰泮兮水气清;日杲杲兮在牖,翠蕤翘翘兮鸟和鸣。
菉竹兮如幄,清飚兴兮动新箨;挹微波兮坐嘉荫,神周游兮澹泊。
竹被兮庭中,水流兮阶下;揽明月兮吹参差,望美人兮延伫。
白石兮如雪,风冷冷兮相轧;岁云暮兮何心,聊逍遥兮安节。
湛清酤兮金樽,操鸣弦兮吹篪与埙;流光去兮如水,胥为乐兮无谖。
清代诗人范干(金华人)在一次宴饮时即兴赋诗《水竹洞天》:
苏溪溪上亭还好,水竹清幽胜倍加;
万千修篁领风月,一泓寒玉浸烟霞。
讵知洞府神仙窟,便在山林处士家;
安得携朋并载酒,烂题诗句发英华。
光明之都 诗路坦坦
中央领导曾深刻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近年来,苏溪镇与义乌市信息光电高新区通力合作“招大引强”,以浙商回归为突破口,产业链招商为重点,引进培育了17家国家高新企业和10家上市公司,其中全世界光伏光电前五强中有3家在苏溪落地,形成了以华灿光电、瑞丰光电、木林森为主导的光电产业链和以爱旭太阳能、天合光能、东方日升为主导的光伏产业链。高新企业的培育落地带来高层次人才的集聚,苏溪越来越成为产业集聚打造人才高地。

苏溪夜景。祝旭伟 摄
2020年10月12日,浙江省诗路文化带建设暨浙东唐诗之路启动大会在天台召开。省委书记袁家军作出批示,省长郑栅洁出席大会并按下浙东唐诗之路启动键。袁家军在批示中指出,高水平建设诗路文化带是全面展示浙江诗画山水、推进美丽浙江和文化浙江建设的内在要求,是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的重要举措。郑栅洁说,要努力把诗路文化带建设成为魅力人文带、黄金旅游带、美丽生态带、富民经济带、合作开放带,打造成为“重要窗口”标志性成果,把浙江大花园建设成为国内外游客向往之地。
为此,苏溪镇党委、政府一届接一届干,一任接着一任干,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不断创新、不断进取,打造着苏溪一流的环境,让人民群众能够诗意地栖息……
苏溪镇把“诗路苏溪”切入到大陈江开展美丽河湖建设中。2020年6月9日,苏溪镇党委、政府邀请专家进行了一场研讨活动。思想火花碰撞的结果是,苏溪镇建设“诗路”的建议获得了广泛认可,大家提议将“诗路苏溪”表达方式改为“苏溪诗路”,并就如何建设“苏溪诗路”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
于是,苏溪镇组织了诗人采风、诗歌大赛等一系列活动。一方山水谱写无数诗篇,一首诗歌展现一处魅力。《浙江诗人》编辑部主任吴群燕,她作为苏溪诗路采风策划人,创作了《苏溪四题》,其中那首《苏溪》写道:
在神的视角,苏溪是一种浸润
在人的视角,苏溪是一种倾注
……
杭州诗人吴红霞,创作了《乌伤之翼》一诗,写出了特有的情感:
颜乌并不是你唯一的名字
那传说中的乌鸦,展开寓言的翅膀
遮蔽了很多另外更美的颜色
就像永恒的标志
使我们看见
什么才是父母的恩泽
又是谁,给了我们青春与往事
……
中国计量大学人文与外语学院院长、中国唐诗之路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邱高兴教授,中国计量大学人文与外语学院浙江唐诗之路研究所所长、中国唐诗之路研究会理事兼秘书处办公室主任房瑞丽副教授等认为,“苏溪诗路”应该说是钱塘诗路的“上游末端”,好比人体神经系统的“神经末梢”。“苏溪诗路”可以纳入钱塘诗路的大体系之中。
苏溪镇加快启动“一路一线”“苏溪诗路”建设——“一路”,即以大陈江(苏溪段)为主轴,“一线”即以慢养龙祈美丽乡村精品线为主轴,围绕这两条主轴,挖掘现有资源基础,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分步实施,提升“苏溪诗路”建设内涵,扩大“苏溪诗路”建设外延,通过“苏溪诗路”的打造,从而树立苏溪品牌形象,提高苏溪环境质量,全域打造富裕而美丽诗意浓浓的环境。
经过美丽城镇建设,苏溪镇城乡面貌发生了深刻蜕变:这里的基层党组织,担当引领;这里的老百姓,和睦相处;这里的工商业,繁荣兴旺;这里的居民区,秀美洁净;这里的街巷弄,秩序井然;这里的溪堤岸,水清柳绿……
新老苏溪人,生活在现代化高楼大厦与山水田园和谐的画卷里:校园里有莘莘学子的书声琅琅,田园里有游客们的轻歌曼舞,大街上有东风夜放花千树的梦幻美景……如今的苏溪,似乎已有了“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理想社会的雏形,人们可以过着近乎理想的诗意幸福生活。
诗意苏溪,发展煌煌赫赫!
(原标题《以美丽城镇建设为总抓手——让“苏溪诗路”金名片越来越靓丽》,原作者方星梁。)

#历史文化知识#
唐朝的工资
唐朝官员工资分为禄米、俸钱、职田、禄力诸项。而唐代前期与中晚期的俸禄制度又有差异。
【禄米】
唐朝前期官员禄米,最初因袭隋制。京官年禄如下:
正一品七百石,从一品六百石
正二品五百石,从二品四百六十石
正三品四百石,从三品三百六十石
正四品三百石,从四品二百六十石
正五品二百石,从五品一百六十石
正六品一百石,从六品九十石
正七品八十石,从七品七十石
正八品六十石,从八品五十石
正九品四十石,从九品三十石
隋朝官员禄米是春秋两季支付,唐朝改为一年一给。而且武德年间只有京官给禄,外官无禄(贞观二年改为外官有上考者给禄),而是发给职田,以田租收入代替禄米。其原因是唐初草创,情势所迫。贞观年间户口稍殷,廪仓已实,于是外官也发给禄米,而且正八品至从九品岁禄分别增至67石、62石、57石、52石,春秋两季发给。唐初岁禄是给粟(禄粟),后改为给米(禄米,去壳的糙米)。即使是给粟,也是按照米来折合计算(1石粟=6斗米)。
唐玄宗前期,修改禄制,正四品岁禄增至330石,从四品至从七品不变,正八品至从九品分别为60石、55石、55石、50石(敦煌《唐天宝令式表残卷》,正九品与从八品岁禄相同,疑有抄写讹误)。
唐朝官禄的支给,按照品级而不是职事,京官俸禄优于外官。致仕官员发给半禄。高宗时吏部侍郎刘祥道曾上疏提到,每年致仕退休的官员,约占官员总数的1/30。

【俸钱】
除了禄米之外,唐朝官员还发给俸料钱,大体包括月俸、食料、杂用、课钱四部分。月俸钱用于官员购买粮食之外的生活必需品,食料钱用于工作餐和个人生活,杂用钱用于自备必需的工作用品。课钱(防阁)则相当于给官员服力役者的代役钱。

唐初草创,国库空虚,因此各官衙纷纷以本衙公款放贷,以利息给官员发工资。高宗乾封年间,以各地的租庸脚直钱和税钱给官员发俸。其标准如下:
一品,月俸八千,食料一千八百,杂用一千二百(合计一万一千钱)
二品,月俸六千五百,食料一千五百,杂用一千
三品,月俸五千一百,食料一千一百,杂用九百
四品,月俸三千五百,食料七百,杂用七百
五品,月俸三千,食料六百,杂用六百
六品,月俸二千,食料四百,杂用四百
七品,月俸一千七百五十,食料三百五十,杂用三百五十
八品,月俸一千三百,食料三百,杂用二百五十
九品,月俸一千五十,食料二百五十,杂用二百
开元年间,京官月俸如下:
一品,月俸八千,食料一千八百,杂用一千二百,防阁二万(合计三万一千钱)
二品,月俸六千,食料一千五百,杂用一千,防阁一万五千
三品,月俸五千,食料一千一百,杂用九百,防阁一万
四品,月俸四千五百,食料七百,杂用六百,防阁六千六百零七
五品,月俸三千,食料六百,杂用六百,防阁五千
六品,月俸二千三百,食料四百,杂用四百,防阁二千二百
七品,月俸一千七百五十,食料三百五十,杂用三百五十,防阁一千六百
八品,月俸一千三百,食料三百,杂用二百五十,防阁六百二十五
九品,月俸一千五十,食料二百五十,杂用二百,防阁四百一十七

【职田】
唐朝因袭隋制,给京官、外官职田。而且唐初外官无禄米,只给职田,以所收麦粟充当禄米。其标准(京外官一致)是:
京官一品12顷,二品10顷,三品9顷,四品7顷,五品6顷,六品4顷,七品3顷50亩,八品2顷50亩,九品2顷
外官二品12顷,三品10顷,四品9顷,五品7顷,六品5顷,七品4顷,八品3顷,九品2顷50亩
这一标准比隋朝的职田高得多,相当于两倍至两倍半。多为租佃经营,收入为粟、麦、米(南方)、草(马料)之类。官定租价“(每亩)无过六斗”,但实际收租标准比这高得多,连高昌县这种土地贫瘠干旱的地区,都有亩纳麦粟八斗乃至一石一斗五升的。此外还要“丝课加征,田树兼收”。
除了给官员的职田之外,官府还有公廨田,其收入有公用、私用两部分。公用收入用于官厨粮料之外的杂食及相关开支,私用部分则用作官员收入的补充。此外唐朝的勋官、散官、职事官还有永业田、勋田、赐田,作为收入的补充。

【禄力】
唐朝京官按照等级高低,分给人数不等的防阁、庶仆(五品以上为防阁,六品以下为庶仆);地方州县官有白直、执衣等官给力役。这些力役都是由丁男服役充当,比如白直,每年要为官员服役四个月。如果要避免征发力役,则需纳钱雇人代役。开元年间,京官防阁员数及纳钱额如下:
一品,给防阁96人,月纳钱20000文(分配给一品官员96人服劳役。如果其中某人不想服役,则需要缴纳20000/96=208文的代役钱。如果36人选择服役,60人选择纳钱,则这个一品官每月有12480钱的现钱收入)
二品,防阁72人,月纳钱15000文(人均208文)
三品,防阁48人,月纳钱10000文(人均208文)
四品,防阁32人,月纳钱6607文(人均206文)
五品,防阁25人,月纳钱5000文(人均208文)
六品,庶仆12人,月纳钱2200文(人均183文)
七品,庶仆8人,月纳钱1600文(人均200文)
八品,庶仆3人,月纳钱625文(人均208文)
九品,庶仆2人,月纳钱417文(人均208文)
此外唐朝三师、三公、开府仪同三司、嗣王、郡王、上柱国带二品以上职事官等三品以上官,有亲事、帐内,是由品官子弟担任的仪卫陪从,也是其出仕入官的途径之一。但如果不愿意去,也可以纳钱代役,不必亲上。
开元末年,京官岁禄15万石左右,外官97万石左右,合计约122万石;京官俸料钱约20万贯,外官俸料钱约80万贯,总计约100万贯。按照当时的财政规模,是可以承受的水平。但到中晚唐时期,由于政局混乱,国家财政困难,冗官太滥,钱物价格波动,以及藩镇割据等原因,官员俸禄不再有唐前期那样整齐划一的定制。唐玄宗开元年间,天下外官一万六千余员。而唐宪宗元和六年,外官竟达二十六万零二十三员。财赋支出,“最多者兵资,次多者官俸,其余杂费,十不当二事之一”。
到唐德宗建中年间,每岁天下共敛赋税3000余万贯,其中2050万贯以供外费,950余万贯供京师。而且由于许多藩镇割据的州县不向中央纳税,导致外官的俸禄比京官优厚很多。这一现象实际上也有唐肃宗年间,宰相元载因“仕进者多乐京师,恶其逼己”而削减京官俸禄的原因在内。元载改动的内容包括:京官不再给岁禄米,外官给半禄;京官不再给俸料钱,外官给半俸(半钱半帛);京官给手力课,外官给白直、品子课。
总的来说,唐前期的岁禄+月俸制,到中晚唐基本演变为月俸制,包括官给力役也折资变现,纳入月俸之中,而禄米、职田在俸禄中的比重大量下降。
(图片来源于网络)

#芜湖文旅那些事儿# 说古论今范罗山

在芜湖市区的核心地带,有一座人尽皆知的风景:范罗山。它地处闹市,却又幽静无比,山上古木参天,又有许多历史掌故,今天“芜湖山志”就来说这座范罗山……

传说范罗山

据乾隆版《太平府志》记载:范萝山,俗名饭箩,在县西北五里,址毗赭麓,崇林邃密。饭箩山之名来源于一个传说,据传某年大荒,庄稼颗粒无收,芜湖一带的百姓饥饿难耐,眼看都要饿死。一个逃荒老人饿倒在路边。一位好心的老婆婆看到,回家舀了一碗米汤给老人喝。老人道谢后,从怀里掏出一个又冷又硬的馒头,告诉老婆婆,要她拿一粒米与馒头同煮,便会有奇迹出现,救活一县百姓。老婆婆将信将疑,回家后按照老人所说,将一粒米与馒头同煮。果然,不一会,随着浓浓的饭香,香喷喷的米饭便从锅里溢出来,涨潮般地堆满了老婆婆的屋子,随后涨破屋顶,形成一座米饭山丘。四乡八镇的百姓闻讯纷纷赶来,但米饭山丘怎么吃都不减少,渐渐成为了一座山,于是便被称之为“饭箩山”。

传说固然神奇,但还是有它的现实基础。因为芜湖本来就是鱼米之乡,只要人勤,地就不懒,丰收是常态;加上芜湖民风淳厚,乐善好施,因而才有了这样的传说。

四季范罗山

范罗山,四季景色各异。《太平府志》称其“宜盛燠纳凉”,尤以“秋暮红树最佳,枫荫森映”。清汤圣侣所作《范罗山赋》则对范罗山的四季景色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说该山“是以时维春也,山容秀丽,树色青葱。暖浴凫鸥,草沾天而送绿”,到了夏季,则是“阴阴灌木,聒千啭之黄鹂;漠漠长天,飞一行之白鹭。云横隔岸,变若奇峰;雨过山前,悬如瀑布。”等到秋天来临,“则又天高气爽,崖仄云阴。枫叶霜沾,樵客径归红树冷”,即使是在万物凋零的冬天,范罗山也是“其容莽苍,天一色矣云为同。”

汤圣侣,字右衡,邑庠生,即县里的秀才,据民国八年《芜湖县志》载:“颇研诗赋,漱芳六艺,江表风雅争指焉。有《啖蔗斋诗草》刊行于世。 ”

山水范罗山

萧云从(1569-1673)有《范罗山》组诗,全景式地介绍了范罗山及其周边环境,西临长江东望古城,山上春意盎然,姹紫嫣红。如“罗山顶上望残春,盎盎春气喧游人。春林葱郁张高阴,悲号鶗鴂摧春心。”“深青芜绿艳膏沐,江镜浓铺画一幅。濯枝屈拂松千株,忽使一山俱有骨。”“虚空不留指点痕,依山长啸楚天惊。纵情流兰无滞想,静心相对澄江平。”他的这一描写,与《太平府志》所述“(范罗山)南瞩粉堞如画,烟火万家,接长江停舫,故眺历者,常携巵选胜而饮,为乐郊韵事。”是一致的。

萧云从传世之作《太平山水图》中有“范罗山图”,并撰有题记为南宋萧照七言绝句《范罗山》并画法。萧照,字东生。绍兴年间(1131-1162)进士,任画院待诏,补迪功郎,赐金带,受到高宗看重。七言绝句《范罗山》系萧照游范罗山所得,按萧云从说法,画亦由萧照所作。萧云从仿其意而为之并介绍其画法。

名胜范罗山

范罗山一直是我市的一处风景名胜处,山上有万松庵、圆照寺,东麓还有三昧庵,周边还有法华庵、护国庵,其中尤以圆照寺为出名。《太平府志》云:“(范罗山)间有圆照寺,层楼杰阁,望者疑天际珠宫。”《芜湖县志》称:“圆照寺,俗名铁佛寺,宋时建,明万历三十年重修,内供铜佛铁佛各一座。”即现今为铁佛花园处。黄钺(1750-1841),芜湖乡贤,乾隆进士。范罗山是他晚年在芜退休养老常去之处,圆照寺僧、三昧庵僧皆是他的好友。他在《于湖竹枝词》中有《三昧庵看天竹,圆照寺探梅,因题其壁》,是其范罗山一日游之作。《于湖竹枝词》中“野老堂前春尚寒,闵园篱外雪初残;输他铁佛拈花笑,让与如云万众看。”有黄钺自注:圆照寺俗呼铁佛寺,有梅甚古,花时游者不绝。

圆照寺古梅也很有名,花开之时,赏梅之人络绎不绝。黄钺有《晦日圆照寺看梅》一诗,称“梅仙知老不知年”;徐宝善(1790-1883),嘉庆二十五年(1820)进士,舟行经过芜湖,专程上岸赏梅,并作《圆照寺古梅歌》。他在诗序中写道:“(圆照)寺在芜湖西城外里许,白梅一树,花时如雪,孤根盘拗,古意盎然。根径可尺,中岐两干。上亭亭如盖,真数百年之物也。”他认为:“鸠兹城西有古梅,传是金源(也有人说是金元)旧时物。”

西风范罗山

芜湖自光绪二年(1876)开埠以来,就相继有英领事署、税务司、海关等机构入驻。据民国八年版《芜湖县志》记载:“税务司住室,在范罗山,计洋式楼屋三所,一为税务司住室,一为副税务司住室,一为各帮办洋员住室,四周植树,中有球场。”

这个记载与范罗山上现有三座西洋建筑是吻合的,但该《芜湖县志》又有记载:“英领事署,在范罗山。因烟台条约,于光绪三年,由英国领事官建筑新式楼房一座,四周绕以垣墙,以为英领事官办公之地”。

这就让我疑惑起来,难不成范罗山上还有第四座西洋建筑存在?笔者曾经在原市委大门口(华兴街)看到过“英税务总司地界”石碑,后被市文物办收藏。据此,范罗山上三栋西洋建筑物均应属于英税务总司,但“英领事署”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仔细推敲,原来英领事署建于光绪三年(1877),到了民国初年,应该已是搬迁而让位于税务司了。至于领事署搬到哪里去了?不得而知。有人说雨耕山上的英领事官邸是领事官住处而非领事官办公之地,姑且存疑。

对于这三栋西洋建筑,徽宁池太广道袁昶(1846-1900)任职芜湖期间,曾有过访范罗山的经历,称其为“海客别墅”,有《游范箩山海客别墅》《海客别墅》诗二首,其中《游范箩山海客别墅》云:“连岩叠翠杳沉沉,卜筑何年海叟寻。沙路磐纡出林表,洞扉窈窕敞花阴。修鲸负曝嘘云气,啭鸟穿林送妙音。历历风帆度江树,雕阑凭处一开襟。”

军事范罗山

范罗山虽为我市的一处制高点,但志书上并未有驻军记录,笔者只是看到一些零星记载。据芜湖市档案馆藏1948年10月21日《大江日报》报道:芜湖军政分府都督吴振黄回忆,辛亥革命期间,革命党人 “将(安庆)退芜官兵组成敢死队,于九月十九夜袭据了军械局及火药库。迨至天明后,调驻江口之第二营进驻范罗山,俯瞰全市。”

又据《芜湖军事风云》记载:太平天国期间,1853年(咸丰三年,太平天国癸好三年)太平军曾在范罗山驻扎;1949年4月24日芜湖城市解放之时,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兵团三十军军部、八十八师师部、二六二团团部均驻扎范罗山。对于原三十军军长谢振华将军来说,芜湖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85年3月,老将军偕夫人来芜,踏访当年曾经战斗、工作过的地方,并在范罗山原三十军军部驻地门前拍照留念。1949年4月28日换防以后,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兵团十军政治部入驻。同年8月,十军撤走以后,范罗山一直是中共芜湖市委所在地,但具体市委是何时入驻的,我曾遍查档案资料、遍访相关人士,均未见其详,实乃一大遗憾。
(本条微博来自芜湖传媒集团·大江晚报,作者 秦建平)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满月宴客,母子烧死(出自《法苑珠林》) 唐显庆中,长安某氏,生儿满月,大宴亲朋。想要杀一头羊,羊多次向屠夫跪拜,屠夫不予理睬,被杀死。一会儿,羊放入锅中烹煮,
  • 这车诠释了什么叫做好钢用在刀刃上,你从外观上看,它的改变就很小,跟R style区分在于前杠的喷漆方案[笑cry][笑cry][笑cry]如果你选哑光灰,恭喜你
  • 据说19年才是第一次播种盛放,鲜少人知道的宝藏地,还是不需要的哦~新都桥从来就有「摄影家走廊」的美誉。[偷笑]十一假期来川西吧…每一天都生活在人间仙境里#十一假
  • 我也是买家之一,关于她最近账号被封,我试着联系到了她一下是她的解释,她说让买了东西的姐妹在xy私信她+她vx。我也是买家之一,关于她最近账号被封,我试着联系到了
  • 要不是一个陌生网友的提醒,女孩永远不知道自己成为了群里的主角。 要不是一个陌生网友的提醒,女孩永远不知道自己成为了群里的主角。
  • 答题的姐你很明白hi//6没有分票,为什么不直接给否定答案,我们这几个活该给你当枪使。滚呐,祝你永远狗运倒霉,每次见饱比都是最衰的!
  • 本是一个喜爱分享的人,有时候想记录一下,可是发现朋友圈or抖音都有太多认识的,不想让看到。有时候就想封闭,往往喜欢一个独立的空间去绽放自己,其实觉得 这里正合适
  • 3.你可以在网上骂我,我当然也可以在我自己的微博反驳,你带我大名,我给你贴心打好码,这么看来,我的个人素质,起码比你们强一些。#檀健次1005生日快乐# |#檀
  • 你想取得成功,你还要面临无数的天花板让你去撞。有的时候不是你想努力就能成功的。
  • #文轩[超话]#wx#碗盆楼内唯一all粉# wx#碗盆世界第一甜# 你们一次次女化宋亚轩,他成为你们口中的“百家雷”“你不知道刘耀文被造谣说和工作人员染情侣发
  • vlog里,何超莲分享了自用的一些护肤好物,还有时尚穿搭,百元到四位数都有,真的是很用心: 面膜类她真的是很爱伊菲丹这个品牌!vlog里,何超莲分享了自用的一些
  • 节前的日常工作碎片一早接老板电话 临时陪她去个地方 原本洗完澡换好衣服准备踩点出门上班来着 这会老板说你不画个妆吗 额[二哈] 好吧 简单10分钟擦个隔离涂套件
  • 刚拉开帘子,就听医生语气严肃:“你年轻时子宫受了伤,没人告诉你你怀不了孕吗?  “那个我没事儿,没想不开。
  • 中秋,团圆日,拥有这五样,一生都幸福!在这个节日里,最美好的祝福送给你,希望你拥有这“五个字”开开心心过中秋,健康平安享厚福!
  • 我始终认为,作为一名合格的医生,一定要做到三个“一”不让患者多花一分冤枉钱,多跑一里冤枉路,最后也是患者最关心的,一定要用对药,早日帮助患者恢复健康有一次,医院
  • 我们在这三个小时内从日落等到了天黑,打了市长热线、110无数个电话,终于找到了那个铲车司机把车开走了我还光着腿,在内蒙古7度的天气里瑟瑟发抖[开学季]好在现在已
  • 算了还是给zyj买标配的拖鞋吧~srds那个兄弟对不起、、、过了个马路,又碰到一个推销的兄弟(dbq你长的好像丁真)我真的服了今天要干啥、、拿着一个喷的东西不知
  • 一些小观察:关于某些社会事件但凡是比较了解人文社科的人(比如爱看政治经济历史这类的)都会反对,而热爱艺术和文学(尤其是学艺术的)的都会支持,有时候我会觉得太不接
  • ”据了解,此次古城定向赛将于10月15日开赛,比赛期间,我市在开元寺塔广场还将举办古塔市集之古韵雅集等活动,广大参赛运动员可前往体验。“醉美金秋 乐游定州”中
  • 半年过去,日记追赶不上我遗忘你的速度,最近想妈妈的时候只能听听微信语音“原来我对妈妈那么凶呀”不敢想未完成的遗憾,我会陷在过去出不来,遗忘变成了我的自我保护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