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今年夏天最火爆的古偶剧,一定就是鹅厂的《梦华录》了,该剧上线以来从未跌出过全网热度第一的位置,同时在豆瓣上斩获了8.5分的佳绩,引得诸多剧集艳羡。

剧中神仙姐姐刘亦菲在朴素妆造的设计下依旧是仙气满满,和古装男神陈晓搭档格外养眼,更是呈现出了强大的cp感,配合着男主对女主坚定不移的爱意简直让诸多剧迷磕到不行。

更是有诸多配角被剧方设计得相当丰满,出身富贵的池衙内堪称全剧的喜剧担当,看预告的话似乎和女主也有了一条情感线。

不过也有的角色成为了人人喊打的讨厌鬼,最突出的就是林允饰演的宋引章,不过通过她几次献身都迷失在诱惑中,深究一下其实他堕落的根源,在赵盼儿身上。

一回生二回熟,姐妹没有脱籍香

宋引章这个角色观众应该都非常清楚了,早在第一集出场就嚷嚷着要和周舍在一起,还和赵盼儿说过周舍答应她会和当官的亲戚求情帮她脱籍,宋引章觉得这是自己最好的出路了。

赵盼儿屡次和她强调宋朝的法度,认为周舍这个人不可信,但宋引章还是为了脱籍的目标和所谓的富贵和周舍私奔。

下场就是新婚当晚就被渣男打了五十大棍,被像个狗一样拴在院子里,饭和水都没有,周舍只有想要钱的时候才能想到她,如果不是赵盼儿卖弄风姿营救,宋引章根本没法活着到东京。

原本宋引章羡慕起张好好受人追捧的生活,交谈间也觉得张好好这种不被束缚还得人人夸赞的生活不错,于是想要靠着努力闯出一片天。

偏偏就在教坊弹琵琶的时候,被二号渣男沈如琢盯上了,对方见到她以后非常殷勤,各种欢迎,可宋引章还是长了点记性对他敬而远之,一方面还觉得顾千帆对她有意,所以保持好了矜持。

不过因为在宴会上大出风头,宋引章似乎有些忘我,回到家里就不停地念叨着宴会的繁华,来来回回说了几遍,被打断还是不满。

宋引章也坚持着自己的风骨,不同意大家做酒楼,甚至讽刺起一直给她捧场的客人,还觉得赵盼儿让她加演是在故意刁难。

这时候的宋引章心气已经高到了一定程度,不仅是得到了柯相公的褒奖,另一边还有两个优质男人爱着自己,俗话说就是飘了,不过当她得知赵盼儿和顾千帆都要订婚以后,瞬间被击垮,投入了沈如琢的怀抱。

仍然是没有打任何的招呼说走就走,因为沈如琢一直拿脱籍的事宜诱惑着她,一回生二回熟,宋引章的心里几个姐妹的分量永远不能和脱籍相提并论。

有样学样,姐姐有的我也要有

可是造成宋引章如此性情根源或许还是在赵盼儿的身上,虽然赵盼儿家是被贬为贱籍,但对于宋引章来说她们俩的身份就是一样的,所以她一直想要和赵盼儿一样摆脱贱籍,成为良民。

这就是宋引章将脱籍当作执念的重要原因,两个渣男也都是看中了这最重要的一环,将宋引章拿捏于股掌之间。

而且宋引章自诩琵琶技艺绝佳,有了过人的天赋和努力,可偏偏身处贱籍让她不得不备受冷眼,连在富贵人家里当个正房都困难。

可是和她一样的赵盼儿得到了进士的青睐,即将拥有凤冠霞帔,宋引章更多的想法就是羡慕,只要她靠着欧阳旭的关系摆脱了贱籍,也可以走和赵盼儿一样的路子。

事不与愿违,赵盼儿被欧阳旭抛弃,在宋引章的心里就是我是被周舍抛弃,你被欧阳旭抛弃,又回到了同一水平线上,于是她和姐妹们要一起不嫁人。

宋引章自视甚高,所以她会觉得顾千帆会倾倒在她的石榴裙下,甚至在心底里暗暗和沈如琢对比,不过明显是救她性命的顾千帆更胜一筹,所以她尽可能地屏蔽了沈如琢的殷勤。

但得到真相原来顾千帆要成为自己姐夫以后,瞬间建立起的三观都崩塌了,原来小丑竟是她自己。

于是宋引章迫切地想要找到一种自己存在并且有价值的证明,于是飞奔到了沈如琢的府上,几天的时间该发生的都发生了。

此时的宋引章觉得沈如琢是唯一一个在乎自己的人,无论是身体或是琴技,她终于实现了这种价值,混淆了一些概念,这也是角色最可悲的地方。

到了沈如琢送出火珊瑚的时候,宋引章回忆起了赵盼儿大声呵斥她的时候,头上戴的正是火珊瑚,于是说了一句“我只喜欢火珊瑚”,真就是姐姐有的我也要有,她倒是没发现赵盼儿那天哭得有多伤心。

此时的宋引章觉得赵盼儿有了顾千帆,她有了沈如琢,关系再度对等得到了心理需求,于是心满意足地和沈如琢发生了亲密关系。

宋引章悲剧最大的原因是来自于心底深处的攀比欲望,她羡慕着赵盼儿的生活,因为总觉得她们是一样的贱籍出身,不过宋引章永远不敢和高慧比较,蝼蚁和巨象攀比无异于是自取其辱。

可说到底赵盼儿从本质上就是从官家小姐被贬,身上的气度和精明的头脑是宋引章难以企及的,但她为了自己的私心从不会如此设想,归根结底也是在寻求一种心里安慰罢了。

总而言之,宋引章的悲剧和迷失的最大原因,就是她不甘于命运,却又总想着借男人之手脱困,没有想过靠着自己,心里也暗暗和赵盼儿较劲,可恶也可悲,而她最终的命运如何也是吊足了观众的胃口,具体发展就要关注剧情走向了。

【开启山西方言喜剧的新阶段——评太原莲花落轻喜剧《合浪浪许家》】

“七一”前夕,《合浪浪许家》这部优秀的话剧又要在青年宫剧场演出了,而且即将连演五场。我想,作为文艺工作者,用这样的作品迎接党的生日,实际上就是为党和人民奉献的最好的精神礼物。我还想,在全市人民迎接“二十大”召开的喜庆日子里,这部作品,肯定还会带给我们更大的快乐!

《合浪浪许家》是什么?它是“胡同巷子”的太原方言说法,是对改革开放后城市变迁史的一段提炼,是用“太原莲花落”串联的一台轻喜剧,是由本省笑星、歌星组合而成的精粹创作班底共同推出的话剧作品,当然,它更是本剧的三位核心人物——导演柴京云、主演柴京海与编剧兼主演王名乐的师徒友爱结晶,是山西太原、大同两大城市曲艺家们的凝聚和结合,是本土编创力量象征性的崛起,是对古城民俗的一次亲切的叩问,是对“非遗”文化元素的一次深度挖掘,是对地域题材蕴含的无尽宝藏的一次快乐的提醒,是对先辈名师的一次致敬巡礼,是对三晋风情的一次艺术再现,是对本乡本土过去时代的一次乡愁回顾——当然,方言话剧《合浪浪许家》出现的本身,就是一种由文化积淀所带来的艺术创作力的喷发:它的创作是自觉的,表演团队的合力是自觉的,呈现出的感人魅力是自觉且自然的。我认为,本剧至少在如下几个方面,都给予了我们一些深刻的启示:

一、巧妙的民俗切入以及方言的原生魅力体现。在本剧中,编导们展现出了特别珍贵的展示民俗文化的自觉性,将太原古城从改革开放初期到现在的一些生活景象——沉淀较长的生活景象自然地成为了当地的民俗——一一呈现。诸如:一号人物许有福靠修自行车为生的职业,既说明了这位主人公在太原“合浪浪”(胡同)的阶层角色,又将过去时代标志性手工业修理的职业给予了亮相,虽然这一职业目前已有所衰微;还有许家养的鹦鹉,也将那个时代流行于市民中的玩鸟——一种准风俗给予了展示。还有,大杂院内各个家庭的纷乱关系与纠葛,以及太原酒厂“高粱白”、“宁化府的陈醋”、“认一力的饺子馅”等等元素的渗入,特别是太原莲花落曲艺形式的贯彻串联,将地域特色一览无余地灌输给了观众。太原莲花落是已故的曹强先生在60年前发掘、整理、创立的一个独特的曲艺品种,它以纯正的(其实亦是按照汉语拼音发声)太原话为基调,融合了说、唱于快板中,亦说亦唱、快说慢唱,与表演中保存与发展了诸多的地方性语言,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在民族语言、地域方言迅速消失的时代,太原方言在这样一种形式的寄托之下生存繁衍,并且能够寄生于像王名乐这样的“90后一代”,堪称幸事一件。这也使我们想到:语言的承载与延续,其实就是民俗文化的承载与延续,而城市的记忆,既在固定的建筑中,也在流动的语汇里。珍惜每一种含有记忆的方言,不仅应该是“非遗保护工作者”的责任,也是曲艺家们特别是方言曲艺家们的责任。是的,本剧最重要的对太原民俗的展现,主要体现在了语言上——除了太原莲花落的曲艺元素之外,还包涵了太原话、五台话,同时也为了体现工业城市外地人多的特点,还加入了老师身份的标准普通话和调侃逗笑待业青年的山东话。舞台之上,语言的特别往往引发观众的笑点,但总体而言,我们看到了一台运用“晋方言”创作的好剧——强调一下,我们之所以对“晋方言”话剧给予如此的关注与重视,是因为,它是山西文化软实力的最重要的代表形式,是“晋商”先辈卧冰饮雪、艰难拓殖的文化沉淀,它也是晋剧、二人台、晋陕蒙黄河三角州民歌等艺术形式的最重要的语言基础。商路即戏路,商路即歌路,商路即艺路,这其中,太原方言,因了省城所在地的缘故,成为或应当成为“晋语区”的核心。事实上,细心人可以发现,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的方言,与太原的方言极为相似——也就是说,从太原北上,在跨越了忻州、雁北地区等地的方言鸿沟之后,太原方言与呼和浩特方言近乎神奇地重叠了——而这,实际上是晋中一带晋商,用几百年“走西口”的血汗经历所开发与渗透的历史结果。我们想说的是,通过对太原方言的溯源、挖掘、推广、研究与比较,以及通过对《合浪浪许家》这样的方言话剧的宣传和介绍,我们应该捡回山西与陕北、山西与内蒙古中西部、山西与张家口等区域的文化纽带,迎回飘泊在如上区域的晋商之魂,重新开通与这些区域的文化艺术交流,进而加强全面的经济贸易联系,找回历史的亲情与商情。

二、雄厚的创作班底以及集体创作组合的自发性。前面说了,《合浪浪许家》是太原、大同曲艺形式的融汇贯通,还是太原莲花落与大同数来宝创作经验的交流与碰撞。如果我们将太原莲花落与大同数来宝做一个比较,我们发现,二者的共同点颇多:一、二者都是本地艺术家创新的结果;二、二者皆用当地方言表演;三、最大的共同点,二者之所以在本地深入人心,是因为它们都有过硬的作品,而在过硬的作品背后,是因为太原莲花落的创始人曹强与大同数来宝的创始人柴京云,本身就是文化底蕴深厚的曲艺作家。当观众欣赏并且喜爱这两种快板形式的地方艺术时,常常因为看到他们本人的精彩表演而忽略了他们的创作实力,而当我们在仔细分析二者的成功因素时,也才透过表演研究文本时感叹:曹强与柴京云两人的创作功力之深厚、提炼生活现象之精准。很难想像,假如不是因为他们二人的创作,太原莲花落与大同数来宝能够有如此之大的影响力,有如此深远的吸引力。曹强创作的太原莲花落小段,如《卖花生》《看车祸》《立竿见影》等等,柴京云创作的大同数来宝《工钱》《隔辈亲》《望子成龙》等等,无论从取材的角度上看,还是从内容的鲜活度上看,更或从语言的精彩度上看,都比一般的曲艺作家水平要高。对普通市民阶层平凡生活的深切的观察,以及独具匠心、巧妙构思的提纯和提炼,使得曹强与柴京云为太原莲花落与大同数来宝创作的诸多作品,饱含着城市的烟火气,接续着世间的地息气,散发着乡土的草根气,也抒发着人生的七情六欲,表达着大千世界的变化多端,上得了厅堂,也下得了厨房,上能获奖,下有市场——实际上,是生活基础和创作的视角一直站在群众的角度使然,更是超功利创作的意外收获。令人惊喜的是,相当年轻的“90后”编剧王名乐,在师从了曹强与柴京云之后,真正站在了艺术大家的肩膀上,承继了太原莲花落与大同数来宝以上的优秀基因,用回顾的眼光,为我们送上了《合浪浪许家》这盘民俗大菜,将太原古城改革开放40年的过程,用喜剧的一角,给予了透视和表现。它的曲艺语言手法的运用,娴熟而轻巧;它的悲喜剧的揉合,贴切而无痕;它的人物身份的设置,照顾了各个层面;它的情节的回环、悬念的解扣,都表现出了较高的艺术创作的悟性。

三、省城文艺演出团体的内生动力及潜力挥发。《合浪浪许家》的出品单位是太原市歌舞杂技团,本身并不是常规性的演出话剧的剧团,但这个单位确实是根据自身条件和市场需求,在它的上级单位——太原广播电视台的支持下,大胆地进行了跨界的尝试,并且取得了成功。换言之,这个剧团没有因为主业是歌舞和杂技,而排斥作为“非遗”元素的太原莲花落。相反,该团的领导充分地重视和发挥了王名乐的作用,大胆起用这位在曲艺界崭露头角的“90后”人才,并且使金辉等名演员适当转型,在本剧中饰演了重要角色,辅助或配合王名乐的表演,同样取得了成功。而歌舞及杂技的元素在全剧收尾时给予了体现,也使我们看到了该团综合性的表演实力。实际上,歌舞及杂技在本剧中出现与否,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看到,这个艺术团体,对青年人才的重视和起用,这一点,我们应当给予相当高的评价!无论那一个行业,人才的竞争才是终极的竞争。用对一个人才,振兴一项事业,而这,也是我看《合浪浪许家》之后,最想发出的呼喊。

(作者:王 辉,为文旅部优秀专家,省政协委员,省文旅厅艺委会秘书长,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省宣传文化名家工作室领衔人,一级编剧)

【开启山西方言喜剧的新阶段——评太原莲花落轻喜剧《合浪浪许家》】

“七一”前夕,《合浪浪许家》这部优秀的话剧又要在青年宫剧场演出了,而且即将连演五场。我想,作为文艺工作者,用这样的作品迎接党的生日,实际上就是为党和人民奉献的最好的精神礼物。我还想,在全市人民迎接“二十大”召开的喜庆日子里,这部作品,肯定还会带给我们更大的快乐!

《合浪浪许家》是什么?它是“胡同巷子”的太原方言说法,是对改革开放后城市变迁史的一段提炼,是用“太原莲花落”串联的一台轻喜剧,是由本省笑星、歌星组合而成的精粹创作班底共同推出的话剧作品,当然,它更是本剧的三位核心人物——导演柴京云、主演柴京海与编剧兼主演王名乐的师徒友爱结晶,是山西太原、大同两大城市曲艺家们的凝聚和结合,是本土编创力量象征性的崛起,是对古城民俗的一次亲切的叩问,是对“非遗”文化元素的一次深度挖掘,是对地域题材蕴含的无尽宝藏的一次快乐的提醒,是对先辈名师的一次致敬巡礼,是对三晋风情的一次艺术再现,是对本乡本土过去时代的一次乡愁回顾——当然,方言话剧《合浪浪许家》出现的本身,就是一种由文化积淀所带来的艺术创作力的喷发:它的创作是自觉的,表演团队的合力是自觉的,呈现出的感人魅力是自觉且自然的。我认为,本剧至少在如下几个方面,都给予了我们一些深刻的启示:

一、巧妙的民俗切入以及方言的原生魅力体现。在本剧中,编导们展现出了特别珍贵的展示民俗文化的自觉性,将太原古城从改革开放初期到现在的一些生活景象——沉淀较长的生活景象自然地成为了当地的民俗——一一呈现。诸如:一号人物许有福靠修自行车为生的职业,既说明了这位主人公在太原“合浪浪”(胡同)的阶层角色,又将过去时代标志性手工业修理的职业给予了亮相,虽然这一职业目前已有所衰微;还有许家养的鹦鹉,也将那个时代流行于市民中的玩鸟——一种准风俗给予了展示。还有,大杂院内各个家庭的纷乱关系与纠葛,以及太原酒厂“高粱白”、“宁化府的陈醋”、“认一力的饺子馅”等等元素的渗入,特别是太原莲花落曲艺形式的贯彻串联,将地域特色一览无余地灌输给了观众。太原莲花落是已故的曹强先生在60年前发掘、整理、创立的一个独特的曲艺品种,它以纯正的(其实亦是按照汉语拼音发声)太原话为基调,融合了说、唱于快板中,亦说亦唱、快说慢唱,与表演中保存与发展了诸多的地方性语言,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在民族语言、地域方言迅速消失的时代,太原方言在这样一种形式的寄托之下生存繁衍,并且能够寄生于像王名乐这样的“90后一代”,堪称幸事一件。这也使我们想到:语言的承载与延续,其实就是民俗文化的承载与延续,而城市的记忆,既在固定的建筑中,也在流动的语汇里。珍惜每一种含有记忆的方言,不仅应该是“非遗保护工作者”的责任,也是曲艺家们特别是方言曲艺家们的责任。是的,本剧最重要的对太原民俗的展现,主要体现在了语言上——除了太原莲花落的曲艺元素之外,还包涵了太原话、五台话,同时也为了体现工业城市外地人多的特点,还加入了老师身份的标准普通话和调侃逗笑待业青年的山东话。舞台之上,语言的特别往往引发观众的笑点,但总体而言,我们看到了一台运用“晋方言”创作的好剧——强调一下,我们之所以对“晋方言”话剧给予如此的关注与重视,是因为,它是山西文化软实力的最重要的代表形式,是“晋商”先辈卧冰饮雪、艰难拓殖的文化沉淀,它也是晋剧、二人台、晋陕蒙黄河三角州民歌等艺术形式的最重要的语言基础。商路即戏路,商路即歌路,商路即艺路,这其中,太原方言,因了省城所在地的缘故,成为或应当成为“晋语区”的核心。事实上,细心人可以发现,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的方言,与太原的方言极为相似——也就是说,从太原北上,在跨越了忻州、雁北地区等地的方言鸿沟之后,太原方言与呼和浩特方言近乎神奇地重叠了——而这,实际上是晋中一带晋商,用几百年“走西口”的血汗经历所开发与渗透的历史结果。我们想说的是,通过对太原方言的溯源、挖掘、推广、研究与比较,以及通过对《合浪浪许家》这样的方言话剧的宣传和介绍,我们应该捡回山西与陕北、山西与内蒙古中西部、山西与张家口等区域的文化纽带,迎回飘泊在如上区域的晋商之魂,重新开通与这些区域的文化艺术交流,进而加强全面的经济贸易联系,找回历史的亲情与商情。

二、雄厚的创作班底以及集体创作组合的自发性。前面说了,《合浪浪许家》是太原、大同曲艺形式的融汇贯通,还是太原莲花落与大同数来宝创作经验的交流与碰撞。如果我们将太原莲花落与大同数来宝做一个比较,我们发现,二者的共同点颇多:一、二者都是本地艺术家创新的结果;二、二者皆用当地方言表演;三、最大的共同点,二者之所以在本地深入人心,是因为它们都有过硬的作品,而在过硬的作品背后,是因为太原莲花落的创始人曹强与大同数来宝的创始人柴京云,本身就是文化底蕴深厚的曲艺作家。当观众欣赏并且喜爱这两种快板形式的地方艺术时,常常因为看到他们本人的精彩表演而忽略了他们的创作实力,而当我们在仔细分析二者的成功因素时,也才透过表演研究文本时感叹:曹强与柴京云两人的创作功力之深厚、提炼生活现象之精准。很难想像,假如不是因为他们二人的创作,太原莲花落与大同数来宝能够有如此之大的影响力,有如此深远的吸引力。曹强创作的太原莲花落小段,如《卖花生》《看车祸》《立竿见影》等等,柴京云创作的大同数来宝《工钱》《隔辈亲》《望子成龙》等等,无论从取材的角度上看,还是从内容的鲜活度上看,更或从语言的精彩度上看,都比一般的曲艺作家水平要高。对普通市民阶层平凡生活的深切的观察,以及独具匠心、巧妙构思的提纯和提炼,使得曹强与柴京云为太原莲花落与大同数来宝创作的诸多作品,饱含着城市的烟火气,接续着世间的地息气,散发着乡土的草根气,也抒发着人生的七情六欲,表达着大千世界的变化多端,上得了厅堂,也下得了厨房,上能获奖,下有市场——实际上,是生活基础和创作的视角一直站在群众的角度使然,更是超功利创作的意外收获。令人惊喜的是,相当年轻的“90后”编剧王名乐,在师从了曹强与柴京云之后,真正站在了艺术大家的肩膀上,承继了太原莲花落与大同数来宝以上的优秀基因,用回顾的眼光,为我们送上了《合浪浪许家》这盘民俗大菜,将太原古城改革开放40年的过程,用喜剧的一角,给予了透视和表现。它的曲艺语言手法的运用,娴熟而轻巧;它的悲喜剧的揉合,贴切而无痕;它的人物身份的设置,照顾了各个层面;它的情节的回环、悬念的解扣,都表现出了较高的艺术创作的悟性。

三、省城文艺演出团体的内生动力及潜力挥发。《合浪浪许家》的出品单位是太原市歌舞杂技团,本身并不是常规性的演出话剧的剧团,但这个单位确实是根据自身条件和市场需求,在它的上级单位——太原广播电视台的支持下,大胆地进行了跨界的尝试,并且取得了成功。换言之,这个剧团没有因为主业是歌舞和杂技,而排斥作为“非遗”元素的太原莲花落。相反,该团的领导充分地重视和发挥了王名乐的作用,大胆起用这位在曲艺界崭露头角的“90后”人才,并且使金辉等名演员适当转型,在本剧中饰演了重要角色,辅助或配合王名乐的表演,同样取得了成功。而歌舞及杂技的元素在全剧收尾时给予了体现,也使我们看到了该团综合性的表演实力。实际上,歌舞及杂技在本剧中出现与否,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看到,这个艺术团体,对青年人才的重视和起用,这一点,我们应当给予相当高的评价!无论那一个行业,人才的竞争才是终极的竞争。用对一个人才,振兴一项事业,而这,也是我看《合浪浪许家》之后,最想发出的呼喊。

(作者:王 辉,为文旅部优秀专家,省政协委员,省文旅厅艺委会秘书长,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省宣传文化名家工作室领衔人,一级编剧)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抛“竹竹合”后林智坚自曝想选赵少康批这群人:什么都敢做】新竹市长林智坚倡议新竹县市合并成“大新竹市”。赵少康今(14日)在脸书发文表示,最近林智坚抛出新竹县市
  • #历日今史[超话]#隋恭帝杨侑(605年——619年),字仁辅,弘农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隋朝第三位皇帝(617年——618年在位),隋炀帝杨广的孙子,元德
  • 介绍一下我自己,秦一鑫-明亚保险经纪人,95后,白羊座。 ①明亚保险经纪人。 ②热衷于走遍世界,喜欢Cosplay二次元,火影迷一枚。 ③对宇宙的未知很着
  • 距离东京奥运会开幕1个月,大熊猫“仙女”与“比力”在东京上野动物园生下了双胞胎,其中一只幼崽重124克,另一只体重不详。“仙女”2005年7月3日出生在中国卧龙
  • ✐ ᵕ̈ ᴹᴼᴿᴺᴵᴺᴳ ꔛ‬ꕤ❞ ​​​人生,是认清与看淡,也是执着与勇敢, 万事,尽心尽力,而后,顺其自然。 ​ ~~~~~~~~~~~~~~~~ 今日份
  • #巴克提玛伽##阿特玛科里亚瑜伽##大师箴言# 主的圣名不是一个普通的名字。祂的圣名能消除人的一切罪业,使人脱离生死轮回,能给世界乃至宇宙带来和平。当你在念诵
  • 登录界面变了!康回好帅我好i 一进去发现有快乐抽卡活动我就选了龙舟、夜游神和康回,结果前两个都是一次十连就来了,康回却让我活活抽了160次!看来他也不是很爱我昂
  • #宋亚轩[超话]# #宋亚轩 少年如兰# 【9.17 part 2️⃣ 】 目标打咔2000✅ 魔饭生同步更新教程 ⚠️请集中【饭圈违规】的【互撕谩骂
  •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情感表达变得越来越深沉。 晚上去舅舅家吃饭,突然觉得舅舅真的老了,而我们,也已经过了在长辈们面前撒娇任性的年纪。我开始耐着性子听他们讲一些
  • 呜呜呜[泪][泪][泪]虽然上高中的时候骂学校骂得最凶 但此时此刻真的炒鸡怀念啊!诶 y开玩笑说我在屋里影响她大喊大叫还有类似于不自由的话 估计是嫌我事儿多不希
  • #第五人格[超话]#挂一下!!!大家千万别信,我是想跟对象出去旅游缺一点钱所以想卖号。本人第一次卖没有经验,态度也很好。听对面之前问的很多,我以为很真,没想到卖
  • 小姨子高考得了546分,一本的分数线正好是545分,可把她高兴坏了,她高兴的发了一条朋友圈:“哈哈,我这是什么运气,录取线545分,我刚好考了546分。老丈人立
  • #gboy男装# 最近,早晚开始有点小凉快了,秋上新,第一波!即将来袭!!! 0点起,新品第2件半价! 明天就是#七夕#啦,今日就来分享➏套男生的早秋穿搭,高
  • 百字明咒注音:南无金刚萨埵菩萨摩诃萨 om │ ban-ze^re sa-due-sa-ma-ya │ ma-nu-ba-la-ya │ 唵 │ 班 杂 萨
  • 微微一笑很倾城 摘一颗苹果 Zhai yi ke ping guo 等你从门前经过 Deng ni cong men qian jing guo 送到你的手中
  • tvN 15周年投票投出最爱的作品。 电视剧+综艺共选出15部 投票时间:9/13~9/30 结果发表:10/8 地址: 投票一天一次,一次可选5部电视剧 入选
  • 【极恶宇宙人 帝国星人】 英文名:ALIEN TEMPEROR 身长:54米 体重:3万9千吨 登场剧集:《梦比优斯奥特曼与奥特兄弟》 ZAT档案中记载的帝国星
  • #伦敦租房[超话]##英国·Hampstead Road (Cartmel)[地点]# 【一室一厅】豪华别墅 伦敦郊区新出一套超豪华别墅,地址Flat 3
  • 工作运程事业财运:我出生于1993年7月12日中午12点10分,在我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父亲为了我不受委屈一直没有再娶,由他一人拉扯我长大,到现在我也已经结
  • #朱一龙2021朱事皆宜# [浮云] #朱一龙2021爱你如一# 9.16第二十七波 主页拉黑 1、id:7229290281 2、id:74566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