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历史学家称美国进行秘密生物武器项目#【美国历史学家杰弗里·凯接受《环球时报》独家专访:美国正进行秘密生物武器项目】 美国德特里克堡军事基地和设在乌克兰等近30个国家的300多个生物实验室到底干了什么?美国历史学家杰弗里·凯近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我认为美国正在进行一个秘密的生物武器项目”。杰弗里·凯长期致力于研究美国在朝鲜战争中实施细菌战的黑历史,退休前在旧金山开设心理诊所帮助遭受美国中央情报局(CIA)虐待的人。他著有《关塔那摩的掩盖》一书,揭露美国使用酷刑的恶行。他告诉记者,美方近年来公布的文件已“实锤”美国在朝鲜战争中使用生物武器,而且,作为唯一在多场战争中使用过核武器、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的国家,美国仍表现出继续使用相关武器的危险倾向,令世人担心。更重要的是,美国政府一直试图掩盖真相,为所欲为,反对《禁止生物武器公约》建立核查机制。而国际社会需要做的就是敦促美国公开更多信息,并组建由高级别的权威人士参与的调查团。

“美军在朝鲜战争中使用同侵华日军731部队高度相似的生物武器”

环球时报:您长期研究美国在朝鲜战争中实施细菌战的史料,并将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公布的与细菌战有关的文件称为“能证明美国实施细菌战黑历史拼图中的最后一块”。在查阅CIA的解密文件后,您发现了什么?为什么说有足够的证据证明美国在朝鲜战争期间进行了细菌战?

杰弗里·凯:我们可以百分之百确定美国在朝鲜战争期间进行细菌战。这是基于多年来数百名目击者向不同调查人员提供的证据、美国国防部未经审查的可以查阅的文件、CIA已解密的朝鲜战争期间美方截获的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联络记录,以及美国空军和海军陆战队军官关于细菌战行动的一些近代声明。

2010年,也就是朝鲜战争爆发60周年之际,CIA决定解密一些高度机密的文件。我发现其中有20多份中朝两军内部通报遭遇美国细菌战打击的实际内容。这些文件由美国安全部门拦截并进行翻译和分析。我从这些文件中找到很多中朝军队向他们的指挥官报告受到细菌武器攻击的情况,如需要滴滴涕来帮助杀死被感染的昆虫、供给遭到破坏、因生物武器攻击部队无法行动等。这些美方实时获取的联络记录,证明了细菌攻击的发生。

环球时报:提到美国在朝鲜战争期间使用生物武器,我们想知道,为什么直到近些年,美国的战争罪行才被CIA解密的文件所证实呢?

杰弗里·凯:在美国,很多关于朝鲜战争的资料都属于机密,而且有的至今仍未脱密。我也是近期才非常震惊地发现,在冷战期间,从1951年到1965年,美国海关等部门截获大量来自苏联、中国、朝鲜以及东欧国家的材料,包含美国在朝鲜战争中使用生物武器的事实。但美国方面宣称,“这些都是相关国家的政治宣传”,并将材料销毁。

环球时报:二战接近尾声时,美国加紧改进细菌武器,并与侵华日军731部队这样的恶魔勾搭在一起。美国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与侵华日军731部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罪恶滔天的731部队负责人石井四郎曾是德堡的生物武器顾问。您认为,美国在朝鲜战争中使用的生物武器可能同日军731部队有关联,并提议国际社会应组建调查团对此进行调查。为什么推动调查这样难?阻力在哪里?

杰弗里·凯:美军在细菌战中使用的生物武器同日军731部队当年研究的生物武器高度相似。我不知道他们是否完全相同,因为很多文件是机密的。但对任何了解这段历史的人来说,两者有关联是非常可能的。美国陆军化学兵团主要负责美国生物战计划,该兵团在1953年的一份内部文件中提到朝鲜的“有限战争”,以及如何为了提高短期战斗效能把使用生物武器作为“临时政策”。我认为这些“临时政策性武器”就是日军731部队采取的武器类型,比如羽毛炸弹(让鸟类的羽毛沾染病毒),以及在中国使用的昆虫武器等。在美国与日军731部队和石井四郎签订协议后,朝鲜战场实际上成为美国从日本手中“继承”的生物武器遗产的大规模实验地。

至于说为什么推动对美国的调查这么难,或者说为什么让人们对这件事感兴趣这么难,一部分原因是冷战遗留问题,美国政府和其他西方国家政府对任何揭露自己罪行的人都非常敌视。我们可以看看朱利安·阿桑奇的遭遇。阿桑奇曝光了美国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战争罪行,下场是他今天仍在英国的监狱中,正与拒绝被引渡到美国做斗争。我不知道该如何解释。这很令人震惊,在很大程度上,美国就像是一个已将控制渗透到学术界和媒体的极权政府,一些人担心如果推动美国公开使用生物武器的资料或呼吁对此展开调查就会葬送他们的职业生涯。所以,他们什么都不说。人们害怕采取行动,这一幕我见多了,这很可悲。

“美国不敢公布全球生物实验室真相”

环球时报:最近几年,国际社会对美国本土的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以及美国设在全球,特别是俄罗斯周边(独联体国家)的大量生物实验室存在质疑。哈萨克斯坦等多国曾出现怪异的生物病毒灾难,有关让美国将这些实验室真相公之于众的呼声此起彼伏。美国的所作所为是否符合《禁止生物武器公约》(《禁止细菌(生物)及毒素武器的发展、生产及储存以及销毁这类武器的公约》)规定?对美国在全球搞300多家生物实验室的做法,您是否感到担忧?

杰弗里·凯:是的,很多人担心美国,可能还有一些别的国家,正在违反《禁止生物武器公约》。这些实验室里有很多秘密——俄乌冲突升级后,乌克兰实验室的有关文件被销毁、带走或者移除。美国政府或许会说他们在海外的生物实验室主要是为了与各国合作监测现存的生物威胁,这些威胁包括来自自然界和可能来自其他国家的生物武器攻击。但实际上,每个对美国和其他国家的生物武器计划进行过深入了解甚至稍有认知的人都知道,研究是出于防御的目的,比如监测生物病原体,还是用于攻击的目的,这之间通常只有极其细微的界限。事实上,我在研究朝鲜战争时发现,不止一次的生物武器研究被确认打着所谓“防御性生物武器研究”的旗号。早在1948年,美国陆军化学兵团顾问委员会主席就曾说过:“利用昆虫作为媒介投放生物制剂的进攻性应用被所谓‘控制昆虫’的防御性研究所掩盖。”

我们现在没法确切地说美国在掩盖什么,但我们确实知道美国一直以来在反对什么。长期以来,美国在反对建立《禁止生物武器公约》核查机制,这导致该国际公约“没有牙齿”,美国可以为所欲为,不会被审查。

环球时报:美国政府最近就乌克兰生物实验室的问题发出混乱和自相矛盾的信息,您觉得美国在乌克兰境内的生物实验室到底在干什么?美国为何一再拒绝国际社会调查其海外生物实验室的要求?他们在担心或害怕什么?

杰弗里·凯:美国需要公开能说明这些实验室在干什么的有关文件。但问题是,他们不会这么做。我认为美国也需要公开七八十年前生物战计划的全部真相,因为除非你了解美国生物战的历史和秘密,了解生物战计划与CIA及学术界的关系等,你才能真正了解这些实验室到底在干什么。但现在,你在美国听到的都是关于俄罗斯的坏话,因为俄罗斯指责美国利用鸟类传播生物病原体。美国长期以来,特别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直有研究鸟类迁徙模式和病原体的计划,并将其作为生物战计划的一部分向德特里克堡报告。美国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公开所有的档案,我们需要解密可以追溯到包括二战末期、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时期的文件,以便我们可以弄清楚美国在数百个生物实验室中所做的事情。但他们不敢这么做,是因为害怕一旦这么做会被证明美国违反《禁止生物武器公约》。早在上世纪40年代后期,美国政府就决定将其所有正在进行的生物武器研究高度保密,这种保密性一直持续到今天。我仍在尝试收集信息,但我认为一个秘密的生物武器项目正在进行。

“美国有再次使用这些武器的危险倾向”

环球时报:让我们再谈谈德特里克堡。您曾表示:“德特里克堡过去曾是、现在仍是美国生物战的研究中心。早在上世纪50年代,他们就与CIA密切合作,在德特里克堡成立‘特种作战部’,专门从事生物武器制造。”您还注意到,美军在朝鲜战争中实施细菌战后,德特里克堡多名生物武器研究人员接连暴毙,而美国军方从未公布对此事进行的调查情况。美国民间对此为什么保持沉默?

杰弗里·凯:美国公众保持沉默是因为他们并不真正了解德特里克堡发生的一切。美国公众被告知谎言,或者他们只是不想知道——总相信政府是好的,没有做坏事或犯可怕的罪行,这是人类的基本心理。这是一种盲从,而美国文化一直鼓励这种盲从。多年来,德特里克堡一直是美国生物战研究的中心。其他一些地区和地方,比如犹他州的达格韦试验场也与美国生物武器实验计划相关,现在又加上这些海外实验室。德特里克堡的一切都是保密的,这种保密文化已延续好几代人,而且整个美国的政治文化都在强化它,很难被打破。

环球时报:从朝鲜战争看,美国细菌战得到“实锤”,有了这样的黑历史,加上各种证据不断被发现,国际社会如何才能对美国在全球的生物实验室进行深入调查?您又有什么建议?

杰弗里·凯:首先,我们需要曝光更多的信息。如果人们不知道信息,就不会对美国政府采取行动或施加压力。(美国)没有理由对几十年前发生的事情隐瞒,除非曝光当时发生的战争罪行会令其感到尴尬。一切与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相关的信息都应公开。日本否认731部队使用细菌战的情况,这非常糟糕。美国几乎同样糟糕。美国(过去)不承认自己也使用过生化武器,而且多年来一直掩盖他们与日本细菌战部队的联盟关系。所以,我们需要曝光他们,需要对这些战争罪行进行调查。据我所知,中国1952年邀请科学家到中国调查朝鲜战争期间美国在中国东北地区使用细菌战的情况,他们成立了一个细菌战国际调查团,包括来自世界各地的著名科学家。这个调查团由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Joseph Needham)带领。我们需要这种级别的权威人士参与调查,这样世界才能相信调查的结果。我们现在需要的是要求美国公开相关信息。

环球时报:美国在二战中对日本使用过核武器,在朝鲜战争中使用过生物武器,在越南战争使用过“橙剂”等化学武器,可以说,美国是唯一在实战中使用这三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国家。作为一个历史学家,您如何定义美国的这些行为?

杰弗里·凯:仅就现当代历史而言,最先为人所知的是德国在一战期间用鼻涕虫和病原体来攻击敌方的牲畜,比如马和羊。日本则是第一个大规模使用生化武器对付人类的国家。从上世纪30年代后期到40年代,日本通过侵华日军731部队和相关军事单位使用细菌作为武器。后来,美国政府在朝鲜战争期间也使用生物武器。美国还被指控在古巴和东德使用过生物武器。

显然,无论是对朝鲜、中国、古巴等国使用生物武器,还是对越南使用化学武器,这些都是犯罪。虽然我主要致力于揭露美国使用生物武器的罪行,但其他武器同样可怕,都是危险的。美国已表现出使用这些武器的危险倾向,世界上很多人担心美国会再次使用它们。(《环球时报》3月23日7版文章,作者于金翠)

#美历史学家称美国正进行秘密生物武器项目#【独家!美历史学家接受《环球时报》专访:#美国正进行秘密生物武器项目# 】 美国德特里克堡军事基地和设在乌克兰等近30个国家的300多个生物实验室到底干了什么?美国历史学家杰弗里·凯近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我认为美国正在进行一个秘密的生物武器项目”。杰弗里·凯长期致力于研究美国在朝鲜战争中实施细菌战的黑历史,退休前在旧金山开设心理诊所帮助遭受美国中央情报局(CIA)虐待的人。他著有《关塔那摩的掩盖》一书,揭露美国使用酷刑的恶行。他告诉记者,美方近年来公布的文件已“实锤”美国在朝鲜战争中使用生物武器,而且,作为唯一在多场战争中使用过核武器、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的国家,美国仍表现出继续使用相关武器的危险倾向,令世人担心。更重要的是,美国政府一直试图掩盖真相,为所欲为,反对《禁止生物武器公约》建立核查机制。而国际社会需要做的就是敦促美国公开更多信息,并组建由高级别的权威人士参与的调查团。

“美军在朝鲜战争中使用同侵华日军731部队高度相似的生物武器”

环球时报:您长期研究美国在朝鲜战争中实施细菌战的史料,并将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公布的与细菌战有关的文件称为“能证明美国实施细菌战黑历史拼图中的最后一块”。在查阅CIA的解密文件后,您发现了什么?为什么说有足够的证据证明美国在朝鲜战争期间进行了细菌战?

杰弗里·凯:我们可以百分之百确定美国在朝鲜战争期间进行细菌战。这是基于多年来数百名目击者向不同调查人员提供的证据、美国国防部未经审查的可以查阅的文件、CIA已解密的朝鲜战争期间美方截获的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联络记录,以及美国空军和海军陆战队军官关于细菌战行动的一些近代声明。

2010年,也就是朝鲜战争爆发60周年之际,CIA决定解密一些高度机密的文件。我发现其中有20多份中朝两军内部通报遭遇美国细菌战打击的实际内容。这些文件由美国安全部门拦截并进行翻译和分析。我从这些文件中找到很多中朝军队向他们的指挥官报告受到细菌武器攻击的情况,如需要滴滴涕来帮助杀死被感染的昆虫、供给遭到破坏、因生物武器攻击部队无法行动等。这些美方实时获取的联络记录,证明了细菌攻击的发生。

环球时报:提到美国在朝鲜战争期间使用生物武器,我们想知道,为什么直到近些年,美国的战争罪行才被CIA解密的文件所证实呢?

杰弗里·凯:在美国,很多关于朝鲜战争的资料都属于机密,而且有的至今仍未脱密。我也是近期才非常震惊地发现,在冷战期间,从1951年到1965年,美国海关等部门截获大量来自苏联、中国、朝鲜以及东欧国家的材料,包含美国在朝鲜战争中使用生物武器的事实。但美国方面宣称,“这些都是相关国家的政治宣传”,并将材料销毁。

环球时报:二战接近尾声时,美国加紧改进细菌武器,并与侵华日军731部队这样的恶魔勾搭在一起。美国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与侵华日军731部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罪恶滔天的731部队负责人石井四郎曾是德堡的生物武器顾问。您认为,美国在朝鲜战争中使用的生物武器可能同日军731部队有关联,并提议国际社会应组建调查团对此进行调查。为什么推动调查这样难?阻力在哪里?

杰弗里·凯:美军在细菌战中使用的生物武器同日军731部队当年研究的生物武器高度相似。我不知道他们是否完全相同,因为很多文件是机密的。但对任何了解这段历史的人来说,两者有关联是非常可能的。美国陆军化学兵团主要负责美国生物战计划,该兵团在1953年的一份内部文件中提到朝鲜的“有限战争”,以及如何为了提高短期战斗效能把使用生物武器作为“临时政策”。我认为这些“临时政策性武器”就是日军731部队采取的武器类型,比如羽毛炸弹(让鸟类的羽毛沾染病毒),以及在中国使用的昆虫武器等。在美国与日军731部队和石井四郎签订协议后,朝鲜战场实际上成为美国从日本手中“继承”的生物武器遗产的大规模实验地。

至于说为什么推动对美国的调查这么难,或者说为什么让人们对这件事感兴趣这么难,一部分原因是冷战遗留问题,美国政府和其他西方国家政府对任何揭露自己罪行的人都非常敌视。我们可以看看朱利安·阿桑奇的遭遇。阿桑奇曝光了美国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战争罪行,下场是他今天仍在英国的监狱中,正与拒绝被引渡到美国做斗争。我不知道该如何解释。这很令人震惊,在很大程度上,美国就像是一个已将控制渗透到学术界和媒体的极权政府,一些人担心如果推动美国公开使用生物武器的资料或呼吁对此展开调查就会葬送他们的职业生涯。所以,他们什么都不说。人们害怕采取行动,这一幕我见多了,这很可悲。

“美国不敢公布全球生物实验室真相”

环球时报:最近几年,国际社会对美国本土的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以及美国设在全球,特别是俄罗斯周边(独联体国家)的大量生物实验室存在质疑。哈萨克斯坦等多国曾出现怪异的生物病毒灾难,有关让美国将这些实验室真相公之于众的呼声此起彼伏。美国的所作所为是否符合《禁止生物武器公约》(《禁止细菌(生物)及毒素武器的发展、生产及储存以及销毁这类武器的公约》)规定?对美国在全球搞300多家生物实验室的做法,您是否感到担忧?

杰弗里·凯:是的,很多人担心美国,可能还有一些别的国家,正在违反《禁止生物武器公约》。这些实验室里有很多秘密——俄乌冲突升级后,乌克兰实验室的有关文件被销毁、带走或者移除。美国政府或许会说他们在海外的生物实验室主要是为了与各国合作监测现存的生物威胁,这些威胁包括来自自然界和可能来自其他国家的生物武器攻击。但实际上,每个对美国和其他国家的生物武器计划进行过深入了解甚至稍有认知的人都知道,研究是出于防御的目的,比如监测生物病原体,还是用于攻击的目的,这之间通常只有极其细微的界限。事实上,我在研究朝鲜战争时发现,不止一次的生物武器研究被确认打着所谓“防御性生物武器研究”的旗号。早在1948年,美国陆军化学兵团顾问委员会主席就曾说过:“利用昆虫作为媒介投放生物制剂的进攻性应用被所谓‘控制昆虫’的防御性研究所掩盖。”

我们现在没法确切地说美国在掩盖什么,但我们确实知道美国一直以来在反对什么。长期以来,美国在反对建立《禁止生物武器公约》核查机制,这导致该国际公约“没有牙齿”,美国可以为所欲为,不会被审查。

环球时报:美国政府最近就乌克兰生物实验室的问题发出混乱和自相矛盾的信息,您觉得美国在乌克兰境内的生物实验室到底在干什么?美国为何一再拒绝国际社会调查其海外生物实验室的要求?他们在担心或害怕什么?

杰弗里·凯:美国需要公开能说明这些实验室在干什么的有关文件。但问题是,他们不会这么做。我认为美国也需要公开七八十年前生物战计划的全部真相,因为除非你了解美国生物战的历史和秘密,了解生物战计划与CIA及学术界的关系等,你才能真正了解这些实验室到底在干什么。但现在,你在美国听到的都是关于俄罗斯的坏话,因为俄罗斯指责美国利用鸟类传播生物病原体。美国长期以来,特别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直有研究鸟类迁徙模式和病原体的计划,并将其作为生物战计划的一部分向德特里克堡报告。美国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公开所有的档案,我们需要解密可以追溯到包括二战末期、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时期的文件,以便我们可以弄清楚美国在数百个生物实验室中所做的事情。但他们不敢这么做,是因为害怕一旦这么做会被证明美国违反《禁止生物武器公约》。早在上世纪40年代后期,美国政府就决定将其所有正在进行的生物武器研究高度保密,这种保密性一直持续到今天。我仍在尝试收集信息,但我认为一个秘密的生物武器项目正在进行。

“美国有再次使用这些武器的危险倾向”

环球时报:让我们再谈谈德特里克堡。您曾表示:“德特里克堡过去曾是、现在仍是美国生物战的研究中心。早在上世纪50年代,他们就与CIA密切合作,在德特里克堡成立‘特种作战部’,专门从事生物武器制造。”您还注意到,美军在朝鲜战争中实施细菌战后,德特里克堡多名生物武器研究人员接连暴毙,而美国军方从未公布对此事进行的调查情况。美国民间对此为什么保持沉默?

杰弗里·凯:美国公众保持沉默是因为他们并不真正了解德特里克堡发生的一切。美国公众被告知谎言,或者他们只是不想知道——总相信政府是好的,没有做坏事或犯可怕的罪行,这是人类的基本心理。这是一种盲从,而美国文化一直鼓励这种盲从。多年来,德特里克堡一直是美国生物战研究的中心。其他一些地区和地方,比如犹他州的达格韦试验场也与美国生物武器实验计划相关,现在又加上这些海外实验室。德特里克堡的一切都是保密的,这种保密文化已延续好几代人,而且整个美国的政治文化都在强化它,很难被打破。

环球时报:从朝鲜战争看,美国细菌战得到“实锤”,有了这样的黑历史,加上各种证据不断被发现,国际社会如何才能对美国在全球的生物实验室进行深入调查?您又有什么建议?

杰弗里·凯:首先,我们需要曝光更多的信息。如果人们不知道信息,就不会对美国政府采取行动或施加压力。(美国)没有理由对几十年前发生的事情隐瞒,除非曝光当时发生的战争罪行会令其感到尴尬。一切与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相关的信息都应公开。日本否认731部队使用细菌战的情况,这非常糟糕。美国几乎同样糟糕。美国(过去)不承认自己也使用过生化武器,而且多年来一直掩盖他们与日本细菌战部队的联盟关系。所以,我们需要曝光他们,需要对这些战争罪行进行调查。据我所知,中国1952年邀请科学家到中国调查朝鲜战争期间美国在中国东北地区使用细菌战的情况,他们成立了一个细菌战国际调查团,包括来自世界各地的著名科学家。这个调查团由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Joseph Needham)带领。我们需要这种级别的权威人士参与调查,这样世界才能相信调查的结果。我们现在需要的是要求美国公开相关信息。

环球时报:美国在二战中对日本使用过核武器,在朝鲜战争中使用过生物武器,在越南战争使用过“橙剂”等化学武器,可以说,美国是唯一在实战中使用这三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国家。作为一个历史学家,您如何定义美国的这些行为?

杰弗里·凯:仅就现当代历史而言,最先为人所知的是德国在一战期间用鼻涕虫和病原体来攻击敌方的牲畜,比如马和羊。日本则是第一个大规模使用生化武器对付人类的国家。从上世纪30年代后期到40年代,日本通过侵华日军731部队和相关军事单位使用细菌作为武器。后来,美国政府在朝鲜战争期间也使用生物武器。美国还被指控在古巴和东德使用过生物武器。

显然,无论是对朝鲜、中国、古巴等国使用生物武器,还是对越南使用化学武器,这些都是犯罪。虽然我主要致力于揭露美国使用生物武器的罪行,但其他武器同样可怕,都是危险的。美国已表现出使用这些武器的危险倾向,世界上很多人担心美国会再次使用它们。(《环球时报》3月23日7版文章,作者于金翠)

【中汽协:本轮原材料属非理性上涨,哄抬价格破坏新能源车产业】近期,锂、镍等重要原材料价格猛涨,愈演愈烈,环环传导,车价被迫频繁上调,已引起了汽车行业组织和政府主管部门高度关注。
针对原材料涨价热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接受《汽车纵横》独家专访时明确指出:

一是本轮原材料价格超常规上涨,背离了正常供需关系,属于非理性上涨,存在炒作方为抢抓锂产能扩张前的最后窗口期,囤积居奇、蓄意哄抬物价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上游企业定价应回归理性,车企也要稳住阵脚。

二是哄抬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对经过十多年努力培育和正处于补贴退坡、换挡前进期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破坏性极大,影响新能源汽车这一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平稳健康发展,更影响当前正在构建的“双循环”格局,与国家发展战略背道而驰。

三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已经将原材料涨价纳入监测视野,并于近期加大行动力度,向相关主管部门提交应对建议。国家主管部门针对这种不正当竞争行为,已经明确表态将坚决重拳打击。

对于本轮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原因,陈士华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考量。

从客观因素来看,其一,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旺盛,带来上游重要原材料价格一定程度的涨幅,属于市场正常调节行为。其二,俄乌冲突等因素引发部分重要原材料价格波动,也情有可原。但从长期发展来看,这看似政治因素引发的关联原材料价格波动,其实背后仍然是经济因素在驱动。其三,出现疫情以来各地经济恢复情况不同,可能部分地区的原材料供应受到一定影响。

从主观因素来看,这波重要原材料价格暴涨,脱离了市场发展规律,不能简单归结为供需矛盾,属于非理性涨价,其背后的重要推手之一,可能是有人囤货居奇,导致出现短缺和局部供需矛盾等情况。同时,可能存在人为借机炒作嫌疑,其背后有某些资本力量在助推。炒作方也许认为,当前不少产业链上游在建项目产能未充分发挥,这是他们借机“大捞一把”的重要窗口期。

显然,借机炒高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无疑是与国家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背道而驰。因此,陈士华指出,客观因素可以理解,但主观因素不应该,因为它将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带来极大的不利影响,甚至破坏性影响。他说:“我们可以追求更高利润和利益最大化,但不能扰乱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秩序,更不要打乱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经过十余年千辛万苦所创造出来的良好发展势头。”

因为锂、镍等有色金属已经市场化、国际化和金融化,这就要求我们企业要有底线思维,要自觉培养风险防控忧患意识,主动储备防范风险的应对预案,以尽可能规避被不法资本围猎。这是本轮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暴涨带给中国汽车行业企业的深刻教训。

经过长期市场培育,尤其在国家政策的积极推动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逐渐走向正轨,并实现换道超车,整体上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陈士华说:“这对中国汽车产业而言具有里程碑意义,值得全行业共同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发展成果。”

陈士华认为,我们应该正确、全面地认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由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也是实现国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突破口。新能源汽车于2010年被国家确定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由此开启了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征程。为保障产业平稳健康发展,10多年来,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齐心护航,加之全产业链企业努力奋进,才结出现在的市场硕果。

新能源汽车为我国经济发展和汽车产业发展增添了新动能。目前新能源汽车已经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拉动的新发展阶段。这次转型取得了巨大成功,来之不易。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呈现出良好增长势头,产销量首次超过350万辆,市场渗透率超过13%,呈现出市场规模和发展质量双提升的良好发展局面。业界普遍预测,2022年产销规模达500万辆以上,将再创新高。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迅猛增长,对动力电池原材料的需求大增,但锂等原材料供应并非传言中那么紧张。从上游的重要原材料供需来看,目前我国65%左右的锂资源需要进口,但我国也是锂产品加工的重要出口国,国内整体供需不存在大缺口。同时,近年来国内锂矿开发、盐湖提锂产能逐步放大,国内锂原材料生产企业和动力电池生产企业也在全球布局,未来锂等重要原材料的供应完全可以满足产业发展需求。

在产业转型处于关键期的当下,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整体仍处于亏损状态,仅有少数企业能够盈利。虽然近两年产业发展较快,产品也得到了消费者的逐步认可,但新能源汽车产品开发投入大,就单个企业而言难以达到经济批量规模。当前电池材料市场价格过度投机炒作将极大地影响新能源汽车市场高质量健康发展,也给补贴政策退坡后行业换挡前进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陈士华表示,无论从汽车产业发展大局还是从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而言,借机炒高原材料价格,不利于近中期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也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真实需求相悖。他强调说:“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近几年又不断面对新的严峻挑战。2020-2021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行业顶住疫情的冲击和芯片短缺的压力,肩负稳增长的重任。今年伊始,又面临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持续快速上涨的压力。车企被迫纷纷发出上调价格的公告,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信心,对全年稳增长带来了不利影响。这些外部压力对行业健康发展暂时会造成一定的困扰,但我相信,我们最终一定可以破除这些困扰。”

基于上述事实,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为维护行业整体发展利益,一直在积极行动,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提出了相关应对建议。

据陈士华介绍,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已经关注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过快上涨情况,并展开密集调研,与行业相关企业沟通交流信息,同时积极向政府主管部门及时反映相关情况。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专门组织召开了锂行业运行座谈会以及动力电池上游材料涨价问题座谈会,听取了行业重点企业等各方汇报,为下一步有针对性地出台相关政策收集重要信息。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为此提出的建议内容主要涵盖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尽快促进上游原材料价格回归理性。建议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加强大宗原材料市场宏观调控力度,着眼于满足动力电池等生产需要,适度加快国内锂、镍等资源开发进度,帮助国内企业稳步开拓国外原材料供应渠道;重点打击联手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不正当竞争行为,保障供应及价格稳定运行,对不法行为展开调查。

二是加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供需对接。政府主管部门及相关行业协会应积极组织、引导上下游企业开展行业自律工作,倡导行业与行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形成长期、稳定的战略协作关系,避免原材料短期波动过大影响经营计划,从而大力支持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更好地支撑工业经济稳定增长。

三是保障中长期动力电池原材料供应。建议加快上游在建项目产出,加大技术创新,统筹构建国家储备体系,实现国内大循环保障能力,提高面对国际市场竞争的抗风险能力;建议加快构建回收利用体系,推进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立法工作,并强化动力电池溯源管理,规范电池回收渠道,加快梯次利用、回收利用各环节标准体系建设,持续攻关电池拆解、再生利用生产工艺技术,提高材料利用率,以回收端反哺生产端,降低关键材料供应压力。

最后,陈士华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目前所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需要全行业倍加珍惜。过去,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经受住了各种严峻考验;现在,我们相信,通过各方努力,原材料价格过快上涨的问题必将解决,动力电池价格必将回归理性,保供稳价和保链稳链的目标一定会实现;未来,我们可以主动抓住新能源汽车产业难得的历史发展窗口期,顺应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大势。”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那时候我还小,不能体会当时父亲是什么心情,也是因为年龄小的缘故,也没有把父亲的病放在心上,就觉得父亲没有什么大碍,住几天院就会好了。想想昔日的父亲在这条家和办公
  • 什么时候学会说话了(指清楚明白地说出具体进程,别天天就是“在商量”“对话过”这种饼画也白画)不黑白屏闪退了(不要偷换概念哦,支持游戏的机型都要有,不然游戏都没法
  • 我发现,这样的自己,你更喜欢。这时,另外一个声音就会冒出来说,她喜欢这样的你,不能做让她讨厌的事。
  • #法律咨询[超话]##张庭夫妇tst庭秘密被认定为传销# 看到这则热搜之后我想起来了一件事情,想咨询一下各位大佬!本人于几年前和洛基英语kiss abs签订协议
  • #一心一意易烊千玺[超话]#他的采访,总会提及一些曾被我们忽略掉的细枝末节,意料中的冷硬和温和,随性有规则,少年保留野性,像是等待猎物目标明确的豹,也是高贵冷静
  • 谨慎的人命理特征#面相[超话]##转运##八字合婚看婚姻# 耳朵小的女人,属于是心思细腻的一种人,做事通常小心谨慎,很少会出差错,尤其是细微处做得真是尽善尽美,
  • 如果我們實現了夢想,真希望爸爸在天上會很高興的看我們第一次的演唱會,对于俄乌冲突,美国媒体最近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叫“半途而废的陷阱”。结果发展到现在,俄
  • 《杀死一只知更鸟》里有这样一句 :“你永远不可能真正了解一个人,除非你穿上他的鞋子走来走去,站在他的角度思考问题。”《杀死一只知更鸟》里有这样一句 :“你永远不
  • 敲响警钟,早用#颈养微电脑治疗仪#,你就会早摆脱病痛!关节炎在日常生活中是种常见的疾病,其实关节炎远比我们想象中可怕!
  • 受外感风寒咳嗽,及时散寒是关键,给大家推荐一个老少皆宜、好吃又有效的食疗方——烤橘子。秋季干燥咳不停,试试这3个调补方法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
  • 也许你会认为守规矩可能会很吃亏,但是实际上,这个世界其实很公平的,守规矩才是最稳妥的一条路。也许你会认为守规矩可能会很吃亏,但是实际上,这个世界其实很公平的,守
  • 阿宝   粤西孙子楚,名士也。生有枝指;性迂讷,人诳之辄信为真。或值座有歌妓,则必遥望却走。或知其然,诱之来,使妓狎逼之,则赪颜彻颈,汗珠珠下滴,因共为笑。遂貌
  • 让你瞬间清醒的十句话 1、人在饿的时候会选择自己不爱吃的食物,在寂寞的时候会选择不爱的人,这就是现实。永远不要因为一些不值得的事和人而颓废,以至于浪费了你的自我
  • ”武大靖:“原来是特别想滑冰,现在,是看着冰有点难受。”武大靖:“原来是特别想滑冰,现在,是看着冰有点难受。
  • 俄总统普京在当天举行的年度记者会上愤然表示,北约欺骗了俄罗斯,因为该组织曾在20世纪90年代承诺“一英寸都不会向东扩张”结果却搞了5次扩张,将势力范围推进到俄边
  • #龙亦瑞##龙亦瑞1002生日快乐##丝毫看不出来这是一个广告博#是否没有买到一版毛巾而悔恨不已;是否时常流露出对有毛巾的那些人羡慕的眼神;是否因为没有毛巾而在
  • #郭靖[超话]# 这个大侠明明超强却过分谨慎,自我要求严格【郭靖点点头,道:“武林朋友都说这女魔头难缠得紧,咱们若是找到岳父,那就好了。郭靖暗叹:“毕竟我功力尚
  • 年仅13岁时就背井离乡去追逐自己成为一名职业球员的梦想,刚刚21岁的马克桑斯-拉克鲁瓦能够在沃尔夫斯堡坚如磐石的防线上展现出远超出自己年龄的稳健也许并不令人意外
  • 看文名是个小白文,但其实很有深度,对医学,对科学,对祖国,对爱情,对亲情[打call][打call][打call][赞][赞][赞]“Z国能从百废待兴走到今天,
  • 改良的旗袍最适合来点新花样,如果想要穿一款能在平时或是聚会时都能吸睛的旗袍,小姐姐们可以穿波点、格纹、星星等带有时髦感却不会太过复杂的图案,不经意的点缀配上高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