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头条#
深圳拆迁房网

在寸土寸金的深圳,新房和二手房市场接连出台重磅调控政策,越来越多的投资客开始入场城市更新回迁房指标投资,深圳有限的土地资源,让城中村俨然已成为近几年投资的财富密码,从大冲村旧改蜕变为综合体大城,到岗厦村旧改变为深圳中心综合体,再到如今的白石洲旧改,拆迁所带来的惊人财富显而易见,城市需要往前走,深圳也需要变得更好。
备受瞩目的白石洲旧改,近期传来新的进度消息
2021年3月18日,南山区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局发布了关于沙河五村城市更新一期项目实施主体的公示,确认项目实施主体为深圳市绿景天盛实业有限公司。

一期拆除与建设用地范围官方公示图
项目关键信息
项目名称
白石洲沙河五村城市更新单元(白石洲旧改)
项目位置
南山区深南大道白石洲地铁站附近
开 发 商
绿景天盛(绿景集团)
过度租金
60元/平(年递增3%,一季一付)
装修补贴
2000元/平(交房后一次性给付)
项目节点
项目一期实施主体已确认
施工周期
项目将分三期开发,规划有住宅、公寓、写字楼、酒店等
户型面积
55,80,100,120,160,180,260平米。

白石洲城市更新效果图
沙河五村城市更新单元”(白石洲旧改)位于南山区沙河街道,东至沙河东路,北至深南大道,南至香山西街,含白石洲村、新塘村、上白石村、下白石村、塘头村等周边区域。
2014年7月白石洲项目列入《深圳市2014年城市更新单元计划》,计划显示白石洲旧改项目正式名称为"沙河五村城市更新单元",其申报主体为"深圳市白石洲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拟更新方向为居住、商业等功能。

图片白石洲城市更新办公室
早在2014年,深圳白石洲村改造就被列入了城市更新计划,但一波三折又经过3年研究,到2017年,政府出台草案。

2020年10月26日,伴随着多辆挖机与钻机工作的轰鸣声,白石洲沙河工业区的建筑轰然倒地,白石洲旧改项目的正式动工。

项目区位

白石洲旧改,被称为深圳城中村旧改航母,位于深圳南山区核心地段,地理位置极为优越。项目周边环绕着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后海总部基地、蛇口前海自贸区、福田CBD等核心区域以及深圳主要总部基地,是深圳城市和产业发展主轴交汇处。
白石洲东临深圳传统豪华区华侨城片区,西接高新技术云集的南山高新技术园、名商高尔夫球会、沙河高尔夫球会,南邻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紧邻深圳城市主轴线深南大道,横跨深南大道,毗邻科技园、世界之窗、深圳湾公园等深圳地标,处于深圳核心发展区域福田区与
项目规划

根据发布的白石洲规划草稿显示,沙河五村城市更新项目(即白石洲旧改)更新单元用地面积约48.01万㎡,拆除用地面积约45.95万㎡,开发建面约30.38万㎡,改造后计容积率总建面高达347.96万㎡,其中住宅125万㎡,商业、办公及旅馆业104.5万㎡,商务公寓112万㎡,公共配套设施6.5万㎡,容积率11.5。

图片

项目共由31栋49-65层住宅,21栋公寓,3栋66-79层超高层写字楼,1栋59层办公楼组成。

规划超高层建筑:包括 1座600米高、1座500米高、1座400米高、8座350米高、10座250米高。

项目分为住宅和公寓,住宅主要有55㎡的一房一厅、80㎡的两房两厅一卫、100㎡的三房两厅一卫、120㎡的三房两厅两卫、160㎡的3-4房、180㎡的4房,以及275㎡的复式单位。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公寓户型有35㎡单身公寓、50㎡一房一厅一卫、70㎡两房两厅一卫以及120㎡三房两厅两卫。
周边房价

白石洲旧改项目所处的位置,无疑是天生的豪宅板块,项目周边为深圳传统豪宅区华侨城片区和红树湾片区,以市场价为参考,5年内次新房均价达到14-18万元/㎡,大沙河生态长廊对岸的华润城(大冲村城市更新单元)均价超过14万元/㎡,华润城一期均价超过17万元/㎡。2020年深圳楼市轰动一时的华润润玺,在新盘限价基础上,也已经达到13万+/㎡。
左为华润城,右为白石洲旧改

以白石洲的定位,旧改完成以后应该是超越大冲片区的,就算未来楼市价格不大涨,保守估计其住宅入市均价也一定会超过13万元/㎡。

开发商介绍

现已确认的白石洲旧改项目一期实施主体为绿景中国。

绿景成立于1984年,经过十年磨砺于1993年正式进入房地产领域,之后便走上了专注城市更新的独特发展之
绿景对白石洲旧改布局已久,2019年开始,绿景将大部分的资源和精力投入到白石洲项目中,还与华为、联通等行业龙头合作,将白石洲项目打造为智慧新城标杆

白石洲旧改航母即将启航蜕变,因为临近开工,目前流入市场的指标资源十分有限,2021年3月份真实成交价格已超过9.5万/㎡,各位有意投资的朋友一定擦亮眼睛,做好投资风险控制#深圳身边事##深圳旧改##深圳旧改拆迁#

【陕亮十年(三)丨绿水青山的陕西从画中“走出来”】#陕亮十年# 憨态可掬的熊猫、美丽的朱鹮、毛色漂亮的羚牛,以及蓝羽毛的孔雀……秦岭中的珍稀动植物在这里被救护、饲养、繁育。这里是秦岭四宝科学公园,位于西安市周至县楼观台西边,不仅是陕西省唯一的珍稀野生动物保护基地,也是展示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展示秦岭生物多样性、展示陕西省野生动物保护成果的重要窗口。#大美陕西#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对大自然最好的“回报”。近年来,陕西省从大气环境、水文环境、森林生态保护、珍稀动植物保护等多方面下功夫,持之以恒让生态环境质量迈上新台阶,人与自然越发和谐共生,城市与山野更加“健康”。

书写“生态答卷”

陕西实现“由黄到绿”的历史性转变

保护生态环境是利国利民的民族大计。陕西拥有广袤的黄土高原,且有黄河在侧伴流,其生态环境的保护关系到国家生态环境治理大局;巍巍秦岭是我国的顶级生态空间和生态屏障,被誉为“中华绿芯”和“世界物种基因库”,书写好“生态答卷”,陕西责无旁贷。

为做好秦岭的生态“卫士”,陕西省始终把秦岭生态保护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十年中,陕西省通过野生动植物保护行动、生态空间修复行动等,持续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自然保护地建设等保护工程,推动秦岭生态空间和生态系统质量不断提升。

“十三五”期间,陕西完成营造林3694.5万亩,2021年森林覆盖率达到46.39%,较2011年提高了4.99%。去年一年,陕西完成营造林842.3万亩,居全国前列,森林生态环境日新月异,全省实现“由黄到绿”的历史性转变。

“要想保护好野生秦岭大熊猫,就得守护好它赖以生存的竹林。”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巡护员胡万新看护的野生秦岭大熊猫冬天会在海拔1800米以下的地方以巴山木竹为食,夏天会在海拔2100米左右的地方以秦岭箭竹为食。

近年来,陕西省开展了对乱搭乱建、乱砍乱伐、乱采乱挖、乱排乱放、乱捕乱猎等“五乱”问题的整治,使生态环境得以休养生息,熊猫、朱鹮、金钱豹、林麝等野生珍稀动物种群大幅增长,一个个撒欢、打闹、繁衍生息,好不快活。

十年来,陕西省不断加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秦岭范围建成各类保护地116处,总面积0.92万平方公里,占秦岭陕西段总面积的15.81%,有效保护了全省75%以上的自然生态系统类型、70%以上的野生动植物种群类型。陕西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体系初具雏形,为秦岭地区生物生存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

目前,秦岭地区有种子植物3883种、陆生脊椎动物587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2种、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19种。

而在陕北地区,水土流失与土地荒漠化严重,是陕西生态环境保护的一块“顽疾”。

“顽疾”就要用顽强致胜,一代代治沙人通过在沙区引水拉沙造良田,植树造林防风沙;在丘陵沟壑区沟里打坝蓄水,山上兴修梯田,坡面造林绿化;在盐碱滩地挖沟排水、拉沙压碱、改良土壤,经过一代代人的顽强治理,如今,一片林海,长风吹过,昔日茫茫流沙已然消失不见,陕北大地逐渐点亮了绿色奇迹。

党的十八大以来,陕西年均治理沙化土地105万亩。全国第五次沙化土地监测显示,陕西沙化土地年均减少17.8万亩,860万亩流动沙地基本得到固定半固定,沙区植被平均盖度达到60%。陕西已成为我国第一个完全“拴牢”流动沙地的省份,绿色版图向北推移400公里,治沙造林取得巨大成功。

水是生命之源,母亲河黄河全长约5464公里,呈“几”字形流经青海、四川、甘肃、陕西等9个省(自治区)。长期以来,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与治理受多方关注。

“一瓢河水半瓢沙”曾是黄河的真实写照。为了保护好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陕西从水土保持、林草保护修复、水污染治理等方面入手,系统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十年来,陕西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7万平方公里,建成淤地坝3.4万座,累计拦泥58亿吨,年均入黄泥沙量由8.3亿吨减少到2.68亿吨。此外,截至2021年,黄河干流6个国控断面均达到Ⅲ类以上,出陕断面水质达到Ⅱ类优,渭河干流水质良好,延河、无定河等部分支流水质得到改善。如今,打开陕西省的卫星地图,719公里长的黄河陕西段,与曾经相比,已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近十年来,陕西省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山川河湖生态休憩区的环境有了历史性的好转,珍稀动植物保护案例享誉世界。全省上下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奋斗决心,为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奠定了坚实的生态环境基础。#飞阅新三秦##从空中看奋进中的陕西有多震撼#

绿色宜居

生态文明之光照亮城乡建设之路

春光,浪漫且迷人,却又短暂而宝贵。2022年的春天,露营经济火了。备齐露营装备,公园、郊外、城市任意一角的户外,都可以成为目的地。露营帐篷下支起的是属于陕西人的“诗和远方”。

在西安,无论是选择在“家门口”的杜邑遗址公园、灞河西岸滨河公园等地进行公园式露营,还是选择在高山草甸、长安唐村等城市近郊处的户外精致露营,作为当下新潮的生活方式之一,露营不断吸引着更多人参与其中,享受春日野趣。

根据相关数据,截至今年4月底,陕西有露营相关企业3603家,排在全国各省份第5位。尤其是西安市,1915家企业让其成为国内露营相关企业第二多的城市。而这一切,都要得益于陕西近十年的高质量城市生态治理。

十年来,陕西省聚焦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省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突破性改善。2021年,陕西10个国考城市PM2.5平均浓度3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6%。优良天数平均295.4天。全省111个水质国控断面中,Ⅰ~Ⅲ类断面101个,占91%,优于全国平均水平6.1个百分点。

一座座公园拔地而起,一处处湿地被纳入保护范围,这些都不断刷新着陕西城市的底色,提高着陕西城市的“颜值”。十年间,随着城市生态的不断提升,陕西真正实现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青山抱水避喧嚣,龙瀑飞花居终南。”位于秦岭山脉脚下的抱龙村,是一个始建于唐贞观年间的古老村庄。抱龙村紧邻的抱龙峪,不仅有着风光无限的山水自然环境,还有着“抱龙出峪”的历史文化底蕴,令往来游客流连忘返、络绎不绝。但是,以前的抱龙村环境条件落后,很多村民选择离开家,到城市打工生活。近年来,在坚守秦岭生态底线的前提下,抱龙村探索了一条生态保护与乡村发展和谐并进的乡村振兴之路。

自建设花园乡村以来,抱龙村的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凭借得天独厚的山水风光,几年内就吸引了10多家民宿产业投资落地,村民们也纷纷开起了民宿、农家乐。有了这股生态建设发展的力量,不仅村子环境变好了,农民也吃上稳定的“生态饭”,“口袋”鼓了起来,“精神”富了起来,一幅美丽新农村画卷徐徐展开。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以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乡村振兴,对于实现农村生态的现代化转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业宜居,擦亮绿水青山这张致富“金名片”,十年来,陕西省积极行动提升三秦乡村“颜值”。截至2021年底,陕西省累计完成5541个行政村(集中安置点)的生活污水治理任务,治理率达32%,完成45处农村黑臭水体整治任务。此外,自2016年启动净土保卫战以来,陕西省完成了全省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摸清了全省土壤污染状况,均已全部实施安全利用措施。

现如今,三秦大地上的万千乡村通过生态环境整治美了“颜值”,添了“气质”,老乡的生活也更美好了。生态环境的提升唤醒了沉睡的乡村,更激活了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

呵护青山绿水“不老容颜”,搭建城乡发展“生态骨架”。这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陕西实践,也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在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之中。如今,公园城市、花园乡村等理念也正在变为现实,一个山清水秀、地绿天蓝的生态三秦画卷即将徐徐展开。https://t.cn/A6XpYioH

【陕亮十年(三)丨绿水青山的陕西从画中“走出来”】#陕亮十年# 憨态可掬的熊猫、美丽的朱鹮、毛色漂亮的羚牛,以及蓝羽毛的孔雀……秦岭中的珍稀动植物在这里被救护、饲养、繁育。这里是秦岭四宝科学公园,位于西安市周至县楼观台西边,不仅是陕西省唯一的珍稀野生动物保护基地,也是展示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展示秦岭生物多样性、展示陕西省野生动物保护成果的重要窗口。#大美陕西#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对大自然最好的“回报”。近年来,陕西省从大气环境、水文环境、森林生态保护、珍稀动植物保护等多方面下功夫,持之以恒让生态环境质量迈上新台阶,人与自然越发和谐共生,城市与山野更加“健康”。

书写“生态答卷”

陕西实现“由黄到绿”的历史性转变

保护生态环境是利国利民的民族大计。陕西拥有广袤的黄土高原,且有黄河在侧伴流,其生态环境的保护关系到国家生态环境治理大局;巍巍秦岭是我国的顶级生态空间和生态屏障,被誉为“中华绿芯”和“世界物种基因库”,书写好“生态答卷”,陕西责无旁贷。

为做好秦岭的生态“卫士”,陕西省始终把秦岭生态保护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十年中,陕西省通过野生动植物保护行动、生态空间修复行动等,持续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自然保护地建设等保护工程,推动秦岭生态空间和生态系统质量不断提升。

“十三五”期间,陕西完成营造林3694.5万亩,2021年森林覆盖率达到46.39%,较2011年提高了4.99%。去年一年,陕西完成营造林842.3万亩,居全国前列,森林生态环境日新月异,全省实现“由黄到绿”的历史性转变。

“要想保护好野生秦岭大熊猫,就得守护好它赖以生存的竹林。”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巡护员胡万新看护的野生秦岭大熊猫冬天会在海拔1800米以下的地方以巴山木竹为食,夏天会在海拔2100米左右的地方以秦岭箭竹为食。

近年来,陕西省开展了对乱搭乱建、乱砍乱伐、乱采乱挖、乱排乱放、乱捕乱猎等“五乱”问题的整治,使生态环境得以休养生息,熊猫、朱鹮、金钱豹、林麝等野生珍稀动物种群大幅增长,一个个撒欢、打闹、繁衍生息,好不快活。

十年来,陕西省不断加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秦岭范围建成各类保护地116处,总面积0.92万平方公里,占秦岭陕西段总面积的15.81%,有效保护了全省75%以上的自然生态系统类型、70%以上的野生动植物种群类型。陕西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体系初具雏形,为秦岭地区生物生存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

目前,秦岭地区有种子植物3883种、陆生脊椎动物587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2种、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19种。

而在陕北地区,水土流失与土地荒漠化严重,是陕西生态环境保护的一块“顽疾”。

“顽疾”就要用顽强致胜,一代代治沙人通过在沙区引水拉沙造良田,植树造林防风沙;在丘陵沟壑区沟里打坝蓄水,山上兴修梯田,坡面造林绿化;在盐碱滩地挖沟排水、拉沙压碱、改良土壤,经过一代代人的顽强治理,如今,一片林海,长风吹过,昔日茫茫流沙已然消失不见,陕北大地逐渐点亮了绿色奇迹。

党的十八大以来,陕西年均治理沙化土地105万亩。全国第五次沙化土地监测显示,陕西沙化土地年均减少17.8万亩,860万亩流动沙地基本得到固定半固定,沙区植被平均盖度达到60%。陕西已成为我国第一个完全“拴牢”流动沙地的省份,绿色版图向北推移400公里,治沙造林取得巨大成功。

水是生命之源,母亲河黄河全长约5464公里,呈“几”字形流经青海、四川、甘肃、陕西等9个省(自治区)。长期以来,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与治理受多方关注。

“一瓢河水半瓢沙”曾是黄河的真实写照。为了保护好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陕西从水土保持、林草保护修复、水污染治理等方面入手,系统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十年来,陕西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7万平方公里,建成淤地坝3.4万座,累计拦泥58亿吨,年均入黄泥沙量由8.3亿吨减少到2.68亿吨。此外,截至2021年,黄河干流6个国控断面均达到Ⅲ类以上,出陕断面水质达到Ⅱ类优,渭河干流水质良好,延河、无定河等部分支流水质得到改善。如今,打开陕西省的卫星地图,719公里长的黄河陕西段,与曾经相比,已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近十年来,陕西省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山川河湖生态休憩区的环境有了历史性的好转,珍稀动植物保护案例享誉世界。全省上下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奋斗决心,为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奠定了坚实的生态环境基础。#飞阅新三秦##从空中看奋进中的陕西有多震撼#

绿色宜居

生态文明之光照亮城乡建设之路

春光,浪漫且迷人,却又短暂而宝贵。2022年的春天,露营经济火了。备齐露营装备,公园、郊外、城市任意一角的户外,都可以成为目的地。露营帐篷下支起的是属于陕西人的“诗和远方”。

在西安,无论是选择在“家门口”的杜邑遗址公园、灞河西岸滨河公园等地进行公园式露营,还是选择在高山草甸、长安唐村等城市近郊处的户外精致露营,作为当下新潮的生活方式之一,露营不断吸引着更多人参与其中,享受春日野趣。

根据相关数据,截至今年4月底,陕西有露营相关企业3603家,排在全国各省份第5位。尤其是西安市,1915家企业让其成为国内露营相关企业第二多的城市。而这一切,都要得益于陕西近十年的高质量城市生态治理。

十年来,陕西省聚焦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省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突破性改善。2021年,陕西10个国考城市PM2.5平均浓度3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6%。优良天数平均295.4天。全省111个水质国控断面中,Ⅰ~Ⅲ类断面101个,占91%,优于全国平均水平6.1个百分点。

一座座公园拔地而起,一处处湿地被纳入保护范围,这些都不断刷新着陕西城市的底色,提高着陕西城市的“颜值”。十年间,随着城市生态的不断提升,陕西真正实现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青山抱水避喧嚣,龙瀑飞花居终南。”位于秦岭山脉脚下的抱龙村,是一个始建于唐贞观年间的古老村庄。抱龙村紧邻的抱龙峪,不仅有着风光无限的山水自然环境,还有着“抱龙出峪”的历史文化底蕴,令往来游客流连忘返、络绎不绝。但是,以前的抱龙村环境条件落后,很多村民选择离开家,到城市打工生活。近年来,在坚守秦岭生态底线的前提下,抱龙村探索了一条生态保护与乡村发展和谐并进的乡村振兴之路。

自建设花园乡村以来,抱龙村的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凭借得天独厚的山水风光,几年内就吸引了10多家民宿产业投资落地,村民们也纷纷开起了民宿、农家乐。有了这股生态建设发展的力量,不仅村子环境变好了,农民也吃上稳定的“生态饭”,“口袋”鼓了起来,“精神”富了起来,一幅美丽新农村画卷徐徐展开。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以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乡村振兴,对于实现农村生态的现代化转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业宜居,擦亮绿水青山这张致富“金名片”,十年来,陕西省积极行动提升三秦乡村“颜值”。截至2021年底,陕西省累计完成5541个行政村(集中安置点)的生活污水治理任务,治理率达32%,完成45处农村黑臭水体整治任务。此外,自2016年启动净土保卫战以来,陕西省完成了全省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摸清了全省土壤污染状况,均已全部实施安全利用措施。

现如今,三秦大地上的万千乡村通过生态环境整治美了“颜值”,添了“气质”,老乡的生活也更美好了。生态环境的提升唤醒了沉睡的乡村,更激活了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

呵护青山绿水“不老容颜”,搭建城乡发展“生态骨架”。这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陕西实践,也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在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之中。如今,公园城市、花园乡村等理念也正在变为现实,一个山清水秀、地绿天蓝的生态三秦画卷即将徐徐展开。https://t.cn/A6XpYioH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诗词唱和收集】65期 众诗友唱和如雪《七律~立冬看菊》 《七律》 诗/@晓黎源缘: 立冬风剑闪光寒,叶落萧萧过岁栏。 却叹芳香金菊吐,愿闻琴瑟绿松弹。
  • 收起11.10的下一天是11.11可真神奇喔[微风][兔子][猪头][打call][太阳]「半夜奇怪的小作文」两年之约到期了,这是我给我自己全速奔跑,肆意轻狂的
  • 3.谁也别想结束我这快乐的单身生活。3.谁也别想结束我这快乐的单身生活。
  • 感觉这次做的有点少,下次多做点,用了半斤鸡胸肉,程序智能选择猪肉➕肉泥➕小份模式,一键启动,30″就是细腻成泥的成品。昨天整理食品柜翻出来两包意面,辣么今天就安
  • ” 被众人调笑的夏甜甜也不恼,嘴角蕴着笑意:“这么久不见,就想着怎么整我?三年不见,大家都要不认识你了!
  • 看到人民公园里苏蕙的雕像,看到满城清丽俊秀的“天水白娃娃”人们相信,这位兰心蕙质的奇女子即便出走千年,其实也并未走远。几百岁的大槐树下,一位钉鞋匠神情专注,锤子
  • 离别后如浮云飘流不定,岁月如流水一晃就已过了十年。离别后如浮云飘流不定,岁月如流水一晃就已过了十年。
  • (行,动)~当你只是欣赏美好事物,不执于占有,不忧惧失去,会体验到涌流的幸福和喜悦升华成清静和安详。[握手][中国赞][奥特曼]当你对美好的事物自觉地去探索和发
  • 16【人信印:万灵胜宝印】此印能令草木皆兵,若行军时,可将此印印于林首,饮水一口,其林皆尽成人形,各持兵器,若要隐形,持净草七枝,面向   门持,即先踏七星步,
  •   经查,陈斯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对党不忠诚、不老实,与他人串供,对抗组织审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规收受礼金;违规借用管理服务对象钱款;生活作风败
  • 上午对象去医院,我也正好挂个号看看我的脸。下午原计划两点去骑单车香山公园(大概十八公里)结果磨磨蹭蹭我们下午三点半才出门,然后一直骑,骑到这个路边的时候大概十五
  • #曼联# 曼联现在很可能考虑对C罗的所有可能选项,教练组和球员们对他为什么这么说感到不解。曼联内部没有人不尊重C罗,即使在他要求离开、对热刺拒绝上场后也是如此。
  • 可惜这种散发着自然人性温暖的东西在现在的歌曲里面很难听到了,现在的歌曲真的就像某些音乐人口中常说的~~“做音乐”总有种太过刻意,用力过猛的感觉,好的乐曲应该像小
  • 这款狂野的定制产品将在 2022 SEMA 上亮相,包括用于 Corvette 的复杂车身套件,完全改变了它的外观。MANSORY为Urus单独定制了24寸5幅
  • 爱养猫的人细腻,爱养狗的人乐观,酸甜苦辣的生活中,与宠物陪伴,我们也不断被宠物治愈。在你没有醉酒或中毒的情况下,【市长】的伤害转移一般不会影响到你#血染钟楼[超
  • ”在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的季节,洛阳却“花寒懒发”只有魏王堤上的柳丝,才透出一点儿春意。因此作者竭力追忆江南春景,从内心深处赞叹“江南好”而在用生花妙笔写出他
  • 多年前,在冬日清晨,寒风兮兮窗子外的大树干上,还抽展着枝丫的苞,少年的心是炙热和感动的心中明白:寒秋终将过去,春日还会再来现在,我也在找:而我找不到意义我丢失了
  • 11条越早明白的道理1.突然长大的两个瞬间:一是失去了一个最爱你的人,二是失去一个你最爱的人。真正能让你看清一个人的,是时间、行为和他动怒时的表现。
  • 这些日子睡不实,昨晚又是一宿破梦,梦里八百年不见的破人破事,总是有办法把我这喜新厌旧的人的记忆拉回过去,不愿意想起的人与事硬生生的让你想起!指不定哪天杆屁了,连
  • 在此,我们怀着最真挚、最崇敬的心情,向社会各界爱心人士郑重倡议:积小善、成大爱,本着依法自愿、鼓励奉献的原则,请您伸出温暖的双手,敞开仁爱的胸怀,踊跃参与“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