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堂课必须上!
佛陀给世人的二十条忠告,
每条都受益终生

佛陀说法四十九年,
讲经三百余回。

在四十九年弘化的生涯里,
最初直畅本怀,

讲说《 华严经 》二十一日,
后因观机逗教,

又再说
《 阿含经 》十二年、
《 方等经 》八年、
《 般若经 》二十二年,

《 法华经 》和
《 涅槃经 》共八年,
至于对个人特别的教化,

佛陀说过无量数次,
感化无量数人。

佛陀的教示是苦海中的法船,
接引众生从生死的此岸,
到达涅槃的彼岸。

以下20则佛陀的教化因缘及开示,
以见佛陀的慈悲。

1 、八风吹不动

利、衰、毁、誉、称、讥、苦、乐,

名之为
“ 八风 ”,

八种顺逆之境能动摇情绪,
让人心神不安。

如何才能
“ 八风吹不动 ”?

在《 法集经 》中,
佛陀说 :

能说空者,
世间之法所不能坏。

何以故?

心不依止世八法故。

何者为八?

而不依止于利衰等事,
不生忧喜称讥之音,
而无欣戚毁誉二法,

心不高下,
于诸苦乐,
不贪不厌,
如是世法,
不能破坏。

2 、人之异于禽兽者,
在于人类能知能觉

人能知能觉,
能够反省改过,
懂得惭愧忏悔。

《 增一阿含经 》卷九说 :

有二妙法,
拥护世间。

云何为二法?

所谓有惭、
有愧也。

诸比丘!

若无此二法,
世间则不别有父有母,
有兄有弟,

有妻子知识、
尊长大小,

便当与猪、鸡、狗、牛、羊六畜之类而同一等。

以其世间有此二法,
拥护世间,

则别有父母、
兄弟、
妻子、
尊长、
大小,

亦不与六畜共同。

3 、忏悔,
是重要的修行法门

有罪忏悔不仅可以消除罪业,
并能增长善根。

佛陀在
《 五分律 》卷三说 :

于我法中,
若知有罪,
而忏悔者,
增长善根。

4 、忍的力量胜过一切拳头刀枪

忍辱是对治瞋恚的最佳法门。

佛陀在
《 罗云忍辱经 》说 :

忍之为明,
踰于日月。

龙象之力,
可谓盛猛,
比之于忍,
万万不如一。

七宝之燿,
凡俗所贵,
然其招忧,
以致灾患;

忍之为宝,
终始获安。

布施十方,
虽有大福,
福不如忍。

5 、是非朝朝有,
不听自然无

佛陀在
《 增一阿含经 》
开示远离人我是非之道,

说 :
不毁谤于人,
亦不观是非,
但自观身行,
谛观正不正。

6 、好逸恶劳是人的通病,
唯 “ 精进 ”
是最好的良药

佛陀在
《 杂譬喻经 》 中举出
“ 精进报至 ” 的故事说 :

昔有伎儿,
作种种伎乐,
从一富长者乞牛。

长者了无与心,
故语之言 :

“ 汝能如是勤作伎乐,
昼夜不息,
满一岁者,
我当与汝牛。”

伎儿答言 :
“ 能。”

复与主人 :
“ 能听不?”

长者亦言 :
“ 能。”

于是伎儿闻是欢喜,
一心作乐,
三日三夜,
未尝休懈。

长者厌听已,
即敕子弟牵牛与之。

7 、知足之法,
即是富乐安隐之处

古人说 :
“ 养心莫善于寡欲。”

又说 :
“ 知足常乐。”

因此,
世间上最富有的人,
并不是拥有家财万贯的人。

真正的富人,
是知足的人。

《 佛遗教经 》说 :

知足之法,
即是富乐安隐之处。

知足之人,
虽卧地上,
犹为安乐;

不知足者,
虽处天堂,
亦不称意。

不知足者,
虽富而贫;

知足之人,
虽贫而富。

不知足者,
常为五欲所牵,
为知足者之所怜愍。

8 、知恩报恩,
是做人的根本

《 优婆塞戒经 》说 :
少恩加己,
思欲大报;

于己怨者,
恒生善心。

9 、重视孝道,
因为孝道是人伦之始

在《 贤愚经 》中,
佛陀开示阿难 :

出家在家,
慈心孝顺,
供养父母,
计其功德,
殊胜难量。

所以者何?

我自忆念过去世时,
慈心孝顺,
供养父母,
乃至身肉济救父母危急之厄。

以是功德,
上为天帝,
下为圣主,
乃至成佛,
三界特尊,
皆由是福。

10 、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必然有一位
“ 贤妻良母 ”

如何才是贤妻呢?

在《 玉耶女经 》中,
佛陀为玉耶开示为妇之道 :

作妇之法,
当有五等。

何谓为五?

一如母妇,
二如臣妇,
三如妹妇,
四者婢妇,
五者夫妇。

何谓母妇?

爱夫如子,
故名母妇。

何谓臣妇?

事夫如君,
故名臣妇。

何谓妹妇?

事夫如兄,
故名妹妇。

何谓婢妇?

事夫如妾,
故名婢妇。

何谓夫妇?

背亲向疏,
永离所生;

恩爱亲昵,
同心异形;

尊奉敬慎,
无憍慢情;

善事内外,
家殷丰盈;

待接宾客,
称扬善名 :
是谓夫妇之道。

11 、和乐安定的社会有待全民共同建立

佛陀在
《 无量寿经 》说 :

世间人民,
父子兄弟,
夫妇家室,
中外亲属,
当相敬爱,
无相憎忌;

有无相通,
无得贪惜;

言色常和,
莫相违戾。

12 、世间上每个人都需要朋友

朋友又有所谓的益友与损友。

什么是益友?

什么是损友?

在《 佛说孛经抄 》中,
佛陀说 :

友有四品,
不可不知!

有友如花,
有友如称,
有友如山,
有友如地。

何谓如花?

好时插头,
萎时捐之;

见富贵附,
贫贱则弃,
是花友也。

何谓如称?

物重头低,
物轻则仰;

有与则敬,
无与则慢,
是称友也。

何谓如山?

譬如金山,
鸟兽集之,
毛羽蒙光,
贵能荣人,
富乐同欢,
是山友也。

何谓如地?

百穀财宝,
一切仰之,
施给养护,
恩厚不薄,
是地友也。

13 、“ 礼贤下士 ”
是领导者成功的要素,

“ 妒贤害能 ”
则是失败之因

在《 四十二章经 》中,
佛陀说 :

恶人害贤者,
犹仰天而唾;

唾不污天,
还污己身。

贤者不可毁,
祸必灭己。

14 、尊师重道

佛陀在
《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中,
对师徒之道尤有周全的指示 :

师弟之义,
义感自然,
当相信厚,
视彼若己。

己所不行,
勿施于人;

弘崇礼律,
训之以道;

和顺忠节,
不相怨讼。

弟之与师,
二义真诚;

师当如师,
弟子当如弟子,

勿相毁谤,
慎莫含毒,
小怨成大,
还自烧身。

15 、多布施,
为大众创造福利

在佛经里,
布施喻如农夫耕田,
好的田地能获得丰收。

同样的,
多布施给贤德之人,

能为大众创造更多的福利,
为自己增添更多的福德。

《 四十二章经 》中说 :
饭恶人百,
不如饭一善人;

饭善人千,
不如饭一持五戒者;

饭五戒者万 ,
不如饭一须陀洹;

饭百万须陀洹,
不如饭一斯陀含;

饭千万斯陀含,
不如饭一阿那含;

饭一亿阿那含,
不如饭一阿罗汉;

饭十亿阿罗汉,
不如饭一辟支佛;

饭百亿辟支佛,
不如饭一三世诸佛。

16 、端正、
威仪、
安详、
自在

端正姝好,
这是人人梦寐以求的美事。

所谓 “ 端正 ”
并不单指色相的华美俊彦,

而是包含从内在自然流露出来的威仪、
庄严、
安详、
自在。

《 法句譬喻经 》说 :
所谓端正,
非色如华,
贪忌虚饰,
言行有违;

谓能舍恶,
根源已断,
慧而无恚,
是谓端正。

17 、人人都希望有好名声,
然而美名并非凭空而来

佛陀在
《 六波罗蜜经 》说,
想要获得好的名声必须做到 :

不说他人过,
亦不称己德,
智照无自他,
当获大名称。

18 、世间最大的财富不是黄金、
钻石,

而是智慧、
法财

佛陀在
《 正法念处经 》说 :
宝物归无常,
善法增智慧;

世间物破坏,
善法常坚固。

若有顺法行,
随人百千世;

虽种种宝物,
不能至后世。

种种财宝物,
则可强劫夺;

王贼及水火,
不能拔法财。

19 、世间事,
由小可以知著,
防微可以杜渐,
因此切莫以善小而不为,
更不可以恶小而为之

佛陀在
《 法句经 》说 :

莫轻小恶,
以为无殃,
水滴虽微,
渐盈大器。

凡罪充满,
从小积成。

莫轻小善,
以为无福,
水滴虽微,
渐盈大器。

凡福充满,
从纤纤积。

20 、将人做好,
离佛也就不远了

在十法界中,
人居于上升下沉的枢纽地位,

而且由于人具有精进、
忆念、
梵行三种特性胜过诸天,

所以历劫以来,
诸佛都在人道中证悟成佛。

太虚大师曾说 :
“ 人成即佛成,
是名真现实。”

学佛并不是渺不可及的事,
将人做好,
离佛也就不远了。

怎样才算是将人做好呢?

在《 增一阿含经 》中,
佛陀说有五种非人 :

应笑而不笑,
应喜而不喜,
应慈而不慈,
闻恶而不改,
闻善而不乐。

佛法是世间的光明。

有缘得闻佛法,
应如《 大集经 》说 :

“ 闻法者,
对说法人作医王想,
作拔苦想,
作说法甘露想,
作醍醐想;

说法者,
对听众作胜解增长想,
作癒病想。

若说者与听者能如是用意,
皆堪绍隆佛位,
常生佛前。”

文章选自《 佛光教科书 》

昔佛在世。于一长者子。年五六岁。相师占之。福德具足。唯有短寿命。将至外道六师所。望求长寿。瞋彼六师都无有能与长寿法。将至佛所。白佛言。此子短寿。唯愿世尊。与其长寿。佛言。无有是法能与长寿。重白佛言。愿示方便。佛时教言。汝到城门下。见人出者。为之作礼。入者亦礼。时有一鬼神。化作婆罗门身。欲来入城。小儿向礼。鬼咒愿言。使汝长寿。此鬼乃是杀小儿鬼。但鬼神之法。不得二语。以许长寿。更不得杀。以其如是谦忍恭敬。得延寿命。
…………(恭选自《杂宝藏经》卷四《长者子见佛求长命缘第四十七》)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稽首归依佛法贤圣僧,
直至圆满证得菩提果,
唯愿以此闻法诸功德,
成就佛道以饶益众生。

胜菩提心极珍贵,诸未生者令生起,
令已发者不衰退,辗转增上恒滋长。

佛说菩萨修行四法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已得无量善利,当求无上佛大菩提。何以故?佛菩提者,世、出世间无等等故。若未来世诸众生等,发意欲求佛菩提者,当修四法。何等为四?一者、当发大菩提心,宁失身命,不应退转;二者、应当亲近善友,宁失身命,不应远离;三者、应修忍辱柔和,宁失身命,不生瞋恚;四者、当依寂静之处,宁失身命,不思愦闹。诸善男子!如是四法,菩萨摩诃萨应当修学。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诸欲求胜果,当发菩提心,策勤精进行,须依善知识。

忍辱佛所赞,称为有力人,空闲圣所居,无畏犹师子。

尔时世尊说此偈已,复作是言:诸有智慧大慈悲者,能修如上四种之法,其人则能解脱生死,出离魔网,成等正觉,得大涅槃。

尔时世尊说此经已,彼诸比丘及诸菩萨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作礼而去。

——《佛说菩萨修行四法经》

 回向:愿以此功德,回向天行疫。康者增安泰,病者脱苦疾。普得甘露法,身心清净俱。六时无恼害,众恶悉退离。

愿以此功德,一切皆回向,无量无边际,三世诸有情,于心得平等,于意渐调柔,于念得专一,善入于诸定,正慧相应起,法法见无生,修行无所行,一味解脱门,我等及众生,皆共成佛道!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好吧,最后说一句,这是zzx自己的比赛,他自己为自己兜底,你我都是看客,尽量做个情绪稳定的看客。短的节奏,快的情调,本身也是一种启迪、点化,让人懂得可贵和稀罕而
  • 3.中午吃的盒饭,菜太少没吃饱,午睡了半小时就又开始干活去守试卷了…太困了,开心的是可爱的同事点了瑞幸咖啡生椰拿铁来了,这个太解困了。5.今天晚饭后又榨汁了,榨
  • 想要好看的set,或者亚克力,或者实用性周边,优先4和6两个人,快来有专辑卡:团卡吃糖45睡衣23休闲25睡衣47正装37正装×2(大小不同看上一篇微博/图片解
  • 对当时的我而言,这些专题涉及的话题虽然在其他地方有遇见过,但“在学校”还是第一次,着实受到了冲击:一是体会到这所高中和乡下边上学校水平的差距;二是仿佛看见今后更
  • 江苏中企教育总经理助理段鹏在发言中表示,非洲市场前景广阔,很多中国外贸企业都正在或准备开拓非洲市场,而企业缺乏的是对当地的了解,缺少当地员工及企业落地后的服务等
  • 中午点外卖商家把我的肠粉误装成了饭搞得我只喝了个汤…忙活了一整天累到没有力气点了个粉结果吃到一只虫子…加班加到撑不下去了刚关完电脑发现台风来了…⚡️和妖风搞得我
  • 你忽的从床上惊起,你不敢相信这个让你听着没有一点亲切感的普通话,你希望这像往常一个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诈骗电话,你对其再三确认,对方的答复让你眼前一阵发黑,仿佛
  • 好像自打闹开以后,我每天都过得浑浑噩噩我不知道自己是谁繁重的课业+反复的工作+赘余的情绪堆叠不清楚自己要做什么机械地重复无需过脑的事情好像一直以来的信仰崩塌了可
  • 最后角角还得把这两个部分尽量自然的融合在一起(有时候可能也没有那么自然~笑) 总的来说,对于角角来说这是一次非常有趣的尝试,有读者说看这一部漫画等于看了N部漫画
  • 私密马赛 hyq帮忙一下 谢谢[掌宝荧光棒][掌宝荧光棒]副驾@-朝闻月色- p1兜风~@未闻虞泉 要dw 含闻量大[抱一抱]1⃣️ @·小萌日记馆·约4.30
  • 戴上去年买的帽子 还是巨大[哈哈]冬天去下雪的地方可以戴 好想带小姝去看雪(那种铺满的雪)终究是吃上蛋糕了我以后对小姝还是不要太苛刻了 今天她和王祖祖出去超市买
  • 年糕是我在闲鱼上看到的,当时也是想养二胎打紧,到处找心仪的小猫咪,一个小姐姐家里的猫意外怀孕,只生了两只,当时看到年糕的照片我就想,一定要养这只猫。图上这是一只
  • 适合发朋友圈的高级文案:1.步伐一致的人,不会走散------(配自 拍照)2.普通啊 当然普通 谁不普通------(配自 拍照)3.慢慢才知道,生活和朋友越
  • 是这些年非常火热的方向,但却发出去200多张支付牌照,他还负责过审查蚂蚁金服...意味深远!对A股来说,每一次金融反腐,开始抓人了,就是见底的信号。
  • #为什么秋天容易陷入EMO##关于悲秋的一些絮絮叨叨#秋天是让人惊艳的季节,但同时,秋天也似乎自带了一些伤感。回望千年前,自古以来,中国文人就爱在秋天感慨伤怀。
  • 湖边的构树褪尽了衣衫,与冷风赤诚相见,这是一棵特立独行的树,周边没有同伴,孤零零地站着,身子俯向湖面,不知道它是在与湖水对话还是与游鱼交流,也许它本身就享受这种
  • 突如其来的疫情,快速发展的时代,波涛暗涌的世界,全人类共同的家园,许老先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了我们何为不迷茫何为修己安家何为心中有国有家。A:循环往复的日常里
  • 故人辜负了你,你没有辜负这美好的时光,在许多个黑夜里秉灯苦读,努力拼搏把自己变成了如星光一样闪耀!爱上你的眼面粉西施你莞尔一笑竞惹我神魂颠倒那双清澈的眸颤动着的
  • 是时候应该拿出实际行动来整治饭圈了,追星并不是一种盲目的付出,更不是不加思考的应援,粉丝追星的最初原因,一定是被偶像的魅力所吸引,但追星的真正目的,应该是和偶像
  • (恩瑾)“恩”恩泽,恩惠;“瑾”美玉,亦喻美德;“恩瑾”两者搭配,读来有平仄之变,音律搭配和谐,浑厚有力,字字珠玑。好听到爆炸的名字女(梓瑶)“梓”是人们喜用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