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密咒的功德與竅訣

諾那活佛開示持密咒的功德與竅訣
諾那活佛

問 :
初學持咒時,
心如野馬賓士,
難以清淨,
應如何用功,

方有進步?
 
[ 諾那活佛,
以下同 ]

答 :
心到何處,
魂到何處。

先念念在心中,
一字一字想得清清楚楚用功,
汝心在兩乳之中間。
 
問 :
持咒時,
我一人持咒,
觀想為一切眾生持咒,
如此作想,

功德大否?
 
答 :
一人持咒,
觀想為一切眾生持咒,
功德甚大。

此為密宗之理,
因菩提心大故。
 
問 :
用手轉之經咒,
與口念之經咒,

其功德有無差別?
 
答 :
用手轉經咒時,
觀想為本尊之功德,
與口念經咒之功德相等,
並無差別。

康藏之人,
如過四十歲,
尚無手轉經者,
他人即贈以手轉經。

因年過四十,
壽命日促,
勸其及時用功故。
 
問 :
持咒之人常有護法護身否?
 
 答 :
凡修佛人,
只要學得一個
“ 阿 ” 字,

便有無量護法擁護,
何況持誦真言。

密宗行者,
如法誦咒,

常有無量善神天龍金剛密跡,
常隨護衛,
不離其側,
如護自目。

即以散亂心持咒,
亦有無量金剛及其眷屬晝夜隨護,
不令魔王得其方便,

唯行者道功未深,
無由自知耳。
 
問 :
在不潔淨之處持誦佛號或持密咒,

不知褻佛否?
 
答 :
有淨垢之分者為眾生心,
佛是無垢無淨無差別心者。

發心小者則有垢淨之分,
發心大者則無垢淨之別。

惟護法咒因各之誓願不同,
則禁忌甚多,
此又不可不知也。
  
問 :
如清晨起床,
未經盥洗,
口手不潔,

亦可拜佛或持咒否? 
  
答 :
與上項所答之理由相同,
舉一隅其他三隅亦可反證。

總而言之,
密宗行者,
行住坐臥,
佛不離心,
心不離佛,

不可片刻忘失菩提心,
為最要緊。 
  
問 :
有人聞其友人雲,
凡修密宗者,

無論持誦何咒,
必須經阿闍黎親行傳授與灌頂後方可持誦,

否則為盜法,
不但無功,
且為有過,

不知是何理由,
叩求開示。
  
答 :
凡經上師傳授之咒,
行者持誦,
功德甚大,

如未經上師傳授而自行持誦之咒,
則功德較小,

其差別只在功德之大小,
任何經典亦未言有盜法之罪,
蓋十方諸佛均普度眾生故。

再者經上師所傳之咒,
行者可轉傳他人,

未經上師傳授之咒,
只可自誦自修,
不能轉傳於人,

若偽說已蒙上師傳授而轉傳於人,
則有妄語之罪。
  
行者如欲持誦某佛之咒,
但又苦於無阿闍黎師傳時,

可在壇中供一某尊佛像,
供養禮拜,
至誠懺悔後,

即叩求某佛親口傳我某咒,
再自誦三遍,

並默想本尊親授於我,
一切功德均已賜給於我,

如此作法,
所得之咒與阿闍黎所傳者功德相等,

但只能自修,
仍不能轉傳於人。
 
問 :
上師所傳之咒,
如有發願持誦者,

亦可轉傳否?
 
答 :
一切普通咒語可以轉傳,
特別法汝們恐怕不能傳,

還有最特別之法,
只要說就失去密宗之真理,
便成不到佛。
 
問 :
念佛號與持咒之功德如何?
 
答 :
念佛或持咒,
均有無量不可思議功德。

眾生從無量劫來身口意所作之業障,
譬喻是一件很污穢之衣服。

念佛、
持咒或供養、
禮拜、
懺悔等事,

是用肥皂或石鹼洗淨衣上之污垢一樣,
只要天天勤洗,
自能洗淨。

故念佛持咒之功德,
就是洗淨身口意之三業,

久而久之,
三業清淨,
便自成佛。
 
問 :
四皈依咒是何意義,
敬乞解釋。
 
答 :
簡單解釋,

就是皈依喇嘛、
皈依佛、
皈依法、
皈依僧,

皈依四寶之意。
 
問 :
四皈依咒之功德如何?

乞求開示。
 
答 :
四皈依咒,
為學密人根本大咒,
有無量不可思議功德。

我講個故事汝聽 :
 
往年西藏有某信佛人,
他常持此咒,

與他同住之人,
有許多不信佛者,
暗中商議設法陷害他,

但西藏法律,
殺人是犯大法,
所以他們商議暗害不明害之法。

彼時,
適某山有母老虎生產小虎,
老虎洞在懸岩絕壁人跡不能到之地方,

洞上面適有一棵古樹,
樹根生在石岩內,

樹幹橫斜在外邊,
如上樹能向下看見老虎洞。

某日那些不信佛人,

往邀某信佛人說 :
“ 某處有只大虎,
正生產小虎,
我們都看過,
汝亦去看看。”

那人不知是計,
欣然同往。

其實他們早用鋸將樹幹鋸得很深,
只要爬上樹就要折斷。

他們同到樹前,
一致慫恿他爬上樹去看老虎,

他上樹後,
那被鋸之樹加以人之重量,

樹幹忽然折斷,
連人帶樹跌下老虎洞裡去。
 
那時母老虎正出洞打食,
只小虎在洞裡,

他心想我已身在虎穴,
四面懸岩,
又無路可走,

只得待老虎回洞吃他,
並一心念四皈依咒。

忽然呼的一陣風響,
母老虎銜著野獸回洞,

他更怕得厲害,
緊閉兩眼隨他吃。

老虎初見人時,
發出兇惡要吃人樣子,

再過一回漸漸不兇惡,
將打來之野獸去喂小虎。

到第二天,
老虎又出洞打食回來,
看看那虎不像昨天那樣兇惡,
他仍然念咒,

並且心裡說 :
“ 昨天、
今天,

老虎因為打著野獸,
所以不吃我,

一定是待那天打不著食時,
再來吃我。”

到第三天,
老虎又出洞打食回來,
並將吃餘之獸肉,
用腳送一塊給他吃。

以後人與虎日見親睦,

到第四、
第五天,

亦送獸肉給他吃,
因此未至餓死。
 
某日母老虎又要出洞打食,
伏在他身邊,

用尾巴輕輕打他,
虎意是要他騎在背上,
他當時明白虎意,

就騎上虎背,
兩手撫住項毛,

老虎呼的一聲,
將他馱出洞來,
平安回到家中。

那些不信佛人,
忽然見他回家,
甚為驚訝。

他把經過情形向大眾說明,
如是那些不信佛之人,
從此都很信佛。
 
問 :
持誦觀世音菩薩之心咒六字真言,

有何功德?
 
答 :
六字真言為觀音菩薩微妙心印,
有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功德,
為十方諸佛所讚歎。

若書六字大明,
如同書三藏法寶;

如誦六字大明,
三世業障悉得清淨,

了脫生死,
究竟成就,

且能斷無明、
開智慧、
降魔治病、
增富救貧、
消災延壽、
救百千難苦,

摧滅貪嗔癡,
閉塞輪回路,

歷代眷屬,
俱得超生,
腹腸諸蟲,
亦得證果。

又具無量三昧法門,
日日得具足六波羅密功德,

一切金剛護法、
天龍八部,

無不歡喜擁護,
欲生何佛土,
均如願成就。
 
不但持誦書寫與觀想等始有功德,

只要此真言著於身、
觸於手、
耳有所聞、
目有所見,

或藏於家中,
或書於門上,
或展旗揚幡,

凡沾此法味者,
任何眾生,

亦得生死解脫之因,
同證菩提道果之德。

逢凶化吉,
遇難呈祥。

凡未成佛,
求壽求子,
求福求權,
求消滅一切地水火風空災難危險,

以及一切所求,
無不如摩尼寶珠,
各滿其願。

總而言之,
六字真言之功德,
就是佛之智慧來講,
亦窮劫難盡,

若以現在藏經上所載之功德來講,
亦要講三年,
方能講完。
 
 【 紀者謹按 】
按西藏甘珠爾經中摘要所述,
六字真言之功德,

有下列十種 :
 
( 一 ) 去一切鬼魅妖魔等害。

( 二 ) 除一切寒熱痰氣等病。

( 三 ) 救度一切水火刀兵等苦。

( 四 ) 得一切福德壽命等自在。

( 五 ) 除一切貪嗔癡慢疑等根本諸煩惱。

( 六 ) 除一切破戒諸惡。

( 七 ) 消滅諸障,
獲得十地五道。

( 八 ) 念十萬遍能閉三途門 。

( 九 ) 念百萬遍能度六道眾。

( 十 ) 念千萬遍以上,
決得菩提果,
成佛無疑。
 
問 :
“ 六字真言 ”
本為六個字,

何以上師所傳之咒為七個字?
 
答 :
我所傳之咒多一字,
為觀音菩薩之心印,
多此一字,
功德更大。
 
問 :
大悲咒與六字真言之功德,

有無差別?
 
答 :
沒有差別。

大悲咒是觀音菩薩之長咒,
六字真言是觀音菩薩之心咒,
亦為大悲咒之心咒。

長咒為多讚歎請求觀音菩薩普度眾生之意,
譬如汝們向長官說話,
多說恭維讚歎話,

再說請求話,
就成為長咒,

開口即說請求話,
就成為短咒,

但目的所請求之事,
是一樣請求。

凡夫要說得理由充足,
方能得允許,

至於觀音菩薩,
是無差別之心者,
多說請求話與少說請求話,
均一樣感應,

最要緊是自己要信得過,
我就是觀音菩薩,
觀音菩薩就是我,
這就是真正修觀音菩薩。
 
問 :
持誦白傘蓋佛母真言,

有何功德?
 
答 :
修白傘蓋佛母法,
具有無量不可思議之大威德,

凡遇怨敵,
能使其自行驚擾退避,

天魔外道,
悉皆降服,

並摧毀一切巫蠱詛咒禁語,
行者苟非壽限已滿,
則決無短命或夭壽等危險;

又可避免一切地水火風空、
刀兵、
星變、
饑饉、
牢獄等災,

又可免瘋魔、
服毒、
善忘等病,

以及一千八十四種災難。

如夜夢不祥,
及耳目見聞魑魅魍魎顯形等事,
均可潛消,

“ 伪 ”
就是虚伪的发心。

一个真正发心修道的大乘行人,
要忏悔多生多劫以及今生的罪过。

罪是什么?

有心去造作的叫罪,
无心而造作的叫过,
过失。

罪就来得重,
过就来得轻。

我们每个人都有罪过,
所以每个修行人都要忏悔罪过,
发露罪过。

就好像我们的衣服已经有污点,
要把它洗干净。
  
所以佛法有种种的忏悔法,
就使我们的修行能够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有一类虚伪发心的人,

他对自己的罪过不忏悔、
不除灭,

自己的功德恨不得让全世界人都知道,
自己的罪过严严密密地保密,
不让别人知道。

这就形成内浊外清,
内浊就是内心充满着贪瞋痴的浊染,

而外表又显出他很有修行,
持戒很清净的样子,
这就是内浊外清。

由于他内心的罪过没有忏掉,
又以虚假的心来修行,

他开始修行可能还非常猛厉,
但是过不久他就会懈怠放逸,
不能持久。
  
我们确实看到很多修行人开始学佛的时候,
他每天都非常地用功。

再过几个月过几年去看他,
整个地就回到了没有学佛前的样子。

“ 始勤终怠 ”,
退转到了没有边际的程度。

上次听一个大和尚说 :

有一个比丘,
他开始修行非常精进勇猛,
一定要开悟,

结果修了两三年没有开悟,
他就整个地对佛法丧失了信心,
最后还俗了。

始勤终怠。
  
那么,
他虽然也有些好的发心,
但是夹杂着名利在里面。

一个人能够把名利的心除掉是很不容易的。

开始他也发心想修清净的佛法,
但在这个过程当中,

他因夹杂着名利的念头、
毒素在里面,

虽然他也修种种的善法,

比如持戒、
禅定,

以及修桥补路,
慈善事业等等,
他都在做。

但是这些善法被他的罪业烦恼所污染,
是有漏的东西,
不能成为清净无漏的功德。

这也是我们这个世间众生修行的一个普遍的现象,
不真诚,
虚伪。

虚伪是凡夫众生都具有的。

所以修行一定要有真实心。
  
《 观经 》
讲发三种心,
就能往生,
首先就讲至诚心的问题。

善导大师对至诚心有一个很详细的诠释 :

就是一切众生修行,

一定要身、口、意三业所修的,

无论是读诵经典的知见,
还是一门深入的行持,
都要从真实心里面去做。

厌离娑婆,
一定要身也表示厌离,
口也表示厌离,
意也表示厌离,
真实地去厌离。

不得外显贤善精进之相,
外面表现他很善,
很有德能,
很精进修行的样子。

但里面是怀着虚假、
欺骗的心理,

充满着贪欲,
充满着瞋恨,
充满着邪伪,
奸诈百端,
充满着奸诈。
  
修行人直心是道场,
而他整个的就是用机心,
用机心还不以为耻,
反以为荣,

觉得他多么厉害,
多么会玩手段,
奸诈百端啊!

这种贪瞋邪伪的恶心,
你还很难去化解他。

刚愎自用。

所表现的就是虽能修点善法,
但里面却夹杂着贪瞋邪伪的毒,
这就叫
“ 杂毒之善 ”。

杂毒之善是不能有效果的,
甚至会产生很负面的作用。

就好像这一杯饮料,
本来是很好,
但掺杂着一些敌敌畏在里面,

你还敢喝吗?

所以这杂毒之善又叫虚假之心,
跟真实之心就离得很远了,
不真实。
  
如果他不真实,
他用这杂毒之善的心去修行,

纵然他修行非常精进,
日夜十二个时辰都如救头燃的修行,

他能不能生到净土呢?

“ 此必不可也 ”。

善导大师给他一个绝对不可能。

为什么?

因为我们念的这个名号,
以及要求生的西方极乐世界,

全体是阿弥陀佛在因地当中行菩萨行的时候,
从他真实心里面所流现出来的。

法藏菩萨在他无量劫的修行当中,

他身、口、意三业所修的行持,

乃至一念一刹那之间,
都是从真实心里面出来的。

所以他所施设的净土、
建立的名号、
给予的功德利益都是真实的。
  
我们讲感应,
你真实才能感应真实,
虚假不能跟真实感通啊!

所以为什么我们这个愿往生的心一定要真实,
因为阿弥陀佛接引众生往生净土的大愿是真实的,

我们也一定要用真实愿往生的心跟阿弥陀佛真实摄受的愿来呼应。

你不能用求人天福报的心去感通的。

所以一定要真实。

这一点确实也是我们的病根,
我们修行佛法得不到利益,

就是因为我们内心充满了机心、
奸诈。

这也是娑婆世界众生的常态。
  
《 法华经 》里面
剖析娑婆世界众生,

有几句话 :
“ 人多弊恶 ”,

这个世界众生大部分都很弊恶,
心性陋劣,
不持戒,

具有恶的倾向,
怀增上慢,
贡高我慢,
功德浅薄,

自己的福德智慧都很浅薄,
但是还认为自己了不起。

“ 瞋浊谄曲 ”,
充满着瞋恨的心,
对一些事情非常谄媚,
内心非常弯曲,

见到自己的上司什么的就像巴儿狗一样的,
见到下属就非常盛气凌人,
怀着谄曲的心。
  
再就是
“ 心不实故 ”,
内心不真实。

所以为什么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相处得那么辛苦,
那么矛盾无常。

你看一个个都戴着虚假的人格面具,

有几个能够真心交流的呢?

十句话都很难相信他其中的一两句话,
你看人就活在这种自欺欺人的颠倒里面。

所以我们中国文化现在才体会到孔子为什么特别强调
“ 诚 ”,

就是对我们的虚假而施设的一个药方啊。

一定要真诚,
你有真诚才有智慧。

诚则明矣,
明则诚矣。
  
遥想当年菩萨戒在开始的时候,
昙无谶尊者过来,
他是一位戒律非常通达的大德。

当时有一位道进比丘想向昙无谶尊者求菩萨戒,

昙无谶尊者就说了句话 :

你们这个地方的人,
心多谄曲,
又无刚节,

难道还有求菩萨戒的人吗?

就这样说。

道进比丘听到这话当下生起大惭愧心,
他自己就忏悔,

向弥勒菩萨求忏悔,
最后他真的感得了菩萨戒戒体。

一感得之后他就去找昙无谶尊者,
昙无谶尊者一看到他,
马上起身去迎候他了,

说 :
你不简单啊,
你已经得菩萨戒戒体了。

由此可以看到,
这样的毛病是很深重的,

以至于真谛三藏想把菩萨戒的律藏传到中国都传不过来,

律藏一上船,
船就往下沉。

所以如果我们修行人不能扭转这种虚伪的心,
修行就永远得不到利益。
  
好,请看下面 :

[ 众生界尽,
我愿方尽。

菩提道成,
我愿方成。

如是发心,
名之为大。

观三界如牢狱,
视生死如怨家,
但期自度,
不欲度人。

如是发心,
名之为小。]
  
好,请看第三对范畴,
辨别大小的相状。

“ 众生界尽,
我愿方尽。

菩提道成,
我愿方成。

如是发心,
名之为大。”

这是第五,
大心的相状。

一个大乘行者,
发的心一定要广大。

这个众生界就是指十方无量微尘数佛刹有情众生之界。

为什么会有众生界?

是由于众生有业才依这个业受报,
所以说众生业不尽,
那么所受报的众生界也不尽。

“ 众生界尽,
我愿方尽 ”,

这就是说我的大愿要度尽一切众生,
一切众生都得度了,

无众生可度了,
我这个大愿才终结。
  
这就相当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 :

众生界尽,
众生业尽,
众生烦恼尽,
我愿方尽。

这是对众生而言。

要度尽一切众生,
如果有一个众生还没有得度,
我这个菩提大愿就没有终结。

众生度尽,
方证菩提。

从上求佛道来说,
一定对无上正等正觉的菩提要圆满,

福德智慧具足,
无上正等正觉成就,
我这个菩提愿才能够成就。

所谓三大阿僧祇劫,

由十住、
十行、
十回向、
十地、
等觉、
妙觉,

成佛之后还要经过一百小劫,
最快是九十一劫,
用百福庄严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
  
这些福德智慧圆满具足之后,
我的愿才算成就。

那么这样的发心,
就不是得少为足了,
已度一部分众生了,
而是要度尽一切众生。

不是得到有余的涅槃,
不是得到藏通别的佛果,
而是要得到大乘圆教的佛果。

这样的愿才叫
“ 大 ”。
  
“ 观三界如牢狱,
视生死如怨家,
但期自度,
不欲度人。

如是发心,
名之为小。”

这是小乘的发心。

小乘的行人也有甚深的智慧,
他能观察三界,

这三界就是欲界、
色界、
无色界。

欲界六重天,
色界十八重天,
无色界四重天。

这三界是六道众生所依止的地方。

从天文学的概念来看,
这三界也是非常大的一个区域,
三千大千世界。

这样大的区域在声闻行者的眼睛来看就像
“ 牢狱 ”。
  
怎么理解这个
“ 牢狱 ”,

我们大家也许没有坐牢的体验,
但是你看囚犯,
他如果坐牢了就没有自由了。

我们在这三界里轮转的众生,
他的烦恼业力还在,
他非常被动地轮回不息,

生生死死,
死死生生,

受业力的驱使逼迫,
所以他的本质上是没有自由的。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它是牢狱。

我们的身心 :

色、受、想、行、识五蕴,

这色身是小牢狱,
三界是大牢狱。

无论是小牢狱,
还是大牢狱,
他的逼迫性,
他的苦难性是相同的。

所以有牢狱的感觉。

这是智慧啊!

想一想,
我们有没有这种观念。
  
他能观三界是牢狱,
有牢狱的感觉,

他出离三界的心就会非常的猛厉,
就好像囚犯关在牢房里面,
每天都渴望着什么时候能出来。

但我们现在迷惑颠倒了,
可能刚进牢狱的时候还想着怎么出来,
然而呆久了,

觉得牢狱里面还不错,
还不想出来,
把牢狱看作自己快乐的家。

我们三界里的这些凡夫众生没有一念的想出离,
就好像关在牢房里面的犯人,
他不愿出来一样。

所以能够把三界观照到是牢狱,
这是声闻的智慧,
比凡夫众生高出太多了。

他观察生死轮转的逼迫性、
苦难性,

就像冤家对头。
  
我们对冤家都有切身的体会,
大家都喜欢看亲家,

跟自己有善缘的人,
见到相互欢喜,
笑眯眯的。

如果碰到冤家,
冤家路窄,

见面分外眼红,
所以都想避免跟冤家对面。

但往往就会跟冤家对头碰面,
冤家对头一定要碰面的。

跟冤家碰面就有一种很苦的感觉,
很煎熬的感觉,
他内心就想离开这个冤家。

那对于声闻行者来说,
生死轮转就像这个冤家,

它的逼迫性,
它的苦难性,
使他一定要离开这生死苦难。

他就修四圣谛,
七觉分,
八圣道分,
三十七道品,
来断三界内的见惑思惑。
  
只有断了见思惑,
他才能够出离三界的轮转。

所以声闻行者
“ 观三界如牢狱,
视生死如怨家 ”,

他这种出离的心是非常非常迫切的。

所以声闻行者他要发厌离心,
很强的厌离心。

这十种供养你听说过吗
一、香供养
香能通气养神,传达境界。燃香时,香自灭而留香与人,这就是佛教中舍己为人的精神。所以燃香不是要烧香给佛陀,而是我们要懂得香的精神。

香还有一层含义即佛教中所说的五分香,五分香就是:(1)戒香:守戒者众人钦仰,美名遍处,人如守戒心自然有定力,故戒属香。(2)定香:由戒行而生禅定,修禅定者,众人敬羡赞叹,故定亦属香。(3)智慧香:慧由定发,儒家有句话说:“万物静观皆自得”用静的心地去用功,才能启发智慧。一个人做任何事,绝不可操之过急,得冷静去深思,用智慧去分析判断,凡事方能有所成就。以上三种就是佛陀常常教导我们的:“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4)解脱香:人若有解脱性,对任何事都能看得开放得下,无所执著,所以人能解脱也是一种香。(5)知见香:有智慧的人必有先见之明,能行则行,可止则止,有思想见解,所做所为正确,就是知见,这也是一种香。还有一种没物质没气味的香,便是声名,如要令名声香,则须依佛陀所指示的去走,去修持,将佛心当己心,以慈悲、喜舍、原谅的心去待人,这就是五行香的真义。

二、花供养
花能清心养目,所以读书人多喜欢在案头上摆瓶花,增加读书情趣。用花供佛,庄严佛堂,或每日在花瓶中插些鲜花,清香扑鼻,让人醒心悦目。庄严的佛堂衬上几朵淡雅芬芳的花,恭敬之心,油然而生。于十供养中,花代表著物质供养。在佛教里,常可听到佛在灵山“拈花说法”这句话,可见花与佛教关系甚大。说到这里,顺便跟各位谈谈“拈花说法”的典故:

《大梵天问佛决疑经》记载:梵王至灵山,以金色波罗花献佛,舍身为床位,请佛说法。世尊登座,拈花示众,默默无言,一时百万人天,悉皆罔措,独金色头陀,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这便是宗门禅的肇始。如果要再追溯禅宗的起源,则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成最正觉时,就已开启端倪,所以禅宗的特点是在“以心印心”,阐明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宗旨。由上面的经文,诸位就知道了“拈花微笑”与禅宗有相当密切的关系。所以,花也被列为供养佛菩萨中的供物之一。

三、灯供养
灯并不完全指电灯,比如蜡烛,油灯之类能照暗为明的东西,都属于灯供养的范围内。佛教传法亦名传灯。佛教传法,如父传财于子,但其意义不同。钱财传他人,己身积财必会减少。而佛陀传法,如一灯传一灯,灯灯皆明,灯灯无尽,所谓“一灯能续千灯明”。佛陀传法对己不减,对彼有利。灯又有去暗投明之义,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做一盏暗路中的明灯,驱除幽暗的世界,光亮宇宙大地。

四、涂供养
“涂”梵语,即水。经云:“水能离垢得清凉。”水不但能洗除众垢,令物清净,并且水还具有和合性,无论大江、小溪汇聚一方,皆成一体。就好比大众学佛,最后都能成佛。所以用水供佛,洗己心垢,三世罪障悉荡涤,心既清净,自性现前,又何叹成佛路远呢?学佛人都应该学水的和合,水的平等无差别。那么,待人处事上不愧天,下不愧人,更不愧己心,日子自然过得心安理得,轻松快乐。

五、果供养
“果”指水果,大众用新鲜可口的水果供佛,功德巍巍。“果”又有结果的意思。人每做一件事,必须有始有终,不得半途而废。就像种果树的人,必须耐得起辛劳、栽植、施肥、灌溉,待树开花结果,才有丰富收获,所费劳力也才有个代价。学佛者亦如是,要发大心,精勤向道,不怕吃苦,不畏阻碍,切莫退失道心,毫无结果,岂不可惜!

六、茶供养
茶能退睡魔王,人若昏昏欲睡,一杯好茶在手,精神百倍。此指示学佛者,昏沉不得,须时时省察自己,检讨自己,每日举心动念,所做所为是否正确?

人若道理不明,佛理不懂,凡事不知,迷迷糊糊,就好比一天到晚昏睡不醒,辜负大好时光,愧对己身。

七、食供养
用饭菜供佛,表恭敬之心,且含义深广。佛子在供饭时,以七粒饭出食念曰:“法力不思议,慈悲无障碍,七粒遍十方,普施周沙界。”另加咒语三遍谓:“佛法之理深妙,不可以心思,佛法之事希奇,不可以言议。”佛以大慈施一切众生乐,以大悲拔一切众生苦,今因慈悲之力,则十方通达,了无障碍。以七粒之微,普遍十方,一寸之鲜,施周法界,可知法力难思。

八、宝供养
金银财宝拿出门,处处皆可用。一个人若有了“信”,于己有信。对师长、朋友们守信,不欺暗室,无愧衾影,则人敬如神,待若上宾。

九、珠供养
珠者表圆,学佛的人做事要圆满,待人要圆融,不可有所偏差,有所不圆。

十、衣供养
即用衣服供养三宝。衣在此引申著依靠之意。从事上说,衣服须穿著在身上,才能显出衣体的好坏。从理上说,学佛的人,须依佛、依佛经、依靠出家人,按照佛指示的路径去实行,才能得到究竟解脱。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至此,南航在汉国际地区定期客运航班将达每周4班。该航线也是继武汉-伊斯兰堡、武汉-伊斯坦布尔航线后,南航在汉新开、复航的第三条国际地区航线,南航在汉国际地区定期
  • 【急急急 个人转租宋家庄附近楼房工作变动着急转租】北京市10号线宋家庄,合租+三居室+单间,房租是1800元/月,可以租12个月,付款方式是押一付一,让你租房最
  • 唯有心清心净的人,看五彩缤纷的世界才不会浮躁;才真能听到内心深处的声音。四季更迭,生命不过须臾,酸甜苦辣穿插于生活每时每刻,既然你我无法改变现状,无法做到花开淡
  • 如果现在问我,遗憾么,我会说非常,就像狗焕说的那句,机会是带着诚恳的盼望做出的无数选择,搞怪的不是红绿灯也不是机遇,相差的也不仅仅是那看起来的一点点分数,是别人
  • 龙港市8月8日-12日核酸采样点公布】夏季高温炎热,为进一步满足群众日常化核酸检测需求,同步做好防暑降温工作,龙港市对现有核酸采样点进行调整,并适当增加夜间采样
  • 田间“黑科技”越来越多,农民种地越来越省力(央广网发 邵国良 摄)“我种的这500亩地,只要不是十分严重的自然灾害,都能做到高产、稳产、丰收!”吴先生的邀约底气
  • 在这样的时刻,他用这样的方式告诉大家,他不会逃避,他和我们在一起,这份对普通观众的真诚心意如何不打动人?[微风][微风]Simon的每次哽咽都是心碎的声音,当他
  • #生活正能量打卡#【茶榜】本为寺院重大茶会之例应故事,以制式文字简要直白地告示茶会各项内容,并非每次煎点都张贴茶榜,只有四时节庆、人事更迭、迎来送往等重大的礼节
  • 但一次吃自助餐的经历,却让他意外火了一把——当时他们三人结伴去吃自助餐,由于于海龙和大蒜涛的食量大,餐馆的老板对他们颇有微词。可虽说身体受到了一定损伤,也不能长
  • 也似乎这样的结合可以让人们在光阴的长廊里脚步轻盈,游走在花花绿绿的菜市场,油得发亮的果蔬挂着被宠幸的雨珠装出一副娇羞清纯的模样,仿佛可以掐出个二八佳人来,不知死
  • 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我,一个八零后大叔,你敢想象在我自己朋友圈发言子的评论吗,炸了,因为我只爱动漫,高达和steam,我儿子都知道喻言姐姐是最棒的,公司的同事也会
  • 不到三周岁的孩童,已经走失超过24小时,非常令人不安,很多人肯定也和笔者一样,很害怕小男孩是被路过的什么人“顺手牵羊”般的带走了。微评:可以说当时看到小男孩哭泣
  • 而单独分开看,每朵杜鹃花都非常细微弱小,但当一朵朵、一枝枝,相互连接在一起时,却又转变成了一簇簇、一片片,并纵横、双向不断延伸无限扩展……最后,竟以"
  • 人生处处是选择不到0.5的分差结束了我的公考只参加了这一场考试好多人都劝我再试试别的我内心总是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吧生活不止是考公吧其实我更愿意尝试不一样的生活我知
  • 祐希:与其说是组织,我认为选手能够很好地完成教练要求的东西的球队才是强的。祐希:在现在日本大部分排球选手都不是职业选手的情况下,想要成为职业选手,并不是每个人都
  • 海天味业居然也出现这样的低级错误,现在互联网信息传播的速度太快了,这是很伤害品牌的事,周一的走势恐怕会很不妙。本人实在是不喜欢金丝雀,“只为被我所爱而活”这种模
  • #开始推理吧[超话]#巧克力吃多了,到最后也是苦的,想吃点甜的了【我自己手动加糖[嘻嘻]】 周可可又重新成为孤儿了,这次没有上次那么惶恐了,不就是再等着被谁捡
  • 今日下雨 送奶奶回来 顺便吃一趟饭 小时候的玩伴都已搬走 也已无联系 当然怀念啦 二小走回家的小路永远记得 一年级新生入学 就让我自己走回家了 下楼就是廉中 现
  • 缺点:留香时间也太短了吧,柠檬味想腌入味太难…(摸鱼写香水评测,真棒)#每日一善# 我一直在寻找旅店,没想到旅店你竟在这里——《十八岁出门远行》余华我走过的漫长
  • 我生日你给我写了信 很骚的话中间夹了一句“第一次见面看你不太顺眼,谁知道后来关系那么密切” 第一次真的不顺眼 后来也确实密切 你从一个我以为的公主病成了最最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