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选择性必修下册文言文1篇

1、石钟山记
苏轼 〔宋代〕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译文
  《水经》说:“鄱阳湖的湖口有一座石钟山在那里。”郦道元认为石钟山下面靠近深潭,微风振动波浪,水和石头互相拍打,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如果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到了唐代李渤才访求石钟山的旧址。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击它们,聆听它们的声音,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地消失。他自己认为找到了这个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但是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敲击后能发出声响的石头,到处都这样,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这是为什么呢?

  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我从齐安坐船到临汝去,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的德兴县的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因而能够看到所说的石钟山。庙里的和尚让小童拿着斧头,在乱石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硿硿地发出声响,我当然觉得很好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特地和苏迈坐着小船到断壁下面。巨大的山石倾斜地立着,有千尺之高,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阴森森地想要攻击人;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在云霄间发出磔磔声响;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咳嗽并且大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我正心惊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声音洪亮像不断地敲钟击鼓。船夫很惊恐。我慢慢地观察,山下都是石穴和缝隙,不知它们有多深,细微的水波涌进那里面,水波激荡因而发出这种声音。船回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港口,有块大石头正对着水的中央,上面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清风水波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同先前噌吰的声音相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于是我笑着对苏迈说:“你知道那些典故吗?那噌吰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窾坎镗鞳的响声,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人没有欺骗我啊!”

  任何的事情不用眼睛看不用耳朵听,只凭主观臆断去猜测它的有或没有,可以吗?郦道元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描述它不详细;士大夫终究不愿用小船在夜里在悬崖绝壁的下面停泊,所以没有谁能知道;渔人和船夫,虽然知道石钟山命名的真相却不能用文字记载。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然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石钟山命名的真相。我因此记下以上的经过,叹惜郦道元的简略,嘲笑李渤的浅陋。

注释
石钟山,在江西湖口鄱阳湖东岸,有南、北二山,在县城南边的叫上钟山,在县城北边的叫下钟山。明清时有人认为苏轼关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说法也是错误的,正确的说法是:“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今人经过考察,认为石钟山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它具有钟之“声”,又具有钟之“形”。
彭蠡:鄱阳湖的又一名称。
郦元:即郦道元,《水经注》的作者。
鼓:振动。
搏:击,拍。
洪钟:大钟。
是说:这个说法。
磬(qìng):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或石制成。
李渤:唐朝洛阳人,写过一篇《辨石钟山记》。
遗踪:旧址,陈迹。这里指所在地。
南声函胡: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函胡,通“含糊”。
北音清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越,高扬。
桴(fú)止响腾: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腾,传播。
余韵徐歇:余音慢慢消失。韵,这里指声音。徐,慢。
得之:找到了这个(原因)。之,指石钟山命名的原因。
尤:更加。
铿(kēng)然:敲击金石所发出的响亮的声音。
所在皆是:到处都(是)这样。是,这样。
元丰:宋神宗的年号。
六月丁丑:农历六月初九。
齐安:在今湖北黄州。
临汝:即汝州(今河南临汝)。
赴:这里是赴任、就职的意思。
湖口:今江西湖口。
硿(kōng)硿焉:硿硿地(发出响声)。焉,相当于“然”。
莫(mù)夜:晚上。莫,通“暮”。
森然:形容繁密直立。
搏人:捉人,打人。
栖鹘:宿巢的老鹰。鹘,鹰的一种。
磔(zhé)磔:鸟鸣声。
鹳鹤:水鸟名,似鹤而顶不红,颈和嘴都比鹤长。
心动:这里是心惊的意思。
噌吰(chēnghóng):这里形容钟声洪亮。
舟人:船夫。
罅(xià):裂缝。
涵淡澎湃:波浪激荡。涵淡,水波动荡。澎湃,波浪相激。
为此:形成这种声音。
中流:水流的中心。
空中:中间是空的。
窍:窟窿。
窾(kuǎn)坎镗(tāng)鞳(tà):窾坎,击物声。镗鞳,钟鼓声。
汝识(zhì)之乎:你知道那些(典故)吗?识,知道。
周景王之无射(yì):《国语》记载,周景王二十三年(前522)铸成“无射”钟。
魏庄子之歌钟:《左传》记载,鲁襄公十一年(前561)郑人以歌钟和其他乐器献给晋侯,晋侯分一半赐给晋大夫魏绛。庄子,魏绛的谥号。歌钟,古乐器。
古之人不余欺也:古人(称这山为“石钟山”)没有欺骗我啊!不余欺,就是“不欺余”。
臆断:根据主观猜测来判断。臆,胸。
殆:大概。
终:终究。
渔工水师:渔人(和)船工。
言:指用文字表述、记载。
此世所以不传也: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缘故。
陋者:浅陋的人。
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用斧头敲打石头的办法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考,敲击。
实:指事情的真相。▲

文言知识

一、通假字  
①南声函胡,北音清越(函胡,同“含糊”,重浊而模糊)
②至莫夜月明(莫,通“暮”,晚上)   

二、古今异义
1.空中而多窍  
古:中间是空的;今:天空上。

2.自以为得其实  
古:那事情的真相;今:实际上。   

三、一词多义
1.鼓  
①噌吰如钟鼓不绝(鼓,名词)
②微风鼓浪(振动,掀起,动词)   

2.莫  
①至莫夜月明(“莫”通“暮”,日落的时候,名词)
②故莫能知(没有人,否定性无定代词)   

3.自  
①以为得之矣(自己,代词)  
②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从,介词)  

4.焉  
①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兼词,相当于“于此”,在那里)
②硿硿焉(相当于“然”,“地”、“„„的样子”,形容词词尾)
③微波入焉(相当于“于是”,即“到那里”,兼词)
④如乐作焉(无义,表陈述语气词,助词)   

5.余  
①余韵徐歇(剩余的,形容词)
②余尤疑之(我,代词)   

6.得  
①得双石于谭上(得到,找到,动词)
②固得观所谓石钟者(能够,助动词)   

7.搏  
①水石相搏(击,拍,动词)
②森然欲搏人(扑向,动词)

四、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状语  
①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舟,用船,乘着船)
② 大石侧立千尺(侧,在旁边) 
③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夜,在夜里,在晚上)   

(二)名词作动词  
①而此独以钟名(名,命名,取名)   

(三)使动用法  
①虽大风浪不能鸣也(鸣,使…鸣响)   

五、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①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②此鹳鹤也  
③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④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
⑤此世所以不传也   

(二)省略句  
①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之)也,而况石乎!
②磔磔(于)云霄间  
③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于)绝壁之下   

(三)宾语前置
① 之人不余欺也(“不余欺”即“不欺余”)
②余是以记之(“是以”即“以是”)  

(四)定语后置  
①石之铿然有声者(即“铿然有声之石”)  

(五)介词结构后置
①得双石于潭上  
②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③而大声发于水上  

六、一词多义 

扣而聆之(表顺接) 
徐而察之(表修饰) 空中而多窍(表并列) 
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表转折)        


箜箜焉(相当于“然”,形容词词尾) 
微波入焉(兼词,于此) 


因得观所谓石钟者(趁机) 
因笑谓迈曰(于是)  

七、重点词义
1、 水石相搏(击、拍)
2、桴止响腾(传播)
3、余尤疑之(更加)
4、所在皆是也(这样)
5、适临汝(往) 
6、余方心动欲还(刚才)(心惊)
7、则山下皆石穴罅(缝隙)
8、涵澹澎湃而为此也(形成)
9、与向噌洪者相应(先前)(应和)
10、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大概)
11、此世所以不传也(…的缘故)

创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现河南临汝)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的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任县尉,途径湖州,游览了石钟山,进行实地考察,为辨明石钟山命名的由来,写了这篇文章。

赏析

  本文一开始就提出人们对郦道元的说法的怀疑,以及自己对李渤的说法的怀疑。作者对古代两位名人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说法并不轻信。

  刚好他有了一个实地观察的机会,他先问当地寺僧,寺僧的说法和演示跟李渤一样。苏轼仍不轻信,决心“莫夜”“乘小舟”实地考察。石钟山在鄱阳湖入长江的湖口的临江一面,地处偏僻,文中说“余方心动欲还”,“舟人大恐”。再加上风险浪恶,又是盛夏涨水季节,一叶扁舟夜航确是很危险的,所以“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而苏轼为了弄清石钟山得名的真相,不避艰险,亲身探访,是难能可贵的。虽然由于种种原因,他考察得出的结论,不完全正确,但这种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第三段提出结论,也就是本文的中心:“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话无疑是正确的。

  虽然后人有了新的看法,认为石钟山是因山形像覆钟而得名的,今人经考察又认为石钟山是因“形”和“声”两方面而得名的。苏轼的说法不完全正确。但并不能因此否定苏轼的努力。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本来就有一个过程,而且后人对苏轼说法的怀疑、察疑、释疑,正是和苏轼的不迷信古人,不轻信旧说,不主观臆断,而自愿亲身实地观察的精神一致的。二.石钟山简介和历代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三种说法 石钟山位于鄱阳湖入长江之处,属江西湖口。由中石炭系的石灰岩构成。有上下两座山,南边一座滨临鄱阳湖的叫上钟山,面积约0.34平方公里,北边一座滨临长江的叫下钟山,面积约0.2平方公里。两山海拔都只有70米上下,相对高度50~55米。两山相距不到一公里。石钟山虽然并不高大,但因位于鄱阳湖入长江处,交通方便,而且波光山色,风景幽美,所以历来成为旅游胜地。

  石钟山得名的由来,古人有三说。

  1.风水声如钟。由于山体是石灰岩构成,在各种水的冲刷溶蚀下,山的下部临水处的表面形成许多缝隙洞穴,当水位处在一定高度,又有适当的风力和相应的风向时,缝隙洞穴就会“与风水相吞吐”,发出敲钟一样的声音。北魏郦道元和北宋苏轼就是持这种因风水声而得名的说法。但这种声音需要水位、风力、风向诸条件都合适才会发生,不是随时随地都能听到的。

  2.石声如钟。山石,特别是溶洞地区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等,用槌敲打,是会发音的。所谓“南声函胡”是没有形成岩溶洞穴的岩石发出的声音,“北音清越”是洞穴发音的岩石,或碳酸盐再沉淀时形成的形态奇特的岩石敲击时发出的声音。

  3.山形如钟。

#王世充#公元620年李世民率领十万大军,东征洛阳王世充。王世充一面坚守洛阳,一面派兵向河北窦建德求救,窦建德发兵十万赶往洛阳。此时李世民面临窦建德,王世充前后夹击之势。

公元618年,宇文化及逼死隋炀帝后,隋朝就此灭亡。各地诸侯蜂拥而起,其中最具实力的有长安李渊,河北窦建德,洛阳王世充。

为一统中原霸业,李渊于公元620年7月任二子李世民为主帅,四子李元吉为副帅率兵十万攻打洛阳王世充。

数月之间,李世民攻克了洛阳周边十几个城镇。当李世民率先头部队抵近洛阳时,被王世充探子探到。

王世充询问:“有多少兵马?”

探子回道:“约五百人。”探子探到的仅为李世民的先头部队。

王世充知道李世民爱用以少胜多的战术,立即点齐两万军兵,出城欲活捉李世民。

两军交锋后,李世民的后续大军掩杀而来。王世充见势不妙,迅速回撤。李世民直追至城墙根处,此一战俘获王世充军兵七千余人。

此后王世充一面坚壁不出,一面派人向河北窦建德求救。李世民连续十几天组织攻城,怎奈城中的投石器可投五十斤重的巨石,射程两百米。再加上城中单雄信的强弩,射程五百米,唐军伤亡惨重。

李世民指挥唐军多次攻城,都无法靠近城墙。十多天唐军死伤一万多人,一时间士气骤降。

此后的一个多月,唐军军心持续涣散,洛阳城久攻不下,再有半个月窦建德的十万大军也会赶到虎牢关,到那时唐军将受到前后夹击。

唐军将领李世绩,寻相主张退兵,待来年再战。而杜如晦,房玄龄,则是主战派,认为一旦退兵数月的功劳就全没了,待王世充缓过劲来就更难打了。

李世民咬紧牙关和王世充死磕到底,当即发令:“不破洛阳城誓不班师,如再言班师者斩!”

当晚唐军将领寻相带兵叛逃,恰被李元吉的部下抓获。尉迟敬德与寻相是好友,而李元吉向来与尉迟敬德不和。李元吉借此机会把尉迟敬德抓起来,羞辱了一番。

此后敬德与李元吉的梁子是越结越深,至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时,敬德一箭射杀李元吉,居功至伟,此乃后话。

杜如晦提出了“围点打援”的计策,大军继续围困洛阳城,抽调精兵前往虎牢关阻击窦建德。

李世民命李元吉围困洛阳城,自己则率领三千五百铁甲兵星夜赶往虎牢关。

唐军在即将到达虎牢关时,探子报到窦建德的大军距虎牢关只有五个时辰的路程。李世民调整行军方案,铁甲兵分为三队,强马在前急速行驶,中马居中中速行驶,弱马殿后慢速行驶。

虎牢关守将为王世充手下沈悦,此人听说李世民把洛阳城围的水泄不通,早就有心投靠唐军。

唐军抢在窦建德之前赶到虎牢关时,沈悦就率兵投降了李世民。

窦建德听说李世民进了虎牢关,在距虎牢关十里之外安营扎寨。听说李世民只有三千多铁甲兵,自己十万大军势必要踏平虎牢关。

窦建德的谋士魏征分析道:“虎牢关左临汜水,右临黄河,中间是一条峡谷,易守难攻。虽说我们有十万大军,但很难发挥用场,不如挥军直取长安,若李世民回兵救长安,则洛阳解围。如李世民不回兵,我们就取了长安。”

窦建德却说:“举棋不定取其稳,此时应按兵不动。”

魏征看窦建德并不采纳自己的计策,分析了当前局势,认为长安的李渊能成气候,因此连夜前往长安投奔了李渊。

这边窦建德一连十几天既不进攻也不后撤,李世民也担心窦建德会后撤直取长安,因此就设计诱使窦建德进兵。

李世民命人把一千多匹马放在河滩边吃草,制造缺少粮草的假象,然后在峡谷两边埋伏铁甲兵,准备伏击窦建德。

窦建德听说虎牢关内已经缺少粮草,马匹都在河滩边吃草,决定趁乱袭击李世民。

窦建德挥大军直进虎牢关,李世民策马相迎,边战边退。待窦建德先头部队进入包围圈后,峡谷两边伏兵突然出击,隔断了窦建德的后续大军。

两军混战中,唐军活捉了窦建德。失去主帅的十万大军,顿时土崩瓦解,此战俘获窦建德五万多军兵。

解决了窦建德,李世民回兵洛阳城。洛阳城上王世充看到囚车里的窦建德,知道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洛阳城就是一座死城,遂命部下开城投降。

年仅23岁的李世民一战擒两王,奠定了大唐统一中原的格局。

当初窦建德如果听从魏征“围魏救赵”的策略,可能会是另一种结局。

其实窦建德私心太重,当他发兵救援洛阳的时候,并不完全是为王世充考虑,多半是为他自己考虑。

窦建德原是河北的一介草寇,早就向往洛阳城中的繁华生活。因此王世充请窦建德出兵救援,窦建德就想借此机会一举占了洛阳城,当个洛阳王岂不更好。

而至于魏征的“围魏救赵”策略,窦建德不是没有考虑。窦建德想的是如果自己去攻长安,李世民从洛阳撤兵,洛阳解了围,自己啥好处也没得到。

即使李世民不撤兵洛阳,自己能够打下长安城,当个长安王也不如当个洛阳王,所以王世充就没有采纳魏征的计策。

窦建德原本想着自己的十万大军,绝对碾压李世民的三千多铁甲兵。可人算不如天算,自己竟掉入对方的伏击惨遭活捉。

李世民一战擒二王,此战是大唐建国前最大的一场胜仗,此战的胜利奠定了大唐中原霸主的地位。

【#奥密克戎# 】出现一个月,这个世界发生了什么?

自11月24日南非卫生部首次报告新冠病毒新毒株奥密克戎(Omicron)后,截至12月24日,短短一个月,奥密克戎已席卷了全球110个国家和地区。

早在11月初,全球就共有10例确诊病例与该变异株相关,分布在博茨瓦纳、南非和中国香港3地。非洲南部的博茨瓦纳最先在11月11日发现3例确诊病例,11月14日南非发现6例病例。中国香港的病例1系一名南非返港男子,11月13日例行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

从这些数据来看,奥密克戎大概率在10月份就已经出现了,只是未被发现。

[星星] 奥密克戎首月

奥密克戎出现后,一个月内南非平均日新增病例从两三百例跃升至两万例。

其中检测阳性率超过30%——这意味着社区中还有大量未检测出的感染人群。

12月13日,南非总统拉马福萨新冠检测也呈阳性。奥密克戎的致死率如何?虽然确诊病例急剧上升,但死亡病例却从9月份急剧下降,进入11月始终保持低位。从这个数据上看,奥密克戎的致死率应该不会比德尔塔高。

(见图1)

目前全球110个国家和地区,奥密克戎境外输入感染者的症状都相对较轻,这些人中绝大多数都身体健康,健康到能够进行国际旅行。

印度卫生部21日表示,在12个邦累计发现200例奥密克戎株感染病例,其中77名确诊者已痊愈或出院。印度的奥密克戎株感染病例几乎在一周内增加了一倍,但暂未出现相关死亡病例。且约八成的感染病例并未出现症状。

美国疾控中心2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奥密克戎株已成为美国传播的主导型毒株,占到新增病例数的约73%。

12月1日,美国发现第一例奥密克戎株感染者。截至12月21日,在美国48州均已发现该毒株,奥密克戎成功取代德尔塔在美国只花了一个月不到。12月24日,美国日均新增感染人数超过18万,预计未来几周有可能打破美国的日增确诊纪录。

英国已经“破了记录”。英国政府2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日均新增确诊病例超过12万,创疫情暴发来最高。对比2个月前,日增确诊数几乎翻了三番。

中国大陆地区12月13日在天津发现首例奥密克戎株输入病例。目前,香港、深圳、长沙、广州、长沙、台湾地区都出现了。在奥密克戎席卷全球的背景下,有国际航班落地的城市被突防,只是个时间问题,必定会给“动态清零“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

两年来的疫情抗击史表明,生物防控配合物理防控是有效的,但是对奥密克戎这样传播力上升,致病力却减弱的新变异株来说,防控侧重点可适当偏向转为防控感染引起的肺炎,这样社会成本会大大减低。

回观德尔塔毒株,从在印度发现到广州被突防,间隔4个月。但这次奥密克戎毒株传入国内仅仅用一个月。

[星星] “圣诞礼物”?

奥密克戎被发现后,各国纷纷公布收紧旅行限制规定。同时,也有不少西方医学专家曾称该变异株可能是“圣诞礼物”。

11月29日,德国联邦卫生部长卡尔·劳特巴赫曾表示,奥密克戎多造成轻症,所以对各国来说将是个圣诞礼物,甚至有可能会加快疫情的终结。

不到1个月,12月21日,世卫组织欧洲区域办公室主任克鲁格公开表示,“我们可以预见新一场风暴即将来临。奥密克戎将在未来几周成为更多欧洲国家的主流毒株,进一步把医疗体系推向崩溃的边缘。”

[星星] 上述观点的差异,可总结为:新冠会“流感化”吗?

2021年11月19日,美国疾控中心更新了12岁以上人群中的新冠感染率、住院率情况。针对Delta突变株,接种疫苗降低感染率达3.45倍,降低住院(重症)率达2倍,降低死亡风险7倍。与上半年相比,疫苗的保护力已经降低了很多。

新冠绝不是大流感。根据美国疾控中心数据,所有年龄组季节性流感的病死率为0.1%,儿童组为0.004%。即使完全接种疫苗,新冠肺炎病死率仍然是流感的6倍,在老年人中更为明显。

今年冬天的传染病流行季才过去三分之一。奥密克戎叠加德尔塔,在已全程接种疫苗的人群中,没有看到总感染人数显著下降的迹象。

专家们都认为第五波疫情高峰已经开始了。波峰何时出现?“峰宽”几个月?疫苗还管用吗?现在打加强针还来得及吗?我们仍看不到何时可以解下口罩。

[星星] 不会是最后一种变异株

奥密克戎的人体适应性超越了以往的各种变异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它是从南部非洲免疫抑制人群中筛选出来的。

当大量人群都接种疫苗后,会迫使最具有逃逸能力的病毒变异株胜出。过去的一年中,虽然没有哪种变异株能够完全无视疫苗,但大部分都已呈现出对疫苗的低敏感性。

比如,纽约州的一份报告表明,在德尔塔变异株流行之际的五到七月,疫苗对所有新冠变异株的保护率从91.7%降低到了79.8%。

世卫组织传染病建模合作中心与多机构的合作研究显示:与德尔塔突变株感染者相比,奥密克戎感染者去医院就诊的比例降低20%-25%,住院比例降低40%-45%。

奥密克戎具有多个降低抗体中和活性的突变,导致它的免疫逃逸能力更强,但现有的疫苗多少还有点作用。它大概率不会是最后一种变异株,或许未来还会出现对现有疫苗完全“免疫”的突变株,但如果有,它的致病性也一定会比奥密克戎还弱。

实际上,大部分变异株在大规模接种疫苗前便已经存在,但在疫苗广泛接种后,这些对疫苗免疫逃逸能力强的变异株就获得了传播优势。

当下,还是不能停止免疫接种、打加强针的步伐。对付新冠病毒,免疫接种还是人类能采取的最切实可行的、成本最小、最快速的办法。

人群中占比很少的抗冠状病毒抗体,交叉保护了人群感染新冠。东南亚、非洲是这次全球流行中死亡率最低的,可能就是得益于这种微弱的交叉保护,从这个意义上说,现有的疫苗虽然在保护率上存在差异,但对于降低死亡率都是有效的。

只有全球的疫苗接种率达到一定水平,疫情才可能转为局限在部分区域的地方性流行。

[星星] 接下去会如何?

英国剑桥大学的最新一项研究发现,与早期的新冠变异株相比,奥密克戎攻击肺部的效率可能降低了。另一项研究显示,奥密克戎在体外细胞培养中,长达一周都没有造成细胞死亡。说明它对人细胞的杀伤力已经大幅度减低了。

香港大学的研究显示了奥密克戎感染人体支气管的速度比德尔塔快了70倍,这是它传播速度快的原因。但是,奥密克戎对肺组织中的肺泡感染速度慢10倍,防控越来越难了,而肺炎却越来越轻了。

中国大陆地区境内出现奥密克戎的最可能方式料将会是航空输入。由于传播力强,对各地防控体系都将是大考。事实上,亚洲不少国家由于物理防控较严,社交隔离较多,大概率都不会出现医疗资源奔溃。除中国外,日本、以色列、新加坡也可能是优等生。

印度是新冠疫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今年5月高峰期时,日均新增确诊人数和死亡人数大约在40万和5000人。但此后相关数据急速下降,进入12月,日均确诊数和死亡数仅分别约高峰期的2%和10%。

印度的全程疫苗接种率目前约40%,而新德里地区的抗体阳性率达到97%。德尔塔变异株自然感染产生的抗体,加上接种疫苗产生的,仍然对奥密克戎变异株有一定保护作用。乐观估计,印度的感染和死亡率不会上升太多。

美国已经有官员警告可能会出现日新增100万病例的态势。仍有可能会重蹈去年冬季的覆辙:就医人数激增导致医疗资源奔溃。欧洲预计和美国形势相同。

12月24日,《自然》杂志的研究发现,在美国的野生白尾鹿中发现了至少三种新冠病毒变异毒株,白尾鹿已经被新冠病毒长期感染。而据估计,全美国大约有3000万只白尾鹿。

这意味着新冠已经在人类之外建立了一个新的维持宿主。奥密克戎大概率将在短期内感染到白尾鹿种群,多种变异株同时共存于野生动物种群,有可能为病毒进化开辟新的途径,也极大地增加了长期防控的难度。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觉后方知心易老,说来总是梦无情。#格局逆袭[超话]#【理解即是宽容】林肯最喜欢的一句话:“少议论他人,免得为他人所议论” 做错事只会责怪他人,却不会自我反省,
  • 虽然熬夜真的爽,熬几年下来就给你整个手术别不信,以后还是要尽量保证健康规律作息生活!‍⚕️你可以开始数了,我要你记住这一刻可以了嘛,还记住这一刻,我内心笑死,重
  • 严管严控道路“两客一危”运输安全 会议要求交通运输部门会同公安部门联合开展行动,在省界出入口、服务区、收费站、景区等重点区域设置联合检查点,对过往车辆尤其
  • ​五、进场的位置有两个​1、是当股jia开始回补缺口的时候​2、伴随均线趋势拐头向上的时候​这里需要提醒大家,需要控制好自己的仓位。五、进场的位置有两个1、是当
  • 好好爱自己,把期望降低,把依赖变少,你会过得很好ପ꒰⑅•ᴗ•。꒱໊੭♡ 路是自己选择的,不论前方如何,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就迁就当时的际遇,做到最好。#凝聚
  • 这本书不但生动的描绘了丘吉尔的传奇一生,还深挖了其行事动机,呈现出了一个更加完整的丘吉尔:他着眼于大处的格局,在绝望的情况下所表现出的幽默感,他勇于冒险的决心以
  • 四月来了,很多没解决的问题终究是要陆续解决,希望能一切平顺,一切遂愿四月向来是更明媚的,希望四月能对我好一点[心][心][心]更希望四月的暖阳能给予我力量与蓬勃
  • 3月30日,我市在对一外省市阳性病例进行关联重点区域的核酸筛查中,发现一“10人混管”阳性,经...【#致广大来锡返锡货车司机朋友的信# 】#无锡同心战疫# 各
  • 你最喜欢的个性签名是什么01.敬少年热诚02.养了一个月亮03.愿将来胜过往04.心定即是归处05.爱光明而至焚身06.人间有味是清欢07.在枝繁叶茂时相见08
  • 1、愿你遇良人,予你欢喜城,长歌暖浮生。 2、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 3、往事不知多少梦,夜来和酒一时醒。 4、情不敢至深恐大梦一场,卦
  • 如來亦是善導師,導人向善、求道,若有聞者不行,非導師之過。佛陀十分安詳,對弟子們說了許多珍貴的遺訓,歸納為以下十點:一、以弘揚正法為目標,自利利他,救人救世。
  • 3月22日至4月1日,每天10时许与家人前往清集镇华联驾校做核酸检测,其余时间均在家中。3月25日,8时许前往老冢镇张楼行政村卫生室坐诊,11时40分与父亲在村
  • #养娃日记# 1岁2个月12天快乐加倍的时光,来自于快乐源泉我的宝贝 ·独立行走的技能解锁自己能走得很快,如果有点胆怯,她会要拉着大人的手一起,然后就开始“爱的
  • #王国wii第四爱[超话]#这个圈子里好多男生都是奔着sex或者字母去的,但四爱是[爱]啊,见识了太多一上来就聊sao想约或者还没互相了解连长啥样都不知道就单方
  • 清明节,蓝天,白云,微风起,绿水木林,虫鸣鸟叫,草坪上躺着一个少年,双目微闭,身旁堆满了水果零食,耳旁响起稻香的声音:所谓的那快乐赤脚在田里追蜻蜓追到累了偷摘水
  • みーぱん「今夜が最終回となります。ぜひ聴いてくださいね〜」#石绵星南[超话]#【220323 推特】3人揃うといつもふざけて笑って本当に楽しかった。
  • 他甚至有许多坏毛病,喜欢一切球形的东西并把它们拨弄在地,有点挑食,却偏偏对你的食物最感兴趣。身边上海的朋友其实都很平静,没有抱怨没有愤怒,只是努力在把每一天过好
  • 那我反问一句,天气预报会下雨,那么我们不能阻止下雨,雨还是会下的,那么天气预报还有意义吗?我们提前知道要下雨,我们出门可以带雨具,我们可以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可以
  • 多年以后,当郭冬临再次回忆这段经历时,他苦笑着说那时的自己还太过于青涩,不敢演、不敢讲、不敢表达,更没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在人艺的那段时间,郭冬临丝毫不敢停下来,
  • 有够无语,你打出算了那两个字的时候怎么没想想我的感受,不上赶着找你了你又非跟我说话,他妈没男人就不跟我出去玩,你是找男人还是找姐妹呢?”于是我扔了,然后老妈买菜